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萧珊读后感_秋天的怀念读后感

1、怀念萧珊读后感

怀念萧珊读后感(一)

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已经被我看过好几遍了。每次都是在泪水的陪伴下读完文章的。正如巴金先生所说:“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常求助于纸笔”,早就想写这篇读后感了,但一直以来情感都不够饱满,无从宣泄。今天总算可以把多日以来的情感倾吐出来。

这篇散文非常朴实,作者只是地记录了自己的一段生活:与妻子相识的回忆,夫妻在文革期间共同经历的磨难,妻子去世的情景等。特别是妻子萧珊受自己的牵连而遭受的种种折磨(尤其是精神上的折磨)以及身患绝症得不到治疗,是本文描写的重点。虽然被别人骂做巴金的臭婆娘,虽然被罚扫大街,虽然被拉去陪批,虽然被打得眼圈黑了好几天,虽然……但是她仍然说“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萧珊的这种品质曾一度把我感动的泪流满面。

不仅在文革期间,即使在解放前,每当巴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一句话给了爱人多少信心和鼓励呀!只有在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分别了”。她预感到自己快要离开人世,才向爱人做最后的诀别。多么体贴的话,读来令我肝肠寸断,我不禁要痛恨那个社会,不然萧珊的病好的几率很大。那样她和巴金先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这一定是萧珊所希望的,她对巴金的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却处处能感觉到那种爱的存在,以及伟大。我被萧珊这种博大、无私的爱感动着。她能带给我鼓励,让我觉得这世界上没有困难可以吓到我。即使再苦总能过去的,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家人和朋友。

文章最后写到“在我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书。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骨灰搀和在一起。”我又潸然泪下了,巴金先生对萧珊的爱和怀念是那么的真挚、强烈,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为自己吃了那么多苦的萧珊离世后巴金是怎样的痛彻心扉。

字里行间中我一直被萧珊那种朴实的语言以及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情感感动着。她和巴金的爱既朴素又伟大,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表达出他们对彼此的爱,所以,我只能说让懂爱的人去慢慢体会吧。

怀念萧珊读后感(二)

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35年前的1972年8月13日,萧珊走了,巴金的爱情走了。六年后巴金写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2005年10月17日巴金也走了,走得那么安然,他活得太累了,他的心也许早就随着萧珊去了。分离了30多年的他们终于又能在天堂相见。也许萧珊还在奈何桥边等着巴金,等待他们的再次轮回,继续他们缘定了几世的爱恋。

《怀念萧珊》不仅是对亡妻的悼文,里面倾注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还饱藏着他对萧珊带来不幸的罪恶势力的无比仇恨和深刻的控诉。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先写在妻子死去之时的伤悲,他“没有流眼泪”,可“觉得无数锋利的指甲在搔他的心”,而后再把和妻子患难与共的回忆一一道来。他理解妻子,同情妻子,他“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也心甘情愿!”

妻子对他的信任和鼓励是他在那风雨如晦的年代生活下去的支柱。巴金夫妇相濡以沫,妻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但一直到死,也不曾看到过他恢复自由。巴金对妻子的爱深沉真挚,萧珊的逝世,使巴金悲痛至极,他近乎疯狂地质问苍天:“为什么不让我死?”“她究竟犯了什么罪?”“究竟为什么?”甚至迁怒地悔恨起自己:“我后悔当初不该写小说”,“她本来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面对亡妻,巴金所产生的自我“悔恨”是真诚的,那“自我责备”正是激愤的流泻,透过这些痛苦的自责,我们不难看到巴金自己也正是那场动乱的受害者。也正是这些“质问”、“悔恨”、“责备”,才更有力、更深刻地对那个毁灭文化、毁灭人才的“文化大革命”进行血与泪的控诉,这是老作家压抑了多年的爱和恨的突发,既悲且壮。

