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中国的变化作文1000字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http://www.wenzidahui.com/tu/100.jpg)
1、中国的变化作文1000字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
乍一听到“改革开放”这几个字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明白。于是我跑去问爷爷。
爷爷一个人安静地坐在院子里,看着报纸。初冬午后的阳光洒在爷爷已经褪色的军大衣上,温暖而舒适。
我拉起爷爷的手,问:“爷爷,什么是‘改革开放’呀?”
爷爷合上报纸,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说:“说到‘改革开放’,那不得不感谢一个伟大的人物。”
我问:“那是谁啊?”
爷爷随手摸着我的头,慢慢地说:“就是邓小平爷爷啊!”
爷爷的话让我突然想起二年级的一篇课文,难道是那个小时候练毛笔字的邓小平爷爷吗?我对邓爷爷一下子有了亲切的感觉,就问:“为什么会是他呢?”
爷爷收起了笑容:“因为就是以他为代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才发起改革的。”看着我一脸茫然的样子,爷爷继续说,“当时,我们中国还处于落后状态,美国啊、英国啊这些国家都比我们发展得要好、要快,我们生产水平都不如他们高,科技也没有他们先进发达,我们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向人家学习,才能赶上人家呀!”
我问:“那时候你们都吃什么呀?有kfc和麦当劳吗?”
爷爷哈哈大笑,说:“当然没有了!kfc,我们只有开封菜!哈哈!改革开放后,条件好了,才有这些东西啊。那是1978年,你还没有出生,对那时的生活闻所未闻,今天爷爷就跟你说一说吧。”
我点点头,趴在爷爷身边仔细地听着。
爷爷说:“那时候什么都少,买什么都要凭票。吃饭用油要票,买鸡蛋要票,鲁啊肉啊也要票,买布也要票,就连火柴、肥皂也要票。”
我问:“买布干嘛?”
爷爷说:“买布做衣服呀!”
我问:“那不能去商场买吗?”
爷爷说:“傻孩子,那时候哪有商场啊!在那个票儿飞满天的年代,也是我们物质短缺的时代。那时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买到一只鸡,好好地吃一顿。你看现在家里有多少玩具啊、乐器啊、家具啊,那时都是没有的,就算是女孩子喜欢的布娃娃,也都是自己缝的……”爷爷说着的时候,目光就投向了远方,像在看着什么,又像什么都没有看。
“爷爷,你们那时也住我们现在这样的高楼吗?”我问。
“那时哪有什么高楼住宅啊!像现在,一幢幢高楼平地拔起,满街跑着世界名牌的轿车,这种现象30年前根本看不到。”爷爷好像是很怀旧似的说,“我们都住平房,屋顶有个大烟囱,烧菜做饭都用柴禾,一些更贫困的人连住的地方都很难找到,往往是搭个草棚,勉强过日子。”
爷爷顿了顿,低头对我说:“你们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来之不易,很幸福了,一定要珍惜这样美好的生活——不,还要有更美好的生活!”爷爷望着我,笑得脸上的皱纹更加的细密了,眼角向上翘起,显得更加的安详而亲切。
我知道爷爷的眼光里,盛满的是满足与期待。
在这样初冬已经有些微冷的午后,晒着太阳,听爷爷搬出些旧事,一一细数,很温馨很温暖,我感觉我在慢慢长大,不仅要享受这样美好的生活,也会用我们的小手,开创更好的生活。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麻理惠 | 作者年龄 | 11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澳新国际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6班 |
性格特点 | 难预测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排球 | 平均成绩 | 119分 |
指导老师 | 张悬吧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听爷爷奶奶说那过去的事儿作文1000字
时间眨眼就过去了快五十年了,在看到今年两会召开期间所说的内容时,奶奶和爷爷感叹道: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又有国家针对各种问题制定出的政策扶持着人民的生活!我们现代的生活真的很幸福!
