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不是教你忍,这只是生活的成本
我不是教你忍,这只是生活的成本
即使时代已经如此进步,有些事情还是一样古老,比如婆媳矛盾。
某位女留学生,本来庆幸自己在国外能躲过婆媳关系,却在婆婆探亲的几个月中感觉到度日如年。她暗暗丢下知识分子的矜持,甚至嫉妒自己那位初中毕业的妯娌——她居然能和婆婆相处的挺好,天知道,现在自己和婆婆即使呆在一个房间中都觉得难受。
说起来都是一些小矛盾,婆婆是个农村老太太,到高级餐馆吃饭嗓门大,引人侧目,知道菜价后忙不迭的叫侍者退菜,还骂小两口不会过日子,不敲门就进她的房间,随便乱翻她的东西,质疑为什么还不生孩子。婆媳之间的小事就像细沙,每件事都不大,但一遍遍的去摩擦,那也是会流血的。
明白婆媳关系难相处,她准备了足够的微笑和奉迎,上了阵却发现老太太全然不吃这一套,纯粹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只能每天晚上回到房间和老公发泄,他的胳膊都让她给拧青了,她也知道老公左右为难,只盼这位皇太后早点起驾回宫,给她解脱。
她打电话和闺蜜抱怨,闺蜜帮她分析,“在公开场合大声讲话,看见什么都嫌贵被服务人员嘲笑,习惯生活中大家都没有隐私,这统统都是她自然的生活状态,她没有理由和必要去思考你是不是喜欢。她老了,思想跟不上时代,只是按照自己习惯的,传统的方式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再要让她看别人的脸色,瑟瑟缩缩的过日子,她还觉得自己顶亏呢。”她叹息,“要是她懂得多尊重我一点,那我一定会……”闺蜜打断她的话,“要是她懂得你懂的那些,她就不是她了。”
她气馁,难道只能忍吗?
不忍怎么办?洒脱如三毛,早年就是个文艺青年,特立独行,孤身一人远走撒哈拉大沙漠,嫁给西班牙人荷西,自以为天高皇帝远,可以避开复杂的家庭矛盾,到最后也一样被婆媳关系困扰。
第一次到公婆家探亲,婆婆就给她一个下马威,“甚至电视也不要看,下午电视长片来了,你正好在厨房里面对着大批油腻碗盘锅筷、刀叉茶杯,这是最好不过……婆婆正跟她爱子在电视室里说着话。你讪讪的走进去,轻轻的坐下来,婆婆没有望你一眼,你再悄悄的坐到先生一旁去,想加入谈话,但是先生好似突然有点厌你,很轻微的躲闪了一下,如果你敏感,你才会知道,原来你得了麻疯病啦!”中国媳妇最痛恨的举动之一——老公在婆婆面前疏远自己,看来外国老公也一样不能免俗。这大概是出于男性对于角色转换的笨拙。
圣诞节,三毛一人为全家三十六个人做饭,“提了三个大菜篮和一个小拖车要去采买一营人吃的东西”,要荷西来帮忙,他居然说,“你自己去,男人不进菜场。”她又洗又切又烧,“闭着眼睛,在冰冷的洗碗水里数着一只一只绵羊。”在婆家是这个境遇,转过几年,婆婆带着儿子一家转战她们家,每天当老妈子的还是她,没有床睡的夜里,她筋疲力尽的质问荷西:为什么到你家做饭的是我,到咱们家做饭的还是我?荷西只是捂住耳朵不理她。那一刻,她估计恨不得杀了他吧。
即使按照中国人传统的标准,三毛也是个贤惠媳妇,为了表达“拐走”婆婆小儿子的歉意,带着婆家全体去吃海鲜大餐,吃到自己心惊肉跳,脑袋里像油表一样咔咔蹦字,“在沙漠梦寐以求的一些新衣服,现在都已经放在桌上了,这些人正在吃你的衣服,一个扣子,一条拉链,一块红布,一只袖子,现在又在吃皮带了。”
这笔钱花得值不值,她算一算,“你的好丈夫,婆婆怀胎九月,给他血肉生命,二十多年来,无论念书、识字、上少年法庭、生病、穿衣、吃饭、上街、理发,辛辛苦苦扶养长大,她花了多少私房钱?公公卖了多少担橄榄?你再看一眼荷西,如此好青年,你付这一桌海鲜钱,就可得来,这个生意做的是赔还是赚?”