巴金用最最平实的语言记述了他对妻子的思念和愧疚。没有炫染的词藻,淡淡的话语就像一坛窖藏的黄酒,就像一位长者跟你讲述隔了好多年的往事,但你能清楚地感受到字里行间传来的深深的悲恸。特别是写到:“不久前我重读梅林写的《马克思传》,书中引用了马克思给女儿的信里一段话,讲到马克思夫人的死。信上说:”她很快就咽了气。……这个病具有一种逐渐虚脱的性质,就像由于衰老所致一样。甚至在最后几小时也没有临终的挣扎,而是慢慢地沉入睡乡。她的眼睛比任何时候都更大、更美、更亮!‘“ 我不知不觉就落了泪,我分明能感受到平静的文字下那颗激动的心。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少年夫妻老来伴,只惜佳人已先去。丈夫在悲痛之余不忘为妻子留下最美的文字,来悼念来回忆。元稹如是,苏东坡如是,纳兰如是,巴金亦如是。他们的妻子无疑是幸福的,假以文章让他们的爱情流传千古,我们作为读者无疑也是幸福的。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十年的惨痛生活,埋葬了太多本不该死去的人,我们能做的首先是正视这一历史,努力纠正,不要再让这种事情发生。死者已矣,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那个十年实在算不上什么。也许后人记住的只有巴老的文章和他和萧珊的爱情。

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幸福、安宁……

怀念萧珊读后感(三)

萧珊是巴金先生的妻子。()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讲述的是巴金先生在文革期间受迫害连累家人主要是妻子的内容。看完之后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边看边联想一些事情。因为我的爷爷也是文革期间受迫害者。当看到巴金先生在妻子萧珊去世前后的内心谴责和愧疚的时候联想到了爷爷在跟我讲述当年的事情(姑姑的母亲去世的事情)时,声音变了,眼角也泛着泪光。当时是我的奶奶(姑姑的母亲去世后爷爷再婚妻子)刚刚去世的两三年天内,当时是担心爷爷受不了打击,请假在家呆了几天。爷爷将怎样被劳改,怎样度过那些战争岁月……当年的迫害对爷爷的家庭造成了不可忘却的伤痕。直到现在,爷爷依然不能忘记,讲起时,仍是甚是激动。

爷爷是1921年出生的与党同岁的老党员、老革命。他老人家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参加过各种无数抗日战争、三度黄河等,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学院石油燃料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正是因为这些现在看来风光无限的荣誉和经历。在文革期间,反而被扣上了一系列的”帽子“,家里被设为”地主“。可以想象到家里的人会被残害和歧视成什么样子。爸爸和姑姑都是被叫着”地主孩羔子“长大的,长大后,爸爸跟我们讲过自己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小红卫兵“,可是自己却永远也当不上。爸爸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却永远得不到那个红袖标。同样因为成分的问题,爸爸也当不了兵(在当时那个年代是贫民”横行“的年代),这应该也是爸爸希望我们三个孩子中的一个可以当兵的缘故吧(只可惜我们三个都”叛逆“的没有完成爸爸的愿望)。爷爷当时被劳改,住过牛棚,可以说电视里、小说里所讲的那些都是爷爷真实经历过的。还有一些难以再次讲述的事情,现在只是想想依然心痛不已……或许是由于以前受迫害留下的阴影,爷爷在改革开放后,重新调配工作的时候填写个人资料,写的学历是高中,说是不敢写本科毕业,害怕历史重演。以爷爷的年纪和资历来讲,绝不会只是在县政部门工作,对国家所做的社会贡献也不仅于现身所做的。在当年本科毕业生屈指可数。正式因为所谓的”历史错误“,迫害了一代人,同样也使国家进步的步伐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写这些只是想要纪念一辈人,身为子孙后代的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只有了解过去,才知道我们的现在是多么幸福。就像爷爷说的,现在的日子真是不一样啊。我们身为后代要做的就是让明天会更好,让父辈、祖辈更幸福!

