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爸爸,谢谢你来捧场_巴人:哭

1、巴人:爸爸,谢谢你来捧场

巴人:爸爸,谢谢你来捧场

他告诉坐在旁边板凳上的妇人说,他的孩子们一个个正在长大.这倒不是什么特别新闻,孩子们都如此,这是自然现象。

不过,他面对着棒球场说,他从前以为这种长大过程是一步一步来的。但事实上,他的孩子们却似乎突然从一个年龄阶段跳到另一个年龄阶段,就像他的老大学开汽车时转弯一样,换排挡会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声音。

他记得,他的老大还是3岁时,牵着他的手在街上行走,碰到一个人竟然会打招呼。这个儿子怎么会认识一个他父亲不认识的人呢?即使在那个时候,他对儿子的这种独立个性已经有点感到震惊了。

现在,孩子们又在经历人生的一些必然里程了。老大在准备他的驾驶执照考试,最小的一个即将报考初中。

现在,球场上轮到13岁的儿子上场博击了。在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里,这孩子就已经掌握了打球时如何运用眼睛、姿势、腕部动作等取胜的要诀。

这位父亲看球的神情,只有父母望着自己孩子时的神情可以比拟。一会儿过分洋洋得意,一会儿又过分吹毛求疵。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或母亲,就是要能了解什么是过分。不过,今天这位父亲所感受到的却是另一种东西,是介乎赞叹与哀愁、慈爱与失落的某种东西。

他记起了历年来的一些小事。孩子们从学校带回来的作业一直在变。起初是一个粗糙的木制烛台,后来的是一张厚板桌子;开头是一幅蜡笔画,最后是一篇较长的论文。

也许,他说,他自己正经历一种青春期。也许,所有父母都会跟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第二个青春期,一方面看见他们长大而欣喜,一方面又要放手让他们离开而心痛。

就在这男人和那妇人边谈边看球的时候,比赛的两队互换攻守。那个13岁的孩子一阵风似的在他们旁边跑过,捡起一只手套后便跑向第三垒。有人击出一个平飞球正对着他飞过去,但男孩却接漏了。

这位父亲突然一跃而起,接着又坐了下来。他告诉那妇人说:两年以前,这男孩一定会流眼泪;可是现在,他很快就恢复常态了。妇人告诉他:两年前,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要去教导他;但现在你只是个观众。

是的,他说,我们父子俩都在()成长。这男人从前以为他对为父之道懂得很多。

毕竟,他自己也做过孩子,也有过一个父亲。他以往把自己看作导师,引导他的子女避开他自己年轻时的陷阱。他把自己的一生视作子女们续往开来的发展基础,就像建造摩天大楼一样。

可是,他的孩子们却更像他年轻时一样。

因此,现在他已慢慢接受英国一位小说家在书中所写的话:“他的儿子也许要经历他自己和他同时代的人所经历过的同样途径,吸取教训就像以前从没有人得过这种教训似的。”现在,轮到他领会到他父亲在他之前所领会过的事情了:对自己子女的关注和期望虽然热切,但始终要放手让他们离开。

球赛终于结束。男孩大步跑了过来,把一只手套和一个棒球交给他,然后跟队友一起走了。走到球场中央时,男孩喊道:“爸爸,谢谢你来捧场!”他挥手目送男孩离开。没有关系,事情就是这样的,他们都长大了。

2、巴人:哭

巴人:哭

哭泣是弱者的表示。而强者则善听人哭泣。

有友人死了父亲,觉得非常悲痛,然而哭不出。在父亲的灵前,看亲族皆放声大哭,于是觉得为人子的自己,也非一哭不可,然而偏哭不出。

越哭不出,越觉责任重大,应该哭;终于欲仿效别人哭声,进而欣赏别人的哭声,忘掉了自己的悲痛。

但这也许是那友人不甘随俗,而为同声一哭;也许在潜意识里,觉得对死人哭诉,根本无用;悲痛只有自知,大可不必向死人“示威”之故。

然而,中国民族,是个()好哭的民族。妻死其夫则哭之:抑扬顿挫,务使音韵悠然。母死其子则哭之:长短合度,务使听者神往。但男子则大都嚎啕或暗泣。此风使然,千百年而未或更改。