想到这,就觉得是赚到了,“恨不得立刻再投几个明虾到荷西父母盘子中。”因为爱护丈夫,而转移一点忍耐和尊重到公婆身上,一切委屈就不再是委屈,而是生活的成本。
她自有回报,婆婆带着女儿一家又吃又拿又玩呼啸离去之后,荷西又恢复成一个好丈夫,她挽着他的胳膊,大声说,“明天你打扫房间。”生活终于风平浪静,她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不过主人有时候需要谦让下客人,而客人之所以是客人,就是因为一定呆不久。
总有女人抱怨自己婆婆极品或者难缠,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不可理喻的婆婆专门等着收拾儿媳妇,三毛一直把婆婆当做假想敌,最后也发现,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而是一个挺亲切的老太太。当然,这是在她付出了友好之后的结果。
自古女人结婚与父母告别都要哭,是因为结婚对于女人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在心理上本身就存在焦虑和不安的心情。她希望得到一个符合自己家庭标准的家庭氛围,一些无意识的小事都会影响到她的心情,并被放大。心理落差更会导致原则性的分歧和打击。婆婆却是这个家庭传统的经营者和维护者,她可能更习惯保持自然的姿态,懂事理的,会做人的父母可能懂得怎样应酬,但更多的婆婆都很难会站在儿媳的角度考虑问题。
婆媳关系之所以复杂还因为两个人都是同性,存在主权竞争和圈地运动的矛盾,大家都希望掌有对这个男人的控制权,这包括照顾和支配的权利,以及家庭中女主人的身份,老的不愿意自动让位,年轻的等不及的要当家作主,于是很多矛盾就由此产生。
我不是教你忍,而是要把有些事情想明白了,很多烦恼都会不攻自破。
1、公婆不是父母,一定要牢牢的记住这一条,每日三省吾身。父母不会无原则的原谅你的一切,你自己父母可能觉得你刁蛮和任性都是可爱的一部分,到公婆面前只能是罪证和过失。所以,不要过多展现自己的问题,所谓的个性直白和坦率那只能是让自己自爆其短,如果后来人家拿这个作为证据指责你,或者反感你,你就要自食其果。即使开始的时候公婆很会做人,愿意接受你承担你,你也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要更加的谨慎,人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2、你父母有的毛病公婆都会有。老人都唠叨罗索,喜欢指点下一代,你自己父母也是这样,你也会烦,也会厌倦,但是由于你相信他们是为你着想的,所以你很少会上升到一个“是不是看不上我,讨厌我”的这个层次去想。但这些话如果从公婆嘴里说出来你本能的就会非常反感,这就是位置不同,感情不同,心态不同造成的问题。调整心态,接受他们那些问题的存在,就像接受你父母一切缺点的存在,没必要去较真。
3、每个家庭都各有各的不同。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都不相同,如果你是来自节俭的家庭那么到了大手大脚的会不适应,爱吃荤的到了爱吃素的家庭也会不适应,这时候,要知道,这些你不适应的习惯不是专为你一个人制定的,而是一个家庭几十年的累积,接受能接受的,接受不了的想办法改变,不要无谓的伤心。
4、不要逼老公表态。再不好的父母也是父母,儿女永远都是最尴尬的旁观者,在这一点上,其实男人说的“她是我妈,我能把她怎么样”是真实的心态。对于和公婆之间的矛盾,能吸收的吸收,能回避的回避,要充分以自己的作用来化解,不要动辄就把丈夫扯进来,让他表态,要他选择到底要成全哪一方。如果他是一个懂得维护妻子,善于处理事情的男人,他自然就懂得,他不是,你强求他,他只能更反感和逃避,到时候最终可能谁也得不到成全。
在很多女人的生命中婆媳关系都是一个梦魇,但谁都曾经对生活有过美好的期盼,谁都曾经从女人最灿烂的年华走过,大概嫉妒,只是因为无限相似,仇视,只是因为彼此要的始终都一样。但婆婆来自过去,媳妇属于未来,要想改变这种敌对与不幸,两个世界中的人想要停止对峙,永远都应该先从媳妇开始。
因为婆婆老了,已经是个常量,媳妇才是个变量。
2、我们选择的不是工作,是生活
我们选择的不是工作,是生活
我有个哥们,在某知名央企总部上班,从毕业一直就在那里,在外人看来,这自然是份好工作,因为事情并不多,责任不大,但是他归口管理着整个集团内大大小小子公司的同一工作,所以经常出差,到地方去了各地都把他好好伺候着,请吃请喝,安排各种娱乐活动,甚至很多时候工作都会安排专人帮他做好大半。
他却总向我抱怨,总是翻来覆去的几个主题:太闲了,应酬喝酒太多,赚钱太少。这些理由我都能一一反驳他,我说按照社会工资水平你赚得其实并不少,还有这么好的福利,当然你不能和投行商业商业银行这样的地方比。但是我的说法并不能平息他的complaint,实际上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定期发作,于是我终于忍不住了,问他为什么不考虑换一种生活?其实与其说是发问,不如说是我想让他认真思考一下,我知道他和我认识的一些人一样,还犯着一种奇特的浮躁病。这种病就是总是为自己找一些很高的收入和待遇比较标准,然后结论是自己的情况为什么这么糟糕?
