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陈欧:我还挺期待证明自己的
陈欧:我还挺期待证明自己的
文/朱晓培
1
我正式离开《财经天下》周刊了,作为(商业与生活)这个公号正式开始运营的第一篇稿子,决定写写陈欧。
原因很简单。陈欧是我采访的第一位互联网创业者,也是我离开杂志前见的最后一位ceo。他在换赛道,想在共享充电宝领域里打出一个大战役。
陈欧靠墙站着,双臂抱在胸前,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准备拍照的明星。他在讲过去一个多月来,自己对共享充电宝的认知。“我觉得未来光是充电宝业务自己发展,半年内很可能价值超过任何垂直电商,这是我believe in的。“
说到兴奋处,陈欧转头问我,“怎么样,加入我们吧。”
“那我回去考虑一下。”我说。
“还用考虑吗?给你五分钟的时间考虑。”陈欧说,你采访再多的创业者,都不如亲自参与一次伟大的创业。你想一想把它做成了,难道不激动吗?
他说的“伟大的一次创业”,是指街电。
5月初,聚美确认3亿元控股街电60%的股份,陈欧亲自担任董事长。随后,街电邀请原淘票票总裁原源加盟,出任ceo。
现在,陈欧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深圳,把工厂、供应链跑了一个遍。他觉得,街电已经取得了柜式共享充电宝的所有发明专利,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格局差不多就定了。未来肯定就是街电和小电竞争,他打算再向街电投资1亿美元。
先前的3亿元,再加上1亿美元,这意味着,聚美在街电上至少会投出10亿元。这并不是一笔小钱。
“这(共享充电宝)不是小事儿,放点儿小钱就行了。”陈欧说,他准备好了,会找人,找钱,定战略,通过各种方法,尝试打出一场新的战役。
“我还是很期待证明自己的。”他说。
2
第一次见陈欧,是2013年3月。
当时,我刚进入杂志不久,关注的是新能源和跨国公司,对互联网接触不多。而聚美是一家刚成立了3年的创业公司,名气还不大,但是陈欧这时候主演了自己公司的宣传片,而且在微博上非常火。
4年前并不远,但与今天相比,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阿里、京东还没有上市。凡客陈年、当当李国庆的热度也丝毫不亚于京东刘强东。人们还会讨论团购是不是骗局,陌陌能不能活下去。易到用车成立3年多了,但鲜有人知道周航是谁,专车又是什么。
“一个创业者为什么自己拍广告,还火了?”我就是带着这样简单的问题去见了陈欧。
聚美刚做完“301”大促,爆仓了。
陈欧和同事们还在仓库里忙着打包发货。当时的聚美高级副总裁刘惠璞(河马)在朋友圈里说,因为长时间站着打包,脚上还磨出了个水泡。
3天的促销,10亿元的订单。原本是高兴的事情,但陈欧却觉得自己是sb。“本是个奇迹,硬生生因为物流成了个悲剧。”
在这之前,聚美促销的时候订单量最多增长2、3倍,但那次增长近20倍,和那个宣传片有很大关系。宣传片中,陈欧出拳将玻璃击得粉碎,踩着玻璃渣说:“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陈欧跟着宣传片一起火了。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各地女粉丝们寄来的小礼物。他打开一个粉色的盒子,从里面拿出一颗糖果给我,说:粉丝寄来的。
他开始觉得,成为明星ceo不是一件坏事。
但他一开始不是这么想的。他说自己其实挺好面儿的,怕别人说他得瑟。而且,他心里清楚:如果公司成功了,成功是大家的;但如果失败了,那么失败的就是他陈欧,他就成了一个“不务正业的陈欧,就是用公司的资源自我包装的案例。”
但形势逼人。
2011年初,聚美青黄不接。红杉资本的新一轮融资还没有到位,而第一批天使投资已经花得差不多了。电商平台的重要成本是流量购买,公司董事们希望在艰难时刻能尽量降低流量成本,省去代言费,让陈欧自己代言。董事会的理由很简单,陈欧年轻、帅气,又有斯坦福mba以及创业的履历,符合当代青年偶像的定义。
而且,竞争对手乐蜂网创始人李静,是节目主持人,经常在电视上植入乐蜂的广告,聚美必须要补齐这一劣势。于是,陈欧开始参加《非你莫属》、《天天向上》等电视节目。节目的效果一般,但是陈欧却把当时代表世纪佳缘参加《非你莫属》的刘惠璞挖到了聚美。
