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父母的文章_感恩父母的文章

1、关于感恩父母的文章

关于感恩父母的文章(一)

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们喃喃学语叫出第一声爸妈,到第一次踩着小脚丫跌跌撞撞地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回考试成绩,第一次离开父母……

也许你从没注意到在这无数次的第一次中,在这漫长的成长道路上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倾注了多少爱。你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成功,甚至是每一次失败,每一次犯错误父母都会牢牢记在心头,陪在你身边,给予你默默的支持……

我们从哪里来?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是啊,十三年前的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从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又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从婴儿的“哇哇”坠地到哺育我们长大成人,父母们花去了多少的心血与汗水,编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们却毫无怨言。

小的时候,我总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可是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有的人总是不断地报怨自己的父母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对父母的行为和做法挑三拣四,横加指责,甚至于直接与父母顶撞!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父母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记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工作单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为我们付出那么多精力和心血啊!

我是女儿,父亲和母亲的脚都洗过。给母亲洗脚是因为我深着母亲,想为母亲做点儿事儿。母亲的脚不大,也就是穿三十六号鞋的样子,她的脚很软皮肤也很细腻,我给妈妈洗脚,水凉了就加一些热的……妈妈就抚摸着我的头说:“我的小姑娘长大了。”我抬头看妈妈的时候她的眼中竟含着泪……

给父亲洗脚是因为父亲大病卧床,母亲忙不过来。父母的脚很大,我还记得父亲要穿四十二号的鞋,父母的脚可粗糙了。我给父亲好好的泡了泡脚,给他刮了刮脚。父亲因为病痛的折磨已经很久不笑了,可是那天父亲笑了,笑得像个小孩子……

我永远爱着我的父亲母亲,也请朋友们用行动来报答父母对我们的爱……虽然我们永远无法还之万一,但我们还是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

不要总是想着将来赚大钱来报答他们,他们没有太多时间,人生无常啊……

再也不想看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了……

当我们遇到困难,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受到委屈,能耐心听我们哭诉的人,是父母。当我们犯错误时,能毫不犹豫地原谅我们的人,是父母。当我们取得成功,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的,是父母。而现在我们远在外地学习,依然牵挂着我们还是父母。

生活并非想象中那样完美,父母的辛勤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虽不能与父母分担生活的艰辛、创业的艰难,但我们在生活上可以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当父母生病时,我们是否应担起责任,照顾父母?要知道,哪怕一句关心的话语,哪怕一碗自己泡好的方便面,都会慰藉父母曾为我们百般焦虑的心。

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纸上便会出现粉红。一生都怀抱感恩,纸的底色也便是粉红,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报答养我育我的父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感恩,它虽说是一个行为动词,但它不止需要行动,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到真心实意。简单地说,感恩便是感激,发自内心的感激。

关于感恩父母的文章(二)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你洗脸、教你做人的道理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回报也不一定非的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就算是远渡重洋、留学海外,我们时刻要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正如世纪老人巴金所说:“我是春蚕吃的桑叶就要吐丝。”春蚕付出了,也获得了,得到的却是人们的赞美与钦佩。

曾记否,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为我们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曾记否,父母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我们,因为我们是父母的结晶,是爱的延续。

曾记否,你讨厌父母的唠叨,无意间,你和父母之间产生了隔阂,可是总要等到失败后,才知道父母讲的都是金玉良言。曾记否,翅膀还未硬的你,却想摆脱父母,展翅飞翔。可是总要等到自己受伤后,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是最温暖的避风港。

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歌唱家,既不会用精湛的词藻来赞扬父母,也不会用唯美动听的音乐来歌赞父母,我只能用点滴行动来感恩父母。生活中,你为父母做的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在感恩父母。曾听说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一户家庭的三个儿女每天必做的事是写一封感谢信,其中的内容确是诸如“昨天爸爸买的匹萨饼真香”,“妈妈给我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之类的简单句,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给父母写信,不是因为父母帮了他们多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感觉到幸福的一点一滴,他们也许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听了这则小故事,有没有触动你的心灵,如果有,从现在起,当父母为你呕心沥血时,对父母道上一句“谢谢”!当父母疲劳时,为他们到上一杯浓茶,帮他们捶捶背;当父母生病时,躲在病床前陪陪他们,陪他们多说会话;当你远在他乡时,给父母打上一个电话,捎上一句祝福……

风中的风铃再次响起,似乎在奏响一首感恩之歌,感谢父母的唠叨/因为他们是为了让你少走弯路/感谢父母的鞭策/因为他们是为消除你前行的障碍/感谢父母的斥责/因为他们是为了助长你的智慧/感谢父母赋予我们的一切,让我们用生命去珍惜,用感恩的心去呵护。

让我们行动起来,点点滴滴,感恩父母!

