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_曹禺文集读后感

1、《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一)

这本书是我数年前温州东南艺术书店买的,读了,放在那儿。是我书柜里珍视的一本书。商务印书馆,1983年7月第一版的。

《文集》有58篇,加上残篇,共59篇。篇名都以“论”或“说”字开头,如《论真理》、《论恋爱》、《论学问》、《说美》、《说建筑》,等等。

培根的论说文是其睿智精思和丰富治学和人生经验的体现。哲学史上总把培根划归为经验主义一派,我倒觉得在理性上也丝毫不逊色。译者水同天先生说:“黑格尔以此讥之,或正即培根之所长也欤。”

在写作特色方面,培根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屋建瓴、见解深刻、逻辑严密、材料翔实,善于归纳、对比等论证方法推出结论,观点无懈可击。

二、语言简约朴素、清晰流畅,用词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有不少词语一语破的,堪称格言。

三、善于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说理生动形象,文章极富感染力。

关于第二点,他的不少语言堪称格言,特摘几例,与大家共赏:

辛运所生的德行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

妻子是青年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侣,老年人的看护。

无德之人常嫉他人有德。

长期夸张的言辞惟有在关于恋爱的言语中是合适的,在其他的事情中总是不宜。

夫妇之爱,是人类蕃滋,朋友之爱使人完美;但是无度的淫爱则使人败坏并卑贱焉。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是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论说文集》是一本在思想史上有着永远价值的书,经常翻翻,可以提升我们对人生、对人性的认识;帮助我们明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二)

终于硬着头皮把《培根论说文集》看完了。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耽搁了好几年才抽时间拜读。有什么感受呢?一是这种半文半白的译文,读起来有些别扭,但也很好玩儿。发现了不少我国百十年前习惯用的语法和词汇,这些文辞的表述,总起来看是文雅的,在当下很少见到了。二是感觉培根先哲有些像曹雪芹先生。培根论说的方面十分广泛,上至治国理政,中至人情世故,下至盖楼种花,几乎无所不包。而曹雪芹先生在着名的红楼梦一书中,也是涉猎广泛,包罗万象,既有关于皇家内部事事,也有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深刻了解,还有熟悉如何建造楼宇和花园、放飞风筝等多种工艺,在这些方面二人有些相像。三是深感近五百年前的英伦先人,除了一些物质进步而无法先知以外,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心理活动等诸多方面,居然和现在的中国那么相似或相同,这点最使我感叹,也是促我读完这本书的根本动力。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三)

在收录培根集中体现哲学思想的58篇随笔中,我感受到了培根的文笔简练优美,更重要的是极富哲理性、透彻深刻的道理冲击我心灵的局限。

论读书

读书学习主要是为了增长才识。“学习关于修养的知识,会使你在谈吐上温文雅致。学习关于发展事业的知识,会对你在处理事物做出判断时大有益处。”读书不能断章取义,也不能太过书面化。学问最终都是要经过检验与锻炼的。学问如果得不到实践的检验,极为面向显得过于呆板。

读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书适合不同的人。有些书只要去读其中的一部分,有些书应当尽力通读,有些书要精细去读,反复细读,而有些书只需了解。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博物使人深广,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看来,人的各种缺陷,都是可以通过学问来补救的。

论美

“对于人的美,虽然容貌可能并不娇丽,但是举止娴雅气质端庄,身份严谨,拥有高尚心灵,那么这个人才是最美的。”人的行为之美是胜于荣脉之魅的。而“暮秋之色更美”是说,一个人虽然用烟头眉毛,但是缺少老年人所具有的修养和德行,所以年轻人往往得不到美好的赞誉。所以美最重要的是德行之美,修养之美。

论速度

“真正的快捷其实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若果有了速度,可以用相等的时间做更多的事。但过于最求速度,做事就充满了危险。“以紧密的手段缩短做事时间是一回事;而以省略手段缩短时间,又是另一回事。”所以,在做事时,不能一昧的最求速度,也要保证质量。

