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回忆·情怀作文1000字_单车情怀作文1000字

1、共享·回忆·情怀作文1000字

清晨的第一缕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绿荫碎成一地斑驳,当你踏出房门,进入眼帘的是否是路边一排排亮丽夺目的共享单车,是否是街边一角静谧的共享书店,亦或是体育场旁一只只鲜橙色的共享篮球……不知不觉共享理念像一卷带来新兴活力的风,潜移默化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篮球再到共享书店,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在出行、娱乐、学习等不同领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这个“车满为患”的时代,人们开始怀念陪伴我们上学放学的留有斑驳印记的旧自行车,怀念儿时与同伴骑车驶过青石板路,怀念踏着自行车翻过一个个土丘迎面而来徐徐清风。正是对陪伴我们走过大半个青春的自行车怀揣着时光无法磨灭的情怀,共享单车孕育而生。

还记得年少时一个个天马行空、烂漫美好的梦。这些梦从何而来?是印在我们稚嫩心底的卡通连环画,是令人心生憧憬与向往的武侠小说,还是充满童真幻想的安徒生童话?书籍,与成长同行,我们青春少不了一两本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从书籍中汲取知识,明白道理,确立目标。书籍,本应成为每一个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有多少人步入社会,忘记了过去如饥似渴获取知识酣畅淋漓的感受,多少人最初纯真作文的梦想随着记忆奔腾远去,又有多少人身上淡去了书卷的芬芳……时代在进步,我们心灵的境界却在退步。在这时,共享书店的出现像一股清流带去了尘世的污浊,洗涤了我们的心灵。我们又回想起豆蔻年华时渴望知识与力量的情怀,又安静捧起一本书,放慢脚步,享受阅读时心灵的一湾澄静……

“嘭!嘭!嘭!”操场上我们挥洒青春的热血,篮球击打在地面上欢快的节奏是我们鼓动的心跳。那时,我们自由不受约束,我们享受当下美好,周围空气仿佛因我们的活力而沸腾。毕业后步入社会的匆忙,我们不得不加快速度追上时代的脚步,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工作。不知何时,我们再也没有触碰过篮球;不知何时,耳边再也没有响起“一起打篮球!”这样令人欢愉的话语;不知何时,再也没有感受到大汗淋漓躺在篮球场上清风拂面时的满足。倏地,街旁共享篮球突然勾起久远的回忆,我们再次拍打起篮球,心中有的仍是恒古不变的情怀。

时代飞速进步,我们不断寻找原始的快乐来源,寻找最质朴的初心。共享资源的出现并不仅仅为了便利,更多的是对回忆的珍视与对旧物的情怀。这种情怀,使社会渐渐地充溢人情的温暖与回忆的纯美。

共享理念,始于情怀,为了情怀。

美,在情怀,在回忆。

美,在共享。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朱俐静 作者年龄13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涉县第三中学 在读班级初二4班
性格特点易轻率作决定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综艺娱乐节目 平均成绩97分
指导老师刘倩倩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2、单车情怀作文1000字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标志着我们步入了崭新的共享时代。共享书店、共享篮球……越来越多的共享资源正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理念。

在校园门口、在马路上、甚至在有些小区里,都能看见这样一种特殊的自行车。鲜艳的橘红,亮丽的橘黄,以及各种颜色的自行车。没错,它们就是共享单车。同学们都戏称它们为“小黄车”。

共享单车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只要用手机对着共享单车的二维码上一扫,不出几秒钟,就可以驰骋在这个美丽的城市了。

现在,出了小区的大门,不出几十米就能看到一个人骑着“小黄车”飞驰而过。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时候在上海出现的,等发现时,它们的身影早已遍布这座魔都的各个角落。我不会知道,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共享单车是怎样一点一点,出现在城市的边边角角,成为人们交通出行的必备工具。

