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出天下,大秦壮哉 ——《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出天下,大秦壮哉 ——《大秦帝国》读后感
文/唐瑞旭
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迢迢关山。同耕同战,浴血何年。锐士铁衣,女儿桑田。谁谓明月,照我无眠。天地同光,念日月之共圆。
一部好的历史小说,真实而又不真实。真实,在于其历史事件上,其他的,都是不真实的。说白了,就是将大框摆好后,向其中丰富细节,刻画人物。能写到《大秦帝国》这样高度的作品,寥寥无几。唯有《明朝那些事儿》可与其一决雌雄。它雄浑,沉郁,而又轻松,热血,青春,它的魅力不在于用词有多美,而在于细节刻画的细腻。大秦的逐步崛起,令人兴奋;秦风低回,又使人沮丧。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为一句誓词而热血沸腾,为商鞅的慷慨赴死而又感慨万千。
秦国地处西北,经济文化落后,六国又步步紧逼,然而这个被称为戎狄的边陲诸侯却一跃而起,一统天下。根源在哪里?在于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精神,在于法制,更在于君臣之间的绝对信任。
六国会盟,企图灭秦。国难当头,秦孝公继位后,当即发出“招贤令”,正是这种唯才是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方针才使秦国身陷重围而国不灭。于是,商鞅出现了,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商鞅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彻底的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除隶农,赏耕战,刑无等级,不赦不宥;最终使秦国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改革之后,前景一片大好,赏罚有制,清除陋习,走上了崛起之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正是栎阳宫中的那场君臣合璧,才使商鞅尽公不顾私。最后,商鞅为了护法,慷慨赴死。
在变法的过程中,一次,因为水源问题,两族发生械斗,不仅伤亡惨重,而且还导致了河水决堤,这件事,触动了朝廷,商鞅在渭水刑场杀了七百余人,震惊了六国。墨家总院当即派出杀手,诛杀暴政秦王。后来,秦孝公亲自前往墨家总院,与墨巨子交涉,功身而退。不仅君臣之间绝对信任,商鞅为了变法,也是言出必行。“徒木立信”想必大家都听过,那位少年后来成为秦军中的一名小将。
自秦国崛起以来,历代人才几乎绝大部分出于六国。而反观六国,人才济济却被秦国逐个击破。齐国有著名的稷下学宫,那里是人才圣地,可是,为什么还是国灭了呢?六国君王务虚不务实,只听那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大道无边,就算是今天,也并未实现。拿魏惠王来说,他表面上礼下贤士,可是却放走了多少人才呢?先是不听公叔老臣遗愿,放走了商鞅,因为商鞅当时只是个中庶子。接二连三的,再就是孙膑、张仪、乐毅。他只接待像孟子那样的圣人。当时,魏惠王出城打猎,还未出城便听说孟子来了,虽然觉得晦气,但也只好回宫了。适值张仪求见,于是乎,张仪与孟子两人便在魏惠王面前骂了起来,孟子惨败。因为这件事,本应受到重用的张仪却被逐出宫门。此时,在秦国碰壁的苏秦也铩羽而归。两个人,静修三年。最后,张仪志在秦国,苏秦志在六国。受到秦国重用的丞相张仪以连横大计,对抗六国丞相苏秦的合纵大计。最终,张仪成功退隐,苏秦死在邹忌所派的刺客剑下,合纵破裂,六国如同一盘散沙。本来,合纵一成,秦国必亡无疑,可是,六国君主听信谗言,不用能士,合纵失败。可笑的是,合纵的阵脚先从盟主楚国站不住了。楚王派一无知王子为六国主帅,竟能想到用云梯观景。并且,秦国特使收买王后郑袖,楚王就是因为在王后郑袖那里做了两天“大男人”竟然听信秦国“以退出合纵换交割房陵”之约,可笑之极,蚂蚁之见。合纵一败,即便那战国四公子再有通天的本领也救不回来了。
所以,治国务实,唯才是用才是硬道理。法家商鞅,纵横家张仪,战神白起,水家李冰,技然家蔡泽……,秦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些人存在。
当然,读这部书不宜动真感情,那些真性情的人会让你痛哭流涕。当你看到车裂商鞅,宣太后自杀谢罪,白起被赐死等片段时,如果你是用真感情读书,你会悲痛不已,肝肠寸断,于身体无益。秦赵两国的长平攻防战,长达三年之久,秦国不仅断了赵军粮道,而且使计令赵王命赵括为将。没错,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用人之不信,自毁长城。没有善守的大将廉颇,赵军败得一塌糊涂。赵括没有办法,兵士饥饿,无力作战,于是就摆出了“车辕圆阵”,只守不出,简单而又有效。一天夜里,赵括忽然听到了惨叫声,心想那最不该发生的,竟然发生了;便率卫队前去,果然看到有人吃伤兵。赵括当即下令斩首,并命令杀战马,羿日死战。他对将士们说,秦国有首描写士兵感情的歌,叫《无衣》,感动了所有人。直到那一刻,他才有资格被称为赵将军,最后一战,他终于成长了。第二天,带着必死的决心,中箭身亡,咽气前,他终于展现了属于将军的风采,下令投降。然而,这二十万降卒,令白起不知所措。留着?消耗太大;杀了?自古将士忌杀降。此时,当了二十年国君,却未掌实权的秦襄王想要专政,就在白起的信到达后,回书杀降。自此白起背上了杀降的黑锅,让二十万降卒吃了顿好的,便送他们上路了。白起的噩运也从这里开始,先是染了恶疾,然后便一意专权的国君不听劝,该发兵时不发兵,等六国听说杀降而联合起来时,却要发兵。几次失败后,国君又怪罪到白起头上来了,国君以为:你白起出征便能胜利,你不上阵就算了,你还不让我发兵,你白起几个意思?谁掌权?谁老大?于是乎,白起这个不听话的老头又上了几次书。此时,国君杀意已决。于是,在白起退休返乡的路上,将其赐死,离老家只有几步之遥。白起死前悲呼:“赵军降卒,老夫还命来了!”临死前,还要问老侍内,国君是否听从他的意见。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到范雎这个人。当初,为了打天下,芈冄掌内,白起掌外,好生和谐。自从范雎来了以后,先是流放丞相芈冄,而后又因与上将军白起的私人恩怨,向国君进谗言,使得白起最终被赐死。赶走芈冄固然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但陷害白起的行为实在令人深恶痛绝。一代名将,没死在战场上,被自己人害死,这是耻辱。范雎这一辈子举荐过三个人,郑安平与王稽的先后叛国令他无地自容,于是他选择了退隐,在确立好太子后,他向国君举荐了蔡泽。他帮帝王完成了封建统治中专权的一步,这也算是他在历史长河中起到的良好作用吧!由此看来,大秦的大良造,做不得!商鞅被车裂,白起被赐死。
当三尺利剑高悬于秦的头颅之上,秦孝公与商鞅便如那雷公与电母的兵器。发出了一道改革的春雷,触发了一场法的大火,烧出了一条崛起之路。那个年代里,秦国是先进的,是改革的先驱,唯有法制才是立国之本。从先秦的经历来看,儒学会让他们亡国。这种推崇仁,义,礼,智,信的学说,只能用于安邦。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而并非人力。
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这是历代入秦士子最爱说的一句话。此言一出,任何困难都成了空话这是一句比命还重要的誓言。这是一种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群体思想的延续,在中华文化的延续及演化中,变化为民俗文化,还有的,就是我们骨子里有的东西,即骨气。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些东西在不断淡化,褪色,甚至消失。作者在开篇前言中这样写到:“虽然我们没有忘记秦帝国,但也淡漠了那个时代的勇气和创造力。”民族精神,是国家的脊梁,更多的人苏醒,民族才有希望。()
何以国立,唯有法制:何以报国,唯有自强。纵观全书,剔除个人恩怨,宫闱阴谋,情感发展,便是一个大国成长史。法使其生,法使其灭。用法得当,国家方可长存。那老秦人本色是我们这几代人所缺少的,我们必须找回这些东西。
秦已大出,霸绝天下。而今我中华,国强乃为法强,观我中华子弟,皆懒惰。若使我中华子弟尽操秦人之风,大出天下,当指日可待矣!