人生是一个苏醒的过程。这一刻不能够宽恕的人,下一刻就会得到原谅;这一刻不能接受的道理,下一刻就会变得容易理解。在培根58篇随笔中,隽永的名言警句使我深刻。使燥乱的的心得以沉淀,客观地认识世界。在其中的故事及深刻的道理中,我得到反省与思考。()

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深刻的学问必定是人生路程中难忘的景色。

2、曹禺文集读后感

曹禺文集读后感

读完了曹禺的四幕话剧《日出》。

读这部话剧觉得感受不是太深,下面就简单地把我的一点感受写下来。

这部话剧揭露了大城市中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不论是资本家与资本家之间,还是“朋友”之间,无不是以金钱建立起来的关系。

在这部话剧中,主要人物陈白露、方达生。陈白露是一个贪于享乐的女性形象,她想拥有金钱,又大量挥霍金钱,不惜借债、赊欠,不惜出卖自己的笑脸来换取金钱。她的丈夫已经死去,她“厌倦”了爱情,这其实是她的丈夫在生前给她在感情上留下的伤痕,其实她也是同样对待她的丈夫的,也同样给她的丈夫留下了感情上的伤痕。陈白露其实是在用挥霍金钱来派遣自己心中的愁苦,她说过:“结婚后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穷,不是嫉妒,不是打架,而是平淡、无聊、厌怕。”她爱她的丈夫,即使离婚之后。

剧中刻画的剥削者、阴谋者的形象最大的是潘月亭,他的银行亏空,无钱来支付取款,一心想用债券来取得高额回报,但他想不到的是他却被金八玩弄于鼓掌之中,最后弄了个破产。他对他的雇员是那样的苛刻,他银行的一个书记每月的工资竟只有十二元五角,最后竟逼死了这个可怜的小书记——黄省三及其几个孩子,黄的妻子也离开他和孩子而去,这样的悲剧都是潘月亭造成的,他残酷的压榨每个人,无论是“朋友”、雇员,还是顾客,都是他压迫的对象,包括那些为他盖楼的民工们。潘月亭在剧中代表了最大的剥削者的形象,是社会中这类人的缩影。

还有一个李石清,他不甘受压迫,勇于“盗窃经济情报”,偷看潘月亭的抵押合同,但是他又是一个极残酷的人,他看不起黄省三,他不顾妻子,也不顾孩子,一心想弄钱,钱是他的生命,是他的朋友,是他的妻子,是他的孩子,是他的一切。李石清即使再阴险,他最后也没有从他的老板哪里弄到钱,他的金钱梦也随着潘月亭的破产而宣告破灭,这也许就是恶人终有恶报吧。最让热痛恨的是他对待黄省三的残暴,他对黄简直是不留一点情面,其实他应该去同情一位几乎同他在同一地位上的同样受剥削者,虽然他是银行的秘书,但他不应该去残暴地对待这样一位黄省三,这样可以看出,他如若真的成为一位像潘月亭一样“富有”的人,他依然是一个剥削者,一残酷的剥削者。

最让我看不起的是剧中的王福升,那位旅馆的茶房。在我看来,王福升是一个阴险而毒辣的刽子手,他表面上逢迎着他的主子们,但背地里却在反对着他们,他和金八一伙又有勾结。他虽然是一个地位十分低下的茶房,但是他并看不起像他一样的人——黄省三、小东西等人。当黄省三到旅店时,是他在不断地赶走他们,侮辱他们,威胁他们。对黄省三,王福升是一个处于同等地位的欺凌者,王福升以为他在豪华旅馆中伺候着这些“富贵”的人,他就有了资本,他就有了看不起别人的资本了;对小东西,王福升是杀害她的间接的刽子手,他为了摆脱责任,也为了讨好金八的人——黑三。在这部话剧中,王福升实在算不上是一个最阴毒的人了吧,他做的都是属于叛徒一类人做的事。

整个四幕话剧中,在第四幕中的插叙让那个人豁然开朗,陈白露为什么落到这种境地,是因为她婚姻不如意——离婚,却深爱着她的丈夫,使其沦落到这一步。在第四幕所有的疑团都让人明了了,在第一幕中她为什么有即使“怎样憧憬着在情爱里伟大的牺牲,也难以飞出自己的生活的狭之笼。因为她试验过,她曾经如一个未经世故的傻孩子,带着如望万花筒那样的惊奇,和一个画儿似的男人飞出这笼”的感受,到第四幕终于由主人公自己吐了出来,让人们明了了。

