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你要学着成长_推荐十部青少年成长励志电影

1、少年,你要学着成长

少年,你要学着成长

文/@那渣渣

是不是打算早上早起跑步,睁开眼睛却发现已经九点四十了,所以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吃早餐了,不自觉地打开各种软件,浏览了自以为的几分钟之后发现已经十点半了,于是起来穿上衣服洗漱了一下跑去吃了午餐。吃了午餐,打算做点什么的时候,躺下来发现好舒服啊,一觉又睡了过去,醒来已经四点半了。四点半了,就开始在网上逛啊逛,看着这个觉得好搞笑“哈哈哈哈”,看着那个觉得好傻x“bitch”,没过几分钟天就黑了。纠结要不要去吃晚餐,下了很大决心终于决定不去了,于是就开始看了某个无聊的肥皂剧。看到一半饿得不行了,于是冰激凌烧烤夜宵麻辣烫一起上,吃了半天才觉得好撑好撑,撑到都觉得日子好圆满。

一天是不是就这么过去了?一年是不是很快就过去了?一辈子看起来是不是遥遥无期,毫无希望了?是不是刚开始觉得自己很优秀,到后来发现自己身边曾经看不起的渣们都变得很不渣了?是不是偶尔觉得老天不公,为何王思聪看不上自己?是不是发现周围时光流转,别人都在忙碌中成长,自己却一无所长?是不是偶尔想要矫情,却发现没人理?是不是?是不是?

行了,这是病,得治。

生活是一场无休无止的幻觉,所处位置不同,心态就大不一样,所幻想出来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不行动,就只能呆在幻象中,然后慢慢等待自己走向灭亡。就像你在单位遇见的那个四十多岁的老胖子,你讨厌他的现在,却不自觉地在重复他的过去。他在你的年纪上,多半也是你现在的样子,看不上一切,觉得有些迷茫,找不到方向就宁愿退两步靠墙站着不行动。你以为他生下来就这样吗?他在你的年纪上,也是有娘疼有爹爱,说不上还有一颗好白菜。

他有过什么光辉的过去,这事儿你一点儿也不用在乎。反正他现在和你干着一样的活儿,比你高出一职半薪,那都是时间会给你的东西。你瞧不上他确实没什么错儿。这个世界就是结果导向的嘛!谁会在乎谁有一个光辉的曾经呢!说白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光辉的曾经啊,那个北大的才女硕士,难道不够优秀么?那个泡吧成瘾的女上司,不也是曾经辉煌一时的吗?可是,他们的现在你还看得下去吗?

不要以为你足够辉煌了就要停下来。地球都在不停地动弹,你一个地球上的小蚂蚱还想停止蹦跶。该是你蹦跶的季节还没过,等到不属于你蹦跶的季节了,老天自有安排。你总是自命不凡,其实说白了还不是楼底下树上吵死人不偿命的蝉。你跑赢了好几亿来到世上,蹦跶到一半却觉得老天不公,想要回去了吗?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输赢总要付出代价。你以为只有输者才是可耻的吗?输了的可耻就在那一瞬间,过后烟消云散,赢了的才是要向前看的啊!

在某些事情上赢了,你觉得自己就已经赢了吗?所谓人生无常,到最后的结局当然是跟了黑白无常往阎罗殿的方向。可是人生没有了结的时候,在上天没有决定把你当做废料回收走之前,人生所谓的无常还当真是需要自己去付出有偿的代价。觉得老天不公了是不是?老天还就是不会公,老天不公,所以你需要自己做点什么,然后可以光明正大地给所有看你笑话,等你摔傻的人一个中指向下或者拇指向上。老天就是很拽,“老子就是不攻,你想当受自己玩儿去吧!”

