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岁单身的时候,我是怎样自我增值的?
20多岁单身的时候,我是怎样自我增值的?
文/李娜yu尔同消万古愁
当80多岁的传媒大亨默多克再度结婚的时候,邓文迪正挽着30岁小鲜肉看秀;当40多岁的王菲和李亚鹏离婚的时候,人们以为这个年纪的中年妇女只能在家带带孩子了,人家竟然和小自己十几岁的谢霆锋复合了;着名的婚纱女王,华裔设计师王薇薇,在62岁高龄的时候,交了个27岁的运动员男朋友……
是的,这个世界正在重新定义女人,我们也在重新审视着自己的人生。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不再是幻想着个王子骑着白马来拯救我们,而是通过努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活得更加自由丰富。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个世界是势利的,拥有资源的人总是会获得更多的自由度,和更加绚丽丰富的人生体验。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情场,你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你自身的价值。
那么怎样提升自我价值呢?这也是我最近经常被读者问到的问题。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单身是自我增值的最佳时期,非常赞同。
我29岁才结婚,之前漫长的20+时光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度过的。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并不懂得珍惜时间,我也有过一段特别颓废的日子,每天浑浑噩噩。睡到自然醒,翘课,吃垃圾食品,宅在宿舍里无休止地看美剧……看着别人出双入对的身影,也会顾影自怜;看着别人抱着手机跟男朋友煲电话粥,而坚持不懈给我打电话直到手机没电的,只有送快递的。
那个时候我非常自卑,觉得自己的人生看不到一点希望,并且特别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什么都不敢去尝试,因为害怕失败。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蔡康永的一段话——
15岁觉得游泳难,于是你放弃学游泳,18岁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语难,于是你放弃英语,28岁有一个很棒但要求英语很好的工作,你只能说,我不会耶。
这段话像当头喝棒一样敲醒了我。我忽然觉得,不能再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土里逃避人生了,如果自己没有变得更好,那么就算出现令我心动的人和事,我也把握不住啊。
那个时候我23岁,正在大学校园里念研究生,虽然醒悟得有点晚,好在终于踏踏实实地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从外表到内在修炼自己,提升自我的价值——
1、我开始注重形象了。
一边在网上跟着网红、明星学习穿衣搭配,一边给自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健身计划,每天晚上的操场上有了我跑步的身影。几个月之后我变瘦了,也更好看了。变自信了之后,我不再宅在宿舍里吃薯片看电影,而是乐于参加学校和班里的活动,在那个理工科大学,我从一个寂寂无名的丑小鸭宅女,变得小有名气。
2、我开始注重学习技能。
研二的时候,我报了一个外教英语课程。每周4个小时的训练,使我从不敢开口到和老师同学自如地用英语交流。那个时候没有想过学英语会有什么用,但是课余时间很丰富,就想着先做一些储备总有一天会用到的吧。一年之后,着名的跨国能源公司招聘2名实习生,我pk掉其他几百位竞争者,顺利进入公司实习,另一个入选的同学是北大的。
3、我开始注重理财。
20多岁即使工作了,收入也不会很高,那真是一段什么都想买,又好像什么都买不起的时光。我研究生毕业工作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在“啃老”或者“月光”,我却开始开源节流了。业余时间我做了很多兼职,包括开网店、摆地摊、写广告文案……一开始当然很难,当然很多时候觉得累,委屈,压力大,但是转念想一想,通过努力可以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暂时辛苦一点又算什么呢?两年之后我兼职的收入已经比工资多了,我也从合租的小房间搬到明亮的独立一居室。
4、我开始注重修炼内心。
那段时间我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很多问题都有了解答。我真正敢于面对自己内心的伤痛和缺憾,了解到自己自卑和焦虑的根源,逐渐去修复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建全了自己的三观,并且建立了核心自信,人生有了方向,不再在意世俗的价值观和外界评价体系。
现在我30岁,正生活在理想中——有爱亦有梦。每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并且梦想正在一点一点地实现。
现在回想起20多岁单身的时光,那段狠下心来改造自己,努力提升自我价值的岁月,很感激当初的那个自己——我选择了坚持,而不是沉沦;选择了艰苦奋斗,而不是放任自流。这个世界虽然势利,却也公平,你的年龄、美貌和背景,永远敌不过你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如果你也20多岁,如果你暂时还孤身一人,请不要悲观,更不必顾影自怜。因为你拥有最宝贵的资源,那就是时间。20多岁,一切都来得及,与其期期艾艾地等待着被王子拯救,不如早点看清现实,从现在开始努力提升自我价值,变得更美丽更富有更快乐吧。就像人们常说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2、20多岁,你迷茫又着急
20多岁,你迷茫又着急
20多岁,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房子想要汽车,你想要旅行想要享受生活。你那么年轻却窥觑整个世界,你那么浮躁却想要看透生活。
