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观察日记_观察日记

1、睡莲观察日记

睡莲观察日记(一)

星期六的上午,姐姐学长笛下课后,我们去了城墙公园的小池塘看睡莲。

池塘里有许多睡莲,叶子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密密麻麻地挤成一群。我看到许多睡莲开花了,还有一小部分含苞欲放。睡莲开的花有粉红色的,有白色的。每朵花由许多花瓣组成,很像观音坐的莲花座。花蕊金黄金黄的,像流苏一样,非常漂亮。

我们正在观察睡莲,突然,池塘里传来了“呱呱”的叫声。“青蛙!”我几乎是喊着说,“姐姐,快来找找,有青蛙!”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小青蛙早早地就来唱歌了。

睡莲观察日记(二)

傍晚,我和爸爸在小区里散步。我们走在宁静的散步道上,只能听到风吹树叶的声音。

忽然,我们发现池塘里有发红的东西,因为太远我们看的模模糊糊。

走近一看,噢,原来是睡莲,我看到它红的似火,花瓣从深红到浅红,看起来真美。有的睡莲花瓣还包在一起,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花瓣全都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叶子挨挨挤挤地挤在一起。

爸爸还用手机上网给我查了一些睡莲的知识:睡莲喜欢强光,通风良好,所以它在晚上闭合,早上开放,但他们生长比较弱。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睡莲品种很多,有黄莲、白莲、柔毛齿叶莲、延药莲、红莲……睡莲在一池碧水中宛如冰肌脱俗的少女,被誉为“水中女神”。

“啊!睡莲真美!”我不禁赞叹道。这时,爸爸说:“儿子,我们回家吧,该睡觉了。”

我点点头。我们在寂静的夜晚往家走去……

睡莲观察日记(三)

七月份的时候,我和妈妈北区金水湖游玩儿。

我们来到一座石桥上,往下一看,很多美丽的花儿开放在水面上。妈妈告诉我,这种花儿叫睡莲。

睡莲的颜色有玫红的,有乳黄的,有白色的。玫红的睡莲像牡丹一样荣华富贵,乳黄的睡莲像玫瑰一样温馨典雅,白色的睡莲则像白云一样纯洁雅致。

这些美丽的花儿稀稀落落的,在满池绿叶中格外引人注目许多游人停下脚步,静静地观赏这些花儿。据说,这些花儿一到下午的时候就合拢了。我想,“睡莲”的名字可能与此有关吧。

睡莲周围,圆形的绿叶有大有小。大的好像盛菜的盘子一样,小的像小孩子玩的塑料卡片一样。每一片园叶上,有一个细长的小三角缺口,像是谁用剪刀剪了似的。我觉得很新奇,第一次见到这么奇特的叶子。

木桥下的睡莲,是那样宁静和清逸。

睡莲观察日记(四)

暑假里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东河提上散步。

在东河提的篮球场旁边,我们看见了一水池的睡莲,我只知道睡莲早上会开花,却不知道睡莲开花是什么样子的。于是,我决定明天和妈妈一起看睡莲开花的样子。第二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睡莲。睡莲的花在我们到时就已经 开了一些,这些花有白的红的。这两种花形态各异,白多红少,()红色的花茎很高,花的下层有一层花托,好像一位女王在绿色的王座上。头上花蕊就成了金色的王冠!而白色的花茎较低,如星捧月似的在红花周围。后来我在妈妈手机上查到了睡莲的资料;睡莲又叫子午莲。水芹花。瑞莲是多年水生花卉,喜阳光,主要的品种是白水莲。延药睡莲及红睡莲。耐寒品种白天开花晚上闭拢,不能缺少阳光。植物实在是太多了,光一个睡莲都有那么多品种。我要当一名植物学家,弄清世间万物!

我喜欢这一池清雅的美丽!