2、感恩父母的文章

感恩父母的文章(一)

今天早上起来,我看见弟弟还没起,妈妈已经在忙碌着。妈妈看见我起床了,赶快把袜子递给我,可是袜子却挂在妈妈的手上了。我拽住妈妈的手一看呀!妈妈的手都列了口子,皴得很厉害,怪不得袜子挂在妈妈的手上呢!由于爸爸每天忙于工作,所有的家务事都是妈妈一人干,还照顾着我和弟弟,洗衣做饭……很辛苦,很劳累。

记得有一次,我和弟弟都发高烧了,晚上弟弟因为难受睡不着觉,所以妈妈不断的给我们喝水、量体温……妈妈几夜也没睡好,经过妈妈几天的精心照顾和治疗,我和弟弟的病终于好了。可妈妈却累倒了,医生让妈妈挂吊瓶,可妈妈连挂吊瓶的时间也没有,只能在家里吃药。还在不停地为我和弟弟做着事。看到妈妈那蜡黄的脸、虚弱的身子、难受的表情,心里真是有种说不出的难受,真想替妈妈分担些呀!想到这我飞快的穿上袜子,拿着平日积攒的钱想给妈妈买护手霜。我看见妈妈在厨房忙碌着,想找个机会来报答妈妈。正好厨房里有个要扔的垃圾袋,我忙对妈妈说:“我帮你倒垃圾。”说完我提起垃圾袋跑了出去。我拿着买来的护手霜,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还在忙碌,我对妈妈说:“我给你一样好东西。”妈妈问“什么好东西?”我说:“你把眼睛闭上。”妈妈闭上眼睛,我赶快把护手双方到妈妈手里,对妈妈说:“你以后干活要抹点护手霜,这样你的手就不会列口子了。”妈妈听了笑着抚摸着我的头,直夸我长大了。看到妈妈笑了,我的心里多少有些安稳了。

妈妈是伟大的,她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晚辈们要时刻记住感恩父母,做父母的孝子,让尊老爱幼文明之花,开遍祖国大地吧!

感恩父母的文章(二)

感恩是美好的,也许我们不曾亲身经历,但却耳闻目睹过许多感恩的故事。

在山东省诸城市市中心,矗立着一所小学——府前街小学。在六年级某班里,有一个女孩,名叫张雅琪。雅琪姐的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在外地打工挣钱,雅琪姐不但没有人照顾,而且还必须学着照顾父亲。有一次,她父亲病情突然变得很严重,必须有人留在家里照顾,家里只有雅琪姐一个人,可是学业怎么办?她陷入了艰难的选择中。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背着父亲上学!校长知道了这件事,找到她问:“为什么不留在家里照顾父亲?”雅琪姐坚定地回答:“我不能放弃学业,更不能丢下父亲,我要克服一切困难,好好学习知识,只有这样,将来才能赚钱给父亲治病!”

她的言行把校长感动了,也把全校师生感动了,大家自发地为她捐款。很快,学校以外的很多人也参与了进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一片大海,我们该怎样去做?让我们一起向雅琪姐学习,做一个时时刻刻都不忘感恩的人!

感恩父母的文章(三)

感恩是美好的,也许我们不曾亲身经历,但却耳闻目睹过许多感恩的故事。

在山东省诸城市市中心,矗立着一所小学——府前街小学。在六年级某班里,有一个女孩,名叫张雅琪。雅琪姐的父亲常年卧病在床,母亲在外地打工挣钱,雅琪姐不但没有人照顾,而且还必须学着照顾父亲。有一次,她父亲病情突然变得很严重,必须有人留在家里照顾,家里只有雅琪姐一个人,可是学业怎么办?她陷入了艰难的选择中。最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背着父亲上学!校长知道了这件事,找到她问:“为什么不留在家里照顾父亲?”雅琪姐坚定地回答:“我不能放弃学业,更不能丢下父亲,我要克服一切困难,好好学习知识,只有这样,将来才能赚钱给父亲治病!”()

她的言行把校长感动了,也把全校师生感动了,大家自发地为她捐款。很快,学校以外的很多人也参与了进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一片大海,我们该怎样去做?让我们一起向雅琪姐学习,做一个时时刻刻都不忘感恩的人!

3、感恩文章:失去父母才知道痛

感恩文章:失去父母才知道痛

每个人都有父母,都会感受到来自父母那源源不尽的舔犊之情。无论你是否幼小或长大了,父母那毫无索取的慈爱,充满着你的胸怀,写满了你的记忆。

可能这种感觉,总使我们感到,这一切再正常不过了,就像一年会有四季一样正常而心安。

但是,当这一切慈爱已然不再,父母的关爱只能从梦中再现的时候,再难有对养育之恩的实际回报,所有的感恩之情只能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时,那所有的歉意和愧疚就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述——空洞!