一、别急,千万别急
上周在南京出差,深夜拖着疲惫去跟朋友见面,畅谈至凌晨两点。回到酒店已近三点,同屋的同事竟还未睡,点根烟,对着65层下的旧都夜景发呆。他非健谈之人,光头,一副艺术家模样,气质有天然的冷漠,之前交往无非公事,更无多话。不知道怎么提到了当今青年人的心态和选择,竟就聊起来,再也收不住。
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着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代人是怎么想的,我反感几零后几零后的区分和标签,我跟很多自己的同龄人聊不来。人是靠价值相互认同的,而不是年龄。现在你们这代人看上去都挺急,房子、车子、票子,但就是你们同龄人,也不全是这么想的吧?我点头。他继续道,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闷,真的,都是这么过来的。
两年前我才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儿子两岁了。我觉得一切挺好。25岁时我在一家体制内单位工作,已有七八年工作经验,呆不下去了,要走。领导请我喝酒。他一口闷了一杯酒,跟我说,你还年轻,别想那么多,别着急,做该做的事。就这一句话,我受用至今。我年轻时爱玩、浮躁,总有各种诱惑扑过来。我就记着老领导这句话,其他都不想,就做自己的事,一晃眼就到现在了。他继续道,你要说奋斗什么的,我从来没有,就是一步步来。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会有的,不可能没有。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他说,守得住,慢慢来。
一个月前,我刚来,抱回家十几本往期杂志。匆匆翻完,绝望地陷进沙发里,给老师发短信:文章何时能写过四大主笔啊?差距不是一丁半点。他回,别急,你年轻。我说,我都24岁了,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他回,才24岁。我们最年轻的也30出头了,别急。
才24岁。他连说两次,别急。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他指英语,也说人生。
说来说去,还是急。
二、“出名要趁早”,害了多少人
有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到那个人身边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句话或不只关乎职业生涯,也关乎生活智慧。人们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或成就,跟年长却开明的前辈交流,他们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你愁肠百转看不穿的,或许是他们也曾有过的迷茫。
在18岁—23岁那段时间,我很没出息地爱翻阅名人履历。每知晓一个佩服、羡慕嫉妒恨的人,便去搜寻他的经历——几岁硕士毕业?何时修完的博士?多大年龄开始在职业领域崭露头角?何时达到今日的成就?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多少人。我反感成功学,因为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但我确信自己是幸运儿中的一个。我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我狂妄自大,对自己在外形和才华上的优势得意洋洋;我思考一切严肃的话题,阅读跟这个世界奥秘有关的书籍,向着古往今来浩瀚的文明致敬;我期待人们在出版物上阅读我的文字,在媒体上谈论我的名字;我向往声名、金钱、漂亮姑娘的长发,我反复阅读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为另一个同样骄傲的灵魂而心潮澎湃。
可我才20岁。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时至今日,无数同龄人的文章、微博里,在大受追捧的出版物里,还充斥着类似观点,甚至已成为带有反成功学意味、带有天然“正确性”的话语,大受“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青年认同。
但是,你问一个刚刚告别机械枯燥的高中生活,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女朋友,他还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有人会问,这有问题吗?诚然,这也是“我想要什么”,但却只是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想要什么”不应只关乎俗世的职业、功名,它应该切合更深层次的命题、人本身的挣扎和探索,即——我是谁?
你是谁?想拿遍大学里所有的奖学金,想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想获得一个高薪的职位,想在北京四环内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noooo……你是谁?
为什么那个愿意在一切可能的物体上涂涂画画的家伙,去做了一名公司职员,只因大家都说,自由画家的生活没有稳定保障?
为什么那个立志“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的姑娘,进入了国企,只因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记者收入不如国企高?
你是谁?我是说,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你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你、干涉你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经输出给你的价值判断,你又是谁?你躯壳之内那个砰砰乱跳、嗡嗡作响的他、她、它,是谁?