觉得离40岁很远是不是?觉得自己还很小是不是?明明已经24的年龄,非得除去虚岁,算过之后发现23,离四十岁还有10多年。可是离25远不远了?工位旁边坐着的那个28岁的,和你干着一样的活儿,还老觉得自己很优秀的那个人,你和他相差的5年在哪里?你28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是不是还有青春活力,是不是还能谦虚敬慎不傲娇?你觉得日子长日子短,日子就那么默默不语,面带微笑,带走了你曾经努力过的优秀,给了你一个不愿努力,所以平凡不过的现在,和一个可以预见的绝望的将来。

是不是不想变成能看见的将来的自己?那就做点什么,改变自己啊。别以为做什么都改变不了自己了,你要知道,就你现在的状态,又穷又挫的人生,你只要稍微蹦跶一下,总会比你现在的状态要好一点。至于那个看起来看不到未来,想起来却又清清楚楚的十几年的光阴,此刻就掌握在你的双手上,管你的双手握着鼠标,还是攥着鸡巴。反正十几年后,你回过头来看十几年前的自己,就知道你的双手给了你一个臃肿的身材,还是稀疏的头发。

关上电脑、离开手机是不是觉得好可怕,万一下一秒钟有人找你怎么办?下下一秒钟呢?事实上根本没有几个人为了几件正经事儿找你。如果你试图戒掉手机软件和无休无止的信息,你会发现,日子除了会更多的变成自己的之外,并没有什么改变。看到谁谁谁买彩票中了好几万,是不是嫉妒羡慕恨,看到谁谁谁白手起家,是不是心里怒骂“丫运气好,老子时运未到”,看到谁谁谁又成了行业精英人间楷模,是不是想说一句“切,也就那怂样”。可是这一切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你只是在不怎么高级的终端前面看到了一丁点不怎么高端的信息,还以为自己就理解了整个世界。如果你一直看下去的话,那你的时运大概不会到了。

关上那些无用烦人的信息吧,那些海量从来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希望,只是让你无休无止地陷入绝望还以为自己知识丰富。你哪怕知道一千个名词,也未必真心实意地追查过其中一个名词的真实含义。脑子里的空白用白纸是塞不满的!关上电脑,哪怕读一本无用的书呢!

学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又何妨呢?

害怕失败还是拒绝成长?不要躲在黑夜的屋檐下陷入无尽的彷徨,实在痛苦了就在黑夜里哭一场。体内有多少毒就想办法排出来。你不要觉得坐在大街上嚎啕大哭的那个胖姑娘很可怜,她只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排毒,效果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明显。

一直想要看的英文原版书是不是还看不懂,有好多单词是不是还在卡,曾经坚持听过半年的bbc是不是该捡起来了?怕什么花时间,反正时间就那样,你花不花,它都会自己走掉。不要怕时间流逝了,别让自己流逝,也许才是正确的选择。

身体不好,也不要老觉得老天太残酷不人道。生病了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又不是死人的病,没死之前还得活着,活着就得治疗。你要知道,但凡不是得了马上就要死的病,你就不能等死。即使得了要去死的病,在没死之前的某段或长或短的时间,你还是得活着。活着,就不能把等死当成唯一的事情来做。人,可以为任何信仰而活,为爱而活,为恨而活,为钱而活,却不能为等死而活。生病了就去治,身体不好就去锻炼。不要坐在地上动不动就骂老天,他是个聋子,要是骂两句就能解决一切,那么大家都集体来骂街好了。

爱着一个人,那就做些爱他的事情好了,管他是不是真的爱你懂你最后还想睡你,管他给你几分精神几分肉体几分温柔几分薄情,反正你爱着他就得做好被他精神肉体几番轮之后还得面对微笑假装没有受伤一切都好。也许,在经历过一段黑暗一段忧伤一段空窗之后,在某个曙光还没有降临的早上,你突然就遇见了一个之前从没想过,现在却觉得无比恰当的人站在灯光下对着你笑。千万别嫌弃他长得糟糕精神不好,要知道,他也是为了等待一个同样不怎么良好的你一路上受尽风霜,被人推来推去,磕磕绊绊受尽沧桑。他也是花了很大的代价,梦想着能够遇见一朵花的心态,却不想阅尽沧桑之后竟然要对你回头笑笑说一声“好早”。

还有那些想要做的事情啊,为什么不去做呢?少年想游荡,中年要掘藏,老年当和尚。世人眼里有着世人的成功与忧愁。只要你活着,就撇不开别人用他们的眼光看你,就逃不脱别人用他们的标准要求你。可是,为什么要被他们禁锢呢?说实在的,如果你不够强大,难免容易被人禁锢住,被这可怖的现实吓破了胆,躲回自己的高老庄。太多人用胃和下体思考世界,做出行动,并要求你做出同样的行动。()最难过的是,你不和他们一起思考,却要跟着他们做出同样的动作。你明明有机会和别人不一样,就要看你是不是肯停下脚步,换一条路。

