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读后感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读后感
文/刘芯溶
这个暑假,我读了《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这本书,它带着我走遍世界的多个著名圣地,在读书的过程中,它带着我一起旅行让我发现了世界各地的美。
我最喜欢的是它带我来到了亚马逊河。安第斯山脉是全世界最长的山脉,有西半球的最高峰,从它上面流下来的水形成了世界上最宽阔的河流——亚马逊河。我想象自己是一滴小水珠躺在巨型睡莲上,随着河流慢慢流淌,我遇到了鹦鹉、蝴蝶、巨型牛蛙、王蛇的巨蟒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动物——树懒。无一不让我兴奋和惊叹,最后我随着亚马逊河的河水汇入了浩荡的大西洋。
可为什么海水不会溢出来呢?原来是因为海洋中的水不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进入空气中,变成云,云被风吹到陆地上空,遇冷后变成雨水降到地面。一部分雨水被植物吸收,其他的再流入河中,河流再汇入海洋……如此循环往复,地球上的水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只是会不同的存在各个地方。()
《希利尔讲世界地理》让我领略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圆圆的地球上住着各种肤色的人民、坐落着各式各样的建筑、还能聆听各种动听的语言,这一切的组成就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地球。我热爱这个大大的地球,我会好好爱护我们的家园。常常听爸爸妈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完这本书,我想我也不仅要多读书,还要带着书中的故事走遍地球每一个角落!
2、世界上最神奇的地理书读后感
世界上最神奇的地理书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世界上最神奇的地理书》。它的作者名叫青青姐姐,原名管青,是中央电视台知名少儿节目主持人,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这本书属于《七彩星球科普馆》系列丛书,青青姐姐在这个系列中一共写了8本书。()这本书的特点是:用儿童的语言为儿童讲科学,简单明白、通俗易懂;插图生动有趣、精细可爱。图文并茂的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是一本很适合小学三、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书。这本书是围绕着有强烈好奇心、爱问问题的小主人公—皮皮,总在问父母问题,父母应用科学知识、生活常识解答来写的。父母在解答的过程中不仅会打了小主人公的问题,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我最感兴趣的是湖中湖。我以前只听说过国中国(梵蒂冈)、塔中塔(飞英塔),还没听说过湖中湖呢,大家一定很吃惊吧!千真万确,还不止一个呢!其中最大的湖中湖是马尼图林湖,它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湖,叫做休伦湖,在全世界是很有名的。长330千米,面积有近6平方千米。他的湖岸线很长,有2700千米,平均水深60米,但在最深的地方有229米呢!而存水量有3500立方米,这里水质不错。但最重要的是马尼图林岛,马尼图林岛上有很多小泥沼,最大的湖有100多平方米。湖岸边有沙滩,还有峭壁,山上绿树成荫,风景十分优美。
3、国家地理读后感
国家地理读后感(一)
在家,我饶有兴趣地读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这是一本是关于中国的地理的地理、科学杂志。我被这本书中的自然景观和许多的地理知识所吸引,其中,有写梯田、冰川、千岛湖、雪山、各种颜色的湖、新疆的红土、各个民族的文化等。
其中,让我印象很深的就是2011.9(第611期)的“特别策划世界下水道,埋藏在地下的城市实力”。
这个篇章,从巴黎讲起。在完备的下水道系统建立之前,巴黎野参饱受内涝、肮脏与恶臭的困扰。直到一场瘟疫后,拿破仑三世才注意到了下水道的建设。此外全世界罕见的“城市下水道博物馆”也横空出世。中国的直径1米左右的下水道与之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啊!