2、秋天的怀念读后感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一)

《秋天的怀念》是我很喜欢的一篇课文。它主要写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的故事。同样是秋天,母亲选择了菊花,儿子选择了落叶。儿子把痛苦给了母亲,母亲却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课文赞扬了伟大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次我病了,爸爸妈妈虽然很忙,仍然请假回来看我。当时,我烧得很厉害,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我在昏迷中似乎听见妈妈打了手机,爸爸把我抱上了汽车。

等我醒来的时候,我已经在床上打吊瓶了。我看了看四周,妈妈在和医生说话。爸爸看我醒来了,就走到我跟前,我看见爸爸头上满是汗水。妈妈也过来了,一把把我抱在怀里。这时我感到一阵温暖,我感到父母的爱真是太伟大了。太令人难忘了。

读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后,我非常感动。课文主要写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的故事。儿子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常常用摔东西,砸玻璃的方式把痛苦转嫁给别人。可母亲呢她只是默默地忍受着,不但不让儿子有死的想法,还要推着儿子去看菊花,看菊花那旺盛的生命。多么伟大的母爱啊!读了课文以后,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老奶奶。有一天,爸爸妈妈都在工作,爷爷奶奶去看得了重病的姐姐,因为家里没人,我放了学,就去老奶奶家吃饭。老奶奶一看我来了,非常高兴,马上就去包饺子给我吃。老奶奶年纪很大了,过了好长时间,才做好饭。可是她光顾着做饭了,没有扫地,床单也不整齐,我嫌她脏,所以不吃。后来我才知道,包饺子是很费事的,况且老奶奶又生着病。后来,老奶奶去世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她。真想找个机会补偿她。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二)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文中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经常摔东西,发脾气,悲观厌世。而重病缠身的母亲,为了儿子能坚强地活下去,隐瞒了自己到了那种地步的肝癌,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在整夜睡不好的情况下,还挂念“我”和妹妹,妈妈去世的时候,连最后的一眼“我”都没有看到,只给“我”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和怀念……

这篇《秋天的怀念》,它使我深受感动,它让我懂得了做母亲是多么地不容易,知道了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还让我懂得了“人间唯有母子情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母爱只要求付出不要求回报,由此,我还想到,我们一定要珍惜母爱、报答母爱,如果我是一个歌手,我一定会歌颂您!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它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知道了母爱是多么无私啊!

史铁生的脚高位截瘫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经常摔东西。()他的母亲更是把自己的肝癌隐瞒着不告诉儿女,她怕告诉失去生活信心的儿子,儿子会承受不了这个痛苦。母亲整宿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一直都不在乎自己的病痛,反而非常在乎儿子的病痛,她总想推着儿子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最后她因病而死去了。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这句话是母亲经常对史铁生说的,母亲让儿子像花儿一样,活得多姿多彩,母亲很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好好活,这是她唯一的一个愿望。母亲死后,史铁生最后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作家,写了很多书和文章大都是写自己的母亲,他想用笔来纪念母亲;史铁生双腿瘫痪,最后还是坚强的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精彩,我想,像我们这样健全的人,有什么理由不能坚强地、精彩地活着呢?

有一次,我们校园的几个初中生在小学部和中学部的走廊上打架,听校长说,好像是因为他们上学期有一些过节而引起的。他们把上前劝告的老师也给打伤了,我想他们是心理上有问题。那些身体有残疾的人都能珍惜每一天,有意义地活着,而有些身体健全的人却不珍惜自己,不珍惜生活,心里只有仇恨与破坏,这种心理上的残缺比身体上的残缺更可怕。

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母爱是无私的,更让我明白了,人要活得灿烂、多姿多彩。写完读后感后,我更喜欢《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了!

