
1、修鞋姑娘续写
修鞋姑娘续写(一)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我依然东寻西觅的寻找那位修鞋的姑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想放弃的时候,却意外地在一条偏僻小巷里找到她。只见那对蚕眉下有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胖乎乎的脸蛋,一点儿也没有变,我冲上去喊到:“姑娘,姑娘。”只见她慢慢地转头说:“是你?”“是”我惊喜的点了点头。“这是你的三角钱”,说着我把钱递给了修鞋姑娘。姑娘说“:为了三角钱这样值得吗?”我说“:诚信为本嘛。”。姑娘用崇敬的目光望着我离去。
修鞋姑娘续写(二)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善良淳厚的---修鞋姑娘。当我再一次面对她的时候,她还是一样,热情周到地为别人服务。我把钱还给他后,她还是那样,嫣然一笑,对我说了句;你给了我信任,给了我你的承诺。
修鞋姑娘续写(三)
这天早上我照例走在大街上,寻找修鞋姑娘。无意中的一瞥,我似乎看到了修鞋姑娘,忙走上前去,一看,唉!不是。真是的,姑娘,我还没来得及报答你的诚实呢,你怎么就找不到了……正当伤心之际,我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那位修鞋姑娘了!她正在低头专注地修着手上的鞋。
我欣喜地走上前去对她说:“姑娘,你还记得那个欠你三角钱以及诚实、信任的客人吗?”“是你呀!”姑娘说,“我还以为你找不到我咧。”“一开始,我是没有找到。可我没有放弃呀!最终还是让我找到了,真是天助我也!”说完,我开心地笑了。修鞋姑娘也笑了。我说:“那次,我还以为你会因为我少交三角钱而挖苦我呢。()没想到,唉!这生活中美可真不少,只是路人行色匆匆,不会发现,谢谢你,提醒我停下匆匆的脚步,寻找到了真正的美!”
修鞋姑娘续写(四)
“啊!终于找到你啦!”我下了车,说道。“咦!你不是前天那个让我给你修鞋的先生吗?”她又高兴又惊讶。“是呀!前天我差了3角钱,今天我特意来给你。”我微笑着把钱递给了她。她却拒绝了,说道:“你给了我诚实,信任!这三角钱不算什么。”啊!这个相貌平平的小姑娘的心灵是如此的纯真呀!真让人感动。我回答“可这三角钱对于你是多么的珍贵呀!这!三角钱上寄托了我对你的感激!收下吧!”说完,我放下那三角钱,骑上车走了。
2、姑娘与姑娘的区别为什么这么大?
姑娘与姑娘的区别为什么这么大?
知乎网友提问:姑娘与姑娘的区别为什么这么大?
我是一名农村出生的女孩,在211大学本科念书,今年(2015年)要毕业了。
在大学一直努力奋斗,不过不打扮自己,做事情都以省钱为优先。
我一直认为,这样是正确的行为。直到某天,一位新室友的到临,让我开始感觉到迷惑,无法知道问题在哪里。
新室友挺漂亮的,主要是特别会打扮,舍得花钱买东西,家境普通,但是特别舍得买大牌,天天宅着看电视剧,不学习不运动不社交,就只会打扮,交了个男朋友也很有钱并以此为经常炫耀。
她过的很幸福,从来不需要付出什么,当我在饭店里给人家端茶倒水当服务员只为了一天70块的时候,她在朋友圈里发跟男朋友吃法国大餐的照片,我的心理真有点不是滋味……
她交了个很好的男朋友,典型高富帅,有钱很爱她,未来几十年也会很幸福。
而我,毕业了还单身,追我的我都看不上,喜欢的也不追我,毕业去北京读研,未来不知何去何从……
我的人生一直很努力,比她努力的多。
几次我拼命熬夜读书晕倒的时候,她在睡觉看电视;
我参加社团活动当干部忙的不可开交,她在出去各种餐厅享受人生。
明明我付出那么多,为什么都20多岁了还是不能挣脱家庭的束缚。
知乎网友朱聿欣的回答:
我来说点残酷的。
我一直认为,社会是由不同的人选择的不同道路交汇而成的多维网状体。如果你看过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叉的花园》的话,你就会知道,你每做出一个选择,你就从一个时空进入到了另一个不可逆的时空,而在那个时空里,还会有更多选择在等你。而正是这些选择,让我们变成了不同的人。