成长这个事情,也许你觉得无论怎样都是一生,所谓哭过笑过爱过伤过都不过是一笑而过,到最后还不是要跟着黑白无常走过那漫长寒冷的路,还得巴结好孟婆,让她给上一碗热汤。事实看起来确实是这样,但是感觉却远不一样。成长,是小事一桩,漫长琐碎背后,是感知的苏醒。人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贫穷守着辛劳过一辈子。你这样的人,没有了感觉,多半是活不下去。

成长,不是为了给谁交代,不是为了给让谁明白,跟世俗的成功真的没什么关系,只是内心那一瞬间的感觉,你懂!就恰似你走过某地不小心打断交配的两只狗的时候,那母狗看你的眼神能让你绝望又想大哭一场,这东西叫感觉。

成长,为什么要成长,是因为你得靠感觉活着,你得让你的感觉先活下去。就是这样!

2、推荐十部青少年成长励志电影

推荐十部青少年成长励志电影

想必青春,大家有很多的回忆,每个人都有属于的青春世界。有人的青春是骄傲的,有很多人的羡慕。有人的青春是压抑的,活在自己的世界,思考着各种yy。有人的青春很平庸,混混沌沌的就漂过。但我想说的是大家看了我介绍的青春电影,会发现大家的青春都是骄傲的不平庸值得回忆的,电影里的青春都包罗万象地展示出我们经历过的青春,大家会在这些电影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印记。

1、《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展示的是60年代初的台湾的社会现状,当时台湾什么都是灰的,社会风气很差,在当时的空气仿佛都弥漫着失望、堕落的味道。影片讲的是关于青少年拉帮结派互相斗殴和追女孩的轶事,主人公小四从一个好学生慢慢走向杀人犯的故事。

2、《牛仔裤的夏天》是关于朋友的青春故事,电影里的一条牛仔裤神奇地适合姐妹四个人,于是就猜想牛仔裤能带来幸运和祝福。在接下来的一个夏天,在分开的日子里,会飞的牛仔裤给身处不同的地方的她们带来了不同的奇遇,让她们都经历了一个难忘的夏天。

3、《菊次郎的夏天》是关于坏大叔和小孩子之间的纠葛和让坏大叔渐渐认识自我成长的感情。这是北野武的非常不错的电影,体现了北野武的怀恋之间的青春趣事。就算是大叔也有怀恋小时候天真的时刻,更不要说我们了。电影画面非常细腻,久石让以欢快的音乐伴随着电影的始终。

4、《毕业生》是一部很老的电影,讲的是一位优秀的大学生毕业后的迷茫找不到未来的方向,自己的人生被他老爸所控制。一次聚会,主角邂逅了他老爸同事的老婆。因为两个人的抑郁导致两人疯狂做爱来慰藉对方。但主角喜欢上了他老爸同事的女儿。(励志名言  )为爱,主角把他的丑事一一道出,但同时也遭到各方面的反对。主角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他爸同事女儿私奔了。我想提的就是,我们也该有自己的思想主张,来面对未来,面对爱,不要为抑郁而失去自我。

5、《花与爱丽丝》讲的是两姐妹与一帅哥的貌似的三角恋,因为用貌似是有原因的,至于原因大家还是看了之后慢慢思考吧。好朋友之间突然喜欢了同一个人的事经常发生的,但友谊和爱情会怎么选择呢?《花与爱丽丝》就为我们的三角恋青春留下了美好的一笔。《花》的导演是岩井俊二,是擅长以青春为题材的导演,可以说他的电影就是在讲我们的青春。

6、《情书》同样也是岩井俊二导演的一部作品。《情书》是非常出名的,在这我就不多介绍了,也就是对青春爱情的回忆和寻找,拍得很迷幻很美。

7、《十七岁的单车》是王小帅导演的一部关于自行车的青春电影。非常不错,两个以自行车之间的斗争到友谊的蜕变。同样也是怀恋我们自行车的时代。很值得一看。

8、《阳光灿烂的日子》是非常非常棒的一部青少年电影,这也是姜文对自己的青春的回忆。一群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在耀眼的阳光与遍地的红旗中间,度过自己的青春。同样是有冲动、有爱情、有性、有幼稚、有失败、有冒险、也有成长。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的北京。

9、《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主角对玛琳娜的爱隐射在之间的幻想中,晚上想着玛琳娜一边打飞机一边幻想自己是英雄帮助解决玛琳娜遇到的困难。当玛琳娜伤心时,他幻想自己安慰她。反正就是关于性和幻想的青少年电影。

10、另外还有部《留级之王》,是主角不敢面对未来,不想毕业,在一个女孩的帮助下,寻找了自我的电影。

以上十部电影都是我认为我们应该看的值得看的。因为时间流逝青春的消逝,唯自己的青春永留在心。

怀恋我们的青春吧!

