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_张祜:题金陵渡

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

3、衣冠:指当时名门世族。

4、成古丘:意谓这些人物今已剩下一堆古墓了。

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

6、半落青天外:形容其远,看不大清楚。

7、二水:一作“一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其间,乃分为二支。

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

9、浮云蔽日:喻奸邪之障蔽贤良。

译文:

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

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

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

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

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

只因为那些浮去遮蔽光辉的白日;

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

赏析:

李白极少写律诗,而他的这首诗,却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诗虽属咏古迹,然而字里行间隐寓着伤时的感慨。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点明了凤去台空,六朝繁华,一去不返。三、四句就“凤凰台”进一步发挥,东吴、东晋的一代风流也进入坟墓,灰飞烟灭。五、六句写大自然的壮美。对仗工整,气象万千。最后两句,面向唐都长安现实,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身报国无门,十分沉痛。此诗与崔颢《登黄鹤楼》相较,可谓“工力悉敌”。其中二联,虽是感事写景,意义比之崔诗中二联深刻得多。结句寄寓爱君之忱,抒发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但李诗就气魄而言,却远不及崔诗的宏伟。

2、张祜:题金陵渡

《题金陵渡》

作者: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释:

1、金陵:南京。

2、津渡:渡口。

3、瓜州: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译文:

在镇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楼,

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

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

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

赏析:

诗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三、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闪烁。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有人以为是写乡愁情思的。寄愁是真,但什么愁?愁什么?也确实难断。我们暂且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

3、金陵十三钗影评

金陵十三钗影评(一)

那一年高三,躲在被窝里看完《山楂树之恋》,莫名其妙的哭的一塌糊涂,这一次,看了金陵十三的简介,毅然走进电影院,走进一段一生一世的深秋冷梦。

一直在想,观众是不是会有无法理喻的伤感,是战士在废墟中目送女学生的庄重惹得我们落泪,还是女人与女学生之间的惺惺相惜让我们感动,是的,与小说相比,电影会将当时的伧俗深刻化,但我相信,那些想表达的已经有所表达,我们整个民族,对那个无比沉重历史的描述,从来都是憋在心里,哽的慌,却说不出……但至少,金陵给了我们一个震颤,如果可以,我希望通过奥斯卡,让他国之人也可以浅浅的看到莫大的创口背后,整个中华民族无法言说的痛楚,我们是太痛了,痛的太久了,以至于不得不沉默的压抑着,渐渐的也就结痂了,但那种痛的感觉怎么可能忘了呢?

十三钗,说的是女学生还是女人,不得而知。我一直觉得主角是那十三个女人,那些在风华雪月场所里消磨了青春与美丽,内心存着的深刻,经历过的沧桑,她们已经渐渐放弃了叙述,有时候我也会想像,她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用来邂逅一个个完完整整的过客,那是得有多少浮浮沉沉的感慨,而这一切的感慨,纵使是一部轰轰烈烈的史诗也会受到世人的唾弃,因为,不曾也不会有人懂她们。

玉墨,秦淮河女人中的头牌,在教堂大门外,那么无所谓的抽着烟,那样一种看不起整个世界的神情,那样一种慵懒和高傲的气质,我竟然感动了,直到后来,用依旧看不起整个世界的神情打着教父的脸,那种冷漠是心死的写照,是十三岁痛苦经历后的写照,一次痛苦,就已经足够毁掉一个人。对着纯洁的像十三岁之前自己的女学生,玉墨硬是推开地窖的开口,吼着,让学生进来,人性,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我只是知道,当书娟望着玉墨的眼睛,决议上楼引开日本鬼子的时候,女人与女学生之间的惺惺相惜令人唏嘘,而最后,女人们欢快的装扮成女学生模样,那么义气凛然的说笑着,仿佛那只是一个盛宴罢了,故事自然没有给她们结局,然而,电影中,摔碎了的包裹着藏在胸前的镜片已经宣告了她们真正的凛然,绝意不归。

有太多的台词的深深的印刻在脑海,玉墨哭着对神父说,我的人生从来不该是这样的。豆蔻对着浦生说,以后你娶我好不好,我弹琵琶,你拿个棍讨饭给你妈吃好不好?只是这样,凌乱着,有些恼人的无头绪。电影里,日本鬼子的凶残已经无法言述,豆蔻,这个执意要拿琵琶弦弹秦淮景给浦生听的少女,最后那么惨死在鬼子手里,血腥,悲悯却难受的掉不出泪,大街上,那些赤裸半赤裸的尸体,已经没有了尊严,所有的华丽与娇气,所有女人应该有的骄傲与自尊,已经埋葬在战争的废墟中。