2、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一)

我们家的阳台上有一盆芦荟,长得很旺盛。

这盆芦荟全身绿绿的,只有十几片叶片。我注意观察了一下,芦荟的叶片都是外面的大中间的小,可见芦荟都是从里面先长出来的。叶片背面是鼓鼓的,内侧又是凹进去的,摸上去感觉是那么肥厚。每根叶片的两边长着一排尖尖的小刺,摸上去很扎手。叶片下面很粗很宽,越往上越窄,到顶端就更尖了,整体看去,每根叶片就像一把尖尖的匕首。

此刻,我闲得无聊,就用小刀割了一截叶片下来,断口处马上流出一股透明的液体,用手摸一下,很私稠。往上一拉,会拉出一根长长的丝线。据说,芦荟叶片里的这种液体可以美容,还可以止血。

我又仔细看了一下这盆芦荟,发现有一片叶子完全枯萎了。为了不影响它的整体美观,我赶紧用手中的小刀将这枯萎的叶片割了下来。

芦荟是一种肉质性的植物,很耐干旱,生长也很快。据说在我们中国有很多的农民在自己的地里大量种植了这种植物,因为它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观察日记(二)

早晨,太阳把一束束金黄的光线照射在我家的窗户上。我模模糊糊地清醒过来,一来到餐桌上,发现盒子里有像蚂蚁一样的东西,我仔细一瞧,“呀,原来是蚁蚕!”听妈妈说:“说起蚕宝宝,它长大后还可以吐丝,用丝来织衣服。”我决心来养护它们,连忙拿来一些桑叶,切成一条条的,然后放在盒子里,只见蚁蚕津津有味地吃着,像是()饿坏了一样,我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蚁蚕浑身黑不溜秋的,摸起来软软的,它小口小口地咬着嫩绿地桑叶,好像在说:“这片桑叶可真美味!”

过了二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我一见到蚕宝宝,大惊失色,大前天明明是灰姑娘蚁蚕,今天却是白雪公主蚕宝宝了。我往盒子里瞧,原来蚕宝宝在脱皮。

过了四天,我想:不知道蚕宝宝怎么样了?迅速把头伸进去,闻了闻,“呀,好臭呀!这是什么味道呢?”我看了看,原来是大便的,黑黑的,凹凹凸凸的,我想:原来蚕宝宝还会拣大便呀!

过了二十天左右,当我要去学习时,顺便去看了一下蚕宝宝,蚕宝宝已经吐丝,它一动不动,像是在想往哪儿吐丝比较舒服。

过了三天,早上起来,我迫不急待地去看我的蚕宝宝,让我吃惊的是蚕宝宝变成了蚕茧,雪白的,椭圆的,看起来像个小鸡蛋。我想:蚕宝宝怎么吃进的是桑叶,吐出来却是丝呢?

又过了十多天,晚上,茧里的蛾终于飞出来了。这时,我看见一个蚕蛾的肚子挺得直直的,很容易看见它的卵。

又过了五天,我发现盒子时全都是蚁蚕,连忙叫来妈妈,把蚕宝宝处理掉,妈妈二话不说,随手扔进了垃圾桶。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桑叶来供养那么多的蚕宝宝。我想:可怜的蚕宝宝,老天会保护你的。

我养蚕的历史近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我体会到养蚕非常辛苦,每天喂蚕宝宝、清理房间。我还知道它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有了蚕,我们穿的衣服是成千上万只蚕吐出来的丝织成的,而工人们要养蚕是不计其数,可真辛苦啊!

这次养蚕收获可真大呀!

