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你该从“不重要”的工作中学什么?

1、毕业生,你该从“不重要”的工作中学什么?

毕业生,你该从“不重要”的工作中学什么?

心理导读:从22岁大学毕业在26岁之间这四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养成了怎么样的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处理琐碎的工作事务中,你能沉住气、细心总结,才是职场生涯中的“大智慧”。

公司招了大批应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新新人类。平均年龄25岁。

那个新的助理,是经过多次面试后,我亲自招回来的一个女孩。名牌大学本科毕业,聪明,性 格活泼。私下里我得承认,我招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她在大学里优秀的表现之外,还因为她写了一手漂亮的字。女孩能写一手好字的不多,尤其像她,看起 来长发飘飘,多么女性化的一个姑娘,一手字却写的铿锵倜傥,让我对她不由多了很多好感。

手把手的教,从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她也学的快,很多工作一教就上手,一上手就熟练,跟各位同事也相处的颇融洽。我开始慢慢的给她一些协调的工作,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分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和沟通让她尝试着去处理。 -

开始经常出错。她很紧张,来找我谈。我告诉她:“错了没关系,你且放心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遇到问题了,来问我,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办。”仍然错。又来找我,这次谈的比较深入,她的困惑是,为什么总是让她做这些琐碎的事情?我当时问她:“什么叫做不琐碎的工作呢?” -

她答不上来,想了半天,跟我说:“我总觉得,我的能力不仅仅能做这些,我还能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那次谈话,进行了1小时。我知道,我说的话,她没听进去多少。后来我说,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先避免常识性错误的发生,然后循序渐进罢。 -

半年以后,她来找我,第一次提出辞职。我推掉了约会,跟她谈辞职的问题。问起辞职的原 因,她跟我直言,本科四年,功课优秀,没想到毕业后找到了工作,却每天处理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没有成就感。我又问她:“你觉得,在你现在所有的工作中, 最没有意义的最浪费你的时间精力的工作,是什么?”她马上答我:“帮您贴发票,然后报销,然后到财务去走流程,然后把现金拿回来给您。” -

我笑着问她:“你帮我贴发票报销有半年了吧?通过这件事儿,你总结出了一些什么信息?”她呆了半天,答我:“贴发票就是贴发票,只要财务上不出错,不就行了呗,能有什么信息?”

我说,我来跟你讲讲,当年我的做法吧:98年的时候,我从财务被调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担任总经理助理的工作。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跟你现在做的一样,帮总经理报销他所有的票据。本来这个工作就像你你刚才说的,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就可以了。

其实票据是一种数据记录,它记录了和总经理乃至整个公司营运有关的费用情况。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一堆数据,其实它们涉及到了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于是我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所有总经理在我这里报销的数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等记录下来。

我起初建立这个表格的目的很简单,我是想在财务上有据可循,同时万一我的上司有情况来询 问我的时候,我会有准确的数据告诉他。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渐渐的我发现了一些上级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比如,哪一类的商务活动,经常在什么样的场 合,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总经理的公共关系常规和非常规的处理方式等等。

当我的上级发现,他布置工作给我的时候,我会处理的很妥贴。有一些信息是他根本没有告诉 我的,我也能及时准确的处理。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了他我的工作方法和信息来源。渐渐的他基于这种良性积累,越来越多的交待更加重要的工作。再渐渐的,一 种信任和默契就此产生,我升职的时候,他说我是他用过的最好用的助理。

说完这些长篇大论,我看着这个姑娘,她愣愣的看着我。我跟她直言:“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是你没有用心。(励志电影 )在看似简单不动脑子就能完成的工作里,你没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她不出声,但是收回了辞职报告。

又坚持了3个月,她还是辞职了,这次我没有留她,让她走了。

后来她经常在msn上 跟我聊天。告诉我她的新工作的情况。一年内,她换了三份工作,每一次都坚持不了多久。每一次她都说新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工作。后来又一次,她又一次辞职 了。很苦恼,跑来找我,要跟我吃饭。我请她去写字楼后面的商场吃日本料理。吃到中途,她忽然跟我说:“我有些明白你以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所谓的职业生涯,其实你很难预测到你将来真正要从事什么工作,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是否跟你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有关。大多数人,很有可能将来所作的工作,跟他当初所学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从22岁大学毕业在26岁之间这四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养成了怎么样的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指的是: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是否学会了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接受新的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别人更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规律并且处理好它们。具备了以上的要素,你就成长为一个被人信任的工作的人。