3、怀念肖珊读后感

怀念肖珊读后感(一)

我很欣赏巴金,钦佩于他的真实和勇敢。我一向认为能直面自己内心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勇士。而当我静静品读着这篇真挚的散文《怀念萧珊》时,那些平凡的文字里,带给我的却是不平凡的感动。

在萧珊逝世后不久,巴金曾想写一些东西,来抒发他无处释放的情感。而萧珊的离开,使得巴金“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也好像冻结了一般。”他每天面对着空空的稿纸,在书桌前坐上三四个小时,却写不出一句话来。巴金用了六年的时间,理清了他情感的脉络,也平和了他失去爱妻的复杂心情。那些他们曾真实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携手捱过的最痛苦的岁月。他都饱蘸着曾流过的泪和血,揉入了这样一篇朴实无华却真切感人的佳作。

《怀念萧珊》清楚的记录了巴金与萧珊在和平时期的初识、相爱、成婚,在抗战时的分散、别离、重逢。而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日子才刚刚结束,十年动荡不安的噩梦又笼罩在他们的心头。可为了巴金,萧珊忍辱负重。她分担着巴金的痛苦,即使那些犀利的流言蜚语和批判像虫子一样咬痛她的心,她还反过来安慰巴金,要他 “坚持下去”。她默默承担着那些不属于她的苦痛,即使被毒打、被批斗,她依旧不想死,她要活。她对巴金说:“我愿意改造思想,我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 这样一个善良、诚恳的人却总在一天天地憔悴下去, “眼睛里全是泪水”。可直到她病倒了,阖上了双眼,也未能盼来巴金解放的那一天。这是多么悲哀的现实呵!

萧珊终还是因病去世了,带着她对人世的眷恋和正名的渴望。在没有儿女、丈夫守候在旁的时候,静静停止了呼吸。没有安慰,没有告别。不知巴金在最后看着“那张惨白的脸、那两片咽下了千言万语的嘴唇”时,在想些什么呢?我已无从得知。我只知道在那个黑白颠倒的动乱时代,这样一个沉默隐忍却坚强温柔的女子,在肉体和心灵,辱骂和病痛的双重折磨下,终以最无奈的方式,摆脱了尘世痛苦却执着的羁绊。得以在另一个国度追寻她所向往已久的自由和幸福。

一切都结束了。那些曾经带给她快乐或悲伤的过往,那些她曾经被迫背负的现实的残酷枷锁,亦化作青烟一缕,随风而逝。

这篇散文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每次戴上黑纱插上纸花的同时,我也想起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巴金和萧珊也曾有过这样对幸福的希冀和渴求吧!可惜世事难料,因为萧珊的早逝,巴金先生独自在良心的拷问和内心的愧疚中捱过了三十三年。可那样坚强的巴金,凭着内心对萧珊深挚的爱恋的支撑,谱出这一曲含泪滴血的悲歌。他用朴实却依然感人,真挚也同样深刻的笔调描绘出了那么多他对这命运多舛的一生的深刻记忆、自我批判,一点一滴,撰写成伤。

承载着这样厚重的历史和情感,我不知道该如何结束我这篇文字才不会显得突兀。还是看巴金怎么说吧。

“这就是她的最后,然而绝不是她的结局。她的结局将和我的结局连在一起。”

怀念肖珊读后感(二)

今天的天不像前两天那样温暖和煦了,有些映衬“清明”这个名词。又套了件衣服同舍友去食堂吃饭回来,打闹一通之后,开始个忙个的事情了,把电脑清扫了一下之后又放回了床上。一个是由于看着自己日渐被电脑辐射摧残的面容,还一个是从图书馆借了本散文集,想要看看。

按顺序看的是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萧珊是巴金先生的妻子。文中讲述的是巴金先生在文革期间受迫害连累家人主要是妻子的内容。看完之后内心始终不能平静,边看边联想一些事情。因为我的爷爷也是文革期间受迫害者。当看到巴金先生在妻子萧珊去世前后的内心谴责和愧疚的时候联想到了爷爷在跟我讲述当年的事情(姑姑的母亲去世的事情)时,声音变了,眼角也泛着泪光。当时是我的奶奶(姑姑的母亲去世后爷爷再婚妻子)刚刚去世的两三年天内,当时是担心爷爷受不了打击,请假在家呆了几天。爷爷将怎样被劳改,怎样度过那些战争岁月……当年的迫害对爷爷的家庭造成了不可忘却的伤痕。直到现在,爷爷依然不能忘记,讲起时,仍是甚是激动。