2、《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一)
刚刚终于把《大秦帝国》看完了,于是趁着情绪还在,赶紧写下这篇我原本就打算要写的读后感,我大概耗时了两个月的时间读完这部书,总共六部,十一本,出现最多的成语是“刻舟求剑”、“泥牛入海”;令人震撼的战事是“围魏救赵”、“长平之战、以及后来的横扫六国;令人震撼的人物是:秦国这边是商鞅、嬴渠梁、张仪、白起、吕不韦、嬴政、李斯、王翦、王贲、赵高……其他六国则是:苏秦、乐毅、韩非、李牧。
总体来说,这本书,在叙事方面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作者以写秦来写六国的灭亡,而且这本书整体去读的话很热血,只是这本书它归根到底就是一部历史型小说,没必要当成正史去看,但是这部书在历史大事件上全都依据史实,算是人物描写上润色了些吧。 以及作者从提诠释的大秦精神,倒真的是从始至终一直都在。
只不过在读有些故事的时候,不知是怀疑精神作祟,还是好奇心作祟,我总是在想着,作者的叙述是不是真的,作者描写的这个人物是不是真的就是这样的性格?因此,我看完一个感兴趣的人物之后,总是翻翻《史记》,想看看太史公是怎么说的,在看商鞅的时候,发现两个不同的观点。哈哈……在看白起的时候,觉得差不离,《史记》中,白起最后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何罪于天以至于此?长平之战,数十万投降之人,我全都坑杀,是该死!”、…在这部书中,白起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夫原本想死在郿县山塬,魂归故里,咫尺之差,上天不容,诚可谓死生有命也!赵军降卒,老夫还命来也!”…这样一个不谙朝政的人,一心却只在战场之上,正如太史公所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至于王翦,我之前说过了,他对于朝政之事的把握,要比白起敏锐的多,单单就起用李信为将这件事上,不仅嬴政在权衡,王翦也在权衡。这个老头子很是厉害……再后来他的儿子,人称小白起的王贲,比起他的父亲,这个少将军更加的实在,尤其是在临死前对嬴政说的那四件事情,件件直戳嬴政内心。于是后来王贲死后,嬴政对自己做了一次反思,那段反思,让人感觉为何嬴政如此的痛苦王贲死去?我认为这应该不是友情,而是嬴政的害怕!……所以我们在读到这段的时候就会想如若王贲能迟嬴政一步去世,或许朝政不会乱,王贲可以干净利落的除去不合皇帝的势力,将扶苏扶上皇位,可是呢,这些都是后话了!
还有李牧,太史公太不给面子了,竟然混在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头了!我只是觉得这个大将,死的真憋屈!好不容易遇到了王翦这样的战斗级数高的对手,想着要死也是将军沙场化白骨,怎地竟被同朝人陷害致死。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大破匈奴,后又在对燕、秦的战事中有胜利,结果太史公就来了一句:“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囧啊…
其实从一开始读这部书的时候,我就在等待着嬴政的出现。嬴政有个特点,就是但凡他出场,你总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他的身上来,即便那个时候有李斯、有王翦、有蒙恬、有王绾,这点嬴渠梁和赢驷都不及。这应该就是魅力吧。哈哈…你会发现,从赢柱的出场再到嬴政登上王位,这一段时间中,算是秦国的低谷时期,但是反倒是这样的低谷让人觉得就是在等待着嬴政的出现,连那个王位也似乎在等待着嬴政。我眼里,嬴政这个人高傲孤独,而且是个勤于政事的工作狂,雄才大略,个性中充满着铁腕色彩。但是他性子急,容易烦躁!太史公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的很叙事,没什么起伏甚至。所以我大多都是通过一些事而凭感觉去想嬴政这个人,多少都会带有自己的个人偏向在里头。他冷酷,冷酷到你有时觉得他冷血;但是有时候就觉得他可怜。应该是受到他的童年和他母亲的影响,导致他的报复心比较强吧。尉缭初见嬴政时说他少恩而虎狼心。贾谊说他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等等……哈哈——还真不知道是啥样啊…
但是在灭掉六国之后,我觉得真正的嬴政才出现,有几次他说的话都能让我热泪盈眶!我就在想,这么一个皇帝,他的眼里只有天下啊!起初是秦王,他想着如何治理好秦国,如何一统天下!后来灭掉六国之后,他有一些怀疑自己,毕竟这是天下,这是整个大秦的天下,
他嬴政面对六个国家不同的民众,是否就能太平而治?他嬴政的肩是否能扛得住这华夏的大旗?在他统一天下后的一些政策上来看,我最佩服的就是统一文字,这点实在是太厉害了!但是我具体说不出怎么个厉害法,可就是打心眼里觉得这把文字统一实在是太厉害了!
从秦孝公开始到嬴政,秦国几乎代代是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之雄主!从一开始的独立争霸,到后来的一统天下,秦国的强大,反映出另一面六国的衰退,作对比的来看,重点就在人才,那个大争之世,人才绝对的重要,如何用这些人才更加重要,魏国,一个人才储备量最大的国家,却也是失才最二的国家。纵然有千里马的伯乐,可是这个伯乐不拿事,千里马终究不是被淹没,就是远走他乡再找雇主。齐国枉有稷下学宫!那么多学士,就那么养着,养着,然后无用!秦国不同,他从贫困中而来,从孤立中长大,他对人才的渴望程度要比其他六国高出很多,从秦孝公的求贤令开始,秦国就注定要开始变了,一个敢于正视自己错误的人,是强大的,更何况是一个敢于正视,并且改正自己错误的国家。商鞅当时的变法为的不是一代之法,而且永世之法,这点其余的几个变法汉纸不及也。有说他作法自毙,有说他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无论哪种说法,都得肯定商鞅的变法的确强大了秦国!
之后的张仪也是,阴差阳错来到了秦国,遇到了有意东出的惠王。君臣一拍即合,连横计出。那个合纵连横的时代,是纵横之士的天下,但是没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做后盾,这些都是空谈,苏秦的悲剧在此,张仪的成功也在此。
良将!秦国第一个独一无二的大将,就是白起,无一败绩的战神!正好他的成长时期,是秦国最需要对外作战的时期。所以昭王对白起几乎是无怀疑的,直至长平大战结束,君臣无二心。但是这偶然性就是会造成一个偶然的结果,让大家看来好似还是必然的,昭王当时的自尊心和大军的成败比起来哪个更重要?明显白起选择了后者,而昭王选择了前者!
