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课堂上的游戏
这不算是一个游戏,只是李老师在作文课上让我们有题材可写设置的一个活动。它还是别有一番风味的。这个活动的名字叫“巧吹酒瓶”。
一年前的一天,语文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走上讲台,手里拿着一张信封和半瓶酒。同学们都很困惑,而语文老师说出的话却让同学们欣喜若狂。
“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能锻炼我们的肺活量。”
“什么游戏?”同学们好奇地问。
“这是道具”老师指着酒瓶和信封说,“你们的任务就是把酒瓶吹倒。”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尖叫起来。
“吹酒瓶?!开什么玩笑?就算酒瓶是空的,也不可能靠人的力量把它吹倒啊!更何况还装有大半瓶酒呢?”邢雨抱怨道。
“那就看你怎么吹了!”老师提醒道。
这句话让可让李勇男出了个大丑——他“噌”地一声从板凳上“飞”了起来。当老师问他干什么的时候,他的思路却又像被人偷走了似的,一声不吭。这时,我们的“吹牛大王”刘文瀚出场了。他一边吹嘘自己一边从座位上走下来。“我的肺活量可大了,吹酒这瓶轻而易举!”
只见他走到酒瓶面前,双手合十,嘴里一直嘟囔着:“老天保佑,老天保佑,保佑我能吹倒……”然后鼓起腮帮子,“呼啦呼啦”地一次又一次地吹酒瓶,酒瓶却纹丝不动。这可让他在同学们面前丢尽了脸面,他不由埋怨起老天来。
接下来,同学们还用折叠的方法,把信封折得很小很小,放在酒瓶下,以便更有利地吹倒酒瓶。试了几次,尽管把信封叠得紧得不能再紧,但都没有奏效。这时,我看见“机灵鬼”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地苦思冥想。他眉头紧锁,两手呈大写的倒“八”字叉在下巴上。我有点纳闷:他在想什么?力气活儿还用想?
就在这时候,“机灵鬼”突然站了起来,他慢慢得走向讲台。把信封展开铺在桌子上,上面压着酒瓶。我有些质疑,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并没有吹酒瓶,而是对这信封鼓足了气。我心里暗自发笑:这有什么用?看来“机灵鬼”也不机灵了。正想着,只听“呯”的一声,酒瓶倒了。我不由佩服起李勇男来。这时,老师笑呵呵地走上了讲台,教室里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个游戏,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多动脑筋,经过认真思考,一定能想出锦囊妙计。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云治 | 作者年龄 | 13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河师大实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2班 |
性格特点 | 活泼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跳舞 | 平均成绩 | 107分 |
指导老师 | 林合隆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2、课堂游戏作文700字
今天是星期六,我连蹦带跳地来到了海顿艺术培训中心。什么事情使我这么开心呢?原来,今天海顿艺术培训中心要举行21天好习惯练习养成闭幕式。虽然离活动开始还有三个多小时,但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活动开始了。老师跟我们做了一个小游戏:勇得手中牌。活动规则是:每个人手中有两张卡牌。每张卡牌上都有五种不同的图案。你去找一个人,和他(她)同时出示一张卡牌,如果你发现对方有你出示的卡牌上的某一种图案与你相同,你就要大声说出它。如果你先说了,那么对方的那张卡牌就是你的了。如果对方先说了,你出示的卡牌就是对方的了。
老师介绍完规则,我们就开始玩游戏。我先找了一个小妹妹,跟她比。我以为我一定能赢过她,因为她小,就不以为意,出示了一张最简单的卡牌。没想到,我才出示了两秒钟,小妹妹就报出了答案:胡萝卜!我顿时惊讶得张大了嘴巴。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竟然反映比我作文快!正在我发呆的时候,小妹妹一把拿过了我手中的卡牌,扭扭屁股走了。
打了一场败仗,心中有些灰心。但想到“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时,我又鼓起勇气,向别人挑战去了。这次,我打算挑战的是一位同龄人。我出示了一张关于昆虫的卡牌。我死死地盯着对方出示的卡牌。突然,我看到了一个跟我卡牌上相同的图案。便大喊:蜘蛛!喊完,我就毫不留情地拿过了对方的卡牌。我打了一场胜仗,心中更有了把握。我还想比几场。可这时老师说:“停!”下面宣布比赛成绩:a队340分,b队480分,c队480分,……耶!我们队和c队并列第一!这时,老师让并列第一的两队各派一名代表来剪子包袱锤决胜负。我们队拍出的是猜拳高手张嘉琪。对方派出的是好运儿栾淑浩。最后,我们队取得了胜利。
这次活动虽然只玩了一个游戏,但这个游戏却使我们受益无穷。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专注力,还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曾少眩 | 作者年龄 | 9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泉州第一中心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9班 |
性格特点 | 浮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游泳 | 平均成绩 | 120分 |
指导老师 | 东银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课堂游戏作文600字