爷爷是1921年出生的与党同岁的老党员、老革命。他老人家经历过无数风风雨雨,参加过各种无数抗日战争、三度黄河等,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学院石油燃料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正是因为这些现在看来风光无限的荣誉和经历。在文革期间,反而被扣上了一系列的“帽子”,家里被设为“地主”。可以想象到家里的人会被残害和歧视成什么样子。爸爸和姑姑都是被叫着“地主孩羔子”长大的,长大后,爸爸跟我们讲过自己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小红卫兵”,可是自己却永远也当不上。爸爸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因为家庭成分的关系却永远得不到那个红袖标。同样因为成分的问题,爸爸也当不了兵(在当时那个年代是贫民“横行”的年代),这应该也是爸爸希望我们三个孩子中的一个可以当兵的缘故吧(只可惜我们三个都“叛逆”的没有完成爸爸的愿望)。爷爷当时被劳改,住过牛棚,可以说电视里、小说里所讲的那些都是爷爷真实经历过的。还有一些难以再次讲述的事情,现在只是想想依然心痛不已……或许是由于以前受迫害留下的阴影,爷爷在改革开放后,重新调配工作的时候填写个人资料,写的学历是高中,说是不敢写本科毕业,害怕历史重演。以爷爷的年纪和资历来讲,绝不会只是在县政部门工作,对国家所做的社会贡献也不仅于现身所做的。在当年本科毕业生屈指可数。正式因为所谓的“历史错误”,迫害了一代人,同样也使国家进步的步伐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写这些只是想要纪念一辈人,身为子孙后代的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只有了解过去,才知道我们的现在是多么幸福。就像爷爷说的,现在的日子真是不一样啊。我们身为后代要做的就是让明天会更好,让父辈、祖辈更幸福!

怀念肖珊读后感(三)

巴金先生的《怀念萧珊》,已经被我看过好几遍了。每次都是在泪水的陪伴下读完文章的。正如巴金先生所说:“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常求助于纸笔”,早就想写这篇读后感了,但一直以来情感都不够饱满,无从宣泄。今天总算可以把多日以来的情感倾吐出来。

这篇散文非常朴实,作者只是地记录了自己的一段生活:与妻子相识的回忆,夫妻在文革期间共同经历的磨难,妻子去世的情景等。特别是妻子萧珊受自己的牵连而遭受的种种折磨(尤其是精神上的折磨)以及身患绝症得不到治疗,是本文描写的重点。虽然被别人骂做巴金的臭婆娘,虽然被罚扫大街,虽然被拉去陪批,虽然被打得眼圈黑了好几天,虽然……但是她仍然说“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萧珊的这种品质曾一度把我感动的泪流满面。

不仅在文革期间,即使在解放前,每当巴金落在困苦的境地里,朋友们各奔前程的时候,她总是亲切地说:“不要难过,我不会离开你,我在你的身边”,一句话给了爱人多少信心和鼓励呀!只有在她最后一次进手术室之前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分别了”。她预感到自己快要离开人世,才向爱人做最后的诀别。多么体贴的话,读来令我肝肠寸断,我不禁要痛恨那个社会,不然萧珊的病好的几率很大。那样她和巴金先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聚在一起。这一定是萧珊所希望的,她对巴金的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海誓山盟,却处处能感觉到那种爱的存在,以及伟大。我被萧珊这种博大、无私的爱感动着。她能带给我鼓励,让我觉得这世界上没有困难可以吓到我。即使再苦总能过去的,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家人和朋友。()

文章最后写到“在我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书。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让我的骨灰同她的骨灰搀和在一起。”我又潸然泪下了,巴金先生对萧珊的爱和怀念是那么的真挚、强烈,我们可以体会到当为自己吃了那么多苦的萧珊离世后巴金是怎样的痛彻心扉。