至于后来的吕不韦、李斯、王翦、郑国、蒙恬等等的人物出现,我都觉得是对的时候出现了对的人。嬴政遇到了他们、幸好他们遇到的也是嬴政!对了,期间《吕氏春秋》和《商君书》之间的两次pk,写的很精彩,但是结果都是商君书胜!不能说输了,就错了,只能说它此刻不合时宜! 吕不韦的命运跌宕,还都是在他自己,这不用怀疑。
还有蒙恬,作者在写到蒙恬死的时候,显然异常的悲愤,悲在于,一代名将,竟然如此被冤杀;愤在于,太史公对蒙恬的评价,说他该死,看的出作者在写这段的时候情绪很激动。
至于李斯,说实在的起初我还真没发现呢,直到最后的最后,李斯的突然转变,我才发现他斡旋心太重,一己之心太过,。有时候真的就在想,一个人算计了那么多,为何偏偏在最关键的步算错了?功业,商鞅求的也是这个,所以在书中商鞅死了,虽死无憾;但是李斯呢,他也是在求功业,所以他不能轻易的就被埋没,所以他要做最后的反击,所以他跟赵高和合作了,但是往往你不在意的那个人,就会置你于死地,显然李斯并非高估了自己,而是低估了一个阉官。他的悲剧也是在自己一手造成的,怪谁?只怪你李斯在迷茫的时候,选错了一步,一失足成千古恨罢了…李斯很奇怪,他是功臣,但是也是罪臣,对权力掌控的欲望,令人变了,倒戈竟是如此的容易。那个雄视六合的亲王,那个从人海中寻觅到他的知音,李斯没有忘,只是弓开没有回头箭,后悔都来不及了…不过呢,此后历史在千变万化中,也仍旧没有逃脱嬴政和李斯等一帮人共同建造的格局。很奇怪啊…
这部作品的最后是作者写了大篇幅的自我感想,如若问我是什么立场,我只能说我没有立场。原着的作者意图为秦正名,反对“暴秦”这样的说法,但是曾经把贾谊《过秦论》背的滚瓜烂熟的我,还是相信一句话:“亡秦者,秦也”。事实?事实是什么?现在很多人即便是你把事实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也不会去相信的,为什么?因为这样的事实不是他要的事实,所以他要么选择无视,要么去选择否认。如今都是这样,更何况对待一个远古的事件?这样说看起来很是消极,不过我往往就是这样的心态,很多情况之下,都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因为一件事出来总是有两个极端的说法,就好比你说那个时代究竟是用 【礼乐崩坏】来形容的好,还是用【大争之世】来形容的好?就好比,魏国已经面临各种内外的压力,你说是当务之急是应当积极地寻求有识之士变法图强抵御敌国,还是说当务之急是应当潜心修养,慢慢去培养君王的仁义之心?一开始我是在一个极端,很不理解另一个极端为什么会出现,于是问老师,和同学交流,就会发现自己想法有时过于简单,有时却过于复杂。做一个中立者比较难,也比较痛苦,似乎是这样的。
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很多人都拿过这部书掂量,有的惊叹、有的只是想看看我在读的是什么书而已…其实我觉得人有时候都挺自私的,我也是,我比较反感别人碰我心里分量重的书,尤其是我不熟的人。比方说吧,我喜欢武侠小说,但是我异常反感一个根本对武侠小说不感兴趣的人来翻我的武侠书,然后对我说什么好什么不好!我也比较反感这类人让我给他们讲武侠,因为首先,我觉得对着他们说我完全就是在自言自语,其次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是个女神经病。呵呵…所以何必自讨没趣!……话题怎么扯远了!囧——
最后,这部书的题记是:“献给中国原生文明的光荣和梦想”!
“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这句话是这本书的开始,讲述了一个要强势生存的时代。讲述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战斗史,也讲述了短暂兴旺的落差,这种落差让人不解,何以拼了几代人,却短暂而亡??这中间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实在是太大了。当然,也会催生出很多没必要的假设……
读这本书算是一路伴随着“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一开始热血,听到这句话,就感觉士气大振,胜利就会到来,可是最后,还是同样的话,但感觉早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听到的事无力回天,听到的是徒劳,听到的是悲歌!
总之,这本书要说还真的是话长。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因为它不单单是在叙事,更是让读者能思考很多。
曙光一现,照亮了整个咸阳城……
《大秦帝国》读后感(二)
《大秦帝国》六部十一卷到今天就正式全部看完了。在看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感触,感想,也在微博上一一进行了阐述。原想,在全部完结后,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以表达我对此书的赞叹以及大秦文明的敬仰。然,此时此刻,回首大秦一部部大事件,一件件大手笔,一代代惕厉奋发、坚强刚毅的君臣股肱,我却不知自己该说什么了。
古语曰:读史以明志。老公说,读书贵在指导生活。将阅读大秦帝国的总结落脚于此两点,于作者,于历史而言,是小了。然,于我,于老公,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讲,是实实在在的被激励了。大秦历代君臣之坚强刚毅、惕厉奋发、宵衣旰食、精诚一心、极心无二虑的为人为政作风,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努力奋进……
性格决定命运。这也是阅读《大秦帝国》诸多历史人物之后最深彻的感悟之一。纵观历史,唏嘘不已。真可谓“成也性格,败也性格。荣也性格,辱也性格也。”让我们更加重视对自己性格的反思磨砺及培养。唯“坚强刚毅、惕厉奋发”方能“博大深远,震古烁今。”诚哉斯言也。国运、命运无不如斯。
曾和老公说过,《大秦帝国》值得一读再读,每读常新。我会至少再读三遍的。的确,《大秦帝国》是我近年来读到的难得的历史小说。拘于我现在的阅历,可能很多观点理解的还不到位。然随阅历的增长,再来重读此书,见解收获会更多吧。
因整部书阅读期间,适逢孕期。刘岸开玩笑说:你们家宝宝长大必然了得。胎教都是《大秦帝国》之煌煌巨着。揶揄而笑。但我是希望贝贝在肚子里可以感受我阅读此书时候的感受的。黑色裂变的崛起,国命纵横的跌宕,金戈铁马的骊歌,阳谋春秋的智慧,铁血文明的辉煌,帝国烽烟的悲歌。一部史书,250年大秦史。几多光焰,几多灿烂。无极之外,复无极也。其文明之辉煌,其人才之济济,若星汉灿烂,无出其外也。大哉,大秦帝国。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伟大的秦帝国骤然消失于历史的天宇,然大秦文明不朽。
《大秦帝国》读后感(三)
轻轻地,闭上了双眼,小心翼翼地吐纳,仿佛回到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明大毁灭,它那样彻底,我提不起一丝情绪,站在焚场里久久伫立,惟求与这场史前文明一同投进那段不为所知的历史黑洞中。
二千二百二十一年前,那场焚尽一个璀璨帝国文明的罪恶的火焰,渐渐地激起了一个新时代学者对于历史真实性的反思,以及对真相的客观求知。每每浅尝即止,眼前又是那场燃不尽的大火,烧却我无知而又迂阔的心。
但,历史的真相是个多面体。我不可能看得见全貌,却可以要求自己从多的角度去思考。观点可以不是自己的,但是思考是需要独立的。我需要冷静自己,需要从那场大火导致的激愤的脉搏跳动中缓速下来,理智再次告诫我,事实的真相从不应该是唯一,而观点本身就具有许多悖论,我相信多少,信奉多少,而仅仅包含着我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认知深浅。
而一切的一切,仅仅是一个开端。借鉴与历史文明,我同样期盼留下一行文字给自己,权当我来过,自知我也心动过。
跟许许多多国人一样,我对秦国历史带有“先天性”的鄙夷与不屑。网友们说得好“不喜欢看《海贼王》,是因为没有看过”。诚然,当你静下心神,游弋于一座城市,一片风景,一本书,一个故事,在你眼前的一切一切,就已经不仅仅是你所看到的,而且还有来自你内心对于自然或者文明的感悟、认知。而风景不再是风景,一本书不再是一本书,它们从此便包裹着你对时光岁月的潜意识存在你未知的情愫里。慢慢地,孤单的人觉得不那样寂寥,慢慢地,焦躁的人放慢了步脚。
静一静心神,我再次深深吐纳。读完《大秦帝国》,不长不短地花掉一个月时间,与身后的近两百年战国纷争相较,又是那样的无力、苍白。那么我选择用“故事”来涵盖这一个月以来的“所闻所见”方显心安。故事,顾名思义,是关于故去的、古代的、在岁月中沉淀过的那些人与事。而当我轻轻推过(电子书)最后一行文字时,伴着那口长长输出的气息,是双眼模糊的淋漓。仿佛是时空的穿越,恍惚间,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地,何时虚幻,何时新?
