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龙纸业张茵:靠收废纸赚到365亿身家,她的成功源于专注

1、玖龙纸业张茵:靠收废纸赚到365亿身家,她的成功源于专注

玖龙纸业张茵:靠收废纸赚到365亿身家,她的成功源于专注

文/清如

【人物名片】张茵,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茵,中国第一位女首富,投身于废纸回收行业33年,历经黑恶势力打压、国外艰苦创业、次贷危机等风暴洗礼,一步一步打造出庞大的纸业王国。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专注铸就成功。

一、艰苦创业

张茵是白手起家的典型代表。她家境清贫,父亲入狱,小小年纪就挑起家庭重担,生活的艰辛磨砺了她坚韧的意志。

大学毕业后,张茵辗转进入深圳的一家合资企业工作,薪资丰厚。有一次去香港出差,她接触到当时市场需求广阔的废纸回收生意,内心的创业梦想被点燃。

1985年,张茵毅然辞职,在香港成立营港深纸品厂,开始创业征程。

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张茵收回来的废纸总是夹杂着湿纸和发霉的纸,合格率很低。为了保证质量,张茵只能一个一个认真检查,由此练出了“火眼金睛”。

然而,最大的困难是来自黑恶势力的威胁。当时,张茵坚持不收对方掺水的纸浆,遭到对方多次恐吓,砸碎厂房玻璃,但是她依然不为所动。

最终,对方知难而退,张茵一举成名。由于坚守品质,为人公道,张茵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香港最大的废纸出口商。

但是,张茵的野心不止于此,她大胆决定去美国开厂。

二、进军美国

1990年,张茵和丈夫刘名中成立美国中南控股公司,开始在美国回收废纸。然而,人生地不熟,张茵举步维艰。

为了省钱,她租了一个公寓,白天当办公室,晚上用来睡觉。为了开拓市场,她挨家挨户登门拜访,“死缠烂打”,有时候忙得连午饭都吃不上。

经过不懈努力,张茵得到几家供应商的青睐,与之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当时,国际形势贸易顺差,张茵抓住机遇,用回国船只的空仓位运输废纸,逐渐在美国站稳脚跟。

之后,张茵再次大胆出击,将加工好的牛卡纸出售到国外,形成完成的供应链,企业的发展驶入快车道。

1996年,张茵回国创立玖龙纸业。她先是安装了两条生产线,随后在江苏太仓建立新的造纸基地,公司产能大幅度提高,短短几年就成为中国造纸行业老大。

2006年,张茵迎来高光时刻,玖龙纸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她以270亿身家位居《2006胡润财富榜》榜首,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

然而,危机也悄然而至。

三、力挽狂澜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中华大地,废纸价格骤降,库存堆积如山。玖龙纸业也遭遇重创,股价暴跌,甚至出现玖龙纸业即将申请破产的流言。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张茵沉着应对,运筹帷幄,制定了“全面收缩,度过寒冬”的方针。

首先,进行战略收缩,及时叫停一些扩产工程;其次,缩短采购周期,由32天改为7天,减少库存,库存量保持在15天以内;最后,使用国产的废纸原材料,降低成本。

经过一系列的战略调整,玖龙纸业稳步复苏,化险为夷。2009年,经过两次减债行动,玖龙纸业清偿了全部外汇贷款。

后来,张茵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相继在越南、泉州、沈阳、乐山建立基地,企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2018年胡润百富榜显示,张茵的身价高达365亿元。

关于成功的秘诀,张茵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凡事量力而为。显然,正是这种专注,让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缔造了一个市值百亿的纸业王国。

来源:南财专访

2、扎克伯格奋斗史:成功源于自信与专注

扎克伯格奋斗史:成功源于自信与专注

美国《圣何塞信使报》网络版今天撰文称,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或许是唯一一个这么年轻就取得如此大成就的美国企业家,但他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源于他自始至终的自信和专注。

