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盘咖哩鲭鱼的神奇能量
一盘咖哩鲭鱼的神奇能量
文/汤园林
如果告诉你,一盘普普通通的咖哩鲭鱼竟然可以让1.2亿儿童不再饿肚子,继而改写他们的命运,你相信吗?
巴瓦吉是印度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厨艺深得一位富豪的青睐,被聘为私人“御厨”,年薪250万卢比。
一次,他精心烹饪的一盘咖哩鲭鱼竟被富豪斥为垃圾,他端着那盘鲭鱼走出酒店大门,发泄似地把车子开到一个偏僻的路边。
这时,一个衣衫褴衫、面黄肌瘦的小男孩赶着几只羊走过来。巴瓦吉心中一动,拉开车门,把那盘咖哩鲭鱼端到了小男孩面前。
小男孩一看有东西吃,眼睛顿时一亮,伸出脏兮兮的小手,毫不客气地抓起盘子里的鲭鱼就往嘴里塞,连盘子都舔得干干净净。
巴瓦吉又请小男孩吃了一顿烧饼,并劝他尽快上学。
小男孩仰起脏兮兮的小脸,调皮地问:“如果我上学,你能让我吃饱饭吗?”
“如果我提供免费午餐,你会上学吗?”巴瓦吉随口问道。
“当然,如果那样,村里的孩子都会去上学!”
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巴瓦吉,那一刻他下定决心,放弃年薪250万的工作,专门给吃不上饭的穷孩子们做饭去。
他找到小男孩村子附近的一所学校,跟校长说了自己的想法,校长喜出望外,当即腾出一间房间做厨房。
很快,“上学就可以获得免费午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去。第二天,到学校报名的孩子挤满了校长办公室。
午餐时间,学校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看着孩子们把食物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饭都不剩,巴吉瓦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面前:自己的积蓄正在剧减,免费午餐行动最多只能维持一个月。
正当巴瓦吉急得团团转时,五星级大厨放弃高薪工作为孩子做免费午餐的事迹登上了报纸,孩子们那一张张满怀期望的小脸打动了很多人,捐款如雪花般纷纷飞来。
可是,随着新闻热度的慢慢退却,捐款变得越来越少,免费午餐再次面临危机。巴瓦吉意识到,仅凭个人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于是他向政府部门呼吁,希望获得专项拨款。
为了笼络民意,泰米尔纳德邦政府部长在换届选举时做出了一个让巴瓦吉欣喜若狂的决定:将本邦所有小学都纳入“免费午餐计划”中。
计划实行六年后,升学率明显提升。各邦纷纷效仿,“免费午餐计划”呈燎原之火,在全印度熊熊燃烧。
任何制度的实施都会伴随着许多弊病,有的学校把粮食发给家长,结果家长把粮食卖掉,孩子还是没饭吃。有些学校用陈米烂菜给孩子们做饭,以便从中牟利。还有些学校把食物划分不同等级,低种姓家庭的孩子不能和高贵种姓家的孩子一起吃饭。
这些问题深深地牵着巴瓦吉的心,他一次次地找部长反映情况,各方奔走,希望政府重视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他的奔走呼吁下,印度最高立法机构划时代地将“免费午餐计划”写入宪法,规定学校必须提供做好的饭菜,且每顿午餐不低于450卡路里和12克蛋白质,除了大米和小麦,还必须包含豆类、蔬菜和水果。
这项庞大的“免费午餐计划”每年的预算高达20亿美元,惠及的孩子有1.2亿之多。因为这项计划,无数的穷孩子走进了学堂,无数孩子的命运就此改变。
当初那个享受一盘咖哩鲭鱼的放羊男孩,如今已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而年过5旬的巴瓦吉加入民间团体组织,继续给孩子们做饭。连他自己都不敢置信,一盘普通的咖哩鲭鱼,居然散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改变了他人生的方向,也改变了亿万孩子的命运。
只要心中有爱,并为此坚持不懈的努力,任何一件普通的东西都有颠覆命运的可能。(励志故事)
2、一盘鸭货让我怦然心动作文
一盘鸭货让我怦然心动作文
文/张婷玉
那天晚上,我和妈妈去“欧亚超市”购物,出来时,见到了一家“麻辣哈哈”,我便缠着妈妈说:“妈,给我买一袋呗,就一袋锁骨。”这小小的要求竟遭到了妈妈坚决的反对:“不行。”一种强烈的委屈席卷了全身,我沮丧地低着头回家了。
一进家门,我的泪水就像爆了的水管,怎么也收不住,饭也不吃就去默默写作业,边写边流泪。糟糕的情绪侵占了我的大脑,让我对繁重的学业产生了厌倦。“咣当”,传来了一阵关门声,我害怕有人来,觉得丢脸,硬生生止住了眼泪,却还是忍不住啜泣。
过了一会儿,客厅里没什么动静,不像是来了客人。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我去看个究竟。我平复了一下情绪,擦干泪痕,深呼一口气走出去。空无一人的大客厅茶几上摆着的是一盘鸭锁骨,散发着的诱人的香气使我怦然心动。我的眼眶蓦然间又湿润了,一种甜蜜的滋味穿过五脏六腑抵达眼底,化作清凉的泪珠划过脸颊。妈妈啊,向来是说一不二的人,可是女儿任性的泪水仿佛烈烈的火焰,将她坚定的话语燃烧成灰烬。