我就时常陷在这个空洞里不能自拔,那种没着没落的空虚和心痛,像无孔不入的秋风,随时都会刺痛自己的心情。

我的父母都是太行东麓山区人,五十年代家庭生活的拮据,迫使父亲以十四岁幼小的年龄远走他乡,成为坝上牧场的牧马人。只有高小文化的父亲靠着自己的辛劳和毅力,成了牧场一名出色的兽医师。母亲和父亲结婚后,也成为牧场兽医中的一员。

我出生在河北的坝上牧场,童年的记忆里大都是美好的绿色,冬天的风雪尽管寒冷,可印象里都是童年的快乐。想起那时的生活,没有现在孩子们那么多的吃穿用的品种,但是亲情的温馨却丝毫也不逊色。

那时父母出诊都是骑马,是那种十分高大的红马。我最喜欢在路边等待父亲或母亲的归来。夕阳暖暖地拥着,和风夹着草原特有的清新和香气,与我共同等待那一个幸福美妙的时刻。父亲或母亲总会把我掫到马背上,让我在那一颠一仰的晃动中感受那如同身后阳光一样的亲情和温暖。

我十分留恋与父母同坐在炕桌上吃饭的时光。小小的四方炕桌,现在已经不太多见,放在炕的中间,常见的莜面和土豆,总有母亲特有的手法做出的独特味道。窗外有时会飘雪,但身下的火炕暖暖的,身边是浓浓的亲情,记忆中的家,没有一丝寒意,只有温暖和满足。

冀中平原的广袤和富庶,太行山东麓故乡的秀美和醇和,伴随着少年的我,品尝了亲情的甘甜和富有。父母工作的调动,对我来说,也不仅仅是周围玩伴的变化,随着环境的变化和年龄的增长,对父母,对来自他们的温暖和来自他们的付出,遍布了我记忆的每一个角落,像缠绕着大树的无数藤蔓,无法理出清晰的脉络。

我只记得油灯旁,那映在墙上的母亲的剪影。夜半梦醒,那笃定有母亲的身影在陪伴,几乎无论春夏秋冬。母亲或是为我做鞋,或是为我补衣,白天她要工作,晚上那玉米秸穿成的针线筐里就总有做不完的活计。油灯那黄黄的光,母亲那苍苍的影,让我温暖,让我安宁,让我睡得更加香甜……

我还记得父亲的办公桌,那一摞摞的资料,一沓沓的处方。父亲那浓浓的烟味儿和那密密的胡茬,还有背我回家的暖暖的体温。

我十岁的时候做过一次手术,是在北京的协和医院。父亲住在二舅家,每天凌晨赶到医院陪我,手术后医生特许昼夜陪护,父亲就天天坐在我的床边,几乎寸步不离。那时的经济条件还很困难,住院的病人可以订餐。但是父亲一般舍不得吃,常常是从二舅家带干粮。(励志名言  )到我出院的时候,父亲听人说巧克力好吃,特意给我买了一板,我吃了一小块说苦,想让父亲吃,可父亲仅仅掐了豆大的一块,放在嘴里抿了,皱着眉说:“太苦了,我吃不了。”轻轻地将它用锡纸包起,放在我手里:“还是你吃了吧。”旁边一位马来西亚华侨小朋友笑我们,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不知道吃?我们没有接腔,因为我和父亲心里都清楚,这东西确实好吃,只不过是太贵了。

到我上初中以后,我的思想和观察问题的方法有了进步,父母的为人处事留给我的印象成了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父母靠高明的医术吸引了许许多多的农民朋友和喜欢这个行业的人,因此家里常常是客人不断。同事和上级来了,他们热情接待;一身泥土的农民来了,他们照样热情。父亲在世时,所有的处方分文不取。曾经有人劝他适当收取费用,他一笑:“我有工作,有工资,要那么多钱干嘛!这样我睡觉安生!”

当这个社会有许多人竭尽全力阿谀逢迎,过河拆桥以求利益独得的时候,父母用他们的耿介和清白为我诠释着做人的道理。在农村租房住的时候,与每个房东都像是一家人,而且保持着多年不断的来往;下乡呆过的地方,总有人进城时顺便来看看,在家吃一顿便饭。甚至于父亲与他们的友情,在我的身上也得到延续,逢年过节,仍有人来看看我,带来些蔬菜、土产,叙一叙父母的往事。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爸妈,那可是好人啊!”

所有的这些,都因为父母的先后病逝而成为过去,留下的,是永久的温暖和感念,更是永久的心痛!