今天,陈欧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明星”角色。
有时候,他还有些得意。“你看朱啸虎和王刚为小电喊了那么久也没什么影响,但我和王思聪两个人一吵,一夜之间,教育了行业。我觉得这种事儿很nb。”
他的微博粉丝已经有4579万,5月那一条与王思聪争论充电宝的微博,被点赞了24万次。
“你在杂志一篇稿子能有多少人看到?”陈欧问我。
我不好意思,说.有时候也挺多的。
“那你想象过,你写的东西被几千万人看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吗?”他打开他手机上的微博给我看,有一条的阅读数显示3000多万。
他自己发一条微博,就能带动聚美平台上千万的销售,以至于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嫌弃”公司里的pr。“我会觉得,你们这群干pr的,还没有我自己发的微博效果好。”
但是,有时候,他又感觉哪里不对。
“如果,公司对你个人影响力依赖这么大,这说明这个公司是不健康的啊。”他想明白了。这样下去,聚美和个网红公司有什么差别呢?没有。
“网红公司最后你做多大呢?几个亿的利润是很高,但是,却注定你很难成为巨大的、伟大的、改变社会的公司。” 陈欧说,自己很想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儿。
3
“你知道吗?我们的校训是改变世界,change the word。”陈欧说的是斯坦福的校训。
2008年,戴雨森从清华去斯坦福读书,认识了陈欧。斯坦福里讨论创业的中国学生特别多,他们还成立了一个组织叫ceo(chinese entrepreneur organization),里面都是想当ceo的人。
2009年,陈欧毕业要回国创业,此时戴雨森还差三个月才毕业,但决定退学跟着回国。ceo组织里的朋友问戴雨森,为什么不再等3个月,戴雨森说自己想做联合创始人,而不是第一位员工。很久后,他发现ceo组织里的很多人仍然在facebook、google等公司上班,还没有创业过。
回国后,他们先做了一个copy to china的游戏广告业务,徐小平投的。但过了六个月之后,钱只剩下30万元,而每个月的固定成本就是6万,还有5个月这个公司就要破产了。而且,他们还发现这个市场在中国不存在,每个月收入只有4000块钱,都不够请媒体吃饭的。
于是,他们决定转型做化妆品团购救公司。
“我们当时做电商,就是单纯的想要让公司活下去。”陈欧坦言,做聚美的时候并没有想太多,但是没想到开局却出奇的顺利。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过,2010年3月,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月份。
这一月,有两位连续创业者带领团队转型。他们就是王兴和陈欧,新公司一个叫美团,一个叫团美。
美团做的是吃喝玩乐的团购生意,团美做的是化妆品的团购生意。半年后,团美正式改名为聚美优品,成为美妆电商平台。
聚美曾比美团跑得快,而且快很多。
2014年,美团刚从百团大战中厮杀出来的时候,聚美已经连续8个季度盈利了。
5月16日,聚美在纽交所挂牌,股票代码为“jmei”,发行价22美元,开盘价为27.25美元。当时仅31岁的陈欧,也成为了纽交所222年历史上最年轻的ceo。
那是他们意气风发的一段日子。
“真不是我得意啊,而是公司一群人都得意了,都觉得自己挺nb的。”陈欧说。在烧钱如流水的电商行业,他们仅用了4年、融资1300万美元就把公司做到了上市。而起步更早的乐蜂网却以卖给唯品会收尾。
回头看创业的这几年,聚美赶上了一个互联网爆发的红利期,pc端做的比别人好,流量获取能力比对手强,品牌效果也好。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落后了。