一至今日,则有所谓跪哭团,哭谏团之事。

三四年前,我在武汉教书,教员欠薪,积七八月不发分文,于是有跪哭团之组织,而教育当局,为妻儿生命请命。我看这办法,不是路道:我既不能像我友人,在死骸边欣赏别人哭泣,我又无铁铸膝盖,匍匐于衙门之下,长跪于高堂之前。于是只好溜之大吉。现在,我又看到报上有哭谏团组织。

较之跪哭团,固然无劳膝盖,但也颇费唇舌。然而有效与否尚未可必。

我以为与其哭而谏,不如恨而立。国事绝非私人玩艺,哭谏又何能动于人。国事本为自己之事,只有自己起来,负担一部责任,才是办法。故善哭泣者,必为惰性甚重者,乃将生者之责任托付死人之流也。

原载1936年12月24日《立报·言林》

3、巴人:说笋之类

巴人:说笋之类

近来常在小菜之间,偶然拨到几片笋,为了价昂,娘姨不能多买,也就在小菜里略略掺和几片,以示点缀。但这使我于举箸之时,油然的想到了故乡,不免有点“怀乡病”了。

我之爱笋,倒不是为的它那“挺然翘然”的姿势。日本学者之侮蔑中国,真可说是“无微不至”。鲁迅先生的《马上支日记》,有这样的一节话:

“安冈氏又自己说─—

“笋和支那人的关系,也与虾正相同,彼国人的嗜笋,可谓在日本人之上。虽然是可笑的话,也许是那挺然翘然的姿势,引起想象来的罢。

“会稽至今多竹。竹,古人是很宝贵的,所以曾有‘会稽竹箭’的话。然而宝贵它的原因,是在可以做箭,用于战斗,并非因为它挺然翘然像男根。多竹,即多笋;因为多,那价钱就和北京的白菜差不多。我在故乡,就吃了十多年笋,现在回想,自省无论如何,总丝毫也寻不出吃笋时,爱它‘挺然翘然’的思想的影子来。”

我是不很佩服我们东邻的所谓“文化艺术”的。也许由于我的浅尝,无法理解他们的伟大。但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没有一个文学者,能及得上我们的鲁迅先生。这也许和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脱不了封建势力的束缚有点关系,在文化艺术的领域上,只看到他们风气的流变:自自然主义而至理想主义,而至“左翼运动”,大半都停留在表面上,不可能有更深入的发掘。安冈秀夫的话,也许多少受到弗洛特(现译“弗洛依德”,其学说认为人之一切欲望都来自性本能)学说的影响,然而以此作为侮蔑中国民族性的刻划,确实是可观了。

因为爱吃笋,就想到乡间掘笋的故事,真可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家老屋后门,就有一大块竹山。中国人固然有以竹为箭,用于战斗;但最古时候,还有用蒲的。《左传》所谓“董泽之蒲,可胜既乎”。那说来,真是“草木皆兵”了,这可见中国民族是最坚韧善斗的。不过世界上杀人武器,既已通行枪炮,以竹为箭,成了我们孩子时代的玩艺。古风杳渺,乡之人也早没有见竹而思战斗的积习了。他们喜欢培竹,一则为图出息,二则为图口舌,三则如遇我辈文人雅士,聊供消暑纳凉,吟诗入画罢了。

