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改写李清照《声声慢》400字
夜半灯枯,又是一个不眠的长夜,连最后的一点星光都消失在浓墨夜色里。我孤独地守在窗边,穿着你最爱的那一袭白衫,等待着你的回来,可你却一去不返,丢下凤只鸾孤的我。
国家灭亡了,我独自一人漂泊在他乡异地。那从前的珍贵记忆,诗词字画,金石珍宝都随着你的离去消逝得无影无踪了。我独自在寻觅,可我不知道自己在寻觅什么,可能是你的微笑,可能是你的温存。
我在回想着,我们一起呤诗抚琴,品鉴字画,研习珠宝,那是怎样的美好啊作文!而如今,我却独自在家,风烛残月。没有你之后,我学会了用酒来麻醉自己,好让自己短暂地忘记过去的伤痛。都说借酒消愁,愁更愁!我虽然已经是满面通红,却还是停不下手中的酒。“砰!”,又一个空酒瓶滚落在地上。
每当我看到小孩学堂归来时,恋人相拥时,心里不禁翻起一阵阵痛。过着这冷清的生活,烈酒也无味了。莫非,是心里的愁冲淡了酒?
夜更深了,寒风呼呼地吹过脸庞,仿佛吹透了我的身体,我好冷!或许,风不冷,冷的是我的心。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王育成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汉南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3班 |
性格特点 | 柔弱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十字绣 | 平均成绩 | 118分 |
指导老师 | 罗国华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声声慢作文800字
一群飞雁,两行清泪,三盏淡酒,四片落叶。
我仿佛是丢了什么似的,不断的寻觅着。门前屋后,我默然的穿过,却不知要寻觅何物,一切景物都冷冷清清,冷清得仿佛是我不属于这里一般。立在后院,萧条冷清的景物使我徒然升起无比的凄惨,悲伤,忧郁。
风,阵阵的吹来。身子越发的冷了,我不禁紧了紧衣服,走回了屋里。犹记几天前,空气里含有一丝燥热的气息。而今天却是寒风已至了。这忽冷忽热的天气,我又如何却调养我的身体。回到屋内,见桌上有酒,便温了温,喝了几杯。虽有热酒下肚,终究抵不过黄昏时分秋风的寒冷。屋子,空荡荡的,屋外的寒风吹过,屋内的温度仿佛被风带走,我愈发的冷了。
靠在窗前,不知要干什么。忽然听到一阵雁鸣的声音,抬头望去,一字大雁。缓缓地向南飞去,泪又流了下来,心里正想念着故去的丈夫,抬头看去,却看到雁,回忆又闪现出以前与明诚飞燕传书的情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张张信纸上盛满了想念。作文而如今,再看到雁儿,却不再会有信了,那群雁的叫声,却又是旧时的相识。
窗外黄花堆积在地上,风掠过,卷起几片落蕊。尚挂在枝头的菊花也已经枯黄陨落。我看了看镜子,镜中的我,憔悴瘦损,面色苍白。如今还有谁有心情玩赏?只是忆起当年,明诚常为我摘下一枝菊,簪于我的发髻之上……
依靠在窗框之上,独自坐着,无人打扰。只有窗外时不时想起的风声。要怎样才能挨到天黑黄昏时分,又下起了细雨,梧桐叶片被雨水拂过,在枝头摇晃,水滴从叶片上滴落,声声入耳,令人心碎。雨仍淋淋沥沥。我看着此景此景,又怎是一个愁字说得尽呢?我缓缓立起身,移至书案前,提起笔,写下了: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唉……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游惠宝 | 作者年龄 | 17岁零1个月 |
---|---|---|---|
在读学校 | 航埠中学 | 在读班级 | 高二1班 |
性格特点 | 胆小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十字绣 | 平均成绩 | 104分 |
指导老师 | 沈德立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3、声声慢作文800字
题记:这里的人来来往往,却又不熙熙攘攘。
有的人说,上海并不是一个温情的城市,因为在高楼林立之下,在冰冷的金属反光之中,一片温暖的灯火阑珊是难以寻觅的宁谧。在喧嚣中,新城中焙着暖橘色灯火的角落,是我常去的地方。
在迅速发展的新城里,处处是车水马龙和川流不息,在高速而又拥挤的压力下,很多人都渴望宁静与安详,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到了同一个地方:氤氲着清香的咖啡馆。在别致的环境中,身边流淌着轻柔的音乐,沁人的咖啡香萦绕在四周,从天花板上垂下的吊灯无一例外地散发出令人安心的暖橘色,那种清新的暖色调让人放松。
在这里,不见喧嚣,所有人都会自觉地降下说话的分贝。人们都安安静静地工作、看书或者是和友人轻声轻语,舒缓的背景音乐成了主旋律。在假期中,我尤其喜欢泡在咖啡馆里写作业,这里松适却不慵懒的环境,能让我更专注地投入学习中。窗外便是汽车飞驶的马路,窗内却是一片净土,在宽敞的咖啡馆内,似乎所有人都占据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陌生人在身边来来往往,却又不熙作文熙攘攘。我用笔头敲敲桌面,支着脑袋抬起头,想起从前的自己。从前的我在假期里作业总是不能高效率地完成,窗外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一只停留在书桌上的小飞虫,甚至是一本已经看过的书都会成为我完成作业的拦路虎;现在我找到了属于我的写作方式,在一个并不完全安静的地方,却能让我安心写作业,舒心的慢音乐是“震摄”我的一大法宝。
现在的新城在不断地发展规划中,有轨电车的兴建工程令人期待,却不想使得原来就车水马的道路变得更加水泄不通,汽车此起彼伏的刺耳鸣笛与协管的口哨声交织在一起,不免令人感到烦燥,像极了曾经在假期里无聊又繁忙的自己,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式中焦燥、吵闹。此时我们更需要静下心,回头看看,是否有一家与流光闪烁的马路不同的、笼罩在暖橘色调中的咖啡馆呢?如果有,那就进去坐坐吧,你会在仿佛能从指尖流淌出的慢音乐中渐渐安静下来。