“我的好朋友王兴做美团,现在很成功,大家都看到了。”陈欧说,从利润上讲,美团一直没有大规模盈利,但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美团改变了社会,就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所以,我反思,不能只是看利润、利润,要看未来。”陈欧说,很多创业者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事业有天花板,“但我得承认聚美有天花板。”聚美很尴尬,一年好几个亿的利润,但是股价那么低,搬回国内,至少值个几百亿,这是聚美要私有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聚美之前的定位太窄了,缺少成为超级公司的基因。“在移动时代,定位窄,比赛道窄更尴尬。”
陈欧研究了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公司,觉得公司的新业务和老业务必须要分开,而且需要不停的孵化新业务。作为ceo,必须要想战略,找人才,为未来投资,“一定要向马云学习,他是非常有战略眼光,有视野的人。”
4
直到去年,陈欧的精力还是全部放在聚美的业务上,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聚美变得更好。他带着同事们做了很多尝试,做自有品牌,进军影视,转型跨境电商,做母婴,甚至做时尚硬件。
“陈欧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创业人。努力的不可思议,绝对不是一天到晚在社会化的媒体上玩的感觉,他所有的商业的目的结合得非常紧。”宝宝树ceo王怀南说。
2014年,宝宝树决定进军母婴电商,一开始准备与唯品会在母婴电商上进行合作,但最终选择了聚美。“因为母婴在电商端有一个巨大的现象叫做海淘,中国海淘做的最好的是聚美,就是这么回事。”王怀南说。
但是,聚美的好运气好像在前面的用的太多了。自从ipo后,他们每年都觉得今年就是聚美生死之年,每年都要经历不同的转型。
2014年,在“祥鹏恒业售假”事件中,因为在被牵扯的众多电商品牌中被作为了典型,股价大幅下跌,为了重塑口碑,保证产品的质量,聚美断臂求生,进行了刮骨疗伤式的治疗——砍掉了奢侈品平台业务。
2015年初,聚美全力转型跨境电商。为了拿下韩国、日本等品牌的代理商,刘惠璞经常跟这些品牌商们喝酒喝到胃酸倒流,只能坐着睡觉。正当他们为自己在韩国、日本取得的成绩得意时,“408”海淘新政又给了他们狠狠的一击。
作为聚美的高层管理者,他们的工资一直不高。ipo的时候,他们是坐着经济仓去,第二天又立马坐经济舱回来开会的。在回来的机场,他们甚至舍不得去快餐店吃饭,所有的高管一人端一碗辛拉面开会,因为便宜。直到今年初,他们还是每周只休息一天,甚至半天,每天都工作到凌晨。
他们很努力。但是,他们发现,很多事情是怎么努力也无法解决的。陈欧说,最气愤的事聚美卖正品,但还天天有人说他们卖假货。“化妆品是一个天然易被造假的行业。”他们能做的就是和品牌商加强合作,直接从品牌进货,并不断的向用户传递这些信息。可是,用户们并不愿意领情。
今年初,几个人提出,想出去尝试一些新的事情。
刘惠璞对陈欧说,感觉自己过去几年的人生被聚美给捆住了。
“你每天为业务,为利润操碎了心。当你要维持短期业务不下跌,还要增长的时候,你就会把你的视野锁死。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一天都精疲力竭。”陈欧说,当小伙伴们提出尝试新东西的时候,陈欧自己也开始想,是不是也要去思考新东西。
“这个公司做了7年了,兄弟们都有点儿累了。”陈欧说,“一个互联网公司,真的靠大家持续做就能做下去的吗?不是的。”
陈欧自己以前从不觉得自己对行业认知错了。但是,当读了傅盛关于“认知”的那篇文章后,他忽然发觉,自己过去的认知是有局限的。
不论美妆、母婴都是一个窄赛道。在一个窄的赛道上,即使成为number one又能怎么样呢?当聚美和其他母婴电商竞争的时候,即使赢了那一场仗,但扭头一看,阿里又做了更大的事情,比他们又大了更多。“我觉得这才叫最与郁闷的。打来打去,格局在这儿。”
影视娱乐虽然是一个大赛道,但是投入大,见效又慢。陈欧决定,要换一个立竿见影的大赛道。“我希望今年把自己从小仗拉出来,打大仗。”
他看了朱啸虎关于共享充电宝的一些言论,又去深圳考察了供应链和市场,坚定的认准了这个赛道。“钱也挣到了,那为什么不做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事情呢?”
