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要拿高薪的人,必须明白这4点
要拿高薪的人,必须明白这4点
文/冷眼观爱的度姐
朋友文静,十一期间参加了一场大学同学会,回来之后心情就如同天天下雨的深秋,阴沉森冷郁闷。
大学毕业十年,她发现自己竟然沦为同学中混的差的行列。
有创业的同学拿到融资了,有工作的同学已经是高管了,而她十年时间,职位上没升到部门经理,技术上算不上核心骨干。
文静有些慌了,她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很纠结的境地:国企单位稳定保险,福利健全,但是她的工资却不高,升职加薪更是难上加难。
她打电话问我:“体制内就这样了,我改变不了,要不要辞职?听说跳槽工资都会翻倍。”
跳出体制就能加薪吗?
前同事阿远原本是媒体编辑,每月工资四五千,她觉得工资太低。
她觉得自己每天只要花三四个小时就能把工作高效完成,能力显著,薪酬至少应该翻倍。
虽然家人一再阻止说她现在工作轻松挺好,她还是辞职了。
结果面试了好多家单位,她都嫌待遇给的低。
最后好不容易敲定一家互联网企业,福利报酬都高,没干一个月就辞职了。
为什么?上班一个月,两个周末都在加班,连和男朋友约会的时间都没了。
有很多人和文静一样,感觉自己现在的工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想要升职加薪却又困难重重。
也有很多人和阿远一样,坚信自己能力突出,抱怨自己的工资太低、老板抠门。
很多人都坚信自己能招到一份高薪工作,很少有人能如愿,为何?
因为大部分人搞错了薪酬的定义,薪酬是一把尺,衡量的从来都是工作本身。
提供高薪的,从来不是公司、老板,而是工作本身。
01
高薪的工作都复杂
高薪的工作都是复杂的工作,而这种复杂程度可能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在电视剧《外来妹》里,演员陈小艺和一群小姐妹一起从农村来到广州工厂打工,短短三个月,陈小艺就从一个普通流水线工人升为流水线班长。
而陈小艺能够升职的原因有三个:
入厂不到一周,陈小艺能叫得出流水线上每一个工友的名字。
同乡的姐妹无论在流水线的哪个环节,临时有事,陈小艺都能顶上。
陈小艺不过重新调整了一下大家的工位,整条流水线的生产效率立马提高了。
流水线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看似辛苦,但一个月工资不到班长的一半。
班长工资高,看似不用再一线辛苦劳作,但却要能随时顶上每个人的活,管理一条流水线,和别的流水线比产能。
高薪的工作大抵如此。
它要求你拥有更多更专业的技能,要求你工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还要求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如果一个工作,不需要培训就可以上岗,每天工作都是重复,只需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工资自然高不到哪里去。
你可以处理高薪工作里的复杂局面吗?
如果处理不了,还想要拿高薪,你配得上吗?
02
高薪的工作都压力大
高薪的工作压力都很大,这种压力带来的精神紧张感是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世界卫生组织近年对抑郁症的调查结果发现,抑郁症的发病者越来越多的是高学历、高层次、高收入的中青年白领和高管。
患抑郁症的明星也越来越多,有人很不理解,明星都这么有钱了,还抑郁什么。
根本原因在于,因为工作压力大、对自己要求高、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工作状态。
越是高薪的工作,压力就越大。
接手前,要考虑可行性的压力;进行中,要面临执行偏差的压力;完成后,要面对可能的压力。
高薪的工作都是如此。
它要面对的方方方面太多,每一个方面都会产生压力,这些压力汇聚在一起,千头万绪,这就要求你有强大的抗压能力。
如果一个工作,只是打下手、跑腿的事情,或者做的好坏没影响,自然没压力,这样的工作,不是核心岗位,工资也高不到哪儿去。
你能承受住高薪工作里的巨大压力吗?
如果不能,还想要拿高薪,你配得上吗?