新城,请你在“成长”中少一份喧嚣,多一份“舒缓”,让您的孩子们慢慢习惯您的日新月异。新城,你陪我慢慢长大,我陪你慢慢“成长”。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和家馨 | 作者年龄 | 11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烟台高新区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2班 |
性格特点 | 有韧性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做糕点 | 平均成绩 | 97分 |
指导老师 | 陈晨光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声声慢作文1000字
引一曲清萧,咏一曲凄词,凝千年之眸,望易安之心……
寂静的屋内,衾枕已凉。百年的妆台兰桌,就斑驳程度便可知其目睹过多少世间悲欢。纵有一腔悯情,想安慰一下主人,可惜它们却只能睁睁然地看着眼前,郁郁然地沉默了一生……
轻轻撩开淡绿厚重的幽帘,竟伶伶地跌下几串珠丝,忧悠地晃动着,宛如一只只怅然若失的眼睛。
风自尘窗跨入,却又从旧门退出,只留下一串惊诧迷惑的寒声。
寂寥的屋外,倚阑已斜。唯有倚阑之肩,温柔地让你依靠,唯有倚阑之红,默默地陪你凋去。旷阔的寥野,笼罩在你朦胧的面纱里:苍茫的天涯,行走在你遥远的记忆里……
曾记否。当年书香门第中。采莲吟诗。乘舟弄词的惬意生活?曾记否,昨夜雨疏风骤,无可奈何已绿肥红瘦。曾记否。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的理想与豪情?曾记否,当年夫妻鸳鸯,切磋诗词,共绘书画的美好年华?曾记否,花自飘零水自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无尽相思?曾记否,为伊消得人憔悴,苦苦的执著,痴痴地等待……
“寻寻觅觅”在记忆的小路上默默地徘徊,岁月的风沙扑面而来,迷茫了你的前方。风卷残桐,你茕然的背影消逝在与记忆背道而驰的地方……你的愁眸,沉在这万里朦暮中。
年华如细沙,漫过你的眼角,拂过你的脸庞,昔日作文那双澄澈水灵的眼睛早就已经干涸了。在这大半辈子里,看人情冷暖,看国运兴衰,多愁善感的你,眼睛每掉一滴泪,眼珠便倍增一分硬。“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如此金刚怒目的诗句实在令人称道。只可惜,你坚毅的目光终究敌不过这个时代的炎凉。
“冷冷清清”你锁着眉,沉痛地闭上了眼睛。
你的泪光,湮在这烈烈秋风里。
西风中,气温骤降,一叠叠的风浪,在你瘦削的脸上打出了滴滴的泪痕,从你紧握的手中掠去了点点的回忆!所有的美好与幸福,都如雨珠般凄然消失在掌心,凝成一片冰花,永久地覆盖在记忆的千尺冰河里……再也见不到!再也寻不回!身如秋叶,浮沉在风雨,心如尘沙,流逝在荒漠。风凄凄,雨飒飒,心空空,美好的记忆消失了,美妙的声音也不见了。
静默中,忽地听到了一声清远辽长的雁叫,你忽地抬起头来,如灰烬般空虚的心竟像一杯热酒一样升腾起袅袅的烟缕,但很快便也随那疾飞的大雁飘走了……
你愀然地低下头,看见昔日傲霜斗风的菊花如今也颓败了一地!昔如菊之悠然,今如菊之惨淡!这恩怨欢愁的人生啊,就埋藏到那无人问津的球寂中吧!
“凄凄惨惨戚戚”你冰冷苍白的嘴唇轻轻地翕动着,刚刚饮下的淡酒带来的温暖,早已荡然无存。你的眼睛,泊在这浓墨风霜里……渐淡,渐淡……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艾国祥 | 作者年龄 | 14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乌鲁木齐市23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三2班 |
性格特点 | 善交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摄影 | 平均成绩 | 117分 |
指导老师 | 欧模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声声慢作文400字
有些东西,失去了便再难挽回;有些事情,发生了就再难补救;有一条路,走上了便永远无法回头。
——题记
靖康之乱后,今日的她早已不是往昔的她,再无年少时的“兴尽晚回舟”,只剩下了“剪不断,理还乱。”真可谓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果有什么能比国破,家亡,夫死更可悲的,那便是李清照先是风光无限,后来又无比凄惨的一生。
曾几何时起,李清照日日夜夜都在寻觅一样东西——家。国已破,家已亡,就连惟作文一的能给予她一丝安慰的人——她的丈夫也逝世。虽是家产万贯,可要这些又有什么用?一切在动乱中悄无声息地离她而远去了。
秋风瑟瑟,几杯薄酒怎敌眼前的一片冷清,北方空中飞来一横欲坠的大雁,就好似在讽刺如今的南唐,也好似在讽刺二帝北狩。悲伤,逆流成河。
黄昏,细雨绵绵,发出了心碎的声音,这滋味,怎一个“愁”字了得呢!
随波逐流的痛苦,你不懂,我也不懂,只有李清照懂,南迁,一条永远无法回头的不归路。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双彩网 | 作者年龄 | 12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邵阳市城南桔园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善变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织毛衣 | 平均成绩 | 95分 |
指导老师 | 朱晔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