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东北小镇的大秧歌作文500字
我的姑姑住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春节里我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那里都市繁华,而且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尤其是那里的大秧歌,更是小镇一道独特的风景。
提起大秧歌,那可是家喻户晓,那里的男女老少哪一个都能扭上一段呢,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镇上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响起了咚咚的锣鼓声和优美的锁呐声,像一种号令,不一会人们就到了广场,有的拿着扇子和手绢;有的带着妻子和儿女。小贩则在周边支起了小摊床。
大秧歌扭起来了,虽然队伍多是中老年人,可他们脚步轻盈,姿态优美,动作极为协调,尤其是手中的扇子和手绢舞弄得出神入化。让人目不暇接,她们也在尽情的挥洒内心的喜悦和幸福。一些青年和孩子作文,心里也有些发痒,不时地加入秧歌的队伍当中。条条彩色的“长龙”也在不断的加长。队伍的周围围满了观众,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唠着家常,自在悠闲。锁呐不停地交换着曲调,秧歌的队形和动作也随着变化,让人久看不厌。这样喧嚣的场面一直到深夜才会结束。
大秧歌不仅是人们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节日庆典不可少的项目。每到节日,秧歌手们身着彩装,那些孩子们喜欢的“大头娃娃”、“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也粉墨登场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喜庆。
东北小镇的大秧歌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陈年美酒,醇香甘甜,醉着小镇上人的心。
我盼望着来年再到那个让人留恋的小镇上去。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牧神记 | 作者年龄 | 12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天水市红山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纯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唱歌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左大玢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东北的冬天作文500字
去年冬天,我终于来到了中国的“冰雪平原”——东北。刚到东北,就下起了漫天大雪,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
鲁涛在他的散文《江南的雪》里,曾写过“江南的雪相比北国的雪显得不够刚毅,不够坚强,不够浑厚。”确实,北方的雪很刚毅,很坚强,很浑厚。每天,都会下着漫天大雪,但这雪不是慢慢悠悠地飘下来,而是像雨点一样撞击着地面,不一会儿,地面上就积起一层厚厚的雪。
在北方的冬天,雪就是孩子们童年最好的玩具,不信,你瞧。
在广场上、在公园里,总会有一群孩子在堆雪人。他们先滚一个大雪球,再堆一个小雪球,然后把两个雪球叠在一起,随后找来一些树枝,打扮一下雪人,于是,一个美丽的雪人就完成了作文。从远处看,雪人就像真人一样。男孩子可能觉得堆雪人没意思,就打起了雪仗。一瞬间,就看见漫天的雪球飞来飞去,看到这一幕,我的手也痒痒了,便加入了打雪仗的队伍。
东北的小路也很优美,幽静。踏上雪铺砌的小路,独自漫步,踩上去只听见那“咯吱咯吱”的乐声,真是比那天籁之音还要醉人,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
在东北,不看冰灯就是最大的损失。冰灯,可是东北的一大特色。一块块冰经过雕刻人的手后,便变成了一盏盏美丽的冰灯。当你走进用冰做成的城堡,冰灯亮时,你会感觉自己来到了仙境。
东北的雪,激励人们的心,让人们更加努力,做更好的自己。俗话说,气候会影响人的性格,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纪海泉 | 作者年龄 | 12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崇雅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9班 |
性格特点 | 机敏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养鱼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曹三丰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小镇,小镇作文500字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应景夏日夜晚天空中闪烁明亮的星星再也不为过了。夜幕降临,白日的热气已经逐渐褪去,傍晚微风徐徐,小镇里吃过晚饭的人们陆陆续续地走出了家门,有的人在马路上遛弯,有的人端着小板凳坐在路边通风口处乘凉,有的小孩在嬉戏玩闹……
没有高楼大厦的小镇,没有人口密集的小镇,没有汽车连续不断鸣笛的小镇,没有通火灯明的小镇,显得是那样祥和,那样安宁。夏日是收获的季节,途径道路边还能时不时看到农民伯伯辛苦的搬着稻谷,天空中一颗颗星星更加闪烁,好作文像在为农民伯伯们贡献一丝光亮。