3、饥饿的少年

饥饿的少年

文/黄可

真正的饥饿是带着自卑的。

凤凰花开始零零星星地落下花瓣的时候,学校里也开始弥漫起一股似曾相识的气息。每一年的毕业典礼上,抑或开学典礼上,头发已经掉光的教导主任总是意味深长地感叹一句“凤凰花又开了”作为发言的开场。台下满脸朝气的年轻人在话音里会不约而同地转过头去看一眼那两棵篮球场边上的凤凰树,发觉那满枝刺眼的火红,在阴霾的天色里像是某种隐喻。

带着脸盆去盥洗室回来,其他人还是不见踪影,方寒阳坐到了窗户前,从这里望出去可以瞧见对面那栋破旧的教学楼,往左边一点便是图书馆了。已经过去两周了,时间真快。方寒阳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自己那时候是不是很傻呢?想到两周前的开学典礼,自己穿着土黄色的衬衫坐在黑压压的同龄人里,抬起头望着主席台上的那几个模糊的人影,广播里的声音像是重感冒一般带着浓浓的鼻音。

那个人说,你们将来要成为教师……那一刻,方寒阳才知道,原来自己将来要当教师。现在想来,即便只过去了两周,世界却好像已经发生了什么变化,好像眼前的某个地方突然亮了起来,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应该就这样朝着那个光芒走下去呢……唉,是自己想太多了吧。

他还记得那天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自己抬起头望了一眼前方,看见和自己一同考进这所学校的卢杰正回过头来对着自己笑。那是一种真正喜悦的笑意,仅仅为高兴而笑,方寒阳可以看得出来,其实他自己也是高兴的,虽然不知道为什么高兴。

方寒阳回过神来——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他站起身把头探出窗口,同宿舍的徐渭正在楼下朝上喊:方寒阳!寒阳!

怎么了?

有人找你。

谁?

一个男的,校门口那儿。

他知道是谁了。今天是几号了?14号,还是15号?半个月过去了,没口粮了。顺着操场边跑去,远远可以看见那个男人了,还有放在男人脚边的扁担和竹筐。

方寒阳老远就张开了口——

爸。

半个学年来,方寒阳的口粮只有那么几次是父亲挑来的。

如果假期里方寒阳回家去,每次返回学校总是自己挑米。从家里到学校要翻过一个很高的山岭,但是和卢杰一起走来似乎也没有多远,只是有些辛苦。一个月一次,或者半个月一次。其实方寒阳没有和家里说过,他带来的米总是不够吃。一到月末,抑或半月终了时他总是吃不饱。他有些羞愧,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饿得厉害,上午的课上到十点钟光景,肚子总是难为情地叫出声来,低低的,但是方寒阳觉得所有人都听到了。

方寒阳不敢说。不过,说了也没有什么用处,家里的粮不多,还有两个弟弟都在长个,家里……恐怕也是这样的窘境吧,甚至,父亲已经多给了自己口粮了。

吃饱饭这件事情就这样若隐若现地萦绕在脑海里,只有在肚子饿的时候才会显得有些不知所措。方寒阳这半年来成绩一直很稳定,没有什么波动,也算不上什么书呆子。只是下午放学后宿舍里的同学总爱结伴到校外边去玩,半夜才翻墙回来,在这一点上,方寒阳算是有点不同吧。查房的时候辅导员总是问方寒阳其他人哪里去了,他每每木讷,半天答不出话来,后来辅导员习惯了,竟然也相安无事。

他也想和其他人一块出去的,尤其是徐渭每次招呼自己的时候。可是思忖良久每回都兀自一人留了下来,大家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性忽略掉他,徐渭回来时总会带点零食给方寒阳,几次下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没有拒绝。

一个人在宿舍里,总是满脑子奇怪的思绪,他对于徐渭的零食是耿耿于怀的,自己总是受人家照顾,即便是关系不错的哥们也总不能老是吃人家零食啊。可是一到后半夜自己却总是饿,又舍不得花钱。

认真想想,之所以每一次自己到最后都会接受徐渭的零食,还不是徐渭在某个地方顾及了自己的自尊心。方寒阳总是觉得自尊心才是最大的鸡肋,明明不能当饭吃却又被当做宝贝,一点儿也玷污不得。也是啊,自己不也一直扞卫着那可怜的自尊心么?