字里行间中我一直被萧珊那种朴实的语言以及对亲人不离不弃的情感感动着。她和巴金的爱既朴素又伟大,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表达出他们对彼此的爱,所以,我只能说让懂爱的人去慢慢体会吧。

4、怀念狼读后感

怀念狼读后感(一)

贾平凹的《怀念狼》主要讲的是在还未解放的时候,人们生活条件不好,连饭都吃不饱。没有武器和精力防御狼。所以,狼成为当时人的一个大患。

一个村子受够了狼的摧残,就雇佣猎人,上山杀狼,于是,狼和人就开始了激烈的竞争。狼被人说成是非常邪恶、狡猾的东西。狼也经常下山到村庄搞破坏。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科技的发展,狼在竞争中逐渐占下风,数量也急剧下降。

作者贾平凹在到那个村子进行考察时,碰巧遇见了当猎人的叔叔,从那里了解到了一些村子的情况。他发现,如今村子周围的狼已经非常的少,只有十几只,被当地政府保护起来,一一标上号。在村子里,他慢慢的发现,狼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凶残,只要不招惹狼,它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它们甚至还通人性。

读完书,我就在思考,为什么人们把狼想象的那么狡猾邪恶呢?只是因为它们长的丑陋么或是曾经袭击过人类吗?

人是从黑猩猩进化而来的,也可以说。人类就是一种动物。人类社会讲究平等,那为什么对待动物却十分的私立呢?把对人类生产有用的昆虫叫益虫,而把对人类生产有害的昆虫叫害虫。人们和其他动物平等的生活在地球上,如果人不断的消灭所谓的“害虫”,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对自己和其他生物带来毁灭性灾难。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不断的向地球索取资源。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等。不由的让人联想到2012,但我可以说如果人类依旧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平衡,2012迟早会来。

怀念狼读后感(二)

贾平凹先生是我喜欢的作家,喜欢他的文字,他的文字憨厚朴实,很接地气,俗言俚语,典故传说,俯拾皆是,有的文字土得掉渣,但韵味十足。看先生的文章有好长时间了,第一部是《废都》,还有几篇短文,最近翻出了他的文集,从中挑出了《怀念狼》,断断续续,读读停停,有所感悟。

《怀念狼》讲的是商州城的故事,人物没有几个,以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展开,在人与狼的容不得离不得复杂心态的描述下,生动刻画了舅舅、子明与烂头等几个主要人物,中间穿插着各种人狼互幻的情节,该小说提出了人与生态之间寻求平衡的严肃命题——没狼的日子与有狼的日子一样可怕,一个物种的灭绝将导致一系列物种的消失,人类在创造的同时却断掉了自己的退路。该小说发人深思,字里行间对忧患意识的呼唤尤其强烈!

狼本来是粗俗之物,被人丑化成凶残阴险的化身,诸如狼狈为奸、豺狼虎豹、狼子野心、白眼狼等等都是对狼由恨而生的词汇,在《怀念狼》里,我们对狼以及它代表的野生环境有了新的认识——狼并不是永远是狼,人也并不是永远是人,灭绝狼的同时也杀死了人,人与狼只有在妥协中才能利益最大化。

读完后,我对贾先生佩服之极,先生行文洒脱,看似粗糙拖沓,其实不然,不时喷涌的大白话让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烂头的好色外加脏乱差,舅舅对“猎人”的恋恋不舍以及内心挣扎,富贵与翠花的调皮搞笑等等被先生的生花妙笔描写得惟妙惟肖。我想,贾平凹先生对山区对底层对落后对愚昧对那片土壤的点点滴滴的爱意,就是他写作的动力与源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读先生的文章如吃着膻气味较浓的羊肉泡馍、听着粗犷的秦腔一样,狂放粗野不失细腻,几乎能闻到三秦的厚重与沧桑,醇厚的气息让人神思飘荡,很是受用。

憨厚朴实的贾先生真是处处皆文章,丑陋的现实,罪恶的心灵,肮脏的交易都逃不脱先生的神来之笔的捕捉,他的笔犹如一张天网,真可谓一网网尽世间沧桑,双掌撑起朗朗乾坤,真是佩服!