03
高薪的工作都是高风险
高薪工作的风险都很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在电影《喜欢你》中,金城武扮演一个身价350亿美金的霸道总裁,却对吃无比挑剔。
周冬雨扮演的小厨娘觉得一个人这么有钱,却在吃饭上这么挑剔简直不可理喻。
而金城武却说,正因为他要负责几万人的吃饭问题,所以才没有胃口,对吃挑剔。
越是高薪的工作,承担的责任越多,面临风险越大。
一个基层员工,工作做得好与坏只是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表现。
一个部门经理,工作做得好与坏会能影响部门所有人的工资收益。
一个公司老总,工作做得好与坏却会影响所有员工以及他们家庭。
高薪的工作都是如此。
它承担的不是一个人吃饭的工作,而是一群人的生存,不信,看一看乐视的贾跃亭和乐视员工的关系。
一份是旱涝保收的工作,月薪5千,一份是做得好坏直接和公司经营好坏、团队绩效直接挂钩,做事要立军令状,做差要扣钱,做错要引咎辞职,月薪2万,你选择哪一个呢?
你愿意承担高薪工作里的巨大风险吗?
如果不愿意,还想要拿高薪,你配得上吗?
04
高薪的工作都要求学习
高薪的工作对人的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
我有个高中同学,大学学的会计专业,现在是高级总监,年薪百万。
我这个同学大学时就拿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大学毕业,去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刚开始时工作主要涉及审计,天天和数字打交道。
结果没多久,他去考了精算师资格证。
后来,他觉得自己更适合咨询方向,又去考了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
越是高薪的工作,对学习的要求越高。
证书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能力,但是考证的过程能显示一个人的学习意愿,考证的结果能说明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高薪的工作大多这样。
它要求你不断学习,因为它面对的环境是复杂的、多变的、最新的,不学习只能原地踏步,而原地踏步就是一种倒退。
如果一份工作,根本不需要你去学习最新知识,也不用你去创新改造,只能说明你在夕阳产业之中,你的工作毫无前途。
你在工作中是随时保持着学习姿势吗?
如果不是,还想要拿高薪,你配得上吗?
高中政治课上都学过“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易双方在都觉得付出跟回报是等价的情况进行交换。
工作和薪酬同样遵守这个规则。
老板们不是傻子,他们不会用打杂的薪酬去招一个技术骨干,那样根本留不住人才,反而会浪费自己的招聘成本。
作为雇员的你也不是傻子,屁股决定脑袋,给你卖白菜的钱,你绝对不会操卖白粉的心,哪怕短时间会,长时间你也会离开。
高薪的工作从来都有,而且很多,只是有本事拿高薪的人很少。
你每天上班的日常是这样的:
遇到的人和事不过换个面孔和数字,今天不过是对昨天的重复。
从来不用额外去学习什么,陈旧的技能足以应付所有的状况。
从来不用承担什么风险,团队绩效好坏、公司经营的好坏和你无关。
这样的工作,为什么非要用你?想要人,随便一抓一大把。
你每天下班以后可以这样过:
能追求自己的小确幸,周末节假日从不用考虑到工作。
陪伴家人休闲娱乐的时间里,从来不会被打扰。
感觉累了想休息了就能请个长假,和工作断个干净。
这样的工作,你还想要高工资?真以为,公司是你家开的啊。
拜托,请先看看清楚自己的工作,别像文静那样,十年时间自己连个部门经理都升不到,技术上也无所成就,以为那是体制的错,其实是自己太弱。
拜托,请先拎拎清楚自己的斤两,别像阿远那样,以为是自己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其实是工作轻松,真的有一份高薪工作,还做不了。
拜托,请先搞搞清楚高薪工作的需求并不低,要有:对复杂工作的处理能力,对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对责任风险的抵抗能力,对行业未知的学习能力。
所以,想要拿高薪,请先问自己,你配得上吗?
如果不配,就按照高薪工作的要求赶紧努力吧!