世事多舛,你来何干?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
但你一定朦胧知道自己是谁,对什么事感兴趣吧?如果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是灾难了。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来吧。无论多少声音试图扭转你,说你热爱、着迷的这件事情,没钱途、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都请悠悠的对他(她)说:off,this is my ownlife.
不为什么,因为热爱。千金难买热爱。
我曾把几年来写过的一些文章发给丹青老师看。他很高兴,回信说,文辞再沉静一些就更好了,但就这么慢慢写起来吧。他没有说,你要在笔头功夫上多努力,他日成为着名的记者、作家。我懂他的意思:你喜欢这件事,就慢慢做吧。
去哪里,不重要。
三、为什么要让人生“画地为牢”
朋友问我,以后想做一个出色的记者吗?我说,不知道。他诧异,你不是混传媒圈吗?我亦诧异,为什么要在20岁出头的年纪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定义即枷锁,即画地为牢。难道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尽一切可能伸展自己的触角,去触摸不同的、多元的事物,感知并观察丰富、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么?
下了定义,即关上了可能性的大门。你怎知日后不会遇到更令自己好奇、亢奋的事情?你才20多岁,20多岁,20多岁。我为什么不能去做职业旅行家?为什么不能去做ngo?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为什么不?
阅读名人传记,好处是能藉由他者在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参照自己的生活;而负面效果却可能更致命——“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你回头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花些心思,会看到一条似乎清晰的轨迹和路线,进而“恍然大悟”:我正是循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来的,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啊。如果你写过申请学校的ps,可能有类似体验。但,这或许是欺骗性极强的“假象”——回望过去履历难免会总结、归类,拎出一条主线来并不困难。很可能,你从一开始并不是想成为这样的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只是迷迷糊糊的,循着兴趣走过来了。
是的,是兴趣,而不是规划——“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日后我莫名其妙成了一名电游玩家,我在个人传记里也可以深情回顾“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职业电子游戏玩家”,因为我4岁开始玩电子游戏,至今仍不辍,算得上发烧友。
莫忘了,冯唐年轻时是个诗人、文艺青年,后来修了妇科博士,再后来做了***,现在又做了实业。
莫忘了,老罗直到27岁之前,还认为自己终生跟“老师”和“英语”这两个词绝缘。
我一直对“规划”二字持有戒备,所谓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忽悠者众。
人生是靠感知的,如何规划呢?职业生涯是靠机遇和摸索的,如何设计呢?而规划如何成功,更是无稽之谈。丹青老师28岁登上去美国的飞机时,如何规划自己此生要成为对公共领域发言的学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欢画画,就画,一笔笔的画;秦晖老师15岁下乡插队时,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待农村了,如何“立志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标杆”呢?他只是喜欢阅读,就读,一本本地读。
如果我四五十岁时有机会受邀到年轻人中去开个讲座,一定要叫做“我的人生无规划”;如果我混得灰头土脸,在世俗意义上是个无人问津的卢瑟呢?那我就跟自己的孙子吹吹牛逼讲讲“无规划之人生”中好玩儿的故事呗。
四、谁也无权告诉你该怎么活
如果你时常参加中国大陆的思想人文类沙龙,哦不,或就是普遍的名人讲座。在提问环节你几乎很难错过一个问题,“xx老师您好,请问您对当代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据一些讲演者众口一词抱怨,这几乎是最令他们反感、厌倦的问题。或许连提问者自己都很难意识到,这个愚蠢的问题潜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心理成因: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出人头地。
不然呢?如某位学者所言,一个年轻人恳请一个老东西教自己如何面对新鲜世界。荒唐吗?丹青老师说,爱干嘛就去干嘛,关我什么事?你们好不容易生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却还想让别人指导你该怎么活。
当真连自己喜欢做什么,该如何活都不知道么?想赢怕输罢了。该做些什么、走什么样的路,难道不是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错出来的吗?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些。时不时停下来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怎么可能不摔跟头呢?怎么可能诸事顺利呢?怎么可能有条一马平川叫做“成功”的路供你走呢?()不多试错几个怎知自己跟什么样的人处得来呢?同理,不多尝试一些怎知自己喜欢什么不适合什么呢?