人都有惰性,也都愿意用那些用起来顺手的人。当你具备了被人信任的基础,并且在日常的工 作中逐渐表现出你的踏实、聪明和细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就会提供到你面前。原因很简单,用一句话就能交代清楚并且能被你顺利完成的工作,谁愿意说 三句话甚至半小时交待一个怎么都不明白的人呢?沟通也是一种成本,沟通的时间越少,内耗越少,这是作为管理者最清楚的一件事。

当你有比别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去接触那些你没有接触过的工作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多的学习机会,人人都喜欢聪明勤奋的学生,作为管理者,大概更是如此。

一个新手,大多数新手,在这四年里,是看不出太大的差距的。但是这四年的经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不在乎年轻时走弯路,很多人觉得日常的工作人人都能做好没什么了不起。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工作,循序渐进的、隐约的,成为今后发展的分水岭。

漫不经心的对待基层工作的最大的损失,就是将看似简单的事物性处理方式,分界成为长远发展的能力问题。

聪明的人,总是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时间长了,他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抱怨那些看起来资质普通的人,总能比自己更能走狗屎运。抱怨她容貌比自己好,或者他更会讨领导欢心。等等等等。慢慢的,影响心态。所谓的怀才不遇,有时是这种情况,对此我称他们为“小聪明”。

工作需要一个聪明人,而这种聪明人需要拥有的是“大智慧”而非“小聪明”,换句话说,工作其实更需要一个踏实的人。在“小聪明”和踏实之间,几乎所有人都愿意选择后者,因为一个能沉得住气的人才是难得的人才。

或许你会因为自己的智商高而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但不能长久的沉入到一个行业里去,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而踏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和先天条件没有太大关系,却最能成就一个人,是“大智慧”。

2、清华毕业生的感悟: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

清华毕业生的感悟: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

文/小万工

01

我和我的丈夫都是从湖北五线小县城考到top2的,他北大物理,我清华建筑。

我目前在北京顶尖开发商负责高端住宅;他在北京顶尖高中分校区做高中老师,物理学科带头人。我们本科毕业留京至今九年,期间搬了六次家,最近的这第七次,正在打包准备搬回武汉。

近来看到我的朋友圈,被好多清华毕业生买不起学区房逃离回二线的文章刷屏,文章里充斥着疑问、遗憾和不满。让我特别想记录一下我们这些年的故事,同样关于房子但画风截然不同的故事。

我们虽然九年搬家六次,但其实每次搬家都是欢欢喜喜的。

08年毕业,我从清华紫荆公寓搬到顺义的新员工宿舍。公司在朝阳区,离宿舍很远,1个半小时的车程。但刚毕业薪俸微薄,租不起附近的房子,真的很感恩公司提供宿舍。每月400不到的房租,朝北的小单间。

我那时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而且从学校的四人间搬到个人的小单间,反而觉得自己的人均居住面积显著提升。

期间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父母带着他们俩的母亲一起来北京玩过一次,当时是夏天,父亲又执意不肯住宾馆,我们一家人就在我的小单间里打地铺,两位奶奶睡在床上,我和父母睡在地上。

父母当时看到我的状况其实有些心疼,毕竟独生女,在五线小城虽然家境工薪,也是住着大房子的,觉得读了那么多的书,来了北京反而生活质量这么低。

我安慰他们说,我很喜欢我在北京的工作啊,同事优秀,领导也很好,而且我一个人,睡不了两张床,小单间正好。

就在顺义的这个小单间里,我做完了自己负责的第一个郊区小盘,那时北京房价刚开始起飞,400套房子一天售罄。

02

第二次搬家是在一年后,我和当时还在北大念硕士的男友结婚,为了他念书方便,我们搬到万柳——租了个小一居。

房东是一对老北京夫妇,听说我们是租来做婚房的,特地粉刷了墙面,绿色的门窗、水磨石的地板都擦得屋明几净。贴上喜字,我们在亲友的见证下,办了盛大而简朴的教会婚礼,特幸福地裸婚。

真的是裸婚,我记得自己用那个季度的奖金,交完租金和婚礼的费用,手头就只剩了两千块钱。但是特别幸福,我俩十二岁相识,中学六年同班,大学六年恋爱,终于能和自己最爱的人结婚,真是有情饮水饱的感觉。

