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失败,我更害怕遗憾_比起认命,我选择拼命

1、比起失败,我更害怕遗憾

比起失败,我更害怕遗憾

文/卢思浩

最近好几封来信都是问我这么几年的留学生活到底让我学到了什么,所以今天就写在了这里,不长但希望能对你们有帮助。我学到的第一点是怎么样去面对离别。

大学之前,朋友多是一个地方的人,哪怕不在同一个学校了也能常常见面;上了大学之后,朋友来自各种不同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国家。尽管我们在分离的时候总是交换着联系方式,说着友谊常在保持联系的话语,可是想要抓紧的,慢慢的也就不见了,有些人一转身,就再也没有见过。

友情如此,爱情同样。曾经相爱的两个人慢慢变得陌生,直至分开。前不久朋友h给我发了一封长信,诧异之余我认真地看完了信。大意是他马上要出国了,跟女朋友恋爱了一年多,可能是因为要分离了最近两个人一直有点小摩擦。他担心她等不了那么久,也怕自己撑不过距离,说他出国之后会很忙,会很少联系,而她身边的人也不少,在考虑是不是分手算了。

老实说我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因为每个人的感情都有每个人的特质,别人怎么劝怎么说自己一样还是纠结,真的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谁都会手足无措。我只是对他说:“如果是我,我会想要坚持下去。我不是要你相信所谓奇迹和坚持这样的字眼,我没有把自己想的那么伟大,但是这份感情值得我去赌。”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段弯路,谁也没法替谁走完。

很多人都跟我说“不如不见”之类的话,但是我觉得相遇就是一种缘分。太多人就是要的太多,反而什么都得不到。能相遇,能变好一点,能同行一段,那也挺好的。人生本就是离别的集合体,如果不珍惜每一次的相遇,那一辈子就太短了。如果分开后总想要遗忘对方,想着不如不见,那一辈子就又太长了。相遇的人,总能再相逢的。

第二点,是学会了怎么面对孤独。我之前从不觉得我是一个能很好面对孤独的人,直到最近回过头才发现一路上自己走了多长的一段路。人有的时候很脆弱,然而只要咬牙继续向前走,回过头看的时候都会惊讶于自己的忍耐力。

只有从害怕一个人吃饭,害怕一个人坐车到习惯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波折而从容不迫,才能真正明白孤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是你的一部分,它是天使也是魔鬼,它能让你变得更好,也能让你万劫不复,你无法逃离它,你只有面对它。孤独到最后都是一种极其真实的存在感。

这些年来我搬了将近十次家,辗转了三个城市,已经记不得坐了几次飞机,马上又要离开这个已经呆了五年的澳洲了。我有留恋,但我并不伤感。前几天跟faye聊起来的时候,她说自己曾经一个人在缅甸住了七天,在那个时候她觉得自己糟透了,然而现在回忆起来的时候,却觉得那是一段很珍贵的回忆。

对于我的留学生活,似乎也是如此。回忆起来像是一场冗长的黑白默片,没有什么亮点,没有什么太大的起伏,有的只是生活的一点一滴。很多时候都觉得糟透了,但回忆起来却觉得特别美好。与其指望失恋之后会有一个王小贱,不如指望你自己坚强一点;与其指望每次失落的时候会有正能量出现温暖你,不如指望你自己变成一个正能量的人;与其担心未来,还不如现在好好努力。没有人能给你无时不刻的安全感,除了你自己。最后想说的,就是标题这句话:比起失败,我更害怕遗憾。

在我之前的二十多年的生活中,这句话一直是我的标尺,对于感情,对于梦想。青春是用来浪费用来做梦用来努力的,你应该用这样的时光做你想做的事情,变成你想变成的人,哪怕这很难,哪怕会失败。因为不管怎么样,我都不想要遗憾,因为我不想老了之后回想起来,没有一个回忆起来能让我嘴角上扬的青春。再不疯狂,就老了。再不做梦,就老了。