毕竟,薪酬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挣的。
2、什么决定你拿高薪
什么决定你拿高薪
文/景仲生
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去一家大型国企,由于产品老化,更新换代跟不上,他们连工资也发不出。有一次,办公室的几个人愤愤不平,原来,研发部开发出一项新产品,还没投产,就吸引了一批订单,预计两年后可让企业回到以前的风光状态。为了奖励研发部几个人员,企业给每人发奖金1万元。
本来,就是一件好事,大家却说不公平,研发部的本职工作就是搞研发,为什么还要另发奖金?再说,其它部门的人也没有闲着,经常加班给他们打印资料,连正常的工资都领不到。
在这个企业,重奖做出成绩的研发人员,无疑是正确的,职工的说法也不无道理。现实生活中,在同一个单位,由于岗位不同,大家的薪水为何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又脏又累的活儿,薪水为何远远不及既轻松又体面的工作?
解释这些问题,涉及到经济学的替代效应。
比如你到市场买水果,一看橙子降价,苹果的价格没有变化,你会多买橙子,不买苹果。一种物品价格下降,相当于你实际收入提高,你会多买这种物品,获得更多的满足,经济学家把这叫替代效应。生活中,替代效应非常普遍。生活用品大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我们从经济实惠的原则出发安排生活。萝卜贵了多吃白菜,大米贵了多吃面条。买不起真名牌,用仿名牌替代。有时替代效应与价格无关,比如发生禽流感后,鸡蛋和鸡肉就很少有人买,用猪肉等来替代。
一般来说,越是难以替代的物品,价格越昂贵;产品的技术含量越高,价格越高;彩电必须是厂家才能生产,而馒头谁家都会做。艺术品价格高昂,几乎找不到替代品。
《清明上河图》只有一幅,所以,成为国之瑰宝,价值连城。
在企业,有技术,有才能的人,就是香饽饽,老板见了,又是笑脸,又是加薪,生怕他们跳槽,因为这种人太少,找到一个能够替代的,非常不易。对于管理人才来说,企业更为珍惜。如果企业不重视研发人员,他们掌握企业核心技术,完全有可能被其它企业重金挖走,正是因为普通员工的替代品多,因此,他们的工资与技术层、管理层差距很大。所以,你对着名企业ce0的百万元年薪,不要吃惊,更不要不平,想获得与他们同样的待遇,就要先让自己具有与他们同样的不可替代性。
许多人有一种慨叹,刚进公司时,老板如何器重自己,当他把才华全部奉献出来的时候,末日也就来了。
按情理说,对公司作出贡献的员工,应当受到尊重和妥善安置,过河拆桥的老板,确实没有良心。从另一个方面说,也是替代效应在发挥的作用。你能进公司,是老板挑出来的人才,无可替代,老板当然器重,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一旦你的才能用尽,老板就要另请高明。
市场是无情的,面对员工的停步不前,如果老板不让新员工替代,市场就会让别的企业替代这个企业。市场优胜劣汰企业,企业也在优胜劣汰员工,你想保住职位,得到升迁,必须不断地学习“充电”。企业间的竞争,就是让自己的产品替代别人的产品,企业不断推陈出新,让自己的产品更加超前,不被别的企业产品所替代。
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谁能做到无可替代,谁就是王者。
3、人生必须弄明白的十个问题
人生必须弄明白的十个问题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的一生有长有短,人生财富有多有少,生命质量有高有低,然而,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此,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弄明白自己人生中的十个问题。
一、自己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垃圾的制造者。
只要努力工作肯定会是直接或间接地制造社会财富,但对于那些混吃等死之人来说,每天会消耗掉别人创造的社会财富,而自己却在制造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人生垃圾?
二、自己是和谐家庭的维护者,还是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绝大多数人都羡慕那些夫妻关系和谐的和睦家庭。其实,你要做到也很容易,就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凡事学会忍让,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但绝对是可以制造和谐的地方。
三、自己是事业努力的执行者,还是安于现状的享乐者。
人生中由许许多多的不公平组成的,但唯有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人可以在有限的人生里为社会为家庭为子女留下大量物质和精神财富,那么,你能够做到什么?