正如丹青老师给贾樟柯的书写序,“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青年人的选择就如整个国家急功近利的写照,“先污染后治理”,先成功后成长,先找工作再找兴趣,先出人头地再寻找自我。某位职场中的朋友抱怨,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迷失了困惑了。不知自己到底适合这份工作吗?
我问,你到底喜欢做什么?他嚅喏半天,说不上来。
有的明确表示,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该去报个拉丁舞班吗,去报个吉他班吗?
从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职业问题并不大,业余时间发展偏好就是了。但我后来才醒悟,比“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灾难性一百倍的,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黄律曾有条状态写道,“现在想想中国父母从小到大灌输的要一直读读读,抓紧把书读完最好读到博士,然后去工作实在是害死人,这样看起来是沉得下去的表现,其实越到后面就读得越浮躁。美国人这儿gap一年那儿gap一年,反倒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本来就是个沉淀的过程,急匆匆地往学位阶梯上爬干什么!”
这让我想起听来的一个故事。一个澳大利亚人,大学毕业后在半岛电视台做了三年记者,游历了欧洲,后跑去念了一个哲学一个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又到非洲做了两年义工,等他跟我一个师姐成为名叫“人权”的硕士项目同学时,已经33岁了。我不解,他读完硕士为什么不继续读博士呢?“他在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兴趣点才跑来念一两年书,但这些兴趣的程度都没到博士那么深入,而博士研究的方向很可能是一生的志业”,师姐道。那他毕业后都35岁了,做什么呢?“他似乎还没确定”.
这似乎是一个不靠谱的反面典型。正如一些老同学对我的印象。他们一边说,羡慕你丰富多彩的生活,听完我近期打算又同情地啧啧叹道,那你留学回来都多大了?27岁。还读phd吗?不知道。那你何时结婚?谁知道呢,30岁?也说不定念书的时候就闪婚了。你也太不靠谱了吧,我都副科了……那你留学回来能找一个多牛逼的工作?我说,出国未必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目前想从事的职业不出国留学也能做的。啊?那出国意义何在?
个人阅历、视野和自我完善。看看更大的世界,在自己身上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话我终究没说出口。
五、你要的是快乐还是“成为大人物”
有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终究只是个平庸的小人物,所有的梦想都没能实现?(戳这里)这是网络流传很广的一篇帖子。
我在南墙群里问大家。马老师说,不会的,说实话大家都是了不起的人,按照自己节奏一步步来,不会差的。
亦有友人问我。如果你终究只是个平庸的人,那些牛逼的梦想都没实现,世界也没改变丝毫,会快乐吗?
我问,温饱不愁吗?他说,那肯定,没这么惨啦。只是说,蛮普通的,可能只是一枚平平的记者编辑,在单位无甚出彩之处,月薪最高也就一万上下,交房供,养儿育女,开辆普通车。不痛苦,但也没什么光彩,的生活。
家里空间是否足够让我挂幕布开投影仪踢实况?可以。
还喜欢足球,喜欢阅读,喜欢年轻时喜欢的一切东西?是的。
时而三五好友,烤串啤酒,把酒言欢;时而周六周日,球场相见?是的。快乐。
他看着我的眼睛。快乐。我点点头。
不久前去东北旅行,路途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导游、乘务员、售货员的差别。你会轻易的发现,性格将人与人彻底区别开来。
我们遇到过热情健谈、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导游,也遇到过黑着脸像客人欠她钱一样,没问两句就不耐烦的导游;遇到过如一切常见的公务人员般恶狠狠的乘务员,也遇到过穿着制服坐车厢里跟乘客扯淡逗乐的乘务员。
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你会如何对待你的客人?考虑到这是日后再也不会打交道的“一锤子买卖”,何况也很少有人真正有闲心去投诉你恶劣的服务态度。
考虑到,你完美的服务态度很可能无法给你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除了客人的一声感谢,一张笑脸。所在单位无法注意到你的“优良表现”,你表现好不会被升迁,表现差也很难被辞退——在中国,那个对客人态度恶劣屡遭投诉的可能反而讨领导喜欢,比你升迁更快。你懂的。
总而言之,你的服务态度无法对你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可见的好处,你此生都会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你会如何做?