试想,你从小到大做的选择都跟你室友不一样——当她在中学的操场上被小男生第一次羞涩地牵起手时,你选择在教室里笔耕不辍;当她在大学宿舍里对着每一期的《瑞丽》杂志研究哪个牌子的眼影更显色时,你选择在社团里对着花名册钦定下一届社员;当她在法国餐厅里吃大餐并po照上网时,你攥紧你的打工费委屈涌上心头,然后选择上知乎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这些主动的选择让你变成了跟她不一样的人。但仅仅是这样么?不是的,还有一些被动的选择,这类选择背后潜藏的一个更悲哀的事实是:人这一生所受的苦,很多在你出生那刻就已经注定了。你出身农门,姿色平平,舍友虽然家境普通,但她来自城市,长得漂亮,于是你会承受父母望女成凤以及鲤鱼跃龙门的希冀,你会遭遇经济上的困窘,你会面临喜欢的人对你不屑一顾,你会遇到烂桃花,陷在眼高手低的择偶困境里;而你室友,在爱情方面经验丰富,游刃有余,长时间研究韩剧、美妆杂志让她的审美品位稳步上升,凭借着长相上的先天优势辅以后天的化妆打扮,她一出门便成为了诸多男生眼中一具行走的荷尔蒙。
你从小信奉的艰苦朴素奋斗的人生哲学被舍友就这么轻易推翻了,你幻想中靠熬夜读书和社团活动实现的碾压在对方和男友的法餐前黯然失色,你悲伤,跑到知乎上发帖,我们能理解。但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风,世界的本质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有些人生来就是trust fund baby衣食无忧,有些人生来却是四肢残疾却又无钱治病,后者连上知乎问一句「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这么大」的机会都没有。在经济社会里,所谓的帕累托最优,只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状态,永远都不可能到达,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这个资源分配不均的世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注定只能拥抱平凡的一生。
在接受这个残酷的预设之后,放平自己的心态,不逃避,不屈身,届时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法餐、美景、包包、秀恩爱照,它们的形态,就像是随着夕阳西坠而逐渐消散的河流中的粼光。
3、我曾经做“上海姑娘”,但我不是嫌贫爱富的姑娘
我曾经做“上海姑娘”,但我不是嫌贫爱富的姑娘
文/林特特
——1——
21岁生日,我在安徽南部的一个村子度过。
那时,高我一级的男朋友已毕业,回乡教书。
小城温婉、清明,有千亩竹林、千年溶洞。
我先是乘船,而后换长途汽车,后又换“三蹦子”,早晨出发,至日暮,才抵达。
男朋友来接我——三蹦子就是和他同坐的。
他带我回家,一进门是一口缸,缸旁边第一间屋是米仓,猫、狗、鸡,信步小院,看得出,在农村,这是一户殷实的人家。
他的父母、妹妹待我都极亲切,满桌子菜,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特产的笋。
饭后,我被分去和男朋友的妹妹住一个房间,仍然是满眼的水果、零食,据男朋友说,这也是他父母特地去采购的。连被子,都是新棉花、新被面,新缝的。
我相信,这是他们家能拿出款待客人最好的。
——2——
左邻右舍,不断有人来,而我,就是他们来的目的。
我家在省城,是普通人家,但在他们眼里,已是来自大城市的姑娘。他们夸男朋友的出息,“有你的!”又提到过几年生“大胖儿子”的事,男朋友的妈妈应着,他们甚至讨论,将左边的厢房以后作为“小两口的婚房”,这在21岁的我听来,难堪、震惊、距离遥远。
第二天早饭,我吃了卧在糖水里的六个鸡蛋,撑得肚子圆,男朋友说,这是他们村招待贵客的习俗。
我们坐他邻居的顺风车,去他工作的学校;是卡车,驾驶室两边窗户大开,山风清凉。
此前,我在男朋友的摄影作品里无数次见过那所中学的各个角落,有孤单的树、稻草堆、远处的山、教室、宿舍;诚实地说,很美,但我从没想过,它将是我的终生栖息地。
现在,男朋友正式跟我提,他希望我毕业后来此处。
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妹妹身体不好,“你看,她脸肥嘟嘟的,药里面有激素”;而父母在,不远游,他的爸爸一辈子就没离开过家乡,爷爷奶奶至今住在前面的房……
他现在工作的地方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学校,学校里有一个女同事,为了爱情,离开城市,来到乡村,和另一个男同事结婚,他们现在过得很好,有一个可爱的宝宝。
可那不是我的人生理想。我沉默了。
——3——
沉默直至夜晚,我们又坐在饭桌前,男朋友的父母也发表了同样的意见。