有人在网上匿名发帖称,因为原来的大股东海翼承诺的股权不兑现,说街电科技的创始软件团队和硬件负责人全体离职。陈欧说,“在风口到来的时候,团队员工流动很正常,不必过度解读。”目前,街电正开足马力扩大产能,在原有供应商基础上,又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街电将利用比亚迪的巨大产能,未来半年生产500万台以上机柜投放市场。
现在,他们把精力的重点放在了用户教育上,希望让街电能够成为共享充电宝的代名词,就像人们提到单车就想到ofo和摩拜一样。甚至,他们还希望街电的用户能够形成一种优越感:用街电就是在让王思聪吃翔的路上贡献了一份力量。
几个月前,金沙江合伙人朱啸虎和天使投资人王刚确认了对小电科技的天使投资。现在,小电已经宣布拿到3.5亿元的b轮融资,成为一个潜在的独角兽选手。而整个共享充电行业也迅速地聚成了一个风口,几十家创业公司浮出水面,并吸引了大批投资者。
但也有些投资人表示,“看不懂这个行业”。
“有没有想过如果赛道不成立,可能做不好呢?”我问陈欧。
“认准的事情怎么可能有做不好的,无非是你最后能不能成为那个winner。”陈欧说,即使是滴滴、快的,做成快的一样是一件牛逼的事情。
“那么多钱砸进去,我就不信砸不出一个水花儿。”(微信公众号/商业与生活,id/xiaopeizhu8)
2、陈欧的广告词
陈欧的广告词(一)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 却没看到我的汗水
你有你的规则 我有我的选择
你否定我现在 我决定我的将来
你嘲笑我一无所有 不配去爱 我可怜你总是等待
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 我们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 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
但那又怎样 哪怕遍体鳞伤 也要活的漂亮。
我是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
陈欧的广告词(二)
光辉岁月,我为自己代言
从未年轻过的人
一定无法体会这个世界的偏见
我们被世俗拆散 也要为爱情勇往直前 我们被房价羞辱 也要让简陋的现实变得温暖
我们被权威漠视 也要为自己的天分保持骄傲
我们被平庸折磨 也要开始说走就走的冒险
所谓的光辉岁月 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 而是无人问津时 你对梦想的偏执 你是否有勇气 对自己忠诚到底
我是陈欧 我为自己代言
陈欧的广告词(三)
我是陈欧,聚美优品创始人。
蜗居,裸婚,都让我们撞上了。
别担心,奋斗才刚刚开始,()80后的我们一直在路上。
不管压力有多大,也要活出自己的色彩。做最漂亮的自己,相信我们,相信聚美。
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3、让结果证明过程
让结果证明过程
我们总按自己的意愿付出,并希冀获得崇拜的成功结果。
我有个学生,圆滚滚的有如机器猫一般。这小胖子是个话痨,每次上课必然废话不断。而他最喜欢问我的一句就是:“老师,你看我已经学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进步呢?”
我向来不喜欢和学生废话,但是烈女怕郎缠,经不住他一再折磨,终于有一天自毁高冷,接上了他的话茬:“你是怎么产生学了就一定会有进步的错觉的?”
“因为我一直都在学啊!”