是的,或许你终生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态度依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云泥之别。你热爱生活和工作,真诚的感知、理解、善待他人,或许未曾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有形的回报和改观,却软化了你与内心、世界的边界。你不断接收到来自他者的正面回馈(感谢、笑脸、善意),再不断释放出正面能量,形成良性循环。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记得那个导游、那名乘务员、那名售货员的热情、爽朗和笑脸。想起来都是暖意。
他们或许此生都是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也很难有何升迁,但从他们的工作态度里,我读出了真正的快乐。
做一件喜欢的事难道不是做这件事最好的回报吗?正如写作是写作的回报,画画是画画的酬劳。
六、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档,“成为更好的人”。
这句不疾不徐却又溢满坚定的话,曾无数次给我力量。
如今,我却感觉这句话充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进步论腔调,在铺天盖地的励志话语中,我偏偏爱上了“毁志”.我更喜欢用“感知”这个词。或许我们并不能创造生活、规划人生,或许,体味、经历、感知、理解,这才是成长的密匙?
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陪母亲坐在太阳下聊了一下午天,漫无目的的,童年、成长、家庭琐事,有没有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没有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没有跟近韩寒最新的博客,没有刷新微博,只是给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躺在恋人的臂弯里发呆,算不算荒废生命?
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某种吊诡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们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十八岁开始苍老”,二十岁开始怀旧,尽管仍在青春,“你爱谈天我爱笑”的时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另一方面,我们拼命的想要向前奔跑,想要稳定、无虑的生活,想要拥抱住某种确定感,焦虑着,想要立即像三四十岁的人那样,车房不缺,事业成功。
你,你,你,
真的享受年轻吗?为何你一边怀旧一边还在努力奔跑?
你,你,你,
真的热爱冒险和漂泊吗?为什么将理想纳给稳定和房产证做投名状?
你,你,你,
真的珍惜可能性吗?为何我看到你宁肯早衰也要拥抱“生活的终结”?
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难道不在于这缓缓经历的一步步、默默感知的一天天,而在于未来的宏大勾画?
结婚的,添子的,升副科级的,做小经理的,博士毕业的,买房买车的,走得好快。我曾经焦虑过,后来发现,那不是我的节奏。我是慢吞吞的一头牛。如果方向错了,就会兜大圈子,如果方向对了,就不怕慢。
一步步,一寸寸,一点点,一天天,慢慢来。
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还在一边晃悠一边张望,走一步停一下,摸摸这个碰碰那个,试图去感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新鲜好奇着呢。但我确定,我只会走自己想走的林荫道;我确定,我会像哈维尔说的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在真实里。
2011年可能是有生以来最不顺利的一年,屡遭挫败,计划搁浅。回头望望它,再踮起脚尖往2012年瞅一瞅,我还是想慢吞吞的说,我们都要死很久,活那么急干嘛,慢慢来。
所有的成长和伟大,“如同中药和老火汤,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七、人生不怕走得慢,就怕走错路
刚来美国时,总听到中国人说美国懒散,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美国人每年一定会外出度假,至少也要到海滨,在沙滩上躺躺。
中国人想干事,干起来确实夜以继日。吃起苦来,也是举世无双,我常听到美国人说,中餐馆的人,工作真辛苦,一周上六天班,开餐馆的人甚至一天上七天班。美国餐馆,把一天的班分成午班与晚班两个班,一般服务员只上五个半天班。
可是,你真得与那些开餐馆的去聊一聊,他们都会告诉你,钱一但赚够,就再也不开餐馆了。
因为累,而生厌,生厌的东西,一是不能长久,二是不能有创新,成为一流。所以,中餐在美国是几乎快餐的代名词,而不是高档的标志。
美国人看来懒散,又会享乐,可是美国还是超强,而中国人劳劳碌碌,可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奥妙就在与此。
而且,国人虽然走的快,却常常走错路。美国人走的慢,却常常走对路。
走得快时,如果犯错误,损失就大了。五十年代,大炼钢铁之际,每家都把铁锅砸了去炼钢铁,其中有一年,钢铁产量几乎赶英超美了,可是,这样竭泽而鱼似的炼钢,后继乏力,后来灾难接踵而至。
慢得好处是,有足够时间评估结果,有错误就停下来。中国现在的经济高速增长,举国欢庆,可是,这不是没有隐忧,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惊人。环境污染有影响到人的健康,使医疗支出成倍增长,这侵蚀着人们生活品质。
中国人对自己的房子,每年都花精力维修,有些五十年的房子,还象新的一样。
苦干不如巧干,巧干都有计划,都擅长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每次都市简单的另起炉灶。
贵在持之以恒。中国人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在实践中做不到。
中国的学生,有些小学开始学中学内容,中学开始学大学内容,有些大学还有少年班,这些人的学习真是够快的。可是,为什么在诺贝尔的排行榜上,他们却迟迟无名?