还记得共享单车刚开始出现在上海时,在赶潮流的同学们中,反响是很大的。一下课,同学们都凑在一起。不知是谁先提起的“小黄车”,立即,这话题就像在人群中扔进一个炸弹一样,瞬间炸开了锅。在七嘴八舌中,我只零零碎碎听到了这几个句子。“最近这个新出的,叫什么,共享单车,可好用嘞!”“是啊是啊,我家小区门口就有一片,这下就不用担心出行问题了。而且使用方式也很新颖。”“呀,好羡慕你们啊,要是我也能多去试试就好了,一次怎么够呢。真希望上海能把小黄车推广到全市。”……我只是在旁边默默地听着,眼睛里充满作文了向往,要是所有人都骑着小黄车,那会是一幅怎样神奇的画面呢?我忍不住想象起来。

几个月后,共享单车已经随处可见,但我依旧没有找时间试试,只能从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的只言片语中,努力地搜寻者小黄车的踪迹。

那天,妈妈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兴奋地对我说:“我今天骑摩拜单车啦!太好用了!”一听到摩拜单车,我立刻来了兴趣,要求妈妈描述一下感受。“……只要用手机,对着座位后的二维码一扫,‘咔哒’就开了,你说简不简单,上海推广共享单车真是远了广大市民的梦啊。……”我在旁边默默地听着,妈妈还在涛涛不绝,我不经陷入了沉思:共享单车真的有那么神奇?能让一般不轻易赞扬别人的妈妈赞不绝口,我的心中有了答案。

开学前一周,我在地铁站门口等着妈妈来接我时,听到了两个同样在等车的大姐姐的对话,应该是到上海旅游的。“哎,前几年就到上海来过一趟——但这几年变化真的好大噢。”“对呀对呀,以前最高的是环球金融中心,现在变成上海中心大厦了,迪斯尼也很好玩——你去骑共享单车了吗?”“当然,大名鼎鼎,多方便啊。真可惜我的城市没有。不过照中国这个速度,肯定一年不到就可以骑上小黄车啦!”……我依旧在旁边默默地听着,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是啊,这可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更何况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以后不仅仅是共享单车,3d打印、智能机器人、北斗导航系统……都会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蒋永清 作者年龄12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北苑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7班
性格特点可亲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杂志 平均成绩104分
指导老师公仔箱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不一样的情怀作文1000字

简单的东西被赋予了情怀,它就有了令人惊叹的灵性。那么一张白纸,你会赋予它怎样的情怀呢?我想我已有了答案。

——题记

一纸相片

一张照片由一张光面的相片纸和各种颜色搭配而成,它的材料十分简单,并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但就是这样一张纸,它藏下的不仅仅是颜色,还有……

我有一本相册,在柜子里存放几年了,有一天心血来潮整理东西,这个不显眼的“小古董”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好奇地翻了翻——那个洗着澡的小胖墩儿,骑着单车的小人儿,对着镜头傻笑的缺牙儿,她是谁呀?我从中抽了一张出来,只见背面密密麻麻地布满着熟悉的字迹,它向我诉说着这照片中的女孩儿成长的故事。从呱呱坠地哇哇大哭的襁褓婴儿,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天真孩童……走过的路依稀地浮现在眼前。这段路很模糊,不知是我的记忆模糊了回忆,还是这满纸文字遮住了我的视线,让我回首来路时眼里总是噙满感动的泪水。

在这本差点儿遗忘的相册里,都只是纸吗?不,这纸上分明还有着,父母爱的字迹,我成长的足迹。

一纸箴言

纸,只是一张薄薄的、用树木做成的白色张面,就简单的纸张而言,无法言及美感。但当它被升华,变成了灵感,变成了见证,变成了生活,这美便得以释放——幻化成作文了一句句掷地有声的箴言。

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们除了拥有眼睛可以看见的大千世界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丰富的世界。在每一个黑色方块字里,藏匿着朵朵妙笔生花的触动;在每一张醇墨溢彩的扉页里,静卧着一叶芳香馥郁的书签;在每一处如群蚁排衙的笔记里,勾勒着满腔心仪神往的共鸣。

这便是纸质书本赠予我们的小确幸。这纸上承载的,有过来人的箴言,还有后生们的精神蕴藉。

一纸书信

温暖人的方式有千万种,古人远隔千山万水,一纸书信,只言片语,却饱含深情。数月辗转,方可送达。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