万柳离我们的大学都很近,新婚燕尔,懒得开火就骑车去学校吃饭,周末在未名湖旁边散步,去紫操踢球,虽然住的简单,但回忆起来的都是甜蜜。

那时我每天上班都路过万泉新新家园,也曾经酸酸地想过,自己是不是有一天能住上这么好的小区,记得那时万泉的单价2万,但是于当时的我们而言,已经是天文数字。

所以对于房子也只是想想,有衣有食有相爱的人同住,就很知足。

住万柳那年,北京的土地市场还很活跃,负责一个郊区大盘之余,我做了30多个拿地项目,没日没夜地加班,终于通过投标,拿到了自己经手的第一块土地。

03

第三次搬家是在婚后两年,我怀孕了,他也快要毕业,考虑到万柳离我上班的地方太远,而且有了孩子不够住,我们租了一个朝阳区公司附近的两居。

期间,我发现单位的集体户口孩子无法落户,才把买房提上日程。2010年房价已经飞涨,我们快速地在公司当时所有的楼盘中,挑了一个唯一能买的起的五环外小两居(特别巧就是我之前投标获取的那个项目:)。

首付30万,双方父母各支持了一部分,交完了首付和各种手续费,卡里什么钱都没有了,当时都有点担心,下个月工资发了够不够生娃产检的费用。

我们在租的团结湖小两居里,迎来了自己第一个宝宝。

双方父母都未退休,我姨来帮我看孩子,期间她女儿大学毕业,我邀请表妹来北京找工作,住我们家。又期间我的好朋友被房东赶了出来,一时找不到房子,我又让她先住我们家。

所以这个团结湖50平米的小两居,最多的时候住过6个人——闹哄哄地很拥挤,以至于我妈都说,我这时候要孩子不是好时机,应该等房子妥当再要。

但是我每天下班骑车回家,看到可爱宝宝的时候都觉得特别幸福,只要是因爱而生的孩子,其实不拘在什么房子里,也无所谓什么好时机。

就在这个团结湖的六人间里,我完成了我司第一个20万平米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由于公司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接手,直到孩子生产前一天,我都在工作。

04

孩子一岁多断奶,我们终于搬到了属于自己的五环外小房里,从租住的老破小搬到自家的远小新,看到整洁干净的卫生间和厨房,居住幸福感爆棚,孩子和老人也都很开心。

此时丈夫已经研究生毕业,其实物理系毕业的时候,还是有好多选择的,可以去搜索公司,大国企,高中老师——诸多offer里,高中老师是收入最低的。

他问我我的期待,我说看你最想做什么吧。他说他还是想当老师,也许干别的能赚的多,但始终觉得做教育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我说那好啊,反正我工作忙,这样你以后可以看孩子哈哈,于是他就真的成了一名高中物理老师。

我们搬到南边的时候,他本来联系好调到家门口中学,但那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还没有高考,所以想着把他们送走再调过来,就开始了西南五环到东北五环的痛苦通勤,没办法只能周中住在学校,周末回家。

我那会正负责北京第一个地铁上盖项目,在地铁车辆段上建商业综合体、普通住宅和公租房,各种规范限制,做得特别艰难,也常常不着家。

这样过了小半年,虽然住的很好,但我们都觉得挺难以忍受,我和孩子一周只能见到一两次爸爸——如果家人都不能住在一起,房子再好有什么意义?

05

为了让他能安心带完那届高三,我们第五次搬家。寄居到东五环他们学校提供的宿舍里,里面所有的家具是一张床、一个衣柜、一把椅子。

女儿很有意见,她很喜欢我们自己的那个房子,但是我跟她说,住这里虽然很小,你可以天天见到爸爸了啊。她想了想就说:嗯,房子不重要,还是一家人在一起最重要!

于是在这个小小的不足30平米的房子里,我们一家生活了十个月,每天爸爸都有时间陪孩子,尽管家里的东西少到孩子都能数清楚,这又如何——其实人生活所必需的东西就是很少,所需的空间也不大啊。

在这个小房子里,我完成了自己做地产设计师以来,唯一一个不挣钱的项目——一个大型养老公寓;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小房子里,我们又有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

在二宝出生之前,毕业后的第六年的第六次搬家,我们终于真正搬回了南五环外的小家,丈夫也开始在家门口学校上班的幸福生活。我司的房子确实住着很舒服,地铁房、大商场、大公园、从幼儿园到中学名校贴牌全程教育。

说实话看着之前在模型里、ppt里看到的方案,现在变成真正的建筑,鲜活的社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活在其间,是特别奇妙又有成就感的,这感觉也许只有做建筑的人才能体会。

有时想到,在这个我司最低装修标准的两居里住着的我,负责着北京市场上最高端的精装别墅项目,也常常自嘲“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06

大姨又继续来帮忙带老二,丈夫则负责接送在旁边上幼儿园的老大。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们的收入也渐渐宽裕。