同学们你们玩过“问特点,猜东西”的游戏吗?如果没玩过,那就让我告诉你们游戏规则吧。
同学们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每组四人来提问,每人问一次,一定要问特点。老师回答,但只能问是或不是,同学们要在问完后找答案,答对者可以拿到奖品。
开始提问了,老师先摇了摇盒子,盒子里发出了“哐啷哐啷”的声音。小胖子站了起来用沙哑的声音问:“是方形的吗?”老师做出了一副开心的表情说:“恭喜你,答错了。”我们每个同学都以为答对了,可老师说答错了的时候,我们都叹了声气,有点失望。老师把小王同学叫起来让她提问,她就像被点了穴一样,一动不动,不知道问什么。她犹豫了一会儿问:“是学习用品吗?”老师头摇的像波浪鼓,大家马上知道了老师的意思。小瘦子站起来作文问:“是糖果吗?”老师一边做鬼脸,一边用手比了个大叉。我们失望地说:“怎么都不对啊?”老师没回答我们。扎马尾的女生问道:“那是生活的必需品吗?”老师喜笑颜开地给马尾辫竖了个大拇指说:“你们终于问了个有价值的问题了,是生活的必需品。”最后小平头男生问:“是灰色的吗?”老师犹豫了一会儿说:“算是吧。”我们都开始思考起来。
问特点问完了,我大家开始猜了。有的猜是纽扣,有的猜是药,还有的猜是头饰。猜了半天,都快下课了。老师失望地说:“看你们也猜不出来,我来公布吧。”在老师打开盒子的那一下,我们蜂拥而至地跑老师那一看,哦,原来是一元硬啊。我们都没猜对,谁都没拿到礼物。
游戏结束了,我们没人猜对,如果下次玩,我一定要拿到礼品的。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胡富国 | 作者年龄 | 10岁零8个月 |
---|---|---|---|
在读学校 | 舒兰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7班 |
性格特点 | 被动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保龄球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李汉俊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4、课堂游戏作文500字
“咸菜的菜呀,菜花的花呀,花朵的朵呀……”这是我们在水老师的课上玩的小游戏。因为它规则严谨,而且还考验我们的记忆力,所以称之为“烧脑游戏”
游戏规则是必须重复“前人”组的所有词,可以用同音字,不许提醒,而且思考时间还不能超过一秒。这让我们怎么玩啊?我的眉毛瞬间拧成了一个“八”字。水老师将同学们分成两组进行对决。这时陈丛逸小声嘀咕道:“我的脑子里全是棉花糖,这游戏对于我来说太难了!”听到队友的话,我的心凉了半截。正在我们神游的时候,对手已经抛出了第一个词语。可是我们谁也没有听见,结果我们组就这样莫名其妙地out了,心里真不甘心,还作文好是预赛。
第二轮开始,我们聚精会神,不敢轻敌。轮到我了,没想到对手给我挖了一个大坑,“结巴的巴呀,巴?……巴什么呢?”我的脑袋里一片空白,根本想不出“巴”字可以组的词语。我才发现,自己的脑袋里全是冰淇淋。一秒钟后,我就“壮烈牺牲”了。最后的决赛在陈丛逸和侯嘉琪之间展开。只见他们俩的记忆力不相上下,一连串的词语从二人口中流畅地蹦出来。我们紧张地盯着他们的嘴巴,都为他们捏了把汗。最终,陈丛逸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将冠军拱手让给了侯嘉琪。
我要抓紧时间多积累一些词语,下次再玩这类游戏就不会担心词“穷”了,也不会如此快速地out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刘穗子 | 作者年龄 | 9岁零3个月 |
---|---|---|---|
在读学校 | 广州市越秀区瑶台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5班 |
性格特点 | 常为小事动感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练字 | 平均成绩 | 104分 |
指导老师 | 姜涩琪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
5、课堂游戏作文400字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它的名称是“含沙射影”。游戏规则是:请五个同学上台,背对黑板,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回答得最搞笑的就是胜利者。
游戏开始了,老师叫了五个同学上台,第一个回答问题的是小不点。他回答得让同学们笑得直拍桌子,最好笑的还是最后一题,大话王邱奕飏上台了。他的词竟然是“裸奔”。
老师问他:“你喜不喜欢做这件事?”他原先说:“不喜欢。”可是在我们的精心“指导”下,他终于说了“喜欢”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作文,第二个问题是:你一天做几次这件事?”邱奕飏想了想说:“三次吧。”同学们笑得直拍桌子,脚直跺地板。第三个问题是:“你和几个人做的,还是一个人做的?”他说:“额……一个人。”我们的笑声小了些。第四个问题是:“你在哪里做这件事?”我们说:“在马路上,在操场上,在?”他说:“应该在操场上吧!”他回头一看,顿时傻眼了,我们笑得惊天动地,鬼哭神泣……
接下来,其他的人说的也很好笑。
今天,这个游戏很好玩,同学们都很欢乐。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杨露 | 作者年龄 | 9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苏州星洲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8班 |
性格特点 | 聆听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登山 | 平均成绩 | 116分 |
指导老师 | 金税盘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