我们的时代,一切如此方便快捷,分秒之间,即刻往来。但我仍然追寻那份书写的欢欣愉悦,等待的翘首企盼,看到手迹的心满意足。这是信息时代所不能比拟的。

每当收到来信之时,我总是求之若渴地匆匆浏览第一遍,而后再找个僻静的角落,细细咀嚼品味。在那些深深浅浅的字迹里,写信人的音容笑貌如出其间,举手投足如出其里。白纸黑字犹如重重叠叠的青山绿水,其中镶嵌着谈笑的火花,友情的光芒。

这一张张纸,上面凝聚着父母的目光,智者的低语,友谊的温度。即便它老成了一张发黄的枯纸,也沉淀着岁月的情韵,向我诉说着关于光阴的故事。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车当家 作者年龄16岁零5个月
在读学校五河大志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5班
性格特点适应能力强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书法 平均成绩90分
指导老师吕笑笑 老师职务班主任

4、金秋情怀作文1000字

一阵秋风,两点细雨,三片落叶,四分料峭,这个秋天跚跚来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天像颤颤拨动的琴弦,给人以心灵底处微微的震动,又像是轻轻呻吟的回音,让人回味无穷。秋天的那天,那地,那水,那声音都融着我深深的喜怒哀乐。

今秋的天空很热闹,有欢腾,有悲情,奥运胜利,整个天空变成了红色的天空,国足失利,天空又包容了亿万球迷的泪水。而我更爱今秋那静谧的天空,一轮斜阳,几朵白云,点缀着碧蓝的天空,就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秋高气爽,这句话一点也没错,那一湾蓝色看起来那么遥远,深不可测。然而又似近在咫尺,笼罩着你,仿佛可以触到那种清新。云,更像一个妙不可言的魔术师,它无时无刻不在扭动着自己的身姿,变幻着自己的表情,我记得我小的时候常常形容它一会儿像这,一会儿像那,而现在看来,它似乎是一个个美丽的梦,那么令人留恋,却又转眼即逝。有斜日这个美术师为云上色,云就变得更加多彩灿烂了。

而更多的时候,天空是那种阴霾,所以才有了诗作文人“风急天高猿啸哀”、“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离愁别绪。的确,秋也是一个引人发愁的季节,阴沉沉的天气像湿润了心底,愁就开始慢慢滋生。但如果我们怀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也许能平定我们的心境,坏的天气也能做美梦。

望苍茫大地,一派丰收之景。农民丰收了,硕果累累,学子们丰收了,前途光明。不经历春耕秋割,哪有那硕果累累。不经历三九三伏,又哪有那优异的成绩。这是一个平凡的秋天,也是一个特殊的秋天,金黄的稻子荡漾在田野上,那饱满的稻穗幸福了这个季节,又昭示着人们去耕耘。秋天,等待着丰收又孕育着希望。

喜欢那一湾秋水,它没有春水的料峭,没有夏水的火热,也没有冬水的刺骨。冷,热,刚,柔,叫人捉摸不定,平静时,倒影的万物如一个孩子静静的看着这个世界。偶尔也泛起微波,又似少女轻轻地动着眉梢。多想楫一叶扁舟,划向秋天深处。

一阵冷雨平息了枝头的蝉声,那雨点似一个个调皮的精灵,轻轻地在你脸上玩耍,空气中充满湿润的气息,整个世界在空濛之中。到黄昏,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敲打着心鼓。夜半,风啸声慢慢平息,在叶间黯然呜咽着,蟋蟀也在草间弹唱起来,夏天的燥热随着这琴声渐渐逝去。

年年岁岁秋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个秋天让人享受,我们躺在草地上看着蓝。这个秋天让人寻觅,我们拨开厚厚的落叶看着沃土。这个秋天让人追逐,我们骑着车追着风的影子。这个秋天让人寄愿,我们将心愿捎上云端让大雁带走。这秋天让人跋涉,我背着包袱走进那埋着宝藏的森林。蓦然回首,夏已逝去,一惊一叹,秋意正浓。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沙人 作者年龄16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克拉玛依高级中学 在读班级高二6班
性格特点冲动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饲养宠物 平均成绩112分
指导老师龙哀文 老师职务班主任