小镇由原本的一栋栋土房子,在人们的劳动下逐渐变成了一栋栋水泥房,小镇的人们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他们不再愁吃愁穿,但他们没有忘记最淳朴的精神本质。现在每家每户基本上安上了空调,白天烈日炙烤,小镇的人们待在家中乘凉,到了夜晚天气凉爽,他们依旧会离开舒适的空调房,去感受大自然最原始的空气,去借助大自然纳凉,人们会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小孩会一起嬉戏玩闹。
小镇逐步在变得繁华,但却是不是本质的繁华,小镇的人们生活逐步在变好,却没有改变最本质的生活习惯。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杨雁文 | 作者年龄 | 13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泊头市第一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9班 |
性格特点 | 不善言谈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听音乐 | 平均成绩 | 103分 |
指导老师 | 霍营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东北的雪作文500字
今天早上,我刚出家门,就感到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让人不禁打一个寒战。
我走着走着,忽然看见眼前有几个小精灵慢慢落下,落在地上的一刹那间,瑞雪就不见了。慢慢地,雪变大了,一片片雪花晶莹剔透,它们在空中飞舞着,扑到我的怀里,和我嬉闹着、玩耍着;它们不时扑到我的脸上,亲吻我的脸颊;它们不时手拉手在一起,为我盖上一层白纱,把我打扮得和公主一般。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银色的蝴蝶在飞舞。渐渐的,树上、房顶上、路上,到处都铺满了雪,整个世界变成了雪的世界、梦幻的王国。
我用手接住一片雪花,凉丝丝的、轻轻的、柔柔的,可是不一会儿,它们就捉迷藏似的不见了,作文噢,原来它们已经钻进我的衣服里了。
夜晚,那就是雪的海洋啦!皎洁的月光照在洁白的雪上,如钻石般显的格外耀眼。微风轻拂着雪的脸颊,仿佛一朵朵洁白的梨花绽开了笑脸,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它们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静静地睡着了,它们在等待着,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呀!那时,它们好化成清水,来滋润大地妈妈。
这时,我仿佛看见了那绿油油的麦苗……
第二天一早,我拉开窗帘一看,啊!可真亮堂,洁白的雪为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我禁不住这诱感,叫小伙伴们一起去打雪仗,堆雪人,可开心啦!
我爱东北的雪,是它带给我们快乐,是它带给我们冬天的气息。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草莓 | 作者年龄 | 10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广西大学附属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柔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睡觉 | 平均成绩 | 114分 |
指导老师 | 潘禹彤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朔州大秧歌作文400字
说起我们朔州独具特色的舞蹈,那么,毋庸置疑就是我们朔州的大秧歌啦!
跳舞这门艺术,我奶奶可是精通得很呢!奶奶年轻时就爱跳舞,退休后组织了一个中老年的舞蹈团。她们在各个地方表演,因为这样,奶奶的人缘很好。奶奶还给我讲过朔州大秧歌的由来。
朔州大秧歌形成于清初,是由踢鼓秧歌和小秧歌衍变而成的。朔县地处边塞,民风尚武,各大村寨都没有专门教练武术的“武场”。为了增加娱乐性,练武者腰佩花鼓,击奏发声,使拳术逐渐舞蹈化,于是产生了踢鼓秧歌。小秧歌是两作文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歌舞小戏,以民歌演唱为主,以歌赢人,群众喜闻。后来两种表演方式相互渗透,融合壮大,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表演方式,即载歌载舞,俗称“土摊秧歌”。
大秧歌还有“过街”的表演。小时候,奶奶带我去看过一次,是在人民公园里。一列列的人们穿着花花绿绿的表演服装,身上挂着锣,手里拿着镲,嘴里叼着喇叭,还有人扮演着猪八戒。人们伴着欢快又喜庆的音乐,边跳舞边向前走去。
朔州大秧歌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我们大朔州的独特的民风民俗。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福鹿丸 | 作者年龄 | 9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荥阳市第七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8班 |
性格特点 | 羞涩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购物 | 平均成绩 | 110分 |
指导老师 | 阳赞云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