直到许多年以后,方寒阳才终于真正明白,自己彼时把自尊心当做最后的底线,恰恰暴露了他内心深处最无故的自卑,那简直就像是本能一般的自我保护。

家里穷。

家里的粮总是不够。

这些事情也只有在静下心来才突然都冒出来,他当然知道。吃晚饭的时候母亲没有讲话,父亲一如既往地沉默。去上学吗?还是算了?天还没有黑下来,晚霞红得很漂亮。血一样的颜色,重重地抹在了自己的脸上,仿佛还有了热量,正在变得火辣辣的。是啊,他当然想去读书……

许久之后方寒阳抬起头,望见天色无法挽回地暗了下去。

——你们家穷,就让我们家的娃去读书。

——我们家娃去顶阿阳的名额。

方寒阳静静地站在门边上,没有跨进去。好像某个瞬间所有的力量已经被抽得一干二净,方寒阳听出了那个女人的声音,是方杰安的母亲。你有钱了不起啊……方寒阳在心里道,可是却沉默了,恐怕家里眼下缺的就是钱了,他没有跨进门,只是静静地听着。

时间也是会变长的。方寒阳后来想,那个午后,或许是他这辈子最漫长的一个午后。

夜深了,夜色还是化不开的浓稠。方寒阳睁大眼睛望着天花板,世界静得只有呼吸声。还有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一个女人的声音,像惊雷划过。

——我们家……还是读得起这个书的。

——阿阳是一定得读书的。

那么,我会努力的。方寒阳在心里默念道。

还是饿。仿佛突然饿了。

饥饿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

乏困,疲惫,带着莫名的愤怒和哀怨?似乎所有人都有愧于自己?天旋地转,满眼斑斓的光芒和色彩?耳边有远方传来的轰鸣——其实,每一回饥饿的到来只让方寒阳在瞬间觉得自卑,一种可怜的无助感袭来,久久不能散去。

方寒阳觉得自己越来越饿了,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阳光正透过窗户照到宿舍的地板上,留下一块块方形的光斑,亮堂堂的。他看着在光芒里飞舞的尘埃,突然笑了起来。宿舍里没有其他人,方寒阳只是咧开了嘴并没有发出声音,他在笑,笑自己真是可怜……肚子怎么会饿呢?并没有饥饿感啊……

许多年以后,方寒阳还依然记得那道掉了漆的猩红色抽屉,那里面放着徐渭的东西。宿舍里的每一个抽屉都有各自的主人,然而,在这个没有人的午后,方寒阳小心翼翼地拉开了徐渭的抽屉,似乎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之后,他坐回自己的床上,眼前依旧是飞舞的尘埃,自由而优雅地旋转,慢腾腾地飘向天空。(励志故事  )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只是方寒阳的手里,多了一张饭票。

那顿午饭,方寒阳的饭盒里多了二两的白米。

仅此而已,但是,这必定是方寒阳一辈子再也忘不掉的事情了。

偷。

方寒阳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

为什么要去拿那张饭票,方寒阳不知道。耳畔回响起孔乙己的那一句“偷书不算窃!”——你是在为自己辩解么?可是,有人需要听你辩解吗?徐渭似乎没有察觉出任何的异样,对于他来说,这一张粗糙的土黄色纸片简直微不足道,可是他不知道或许就在离他最近的人眼里,它就是救命稻草,就是最难以企及的奢侈。徐渭当然不会懂,他为什么不会懂?——这就是自己和徐渭最根本的不同吧,一如徐渭根本不曾体会过饥饿的感觉,那种顷刻间需要一个巨大的囊袋用以自我包裹就是为了祈求平静的无助的感觉。