雾都伦敦曾有着一段可怕的历史——瘟疫肆虐,污水横流,整个城市被包围在恶臭和恐慌之中。不过,这一切在伦敦的下水道“大革命”后成为了往事。这项工程也由此被誉为“工业革命七大奇迹之一”。
接下来,便是日本的巨大的下水道工程:江户川工程。尽管东京的台风、暴雨平凡,地势低洼,可是城市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街上的一层薄薄的水,河水的流位也不温不火。书上写“这哪里是下水道!实际上,我正身处于一座巨大的殿堂中,面积有一个半主球场那么大,高度则有几十层楼那么高,即使根巨大的混凝土立柱如通天巨塔巍然耸立……”
而中国的下水道,落后于城市的发展。中国的下水道,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其实,消失的湖泊才是真正的原因——没有地方去,水依然会泛滥。为了城市的建设,人们往往会填湖:现在的武汉的主城区的水面面积与上世纪50年代的武汉主城区的水面面积相比,缩减了一般多。
我认为,应该多挖出一些湖,收集雨水,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合理设计,借鉴古人及其他的国家的方法;保护环境,人一定要与自然相协调,才能使自然灾害对人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阅读《中国国家地理》,我懂得了许多地理的知识,学到了徐霞客和各位探险者不断探索的精神。保护环境,与自然相协调。
国家地理读后感(二)
今年8月份,我读了《中国国家地理》。这本书很漂亮,封面是绿色的,很厚,有2厘米,上面写着:美丽而富饶的华夏大地,蕴藏了多少物宝天华,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介绍伟大祖国的锦绣河山和日新月异的地理面貌。
这本书分两部分:自然之韵、人文魅力。自然之韵里描绘了长白山、珠穆朗玛峰、五大连池、浩渺的鄱阳湖等景观。人文魅力里介绍了故宫、北京、西安、洛阳等名城。其中我最爱看五大连池和故宫了。
五大连池是白河的河道,它一旁的两座休眠火山喷发了,溢出的熔岩堵塞了河道,后又经过两次喷发,()形成了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和药泉湖。五大连池的泉水也很奇特,它有治疗眼科疾病的功能,与法国“维希”、俄罗斯“高加索”矿泉水相媲美。
说到故宫,大家都非常熟悉吧!它是明清的权力中心,有72公顷,里面有很多文物。据说有一块300吨的巨大石雕,是工人们花尽心思、绞尽脑汁采下来,再用了1000只骡马旱船拉运,花了28天才运到北京的。
它们都是大自然和古人的杰作。五大连池是大自然在独特的环境下造出来的,故宫是古人们用心血造出来的。我们现代人应该为大自然、为古人的丰功伟业鼓掌,一定要爱惜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要学习古人的独具匠心和坚持不懈,因为更大的奇迹正在等着咱们“零零后”去创造哦!
国家地理读后感(三)
当夕阳和晚风送走一日的喧嚣,万花筒般的世界暂时停止了旋转,在忙碌中埋头一整天的你,是否也曾隐约地感到,世界应该不只是身边的世界?或许出于潜意识中对远方世界的渴望,或许出于天性难泯的好奇,人类总喜欢踮起脚潦,去眺望地平线以外的地方。
喜马拉雅之巅,圣洁的雪山女神遗世而独立,接受着山下传承万代的虔诚子孙顶礼膜拜;地中海岩,圆月人帕特农神庙顶上升起,清冷的光辉海岩,圆月从帕特农神庙顶上升起,清冷的光辉洒遍人类搭建过永恒神话的圣土;生生不息的原始法则在这里以生命为鼓而搏动;加勒比海滩一,手烈日去拥抱天际,远远的阳光和微微的涛声,忽然都近在咫尺……
世界无穷大,我们的想象力也没有极限,不同的角度去看,阳光就有不同的颜色,不一样的心灵去感悟,世界就有不一样的声音。然而这个世界最美好的地方却在于,它并不只是我们的想象,而是真实地存在着。即使有些近在咫尺,有些却遥不可及。
正是这份真实,激发了平凡的人们对于远方世界的笃定和渴望,也总挥不去一丝无能为力的怅然。基于同样对于美好世界的渴望,基于久已萌发在心中的感怀,我们制作了这部《环球国家地理图鉴》,以期描绘出一个广大世界的精致缩影。生动质朴的行文,足迹踏遍七大洲每一个神奇的国度,时刻伴随着彩色实景图片,每一幅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精美作品。地球之美,人类之美,自然之美,文明之美,等待我们去感悟。希望每一位捧起这本书的朋友,能藉此实现我们的初衷,一起去感受那些原本远在天边的真实与美丽,忽然间都触手可及。
4、希利尔讲世界史读后感
希利尔讲世界史读后感(一)
我以前就很喜欢问关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历史,现在,妈妈给我买了这本《希利尔讲世界史》,我马上拿来看了起来。
这本书讲了许多国家的历史,还讲了我们中国呢!题目是《中国人自己的世界》。我读了一小部分,就感受到了孔子有多么伟大,你瞧:像希利尔这么杰出的教育家,都夸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智者,我真为孔子感到骄傲。
读到后面,希利尔又说中国文明完全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我又为我们中国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没有和别的国家一样的东西。接着希利尔又说大部分国外的孩子只须记26个字母,可中国的孩子在能进行基本的读写前要记住600多个字符呢!你瞧我们中国的孩子多棒呀,还没学会写字之前,就要记那么多的字符呢!
