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层次越高,越懂得尊重人
层次越高,越懂得尊重人
文/若愚
1
意大利插画家marco melgrati曾根据现实题材创作过一幅画——“你永远不知道跟你玩的是谁!”
画中的猫把蛇尾当成鼠尾,毫不畏惧地用爪子抓着蛇的尾巴。
这幅画的意义是:你永远不知道跟你玩的人是谁,要尊重每一个人,也不要轻易看不起和低估任何人。你看到的可能是一点点,而别人其实早已看清你,只是考虑要不要伤害你。
尊重别人,其实是在庄严自己。懂得尊重别人,也是一个人教养的最大体现。
真正的尊重其实是一种平等,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层次越高的人,越明白尊重意味着平等、价值、人格和修养。而层次低的人,往往自私、目光短浅,自以为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
2
在知乎和微博上看到一些读者评论一些作者的文章,其言语激烈讽刺鄙视意味十足,更有甚者问候你全家。
记得一位编辑姐姐说,还有人专门加她微信来骂她。这专门加别人微信只是为了骂别人,是有多闲?
的确,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自由权,你可以质疑,可以抨击,可以取关。但是,也请尊重别人的人格,不要搞人身攻击。
作者写文章,只是表达个人的观点,并没有对谁去下定义贴标签。你不喜欢,可以不看,评论不同意,甚至斥责,但爆粗口和人身攻击并不能证明你是正确的,反而暴露出你低劣的素质。
所以尊重,就是求同存异。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会为你的努力鼓掌。
3
看到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觉得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尊敬其实是在庄严自己。
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说: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是对自己不尊重。
记起以前一个酒店管理专业的师兄和我说他面试的一个故事:
那次他去应聘酒店总经理的助理,经过几轮复试,最后留下两个人,到见总经理的最后阶段。
和师兄一起的面试者是d大的高材生,很优秀漂亮的一女孩。师兄当时想,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孩能力也不错,而且总经理是位男士,最后录取那位漂亮姑娘的机会要比他大。
然而师兄并不是那样容易放弃的人,他想好歹自己也是f大的高材生,我们两个势均力敌,谁笑到最后还不一定。
那天,他们两个人一起被通知去总经理的办公室,路上遇到一位保洁阿姨在擦玻璃,她的清洁车放在旁边,转身时不小心撞到姑娘,把桶里的水泼到了两个人的身上。同行的姑娘鞋子和裙摆上都有水渍,师兄裤子和皮鞋上也是。
那位姑娘瞬间就火大说:“你这个保洁员有没有长眼睛,明知道后面有人来,你是不是故意的。我等会要面试,现在你看看我这样怎么去见人,耽误了我的面试你负责得起吗?真是倒霉。”
又转头对师兄说:“你等下我,我去收拾下,等会一起去,要不然以一个人去也不好对吧。”说完不等回答就往洗手间方向去了。
师兄听到这姑娘这样说话,对她顿时没了好感。师兄对保洁阿姨说:“阿姨,没关系,就是溅到一点水,你别太自责,下次注意就好。”
然后帮保洁阿姨把地上的水拖干净,在等那位姑娘的时候,边和阿姨聊天,边帮保洁擦干净高处的玻璃。
最后,他们两个人到总经理的办公室,总经理对师兄伸出手说: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原来,所谓最后一场面试,就是刚才保洁阿姨的那段考验。那位总经理说到:我们是服务行业,心里有别人,懂得尊重别人是最重要的。
所以,尊重是一个人有教养的重要体现;顾及别人感受,懂得换位思考,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4
一个人的层次,往往在细小的某一品质就能看出来。
很多年前上学的时候,在学校的贴吧里看到扫地阿姨的图片,她坐在楼梯是上哭泣,也有同学亲眼看到。
那位同学说她走得晚,当时出教室隐约听到有哭声,还以为闹鬼了吓一跳。走到楼梯就看到扫地阿姨在那哭的很伤心,细问才知道,阿姨每次等我们下课后她就来打扫卫生,但是垃圾似乎总是扫不完。
她说:“每次刚刚清理干净的教室和走廊总是会又突然出现很多垃圾,这么晚了我扫不完啊。”
抹完眼泪,就又重新拿起扫把去清理。
这些大学生不懂得尊重清洁阿姨的劳动成果,把阿姨的劳动当做是理所当然,明知道刚刚清理干净还要乱丢垃圾,这就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
之前看到过一个视频,在办公楼走廊上,因为冬天下雨送餐难免会稍微推迟点,那位女顾客看到外卖小哥送来的餐饭,直接发火当面将饭菜倒在地上,还恶言相对,抱怨外卖小哥送餐晚了,饭菜凉了。
这位女顾客对外卖小哥的愤怒,不仅仅是因为外卖送晚了,或许更重要的是她潜意识里对送餐行业的瞧不起。换个场景,如果是她的老板给她送个文件迟到了,这位女顾客敢把文件当着老板的面摔到地上吗?