3、关于观察日记

关于观察日记(一)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市场上买东西,忽然我听到“叽叽叽”的声音,原来是有人在卖小鸡,我就拉着妈妈跑过去,啊!好漂亮的小鸡,鸡筐里的小鸡五颜六色,漂亮极了,然后我就买了一只浅黄色的和一只粉红色的小鸡。回到家里,我找来了一个我最喜欢的鞋盒,在里面放点小米和水,小鸡的家就好了,把小鸡放进去,看到小鸡在里面欢蹦乱跳的样子,非常可爱。我和妈妈坐在鸡窝旁,等待着看小鸡争食的场面。小黄鸡啄一口米,也让小红鸡啄一口米,它们两个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好像在比赛看谁吃得快,这两只小鸡可真像亲姐妹呀! 我还发现小鸡喝水的时候,先喝一点水,然后再仰起头,紧接着再喝第二口水。我看到小鸡这样喝水,我也想试一试,结果我被水呛住了,看来小鸡还有特异功能呢。等小鸡吃饱喝足了,它们又紧紧地缩在一起,打起瞌睡来。我可没想到他俩竟成了好朋友。当小鸡高兴时就拍拍翅膀想飞出盒子,我正再写作业时,忽然一只小鸡趁我没注意跳出了盒子,看到它可爱的样子,我不忍心把它放回盒子。我非常喜欢小鸡,我决心把它们养大,用心照顾它们,把它们养的肥肥壮壮。

关于观察日记(二)

我家养了一对可爱的虎皮鹦鹉。它们全身是宝蓝色的,又肥又胖的肚皮是雪白的,宝蓝色身体上的斑纹使它们显得格外醒目。

每天早晨,小鸟都要准时鸣叫,一听到它们的叫声,我就立即起来,给小鸟加上食,换上水。有时,小鸟肩并肩站着;有时,小鸟站在吊环上荡秋千;有时,它们细心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还有时,它们站在自己的屋顶上玩耍,可爱极了。但,我一直盼望着,盼望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近几天,我发现雌鸟的身体矮了许多,也比以前更圆了。我想:大概是雌鸟快下蛋了吧?我欣喜若狂。这会不会是小鸟出生的预兆?刚刚出生的小鸟会不会夭折?等等的问题映入我的脑海。而我,只有等待,只有盼望。

又过了几天,雌鸟一直待在木屋里,而雄鸟则坚守在木屋的出口,生怕谁把它的亲骨肉给抢去了。爸爸在网上查到,雌鸟只要不把雏鸟孵出来,是永远不出小木屋的。雄鸟就只好嘴对嘴给雌鸟喂食了。

想知道小雏鸟出生后的故事吗?听我下次再说吧。

关于观察日记(三)

米,大家都爱吃,但是你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一下米桶里的米虫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观察一下米桶里的米虫吧!

米虫身上长有16条腿。长着一双小小的黑眼睛和一个很小的红嘴巴。样子非常可爱。()

有一次,我在米桶里捉了两只米虫,我把两只小小的米虫放到了一个瓶子里,等到第二天,我打开瓶盖,一看。瓶子里有许许多多的丝。我想,这应该是小米虫吐得丝吧。但这又是为什么呢?于是,我在一本本书中寻找答案。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可还是没有找到答案。我又向父母求助,但还是没有得到答案。我只好使出“终极武器”------电脑。电脑告诉我了答案。米虫原名为米象。每年约有8---9个世代,一世代约20----50天,在高温的情况下繁殖的比较快。32度时一世代只需25天。米虫平均寿命达3个月,几乎都以稻米为食,因而得名。但还是没有找到米虫为什么会吐丝。我长大以后,一定要破解米虫为什么会吐丝的谜团。

米虫的身体也很好玩,它会伸长缩短,用手指轻轻一碰,它就会使出它的“杀手锏”。它的“杀手锏”就是用它的尾巴使劲往我的手上打,对我来说,不疼不痒,但它的顽强精神感动了我,所以我只好放手。有时,我用手指一碰米虫身体的中间部分,它就会像西瓜虫一样,把自己的身体团成一个小球。好玩极了。

通过观察米虫,我知道了:动物和人类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动物们特有的生活习惯。这就是我的发现。

4、观察日记一则

观察日记一则(一)

瞧!我们家又多了一处美丽的风景线。

一个可爱又漂亮的生态瓶呈现在我眼前,在我眼中他不是一个生态瓶,而是一个缩小版的海底世界,也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宫。