5、共享时代的别样情怀作文1000字

街角唯一一家书报亭里,依然坐着那个花甲老人,戴着金丝眼镜,眯缝着双眼读着报。是什么让他家的书报亭在共享时代的冲击中坚持傲立在街头?是情怀吧。

我推开那扇精致的玻璃门,走进共享书店,环视着,周末书店里的人还真不少,有的蹲下,有的踮起脚尖,有的欣喜地拿着手机扫码,似乎已经找到那本与自己心灵发生化学反应的书。我挤到他们中,扫了本《简·爱》,便找了个靠窗位置开始读。

没几分钟我就发现自己根本读不进,实在太嘈杂了!孩子的嬉笑声、大人的交谈声、扫码成功的提示音不绝于耳。抬头,才发现,除了熙熙攘攘的找书人群,便是坐在位子上的人,大部分人或是看会书再看会儿手机,或是直接占着位置看手机。我将书放回书架,离开了这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走出门,再回头,却发现街角一个久违的老朋友——书报亭。我蓦地想起了一些温馨的片段——

爸爸牵着我稚嫩的小手走在街道上,我蹦蹦跳跳地哼着歌儿跟爸爸走向街角那家书报亭。尽管那时几乎每两个街角就有一家书报亭,但我们还是最喜欢这家,书资源丰富,买的人也多。

“大爷,一本《读者》!”爸爸说完便将几块硬币扔在书报亭收钱的铁盒里叮当作响。大爷摘下金丝眼镜,放下报纸,将《读者》递给我们。我和爸爸就这样倚着书报亭的一边,开始读起来。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清清浅浅地洒下,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一丝暖意,西北风吹得我们脸通红,却也丝毫不在意,虽然街上很吵,却也丝毫不受影响。有时还有当地几个附近施工的工人,不识字,却也渴求知识。老人便会主动为他们读报,他们便会摘下黄色的施工帽,蹲在街角仔细聆听。我喜欢、也怀念这氛围。

但自共享书店诞生后,少有人再去书报亭买书。是啊,书店里有空调,环境好,还不用付钱,谁愿意去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于是书报亭陆作文续从街角销声匿迹,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还好,这家还在。

我走上前,“大爷,您还在卖书啊!现在还有多少人来买啊!”大爷挤出一个微笑,连连摆手道,“不多了,不多了,虽然赚不了几个钱,但还是会有一点人来买,我也就是为了他们。而且我要是关了,这世界恐怕再也没有书报亭哩!多可惜!”我心里一怔,默默地走开了。再回头,那几个工人又来到书报亭,蹲在街头,那刹,我看见了大爷脸上那抹久违的温暖的微笑,只不过多了些皱纹与沧桑感。我的心里一瞬间感到有些心酸,继而暖洋洋的。

即使时代在变,但人心不变。大爷能在共享时代巨浪的冲击中坚持下来,为的是那少部分还来书报亭的人,为的是能让书报亭继续绵延下去。或许共享时代为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却少了一份情怀,一种氛围。正如信息时代与书信的关系一样,通讯方便了,但写信的人却少了。不过还好,人们发现了书信的价值,便力挽狂澜,为了不让书信消失,小学语文课本里甚至有教写书信的格式等内容。现在的书信,变成了一种艺术,下笔是字,写的却是情怀,书报亭也一样,其实它又何尝不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一种情怀?假如书报亭消失了,那么这份情怀也只能留在少数人的心里了。

事实上,书报亭和共享书店的宗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能让人们更方便、更快捷地满足其对知识的渴求,如今,条件好了,知识唾手可得,人们的那种渴求却淡化了、那份文化情怀却淡化了。

希望人们能在共享时代中享受便利的同时,保留住这一情怀,常去街角不起眼的书报亭看看,放下手机,忆起读书的初衷,让共享时代能与怀旧情怀和谐发展。希望将来某一天,这种情怀在共享时代中不再是别样的,而是普遍的。

街角的书报亭里,还是那老人,戴着金丝眼镜,读着报,坚守着那份共享时代中的别样情怀。他,是时代的灵魂。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凌美雪 作者年龄14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前所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6班
性格特点直爽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杂志 平均成绩112分
指导老师金敏基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