四、自己人生理想究竟是什么,是否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为钱、为权、为女人、为家庭、为事业,而我们应该反省的是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在确定了自己人生理想后,是在等天上掉下馅饼还是自己在努力创造馅饼?
五、自己是理想主义的倡导者,还是现实主义的实践者。
人生的理想有很多,但真正能够实现的并不多,面对着时常出现的理想化目标,自己是否能够去伪存真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回归现实,并为现实的人生目标而坚持不懈。
六、自己是毫不利己的努力者,还是专门利已的伤害者。
私心杂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只是过于膨胀的贪得无厌就会影响到社会和谐,因此,在利益面前自己能否做到适当的毫不利己,是否做过伤天害理之事?
七、自己是存留爱心的善良者,还是不择手段的阴谋家。
人之初,心地原本善良,只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自己是否还保留着一分纯真、一分淳朴、一分真诚?(人生感悟 )你会对周围的一切抱着善良的态度还是凡是怀疑他人的动机?为了自己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八、自己是忠实爱情的坚守者,还是朝三暮四的玩乐者。
想清楚自己是否给了家人和爱人全部的爱,还是经受不住声色诱惑而学会了及时行乐,是在坚守着自己对爱情的承诺和忠诚,还是偶尔出现过彩旗飘飘的状况?
九、自己对朋友是否诚实守信,还是谎话连篇信用破产。
社会信用是由每一个自然人组成的串联,在现实生活人与人的交往中,自己是否坚持着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还是能骗则骗能蒙则蒙能忽悠决不放弃的势利小人?
十、自己是否参加过公益活动,还是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
人的一生不在于物质财富的多少,也要看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多少,面对社会弱势群体,你有没有固定的扶贫帮困对象,你是否还存有爱心,捐款捐物尽自己所能行善各德?
人的一生其实是很短暂的,别以为今天没来得及做的事情明天还有机会弥补,只要是做了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哪怕是几辈子都无法弥补的,因此,多想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少做缺德和伤天害理的事情,才是无愧于人生的最好答卷。
4、人生必须明白的8个"宁可…也不要……"
人生必须明白的8个"宁可…也不要……"
一
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因为没有人喜欢聪明绝顶的人,尤其讨厌自作聪明的人。客观事物太复杂,而且变化太快,无论你智商有多高,无论你多么勤奋,认识任何事物都是很难的。即使你把已有知识都掌握了(根本不可能),转瞬之间,又发展变化了,而且永远不会停止。所以要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敢于承认自己在造物主面前,永远是个傻瓜。
二
宁可装穷,也不要炫富。因为没有人喜欢炫富的人,“为富不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基本上也符合事实,特别是现阶段。古今中外完全通过合法手段发家致富的极少。小富即安,安贫乐道,衣食无忧,足矣。如果有人因为你的富有,而亲近你,羡慕你,你的大祸临头就已经不远了。盲目攀比,自作自受。
三
宁可光输,也不要只赢不输。特别是在无谓的争论上。因为大多数人赢得起,输不起。最好是双赢。无论国际国内还是个人之间,双赢都是最佳选择。
四
宁可吃亏,也不要占小便宜。因为大多数人喜欢占小便宜,而吃不起亏。你要相信“吃亏是福”,当然要防止骗子。万一上当受骗,也不要耿耿于怀。相信上帝(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一定会惩罚他们的,用不着你去惩罚他们。
五
宁可辛苦,也不要贪图享乐。因为贪图享乐是最容易消磨意志,腐蚀灵魂的。适当的辛勤劳苦,能够锻炼身体,磨炼意志。
六
宁可平庸,也不要沽名钓誉。因为平庸是福。弄虚作假,沽名钓誉,必然身心疲惫,惹是生非,自食其果。
七
宁可自信,也不要盲目悲观。因为自信是一种力量,即使你的自信有些盲目,也无关大局,你可以在实践中调整,找到自己的恰当的位置。如果盲目自卑,你就必然失去一切。
八
宁要健康,也不要功名利禄。因为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资本。万一险遭不测,还有保尔。柯萨金和张海迪可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