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往往不是表现在他对待上司、朋友、同事的态度上,而是看他是否尊重“比他地位低”的人。
无论人和人之间,或是行业与行业之间,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5
一个人层次的高低和他的学历、财富、社会阶层等无关,和他的眼界、修养教养、格局有关。
层次越高的人,往往具有高情商,越懂得尊重别人。同时,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往往是一个“优秀”的人。
他们目光长远,有阅历,格局大;成熟且有充实的内在,不需要去通过贬低别人和卖弄自己来彰显高贵;而且更懂得“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懂得尊重别人的不易和努力。
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所以,学会尊重,是你去赢得一生的必修课。
作者简介:若愚,签约作者。英语专业姑娘,时常觉得自己智商情商不在线,喜欢写温暖治愈的文字,热爱阅读,喜欢一切温暖文艺的东西。文章首发写手圈(xieshouquan010),爱写作的人都在这里。
2、我懂得了尊重
我懂得了尊重(一)
从前的我,不懂的尊重。长辈说话,我从不用心倾听;邻里碰面,也不会主动问候;同学做事,我总斤斤计较……为此,爸爸没少批评我,妈妈也忧心忡忡,说我不懂得尊重。
那日,我伏在从桌子上写作业,耳畔忽然传来“啪”的一声响,扭头一瞧,竟是同桌追逐打闹碰掉了我的书本。见我恶狠狠地瞪着他,他面带愧色不住地向我道歉,而我却不依不饶,指着他的鼻子,狠狠骂了他一通,让他颜面扫地。
真正使我懂得尊重的,还是在经历了那件事后。
那日,无意间听到一个故事:周末,作者和朋友去图书馆,路上,他们遇到一乞丐,顿时心生厌恶,于是拉着朋友想迅速走开。然而,朋友却拽住了他,直视着他的眼睛,说了个故事给他听:
从前有个商人,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时,一股怜悯之情油然而生,便走上前去,不假思索地掏出十元钱给了那个推销员,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没走几步,商人觉得这样做有些不妥,于是又折身返回,诚心跟推销员解释,说自己忘记了取笔,请他不要介意。然后,商人郑重地对推销员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然后呢”我像个好奇宝宝,接着发问。
商人的朋友顿了顿,随即又微笑道:“过了几年,在一个商贸云集、热烈隆重的会场上,一个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来到了那位商人面前,无不感激的自我介绍:“或许您早已忘记了我,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姓名,但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忘记你的,您就是那位中心给了我自尊和信心的人。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没想到商人的一句话,竟使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朋友讲完故事,我怔怔地看着他,若有所思。
尊重是一缕春风,轻柔地飘入心扉;尊重是一泓清泉,缓缓的在心中荡漾;尊重是一轮暖阳,照亮早已黯淡的心房……尊重是门学问,懂得尊重并不代表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但学会尊重他人,就是学会尊重自己,这也是学会并掌握人生的一大要领。
从此,我学会了尊重。长辈说话,我会翘首倾听;邻里碰面,我会主动问候;即使同学做错了什么,我也会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包容。看到我的进步,爸妈也都舒展了笑靥。
我那一次,学会了尊重。
我懂得了尊重(二)
尊严铸就了一个人的成败,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经过那一件事,我懂得了尊重。
记得那一次,我上完厕所回来,只见班上的同学都像得了失心疯一样,嬉笑着从严辰的面前溜过。我问了问姚超逸:“你们是怎么了?”只见姚超逸凑近我的耳旁,小声地说:“严辰把屎撒在裤子里了!”说着,便指着严辰,哈哈大笑起来,还推了推前后左右的人,告诉他们这件事。