关键就是,很多人跑得快,可是,却常常该变方向,没有恒心。很多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不在学习了。而美国提倡的是终身学习。
再看经济学家。中国学生数学比美国学生强,而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却比中国多得多,考虑到现代经济学用到很高深的数学知识,这匪夷所思。
可是,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这也是情理之中。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包含经济学家,却有很强的竞业精神。一辈子从事一个领域的研究,衣带渐宽终不悔。最后,月中折桂,并非偶然。
在技术领域,中国人用经营餐馆的方式来经营软件,很多程序员累得都想转行。很多经验的积累就白费了。殊为可惜。
所以,我想说,人生,只要方向对头,就不怕走的慢。慢一点,也许成功回来的晚一点,但更能保证成功的品质;慢一点,也许不会那么早到达终点,但亦不会因太累或太急躁而半途而废。你说呢?
3、单身是最好的增值时期
单身是最好的增值时期
文/杨熹文
二十几岁开始,我渐渐被迫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光,仿佛作为一个成年个体,从这个年龄出发,就有了必须要独自去经营和挑战的生活,和他人再无牵扯的关联。最惨的是,那一年我和男朋友分了手,生活里至此少了一个可以分享快乐和幽怨的角色。我突然发觉身边怎么连个一起看电影分享爆米花的人都没有了,坐在电影院最中间的座位,看一场刺激暴力的枪杀片,3d眼镜里的子弹嗖嗖地射在我身上,我捂着胸口,被一群情侣包围着,一个人暗暗流着泪。
那段身处异国的时期,即便把生活用打工装满,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心里却依旧是空空的。失去了身边男生的长久陪伴,仿若失去了一种共同探索生活的乐趣,我听得到生命里有一扇窗被重重地关上,从此再也不能够从那里窥探到外面世界的璀璨和美好。于是每天晚上十点后,我从打工的餐馆回到家,一颗心百无聊赖,趴在床上,打开电脑看两集柯南,五分钟刷新一次人人网和朋友圈。可是长久以来,我的精神异常空虚,生活严重缺乏动力,这是一种从心理上散发出的苍白,比体力上的疲惫更要糟糕。深夜里盯着天花板,身体早已睡去,精神上却清醒无比,呆呆地看窗外投进来的车灯在墙上拉出长长的光影,双手揽住膝盖,害怕明天。我听得到自己失望的声音在无边的黑暗中蔓延,这就是你日复一日的生活吗?
有一天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台湾文案教母李欣频如何用诗歌般的创意文字将诚品书店塑造成为台北市的文化地标。那一年,三十七岁的李欣频已经去过三十七个国家,用7年出版26本书,坚持一天读一本书,一天看一部电影。她说,“每天看一本书,一年就能与别人有365本书的差距。阅读是一个很棒的感受,召唤另外一个灵魂来跟你对话。这是最大的资产,没有人可以拿得走……”这个把生命活成一场盛宴的女人,就成全了我日后的自我拯救。
那时精神上贫瘠不堪的自己,迅速被那种向上的生活方式所吸引。倚在床头,披头散发,借着台灯微弱的灯光一边吃薯片一边喝软饮料觉得生活无聊透了的我,不禁问自己,距离三十七岁还有多少日子,到那个时候,我可以成为李欣频那样背着大大的双肩包、用纸笔相机来施展创作欲、满脑子都是新鲜想法的特立独行的女人吗?我开始意识到,如果只以每天看两集柯南再紧盯朋友圈更新的态度来生活,我可能在三十七岁时迎来这样的人生——熬到了柯南大结局,或许也顺便看完了银魂和海贼王,朋友圈的更新日新月异,只有我被腐蚀在岁月的沉滓里。
这种关于未来的设想,像是一记耳光,啪的一声落在我年轻的生命里。从前的我,坚信男人是一扇窗,可以带我领略外面无尽的风光,他们对世界有种无边的探索欲,天生懂车懂历史也懂股票,脑瓜一转就知道哪里有青山绿水的美景,哪里有精致可口的西餐,哪里的影院有最好的音效,哪里的酒吧有知名的乐队驻唱……所以当这扇窗被关上,我的世界仿若失去一柱光,却忘记我也有生命自备的锄头,只要拾起来亲自动手,也可以砸掉隔开自己与世界的这层屏障,在单调枯燥的生活里竖一扇宽敞明亮的落地窗。生活的层次深浅,最终是要依靠自己去决定。