故事的地点,纯净无比的大教堂,庄严,神圣,是不是就与那些残忍,杀戮形成了鲜明对比。教父人性的复苏,那句振聋发聩的英文与女学生们惊恐的脸形成对比。在那面大大的红十字旗帜落到地上,那么一刻,有一种绝望,在没有文明可言,没有人性可言的日军面前,所有的纯洁与美好都可以被毁的很彻底。他们又怎么可能理解中华民族对侵华战争的介怀,对日本民族的介怀?然后开始感怀现在的世界,至少,人性没被泯灭就有希望,人性没被泯灭,人与人之间就有了存活得空间。

激烈的巷战,那些只差一步之遥就可以出城的南京守军,为了护送女学生,拼掉最后的性命也要多毁掉一些日军的装备,那个镜头,战士们默默的注视着逃命的女学生,神情那么庄重。我时常揣测,在那样一个绝望的时代里,是不是生与死的界限就没有那么分明?一面是满城屠杀过后的亡国奴命运,一面是抵抗到最后一秒牺牲性命,那些守城的无数少年们选择了义无反顾的牺牲。

金陵十三钗影评(二)

看完《金陵十三钗》,第一感觉是“不像张艺谋电影”。《英雄》之后的张艺谋的电影,尤其是“大片”都是颟邗唐突,昏庸错乱的代名词,但《金陵十三钗》却能够分平调匀,照顾周全,像是一个头脑正常,智力及格的人拍出的片子,而在中国的电影中,显得主创者头脑正常,智力及格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作品是一回事,人是另一回事,张导作为自然人,那肯定是进化得最完善的,智力不会逊于中央政治局常委。于是,在正常作品的背景之下,竟然凸现出老谋子超凡的鸡贼来。

在《金陵十三钗》上映前,就已经有大量的声音叫嚣反对表现“妓女救国”了。老谋子看来预先料到了这一点,特意在片中添加了中国军人正面抗日的镜头。

其实在我看来,“妓女救国”这种说法是很无厘头的。首先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就注定这个故事不是个“爱国”题材。一帮人在城里见人就杀,有没有“国”这个概念已经无所谓了,斗争的焦点纯粹是侵犯人权和保护人权。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不管是中国人,日本人还是美国人,都应当知道自己怎么做是正确的。假如说拍抗日战争中的爱“国”题材,就应当拍七·七事变前的半独立军阀宋哲元如何在冒死给蒋介石做盾牌,和自己单独找日本人签协议之间选择,或者山西的八路军如何在打鬼子和抢阎锡山之间做出选择。

《金陵十三钗》的故事主线就是一群妓女想法保护一群学生,和“救国”没有关系。但是为了堵住持“妓女救国”说的人士的嘴,老谋子还是表现了国军的正面抗战。其实,从剧情来说,这样的战争场面完全没有必要,尤其是佟大为杂耍式的“狙击”战术,实在是画蛇添足。但是,添上点战争场面既能堵嘴,又添加了视觉要素,可谓一举两得。

其实,老谋子的精准计算还远不止这些。下面再举两例说明一部电影怎样“分平调匀,照顾周全”。片中书娟他爸是个汉奸,但同时也有善良的一面,但是呢,又不能说汉奸是好人,怎么办呢?在结尾,这个男人莫名其妙地被日本人一枪崩了——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跟着他们连命都得丢!

还有,拍摄强奸戏一直是个两难。一方面观众会同情被强奸者;另一方面内心又希望看到色情镜头。如何平衡对暴力的批评和色情感是个大难题,在这个方面《金陵十三钗》做得非常出色!最出色的是豆蔻之死的处理,这么可爱的一个姑娘就这么死了,让人心碎,但最后一个镜头中,豆蔻黑头发上的红血滴在雪白的肩膀上,确实也是重口味美学。电影嘛,就是既满足观众的声色之欲,又不让他们感到内疚,这事儿说开了也没意思了。

好了,上面说了让我十分讨厌,但是老谋子努力化解了的“妓女救国”的难题,其实这部电影真正的难题并不在此,而是在于“妓女代替学生去送死”这个设定的价值观问题。好了,既然说到价值观,在这里一定要简单说说现代流行的价值观是什么。

现代流行的价值观:第一,个人拥有处置自己身体和财产的自由;如果要个人做出牺牲,那么需要征得本人的同意;第二,功利主义原则,既衡量一种行为是否正当,衡量标准是能否让尽可能多的人获得尽可能大的幸福;第三,结合第一和第二,不能为了多数人的幸福牺牲少数人的幸福,除非得到牺牲者本人的同意。