我哭笑不得,一个都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一个小宝宝一样,难道要人给他尿不湿吗?我试探地走近严辰,只感觉一种臭味弥漫在空气中。呸!怎么这么臭呀?你不会在厕所里把一切弄完了再回班吗?还污染了环境,这让我们怎么上课呢?哎!我真无语了!想着,一种呕吐感涌上心头,不知怎么回事,也被控制了一般,也像他们一样捂着鼻子,像一只灰溜溜的狗,窜了出去。只见外面的同学都在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三个一伙,五个一群,谈得正高兴。有的皱起眉头,嘴一翘,不时向室内张望着;有的斜着眼睛白了白严辰,嘴中还“哼”了一声;有的则先做好起跑姿势,然后像离弦的箭射了出去,在教室里奔跑着,还一边嚎叫着,似乎在抱怨苍天,祈求上天……当然,我也参加了这个行列,与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
回家以后,我兴高采烈地把这一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慈爱地看着我,用手抚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失误的时候,都会有出丑的时候。他也只是个特殊情况,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去嘲笑他呢?毕竟他是你们的同窗同学呀!”听后,我再也笑不起来了,脑海中像放电影般回放着今天的每一个细节。我又看见严辰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低着头,都快趴在桌上了,不敢面对同学们一张张讥笑的脸庞。他脸红到了耳根,面红耳赤,六神无主,脸上满是豆大的汗珠,面对着大家异样的目光,讥讽的话语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突然,我的神经触动了一下,又回想起那个忙碌的身影,那个高大的身影,那个孤独的身影,就像一把匕首刺痛了我的心,我做了什么?难道我是一个只会去嘲笑别人的小人吗?不,我不要……
每个人都有尊严,我们一味地去讥笑严辰,可曾关心在乎过他的感受?如果别人也来这样讽刺你,对你指指点点,你快乐吗?你伤心吗?现在,你还会去挖苦别人了?在此,我想对严辰说一声:“对不起!”
尊严铸就一个人的成就,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就在那心灵呼唤的一刻,我懂得了尊重!
我懂得了尊重(三)
尊重像一股灵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尊重像一个跷跷板,你把尊重送给别人,别人也会送给你;尊重像一丛向日葵,只向着太阳,没有坏处。我们一天天长大,道德理念却一步步退化,只有天真可爱的小学生,还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北京商场。我突然发现周边围拢了一群人,便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
噢,原来是个老头在捏泥人儿啊!嘿!()别说,捏的还真像!只见他的两只手不停地一上一下地摆弄着,不一会儿一对耳朵做好了,再加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怎么看怎么像孙悟空。头上戴着紧箍咒,手里拿着如意金箍棒,脚下踩着筋斗云,对了!就是孙悟空,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面前,我惊呆了,真是一个巧夺天工的精品啊!多么高超的技术,多么灵活的手指,造就了这样一个惟妙惟肖的孙悟空。
正在这时,过来了三个年轻人,其中一个对老头说:“不错嘛,真漂亮!”另一个趁其不备,拿走了剪刀,站在一个较远的地方,甩了甩手中的剪刀,大声喊到:“老头,要不要剪刀了?”卖泥人的老头看了,冲了过去。另外两个人拿起泥人就跑,等老头回来,摊子上已空空如也,看着他那豆大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流淌下来,我万分焦急。突然,眼角的余光让我发现了躺在地上的孙悟空,于是拿了起来,说:“老头,你的孙悟空。”那个老头看了,激动地连说谢谢。忽然,一个小女孩儿走了过来,操着幼稚的口音,柔柔地说:“老爷爷,你的猪八戒!”霎时间,我愣住了,连一个小女孩都叫老爷爷,而我却叫老头,这使我羞愧不已。
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了别人,他人就感受到了关心、帮助,同时也感受到了爱的存在,就会带着满怀感恩的心情去帮助另一个人,最终受益的,还是你自己。那一刻,我懂得了尊重。
3、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这四件事情上
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花时间在这四件事情上
文/格姐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别人那么优秀?