当初对秦国的理解,惟一“暴”字可解。这是相当标准的教科书式的结论。我们似乎没有人不知道如何去“解释”秦国何以“暴”,“暴”在哪里,又到什么程度。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就像1+1=2一样,我们绞尽脑汁去承认并奉为真理,一切的反观点都是悖论,都是不予理解,不该有的思想。诚然,我便是在这种填鸭子式的泥沼里,那样深信不疑地长成的。
然而,有了那么一天,1+1不再等于2,而可以是3,可以是4,可以是无穷无尽。那么,我们值得冷静的剖析,纵使不用哲学的条件分析去成立自己有悖“常理”的观点,那么我们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种种自然现象去解析,去反思,是否也能得出种种“非常理”的结论?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的是在我大学即将毕业时,回馈我十多年的懵懂的“求学”生涯,我感觉到自己的惶恐,感觉到前所未有的不适。原因在于我在面对社会时,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仅仅勉强做到了“学”,而没有细细打量过最显而易见而又被多数人忽视掉的“知”。“求学”与“求知”,是大而相关的,却又是两厢独立的。我为自己的知识面之狭隘汗颜,“学而思之”的迫切充斥着我每一条神经,近两年来,我不断沉浸在“知”之所求中。以上说的,仅仅是肺腑之言,而《大秦帝国》之于我,是这两年多以来,第一次量而成的一丝质变。很少,很浅,却很踏实。
那一闪而过的光芒,要么是闪瞎了人的心眼,还么就是成就一眼万年的光明,我自知眼前的一切是单凭一个人的悟性而有所得的。因而这一束光,对我而言是引领了一个方向。
落笔前,我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喜欢只是一种感觉。喜欢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对讲故事的人的观点的认同,认同在自己心底产生的共鸣,产生的火焰。喜欢《大秦帝国》,大抵是那一个个交织成一卷史前巨幅的绚丽画面,深深的打动着我,他们不再是活在过去的古人,而是跳跃在句里行间,活跃在我心海脑海的古人。而我所能呼出的一句感慨仅仅是:他们确实存在过。
第一部《黑色裂变》里,我认识了卫鞅,认识了嬴渠梁,看到了一个穷困诸侯国极心求变以求存,看到了一场强国求存道路上的上下同心,果决,血性,大道,乃至共存。卫鞅的“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孝公的惟用不疑,为变法图存铺平道路,肝胆两重天。而又从山东六国的强势且矫情的政治纷争中,看到下一笔落寞。图强不求变者深之,变而不深者惜之,变而不果者忌之,不变者甚哀也。齐楚燕韩魏赵者,不是不强,多有强而不求变,惜乎,不变何以更强,强人自有强中手。每每想起吴起,每每提到申不害,每每又是商鞅,灿烂繁星,终究多数是陨落。宿命乎?异数乎?
读完第一个故事,那种历史的必然性仍在我心底扎根。开始有点无处辩白的意味,却如空气般捉不住,离不得,碰不得,婉转在心头。
《黑色裂变》是极具“扫盲”性质的,大体呈现了由春秋进入战国初期的七雄所处形式。最大的看点是六国会盟乏秦。这也是后来我隐隐感觉到是“合纵”的雏形。所谓会盟,立锥点不得不是各国所代表的自家利益——我能在一场战争中收获到何种利益。而利益之大小,就决定了我在这场战争中的投入有多少。有预谋的仗,不能盲打瞎打,更加不可能是一时意气。
这场会盟是个不容小觑的闪光点。我相信作者是花了不少心血写成的。纵使在全书的后记里,作者也强调了这场会盟是没有史料可靠,但是又合乎逻辑的。历史不乏腿短,但必须合情合理,合时合势。没有疑惑,作者给出了说服这场会盟成立的全部条件。秦国不堪一站,山东任何一国独吞秦国都可以有千万种理由,所谓弱肉强食。但关键点不在于“吃”,而在于“消化”。天下纷争的战国乱世,没有一个自恃为强国的国家能够容忍另一个国家吞并一个秦国而瞬间张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如此一来,会盟是势在必行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徐徐走来的老牌诸侯国,战国初期最强国,还有龌蹉不断的同源国,还有一个打定翘首观望却不忘捞点好处的偏邦国。来便来了,却是声势大,雨点小。成盟盛事之浩大,不得不为孝公狠捏一把汗,不得不由在心底里喊上一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而六国结盟之后的总总“筹划”,除去可圈可点的战略性值得一看之外,在可行性上却大打折扣了。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立论——会盟的成功在于各自均能看到自己的所得利益,而在投入力度中却立现利益的狭隘性以及矛盾性质了。得到的不会嫌少,付出的绝对会分毫计较。
即使没有景监的从中斡旋离间,山东六国的相互龌蹉,以及每个国家内部分散着的各种利益团体,都将是这场大会盟的最大阻力。因由何在?利害不的均分也!
然而景监的游走斡旋。在我看来是一处“败笔”。先不说历史上是否有证,单从孙先生对景监人物性情的描述中就不难判断此人不是一个外交家。邦交斡旋,从张仪,苏秦身上可见一斑。绝不是一般性格相对耿直的人能为之。但也同时能够说明,秦孝公初政时期之艰难,求贤之迫切。
六国会盟之后,各自龌蹉不断,是阴差阳错,包含着种种偶然,便成就了某种必然。卫鞅入秦,是我在整个《大秦》故事中,有了第一次的心跳不已。“极公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大哉,商君!
三试孝公。让我想打了“刘备三顾茅庐”,历史不乏艺术性,但事实是有待斟酌的。个人表示这点处理的有些过去求全了。商君与孝公这对组合,成,完全在于一个“信”字。信,说者易,然实际不易。而孝公做到了,信商鞅,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用人维信,诚以待人,方有义气相报。《大秦》的君臣诚与信,可见一斑,屡试不爽。
孝公做到了。扫清一切障碍,压制一切复辟力量,陈述一切厉害,铁丹果决。大哉,孝公。
商鞅做到了。实践强于一切理论,敢为人先。法治至上,上至权臣,下至俗民,法不旁贷,二十年富强,二十年肝胆相顾。大哉,商君。
当我细细回味第一个故事,我为自己那种“为古人担忧”的毛病感到羞愧。死,得自当其所。商君之死,岁死犹荣。而惟感遗憾的是,商君之死不在法度审判,却是复辟仇恨的“登堂入室”,即便说是嬴驷力主为之也不为过,在此,我看到的是商鞅变法不足的韧性,还有隐隐的不彻底性。唯一可以聊表遗憾的是,是商鞅的死,将世族的复辟浪潮推向了渭水岸边,刑场之最终。
我想,《大秦帝国》全部拍成电视剧的话,最精彩的肯定是《国命纵横》了。这里有瞬息变幻的战国局势,这里有口水唾沫漫天飞扬的论战道场,这里有纵横家千里游说的坚强身影,这里更有令人哭笑不得,令人百味掺杂的异数。
这里,有太多教科书上没有提到的人物,对我,无异于又是一部“扫盲”性质的故事。而不同于《黑色裂变》的,确实《国命纵横》里面的鲜活人性,跳跃在句里行间的种种惊心动魄,种种关乎国命的斡旋权衡。有对传承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另一番见识,有对大混战时期各种思想撞击的炫耀火花,更有时势与英才相互造就的文明绽现。
久久不能平复的,是激荡的脉搏。第一次听到苏秦,第一次知道张仪。赋予人物命运与使命的纷争时事,很难说是谁在造就谁,谁又催生了谁。
我试着通过理清苏秦、张仪的游说路线来串联起整个故事。这是一个相当清晰的路线。苏秦、张仪的政治生涯是崎岖的,师出同门,却走上了看似相对立的道路。所谓纵横家,是权衡各国利益,所采取的外交政略。小而见卑鄙,大而见真章。在人口流动颇松发的大争社会里,无所谓志气所向。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成就人物的最终落脚点。苏秦张仪前路的曲折,是带有一定的戏剧性的,然却又是有一定历史必然性的。而最终所归,又是自然天成的。
先来看看苏秦的合纵路线。
“合纵抗秦”,是一个胆大心却要极细的宏大策略,说起宏大,至少我们该看到其成败完全是不定的,所能控制的因素多而且细,然而有不得精确。只有一个所向的大方向,那就是陈述厉害,互补利弊,达到最终的一致性。跟《黑色裂变》的六国会盟大同小异,却又因为成就一家说,且深切而立见成效而着名。
苏秦的游说起点跟合纵的起点不同,亦是在赵国,亦是在燕国。其中缘由也很清晰。然而在燕过的成功,也有话外之音。一个自恃为老牌诸侯国的老国王的意识,不可违不前卫,但作者还是加进了一个关键人物“燕姬”来“强化”这个结果的必然性。苏秦第一次成功了。然后是赵—韩—魏—楚—齐。不难看出,苏秦游说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商鞅在与魏国争夺关内之战取得的完胜给山东六国历来的轻蔑敲响了警钟。曾经一度被自己视为“弱秦”的萎靡国度,一战雪耻,同时更夺离石等军家必争之地,何不惶恐乎?