扎克伯格年少成名,隐然有乔布斯之风范

2004年秋,刚刚搬到硅谷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出现在朱迪·福斯科(judy fusco)面前,要租下她在洛斯阿尔托斯(los altos)的一栋房子。这位房东立刻就被他的自信打动了。

“我说,‘哎呀,你多大了?’他说,‘20’”福斯科最近接受采访时回忆道,“我说,‘你觉得我会把价值100万美元的房子租给你吗?’他回答道,‘是的。’”

后来,福斯科又发现,这个租户的目的非常明确。当她两年后在帕罗奥尔托市中心碰到他时,她问扎克伯格,为什么要放弃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他说,‘朱迪,我做这些不是为了赚钱。’”福斯科说,“钱对他而言只是实现梦想的一个工具。”

随着facebook开始启动ipo(首次公开招股),这位facebook创始人兼ceo也将迈入新的阶段:现在,他必须很关心钱的事情。今后几个月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很多问题,例如,这个当年站在福斯科门口的孩子已经成熟了多少?他担任ceo的热情是否像当年创造这款令人着迷的社交软件时那么高?

“扎克伯格将制定战略,这个孩子的智商显然比我们所有人想象得都要高出很多。但他是一个伟大的商人吗?他能否创建一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美国证券公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迈克尔·帕赫特(michael pachter)说,“今后的股东会要求增加投资回报,他或许并不喜欢这样。”

挑战目标

很难说他会如何适应。回顾他以往的成长历程,便会发现“扎克”(zuck)——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叫他——是一个罕见的将谦虚、专注和极度自信集于一身的人。他已经多次显示出理想主义的迹象。但同样有很多证据表明,他的专注和远见可以让他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成为一家上市公司的成功ceo。

“他还是当年那个他,”《facebook效应》一书的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说,“他一直很谦虚,没有丝毫的傲慢,尽管他完全有权利这么做。”

美国历史上或许没有哪个商人能这么年轻就获得如此大的成功。也很少有人能像扎克伯格这样,在年轻的外表下,隐藏着优秀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想想他以前的穿着吧。最初,扎克伯格每天的行头都是一件连帽运动衫和一双阿迪达斯拖鞋。最近则变成了t恤、牛仔裤和新百伦跑鞋。但与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一样,这种几乎一成不变的着装风格,恰恰凸显出扎克伯格一丝不苟、极度专注的人生哲学。

每年,扎克伯格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挑战目标。2009年,他决定几乎每天都系领带。2010年,他重点学习汉语。2011年,他几乎成了一名素食主义者——只吃自己亲手宰杀的动物。

领导素质

但在ipo之年,扎克伯格已经选择了一个更为专业的挑战目标。他对朋友说,他2012年的目标是“严格管理时间”。

一些不肯透露姓名的facebook员工表示,他们都被扎克伯格清晰的愿景所折服。他偶尔会缺乏基本的沟通技巧,变成感情用事的苛刻老板。但在facebook内部,扎克伯格却从不使用独立办公室,而是与其他工程师坐在一起。内部人士说,他已经在facebook内部获得了很高的个人威信。

“他很专注。他认定的事决不改变,从这一点来看,他很傲慢。我认为,他也希望将这种傲慢和自信植入公司内部。”一名内部人士说,“这帮助他成为了伟大的领导者,一个值得他人信赖并追随他左右的领导者。”

对于身处高科技企业核心的工程师而言,没有什么比老板全身心地投入产品开发更能吸引他们。

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ht)曾是扎克伯格在哈佛的助教,他加盟facebook后负责重新开发信息系统,以便与电子邮件、短信和即时通讯无缝整合。博斯沃思在去年的采访中表示,扎克伯格不仅规划了最初的创意,甚至还在产品发布前的周日晚上,与工程师们一同彻夜工作,修补漏洞。

“从对细节的苛求来看,扎克似乎具备乔布斯的品质。”他说,“他很有远见。”