我跑到生态瓶前,细细地观赏起来。生态瓶里有两条小金鱼、一些石头、几根水草和一只小青蛙……水草在水中好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爷爷,穿着深绿色的上衣,笑呵呵的站在沙滩上。这几条小鱼眼睛鼓鼓的、黑亮亮的,金黄色的身体上夹杂着棕色的条纹。它长的很结实,肚子圆滚滚的,嘴巴不停的一张一合,还不时地吐出一串串的水泡泡。活蹦乱跳的小鱼们佛是一个个真烂漫的小姑娘,在沙滩上蹦蹦跳跳,一会儿又是像水草爷爷撒娇似的。

小鱼们上游过来,围着石头团团转,陌生的盯着石头,投以好奇的目光。而且,时不时还用尾巴去拍,当尾巴碰着石头时,它们好像受了条件反射的影响似的,嗖的一下又收了回来。看到小鱼们小心翼翼的样子,我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聪明的小鱼们渐渐的,发现没有什么危险,就又放开胆子蹭着石头玩耍起来。

精神十足的它们摆着尾巴,有时还猛地跃出水面,漏出雪白的肚皮,落下来又溅起了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

看到这,我又陷入了沉思。

观察日记一则(二)

随着时间在不断地流失,再看生态瓶跟以前比就觉得丰富了许多。

今天生态瓶的变化出乎我的意料,水草长大了。前几天还是小水草今天就长到了7厘米高,好神奇。但是小鱼和小青蛙还没长大。

放学回到家后,我立马跑到生态瓶前去观察小鱼,只见调皮的小鱼把两三颗沙子含在嘴里,()一下子又吐出来。然后又连续重复做了几次这个举动。过了一会儿,它开始往上游,把嘴靠到瓶子边上,围着瓶子边转了一圈,然后又往下游。

放学回家后,我又像往常一样,蹲在生态瓶前观察小鱼。只见小鱼不是那么生龙活虎了,它们一边悠闲的吐着泡泡,一边慢腾腾的游着,在水草上面吸来吸去,好像在吃水草,它把水草表面上的一些微小的,白色的微生物吸进嘴里,然后吐了几个泡泡,围着水草转了几圈,把一些细沙含在嘴里,又吐出来。我用手指轻轻的点了一下生态瓶,小鱼们像接到警报一样,马上快速地绕着瓶子游动了两三秒,然后又渐渐慢了下来。

小鱼累了,那只小青蛙却来了劲,那只黄色的小青蛙大模大样的在“散步”,一会儿浮上了水面,一会潜入了水底,它蹬着腿,好像要跳出去似的。这时的它,又好像一位好胜的跳水姑娘,两腿一蹬,跃向空中。

啊!生态瓶,好一个多彩的世界。

观察日记一则(三)

今天,奶奶买了几只螃蟹。

我在一边仔细观察,发现螃蟹大概有一个网球那么大,全身都是青灰色的硬壳,像盔甲一样,可威武了!一对大鳌就像两把剪刀,“剪刀”的刃上还有锯齿呢!米粒般大小的眼睛不停滴转着,好像在打量我的家。螃蟹身体两侧各长着四条细细的腿,每条腿都由四小节组成,腿的最顶端像弯弯的小镰刀。

我让奶奶把一只螃蟹放在地上,它立刻“横行霸道”地爬起来,爬得可快了!我怕它爬到屋里,赶紧拿来一枝筷子,想要阻止它。我把筷子放在它的侧面,想挡住它的道路,谁知它绕过筷子继续爬。我生气了,壮起胆子捉着它壳两边把它提起来,用筷子去戳它。筷子刚碰到它的大鳌,它就一把夹住了。我用力拉,想把筷子拔出来,可螃蟹死活不肯松,好像在跟我拔河。我想螃蟹的大鳌壳真厉害啊!

中午的饭桌上有一盘红彤彤的蒸螃蟹,又腥又香的气味扑鼻而来。我来尝一尝吧!嗯,味道可真鲜美啊!就是吃起来有点麻烦,哈哈!

螃蟹真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