奶奶说,她小时候家里有兄妹四五个孩子,孩子多呢,就表示没有粮食吃!她每天都要跟着哥哥姐姐一起出去,夏天捡稻谷,或是去她们那里的一个火车站,据说是抗战时期日本人修建的铁路站点,解放后,整顿为火车站,方便了交通运输!经常有停在哪里的铁皮火车又叫碳皮车(一般都是拉货或是拉煤的货运车),她们就会找拉煤的车厢,爬到车厢里去扫煤渣回家烧炭用。等到有客运的火车来时,就跑到车厢内卖点妈妈为她们煮的鸡蛋和玉米给旅客们吃!这个是很赶时间的,因为火车停下只是暂时休息补给,要么就是到这个站点必须停车上下乘客,只是这个时间短,有时候火车开动了还没下车,就被带到下一个站点了!一开始是害怕的,后来次数多了,或是有大孩子带着,也就不怕了,下一站再坐回来就好了!奶奶笑着说,那时候她们一群人还是挺开心的!后来,长大了就不去做了,留给弟弟妹妹们做这些事情,她们得到田里干农活了,这才累人呢!
爷爷说,他们小时候兄妹四个,他最大,是大哥!要照顾弟弟妹妹,所以,他很小的时候就要做饭给弟弟妹妹们吃!那时候是大生产队,爸爸妈妈要去地里干活才能拿到公分,拿到公分才能分到粮食,而且公分的多和少就意味着有多少粮食!爷爷说,他们家因为爸爸是“外来户”(外地搬迁户),没有什么叔叔伯伯在这边,妈妈相当于是孤儿也没什么亲戚朋友,所以,他们家劳动力最少,每次拿到的公分也是很少的,家作文里穷没有足够的粮食吃,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这在我看来不是太懂,为什么会吃不上饭呢?“现在根本就没有吃不上饭的时候,不仅如此,我们吃的往往还会倒掉好多呢!”我很疑惑的说道。爷爷说这就是旧时期和新时代的区别!那时候中国才解放没多久,各种技术和政策都不成熟,所以才会有差距!而且农村和城市不一样,差距很大很大!不像现在通讯媒体这样发达,电话通讯手机电脑人手多部了,就连小孩子都用手机和电脑,那时农村是很落后的!
听了爷爷和奶奶说的话,对于我来说,真的没法想象那时的生活是怎样的艰辛!我还听到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生活条件才有所改善,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爷爷奶奶那个时期条件不好,是真的很苦,比现在电视上看到的要苦多了。爷爷奶奶还告诉我,他们用钱最多就是几分几角的,几元的都很少!虽然那时也有百元大钞,但是一年到头很难得见到百元大钞,不像现在一百元都买不了什么东西了!虽然在数学书上有“元、角、分”这些单位,而我根本就没见过真正的“分”是什么样子的!爷爷和奶奶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态度,每次都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太浪费了,一点苦都吃不了,不惜福!
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来说,爷爷奶奶说的这些事情,我很多时候就当做一个很惊奇的故事在听,没有去深刻的了解,并且以我现在的年纪和学识也没法去理解的太多。但是,我要把它写出来,告诉大家我们现在真的很幸福,我们的国家用爷爷奶奶的话说:“它,现在是真的很强大,进步而富强!”
