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俞敏洪:什么对我们最重要?](http://www.wenzidahui.com/tu/417.jpg)
1、俞敏洪:什么对我们最重要?
俞敏洪:什么对我们最重要?
——俞敏洪在2011寻访“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人一辈子要活下去,什么对我们最重要?人一辈子想要活好,什么东西最重要?
有人说自由最重要,有人说梦想最重要,有人说感恩最重要。
我知道的那些能把学习搞好、能把生活过好、能把事业做好的人,身上是有一些共性的。拥有了这些共性的人,人生之路往往会走得好一些。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共性,就是这些人都有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那就是自强。
自强是什么概念?就是一个人从没有到有的争取过程。这里面包括对创造的追求、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对财富的追求、对学业的追求、对梦想的追求等等。自强跟一个人的出身、跟所处的社会地位没有关系。认为自强就是穷人家孩子从什么都没有到最后成功,这是狭义的理解。自强是指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平台上,都能利用好这个平台的资源取得成功。无论你是官宦子弟、企业家的孩子,还是穷人家的孩子,都需要奋斗和自强。平台再好,但如果只是躺在上面睡大觉,那这辈子仍然什么都不会得到。
现在回过头来想,我最庆幸的就是自己家庭的贫困,父母一无所有,使我有了奋斗的空间。也许你的父母什么都没给你留下,但你脚下的这片广袤大地,却可以由你自己随便走,能走多远是你的事情。
人生中最重要的生命力量之一,生命的动力之一,是我们自己内心想要某种东西的欲望。这种欲望其实就是理想,一种需要让我们的生命提升才能得到的东西。理想是在我们生命遥远的地方,是我们愿意用三年、五年,甚至一辈子去实现的东西。理想能够让我们不断打破现实走向未来。每一个理想都是有阶段性的,随着一个又一个理想的实现,我们的生命不断扩张,能力不断增强。所以,要用理想来指引我们的生活,来点燃我们内心自强的火焰。
讲到理想,我们不得不谈及另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方向。方向不是由理想来指引的。因为理想可以做坏事也可以做好事。怎么样才能把理想变成好事?就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让我们知道什么东西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我们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衡量我们的价值体系正确不正确。第一个标准是看能否把自己变成一个被别人所信任的人,被人信任的能力背后包含所有最高道德。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拥有很多品格,善良、宽容、理解、真诚、正直、乐于助人、善于分享、无私大度,这一切都是。第二个标准是看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
我最希望在别人眼中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一,我特别希望自己变成对别人有用的人。对自己的家庭有用,对朋友有用,对别人有用,然后对社会有用。因为一个人只有想对别人有用,才能不断做出对别人有用的事。第二,我特别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励志演讲 )有的人觉得自己有钱了就被别人尊重了,有的觉得自己有地位就被别人尊重了。我希望得到的尊重,是在我一无所有的时候人家依然尊重我。我希望别人看得起我,我更希望自己看得起自己。
此外,我们人生中还有另外的几个要素也很重要。
第一,一个人永远干不成大事,一定要有团队。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描述的是一群牛把一头狮子咬杀的故事。原来牛是狮子猎杀的对象,现在居然能把狮子这么厉害的动物倒过来杀了,这就证明了任何个体的力量都没法跟群体力量抗衡。一个人可以安心生活,但是要想做大事一个人就成问题。一定要有一群人一起做,新东方的成功就是一个群体成功的例子。
第二,任何一个人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进入让自己控制不了的局面。要进入自己能够控制局面的地方,把事情慢慢做大,这是做事情特别重要的要素。
第三,对于不满意的现状,要敢于突破。人最怕是碰到不如意的环境不愿意跳出来,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特别庆幸当初从北大的纵身一跳,我出来了。人要有这样的突破能力。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道铁丝网,这道铁丝网不是法律的网,而是我们内心给自己设的限制。面对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内心告诉我们说:你不可能得到。不敢去做是我们失败的真正原因。实际上,正是由于内心的自我设限,才挡住了无数人通往梦想的脚步。
2、俞敏洪:鼓励孩子远比惩罚孩子更重要
俞敏洪:鼓励孩子远比惩罚孩子更重要
3月27日下午4点,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河南省体育馆给郑州的中小学生家长作了一场题为《如何为孩子规划未来》的专题报告。在报告中他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常见困惑,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问题进行讲解,近3000名学生和家长聆听了讲座。
要给孩子有质量的时间
在生活中经常有一些家长,自己在家搓麻将或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在一边好好做作业。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要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有些家长还推掉了应酬,腾出时间待在家,可是注意力并不在孩子身上。要知道,仅仅在家里陪着孩子是不够的,还要给孩子有质量的时间。“家长给孩子时间要给出质量,不是在家里陪着就行了!”俞敏洪说。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现在的中国人存在一个通病,就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俞敏洪说,有次他去朋友家里玩,朋友自己在家搓麻将,却要求孩子在一边好好做作业。孩子当然不想学习。父亲就批评孩子:我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是因为没有条件,现在给你这么好的条件你咋不好好读书呢?孩子却说:你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现在也不缺吃不缺穿,不是挺好吗?你为啥要求我好好读书呢?