我深入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某年校园招聘的时候,我们面试了很多学生,名校毕业,光彩的简历,良好的面试表现,一切都看起来不错。后来我慢慢接触多了这些应届生,发现他们最关注的是工资,这是个熟悉的话题,我们也曾经历过。我不反对应届生计较和比较这个,毕竟他们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通过极残酷的淘汰进入了国内顶级的学校并毕业,理应获得一个相对体面的开始和一份有前途的工作。
并不是说我总能够一直理解那些特别在意收入的人,比如说我的这个哥们。
他缺乏跳出现有工作的勇气,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机会成本太高了。我知道他找过一些其他的工作机会,同样的工作,但是要么因为收入不够理想、要么觉得平台不够大,最后都没有成功。于是他在边抱怨边忍受中度过了两年的时间。
而同时,他看着我考了cfa,准备cpa,不停的放弃节假日和加班,在投行的路上越走越远。
不安于现状却没有重新开始的勇气,有时候真的比一无所有还可怕。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年龄渐长,有了家庭,要承担对配偶、子女和父母的责任,承受变革的能力会越来越弱,维持一个稳定的现金收入的要求会越来越大。这个时候,纵然有决心去改变,再也难作出什么。
从职业发展来说,年轻真是宝贵的财富,可以尽情去尝试和试错,这个时候任何错误的成本都不会太高,因为20多岁的人收入还不会太高,怎么样损失都不太大。每一次错误都是财富,因为它会让自己慢慢明确个人的职业兴趣、想要的生活。
我们毕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怀抱着一颗追求财富的心,大抵都会在心里默默定下一个数字:我一年要赚多少钱之类的。工作能够给予的其实远远大于这个金钱数字,它占据了白天最主要的时光,构成了生活最主要的内容和关系,就是未来人生的一部分。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收入的一个数字。
我在工作的选择上也摇摆过,迷茫过。
看过非常多人(以千记算)的简历,后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很多优秀的同事,简历坎坷,往往出身于一个二流甚至三流的学校,本科甚至专科学历,在一些小公司间辗转,经过几次转换,最后来到了公司,拿到了让很多名校毕业生,包括我这位哥们,都羡慕不已的年薪。
我们的一位保荐代表人,居然是营业部做电脑维护的小员工出身。
另一位非常优秀的项目经理,大专学历。
部门的一位年轻副总,不过是一个在职硕士,当初因为不符合全日制硕士的学历要求差点被人力资源部拒之门外。
他们当初能够作出这样的选择,除了本人素质优秀,大概也是起点相对不高,所以没有那么多的患得患失,反而有了职业发展和选择上的灵活性,慢慢盘活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往更大的层面说,过去的成就和名利永远是束缚。个体的觉悟当抛开对过去的考虑,想想将来,把握当下的力量。在我周围的人,有太多讲求保险策略,他们想着人生一步一个坑,这样的人生稳当有余,然而开拓不足。
我们应当做选择工作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工作的人。选择工作,不是以金钱作为最大的考量,这样的工作会更纯粹和快乐。在没有金钱的时候选择工作能够超越金钱的考虑,是坚持,在赚到足够金钱后选择工作能够超越金钱,是智慧。很多人始终分不清金钱和工作的关系,将两者混为一谈,却把金钱和感情的分开看得很重要,实在是奇怪的逻辑。对于男人来说,要有把工作视作情人的态度,和情人谈钱,迟早要出问题。往反面说,只要给足够的钱,什么工作都愿意干,这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逻辑,我看来如果有个人出于特定理由确实非常需要钱,他可以这么做,否则这实在是一笔愚蠢的买卖。个人获得的是一笔固定的数字,但是付出的却是理想和人生,而后者是无价的。被动接受工作就是犯错误的开始,让自己越来越被动。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你可能想,折磨的一天开始了,要把自己的才华浪费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和同事的斗智斗勇、和领导的虚与委蛇上,然后不断痛恨自己的工作。在熬完上班时间完成了工作后第一时间打卡下班,等待下一个这样的工作日的开始。人的一辈子也就2万多天,而我们有些人就把自己的一万多天花在了这样周而复始的自我折磨上面了。
我们工作是为了活得更好,或者说得更高远一点,是活得充实,活得有理想,而不是自我折磨或者出卖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而我们始终追求的,应当是给予生活实感的工作,不是过去工作在未来生活的无机延续。
借用冯仑的一句话:站得高,尿的远。
来过,尿过,潇洒过。
3、不是你战胜生活,便是生活将你碾碎
不是你战胜生活,便是生活将你碾碎
不要害怕,抬起你的脚,慢慢往前走。前面不是万丈深崖,不是豺狼虎兽,更不是狂风暴雨。还记得你说过的梦想么?因为世道的浑浊,因为自寻的烦恼,因为他人的嘲笑,因为你临近的崩溃,快忘了吧!