还有从第一幕就出现的《日出》这部小说始终贯穿着全剧,这部小说是她丈夫写的,这是她深爱着她丈夫的见证,因为她读,天天读这部书,她始终在念:“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最后,她——陈白露,就在这样一个太阳升起的早晨死去。()

3、鲁迅文集读后感

鲁迅文集读后感(一)

我喜欢读鲁迅的作品,于是在与学生交换图书的活动中,我得到了一本《鲁迅文集》。先生务实的风格、质朴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后感触颇多。同时,又让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忧愁:当个语文老师真难。

读先生的作品时,我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发现一些我们现在不常见的字与词,比如:简捷、支支梧梧、橛着嘴、发见等等,我不能说先生写了错别字,因为先生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我想:现在,我这样的纠正学生的错别字,不仅让学生感到写作的压迫,而且也许若干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又要来给我们找错了。唉!当个语文老师可真难!

读到《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时,我读到了这样的一段话: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我不禁想到:严谨的寿镜吾先生培养了一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可是,从先生的作品中却发现先生虽然是北大的讲师,在上海担任编辑,他思考国人的精神的麻木,并深深痛恨着、可怜着国人的阿q精神,思索着如何将国人引领出精神的沼泽,但是小时候的先生的快乐却是在百草园中找寻蚂蚱、蜈蚣,还有斑蝥。

年少的先生在讲到自己博学的老师时,用了如何的词语来描写老师可笑的动作来。你看“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于是,我便疑心起先生的疑心来,我便疑心我的学生不知怎样的来写我呢!我的严厉会不会扼杀了我的学生的快乐呢?我不禁叹口气:唉!当个语文老师可真难!

但先生自己就是一个老师,从他忆起的刘和珍君,我发现先生虽然没有告诉学生该怎样做,但是先生用自己的精神感染了学生,使他们懂得人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由此可见,当个语文老师可真难,因为有先生的榜样,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

鲁迅文集读后感(二)

或许是因为不想总是不停地繁华的情感文字中走下去,于是思路跳转,将自己从情感万千的静谧磁场中抽回,投入到万千文字的慨叹中,静下来体会一下在中国那些特殊战争年代里的战斗者们哲思。于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看和鲁迅先生有关的传记以及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和这些激昂的文字对话,还真是有了不少的感触。

当初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中国又带来了一场诺贝尔的文学热,我想当大部分人现在应该都还沉浸在那些获得者的文字海洋中时,不知是否有人同我一样行走在鲁迅这一拒绝者的文字“沙漠”中。在走近鲁迅的那段时间里,那一篇篇针砭时弊的文稿,将世间百态的悲欢离合描绘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那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呐喊,就在刹那间就扯动我的心弦,当时我就确信我爱上了这个人的文字,哪些属于这个顽强的抗争着的文字。对于鲁迅文章的阅读就像是进行生命中的一场旅行,抛开世俗,放逐心灵,去经历一次特殊年代的风雨洗礼,来演绎一场淡妆浓抹的人间词话。

鲁迅的一生中创作了数之不尽的文字传奇,无论是笔触犀利的杂文,还是辛辣讽刺的小说,亦或是慷慨激昂的诗歌,他都将自己独特的视角用抒情于文的形式传递给我们,那充满核对黑暗的憎恶和麻木的讽刺中还不失一种平等友善、感同身受的人道主义情怀,他的精神就像永远不会停歇的齿轮一样,不停的转动着,带着心酸的泪,带着呕出的血,一直抗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文字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折服,在这个彷徨的年代里幻化成一声声不屈的呐喊,唤醒人们沉睡的国民性,唤醒那个时代的良知。