所以,即便明白是偷,方寒阳还是拉开了那道抽屉。

——只是饿了。

也就不需要所谓的辩解了吧。

每隔半个月,我都会搭公交车从学校回家,回家需要翻过一个很高的山岭,每回到这里司机总会把车开得很慢,小心翼翼的。而过了这个山岭,突然之间就会觉得离家很近了。书包里放着的是两套换洗的衣服和几本书,回到家里住上两个晚上,然后就匆匆忙忙地整理好书包,再坐同一个班次的公交车回学校。

这是我上高中之后变得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当然明白那个高高的山岭有不一样的意义,父亲跟我说过很多年以前,他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地走到学校去的,而肩膀上,还担着自己的口粮。父亲就这样度过了自己三年的青春,在一个凤凰花开的季节里突然明白过来,自己马上就要离开学校,油然而起莫名的惆怅。

父亲讲起那三年的时光,总是绕不过自己年少时的饥饿感。我时常觉得抱歉,恐怕我很难去体会父亲口中那种让人莫名心酸的深切感受了。

这些故事里,没有爱情,没有篮球,没有摇滚,更没有打打杀杀,只有自始至终的一种淡然和平静,可是每每听完,我总是觉得心里堵上了东西,莫名难受得很。这些故事里,那个少年即便贫穷即便无助,却从来没有失去一些闪着光芒的东西。这就是父亲作出的榜样吧。

父亲说,他会永远记得那张泛着黄的饭票。那张饭票就和自己肩上曾经担着的口粮一样,都是年少时的希望,甚至,不仅仅是年少时的希望。

因为那里一直有光芒。

4、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记巴东无臂少年杨彬的成长之路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记巴东无臂少年杨彬的成长之路

   6月25日,无臂少年杨彬从网上查得今年参加高考的成绩为509分,能够上今年的二本一分数线,他赶紧用手机向关爱他的人们报告这一喜讯,“我要读大学了!”妈妈田祚梅在一旁露出欣慰的笑容。

意外折翅

1994年农历三月初五日,是东瀼口镇东瀼口村村民田祚梅终生难忘的日子,她只差6天就满三岁的爱子杨彬因触电失去了双臂。

当天,田祚梅正在为邻居帮忙做事,杨彬与大他两岁的堂姐在家中玩,年幼无知的他悄悄地来到屋后玩耍。杨彬无意中走到放在一块大石头的变压器边,好奇心地用小手去触摸变压器,被高压电瞬间击中,双臂严重烧伤。

田祚梅发现后迅速将杨彬送到附近的医院,医生查看伤情后当即建议截肢保命,田祚梅仍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再看。在住院救治20多天后,杨彬被烧伤的手臂不见有好转的迹象,医生向田祚梅下发最后通牒,“再不截肢,杨彬的性命难保。”经过艰难地决择后,田祚梅只好满含眼泪地在手术意见书上签了字,杨彬用双臂换回了一条生命。

出院后,杨彬再也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快乐地游戏和玩耍,甚至连吃饭、穿衣、洗脸、上厕所这些简单的事都无法完成。

挣扎飞翔

4岁时,杨彬看见堂姐正在做作业,他觉得好奇,就向堂姐要了一张纸和一支笔用脚开始比画起来。刚开始写字,脚指夹笔要么夹不稳、要么力度不够,总是无法写出堂姐用手写的字那样好。

“虽写不好字,我没有失落感,反而觉得好玩,特别有新鲜感。”此后,杨彬每天都闹着要用脚学写字。田祚梅在家只要有空就教杨彬识字、用脚写字,从1开始练习起。没有识字卡,田祚梅就拿出旧扑克让杨彬认上面的数字,并学着写;没有纸和笔,杨彬就向堂姐要一些没有用的草稿纸勤加练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久了,杨彬的脚逐渐灵活起来,学会了用脚握笔写字,到6岁时,杨彬用脚写的字达到了小学一年级学生写字的水平。当年秋季学期,田祚梅与丈夫杨勇商量着把杨彬送到附近的东瀼口小学上学。