以上,时势给苏秦提供了最好的话机。游说似乎只成了路途的来回奔波,无须太多唇舌。此时的六国,成了秋风中的枯草,一点不可谓不着。
张仪的此时的再次登场,仍旧是时势在前,才智在胸,势在必得。由破“合纵”而来“连横”。智慧与谋略侃侃上演。在看张仪的连横路线之前,我们不得不惊叹的一节,是在魏国张仪骂孟子的快意。这里不得不让人醒悟,生于春秋战国却不被同时代待见的儒家学说,存在是有多么的突兀,然而又是这种屡屡与儒家思想的冲突,我们才有了适时而生与迂腐华而不实的深切感悟。与其说这是一场精彩的战国论战,不如直接看作是整个春秋战国各路学士思想相碰撞下的缩影,而思想学说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唯有立论的根本以及对时势厉害所能用之几分而定,总的来说,是时势成败之分,然而不得不捎带一句,儒家思想是战国纷纭的另类,是一种理想的理想,乃至两千多年后的今日,依旧倍感其“大而不当”。在《大秦帝国》中对于儒家思想的侧目,似有意,似无意。然而又实实在在地需要人们冷静思考,自当有取舍。
来看看张仪的游说路线。连横是建立在“合纵”的前提下存在的,因而张仪的策略不太需要特定的先后取舍。“柿子拣软得掐”。第一站是楚国。大致是跟着苏秦合纵路线走的。在这里,张仪大放异彩。以其昏昏使人昏昏,使人哭笑不得地,“欺骗”的软弱摇摆不定的楚怀王,是合纵遭受第一次障碍。然后便有了苏秦的不断补救,有了张仪在各国的各种应对拆解。
这是一个漫漫长,而节奏又相当快捷的过程,使人目不暇接。合纵最终的成功,让我想起了孝公时期的六国会盟失败。这里有了非常有意思的添加元素——纵横家的穿线。可以说,依赖每个国家自身对置身战国纷争中的利益权衡,基本上不可能达到统一战线,相互补冲突已经是不可能,谈何合纵?而纵横家的出现,运势而生。他们全然是为这种厉害到达一致的催化剂和润滑剂。没有妥协,没有逼迫,全是自家利益使然,全是各得所需,中间也就少不得嫁接的桥梁。
而我们同时又看到了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败。
合纵固然成功了,但是最终目的却又是因“内乱”而被外界瓦解。我们不得不惊叹,一个国家的真正强盛,是上层建筑代表了基层的基本利益,而非贵族层争撤不定的各自要害。
而使我们更加瞠目的,是合纵大战失败之后,各国立马开始了相互之间的龌蹉。我更多的领悟到,国家之间,全然不需要“城”与“信”相交,而是一个国家真正富强,才有资格与人开条件谋利益。
苏秦的死,或许没有人会感觉意外。张仪的离去,更不会存在意外。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历史的偶发性,势必能够看到其结果的必然性。大势所趋,注定一代纵横家不得全身。
是后来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才知道,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好一场《金戈铁马》。
《吴子·论战篇》云:“凡人论将,常观其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
第三部《金戈铁马》,充斥着一种悠远的传奇意味。在这里,我再一次被教科书式的“扫盲”。各种战略布处,各种古战场兵器,各种攻城略地的工具。全然没有后世战争中的各种神乎其神的时机谋略,这里没有匹夫之勇,没有刻意雕琢的色彩人物,没有大起大落的战局跌宕。这里是实实在在的战场,这里是真真切切的金戈铁马,这里势必是血流不止的战国本质。
而之所以感觉到穿起,是一场场没有多余主观因素的大战,没有包裹进多少领军大将的临时机变的热血劈杀。这是一个考究战争大略方针的屠宰场,我想象不到血气弥漫的战场,想象不来前方倒下后方铺上的使命必达。这是一次相当挑战想象力的游历,看得人热血膨胀,却又无法感觉身临其境。想象不来各种战略不出,仅仅跟着文字的思路前行,我视图在地图上找到某种具体的认知,然而确实徒劳。
战争不可能算是神圣的。而战争的目的亦无法称其神圣。但是我看到了战争的出发点,它有过多的强迫性,非主动性,那么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认可。按照处于和平年代的我自己的观点,战争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战争就是邪恶的。但是局势来说,战国没有战争却不可能称其为战国,这是通论。事实上,战国之所以称之为战国,何不是国家代表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而唯有以暴易暴见高低呢?
《金戈铁马》总给我一个笼统的映象,没有深刻的记忆。一场长平大战,我看到了关于战前的所有铺陈,尤其是战争前战国七雄的种种行止,边幅宏大,却无形中诉说着一场大战的不可回避。
在《金戈铁马》中,作者带我们游转于每一个邦国,因变法而强国,强国乃至强兵,大国小国之间不计后果的相互侵蚀。期间有韬光养晦的燕国,有自恃真龙天子的齐缗王田地,有易服强兵的赵武灵王,还见到了散乱不亚于战国的楚国。韩国的不求自强却以权术对外可见一斑,一战不起的魏国依旧萎靡。
不禁感慨,这就是战国,这就是天下。不自强,何以强天下!?