很多人都在批评我们的高考制度,认为泯灭了学生的天赋,但是你会发现很奇怪,同样的环境教育下的我们,为什么有人走上了人生巅峰,有人还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其实,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同的人把时间花在了不同的地方。
有的人喜欢打游戏,宁愿通宵也要跑去网吧,白天却在课堂中睡觉;有的人喜欢打球,把自己一切时间都奉献给了运动场;有的人喜欢自己的伴侣,每天所有的时间里,都在想他想他.....但一些高层次的人,喜欢把时间花在这四件事情上。
1、读书
我曾经问过一个朋友,你们公司在行业内这么厉害,一定有什么秘诀吧。
他说:没什么秘诀,我们就是一群人下笨功夫去做一件事。
我:不可能,你们可是行业领袖。
他说:真的没什么秘密,我已经把所有的秘密都对外说了,可没有一家能复制出我们这样的模式。
因为,没人肯下这样的笨功夫。
就像读书。
这一两年来,董卿已经刷屏很多次了。随着《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的热播,董卿文学修养的一面也逐渐的展露了出来。
在《朗读者》中,董卿被参赛的父女情感动,脱口而出一首叶赛宁的诗《我记得》:“当时的我是何等的温柔,我把花瓣洒在你的发间,当你离开,我的心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同读到最心爱的文字,那般欢畅。”
当听到一位选手说,自己的父亲是盲人,从小父亲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教他诗词,董卿立即说道:“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
不管节目中的话是精心准备,还是信手拈来,董卿的话总是恰到好处地点播,像是解语花般,轻轻地点透我们的内心。
但董卿也不是一天就成为董卿的,董卿回忆说:自从小时候起,就被大人逼着读书,但后来自己也逐渐的沉迷到书中去,慢慢的也就爱上了读书。
前段时间,董卿接受环球时报的采访,谈到阅读时她说,她每天睡觉前大概有一小时的读书时间,是多年保持的一个习惯。她的手机、ipad是不拿进卧室的。
曾有网友爆料坐飞机时遇到董卿,看到董卿全程在读书。去南加大之前她在新东方学习英语。在南加大有人说经常在图书馆看到董卿。
层次越高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读书上,比起别人追求的速成培训班,他们更喜欢和书籍做朋友,在生活中遇到有不懂的问题,就和书中的古人对话,而那些千年的古人,如老子,孟子也像是穿越了千年活了过来,和他共同探讨生命的意义。
层次越高的人,越知道下笨功夫做最简单的事,虽然他们读过的书虽然大部分都忘记了,但大部分是融入到血液中,渗入到骨骼里,带着那些书和古人的思想,去解决一个个的生活难题。
读书,才是层次高的人的秘密武器。
2、管理时间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明明自己没买什么东西,口袋里的钱,却没几天就花完了。时间也是一样,明明自己今天什么事都还没开始做,就已经到了晚上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待口袋里的钱,你可以通过支付宝账单查看自己这个月以来,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下个月好俭省使用。但对于时间,好像你并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对于高层次的人,比起金钱他们更看重时间,有些人不喜欢参加朋友聚会,他们会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对于普通人,大多数不知道该怎么管理自己的时间,对此《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中曾写道:每天早上制作时间预算,每天晚上记录时间开销。
每天早上,把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列下来,并写下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再给空余的时间安排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等到晚上,再记录下来自己究竟在哪些事情上占用了时间,把那些占用时间过多,却不会对未来产生成绩的时间给重新利用起来。比如我,在乘坐地铁时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那么下一次我就可以改进,比如在地铁中看文章,读书,也是一种利用时间。如果你在游戏上占用的时间比较多,那你可以考虑一下,是否把游戏的时间缩短。
高层次的人懂得利用自己的时间,懂得让时间为自己未来赋予价值,所以他们经常会做一些现在来看吃力不讨好的事,比如读书,比如学英语。比起别人的追求速度,明天就能看到结果,他们更愿意慢一点地去前进。
3、独处
儒家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慎独“,东汉郑玄注《中庸》“慎独”云:“慎其家居之所为。”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想要做到独处,其实很难,尤其是现在。朋友一个电话打过来:“这周我生日,不准不来哦”。你去还是不去!当朋友失恋了,找你寻求安慰,你是安慰还是不安慰!当朋友来到你的城市,想找你吃顿饭,你是去还是不去!