因为他人的光芒把自己的破烂刺得千苍百孔,痛得不知所以;因为所有人的不理解而遭人嘲笑,心里忧愁苦闷;因为事事不如意,什么都跟你做对,你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该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年岁又渐,而自己又两手空空,你又怨恨自己的庸碌无为;凡事总有一些东西碍手碍脚,梦想与现实总有一段无法跨越的鸿沟,你感叹世事如棋,你终不是赢家……
多少次在噩梦中惊醒,浸在黑暗腐臭的小沟,呼喊不能,呼吸不能,周围许多蠕动的虫子一点一点向你靠近;要么是一段长长的迷宫,你走了几天几夜仍不能走出,这时候的你早已经口干舌燥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再不然是成为一个罪人,脖子上挂着“我是罪人”的牌子,许多人用菜叶扔你,用口水淹死你,你只想找个地洞钻下去。醒来后,眼泪早已埋没脸颊,那些真实的场景,像一个咒语一直尾随着。面对无尽的黑夜,又有谁能抵抗那强大的孤单?
是否陷入了卑微的漩涡不能自拔?每天都坐如针毯,时时感觉他人赤裸裸的目光如箭般随时准备朝你射来。做每一件事都思前想后,怕一旦出了差错,自己没有办法承担。躲在阴暗的角落不想听见任何声音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你,是否已经学会面对挫折了?不是你战胜生活,便是生活将你碾碎。
生活总不能时时顺你意。它就像海里的浪花,时而给你漂亮的翻转,时而给你一个大冲撞,告诉你它并不好招惹。命运不会像一支整装待发的军队随时准备出发,而是一名三岁顽童,时而会哭,时而会笑,总是把你忙得团团转。人也不是一条直线每个人都一样。有些人是猛兽,有些人是医者。猛兽会从别人嘴里夺来面包来养活自己,医者则不然。他宁愿被夺。
矛盾说:“应该有一点泼皮精神,什么都不怕一试,试得不对,什么都不怕丢开另来。”如果不去尝试,你又怎么知道自己的确不适合?
不要因一时的脆弱而悲观消极,人是或多或少有些缺陷。一个人缺少了自信,就容易对环境产生怀疑与戒备,你是否落入这个俗套?做错了说明你还不够熟练,那么就需要多练习。所谓笨鸟先飞,如果想成功,就要比别人更努力。矛盾《青年苦闷分析》中写道:你是很幸运的,你没有父祖的余荫,没有一份家产来供你安居饱食生儿子做太老爷,你没有亲戚古旧的提拔,没有同乡同学的帮忙;你进不能混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队中,退而守为一个安分守己的小百姓亦不可。所以什么大风大浪在阻挡你,只是你自己为自己的逃避找借口。
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会成为我们心里黑暗的地方,可是这不正好将那些璀璨的星星衬托得更闪亮吗?所以也得感谢,是这些事物给予我们混淆,才使我们学会看清。一个人如果连容忍之心都没有,又岂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因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灼伤自己,是否太脆弱了?(人生感悟 )多少人在浑水中淌过多少人在苦难中煎熬,如何相比?自己把那些莫须有的罪名顶在头上,是不是令自己太累了?是时候学会放松心情好好地享受人生了。
静看花落,且听风吟。脱去那一身沾满尘土的衣裳,袭一身白裳,让灵魂得以呼吸。静看庭前花落,让那些斑斓的记忆在你的脑中消散,学会感受美欣赏美;静静地听风吟唱,它早已历经沧桑,它会告诉你,许多在梦寐里未发酵的希冀;把心里的负担放开,抬起头来仰望穹苍,告诉自己怎样的生活才是你想要的,追寻去吧;不要再抱怨生活对你的不公,如果一路顺畅想必自己都会觉得心里不安;岁月分分秒秒都在流逝,比起那些身体残缺的人,你已经幸运多了不是吗?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看淡官名利禄,看淡红尘喧扰,总有一方净土属于你。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怎样的心境也取决于自己。人生不是彩排,从来都是现场直播,失去的不会再回来,错了也不能再重来。所以要告诉自己,好好珍惜。别人有别人的思想,你有你的路要走,何必在乎别人的一言一行来徒增你的烦恼呢?不论你如何挣扎反抗别人仍旧可以做他的你为什么不可以呢?