或许是在最高兴的时候,譬如事业成功,譬如子女上进,需要与父母分享,但是已无法面对……

或许是在最忧伤的时候,生活的挫折,时运的多舛,需要向父母倾诉,但是那种慈爱的倾听已经不在……

或许在梦中,牵住了父母的手,亲情浓重,欢颜如昨。倏然梦醒,清泪空流……

当你对父母的思念成为永远,膝下承欢将永远无法成全的时候,那种无助的失落就成了永远的痛!

去年的一个不眠夜,我写了这首《谒金门·父亲》来记述我的心情:阴阳错,十载慈颜如昨。喜怒怨尤无处破,梦中相对坐。但愿此生重过,庭院炕头陪坐。曲尽孝心驱寂寞,胜今清泪落。

我必须承受这无法忘却的痛,因为这痛已如血液般渗透了我的生命!

这无法忘却的痛,是父母给我的骨肉亲情,是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

4、感恩文章:父母,我们是您的拐杖

感恩文章:父母,我们是您的拐杖

看到一张照片。都市马路的人行道上,一中年男子手牵老父在过马路。男子面向后与向前的父亲手牵手脸对脸,小心的专注的呵护着年迈的父亲,眼神中充满了关心和疼爱。那情景让我阵阵的酸楚和感动,仿佛看到我们蹒跚学步时,父母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

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用全部的心血养育我们,用无私的爱呵护我们成长。当我们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的怀抱,为事业为生活拼命打拼时,我们没有关注背后父母那关切的目光;当我们抱着志在四方的豪情,东奔西走闯世界时,我们忽略了父母那思念的心。忽然,有一天当我们带着满身的尘土,拖着疲惫的身躯来到父母身旁时,我们发现曾经伟岸如山的父亲,腰板不再挺直,步履已经蹒跚,慈爱似水的母亲,皱纹写满脸颊,霜雪已染黑发。我们的心在颤抖,在流泪。(励志)我们自责,为父母的爱我们无以回报,为父母的喜怒哀乐我们没有关心。我们在父母的关注爱护中慢慢成长,一步一步一点一滴都在他们的心中。父母在我们的忽视下突然衰老,父亲的第一道皱纹什么时候爬上脸颊,母亲的第一根白发什么时候长出,我们毫无所知。

虽然父母不需要我们回报他们的爱,因为这爱是无私不图回报的。但儿女是不会忘记父母的爱,会永远牢记父母的恩。

朋友是流动单位,常年在外工作。但是在父母生日时,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放下,赶回来给父母过生日。他说:看着父母一天一天的衰老,我却不能在身边侍奉,心里总是酸酸的。如果不回来给父母过生日,不仅是不安,我怕有一天我会悔恨的。以前生日是在家里过,一是父母不让到饭店,说是到饭店浪费,二是说家里有那氛围。后来在他的坚持下,改到饭店了,他说心痛父母不想他们太劳累。有意思的是,每次他都选择到“六和居”。(感恩  )问他原因,他动情的说:第一次到那里,是给母亲过生日,当我们吃到一半时,突然好多服务员进来,给我母亲祝寿,她们高唱生日歌,还送长寿面,我发现母亲特别高兴开心,母亲开心就是我们的心愿,所以以后我都到那里。再是那里的楼梯高,每次我都搀扶父母上楼,拉着父母的手,感觉心里特踏实。父母年迈,无以回报,搀扶他们,做他们手中的拐杖,我也心满。

父母的爱永远无法报答。但儿女总把年迈的父母牵挂,惦记着你们在酷热盛夏,是否有遮阳的树荫,在朔风凛冽的寒冬,是否有挡风的墙壁。你们高兴儿女快乐,你们如意儿女幸福。

朋友的老母亲从故乡来,老人喜欢听戏唱戏。一惯节俭的她给老人买了dvd,让老人每天都能快乐的看戏剧。因为老人高兴的时候喜欢唱,她还学会了好多戏剧片段,经常陪老母放声高唱。母女俩唱戏的情景,是我们那里一道风景,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羡慕。一次我开玩笑的对她说:过去有“戏彩娱亲”现在你是“迷戏娱母”,大有古人风范啊。她笑道:以前我很少见母亲,每次见母亲总感觉她一次比一次老,我特别心酸和难过。现在每天能陪母亲唱唱戏,聊聊天我非常满足。能让母亲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比什么都好,也算尽一点孝心吧。老人今年89岁。

为了年迈的父母不再孤寂,儿女愿做跑台的龙套,陪衬着主演的父母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的欢唱,为了年迈的父母行路不在颤抖,儿女愿做父母手中的拐杖。

父母,我们是您的拐杖。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