田祚梅背着杨彬来到3公里远的学校,向学校校长讲明了情况。校长尤德宇当即要求杨彬用脚写两个字看看。韩永春迅速搬来登子,让杨彬用脚写字。尤德宇看到杨彬用一双脚魔法般地写出一些漂亮的汉字后,深受感动,随即把附近的老师全都叫来观看。“这个娃太有毅力了,写的字超过了小学一年级的水平。”在场的刘老师看后感慨地说,说完激动地将杨彬抱起来在操场上转了几圈。因杨彬未能按时入学,也就没有课本,班主任找到了一套旧教课书,把新书送给了杨彬。从此,杨彬顺利地踏进了学校校门,开始了艰难的求学之旅。

在学会用脚写字后,杨彬对同学们用筷子吃饭有了强烈的好奇感,他决定要学会用脚拿筷子。用脚夹勺子吃饭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用脚夹筷子更是难于上青天。

最初,杨彬用脚夹筷子,感觉特别不灵活,两支筷子总是转不动,无法夹菜。他就又改用勺子,过一段时间后,又开始练习用筷子。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坚持,他成功了,到时9岁时就能把一双筷子在脚下运用自如,夹菜、吃饭均可完成。

从小学四年级起,数学中要用三角板、圆规等学习工具。在写字之外,如何用好新的学习工具,又成了摆在杨彬面的难题。每次遇到新问题或麻烦事,杨彬从没有失望过、气馁过,他总是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面对,用一种强烈的自尊心去挑战极限。渐渐地,一双脚能打开文具盒,能用好三角板,能使用橡皮擦、开抽屉锁。

当完成写字、用三角板和橡皮擦等练习后,在一段时期内用圆规可难到了杨彬。“用脚把圆规从文具盒中取出后,能分开一定的角度,也可放到练习本上去,就是不能转动。”杨彬介绍起当时练习的过程来仍是满期脸的自信。通过冥思苦想后,杨彬想到了用另一只脚去帮忙,当用一只脚稳住圆规,别一只脚转动帮忙时,圆规真的动了起来。又是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和练习,杨彬的一双脚能画出无论大小的标准圆。

再后来,杨彬学会了用脚漱口、开门锁、写毛笔字,还学会了用脚打电话、发短信、用电脑。除了不能用脚穿衣裤、洗脸外,其它的动作只要别人能用手完成的,杨彬几乎都可以为一双灵巧地脚去完成。在外人的眼中,杨彬练用脚练就了一些绝技,而对他本人来说,只是一种简单的求生本领。

爱心护航

杨彬上小学的前一个星期,田祚梅每天清早就把他送到学校,一直等到放学后又把他背回家。坚持一个星期后,老师和同学们都熟悉了杨彬,自发地帮助杨彬做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田祚梅就早晨把他送到学校,回家忙一阵农活,待到放学的时间就去学校把杨彬接回来。

“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后,杨彬语文考了100分、数学98分。我收到杨彬的成绩单后就暗下决心:再苦再累也要将他培养成材。”从此,田祚梅陪杨彬踏上漫漫求学之路。

小学毕业,杨彬以全a的好成绩顺利进入了雷家坪初中。田祚梅在学校附近住了下来,尽全力为他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特意为他做了一张小课桌和一个高凳子。父亲杨勇则在镇里一家煤矿开车赚取生活费养家糊口。

初中毕业时,杨彬以585分的好成绩顺利考入巴东一中。在县残联的关照下,田祚梅搬到了巴一中附近,全力照料杨彬的起居。

“从杨彬上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全社会的人都在关心他。”田祚梅感激地说。

杨彬上小学时的一个冬天,班上一位女同学的妈妈到学校无意间看到杨彬正在用一双赤裸的脚写字,回家后特地编制了一双毛线袜子送给杨彬;冬天上学时,韩永春老师总是给杨彬脚下放一个小火炉;同学们帮助他上厕所、打饭、喂饭,争先恐后地帮助他。与他同班的女同学彭了就住在杨彬家的楼下,只要天一下雨,她就会主动为杨彬打伞。三年来,从未间断过。上高三时,有个60多岁的老人将500元现金交到班主任手中,让其转给杨彬,却始终不透露自己的姓名……

当得知今年杨彬考出509分的好成绩后,县残联主动到杨彬家,帮忙他选择学校,填写志愿,表示一直把他送进大学的校园。

采访结束时,杨彬告诉记者,他现在想读三峡大学的财务管理系,大学毕业还要攻读研究生,一定要学得更多的知识,将来回报社会,为社会作贡献 

推荐阅读:[北大9年寒窗苦今朝哈佛展翅飞——记安金鹏]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