就是在那一年,我发觉单身的时光,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无聊,如果能够在生活里为自己树立良好上进的目标,在持续不断的坚持下目睹生活的蒸蒸日上,也是一件踏实美好的事情。我为自己的人生列出了一张清单,从前恋爱时没有时间看的书和电影,终于可以用一个人的日子慢慢品味欣赏;从前恋爱时享受美食不知不觉长到身上的赘肉,终于可以有足够的空闲用跑步去消除;从前恋爱时每到月底总是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终于可以用大把的时间去好好赚钱;从前恋爱时未曾设想过的未来,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和自己来一次认真的对话。
那一年,第一次沉下心来为自己做一次生命的改造,发觉除去爱情,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东西值得自己细细体味。严歌苓笔下辛酸的移民故事,大卫芬奇镜头里的悬疑片,跑步机上持续不断的慢跑,细细琢磨菜谱,认真烘焙的巧克力饼干,都为生命提供了一种热闹欢腾的存在形式。单身的这一年,我读了二百余本书,看过九十几部电影,跑掉一千几百公里的距离,吃掉让人感动的很多自制美味。我发觉读书是让人成长最快的方式,运动提供了静心思考的途径,看电影是旅行的最佳替代品,研究美食是女人的另类才情……单身清单上的大多数可以被移除,而那些暂时还没有完成的,就留给更加努力的下一年,我的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
感性多于理性的女人总是喜欢用经济学去衡量爱情,把不同质量的男人比作股票,纷纷想扔掉垃圾股,抓牢潜力股,看准绩优股。可是在购买股票之前,若想稳赚无赔,是否也该保证自己是个深谋远虑的智慧股东呢?
几天前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正忙着做家务,弯着腰除尘,抬头时撞到坏掉的微波炉,顿时眼泪止不住地掉下来,我急忙安慰,朋友却摇摇头,“不是因为太痛,是因为心情太糟,我怎么总有做不完的家务、担忧不完的心事呢……”我环顾这个小小的家,只不过才经历一年的时间,角落里就堆满杂物,需要清洗的衣服垒得老高,天花板上的霉点清晰可见,锅碗瓢盆堆在水池里还带着上一顿的食物残渣。我听着朋友开始数落那个下班后就坐在电脑前打游戏的懒男人,却没忘记那一年失了恋的她,抓住了那个男人顺下井底的一根稻草绳,迫不及待地爬出来,是多么地狼狈。
而我的另一个朋友,是出了名的有性格。每一次分手,都要有一年的闭门期,她把这称为一种修行。这段空档期,用来清空旧的情绪垃圾,用足够的时间完善自我,不会把重心再放在爱情上。她会挑一件新鲜的东西去学,插花、日语、舞蹈、高温瑜珈,又或者来一次静心的旅行,不管是哪一样都全身心投入,用新的知识和眼界升华自我。等到闭门期一过,她再欣然接受男人的邀请,而这下一段的恋情,大多质量要比上一次的好。就像李欣频说过,“一定有好男人,只是你的视力还没到看得见的位置。假设好男人在 5 楼,自己在 1 楼,可能只看得到地下室的男人,到山顶你就会看到其他山头,而一直停在山脚下只会看到路边摊跟垃圾堆。”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实验吗?在一个房间放满了不同频率的音叉,如果振动其中一个音叉,另外一个和它振动频率相同的音叉也会被引动,后来它被延伸为一个理论,多年来被身边的人不断证实,一个人的思想、情感都带有一定的振动频率,所以会吸引和他振动频率最相近的人、事、物。所以,现在的你或许失了恋单了身,还在对那段伤心的旧情耿耿于怀,请收起你的眼泪和失落,因为生活欺骗过我也告诉过我,生命是一场公平的赛程,在时光轴的这一端你潜心修行,那一端就一定会有更好的人在等着你,他健康向上、幽默开朗、睿智忠诚,正等着许你一生的好光阴和不辜负。
4、20多岁,已经到了一个需要重塑自我的年龄
20多岁,已经到了一个需要重塑自我的年龄
文/公羽依娜
01
前几天下班后,跟一位朋友吃饭。
我们相识于3年前,在贵州一起做公益活动认识的。比我小一届的他,如今,在某电视台做着编辑类型的工作。大学期间的他,学着通信类型的专业知识,可却对文字类型的工作情有独钟,最终,通过自己一步步努力,在步入职场的时候,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字类型工作。
他跟我说:“我自己也开了一个公众号,可是我平时不敢写。”
我问:“为什么呢?”