对于鲁迅的文字只是深深的折服,而真正的从心底感到尊敬还是因为他在给刘半农的那封信里的这句话:“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这就一语道明了他拒绝提名诺贝尔奖的原因,在经历了中国新文学风风火火的十年发展过后,()他仍然能够用如此理性的视角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这就足以看出一个真正的文人是怎样看待文学的,不披着政治化的外衣,不带着激进者的枪炮,只是以现实的眼光去评判,这才是真正的精神领导者,才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在这场鲁迅之旅中,我一心雕刻着他那一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木板画,体会着他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韧心灵,不觉间已是满眼热泪。这个潇洒的墨客,这个豪放的文人,用他将强的新领导了一个时代的灵魂,那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传播,而是一种不知不觉的渗透,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心里滋长,不朽。

走近一个勇敢的精神领导者,用指尖感受那个动乱年代里最热枕的温度,用泪水冲刷出一个哲人深度的思考。那是多么忠贞的一股民族魂,死去时都还握着国家抗争的笔。

不知不觉的关于鲁迅先生的传记接近了尾声,先生的文章还在继续阅读的过程当中,希望能够通过文字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鲁迅先生一生的传奇,可以进一步的体会先生文字中的国家情怀。

鲁迅文集读后感(三)

每当脑海浮现鲁迅二字时,我就会想起他那人格的独立,正因为他的真实,笔锋如刀刻在心中刻画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且,他有强烈的使命感,鲁迅之所以是鲁迅,是因为他不明哲保身,受到恐吓,他出门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他不惜以生命高扬理性,以其坚毅警示众生,因而使人望其项背而终生敬仰。

当我拿起鲁迅的灵魂作品时,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振兴的良药。鲁迅曾说过,“医治中国人只是把他们的身体治好,但却救不了他们。”所以,鲁迅开始从文,用他最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最具攻击性的文字,让国人,仍至世界体会到他的所向披靡的无畏精神。

小时候曾读过《朝花夕拾》,但郁闷的是我当时没能读懂,生生地误会了鲁迅的文学功底。后来,心智趋向成熟的我渐渐触到它的内涵,它讲述的乡村生活体现了眷恋和厌恶相互参透的乡恋情。另一个是鲁迅在逐步接受进步文明的同时,也在现实中摧残着破旧的,愚弱的故乡。

鲁迅先生对儿童问题的关注一直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话题,如《朝花夕拾》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五猖会,鲁迅以其少年“单纯与自由”的心灵去看待,评价自身和世界。但是,在充满童趣的散文中,又辅成人视角来仅观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父亲在“我”大声叫嚷中痛苦地咽了气,现在“我”知道这却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这样,鲁迅在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转换过程中,不断地咀嚼,追寻童年经验,从儿童封建社会重压下的弱者的角度出发去抨击封建文化儿童的腐蚀,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尊严的践踏。

我轻盈盖上书本,手指依旧残留着书页上淡淡的香韵,但我知道,那始终会散去;但是,那锋利笔锋在心中刻画过的痕迹,却与岁月的长流而深深沉淀于心灵的深处。

4、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一)

不久前,经朋友推荐拜读了《培根论说文集》,读完之后顿觉收益非浅。它不仅文笔优美而且论述精辟。用其敏锐的洞察力把复杂的人生问题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一下让原本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确是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在《培根论》优美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两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将其推荐给更多的朋友,正谓之“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培根论》这本书中也有些篇章存在着争议。如《论韬晦》、《论野心》等篇章中叙述的做人之道,实际上是典型的市侩哲学。但毕竟小瑕难掩大瑜,《培根论》以一种优美与庄严的韵律,以超人智慧的论述,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而广为读者所喜爱。因而,我认为《培根论》的确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培根论》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论时机》。他在篇中说到“当危险逼近时,善于抓住时机迎头邀击它要比犹豫躲闪更有利。因为犹豫的结果恰恰是错过了克服它的机会。”

人的一生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用确定论来准确描述的,但机遇确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就人生而言,一生中大的机遇可能十几年、几十年一遇。大的机遇是历史和社会造成的,因此要想有所作为,一定要善于省时度势,看清发展的大趋势,有良好的洞察力去感知哪里有“金矿”。还有一种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我国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就没有很好的机遇可以利用。机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觉地出现的,有时甚至永远不为人所知、或只是在回首往事时才认识到过去的那件事是个机遇,庆幸抓住了它或者后悔失去了它。