父亲在玩却要孩子好好学习,这怎么可能呢?在孩子眼里,父母看电视、报纸和杂志都是在做不正经的事儿。“最好的办法是你拿本书翻翻。”俞敏洪解释说,看书是为了给孩子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这样孩子才会认真去学习。
对孩子的鼓励比惩罚更重要
鼓励孩子的语言比批评的语言更重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找到鼓励孩子的理由。俞敏洪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小孩上学的时候物理非常差,一次考试得了8分,第二次得了28分,老师很想鼓励他,就换了一个计分方法。老师说,同学们用这次的考试成绩减去上一次的,结果有没有达到20分的?( https://)这个孩子举起了手,老师顺势说:“同学们,这次考试谁的进步最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那个孩子的名字。从此以后,这个孩子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其实这个孩子原来并不喜欢物理,而是这位老师的鼓励使他有了自信,从而产生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表扬孩子一定要用心,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当初老师是批评的话,这个孩子就不会成为物理学家。
学会培养孩子的心情
学会培养孩子的心情也很重要。俞敏洪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一个中国留学生考进了哈佛大学,过了一年,他从5楼跳下来,摔死了。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上中学时,成绩是数一数二的,在大学时,成绩在班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但到了哈佛大学后,那里汇集了全世界顶尖的学生,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他拼命努力也赶不上别的同学,受不了这个压力,他跳楼了。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父母也双双精神失常了,一个多么好的三口之家顷刻间毁掉了。原因是什么,从小缺少心理方面的教育!如果他从另一个方面看,事情会是多么美好:自己考上了哈佛大学,即使自己是学校里最后一名,但也是哈佛大学的学生,世界上99.9%的学生都考不上的!但他却没有看到。
俞敏洪接着又讲了自己女儿的故事:有一次俞敏洪带着女儿到海边度假。因为刚好是农历十五,他们就到海边看月亮是怎么升起的。眼看着月亮渐渐探出头来,月光一泻千里投射到大家面前,顿时让人感受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
1个小时后,俞敏洪说:“有点凉了,回宾馆吧。”“爸爸我不走,我要看到月亮升到那个地方再走。”女儿的回答让他感到有些意外,最后,大家在海边又待了3个小时。“你能说孩子内心没有美感吗?内心没有诗意吗?但如果我们不带孩子去体会这些东西,他的内心就是没有。孩子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父母间的摩擦、老师的压迫,这样的孩子心理是不会健康的”。
不要将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俞敏洪还提醒家长,孩子最忌讳和别的孩子作比较,比如说:你看人家的学习成绩比你好多了,你咋这么笨呢。这样的话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会使他们失去信心。他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了解,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人的性格分为很多种,无外乎内外向,或活泼开朗或少言寡语,或胆大或胆小。其实无论孩子属于哪种性格,都没关系,只要孩子能快乐健康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贵的礼物。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美国教师鼓励孩子最常用的101句赞赏语] [激励孩子的几句话]