爷爷奶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珍惜这样经过无数人的不断探索发现和努力得来的幸福生活,同时还要学会“忆苦思甜”,不忘初心!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包养女 | 作者年龄 | 9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厦门同安新民中心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2班 |
性格特点 | 寡言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钓鱼 | 平均成绩 | 93分 |
指导老师 | 王澎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作文1000字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今晚,我们一家在涟水河边悠闲地散步。忽然,一首优美的曲子从三大桥那边传了过来。妈妈仔细听了听,告诉我这是一首她小时候特别爱唱的老歌,叫做《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看得出妈妈的确喜欢这首歌,因为她不时哼上几句,而且非常有耐心地向我解释歌词的意境,一时兴起,还跟我说起了童年往事。
妈妈回忆,她小时候的生活条件远远比不上现在,一年到头除了过年能嗑上几把瓜子花生、含上几颗两分钱一粒的水果糖外,吃不上什么零食,更很难见得到水果。有一次,偶然得到了别人送的一个石榴,可高兴坏了。红红的石榴真可爱呀!因为是第一次看到,所以她感觉又新奇又兴奋。于是,她郑重其事的把石榴洗了又洗,狠狠地一口咬了下去。结果可想而知,要知道石榴里头那层黄色的皮可是苦不堪言的。我和爸爸想象着妈妈当年捧着石榴当苹果咬的狼狈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却沉默着,似乎在回味着过去的岁月。突然,她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我第一次穿上新棉袄是多少岁那年吗?”我们抢着回答:“3岁?”“5岁?”妈妈苦笑着说:“11岁,1988年,湘乡刚刚撤县建市不久。还是我考上了县里的初中,家里怕我穿得太破旧,在学校被人瞧不起,花了30块钱给我买了件‘太空袄’。30块,那是我妈妈一个月的工资!在那以前,我都是穿表哥表姐穿剩下的旧棉衣。别提好看不好看,能勉强合身就不错了。而且,我穿过作文了,还得留给弟弟呢。这还是好的,有的人家里连旧衣裳都穿不上。苦是苦,家家户户都是这么过来的。”
听了这话,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再低头看看自己一身时尚又舒服的运动服,想想家里衣柜里挂着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童装,我有些惭愧,惭愧从前不知道俭省;又有点心疼,妈妈虽然舍得为我花钱,自己却从不注重打扮,原来是小时候苦惯了;更多的是庆幸,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社会进步了,生活改善了,我们这一代孩子算赶上了好光景。
接着,妈妈像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了她在湘乡二中读初中时,只有五块钱一个星期的伙食费。那时学生都是自己带米到食堂,打菜的话蔬菜每份1毛,有点肉星的荤菜3毛。每天不到1块钱的伙食费,没钱了就得用从家里带的辣酱拌饭吃——就这辣酱,也得省着吃。天哪,真不知道老妈当年是怎么熬过来的!难怪相册里妈妈十二三岁时都还是面黄肌瘦,初中生还没有我这个小学生高,一点也不似现在“珠圆玉润”,老是叫着嚷着要减肥,却一直收效甚微,哈哈。
没心没肺地笑了好一会儿,我才突然意识到,和妈妈贫瘠的童年相比,我住着干净整洁的房子,穿着漂亮舒适的衣裳,吃着营养丰富的食物,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是多么的幸福啊!她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都能快乐地成长,奋发进取;而我想要的一应俱全,却还时有抱怨。我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不热爱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呢?从今往后,我一定要学习妈妈乐观的心态,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欢笑;我还要惜取时光,奋力进取,将来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周兆渊 | 作者年龄 | 12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玉田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9班 |
性格特点 | 情绪化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吃美食 | 平均成绩 | 100分 |
指导老师 | 白鬼笔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中国的变化作文1000字