前几天正在刷微博的室友转过头来指着一条微博问我:“这句话是你写的吧?”我看了看,是我的一篇文里的。他一脸正色对我说:“卢思浩,你的句子再这么被盗下去,别人该说你不是原创的了。”的确最让我郁闷的事情,莫过于某天在我日志里的回复下看到:“这不是豆瓣的吗?”“这不是你的文吧。”

虽然时常那些熬夜通宵写的文没隔几天就被盗用了,但下次我还是一样会写。所以当时我对他的回应是,总有一天他们会知道这是我写的。他看着我笑笑说,真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我臭屁地对他说,那是一定的,因为我从来没有放弃努力呀。因为不放弃,所以没关系。

只要有人能因为这些文字有些微的感动,有些许的改变,有多一点的勇气,就好。曾经在微博的私信里,看到很多留言,其中有个留言说:“我一直把《没有到不了的明天》这篇文抄在纸上,没动力看的时候就觉得很有动力。前两天看到《孤独是你的必修课》,很喜欢,没想到这也是你写的。”

其实自己哪有那么伟大,那么多盗文都不去追究。曾经还因为我总是把书里的内容发在公共主页里,而遭来编辑的一阵反对。(励志歌曲  )虽然我总说我会改,但是在下一秒看到这些留言,又莫名的热血了。看着那些从一开始就陪伴我的人,就觉得我们可以一起走下去,就很想告诉你,不能怕,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想要和你说说话。

所以最后想对你们说的就是:孤独无助的时候,永远不要逃避,也不要立马找别人倾诉。最好的办法是静下来,对着镜子问问自己想要什么,你一定能找回你自己。你一定能找回你自己。

 

2、比起认命,我选择拼命

比起认命,我选择拼命

之前天涯上有一个帖子,叫《寒门再难出贵子》。

意思就是,在我们当下这个社会,寒门出生的孩子,要比父辈更难出头。

这个帖子瞬间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

对于这种观点,你们认同吗?

1

最近一个民生信用卡广告视频《人生自定义》,视频讲述了人生的“本质”,和几个年轻人的“命运”。

的确,出生那天,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世界。

有的人生来就有的东西,有的人要拼尽一生来拥有。

那么,要认命吗?

从不曾被命运垂青,但我们一直都有选择。

想起一位朋友有一次分享了自己的故事:25岁的时候,公司举办团建。有人提议说去一个海边的民宿。大家纷纷复议,表示赞同。过了一会就有人在群里发了截图,人均800一天。

他看完心塞了很久,800块钱,去三天。而他当时一个月工资才3000,抱怨了一句:“那么贵啊。”

过了一会,几个也是刚毕业的说:

“无所谓,给我爸说一声就好了。”

“我也没问题。”

“800块,还行啦。”

……

几句话,他盯着看了很久,一直到手机黑屏。

那一刻,看到自己的表情,真的很丧。

他忽然发现,原来只有自己身后空无一人,无依无靠。

但是现在呢,十年后的他非常感谢那一刻的窘迫。如果不是那一刻,他不会在其中挣扎着,走到今天。

面对现实的残酷,我们该感谢吗?

不,我们该感谢的,是那个不甘落后的自己。

知乎上有个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是个普通人?

高赞回答是:当我意识到,我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

曾经,在生活里挣扎,我们都是无名之辈。后来,我们接受了这现实,但会努力去改变。

是啊,世界从来都不讲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努力。

当我们发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自嘲着自己的不足,但依旧努力着。

慢慢的,我们不再普通。

2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丧气话,比如,

“别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了。”

“再怎么努力,你的终点就是人家的起点。”

“人家出身比你好,还比你努力。”

但是,那又如何?