即使等你下定决心拒绝参加浪费时间的聚会时,独处的你也会被游戏、抖音、短视频所诱惑,你的独处,只是一个人刷手机而已。
高层次人的独处,是和自己相处,把自己从内心里拽出来,和自己对话。比如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种独处,是和自己做朋友,发自内心的认同自己,或者找出自己身上的缺点。
独处的人,都懂得爱自己。美学大师蒋勋曾说过: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写诗给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4、和家人相处
我见过很多人,在外面给别人当孙子,回家让家人给自己当孙子。
同样是累了一天,有人认为自己老婆就应该煮饭,洗衣服,而层次高的人懂得体谅自己妻子的不易,和妻子一起煮饭,收拾房间,不是因为高层次的人有多伟大,而是他们懂得:爱自己,爱别人,更应该爱自己身边人。
法国哲学家蒙田: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我曾经的老板,整天各个国家飞来飞去的男人,却从来没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不管有多忙,他都会准时和老婆一起出现在孩子的学校。
他的朋友圈里,除了行业消息,更多的是晒老婆做的饭,孩子获得奖,给予老婆足够的尊重,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他们越忙,越抽出一切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
2012年,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国内很少把这件事当真,但国外比较看重,那时,我的在外留学的朋友们几乎都回来了。
我好几个朋友笑他们几个在国外呆久了,连这种谎言都信,但是他们一脸认真的说:”如果不是世界末日就最好了,但如果是真的,最起码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是和我的家人在一起。“
一个高层次的人,永远把家人放在第一位,无论在外面遇到什么问题,哪怕是公司即将倒闭,也不会把工作情绪到回家,他们回家之后就变成了丈夫和父亲,温文尔雅的和家人相处。
高层次的人花时间做的这四件事情,你做到了吗?
4、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计较得越少
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计较得越少
文/红小猪
以前常有人这样跟我说:你要拿得住架子,别看到信息就立马回,不要有什么就说什么,否则你会显得很“好说话”,他们也不会把你当回事……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好说话”变成了一种贬义词,难道我为你开了方便之门,你反倒要回过头来嘲笑我?
难道善意的援助,在别人眼里反倒会成为好欺负的标志?
我不认同他们的话,但有时不得不承认,生活中总有那么几个“不知好歹”的白眼狼,一边消费你的善意,一边还要嘲笑你的“无知”。
比如我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人。
因为当过省编的关系,很多人会来咨询我一些投稿的问题,面对大家的询问,我能解答的都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但时间久了,那些求帮忙的人反倒肆无忌惮起来,刚开始还是客客气气地发给你一篇稿子,希望你给他提点意见,到后来干脆连谢谢都没有,随便得好像两个人可以称兄道弟。
我并不是需要那一句“谢谢”,也不是要求他们给我什么“好处”,我只是希望,当我熬夜给你看稿子,把我知道的一五一十告诉你时,你要明白,不是所有人都闲得没事做才去帮你,那些在你求助时能及时回复你的人,只是将心比心。
我们都体会过求人的难处,我们也理解你的心境,所以我们毫无保留地给予你帮助,让你轻而易举地得到你渴求的答复。
但往往事与愿违,我的善意却被你当做家常便饭,我的帮助变成了理所当然。那么,抱歉。我对你的帮助我收回,以前是我太善良,现在我该用那些人常用的伎俩,对你“狠”一点。
的确,当我不再那么热心时,那些求我帮忙的人,反而开始珍惜我的每一次帮助,我额外的工作量少了,大家对我的态度反而好了许多。
但我知道,每一次当我话只说一半,其余一半留给他自己去悟时,你将又要多绕一个弯;当我不再理会微信里时不时冒出的消息时,我明白,又会有几个还在奋斗路上打拼的人失望。
很残酷,很无奈,但又很现实,有时候,你走的那条路是你自己铺就的,我们给你扫掉几块石头你不乐意,那好吧,剩下的留给你自己,没有人会去帮你。
越轻易得到,就越不会珍惜,这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所以恋爱讲欲擒故纵,女孩不会轻易答应男孩的求爱;所以“前辈”们讲架子,摆出一副“贵人语迟”的样子。
有人责怪是对方太清高,可惜你忘了,每个人在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只不过是那些不懂得珍惜的人太多,我们才不愿意再做个一味付出的“傻子”。
如果你不珍惜轻而易举打开的方便之门,那么你有何理由埋怨自己阻碍重重?
02
《伊索寓言》里讲,当初普罗米修斯奉宙斯之命造人时,特意在每个人身上挂了两个口袋——胸前一只装别人的缺点,背后一只装自己的缺点。
结果,人们一低头就能见到别人的不足,却很少回头找自己的毛病。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埋怨对方的不是,把对方钉到道德的十字架上,仿佛自己是天底下最大的苦主。为什么他有什么事都不愿意告诉我?