年少轻狂

扎克伯格成长于纽约州一个名为多布斯费里(dobbs ferry)的小镇。这里位于纽约市北部,只有1。1万人口。他的父亲爱德华(edward)仍在那里当牙医,并开了一家名叫“z大夫无痛诊所”(the painless dr·z)的门诊。他的母亲凯伦(karen)则是一名专业心理学家,她后来也来到丈夫的诊所工作。

扎克伯格小时候就对电脑非常着迷,并且完成了很多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艰巨任务。据《纽约客》报道,当爱德华告诉12岁的儿子,他希望更好地了解病人何时到达时,扎克伯格便开发了一款名为“扎克网”(zucknet)的程序,这是互联网即时通讯服务的简化版。

进入哈佛大学后,扎克伯格则开发了facemesh等令人上瘾的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将任意两个哈佛本科生的照片随机组合在一起,让用户选择哪一个“更性感”。

这给当时还在读大二的扎克伯格带来了麻烦。到了2010年,当扎克伯格当年的聊天记录被曝光后,他还招来了全世界的非议。这些聊天记录是美国科技博客silicon alley insider披露的,扎克伯格当时吹嘘自己拥有同学的电子邮箱和其他敏感信息。

“他们就这么提交给我了,”扎克伯格写道,“他们‘信任我’,蠢货。”

扎克伯格已经道歉,并表示,希望大家明白,他已经成熟了。

2004年2月4日,扎克伯格发布了当时还被称作the facebook。com的网站,允许哈佛学生彼此“交友”。这款服务很快蔓延开来,并在其他学校陆续推出。

不断成长

自那以后,facebook的发展步伐就没有停止过。不仅如此,还有证据显示,扎克伯格本人也在不断成长。他的个人生活表明,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傲慢自大的哈佛小子了。

他和他的女友普莉希拉·陈(priscilla chan)已经从那套不起眼的出租房,搬到了价值700万美元、拥有5间卧室、面积达5000平方英尺(约合465平方米)的豪宅。这里毗邻老帕罗奥尔托(old palo alto)的大学街(university avenue),是扎克伯格去年买下的。

他与普莉希拉·陈的关系或许也将发生变化。他们从2003年11月13日就确立关系,她对《纽约客》说,她对他一见钟情,“这家伙好像就是我想找的那个人。”他们的好友和facebook的同事都表示,并不清楚这对情侣是否已经考虑结婚。但26岁的普莉希拉·陈最近在facebook上将凯伦与她的关系从“未来婆婆”改成了“婆婆”。普莉希拉·陈并未对此置评,facebook也拒绝发表评论。

“他早在创建facebook前就与她相爱,至今依旧。”柯克帕特里克说,“如果跟他们一起出去逛逛,你不会感觉他是全世界最有权势的27岁青年。你只会觉得,他有一些闪光的思想,会为女朋友做饭,还会跟哈佛的好友共进晚餐。”

黑客之道

当然,他的生活远不止于此。

facebook上周三提交的ipo招股书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位创始人的一封信,全文2000多个单词。扎克伯格在信中阐述了该公司的多项指导原则,他将此称作是“黑客之道”。这封信明确地阐述了,他计划如何将理想主义与商业计划融为一体。

扎克伯格还在信中描述了一个近似于乌托邦的愿景。他说,该公司将推动全球信息的重组,一切都将围绕草根展开,而不会采用目前这种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够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的时代——它们是分享所思、所感和所为的基本工具。”扎克伯格写道。

但ipo招股书还表明,扎克伯格十分渴望权力。当扎克伯格早期出售股权时,他就曾要求投资者将投票权重新交还给他。加上他自己持有的股票,在facebook上市初期,他将总共控制57%的投票权。

他何以如此目标明确?柯克帕特里克说,扎克伯格不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就连他自己或许也不知道。“你没法从他口中得到答案,”这位作家说,“因为我试过,相信我。”

3、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