其实不可否认的是,妈妈的拒绝确实是为我着想的。每当提到鸭锁骨,我都会口水直流,可是因为青春痘在脸上作祟,我只能克制,再克制。今天的情绪爆发也许跟学业繁重的焦虑有关。可不管怎样,最后妈妈让步了,又去一趟超市,为我买回来鸭锁骨。而我在肆意释放怒火时,却从没考虑过妈妈的感受!
我走进卧室,一把抱住她:“对不起,妈妈!”“没关系,姑娘,你明白妈妈是为你好就行了,快去吃吧!”妈妈亲切的、慈爱地看着我,我用力点点头,跑回到客厅,拿起一块鸭锁骨送到嘴里,滋味是从未有过的好。
这一刻。让我怦然心动的,就是蕴含着浓浓母爱的一盘鸭货吧。
3、柳传志:卸任之后摆开更大一盘棋
柳传志:卸任之后摆开更大一盘棋
在成功扮演“救火队长”,将联想集团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将联想集团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之后,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联想集团真正进入“后柳传志时代”。
作为中国it界乃至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历经波折,将联想集团打造成全球第二大pc厂商。更为让人称道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创业者中,众多一度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到如今都已雨打浮萍风吹去,柳传志却能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屹立潮头,老而弥坚。其探索出的“搭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的管理理念,被很多企业家拥为圭臬。
从联想集团卸任后,67岁的柳传志并没有退休,而是要下一盘更大的棋局,那就是将联想控股打造成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
辉煌业绩,带领联想集团闯“三关”。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关口都曾经将联想集团逼入绝境,但在柳传志的带领和全体联想集团人员的努力下,都化险为夷,并在每经历一次磨难后,联想集团变得更为强大。
第一关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pc行业对外开放,ibm、康柏等pc巨头长驱直入,当时中国的企业毫无还手之力,用柳传志的话说,“联想和ibm、康柏相比,就像舢板之于巨轮”。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柳传志大胆启用年仅29岁的杨元庆出任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杨元庆一战成名,将联想的市场份额从不到2%,发展到占中国市场的27%,稳居中国乃至亚太区的第一位。“柳杨配”初步成型。
第二关是直面dell的直销模式挑战。dell以直销模式起家,所向披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dell开始大力拓展中国市场,联想市场份额受到冲击开始下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联想遇到了克星。然而,“柳杨配”见招拆招,在中国市场和dell展开了持续三年的激烈竞争,最终战胜戴尔。
联想所遭遇的第三次挑战,则是并购ibmpc业务。联想请来国际ceo,杨元庆担任董事长。然而,企业文化的不同让两者的磨合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加上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导致联想集团巨亏,“到了悬崖边上”。联想并购ibmpc业务也因此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诟病。在此危急时刻,65岁的柳传志2009年复出救火,将联想拉出低谷,并迎来高速发展期。
27年前,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1989年成立联想集团。如今,联想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pc企业。
深谋远虑,交接班艺术成业界美谈。
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柳传志的目标,是将联想打造成一家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如何实现交接班就成为关键所在。柳传志此次功成身退,将联想集团的权杖交给杨元庆,被视为真正实现了联想集团掌门人的新老接班。