善于抓住机遇的人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素质:第一,要随时做好准备,不要机遇来的时候临时抱佛脚。不仅要尽可能的获取各种各样的广搏的知识,还要尽可能锻炼出很强的创新能力。“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却无智慧使之革新,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论革新》)。有些人非常刻苦,很爱学习,但是遇到新问题总是一筹莫展,这就是创新能力不足。第二,要从小事做起,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道理很简单,机遇总是突然地、不知不觉地出现,有时你甚至一辈子也不知道哪个是机遇。第三,一旦出现机遇的时候,全力以赴,兢兢业业地抓住它。我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就是很好的诠释。第四,要锻炼出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许多学生念书时成绩很好,但后来,有的人成就很多,有的人却一事无成。关键在于面对新出现的复杂局面时,能否发现机遇。

机遇难得,所以我们要捉住机遇。首先,抓住机遇不是被动的,真正聪明的人会创造机遇。其次,创造机遇要找那种适合自己,到机遇多的岗位和地方去。据说,美国人很喜欢换工作岗位,一生中大概要换四次。中国人恰好相反,惯性大,干一件事就想一辈子呆在这儿。换工作岗位有什么好处呢?你不是一锤定终身,你可以多次换,找准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最大的地方和位置。再次,要得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机遇,或者让那些属于自己机遇不要失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有好多年轻人,为了短期利益和行为做假,考试作弊、说假话,就是不诚信,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害了自己。

中国某个地方曾经一度是商业非常发达的地区,而现有却不然。原因很简单,也是缺乏诚信。第四,要善于与人相处和交流。交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两个人交流思想和两个人交换苹果完全不一样,交换苹果,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个苹果,而交流思想,每个人同时有两个思想”。如果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学会与人相处和交流,博采众家之长,那么你就具备了得到机遇的一个非常好的素质。最后,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对创造机遇非常重要。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二)

《培根论说文集》可冠之以英国的《论语》,其论题同样涉及修身,处世,教育,政治学,伦理学等诸多方面。《培根论说文集》文笔生动,培根是用喻高手,其文章中充满了有趣而又贴切的比喻,令其文章生色不少同时逻辑体系也清晰。

一、论真理

真理是自然的、真实的,不管怎么衬托,它都不会是最美的,但是,它是最自然、最真实的。

二、论死亡

死亡并不可怕,它同生一样自然,所以不需要去担心害怕死亡,而是要过好活着的每一天。

三、论复仇

当别人伤害你的时候,不要采取报复行为,因为这样,你就变得和他同等人,也许因此你会受到更大的惩罚。我们应该让他接受法律的制裁,或通过正当的其它方式去惩罚他。

当他已接受惩罚,悔过自新,我们应该原谅他,其实这也是在安慰自己,让自己活得更开心。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四、论困厄

幸运是好,但厄运也有好处。厄运更能显露美德。我们的人生需要幸运展望未来和厄运成长自己。

五、论作伪和掩饰

作伪和掩饰有好有坏。好:1、反对者不疑而我出其不意;2、为自己留一个安全的退步;3可以有较好的机会来看破别人的心思,西班牙有句成语:“撒一个谎以便来发现一件真事”。坏:1、总带有畏怯的模样;2、使人心中迷惘,莫名其妙;3、剥夺了别人对你的信任。

我们应知道何时该掩饰,何时不该掩饰,什么情况可以,怎么掩饰才做到不伤人。

六、论父母和子嗣

父母应该对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对他们的慈爱应该平均。而且让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发展自己的兴趣,而不是继承家业。

七、论结婚和独身

结婚和独身各有好处坏处。要结婚还是独身,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观。培根讲到“妻子与孩子是大事的阻挠物”,我并不完全赞同。是有很多人为了妻和子不得不分心,没有全心致力于大事,但是有些人为了家庭而更加发奋图强,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我觉得婚姻是有促进的也有抑制的。

八、论嫉妒

嫉妒,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情感。当别人足以让你嫉妒时,你应当学习别人的优处;而当你足以成为别人的嫉妒对象时,你应当谦虚。