3、俞敏洪成功励志心语:比读万卷书更重要的事情
俞敏洪成功励志心语:比读万卷书更重要的事情
读万卷书不如读精一本书,读精一本书不如开始行一里路,开始行一里路,不如阅好一个人。
不断回想自己教课的历程,开始一点点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在走过一段变化颇多的路后,还是坚持了自己最初相信的那些东西。
有人说教师的水平是什么样教出的学生就是什么样。对这句话应该分两种情况。第一是教师的英文知识水平,第二是思想水平。
记得有人告诉我,天下不但文章一大抄,思想更是一大抄,就看谁更会抄。开始听到时有些不解,随后一思考太有道理了。5000年的文明,如果你还是在苦苦挖掘人生的奥秘,也许有一天你成功后才发觉300年前的书中早有更精辟的阐述。
所以,我们才要读书。读别人的思想是为了批判的继承,而怎样才能真正继承且成为更有思想的人呢?因为自己这方面很差,回想了一下自己过去,发现现在有的思想是这样来的。
小的时候其实不喜欢读书,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教科书几乎不读什么书。总觉得考试成绩好就行了,结果当高考失利后才发现教科书这个时候帮不了自己。随后一个朋友在我万般绝望时给了我两本拿破仑希尔写的成功学全书。也许是没有别的办法了索性试试能干什么。后来,读着读着发现自己喜欢给我当时的好朋友讲看到的东西,读到的故事。看到别人以前比我困难得多还走到了成功,突然觉得高考失利可能就是老天给我的机会。于是乎想起了那句天将降大任……毕竟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有,“这到底对我有什么好处呢?”问题中我感到困惑。我又反复读了读那本书里的东西,发现所有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类似经历。所以我想自己就是他们的一员。于是暗喜,想到大学的天空将翱翔万里。
可是这书只让我那个暑假逃出苦海。
大学的感情失败,学习垫底,让我再次困惑。我是谁?我的使命是什么,于是又拿起了那本书。奇怪的是这次比上次看的时候有了更大的动力。特别是想起了自己以前是怎麽走过来的。
这次又是大任。但这次我行动了。随后的努力带给我很多收获,大一下学期就和考研的同学比着学。当时还因为觉得自己太辛苦写家书时哭了。但是这不就是成长吗?后来听人说,人一定要做过让自己感动的事。随后我对自己说:“学到哭。”做了件让自己感动的事(当时是因为自己太不争气让家人难受,所以写的时候感觉自己没让母亲失望)。
于是我总结了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读精一本书,读精一本书不如开始行一里路。
后来,我认识到了读书的乐趣开始更广泛的阅读,但数量始终不大。因为我总会多读几遍,然后尝试用一下。但是,还是在有些时候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特别是我的专业课成绩。于是,我就观察我们班学习最好的人是怎麽做的。按照他的作息复习,拷贝了他的笔记,进步了不少。
于是我又总结了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读精一本书,读精一本书不如开始行一里路,开始行一里路,不如阅好一个人。
大学的考试通过观察第一名,我自己收获了很多奖学金。但是真正的突破是在我上神经语言学的时候。()安东尼罗宾的很多话道破了人类大脑的奥秘。然后他要求我们不断使用这些知识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其实这些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也许以前听过,但就是没有使用过。特别是当你发现那些最成功的人也使用时,你更加肯定自己。
于是我再次总结了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读精一本书。读精一本书不如开始行一里路。行一里路,不如阅好一个人。阅好一个人,不如有个高人指路。
现在,在这条路上的我还是一个婴儿,对生命的理解也只是冰山一角。但我学会了一件事,就是我会不断给别人是说起我走的这条路。
因为我发现一个秘密——我每多说一次,我的思想就会多一次火花。我的意志力就会多一层盔甲。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开始说的那一刻真正被影响的人是你自己,分享让我们拥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