一直以来,柳传志都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使命。早在上世纪90年代,柳传志就为联想集团培养了杨元庆和郭为两个接班人。(创业 )为了防止“一山难容二虎”,柳传志苦心安排,将联想集团一分为二,杨元庆负责pc业务(即后来的联想集团),郭为负责渠道业务(即后来的神州数码),为两位帅才分别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很多人私下议论:一山不容二虎,柳传志精明且大胆的用人之道,非大智难为。
联想控股成立后,柳传志物色出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等年轻人,来各负责一块相对独立的业务。前不久,有着联想少帅之称的陈绍鹏,又被柳传志安排到联想控股负责农业项目,庞大的联想系初步成型。
不过,谁会成为联想控股的接班人,一直也是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对此问题,柳传志的对策是“在赛马中识别好马”。此前,柳传志多次表示,“谁是接班人,其实在联想控股内部谁都知道了,只是外界不知道而已。”在前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柳传志再次表态称:“我对继承人问题的路线是巴菲特的路线。巴菲特说他把遗嘱提前宣布出来,就是为了给考察接班人留出时间,还有机会可以调整。到最后的时候才宣布谁来接班的方式,我觉得不好。如果后面有矛盾的话,就全压给了后面接班人的身上。”
最终让柳传志下决心传位杨元庆的是,几个月以前,杨元庆贷款30多亿购买了联想8%的股份。“因为这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他这样做,是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企业主人,才让我更放心,这个团队才会更有信心。”
继往开来,下好联想控股这盘大棋。
柳传志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并非意味着他此后就会过上无忧无虑的退休生活,打打高尔夫,玩玩“植物大战僵尸”。因为等待着柳传志的,是一个更大的任务。
正如杨元庆所言:“今后柳总将把精力集中在联想控股的业务上。对于联想控股,柳总有着宏大的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他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今年柳传志已经67岁,但联想控股的发展才刚刚进入新阶段。这家公司旗下拥有it、风险投资、房地产、服务业、煤化工、农业等产业,柳传志多次表示,联想控股将谋求2014年整体上市。这对柳传志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联想已经越过一座座山峰,但我们回过头看,原来经过的都只是丘陵,在前面的才是真正的山峰。”柳传志说。
据柳传志透露,上市后联想控股会分为3个板块:第一,联想集团业务;第二,联想投资、弘毅投资等投资业务;第三,新的产业包括房地产、消费和服务业及农业食品等领域。“我希望新的产业在上市后能确保联想控股的利润保证30%以上的增长。”
4、一盘散沙造句
一盘散沙造句
1、他的战术重身先士卒率领骑兵冲锋,结果不止一次被敌军俘虏,部下失去领袖,成为一盘散沙。
2、看看你们,根本像是一盘散沙,还没开始作战,就已溃不成军。
3、如果我们像一盘散沙,敌人很轻易就可以打败我们。
4、尽管精英层和他们的赞助人仍然大权在手,尼日利亚的政界已是一盘散沙。
5、这次比赛失利,问题就是出在成员们都像一盘散沙,不能互相支援。
6、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此派并非“一盘散沙”,而是有着内在和外在的紧密联系的。
7、这次班级对抗赛之所以会输,就是因为我们像一盘散沙,不能团结,人人只顾自己,而忘了全班的荣誉。
8、没有人可能生气或沮丧在这样的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石头的心在她会是一盘散沙发光。
9、外国人说我们台湾人是一盘散沙,国人应该深自警惕。
10、全体同仁应该团结一致,不要成为他人眼中的一盘散沙。
11、但是如果一个民族如同一盘散沙,政府不能确保人们的行为都是符合民族利益的;
12、别人的队伍是团结一心,()我们则是一盘散沙,士气涣散。
13、原本像一盘散沙的球队,因为王教练的投入而让球员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4、这个公司的员工有如一盘散沙,凝聚力相当薄弱。
15、党里派系一多,自然不能团结,变成一盘散沙。
16、一盘散沙的德意志国家们需要一个团结一致的联盟,同样,其他的国家也不要想着可以坐山观虎斗,从中渔利。
17、一盘散沙般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相应地坚实基础”。
18、然而,迈因斯豪森和他的同事承认这不太现实,因为世界各国政府在全球变暖问题上犹如一盘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