想着父母快退休,孩子大了需要独立房间,去年把手头的小房子卖掉作为首付,贷款买了一个四居。

本来筹划着第七次搬家,和父母一起住上大房子,我们却特别意外地决定回武汉。

跟朋友道别的时候,他们都特别不理解,有房有车有户口有事业,觉得我们是最不可能“逃离”的那一类人。但其实丈夫一直想回去,回武汉也能去国内顶尖的中学,而且离父母近,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料。

恰好我们公司有一个内部调动去武汉的机会,我参与竞聘,发现这几年武汉的变化非常明显,在一线限制人口的格局下,二线城市强势崛起,大江大湖大武汉也有不逊于北京的事业空间。

但是真的很纠结,毕竟在北京待了十四年,我们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和丈夫商量了许久,就家庭而言,去武汉父母和孩子都能有更好的照顾,提升整体幸福感,武汉的基础教育质量也不错;就个人的职业发展而言,我们俩无论在北京或在武汉,都有很好的发展。

最后促使我们下定决心走的,是我们俩觉得,自己去武汉相比留在北京,尽管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肯定会有更大的行业影响力,能服务更多需要更好建筑、需要更好教育的人。

唯一不好的是,武汉也限购,回去估计还是继续租房子,继续搬家的生活。但是我现在觉得,这真的是最不重要的了。

记得之前丈夫加班做物理实验的时候,我为了催他回家,就给他发微信:费曼(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说:“我要感谢我的妻子……在我心中,物理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

后来我去了地产公司,一天到晚要折腾买各种房子,他就会调侃我:“老婆,在我心中,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 ”

07

说来惭愧,很多人觉得房价上涨,地产行业的人至少是受益者,其实不是,家庭没有积累,对谁来说都很难。

08-17年,我们也错过了无数上车的机会,而且在地产公司,明明看着自己做的好多楼盘知道买了就会涨的,但就是没钱那种感觉也好纠结啊!

但这又如何呢,我真的明白——房子不是最重要的,爱才是!

其实我们在北京14年,回忆起来,确实没住过什么所谓的好房子,可能住过的唯一属于所谓上层阶级的房子,就是清华和北大的宿舍。

但是,在我工作的9年间,我亲手操盘设计建设了数以万套计公租房、商品房、高端别墅、老年公寓、商业综合体、幼儿园,影响和改善了千千万万北京人的生活。

虽然这些项目不一定那么完美,但我真的是怀着敬畏之心,竭尽所能地认真对待我所建造的城市,以及在这城市中生活的倾尽所有购买房屋的人民。

看最近的好多讨论,好像大家对top2的人物设定,就是top2毕业就打上了上层阶级的烙印,理所当然应该留在一线住上大房子,孩子上好学区,不然就是社会出了问题不尊重知识。

可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所受的教育,从来没有承诺我们有top级的物质生活,更多地是让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失德,都不丧志。

就像先贤孟子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就像新约圣经中保罗说的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我和丈夫都特别喜欢北京大学前身燕京大学的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侍”。我们深信我们所受的教育,绝不是仅仅为了留在北京获取户口,或是为了自身更好的物质享受,更不是仅仅为了后代能保住所谓的top2阶层,而是因着有立定的心志,既然通过教育晓得真理,就得以自由,不追随世俗的潮流,而是努力去服侍和影响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至于我们的孩子,若是始终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那他或在北京,或在武汉,或进渣小,或上牛中,或居豪宅,或居陋巷又怎样?

他始终处在一个比所谓有房阶层更高的,永远不用担心滑落的被爱的阶层!

作者:小万工,公众号:小万工(id:xiaowangonglovegod)小万工的周记本or小段工的段子集

3、什么样的毕业生不愁工作

什么样的毕业生不愁工作

就在毕业生们忙着做简历,找工作的当口儿,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为毕业生求职探了探底。这项题为“大学毕业生哪些特质被用人单位看重”的调查,通过分析回收的166份有效问卷发现:有敬业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外语好的毕业生最受青睐。

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精神方面的重视程度,在此次调查中表现得很突出。其中责任意识(77.8%)、敬业精神(71.3%)和团队合作精神(69.4%)在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各项指标中位居前三名。而调查中,没有一家单位表示对学生的精神状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主观能动性方面不重视或不太重视。可见工作中的主观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软素质”,正成为考量一名毕业生的核心指标。

有专家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高等教育中还很薄弱。用人单位经常碰到招来的大学生随便违约不讲诚信,或者眼高手低不踏实工作的情况。也难怪调查中敬业精神和责任感被用人单位一再强调。

与以往的同类调查结果相似,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列为大学生最欠缺的能力之一。本次调查显示,在各项评价标准中,用人单位非常重视的能力指标(得票率过半)依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60%)、创新精神(59.5%)、学习能力(56.3%)和应变能力(51.9%)。