长平一战,白起名就。秦国大出天下,是商鞅变法带来的国家富强使然,是君臣同心的治道必然,更是来自于对山东六国长达百年鄙夷的抗争催生。白起坑杀20多万赵军降兵,这是一个让所有人犯难的敏感话题,历史上的叫骂声绝对不少,但是作者也给白起以“正名”。我不置可否,却始终相信所有的动机都应当有一个直接的理由。而如果这个理由无法让我全盘接受,那么我就直接看到事件的本身,不做任何猜想。事实仅仅是,白起下令坑杀20多万降兵,史无前例……
而在《金戈铁马》中,我们又能看到许许多多熟知的人物。廉颇,蔺相如,还有被我们嘲笑过无数遍的“霸道愚昧”的秦昭王。还有不那么熟悉的田单、乐毅、鲁仲莲。也同时看到了侃侃战国七雄并没有明显的强弱之分,却是时势早就各种成败,机遇的把握,人才的任用,才是纷争之世的大争筹码。赵国的崛起,燕齐的仇恨,许许多多隐藏在历史迷雾背后的身影渐渐向我走来,在这里穿织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格脉络。他们,的确存在过。
侃侃来到《阳谋春秋》。第一感觉是这个故事出现了明显的时差,吕不韦的登场时间就有待斟酌,不变的是吕不韦与秦国四代君王之间的种种联系以及期间发生的政权交接的种种斡旋故事。而吕不韦,不得不算是几代君王所必须依仗的顾命大臣,而事实也将告诉我们,所托非人。
在整个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权结构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君臣之间的龌蹉。中央集权的集中,是相当考验帝王权臣的政治手腕的。而这里说的并非权术,而是近乎于人格魅力的一种帝王将相间的一致对外,相互信赖。期间不乏将相不和,而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君权至上时,纵使将相之间常有击肘,也因为君王的果决而显现不出龌蹉。这是一片的祥和,也是作者有意无意“粉饰”而成,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直对外上,我们绝不会看到将相之间的个人义气。秦国之所以强大,庙堂的齐心可见一斑。
“奇货可居”。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势必有商人独到的眼光,商人从政,吕不韦不是第一个,确实最最成功的一个。不忘作为商人的优势而入政,不避讳对利益权利的角逐脱颖而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坦坦荡汤毫无掩饰的吕不韦,一个后期无甚建树却圆滑凌厉的吕不韦。
在此之前,对于吕不韦的认知,是多看到了吕不韦的下场而得出的结论。是非成败,在这里不当盖棺而论。吕不韦的成就不在后世,而在于所处朝代变迁所喷发的个人魅力。无关于人格,无关于人性,是时势造就了这样的吕不韦,是吕不韦完整了这个局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吕不韦为这个人事急速更替的动荡时期做出了抉择性的贡献。秦昭王暮政维艰,储君已过盛年且体弱多病。嬴柱在位堪堪一年,赢异人满打满算才筹够三年。四年间,国君四代更替,也是前所未有。秦国也因此进入了崛起以来的首次低迷期。没有强臣在朝,何堪国事!?吕不韦孕育而生。
赢异人“注定”是不走眼的“奇货”。大争之世少有的低迷期,正是吕不韦与蔡泽的经济才能发挥的极致时期。也是商鞅变法百年多以后,急需修正的关键所在。让我们在一个重农抑商的耕战社会里,迎来一缕新鲜气息。吕不韦的宽厚的,持重的,但是又是与秦国的法治传承不相适应的。很难说,如果秦始皇采纳了《吕氏春秋》的宽政之道后,秦国会富强多少,我更多的看到在用于不用之间,各种厉害的权衡过后,秦国选择坚持商鞅变法持之以恒、不偏不倚是大争正道。之所以这么说,多半是因为没有看到《吕氏春秋》的具体成效,它像流星一般,在纷争的战国时期,在强大的法治秦国集权制面前,稍纵即逝。
似乎不觉得惋惜,历史没有多少的必然性,因为拥有太多的先决条件,有时间与空间的重重制约而成,期间少不了各种偶发性。《吕氏春秋》是集大成者,但是未入正途,它是黯淡的。
吕不韦一生的行径大多是坦荡荡的。
《阳谋春秋》一出,回避了山东六国的各种纠葛,回避了各种邦交斡旋,姑且将眼光直视这西部庙堂的种种变幻风云。关于这段世事多发的故事,《阳谋春秋》为我们呈现了更多的是人格的各方剖析。蔡泽的过分追逐名利,使我们更多的看到这位开府丞相的不持重,甚至小家子气。自恃人才,却始终得不到长策大用,我们亦看到了其身上的进退矛盾。而相比范雎的睚眦必报,蔡泽又显得对自己过分苛责了。赵姬的淫秽故事,实在不堪入目,却有值得一提,战国时间礼崩乐坏,人情也都是狂放型的,连君王妻妾也是各有春秋。我们不去看赵姬与嫪毐的龌蹉本身,单从事件本身来看,战国时期的开放思想,至少也让两千多年之后的我们为之汗颜。是的,我们不也深受儒家思想的迂阔“荼毒”么!?芈八子亦是一个典型代表,人欲不能得以满足,还要遭受礼仪道德的羁绊,与其畏首畏尾,不能自已,倒不如推翻虽有礼教,追求原始的自由。这点上,赵姬是值得同情的。
在《阳谋春秋》中,亦有我不解的地方。拿《吕氏春秋》出版来说,这部被普遍意义认为的王道着作在秦国出现,是荒诞的。“千金一字”又是多么精明的商道策略,不愧是吕不韦,宣传手法史无前例的高明。而我不解的正在于,权臣在嬴政的示意下,各种小动作的侧面反对,而不是据实论战,是因完全鄙夷这部着作,亦或是直接冷怼吕不韦的行径?看起来多油滑稽,而显得吕不韦的政治主张而平易近人了。
无论如何,吕不韦还是死于非命了。政治场上的各种牺牲,我们不得不惊叹,而又不得不习以为常。有人评价吕不韦为枭雄,而我更愿意称其为“一代政商”,他是秦国历史上的一代异彩,他的政治建树不高,却饱含个人的人格魅力,世人无论怎么评判,都难免狭隘。吕不韦的一生,无法让人既恨又爱。
再来看看向我们走来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这是一个性情焦躁却又懂得克制反省的君王。他有着黯淡的童年,缺乏关爱的童年,他坚毅忍耐,伺机而发,拥有过人的帝王天赋。母亲的淫秽,给嬴政留下的的伤害,似乎已经不需要去分辨。而我确实看到了一个最不合格的母亲,以及一个在灰暗中忍辱挣扎长成的嬴政。不能够用怜悯来看到这样一个君王,因为他本身的力量已经足够另他自己立锥不败,能够隐忍乃至后发制人。
没有价钱可讲,这是乱世,弱肉强食,从一个君王稚幼的经历中完美蜕变。嬴政是强大的,而对自己又是苛刻的。从初政平乱,到罢黜吕不韦,短短时间里,我们忽然看到一个完美的生命力迸发,初政嬴政是果决的,又是别无选择的。与吕不韦的政见不合,不能动摇这位君王所信奉的法治信仰,正所谓“大仁不仁”,在如此年轻的君王身上便拥有如此般坚毅果断,实属难得。
原本以为我会看到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彰”的始皇帝的种种暴虐行径。但到始皇帝在沙丘骤然失去,我有种怅然若失,有种被欺骗了的感觉。我理不清是谁在引导这类误区。但我无疑是相信“暴秦”是子虚乌有。无论是政治需要还是时势使然,都不能将一代文明成就如此义气的予以否定。秦始皇伴随着一个帝国的最终强势崛起,从“黑色裂变”,由这位君主正式漫入“铁血文明”。
《铁血文明》是惊心动魄的。
秦国的崛起,以致十年内华夏大一统,是令人身心跌宕,热血沸腾的。而同时我们又看到了山东六国的瞬息淹没,如摧枯拉朽般陨落,叹息声不断,切跟着历史的步伐,作者给我们呈现的六个国家灭亡的大道必然与偶然。
术治亡韩。令人啼笑皆非。抛开政治层面的得失成败,甚至觉得领土萎靡的韩国略显可爱了。不图自强以对外,惟求他国不强而自保,何其嗔怪。我们看到的韩国,失之坦荡,权术“斡旋”可见一斑。可笑的是出让上党给赵国,企图嫁祸他国以自佑,遗祸东周求自保,胁迫郑国为秦国修建渠道以至拖弱秦国国力以自喜,全然没有了战国时期各国纷争的求变常态。灭亡实属必然。
乱政亡赵。在赵武灵王当代以及身后几代,找过有过不短的崛起。与秦长达三年的上党对峙,没有给其毁灭性的摧毁,却因国内乱政、各种变为的政权谋权篡位而最终变质。是山东六国最为可惜可叹的一国。而我们终究要说,成败存亡,在自身,在国命的正道上。赵武灵王的惨死,似乎没有给后世子孙实质的警告,而亡国之期的庙堂污秽实在令人嗔目结舌。权臣与君王之间的苟且乱伦,断袖之风屡试不爽,异数也。李牧最后的愤慨,也仅仅是赵国灭亡时最后一丝星火,为其值得惋惜,为其值得唏嘘也。
纷乱的庙堂,令人看不到希望,何其不灭亡?