我没有“赋得修竹”的才能,更没有写松竹梅岁寒三友图的本领。但却时常跟着长工去掘过笋。笋而必然掘,那已可见并不是一定“挺然翘然”的了。大概城市里人,想象特别丰富,虽然在植物学书上,也看到过“块根”“块茎”之说,但—入乡间,也不免有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慨。五四时候,一般青年激于义愤,以大写壹字的资格─—因为有别于寻常戏子,他们以大写壹字自居,而将寻常戏子比之为小写一字,─—入乡演剧宣传,一看满地的“田田荷戏”,均皆惊奇不置。一经询问之下,始知为常吃的芋艿,不免大失所望。他们全以为芋艿该如桔子李子,是结在树上的。人之智愚不肖,不能以书本为标本,于此已可概见了。入冬之时,竹山里的笋,其未“挺然翘然”,怕也出于安冈秀夫自己的想象之外吧。

掘笋功事,非专家不办。大抵冬霜既降,而绿竹尚“秀色可餐”─—这说来,自然是好吃的民族了─—土地坚实异常;冬笋则必裂地而出。据说是人间春意,先发于地。竹根得春气之先,便茁新芽,是即为笋。笋伏处土中,日趋茁壮。乡人于此之时,即从事采掘,如发宝藏,虽并不容易,但乡人类能“善观气色”,“格竹”致知。从竹的年龄与枝叶的方位,知道它盘根所在。循根发掘,每每能获得“小黄猫“似的笋。我不大了解他们掘得笋时的喜悦心情,在我则是掘得新笋一株,赛获黄金万两。吃笋固然快乐,掘笋则更觉趣味无穷。

这也许由于我“得之也难,则爱之也深”。希望成于战士,地下的“小黄猫”,是人间的大希望。我于此而体念到人生的意味;大抵我的掘笋方法,专看地上裂缝。因笋有成竹而为箭的使命,所以特别顽强,不论土地如何结实,甚至有巨石高压,它必欲“挺身而出”,故初则裂地为缝,终则夺缝怒长。即有巨石,亦必被掀到一旁。大抵冬笋是它尚未出于地面之称,并非与毛缝笋为不同种类。一为毛笋,只须塌地斩断,不劳你东搜西寻了。所以一作羹汤,也就觉得鲜味稍杀。

在绿竹丛中黄草堆里,要寻到所谓笋的“爆”,实在困难。我家“长工”“看牛”之类,又常和我取笑,当我转过背去,就用锄向地上一掘,做成个假的“爆”,并且做出种种暗示,叫我向那爆裂处走去。一待我发现这个,便用力的掘,弄得筋疲力竭,还是一无所得,而他们却柱锄站立一旁,浅浅微笑了。“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我则不作如是想,大抵每一早晨,我非掘得一二株笋,是不愿回家的。

然而,有时,于无意之间,与姊妹嬉顽于竹林深处,或采毛茛咀嚼,或筑石为城,翻动乱石,忽见“小黄猫”出现眼前,那真大喜过望,莫不号跳回家,携锄入山。真有“长(chan)长(chan)白木柄,吾生托子以为命”之慨了。

不过乡人之于竹,有“笋山”与”竹山”之分。我家就有一大竹山,一小笋山。竹山专用以培竹。笋山大都邻近居处,便于采掘。竹山则专有管山人司值,禁止一切人等偷掘冬笋。竹山每年一度壅培,即用管山人所饲之牛的“牛粪”。壅培之时,大概在秋末冬初。这事在富农的我家,仿佛是个节日,我也曾跟长丁雇工,参与这种盛会。目的不在去闻牛屎香味,而在管山人的一顿好小菜。壅山之日,主人与管山人同至山地数竹,将每一竹上用桐油写上房记;我则跟随在瘦长的父亲的身后,看着他提着一竹筒黑油,用毛笔沾油作书的有趣情景。这在乡间叫做“号竹”。父亲号竹的本领,极其高妙,笔触竹竿,如走龙蛇,顷刻即就。有时是“明房”两字,有则为“王明房”。这打算自然不同于竹上题诗。竹既有号,则偷儿便无所用其技了。固然伐竹之时,可将它记号刮去。但被刮过的竹,背到村里,人们也就侧目而视。这大概就是张伯伦所谓“道德的效果”吧!