我瞬间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忽然一身冷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说得不差,但是作为一种没法量化的状态,我们往往会忽视学习前面还有好好两字。于是我们在社交工具的丁丁、咚咚、当当声中匆忙地背下二十个单词,然后拍张照片发一条哎哟人家今天不小心又背了一个小时的单词么么哒的微博,瞬间就在下面一片或真或假的回复中化身学霸;我们打着游戏加了五个小时的班勉强写出两千来字的方案,于是回家倒在床上开始自诩为每天工作十三个小时的精英苦逼;我们每天都一心一意地幻想着自己受过的苦照亮走过的路,看到某个励志帖子就兴奋得浑身颤抖不能自已,仿佛别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坚持学习打三份工自己也这么做了,早晚也会有出头之日,却全然不去想想,别人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全神贯注,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自己工作十几个小时里三个小时跟网友聊天,两个小时看网络段子,看了十几篇励志帖鸡汤文之后又做了一个小时计划吃了一个小时的饭,吃完饭发现我忙了这么久,休息个半小时不算多,再起来随便干点什么就成就感满满地准备回家了。这时候你谈吃苦,你也配?呸!
我们真正追求的,从来都不是学习的过程,而是向上的结果。我们崇拜的本来就是那些成功的结果,只不过自欺欺人的心理需要我们给他们的成功加上一些符合我们认知的过程。就像两个千万富翁,一个白手起家,另一个中彩票大奖致富,我们一定是赞美前者多过后者。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前者的奋斗是我们可以效仿的,是我们通过努力有可能达到的;而后者这种完全靠运气的事情则与我们距离太过遥远。所以我们与其说是在努力,不如说是在欺骗,在欺骗自己只要流了一样多的汗,只要加了一样长的班,只要看了一样久的书,我们也会像那些故事里的人们一样成功。
所有的天赋中,刻苦可能是最容易被人忽略,而又最难以获得的。这代表着你要忍受经年累月的孤寂,连续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集中注意力,面对着层出不穷的难题仍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尤其是在你完全无法预知成败的情况下,面对那些可能到来的嗤笑、流言和冷眼仍然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真正的勤奋不是几百条打卡的微博,不是几个哭诉发奋的帖子,不是你每天迟迟不关的灯,不是你手机上凌晨四点这个城市的太阳,它是绝望,一种巨大的、深沉的、压抑的绝望,是命运给予你最沉重的考验。
所以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学生会问我这样的问题。长久以来我们将付出与得到画上等号,然后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付出,于是给姑娘买了花摆了蜡烛的小伙子觉得自己理应得到姑娘的青睐,哪怕他连这姑娘喜欢吃什么都不清楚;于是坐在书桌前每天苦熬十几个小时的学生觉得自己理应拿到一个好成绩,哪怕他十几个小时一直在转笔发呆和同学扯淡;于是每个月都要看厚厚一摞鸡汤励志小秘籍的白领觉得自己理应有更好的前途,哪怕他一个月连一本专业书都没看过。所有这些人都理直气壮地告诉你:我努力了,所以我应该得到。
殊不知牛逼的永远是向上,不是学习。
4、期待
期待
佳 纹
我相信每一朵花里都隐藏着果实,相信任何姻缘都包含着甜美的隐私。
也相信各色各样的梦呓都有成为现实的可能。人生在世,很苦很累,但也是很美好的。所以每个人都不会满足,每个人都不可能真正地“心如止水”,与世无求无争。谁都希望自己手中的彩券中奖,一个小小的诺言能兑现;盼离别后有重逢,落魄时有安慰;盼罪恶有报应,人生有轮回。
守株待兔是一种期待,头枕黄粱是一种期待,寒窗苦读是一种期待,精卫填海是一种期待。与空想不同,每一种期待都有实际的目标——无论它能否实现。
我经受过贫寒,也品尝过孤独和寂寞的滋味,但许多人成功的故事告诉我:如夜空中的星辰无论显达隐暗,却都总寻得到自己的位置——只要闪烁,就总会有辉煌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可能从平凡、碎琐的生活中发现活着的意味,而期待是一种积极的企望,一种寻求机遇的精神状态,它让我们自己充满前行的信心:潦倒无助时不致于完全垮倒,春风拂面时可警醒怠惰和停滞——也就是说,应该永远怀着期待感,对前方的目标永怀着认知和战胜的欲望,短暂的人生才 可能丰富、充实而富有意义。
看到绿叶,()应该想到花开;看到花开,应当去赢取秋实。有所期待,学会期待,我们才不会无所事事。
(摘自《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