调查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相比,招聘单位对学校品牌和学历层次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单位在招聘时都显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生,而是更多地从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用人单位变“精”了,那些单纯指望凭着金字招牌在找工作时畅通无阻的毕业生们也许就会“傻眼”了。

对于学习能力的考查,一直是用人单位选材的重要标准。此次调查又有了新发现。专业基础知识(51.3%)仍排名第一,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学习方面的指标,其次是外语水平,有36.4%的用人单位表示非常重视。对外语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学习成绩、综合测评名次、专业对口和计算机能力等诸多指标。

就业是风向标,它指向哪儿,学生们也往往跟着转向哪儿。按理说,外语只在某些特殊行业和单位中有较多的用处,但事实上用人单位的重视程度却明显高出了它的实际效用。这也难怪校园里一直流行“上大学其实就是念外语,过四六级”的说法。外语好走遍天下都不怕,仅从就业这个窗口就不难看出它的现实性。

和外语的红火相比,各单位对学生专业对口相对看得比较淡。虽然用人单位一般也还重视学生的专业状况,但在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时又不拘泥于专业状况,显出一定的灵活性。不过,专业虽然不一定非得对口,但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宽的知识面却是用人单位很看重的两项毕业生素质。

4、给毕业生选择工作的六步建议

给毕业生选择工作的六步建议

文/吕伟胜

又是一年毕业季,特别写下如何选择工作的六步建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步:选择城市。核心城市意味着更多机会、更高眼界、更好薪酬、更多竞争和更高成本。在职业初期优先选择发达三大城市经济圈工作,原因是要把所学尽可能找到印证的舞台和机会。之后,年龄更加成熟,可以去二三线城市的最优秀公司。

第二步:选行业。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行业——不要选择太小太窄几乎还不能成为行业的行业。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对人真正有帮助的行业。通过努力,变成十字型人才,一专多能。例如,只在联想工作,但在联想做过销售、运营、渠道、采购、人力资源,最终做到总经理。要记住,先修炼一专,风险最低,然后再训练多能。

最好不要选择虽然赚钱但是伤害人的行业,例如网游、烟草等,做不长久。一旦选定行业,不要轻易转换,记住:换行不换岗,换岗不换行。换来换去,最终几十岁了还没有在一个行业里足够的积累,没有做到一定的职位,没有可以证明的业绩和履历,很难找到好的工作机会。所以,第一份工作的行业选择尤为重要。

第三步:选公司。公司不一定要大,在一家超大规模公司,你往往只能做一颗螺丝钉,虽然学东西,但由于工作职责划分过于清晰,受到的锻炼有限。最好选择行业里顶尖水平且快速发展的公司,不太大,有一定稳定性,机会又多。不要去太小太不正规的公司,即便赚钱也做不长久。所以不要太在乎第一份工作的薪水。

有的人总想,我生活在北京上海杭州,物价房价是我家乡的几倍,我的薪水也必须是我家乡的几倍。但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很难发生。一个好城市,百姓在为其良好的环境、众多的机会买单,所以物价房价高。让一家企业来承担你全部的成本是不公平的,因为它自身也承担很多。在好的城市,生活成本高,但机会也多。

第四步:选老板。入对行,跟对人。大公司选文化,中公司选行业,小公司选老板。选一位值得追随的老板,是个人前途的保证。第一:信守承诺。第二:学习能力和追求卓越的努力让人敬畏。可怕的不是他聪明,而是他这么聪明,他依然比我们勤奋。(创业  )如老板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没有学习能力,那么你跟错了人。

第五步:选岗位——去公司的主战场,也就是给企业直接提供价值的部门:业务部门,例如销售、技术、研发部门,大企业的财务、人力、战略规划等部门。这里机会和资源多,最有可能升迁。简单说,就是要选择离核心资源与核心技术近的部门。不过,选公司比选岗位重要,先进对了大门,再慢慢转进小门也可以。

第六步:选心态。在多么好的企业都难免失望,在多么差的企业都有前途。如果自己心态不好,在哪都混不出头。比如在新东方,有的老师嫌讲座薪水低耗时间,不愿去讲座。但现在班级小,老师一年带的学生有限。一个讲过一百场讲座的老师和一个没讲座讲座的老师,影响力截然不同。调整好心态,在哪里都有前途。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请问谁觉得自己不是人才?为什么大多数人不会成功?其实平台更贵,好人才需要好平台,好平台必有好人才。选一家优秀的企业,与优秀的人同行,调整好心态,这个平台会教会你愿意付出不立刻要求回报。喜欢挑战,随时随地学习,碰到困难不轻易退缩不推卸责任,那你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