我是不大明白父亲那种爱竹心理的。但每当秋夏之交,父亲又率长工上山去了,将竹山上的老竹删去一批,背到村前溪滩,唤筏工,锁竹成筏,专等老天下雨,溪水高涨。大概秋雨一阵过后,父亲就背上糇囊上城去了。同时,筏工也撑着竹筏,顺水而下。有时,父亲且与做长板生意的合作,让竹筏上载着许多木头刳成的长板,轴轳接尾的浩浩荡荡流着出去。乡下孩子所见甚小,每遇此情此景,是觉颇为“壮观”的。

背着糇囊上路的父亲,不到一月左右,也就捎着“凤仙袋”喜气洋洋的回来了。母亲自然是慰劳备至,首先为他招呼面水脚水。父亲本不喝酒,但在这—次餐桌上,母亲总为他烫下几两黄酒,姑且小饮几杯,说是赶赶寒气。而我所欣喜的又是藉此也有—顿好小菜吃。

自掘笋以至壅竹卖竹,这情景在今天想来,宛然如画。叹童时之不可复问,慨“古风”之未必长存,我虽泄气,却还欣然。然而脚踏实地,父亲时代乡人们的艰苦奋斗精神,那确实是如笋如竹,挺然翘然,不可一世的!

我们兄弟之间,已没有人步父亲后尘,过这艰苦奋斗的生活了。

我在海外流浪,已十余年于兹,故乡山色,是否一仍旧观,亦无法想象。我本无所爱于故乡,但身处孤岛,每天总可碰到些失却家乡流浪街头的难胞。他们惦念看祖宗的遗业,他们忘不了自己的土地。他们也许时时做着家园的梦,牛的梦,犁头的梦,甚至闻着牛粪的气息,然而他们的故乡呢?这使我于悲悯他们的境遇之后,略觉骄矜,我的故乡依然还是我们的!但不知有谁负起扞卫这乡邦的责任?一九二七年,二兄在世,故乡是曾经吼过来的。亡友董挚兴的血,怕还未必干了吧,但我的故乡在今天是否也在吼呢?

父亲在日,尝告我曰:昔者尚书太公与崇祯皇帝闲谈,皇帝询及吾乡情况,尚书太公以十四字作答:“乾柴白米岩骨水,嫩笋绿茶石板鱼。”是这样世外桃源的故乡,怕已未必再见于今日了。我也不愿我的故乡,终成为桃源。能斗争,才能存在;能奋发,才能进步。旧的让它死去,新的还须创造。失了乡土的同胞,我亦正与之同运命,而挺拔自雄却寒御暑的笋竹的英姿,该是我们所应学取的吧!

吃笋之余,有感如右,非为怀旧,藉以自惕云耳。

4、爸爸谢谢你作文

爸爸谢谢你作文(一)

谢谢你,爸爸

谢谢,不需要理由,不需要借口,不需要翻译!

——题记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相识是缘;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相爱是缘;天涯海角,海枯石烂,相随是缘。一切缘的背后,都因为有一颗懂得说谢谢的心。

在我小的时候,每天都住在爷爷奶奶家。因为爷爷奶奶对我总是百般地顺从,结果让我养成了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性格。有一次,我竟在课堂上公然与老师作对。爸爸听到这个消息后,赶忙从单位赶回来,把我训斥了一顿。

一天下午,我背着书包懒懒地回到家,一开门迎来的是妈妈迫切地询问:“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不想读书?”“你管不着!今天是双休日,再说了,我跟你说过,我不想去上英语辅导班,是你硬拉我去报名的。”我漫不经心地说道。这时,只见坐在一旁的爸爸眼中流露出一丝失望的光芒,我当时感觉到一场“战争”即将爆发。只见父亲站了起来,然后听见一个清脆的耳光声,我的脸上顿时烙上一个巴掌印。我丢下一句“我恨你”,便哭着跑回房间,泪如泉水般涌出来。