他们还举例某个每年上春晚的大歌星,“树高千尺不忘恩”,有个农村的丈夫,从未忘记农村的父老乡亲。这时,男朋友的妹妹举着为她哥刷的球鞋,笑着说,“以后,就让嫂子刷了。”我说,我不会做家务,男朋友的爸爸打圆场:“以后都可以学。”
我实在说不出口,我志不在此,我的父母对我的培养是有计划的,尤其我爸,是未遂的文学青年,他希望我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不是大学一毕业,就在左厢房,生大胖儿子,在一个陌生的山区,为爱情牺牲虽然不可名形状但确实真实存在过的理想。
“以后,我还打算上学。”我转了话题。
“要早生孩子。”“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能当个老师,还不够好?”“书读太多了,回xx,都不一定找到工作。”xx就是男朋友家所属的县。
是夜,我们站在乡间小路上。
繁星密布。
我劝男朋友和我一起考研。
他觉得我太虚荣,“大城市有什么好?”“我常想,去别的地方,教别人的、和我没什么关系的孩子,而不是家乡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哦,他也是有理想的,只是和我不一样。
我忽然想起大一,他送我的小说,《平凡的世界》,可我想要的就是不平凡啊。
——4——
回校后,我收拾行李,发现男朋友父母塞了一个红包。
是我两个月的生活费。
下一次见面时,我还给了他。
我们后来分手,他写过一封信,问,是不是觉得他家,尤其,他妹妹的病是拖累——就在去年,他移植给他妹妹一个肾。
还有,是不是因为不能去合肥?那个他心里的大城市。
当然不是。
道不同不相为谋。
即便大家都是好人。
关键是站在他的立场,即他的道上,他、他的家人,都对未来的妻子、儿媳妇、嫂子,有个固定的人设,我装不进去,装进去就会特别痛苦,甚至即使我特别痛苦地去适应,也未必能够完成这个角色,让他们满意。
或许这就是贫富之外,真正的城乡差别。
——5——
许多年后,我在北京,接到他的电话。
他说:“其实你不适合结婚,你不会做饭,不爱做家务,心太野。”“大城市,有什么好?有青山绿水吗?空气、食物都有毒。”
当然用的是戏谑的口吻,都是笑谈。
直至,我说,我的工作,我现在的生活。
他答:“那些高中生也能做,何必再读书、跑那么远?在xx县,只要是人才,你也能。”
“不跑那么远,就不知道能做成什么样,活成什么样,”我答,“我不喜欢圈养,更不后悔我的选择。”
4、卖火柴的小姑娘续写
卖火柴的小姑娘续写(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强烈的光芒下,把奶奶搂得紧紧的。她飞呀飞,飞到了上帝居住的地方——天堂。
慈祥的上帝,头戴嵌满钻石、珍珠、宝石的纯金皇冠,手持雕刻着花纹的节杖,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仙女、仙童们送来水果,让她、奶奶吃饱。上帝温和地说:“你们对我有什么要求呀?”“我们想去没有寒冷,”小女孩轻轻地说,“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中国吧!”上帝温和地说。他说罢又招来了一朵白云,让白云载着她们飞向那遥远的国度。
过了一会儿,上帝的声音重新响起:“到了,这儿是中国的无锡,下去吧!”小女孩和奶奶低头一看,啊,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城市啊!青山绿水,绿树红花,芳草萋萋。太阳缓缓地升起来,暖融融地照着大地。退休的老人们正在进行早锻炼。有的散步。有的跑步,有的大太极拳,还有更多年轻人在做体操。个个都是红光满面、容光焕发。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上班的行人、上学的学生络绎不绝。大大小小的车辆按照种类行驶在不同的车道上,没有拥挤,没有危险,正在安全地行驶。广场放出的轻音乐代替了嘲杂的噪音。
她们渐渐地接近广场。不一会儿,就落在广场中间。人们并没有来围观,而是把它们送到了福利院。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用最快的速度为她们布置了一间可以住得舒舒服服的卧室,让她们住下。
小女孩和奶奶到鼋头渚去游玩。小女孩望着一望无际的太湖,用丹麦语高兴地说:“‘太湖’好美!‘无锡’景色好美!”接着,她们又去游玩了太湖仙岛、锡惠公园、梅园、灵山大佛……
过了几天,工作人员很快就联系了一所学校上学。小女孩很聪明,一下子就学会了很多知识,只是个别发音不准。老师也给她补课。终于,她期中考试考出了79分的好成绩,令人欣慰。