怀念狼读后感(三)

说的大了,也不是怀旧,()只是看到的景物勾起旧的回忆。最近也在读一本“怀”的书,贾平凹的《怀念狼》。

说道平凹,相信没有不知道,至少陕西人都知道。这本书也曾经在新千年的书市上火过一把。我想,这和那会国力西北狼在甲a的强势不无关系把。可如今,西北狼烟早已灰飞烟灭,剩下的只有这怀念。在书的尾页的空白处,赫然写着“购于西安图书大厦 2002.2.24” 。时隔6年才第一次读,也真可以算是怀念了。

小说在讲一个故事。讲故事当然谁都愿意听,又何况是这样一个奇异的故事:记者、猎人和烂头在为商州尚存的十五头狼拍照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血光之灾,妖天奇遇比比皆是,诡事异象迭出不穷…这是书本后页那段内容简介的大概内容,从这样简短的文字中,很难窥豹一斑,却也能琢磨出个书的基调。翻了几页,整觉得是在看一悬疑奇幻小说,心思跟着情节被搅得翻腾。平凹的写农村的故事,对于我这样的城里娃,更是新鲜好奇。语言上土,但并不觉得陌生,不仅不让人生厌,甚至土的有些可爱。不仅仅是这些,从开始以后,小说的冲突悬念就摆给了读者:猎人是主人公记者的舅舅,这是记者在采访的途中偶然发现的。而舅舅是曾经名震一时的捕狼队的队长,现在狼北捕杀的差不多了,此次出行则是陪这个记者记录商州地区仅存的15只狼的生态状况。烂头则是捕狼队的成员,同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常耍小聪明的盲流。这样三个人聚在一起,自然生出众多猎值得疑惑和期待的:猎人天性中是要猎杀狼的,现在却要奉命保护狼;记者一方面想为商州地区生态平衡做出一些贡献,另一方面有想要通过拍摄狼照片成名野心;烂头想跟着这次出行缓解自己的头痛病,也想趁机沾花惹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三个人一路上的言行,却道真是给我们这些读者长了见识,可没想到顺藤摸瓜,结局竟是那样。

合下书本,仔细想想,会有怎样更好的结局呢?这样一问,到把自己给噎住了。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和谐,就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体现。这现代人的语言是越说越没味,换作古语,就是“相生相克”,万物皆逃不出这个理。狼是自然界生物链中重要的一条,断了就会出问题。而猎人也是这链中的一条,他们为狼而生,狼没了,自然也就无需多活着了。“人见了狼是不能打不,这就是人。但人又不能没有了狼,这就有是人。”人是这样矛盾,心里上惧怕谁的时候,想让他快滚蛋,可等到真的没了,自己那块抵着不让心塌的石头也就松了,人自然就垮了。

小说主人公在最后大声疾呼“可我需要狼!”。狼是消失了,可对狼的需求却不可能从人心中抹去。“往后的日子,要活着,活着下去,我们只有心里有狼了”。这样的“狼”,可以被放大,可以被多重理解。自然可以被理解为环保主义者口中的说辞(书中记者一开始就是这个想法),也可以被人么当作希望、目标却解读。自然,人失掉了这些东西不能活,梦想实现的时候可能恰恰也是人生价值落空的时候。

这样一个狼与人的故事,落到后来只能是悲剧。我们力量太弱小,没有办法克服被社会、自然的异化。故事里说,会水的最后死在水里是一种洒脱的解脱,而这些猎人却死不到狼嘴下,硬是在炕上活活被生活软化死,那真叫悲哀。然而,猎人没有死在炕上,却死在人性中那脆弱不堪里,到另一个世界上寻求自然的平衡,不知这是喜,还是更大悲了。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