不知过了多久,爸爸悄悄地来到我的房间,轻轻地坐在我旁边,手里拿着毛巾,温和地对我说:“别恨爸爸好吗?”我依旧伏在床上没有理睬他。接着,他给我讲了爷爷的过去。原来爷爷小时候也很顽皮,读书时不加努力,加上家庭条件又差,最终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因此,他把爷爷和他自己的期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

听到这里,我才慢慢转过身来,仔细地端详着爸爸,才发现他的两鬓中夹杂着点点泛白,脸上有些皱纹,一头浓密的黑发中散落着一些白丝。这些年,他为了我不停地工作,以至于严重经常布满血丝。我这些年的无理取闹、特立独行已经给他带来了太多的烦恼,而他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爸爸,我由衷地谢谢你,你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我讲述了爷爷的过去。是你的及时沟通,让我理解了你,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爷爷的过去将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成为我一生最好的励志书籍。爸爸,我由衷地谢谢你,你的那一记耳光,将会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教育。从那一刻开始,我将面带微笑,带着一颗与人为善和感恩的心出发,为人处世。

小草开出美丽的花朵来感恩于大地对它的养育,花儿感恩于大地给予它生命,所以才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不朽诗句。而我只能用我的成绩谢谢我的爸爸为我付出的一切。我会伴着一颗感恩的心重新出发,我的爸爸,请你放心。

爸爸谢谢你作文(二)

爸爸,您就像一棵强壮的大树,保护着我这棵我这棵微弱的小树苗。您把您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我身上。

爸爸,我犯错时,您不会打我,也不会骂我,您只是用轻轻的语气对我说应该怎样做。每一次吃饭,您总是把最好吃最有营养的菜放在我面前,自己就吃剩下的。

记得,以前我去跳舞,因为刚生病好了还不久,所以状态不是很好。老师给我纠正了很多动作。可下课以后,您并没有凶巴巴的骂我,而是用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没关系,爸爸理解你,我知道你病刚刚好,状态还差一点。但你什么都别管,放开了去跳,跳出你的真实水平。”这句话让我的心里点燃了一根蜡烛,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无比幸福。

现在,天神已经把您的青春收走了,您的白发已经慢慢的长出来了,皱纹也悄悄的爬上来了。可是爸爸,这一切都无所谓。我清楚的明白,您的心血都花在了我身上。虽然岁月把您的年轻帅气给抹去了,但您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是那么帅气,那么伟大!

爸爸谢谢你作文(三)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北风呼啸着。一阵悦耳的音乐响起,“哈哈!放学了!”中班的小朋友们激动地喊着。小朋友们都一个个的被自己的爸爸妈妈接走了。我爸爸呢?他怎么没有来,他应该是来得最早的呀……我心想。突然,一个个奇怪的念头从我心中掠过,是不是爸爸出什么事了?还是忘记来接我了?……“嘿!爸爸!爸爸!他来接我了!”我激动地叫着。透过窗户向爸爸摆手。过了一会儿,他出现在教室门口,我跑了过去,一下子扑向他的怀抱。

我们走出了教室。在路上,我感到有一点冷。“可能是刚刚出来的原因吧!”我说道,“爸爸,今天你怎么来这么晚呀?”“单位上有点儿事,所以来晚了。”爸爸有点儿愧疚地说。我们刚刚走出大门,我咳嗽了几声,这时,我忽然发现自己的大棉袄忘在了教室。可是,已经晚了,教室门早已被锁上。我和爸爸深深叹了一口气。

爸爸忽然眼睛一亮,对我说:“要不然,你穿我的袄吧!”“不……不太好吧!”我说。“没事!”

我穿上爸爸的大袄,感到一点不冷。可爸爸却只剩下了一件单薄的秋衣。我们骑着电动车,走在寒冷的路上。

回到家,爸爸立刻躺在床上,用被子盖住他冻僵的身体。以后几天,爸爸一直打吊瓶……

我来到爸爸身边。抚摸着他的手,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谢谢你,爸爸!是您在我最冷的时候,给予我温暖。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