为什么一出去逛街她就躲着我?可能你忘了,每当那个人兴高采烈地跟你聊天时,你都在刷你的手机;每次出去玩你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很多问题都是双方的,别人对你的态度,可能就是你自己当前的状态。反思一下自己,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都会有答案。
不过,也不能把所有棒子都打向自己。也许你珍惜身边每一个人,对大家的帮助心怀感激,但依旧有人对你熟视无睹。
不错,那些对你冷若冰霜、置若罔闻的人,未必都遭遇过心灵的“创伤”,毕竟遇到“白眼狼”的几率有限,但人的秉性却是在无限延展。
记得我刚开始接触编辑是在大一,当初被老师派到校报编辑部也是歪打正着。
记得那时我是编辑部里惟一一个大一的学生,又不是科班出身,对编辑几乎是一无所知,我向学姐请教,她们也只是简简单单地说看看稿子,至于要如何看,侧重点在哪里,她们根本不告诉你。
后来有人跟我讲,编辑部只有大三学生才能进,你初出茅庐就被老师调到这来,自然有人会嫉妒。
说实话,当时有种盲人瞎马的感觉,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现在想想却不觉可笑。
那些因怕被超越,而拒绝施以援手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对自我的怀疑。
你担心被人超越,说明你自己本身就有漏洞,你并非别人眼中那么完美。如果你在进步,曾经那点被你视若珍宝的“经验”还算什么?
你在乎的,往往能反映出你的水平。为什么层次越是高的人,反而计较的越少?不是说他有多宽容,而是有些事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你可能还在抱怨公交车上谁踩了你一脚,而他可能想的是下半年的工作计划该怎么安排。这叫气度、叫眼界、叫高度。
时至今日,我已经可以在省刊做责任编辑,而当初那些编辑部的学姐,依旧还是在校报里徘徊。
其实你根本不必担心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轻易得去。你可以成为第一个掌握某项能力的人,一定有你的原因,受教者故多,但青出于蓝者毕竟在少数。
前几天,我get到一个制图技巧,我一直熬到凌晨三点才成功。之后很多人向我请教。
说实在的,自己辛辛苦苦熬到两眼发黑得出的成果,这样让他人轻易得去的确挺心痛,但你要明白,你告诉他的只是一个结果,但在摸索这项技能时,你的分析能力,你的思维方式,你的知识结构都是他们得不到的。
这个世界不缺技能,缺的是获取技能的方法,也就是思维框架。
我研究出某个bug,我可以把它教给其他人,表面上我们获得了相同的能力;实际上,我还拥有了解决诸如此类问题的思维和手段,当我再遇到类似问题,我依旧可以调用上一次的思维模式,但他们却未必。
所以,你根本没必要斤斤计较那点小“经验”,你所拥有的,是那些窃取“劳动成果”的人永远无法比拟的。
03
你的眼界放在哪,你的层次就定在哪。
记得和f先生去看《28岁未成年》,片中茅亮向一位卖猪肉的大叔买回原属于自己的ipid,但由于没带够钱,茅亮恳求对方便宜点,对方琢磨了一会儿答应了,最后却在ipid上砍了一刀,说这回值这个价了。
当时f先生小声对我说:“这个人一辈子也只能买猪肉。”我想,这应该是眼界与地位最好的诠释吧。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的人不会有大成就,我也相信,没有人愿意去跟一个“葛朗台”打交道。
我们都是在奋斗路上努力奔跑的人,都渴望能得到他人的一臂之力,但没有人愿意给“白眼狼”作嫁衣。
当你遇到一个愿意无偿帮助你的人,请珍惜;但如果一开始,那个人根本没搭理你,也不要在意,可能他想守着自己的“宝贝”过一辈子,而你,有机会去获得更好的。
愿我们不是那个不知珍惜的“白眼狼”,也不是那些斤斤计较的“葛朗台”。有些事值得我们去重视,而有些大可忽略。
我们的路或许阻碍重重,但希望造成这一切的不是自己。
珍惜所拥有的,你的路会顺畅许多。
作者简介:红小猪,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实名朱红,女,95后摩羯座。大三学生,现于吉林省省级刊物《黑土地》担任责任编辑。出生于大草原,成长于渤海湾,求学于黑土地,爱美食爱旅游也爱文字,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女汉子,却还是一枚软妹子,一直坚信比“天道酬勤”更重要的是思维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