很简单的原则,可惜多数中国编剧不知道。中国一直习惯鼓吹“自我牺牲”。其实,生命是平等的,如果一命换一命的话,自我牺牲完全没有任何天然的高尚之处,相反宣扬这样的自我牺牲是邪恶的。任何独裁政府,都鼓励其子民无条件“自我牺牲”,以无偿占有他们的劳动、财产甚至生命。所以,如果要自我牺牲,一定要能“赚到”,也就是让人类的最大幸福增加。

那么,妓女代替学生去死,“赚到”了吗?比较妓女和学生的身份是没意义的,生命是平等的,把两者都当作主角,更确认了这种平等,保护珍贵的处女膜的思想更是狗屎,相信有这种思想的男人到了战场上都会成为强奸狂。但是妓女代替学生去死确实能“赚到”一点点,那就是妓女原本经受过更多的痛苦,死的时候痛苦会少一些,痛苦少一些,人类的总幸福量会多一点。

但是,这点赚头是很少的,编导要做戏才能说服观众。可喜的是,《金陵十三钗》终于鸟了一下一直在中国备受冷落的价值观。片中的约翰神甫有一段独自思考的戏,问的正是我问的问题:“用妓女换学生,意义何在?”回答也正是“妓女受的痛苦会少一些”。

其实,这并不是特别有说服力。而男孩陈乔治代替女生赴死就完全是shit了,为了什么“承诺”,也犯不着自己代替别人去死啊!唯一成立的理由,是这样构图比较好看,因为再从那12个女学生中拉出一个,实在是有点没面子。

但是,并不需要特别有说服力,观众其实是很容易被说服的。我经常说,编导和观众的关系,就好比两队打篮球,观众总是阻挡编导,所以编导得想办法晃过他们。但是,和打篮球不同,观众内心中其实渴望对方赢的——谁买票进影院是希望看到自己比编导还聪明啊?所以,无论如何,你总是要晃两下的,可惜的是,多数的中国编剧晃都不晃,直接就撞在观众身上了,还妄图把他们撞倒。

有趣的是,似乎编导还觉得说服力不够,还安排了妓女们发誓“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还把利器带在身上,说“扎瞎鬼子一只眼也够本”,这又从保护学生变成“妓女救国”了。解决电影的价值观问题就好比钣金工搞平汽车的机器盖子,如果钢板本身下料有问题,那不论怎么敲,都会不是这鼓出一块,就是那缺一块。()好在观众其实不是特别在乎这些坑坑洞洞,细看歼十战斗机还浑身坑洼呢,大面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上面说的是精确的计算,周黎明兄说这部电影是“匠人之作,而非灵感之作”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中国电影缺的就是匠人,这也是句夸奖。《金陵十三钗》也并不是没有神来之笔。当妓女已经决定代替学生去赴死,实际上情节已经结束了,但编导还安排了大段的戏。在这段戏中,既有学生和妓女的面对面交流,也有妓女们唱歌展现魅力的戏肉,甚至还有其乐融融的喜剧成份,这种处理确实是独特的,它的有趣甚至让观众忘记了价值观上的可疑——这就好比汽车的机器盖子上鼓出了一大块,让钣金师傅鼓叨了几下,弄成了一个进气口,反而显得高级了。

总之,《金陵十三钗》不但是最好的张艺谋大片,而且是《英雄》之后最好的中国大片,也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最佳故事片。它好就好在正常,正常主要在价值观上的正常。中国社会价值观极度扭曲,而成功者囿于奋斗的繁忙,或者自鸣得意而疏于思考,所以会自然地把扭曲的价值观带到电影里,说服不了观众又找不到毛病所在;而价值观稍稍正常的,就是“杰作”了。在这里,感谢了不起的刘恒,曾经看过他写的《张思德》,佩服他能把这部毫无意义的狗屎电影写得这么有情趣,好莱坞的同行真的做不到。而在正常且有意义得多的《金陵十三钗》里,他发挥出了不逊于好莱坞同行的水平,致敬。

4、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作者: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1、金陵:南京。

2、酒肆:酒店。

3、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卖酒女。

4、压酒:酒酿成时,压酒糟取酒。

5、尽觞:干杯。

译文:

春风吹柳花扬,酒店美酒飘香,

吴国美女酒,殷勤劝客品尝。

金陵年青朋友,都来为我送行,

要走的要留的,各人把酒喝干。

敬请诸位朋友,问问东去流水,

它比离情别绪,到底谁短谁长?

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风吹柳花,离情似水。走的痛饮,留的尽杯。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吟来多味。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全诗可见诗人的情怀多么丰采华茂,风流潇洒。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