迂政忙燕。我们先是看到了燕国的短暂辉煌,也就是在乐毅领兵伐齐复仇时候,一个曾经面临极度贫困是韬光养晦再度崛起的国家,不得不令人为之振奋。而其又像流星一般不得长久,不禁惋惜、汗颜。乐毅的失败,在于耗时耗力的仁政软化之策。我们跟着乐毅的步伐,总是有一种再等等就会减到光明的感觉。然而,敌不动,我动。最终依旧昙花一现,落的个迂阔骂名,亡国失政,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个老牌诸侯国在纷争战国中的种种不堪疲惫,灭亡,或许正是亘古不变,抱残守旧的最终归宿,古来屡见不鲜。
失才亡魏。除了各种的人才流失,对于魏国的灭亡直接原因还是显得迷茫的。战国纷争大世,合则留着,不合则去之,是战国文明的一大亮点,然而曾经一度强大的魏国,在与秦国河内之战之后,视乎就越见萎顿了。说是人才的流失,视乎不构成直接灭亡的原因。然而纵观战国两百年,为此一点,足够构成魏国失政的最大缺失。让我回想起战国初期六国会盟的一角,魏惠王与齐王的一席话。在魏惠王看来,大争之世,还是珍宝最重要。风华魏国,何种资源最丰厚?人才也。大争之世,何种最为宝贵?人才也。惜乎。人才流失,商鞅,张仪、范雎等,是异数还是天算不如人算?
分治亡楚。在楚国的灭亡中,我看到了一个绝对诸侯分权的国度,需要齐心对外时候发生的龌蹉。可想而知,集体利益不能够代表个人利益,在楚国的各种利益集团中,相互不屑,相互击肘。彼此之间的不信任(也不可能产生信任),压制不过对方却又施展各种权术,各自拥兵自强,却始终不可能统一战线,即使不灭,也是迟早内乱自取灭亡。
偏安亡齐。每每提到齐国,便会不自觉想起齐国的“奇葩”国君。自恃真龙天子,跋扈乖张,不可一世。这样的另类国君让人难以捉摸,苦不堪言。偏安亡齐,是相对后期而言的。而我们看到的战国以来的齐国,更多的是在权衡与其余六大国之间的利益往来。不坐壁上观以全名,不拒绝合纵往来以分力。从这点上看,齐国的邦交政策是明智的,也有地域限制的。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个齐国,做出了种种令人不齿的事。其一是对燕国的趁火打劫,招致燕国的最终灭国性的报复;其二是田地自恃奇才地在合纵期间突袭宋国。令人瞠目结舌。偏安亦是田单复国之后的政治倾向。齐国后期的不问世事以求内安,在纷争的战国乱世中,何其荒唐也。恋母癖的齐王建,惶惶不得终日,终究引狼入室,几乎无战而降。
山东六国的灭亡,有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结论。而我更多的是看到了反衬出的秦国一百七十多年,坚持商鞅法制不变的崛起强大,不容置喙,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闪亮之星。始皇帝,王翦,李斯,蒙骜,蒙武,蒙恬,蒙毅,王贲,顿弱,姚贾,郑国,李信,扶苏,章邯,冯劫,冯去疾,朗朗乾坤,数风云人物。君臣和睦,上下一心,扫平天下,总归一通。大哉,秦帝国!
从此,我对大秦帝国有了情感上的认知。不再大而不当的“残暴、苛政”,两千多年的物不似,人亦非,我们始终看不见文明的真相,而有一种力量的存在叫做信仰。多少结论禁不起推敲,那么我们便怀着质疑、反证的精神去回顾历史,纵使永远不能还原的全貌,却有理由相信推翻完全对立的结论并不那么艰难,难的是我们势必要有的辩证并认可的虔诚的心。我们尊重历史,却又不能尽相信历史。历史本身就是一大染缸,原始材料惨遭破坏,再有代表各种不同利益集团的“史说整合”,是难以达到传承认知的高度的。
秦国短暂的十五年帝国辉煌,始皇帝后期的政治清淤来不及搬上正道,权利高度集中的中央庙堂骤然颠覆,异数也。而我们能够信奉的,是在面对长达一百八十多年的法治文明长存强大的历史事实前,纠结我们所被“灌输”的种种立论,而多问自己几个问什么。为什么强盛不衰?为什么人才不断流入?为什么呼之“暴秦”的国度,从未有过暴动?为什么秦国堪堪十年灭掉六国?为什么法治社会不能容忍儒家思想并存?为什么修建万里长城?甚至为什么“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突然间,我有些“感谢”项羽那把连烧三月不止的毁灭文明的大火。一个帝国文明在被不断歪曲之后,反而觉得是傲视古今的一帜独树。既然被否然的体无完肤,既然被毁灭的找不到边际,那便放这人类文明的覆灭成就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黑洞吧。
然而,我又不甘心。不甘心其从此继续消沉。()我依旧寄希望于秦始皇陵墓的考古发现,仍旧祈祷着项羽的屠夫“精神”没有将我最后的希望也掐断,仍旧祈求正式一段空前的历史文明,仍旧带着希望等到现代高端文明为历史正名。
就这样,带着种种矛盾的心理,将最后一个字分享出去。留给哪一天迷茫了的自己。依旧是一份虔诚的求知的心,与《大秦帝国》的相遇是具有偶发性的,然而也是时间先后的问题。感谢友人的极力推荐,不枉此行。而此时的我却务必从容,我从发现自己的无知中渐渐淡出,多少领悟到了在人云亦云中坚持对真相的求知需要多少的淡定与冷静。对一本书,一个故事尚且需要如此,更何况是应对自己的实实在在的人生?
我想到的,是一个人好好活着,并不需要太多的力气。然而信仰与向往是始终奈何不得。我决心要做的,《大秦帝国》是始端,浩瀚的中国文化长河,值得我花费大力气去争渡。
3、大秦帝国观后感
大秦帝国观后感(一)
用了半个月的空闲时间,终于把《新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看完了——五十一集、情节之纠缠、关系之复杂,看完让人如释重负!