当她生日时,大家送给她一份蛋糕。她的眼睛湿润了,又用丹麦语高兴地说:“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卖火柴的小姑娘续写(二)
小姑娘在睡梦中被奶奶带上了天国,一睁开眼便看到金碧辉煌的宫殿,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和奶奶过上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小姑娘似乎忘记了她在人间所有的烦恼。
小姑娘离开人间后,爸爸非常伤心,他后悔不该让小姑娘穿着单薄的衣裳,在寒冷的雪地里游荡、叫卖,更何况她还只是个无助的孩子啊!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爸爸总会拿起小姑娘还没卖完的火柴,点燃蜡烛照亮小姑娘房间的每个角落,并默默地为小姑娘祈祷。
小姑娘好奇地问奶奶:“爸爸为什么那么凶呢?”。
“爸爸从小脾气就倔,可心肠还是挺好的,我希望你能谅解爸爸,我离开他来到天国后,不久,妈妈也生了一场重病卧床不起,为了家里的生活,你爸爸办了一个火柴作坊,当然也只有靠你卖火柴赚钱过日子。”奶奶抚摸着小姑娘那长长的金发,“每当你在大街上卖火柴的时候,我都很心疼你。”小姑娘望着奶奶,眼角含着泪水,她爱奶奶,但她同样也思念爸爸和妈妈,奶奶好像看穿了小姑娘的心,牵着小姑娘的手来到天国的一个神秘的宫殿,让小姑娘盯着宫殿里墙壁最亮的地方看,忽然,小姑娘从墙壁上看到了她那破旧的家,看见爸爸、妈妈了,爸爸苍老了许多,神情和蔼而忧郁。
一天,天国女神找到祖孙俩,神秘而慈爱地说:“天国每年都要为一些善良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重新回到人间。但我暂时只能先让你们中的一人实现愿望!”。“孩子,你去吧!你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已经老了,只要你们幸福,我在天国一样能感到快乐。”奶奶喃喃地对小姑娘说。
天国女神嘱咐小姑娘闭上双眼,于是,小姑娘带着一丝甜蜜的微笑和伤心的热泪进入梦乡。在三天三夜的时间里,奶奶握着小姑娘那冰冷的小手掌,一直都没合眼。三天后,小姑娘化做一根小火柴棒,闪着光亮飞向人间。
小姑娘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爸爸妈妈身边了,不久,小姑娘家的火柴作坊也越来越红火,爸爸再也不用让小姑娘在街头叫卖了。不久,妈妈也恢复了健康,他们从此过上了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但在小姑娘的心中始终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她希望奶奶也能快快回来,因为,她是多么希望善良的人们能够自己选择自己的归宿——无论是天堂还是人间。
卖火柴的小姑娘续写(三)
小女孩点燃了一把火柴,她看到了奶奶,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她感到自己飞啊飞啊,飞到了天堂。天堂真温暖啊,没有呼啸的寒风,没有飘落的雪花;天堂真美啊,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散发着芳香。她感到躺在了妈妈的怀抱里。是的,一定是妈妈!她正在用温柔的双手抚摸着自己。她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好像有人在一口一口的给她喂饭,她突然听到一个甜美的声音:“妈妈,她醒了吗?”小女孩想,这一定是小天使。()于是,她慢慢睁开眼睛,隐隐约约看到了一棵高大的圣诞树,“天堂里的圣诞树真美啊!”“孩子,这不是天堂,这是我的家。”小女孩抬起头,看到一位漂亮的中年妇女和一个满头金发的小妹妹,这位中年妇女讲述了那天晚上恰巧看到昏迷不醒的她,于是把她带回了家,并决定收养她。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这个新家里,幸福的生活着,她再也不用去卖火柴了,她有了美丽的新衣,有了可口的食物,还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偶尔她也会想起那个寒冷的晚上,她是怎样孤独的划着火柴,又怎样在幻觉中和奶奶飞到了天堂。她一直认为自己飞到了天堂,这个充满爱的家就是她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