郭德纲讲过他小时候的故事:

“我小时候家里穷,那时候在学校一下雨,别的孩子就站在教室里等伞,可我知道我家里没伞啊,所以我就顶着雨往家跑。没伞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

有人说,没伞的孩子真惨,拼命跑了还是被淋湿。

可是我觉得,他是幸运的,至少他学会了奔跑。

像我有一个兄弟,小时候家里穷,上到高中就退学了。

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是挡不住他爱学习的心,他总是有无限的精力尝试新的东西。而且一旦认定了一个目标,天塌下来他都不会放弃。

别人问他:你不累吗?他说:我超级享受那种开发自己的感觉,感觉自己就是潜力无穷。

别人又笑他:反正你拼不过有钱人,有什么用?

他反问:有钱人跟我有什么关系?我的对手是昨天的自己。

是啊,成功从来不是得到了多少,而是面对起点,我们前进了多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我们都是“没伞的孩子”。

我们身处异乡,日夜以咖啡泡面为伴,不敢谈恋爱,不敢去旅行,不敢给自己放假。我们拼了命,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可我们拼了命,说不定也只能过上一个普通的人生。

可这“普通”的人生,对于过去的自己来说,已经是闪闪发光的日子了啊。

我始终相信,做人,要像一无所有那样去努力。

努力,是为了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为了看到人生后半段的彩蛋。

你过的好不好,跟谁都没关系。

3

关于为什么努力,微博上这样说:

等你坐上头等舱,没人会在意你的出身;

当你考了第一名,没人在意你是否资质平庸;

当你站在成功的顶峰,没人在意你曾经多少次失败。

这个世界,永远只看得到突出的人。

世界从不平等,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我们都看过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并为之深深感动。

的确,尹天仇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没有颜值,没有背景,也没有突然拯救世界变英雄。

但是,他就是英雄。

他认认真真地扮演好每一个角色,过好每一段人生。

他能挺起腰板,很硬气地说:“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而这,不就是这整部电影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吗?

所以,哪有什么天王巨星,不过是一个个平民英雄。

人生就是不断的做选择题,只是大家的选项都不尽相同:

有的人可以选择留学,有的人选择在县城最好的学校努力;

有的人可以追逐梦想,有的人要努力赚钱,养活自己的梦想;

有的人可以继承遗产,有的人可以自己成为富翁,让儿子继承遗产。

要知道,命运总有漏网之鱼,我们的反击,或许就是传奇。

你花了五年的时间,爬上山顶。另一个人花了五年的时间,原地等待。

同样的时间,人生的高度却天差地别。

在有限的条件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求无限的卓越。不认命,不服输。

最后,引用王尔德的一句名言: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可以仰望星空。

世界不是你的,但是怎么活,你来定。

命运这东西,向来欺软怕硬。

你不认输,就不会输。

3、你是可以失败的

你是可以失败的

文/张戈

身处教育培训行业,时常会接受家长或学生的咨询,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糟糕的学业,难免长吁短叹,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考试失利等都让他们心急如焚,甚至会担心,“孩子现在这样失败,将来又该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会陈述两个观点:首先,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失败;此外,失败,这是人人都拥有的天然权利。

对于成功,人人都趋之若鹜。可是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老生常谈的了,但是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失败的人,恐怕为数不多。

我也曾在很多年前,对于失败难以消解。那次遭受到了一次意料之外的失利,并将多年垒筑起来的信心与骄傲击打的支离破碎,如果有人生谷底一说的话,我会承认,那次就是。有一天,收到了一封邮件,来自于当时我班级上的一位学生,其中有句话是这样的,“你在我们心目中是最好的老师,而且我们想告诉你的是,你不是万能的,你不是万事都要做成的,你是可以失败的,你只是个普通人”。

你是可以失败的。

多么好的一句话,道破天机,我们每个人,不过都只是个普通人,没有谁具备超能力,能够规避失败,一路成功。既然失败是人生路上必然要经受的磨难,那么坦然接受就是最好的姿态。