希利尔还讲了我们那么多的发明:有丝绸,有瓷器,有造纸术,有指南针,有印刷术,还有火药……我们中国人还发明了接种预防天花的办法呢!你说你能不为我们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吗?
好了,先说到这里吧,返正我觉得妈妈给我买这本《希利尔讲世界史》算是买对了!
希利尔讲世界史读后感(二)
暑假里闲来无事,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一看书名——《希利尔讲世界史》一定没意思!好像是爸爸单位的阿姨送的,但一时又没有其它选择,就随便翻翻吧。
出乎意料的是,一旦开了个头我便被书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异域风情的图画给吸引住了。
希利尔是美国人,他是一个小学校长,他发现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内容特别枯燥,孩子们很难有兴趣读下去,更不要说去理解了,要学好历史首先是要对历史产生兴趣。于是,希利尔就自己写了一本给孩子们看的历史书。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从人类起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历史,以幽默、生动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段漫长时间里发生的各种故事。这本书很厚,但是我读起来一点也不感觉枯燥,而是津津有味,就像听一个有幽默感的老师坐在面前讲故事。书里的插图很丰富,都是历史上留下来一些文物和名画的图片,增加了我对历史的了解。有人类早期使用的石器、青铜器的图片,有古罗马雕塑、各重大历史题材画作,在“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这一篇里还着重介绍了孔子,在“向独裁者开战”里有一组希特勒演讲时的照片,他神态夸张,皱着眉,总是挥舞着拳头,像一个疯子,让我看了很好笑。
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类的发展史总是伴随着战争,而且打得越来越激烈。从普通的部落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长矛弓箭到飞机大炮甚至原子弹,伤亡的人也越来越多。直到现在,世界也不是和平的,还有一些国家在打仗。日本作为战败国现在居然还要非法侵占我国的钓鱼岛,真是不可理喻。
战争很恐怖,也很愚蠢,我希望人类在利益和发展面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以和平的方式共同面对未来,不要再打仗了!
希利尔讲世界史读后感(三)
文/徐泽宇
妈妈感受:给孩子看的历史读物,多是不成系统的历史故事,要么就是历史事件缩写。而作者希利尔首创编年史的讲述方式:他兼顾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行文中渗透历史年代的概念,让孩子们了解时代全貌、认识历史全景。他用孩子喜欢看的文字将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娓娓道来,“从前有个小男孩,就像我一样。他早晨7点钟以前必须待在床上,直到全家人准备起床才能起来。于是他常常躺在那里想各种各样古怪的问题……”在这悠然的笔调之下,希利尔讲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兴味盎然的历史故事。他描绘出了枯燥知识的另一张面孔,让学者、家长和孩子相信,原来历史也可以如此精彩。
徐泽宇感受:读完了《希利尔讲世界史》,我暗暗想道:这真是一本好书啊!()《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无论哪一章都能够使你似乎身临其境,因为希利尔能够把战争写的气势汹汹,能把艺术品描写的栩栩如生,能把和平时代写的繁华热闹,能够把政治腐败时期的老百姓写得穷困潦倒……在这九十章中我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最感兴趣,它的爆发源自于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我还很喜欢《伊丽莎白时代》这个篇章,在读前面一篇《伊丽莎白女王》后,我简单了解了一个强大的女王,在她的统治下,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她的海军舰队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海军舰队,在她统治的年代又出现了一位名人——他就是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描写的戏剧精彩绝伦,感人至深,以致在他之前和之后的任何剧作都无法与之媲美,他写的著名作品如《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深深吸引着我们。
这本书的历史故事被说的惟妙惟肖,让我仿佛亲身经历,我们也还能看到一些历史的痕迹:圆明园、故宫、比萨斜塔……这些遗迹也让我们感到曾经历史的辉煌。
《希利尔讲世界史》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