时间如同一台摄影机,记录了建国以来七十年间的点点滴滴。如果将时间的镜头向前拉长,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七十年前,遍布大街小巷的是自行车;三十年前,风靡全国各地的是摩托车;而如今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各种交通工具像雨后春笋一般。这一样样老物品的消失,一件件新事物的诞生,都在叙述着中国七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爷爷说自行车的故事
小时候,爷爷有一辆二人自行车,听爸爸说,那是家里的长辈,是他们的大哥。爷爷看这辆车也像待儿子一样,没事就会擦擦。那时候,爷爷只要一拿出铁盆,洗的泛白的毛巾,我就知道他又要“干大事”了。于是,我便会将家里的圆木椅子抱出来,静静等在一边。一会儿,爷爷将车子推来,摆放好铁盆,将我抱到腿上。我喜欢看爷爷擦车。他将毛巾往水里蘸了蘸,然后拧干,一只手扶着车,一只手拿着毛巾,从车头到车身,从轮骨到脚蹬,一寸一寸地擦,宛如在雕刻一件艺术品。他的眼中充满了我熟悉的慈爱。那时候村里都是土路,到处坑坑洼洼,无论是大人们去田间劳作,还是学生上学,主要靠步行。碰到雨天就麻烦了,衣服容易脏不说,还会迟到,要是谁家有一辆自行车,听着清脆悦耳的车铃声,大家就会羡慕不已。
但别以为买自行车就像买菜一样,那时候买车是有指标的,有时还需要托关系,找门路,不少单位员工购买还需要抓阄凭运气
听爸爸说摩托车的故事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摩托车作为一种时髦的代步工具,飞速进入大众视野。听爸爸说,当时如果那个小年轻有一辆摩托车,作文会有很多小姑娘为之倾心;同样的,如果女儿出嫁,有辆摩托车陪嫁,那肯定倍有面子。爸爸常说,他最大的愿望便是有辆摩托车。爸爸是农村出身,初中未毕业辍了学,跟着几个哥哥去上海闯荡。那时,老板家有一辆摩托车,在爸爸的描述中,那是一辆红色车身,带有蓝色条纹的车,车头是黑色的。当时我听了是不屑一顾的,心想这种车现在哪有人骑,这么土。但爸爸在描述时眼中总是不时迸发出亮光……事实是残酷的,爸爸日思夜想着拥有一辆摩托车,但家中兄弟姐妹多,但只给一人买不公平,人人都买又没有那么多钱,他只能每天看着路上的摩托车流口水
听我说轿车的故事
虽然爸爸的摩托车梦没有实现,但科技的发展给了他另一样礼物——轿车。在我九岁那年,家里有了第一辆轿车,在我看来,这一辆车可谓是一个救星啊。在此之前,每年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都要先坐公交车再转客车,最后还要步行半个多小时,一趟下来半天的时间都过去了。大人们还好,但细胳膊细腿的我哪能受得了,因此,每次到家我总是累的筋疲力尽,经常和爷爷奶奶抱怨。直到有一次,奶奶心疼地抱着我磨出水泡的脚,对爸爸说:“买辆车吧。”自从有了轿车后,爸爸开车一车到家,我只要美美地睡一觉就行了,别提多方便了。
进入二十一世纪,交通工具在海陆空全面立体覆盖,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而七十年来中国也完成了蜕变,高铁、跨海大桥等已经成为中国的新名片。它们彰显着中国的变化,向全世界宣布:东方的雄狮已经苏醒了!而我们也可以骄傲地说:“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朱俐静 | 作者年龄 | 17岁零10个月 |
---|---|---|---|
在读学校 | 芜湖城南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三5班 |
性格特点 | 真诚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保龄球 | 平均成绩 | 101分 |
指导老师 | 国付宝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作文400字
我没有经历过爷爷经历过的岁月,也不了解什么那个艰苦的岁月,只能通过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从而使自己稍微了解一下!
我的爷爷曾经告诉我:在过去的年代中,就连山上的草也长不起来,因为大家需要烧火,需要吃饭,没有木头,也没有煤,只能满山遍野刨草根,从而烧火,有时还会用牛粪,反正一切可以烧的东西都可以!
家里吃饭的人很多,做饭的时候放油,没有现在的植物油什么的,只会用羊油,杀羊之后炼制而成的,而且这个东西也是奢侈品,只能轻轻的抹一下就可以了,羊油我吃过几年,那时候我和弟弟总是不情愿,因为羊油时间长了,就会很涩,味道也不好闻;但是有一些人连这个也没有,只能放一些辣椒和一种榨油的麻子随便炒一下,然后就随便放一些东西,吃了就可以了,清汤寡水的,没有一点营养价值!
在过去的日子里,爷爷受过很多我们难以想象的苦,所以现在十分珍惜粮食,所以会多多的劳动,现在七十有余还在如此,一切只为了避免家人不再挨饿!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朱玉萍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紫荆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9班 |
性格特点 | 善于体察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笛子 | 平均成绩 | 119分 |
指导老师 | 何益斌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