九、论恋爱

“在舞台上,‘恋爱’长期可以供给戏剧材料,有时亦可供给悲剧材料;但在人生中,‘恋爱’只是招致祸患;它有时如一位惑人的魔女,有时似一位复仇的女神”,“要恋爱而又要明哲是不可能的”。培根的很多观点是恋爱会阻碍大事,恋爱与明哲是对立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会这么说,但我觉得爱情是一股很大的力量。它会给人积极的心态,充沛的精神去完成某事,包括他的事业。它有积极的一面,但也不排除消极的一面,爱情受挫的人可能会迷失方向,不知所为。

十、论勇

俗话说,“勇气可嘉”,勇气是个好东西,但是有时会让人“盲目”。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对世事还不完全明白的人的勇气越大;而见识远大、资深的人却心虑重重的,所以,“勇夫的适当用途是用不要让他们统帅一切,而应当让他们当副手,并听他人的指挥”。

十一、论无神论

“否认有神的人是毁灭人类的尊贵的,因为人在肉体方面的确是与禽兽相近的;如果人类在精神方面再不与神相类的话,那么人就是一种卑污下贱的动物了”,“当他信仰神灵保护及恩惠,并以之自励的时候,就能聚集一种力量和信心来,这种力量和信心单凭人性本身是得不到的”。很明显看出培根不赞成无神论,他相信有神,但是他并不是迷信的相信神,而是将神作为自己的信仰,精神的寄托。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三)

培根为哲学家,此书自然有深奥的偏向,文章生活化但不平易近人。培根也总是以一个哲人的眼光和口吻审视和批判。解读当今西方社会以及他并不甚了解的东方社会。书中透露出他的睿智、理性和高傲以及白人与白人哲学家特有的自嘲。我不太喜欢此书,因为培根是从一个俯视的角度来论述一个距我们遥远的世界,让我读起来毫无亲切感。

通篇读完,最过吸引我且引起我情感的当属《谈无神论》。

在宗教信仰这一方面,我既与所谓之神保持一定距离,又连接一定关系。我认为各个教派应该是互相关联而不是冲突的,宗教的核心思想是宇宙的大爱,()包括宽容、接纳自然规律永恒的变化,而培根也在文章的开头提到了这一点,但从开头以后,培根一直深陷自己的一种奇怪的思维逻辑,比如他认为原子不断地组合以至衍生万物,正是证明了上帝(神)的存在。在我看来,这是十分荒谬的(不排除培根更高级思想的可能)。神的起源是什么?是人类对自然地惧怕、敬畏到感叹而衍生出沟通人与自然的桥梁,是人类情感因素的副产品,它是人类对自然所有情绪的综合与交织,是心灵脆弱、空虚的人的心灵支柱,信它也罢,不信它也罢,神是重要而可有可无的。

再往下,培根又引用了伊壁鸠鲁的一句话“不信俗人所谓之神并非亵渎,亵渎在于把俗人之见加于神灵”,我把这句话看了多遍,最后艰难的翻译了一下“不相信世人所说的神并非是对神的亵渎,真正的亵渎是把心灵不高尚的人对神的见解加之于神”。这句话很精辟,但同时也是无神论者心中的开脱。

接着培根又提出“未开化”、“概念”等字眼,他似乎认为只有耶和华才是完美的神灵和《圣经》完美的教条,我认为只要心中有神,就不存在概念的清晰与否,培根所谓的概念皆是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罗马人等的杜撰,而宗教在欧洲大陆偏离本质很长时间。培根同时认为人的精神如果偏离神,那么他就是低级下贱的动物。人的灵魂中本来就带有天生的兽性,且在人之初未谙世事时,也的确需要神的扶持来实现心灵的强大,但人的心灵得到真正的升华之时。我想,他的心灵已经真实不虚,不需神的慰藉,便可获得自身的勇气了。

我想无神论并没有培根说的那么可怕,他不过举了些极端的例子。哲人之话并不是句句都乃金玉良言,我们应理性分析其语句,做到寻自己所需。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