与其感时伤逝不如顺其自然,让梦想展开双翅,卸下一身伪装,简简单单地活着。日子没有变,仍旧是二十四小时,地球没有变,仍旧自转公转地忙碌,为何还要贪心地让它多一秒或者多转一圈呢?
如果你还在迷路,那仅仅是执迷不悟。抛开内心的杂念,让风穿过你的胸膛,洗涤你内心的空旷,陶干你的萎靡畏惧吧。未来还在继续,你要相信:明日的朝阳仍旧精彩。
4、生活,不是用来生气的
生活,不是用来生气的
文/一梨
1
周末,儿子过两岁生日,我和老公计划在家庆祝。
开车到了超市,发现没有停车位,我随口说:“反正就去一楼,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近停了吧。”超市门口停了一排车,我们见缝插针。
可没想到,二十分钟后等我们买完东西出来,大老远就看见车上被贴了罚单。我气愤地说,“总共才几分钟啊,交警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老公一边走向车子,一边凉凉地接了句,“还不是你,刚才非说要停在这儿!”
平地起雷,我立马炸了,他什么意思?想推卸责任吗?把东西摔在后座上,坐进车里,针尖对麦芒,我俩在车上大吵了一架。
直到后座的儿子怯生生地叫了我一句“妈妈”,我们才后知后觉,来这儿的目的不是为了吵架的。儿子的两岁生日,这么重要的日子,我们做了什么?
三言两语就让自己的情绪破功,大发雷霆,寸步不让,吵赢了架,也吵远了心。好好的庆祝被败了兴,怎么都觉得对不起儿子,也辜负了难得的双休。
事后我一直在后悔,当时要是不生气,这该是多有意义的一天。
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轻意生气,是及时止损。不将深爱的人推出门外,是豁达的气度,更是宽广的胸襟。
2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师父平时侍弄了很多兰花,一次出远门前特意嘱咐徒弟要好好照顾兰花。
徒弟谨记在心,一直悉心照料。可某一天浇水时,一不小心打翻了花架,花盆尽碎,兰花撒了一地。
徒弟诚惶诚恐,只等师父回来后领罚。
师父回来后知晓了此事,却对徒弟说,“我种兰花是用来美化生活的,不是为了生气的。”
是啊,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我们拥有的每一刻都不可复制。生活,不是用来生气的。
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是对生活最无意义的消耗。不较真,不纠缠,淡看得失。不轻易生气,就是尊重自己的每一分钟。
3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叫“野马结局”:非洲草原上的野马,经常被吸血蝙蝠攻击,进而死去。可是,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其实是它的暴怒和狂奔。也就是说,野马是“气死的”。
生气,真是伤心又伤身。你看,雅量高致的周瑜,一生运筹帷幄,最终却落得个被气死的名声;才华横溢的林黛玉,经常因为芝麻小事“使小性儿”,最终香消玉殒。
现代医学研究也显示,爱生气、社会关系紧张,会增加健康风险。所以,“气大伤身”并非空穴来风。
生气,相当于“慢性自杀”;豁达,才是长寿的秘诀。
我们都难免会碰到被误解、被中伤、被算计的时刻,在生活的纷纷杂杂中,如果不是特别重大要紧的事,别太较真儿,也别太计较,冷静自持,豁达处世。“糊涂”一点,“健忘”一点,活得也会更健康、更丰盛一点。
懂得心平,才能气和。放过别人,也就是放过我们自己。
不轻易生气,你就赢了。
来源: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