如何接受?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我们为何会害怕失败。因为它令人痛苦,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其实,在遇到失败的时候,最令人痛苦的往往并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因失败而生的无助感、自责感,和对自己开始产生的怀疑。也就是说,失败对内心的打击,是痛苦的来源,要想接受失败,就要从修炼内心开始。要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拥有失败的天然权利。放不下过剩的自尊心与骄傲,只会让自己陷入无助与自责的泥淖,从而错失了通过失败来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失败,其实就是一次机会,它打击我们,让我们从高处坠落平地或深渊,但同时也让我们得以凭借此时卑微的身份,以谦虚的态度,审视我们在行进的道路上所犯的错误、所缺少的能力。越是谦虚,所看到的东西往往越多。

接受了失败,接下来就该是时候对失败进行反击了。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后提升自己的战斗力、能力,以更完美的姿态再次出征,把失败给你的东西悉数奉还,绝地反击所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我的一位老师向我说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学生自恃聪明,在课堂上喜欢捣乱,课后从不认真做作业,但成绩一直以来倒也算不错。在一次重大的考试中,这位学生竟然失利了,对于这个一向骄傲自恃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便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境地,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缓过来。好在有老师和同学的劝导,才终于走出了抑郁的状态,并且开始认真用功了起来,学习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像这样成长起来的优秀学员,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经历了失败、接受了失败,并且从失败中把握住了认识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失败就是一次再好不过的蜕变。

当年因为学生的那句话,从谷底中走出来的我对自己说,经历了这遭磨难,以后的道路上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足以惧怕了。是人,就有失败的权利,以平常心接受失败,从失败中走出来的人,往往更有战斗力,也更具备成功的可能性。

4、害怕失败,只能徘徊在成功的门外

害怕失败,只能徘徊在成功的门外

文/林之眉

1

参加理财管理师培训那年,因为名额有限,大家都格外珍惜。

紧张的集训了一个月,老师说有百分之二十的淘汰率,看到很多年轻人或是学历高的同事都很努力,当时感觉这淘汰的名额就是给自己留的。

接下来的半年是紧张的学习时间。

白天工作,忙到马不停蹄,一大厚本书和培训笔记随时带着,偶尔有一点时间就看上几眼。

晚上孩子写作业,我在旁边学习。

头一个月看着一寸来厚的书和各种符号的理财计算器真的是畏惧了。想想过不了多丢人啊,决定要放弃。

后来想想,如果真的连考试都不参加,两千多人仅有的十来个名额,就会浪费一个,换别人也来不及。

在以后硬着头皮地学习过程中,很多案例解析和理财规划慢慢找到了套路,恐惧归恐惧,但是每天坚持学习,做各种练习都是必须的。

半年以后的考试,自己都不敢相信顺利通过了。相反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分析问题头头是道的一位学历很高、专业对口的同事竟然没有参加考试。

问她什么情况,她说以前学校学的那些东西有的能用上,但是分析解决问题、理财规划一看就懵。

考试前两个月家里又有事,这一块虽然占分很高,一做题就出错,害怕学不会,几次下来就放弃了。

人生很多路都是必经之路,绕不过去就要勇敢面对。 因为害怕失败,所以很多事都不敢去参与。以为不参与就不会受伤,其实是白白浪费了机会。

有人说,失败不可怕,害怕失败才可怕。真正的失败者是那些害怕失败连试都不敢试的人。

2

单位新来一批研究生,其中一个小伙儿人长得帅不说,干活任劳任怨,勤恳听话又有亲和力。

几个年轻人一问还就他没有对象,年会结束我要了他的工作照,准备给他物色一个,他高兴地答应了。

恰好年后有位省厅的领导听说我们单位年轻人多,想给女儿找个男朋友。

女孩是医院的护士,人长得白净、漂亮,家庭条件优渥,找男朋友的标准就是帅,人要好,有没有钱无所谓。

看过彼此的照片以后,女孩很满意,留了联系方式,要求抽时间见一面。

过了半个月女孩家又给我打电话,说他们还没有见过面,问我什么情况?