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开始变法,并分别于公元前359年、350年两次公布变法法令。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一个积弱积贫、东方六国看不起的西方小国发展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然而变法的发起者、推动者商鞅却功成身死,落得个“五牛分尸”的悲惨结局,但他所开创的变法大业却因顺应了历史潮流而成不可逆转之势,并最终对秦朝的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任何社会实践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变法维新更是如此。一切变法从本质上将都是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涉及各阶层、方方面面的利益。有人得利,有人失势;有人飞黄腾达、有人落魄失意。从商鞅、王安石、张居正到康有为,这些伟大的社会变革者、社会进步的直接推动者,均没有好的结局,不是被变法反对者陷害致死,就是病死后遭炒家灭族,空留下了一片叹息。
大秦帝国观后感(二)
《新大秦帝国》叙述的是秦国的强国之路,剧中爱情片段不多,但占戏份较少的感情戏却也同样精彩。最令人感动的是卫鞅与白雪的刻骨铭心的真情。
相知:魏国洞香春,卫鞅一场大盘灭国棋,一番弱秦论深深打动魏国巨商的女儿白雪的芳心,尽管卫鞅还只是年轻气盛、才华横溢、心高气傲的小吏。再次相遇,白雪一句“我想被你连累”,注定把一生挚爱放在这个令她倾心的人身上。
相别:卫鞅在秦国变法初有成效,秦君要把妹妹下嫁,以壮卫鞅势力,全面推行变法。卫鞅两难中萌生退意,希与白雪泛舟湖海,效法范蠡西施,而最懂他的红颜知已却推辞了。这时候,白雪看的比卫鞅要更透彻,她比卫鞅更懂他自己的心,了解他的志向。她知道,他的内心涌动着有为之士的无尽激情,奔流着强烈的权力欲望,他的意志,他的灵魂,他的秉性,他的智慧都是为政为治为法而生的。而一旦退隐山林,舍弃为政生涯,去谱写生生死死的情爱奇迹,那只是将栋梁化作柴火,生命就会失去最绚烂的光彩,就会消逝陨落在平凡琐细的消磨中。而白雪也将会更加痛苦,因为所深受的那个强者已经不复存在,寄托在他身上的人生情怀也化成了泡影。甚至他们之间的爱,到头来也会化作索然无味的相互折磨。白雪最终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她至深至爱的男人,她宁愿远远的看着他,看着他一步一步走向辉煌,走向他事业的顶峰。两人分别时的最后一句对白最为凄美动人:“你爱我,愿意随我而去,我就很满足了。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天开始,我就立下誓言,放弃一切成就你的伟业,也包括,舍弃做你的妻子。我只是没想到,这件事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卫鞅:“今生来世,我永远都是你的”。当情爱不能与婚嫁并存时,白雪选择了能让情爱显得更加纯真美艳甚至惊世骇俗的离开,带着他们的孩子,悄悄的离开。无以感怀,落着泪的两人深情相拥,落日余晖作证,粼粼河水见证,这样一段感人肺腹的爱情。
相聚:十三年间,白雪带着他们的儿子和丫环隐居生活。十三年后,卫鞅寻来,当他看到正在捉迷藏的母子二人,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她,仿佛还是十三年前的她,而那个孩子,他仿佛见过般的亲切。蒙着眼睛的白雪抓到一个人,凭着直觉,她感觉到是他,那一瞬间,她不忍摘掉眼罩,十三年间,无数次残梦相见,十三年间,无数次望眼欲穿。那一刻真的来了,泪潸然滑落面颊,埋藏在心底十三年的激情一并迸发,一曲歌共唱到伤心处泪洒衣衫,他们等的好久好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他们一辈子爱的誓言。
相随:刑场,卫鞅白衣素服,从容坦然。雪花飘飞,清冷的琴声从远方传来,她来了,他此生的挚爱,来了。()白雪,乌黑长发,大红裙装。漫天飞雪下,一袭白衣,一抹红颜,两杯毒酒,今日,他们终于可以了无牵挂,他们终于可以相守在一起了。来生有缘,来生相聚。片尾曲响起:“知己又红颜,大河绕青山。莫道日月长,只恨相逢短。春风渡关山,明月照无眠。两地相思苦,一世回望甜。一只孤雁云天路,万千寂寥写长天,是谁一曲灞陵柳?如梦如幻花飞满天,风华绝代总是乱世生,江山不负美,美人如江山。
白雪一如中国古典美女的化身,轻财重情、忠贞不渝,为成就至爱一番伟业,甘愿孤守一生,甘愿以身相殉,知己红颜不相负一生情意,是否也在讽喻当代多少别恋情移、虚心假意的人们?
大秦帝国观后感(三)
这是我在新浪发的第一篇文。很早申请的,但碍于在学校,手机终是不方便,隧一直耽搁到了现在。我希望,在这里,我只是苏绫,我可以真实的写出我心里的想法,不必拘泥,更不用在乎别人怎么说。
第一篇文,我要写《大秦帝国》。
很早接触这部片子,一直期待着,央视却始终没有播……初中学商鞅变法的时候,老师用《大秦帝国》里的那一段做了教学材料。那时尽管懵懂,却仍被震撼,对它的映象一直扎根在心底,从未忘却。上个暑假的时候,偶然翻过一个频道,正看到一幕:冰天雪地里,老兵以死殉国,他们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我被这句话所震撼,一看标题,赫然大字《大秦帝国》!于是我无法再冷静,匆匆打开电脑寻找《大秦帝国》。
在看之前,我从未想过,我会被它感动至此。不计流下多少眼泪,只说,震撼心灵——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我在看历史剧的时候,会被历史感动至哭。
我从来不知道,商鞅是那样一个人,我从来不知道,秦孝公是那样一个人,我从来不知道,曾经的秦国,是那样一个国家,贫瘠到你不能想象……而它,在商鞅在嬴渠梁的努力下,成了强秦!中间种种,我讲不清,道不明……那种惊心动魄便是能表达出来,也终究落了下乘。
今天无事,我在网上搜寻了半晌,终还是点击了《大秦帝国》。再次看它,我感动不减……今天只看了头两集,多是战争场面。我在看的时候,我总想:这样的人民累积起来的秦国,竟然二世而亡?竟二世而亡!那一刻我真是恨死了胡亥,恨死了赵高!那是祖祖辈辈的老秦人用血用命累积起来的国家呐!
前一遍看的时候,我还被很多片段感动到哭,像变法、渭水刑场等……不计其数。之后回顾到的时候,我再写。
历史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悲歌,容不得人亵玩欢笑!
4、大秦帝国读后感
大秦帝国读后感
文/黄四辉
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绍的书是《大秦帝国》
全书共六部 11卷 先后顺序是《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
全书讲述了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直到秦二世乱政亡国的一百六十余年间,秦国由弱变强,统一中国,又迅速灭亡的故事。从书中,我们见证了秦国从一穷二白、列强环伺之下,变法图强。经过了几代君臣的不懈努力,最终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艰辛与悲壮。然而,从始皇帝建立帝国到帝国崩塌,只用了十五年。
鲁迅说:喜剧是将人生中无价值的东西拼凑给人看,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而大秦帝国的兴亡史,就好像是这么一个黑色的幽默。
书中,在那个大争之世,在秦面临灭国之危的时候,我读到了老秦人“啾啾老秦,共赴国难”的志气;在山东士子皆卑秦的困境中,我读到了秦孝公的胸怀;()在商鞅变法的举措中,我读到了“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的肝胆;
在张仪与苏秦的连横、连纵中,我读到了一代名士的报复与坚持;在屈原兵败自投汨罗江的时候,我读到了君昏国惑的悲愤与无奈;在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中,我读到了思想的解放与文化的融合;
从秦始皇的坚持法治、整肃军政、超拔新锐、修渠利民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大刀阔斧;从他扫清六合、统治八荒的连绵大战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雄心壮志;从帝国初定,“欲将何等一个天下交付后人,我等君臣,可功也,可罪也”的话中,从他统一架构华夏文明驱逐匈奴中,从他数次巡视天下积劳成疾中,我读到了一代帝王的一种责任,一种担当。
一个国家如此,人亦如此。当你为了一个目标的实现,不惜付出所有的时候,你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我不止一次有想过,我的目标实现需要几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还是无限期。其实,实现目标难的不是路途的艰辛,也不是对未知的担忧;难的是缺乏一种说走就走的勇气,难的是是否对目标还一如既往的坚持。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书中这样写到:“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想:当我年华不再的时候,我又留下了什么。
所以
听从内心的呐喊
寻找失落的目标
坚持向前的脚步
别停下
已错过了的别怀念
已失去了的别留恋
向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