“因为感觉自己的眼界太窄了,写不出什么好东西。毕业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感觉自己很多东西不懂。”他说。
其实,不单单只有他有这种感受。踏入社会后,我也经常会有这种感受,觉得自己很多东西不懂,面对未知的一切,时常感到迷茫。
有人说:“20多岁的年龄,是最美好的年龄。”
可我却觉得,20多岁的年龄,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年龄。
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多人完成了从校园到社会的过度,犹如一张白纸似的,在社会上涂抹下属于自己的颜色;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多人完成了由单身到婚姻的过度,仿佛昨天还是个小孩,而今已为人父母,担负着不一样的压力与重任;在这个年龄阶段,很多人完成了财务状况的转变,从依靠父母,变成了自给自足,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20岁之前,是在父母的怀抱中成长起来,而20岁之后,是自己开始学会去成长,这个时候的我们,犹如黑夜中迷失的小孩,在黑漆漆的环境下,摸索着前进的道路,而这样子的一个阶段,也正是需要我们重新塑造自己,才能够掌握属于自己人生的方向。
02
上个月,公关达人林希平来深圳开了一场演讲,因为这场讲座,对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学时候的他,学的是地质系的冷门专业,因为不喜欢这个专业,他一直想要转系,可最终,转系并没有如愿以偿,而是以失败告终。
毕业后的他,找到了对口的工作,在地质行业摸索了一年,可是,却怎么也提不起他的兴趣,最终,他辞职,重新寻找工作。
刚好遇到了台湾的中华航空公司在招人,所以,他便去参加考试,最终如愿考上了。在华航公司里,他一待就是10年,前五年,他做着地勤类型的工作,后五年,才有机会去总公司做营销类型的工作,才渐渐的接触到了公关这个行业。也正是因为华航空难事件,使他有机会对接真正的公关公司,并因此获得机会直接跳槽到了公关公司就职,开启自己的人生篇章。
回忆起他能够跳槽到公关公司的经历,他说,别人选择他,并不单单是因为他的英文能力好,还有一些东西给他自己加了分。
那时候,没有电脑,公文都是用手写的,而他的公文写得非常整齐,而且逻辑思维非常好,别人都很喜欢他写的公文,而这一点,也成为了别人记住他的优点。
他去到公关公司后,也不断的在做着各种积蓄与准备,期间经历了“三级跳”,一直担任到中国区主席。
如果不是在工作中不断地努力,不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重塑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那么他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我想起综艺节目《我们来了》的一期,主持人问50多岁的刘嘉玲“你最想回到哪个年龄?”
刘嘉玲没有犹豫地说:我还真的非常喜欢我现在这个年龄。我不喜欢我以前的那个时候,因为你很彷徨,你很不确认,你很不自信。
我现在这个状态、这个阶段,是我自己最饱满最自信的。
现在处于怎样的状态,完全取决于以前自己付出了什么,做了什么努力。20多岁付出的努力,决定了你以后的样子。
03
或许有些人会问,自己已经超过奔三奔四了,那是不是没戏了。
实际上,“现在”正是最恰当的时候。
安娜.玛丽.摩西说:“对一个真正有追求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安娜.玛丽.摩西一生在农场工作,一生养育了10个孩子,一生被擦地板、挤牛奶、装罐头等琐事占有。
76岁的时候,因为关节炎,摩西奶奶不得不放弃了一生最爱的刺绣,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开始了自己新的道路——画画,没想到她自成一派的画作在世界引起了轰动。
100岁的时候,纽约州将她生日那天命名为“grandmamosesday”。
1961年,创作了1600多幅画作后,她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101岁。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这么一句话:“当你全心全意梦想着什么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所以,无论你处于怎样的年龄阶段,或许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磨难,会有属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迷茫,但是,别因为这些而退缩。
学会重新塑造自己,让自己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从此刻开始,一切都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