下来一问,小伙说,我家是农村的,家里条件很差,在市里买不起房子。人家长得又好,收入也没人家高,还是不见了。害怕人家瞧不起,等我以后攒下钱……

我说为什么啊?你的条件我都如实说了,人家有车有房,只要你人好上进,其他的没要求,见一面成不成无所谓。

后来再问女孩,他还是没有主动联系人家。也就不好再说了。

很多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遇到没把握的事情,本能地害怕面对,认为这样就不会受伤。正是因为这种自欺欺人的心里,便在犹豫中耽误了自己。

其实都是年轻人,都是刚开始起步。喜欢就主动追,懦弱和胆怯是赢不到爱情的,要相信自己有对未来负责的能力。

3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则故事,大概意思是,毕业后关系不错的两个同学一起去北京创业,由于经验和实力不够四处碰壁。

最后房租都交不起了,一位退出回老家了,另一位用剩下的钱在人才市场买了份应聘书。

应聘成功后,经过多年打拼成了知名企业的老总,老家这位同学连继续应聘的勇气都没有,直到如今仍在贫困线上挣扎。

杨绛先生说过:“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一位领导讲他的创业故事,80年代,在很多国营单位职工都面临失业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消息,然后和关系不错的几个哥们商量要拿下来,自己干。

当时全国的经济都不景气,支持他的人几乎没有,他们笑笑说:“你只要有本事拿下这个项目,我们就和你一起干。”

其实他们也只是说说而已,谁也没想到他能干出点名堂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他积极进行市场调研,走访很多相关企业,也吃了很多闭门羹,最后撰写出近十万字的报告书。

在招投标现场,一个新人凭着这份报告和对未来前景的期待和热情,一举拿下几十万的项目。现场的弟兄们激动地抱住他痛哭失声。

很多人的成功都是敢于尝试。如果有了梦想却不付诸行动,终究会一事无成。

你没有胆量尝试,没有真正努力,自以为是的判断,其实只是给懦弱、懒惰找了一个借口。害怕失败会让机会把你拒之门外。

4

有人说“中国人的观念里,失败是羞耻的事。”人们更多的是喜欢关注别人的成功,喜欢享受被人仰望的感觉,曾经的挫败和心酸很少提及。

事实上我们不仅不愿谈及失败,随着年龄增长还越来越害怕失败。失败意味着努力白费、梦想破灭、甚至失去尊严。以至于机会到来时战战兢兢,甚至举步维艰,直到彻底放弃。

正是为了这种可怜的自尊,让很多人在机会面前不是努力奋起,而是瞻前顾后。

结果错过了很多本该属于自己的生活,只能望着别人的背影说:我本来也可以的……

萧伯纳说过:在我年轻时,我所做的事,十中有九都是失败的,为了不甘于失败,我便十倍努力于工作。

听了太多成功的例子,没有谁的成功不是经过失败的洗礼。我们看到的都是成功、努力的正能量,而对期间的苟且和挫折一无所知。

知乎上说,恐惧、担忧和焦虑,往往会让我们深陷泥潭,扼杀自我。想要学本领,练本事,想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

不经历千刀万剐无法立地成佛,不经历水火焙炼无法成不朽之木。

当机会来敲门的时候,你连试试的勇气都没有,成功怎么会属于你?

实现梦想的路哪一条不是处处荆棘,只有碌碌无为的人才一直在舒适区。看着别人成功,自己拒绝成长。

想要摆脱这种心理,我们就要敢于面对失败,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突破自我的一次锻炼,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

所有的挑战,都蕴含着机遇,只要你竭尽全力就有可能成功,哪怕失败了也不后悔。

如果你有梦想,就请你先拥有破釜沉舟的信念和义无反顾的勇气。

总觉得不玩就不会输,同样也不会赢,反而白白浪费了大好人生。

来源:写手圈 (xieshouquan010)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