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能做苟且的自己
不能做苟且的自己
文/夏荷
掐指一算,毕业已经六年多了,可是工作上仍然没有什么起色,也许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行当,也许兜兜转转重复干着自己最讨厌的活,这段时间也在反复思考着爱情和工作的关系。身边有些朋友,感情一直不顺,相亲无数,恋爱若干次,可最后还是不欢而散。每到此时,她们就会找我痛悼恋爱史和哭诉分手伤。虽然在感情上,我还算一番风顺,可是在工作中这六年所忍受的种种无聊不满和痛苦,又何尝不像别人曲折的感情路呢?虽然没有失过恋,可是遇着满意的公司和职位,自己满心欢喜地准备和等待,最后还是杳无音信时,心情就跌落到了谷底,走在大街上觉得世界都是暗淡的,置身于热闹喧嚣的人群中也仿佛被尘世所抛弃,这样的心情体验又何尝不像失恋呢?
痛定思痛后,仔细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也许是专业技能不够突出,也许是不够稳重成熟,也许对方重男轻女,也许是到了育龄年龄,或也许……最后转念一想,其实人生就是如此,没有什么事是直线的,自然界中只有曲线的东西是最美也是最合理的。你总是要经历兜兜转转起起落落后才能体会上天的巧妙安排,上天也总是在决定对你开启另一扇门时,而不得已去关闭你眼前的这扇窗,哪怕它看到了多么怅然若失和黯然失色的你。但其实那扇门也许就在窗隔壁,只是你必须先学会从因失去而挫败的心绪中走出,才能有找到门的希望。这也很像柏拉图的哲学故事中的那群山洞原始人,如果他们只是祖祖辈辈执着于看洞中的投影,就永远不会有机会看到外面世界的蓝天白云。
此时又回想到了自己的感情路,在遇到现在的老公前,也谈过几次,也是分分合合。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不是我想要的,可是他们却也执着于不想要他们的我。遇到对方太执着,我也苟且地将就着。也许阴差阳错,也许是缘分天注定,在行将毕业时,遇到了现在的他,有次无意中看到他的背影,突然认定这就是我要找的人。也许听起来很玄乎,可真就是那么一种感觉,我对自己说就是他了,这一过就是7年。7年真的很长,尤其对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可是我们还是顽强而坚定地走在一起。虽然其间也发生了些许让我心灰意冷的故事,在最开始的那一年,由于两地分居也加上认识时间短,他对感情的信心不足而想放弃,可是当时的自己真的很勇敢,即使在他冷漠转身时仍然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即使在他决定不再理我时,我仍然执迷不悔,最后也和好如初了,之后再没有发生任何让我们感情动摇的故事。
透过感情,我发现了自己是个不能苟且的人,即使没有碰到现在的他,我也还是会想办法摆脱大学男朋友的纠缠而找寻真正的mr。right。对于已经被我认定的他,不管碰到再大困难,我也会坚持到底从一而终的。其实这就是真正的我,每个人都认为很了解自己,但你粗略了解的你和真正的你也许差别很大。周围有些朋友看到屡屡换工作的我时,会劝告说做人要执着。很长段时间里,我也在想是否自己不够执着不够坚持不够忍耐,我也在告诉自己工作就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也许本就无聊和繁琐,如果我想有所发展,必须忍受一切重复和无趣,可是今天我突然发现我错了。其实我骨子里不是个能够苟且的人,我从来就必须干自己喜欢干的活,唱自己喜欢唱的歌,走自己喜欢走的路的,看自己爱看的风景。如果被陷在苟且妥协和不得已的环境中,我也会最后想法逃离,我也并不是别人眼里那个不够坚持和忍耐的人,只是在苟且的时候才不坚持,在妥协的时候才不忍耐,于是我也必须找到让自己甘心付出和顷力耕耘的工作,必须找到那个mr。right——一份让我毕生执着的事业。
其实每个人真的很不一样,就像大自然中的植物,有人天生就是马铃薯,有人天生就是西红柿。现在很多人的烦恼来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什么。很多时候人都过于的向外发展,花很多时间关注外面的世界,却没有留扇开向内的窗,看看自己心里的世界;当你静下心来思考一切时,你会发现能够和自己沟通是件很美好的事。人的很多烦恼或来自于不够了解自己,想得到的没去求索,没想得到的却使劲往心里塞,最后只落下痛苦挫败失望和颓然。其实还真该花时间想想自己是马铃薯还是西红柿,通过蛛丝马迹来探究真正的自己。这又让我想起了柏拉图的山洞原始人的故事,寓言的力量还真是强大,透射到山洞里的影子又何尝不像我们的现实境遇呢?其实背过身,我们就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身边有些女性朋友也或者男性,他们能够多年执着于眼前的工作。其实这份工作他们也不喜欢也很烦闷,也许也没多大发展,顶多是当个小小的部门经理,但却要耗费毕生的精力,可是他们仍然坚守着,寸步不离,这也说明他们天生就是安于稳定和习惯妥协的人。他们就像长在地里的马铃薯,稳妥而踏实地生活着。(励志诗歌 )可是有些人天生就是不能屈于苟且和盲目妥协,即使曾经被狂风暴雨打弯了脊梁,只要歇过那口气,也会顽强的重新挺立和昂然,于是他们就必须找到让自己热血沸腾和激动不已的事业,他们也必须找到让自己矢志不移和永不言悔的方向。
同时,我也得强调,小女愚钝地赞同万物平等的观点。不管是马铃薯还是西红柿,不管是巍然大树还是柔柔小草,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只有狭隘的人类才爱给万事万物分类划级。自然本没有类别好坏优劣对错的,一切皆自然而已,(中国人在造词上总是点到即止而又无比高明)。所以如果本性安于平稳也就执着于眼前踏实稳妥地小康生活;如果骨子里不能苟且和妥协,也就得历尽千辛万苦攀山趟河地跋涉在求索路上,即使失败也不枉然。
想清楚了这个道理,终于可以重新上路了,不能做苟且的自己,继续寻找也许不远也许还很远的那个梦,即使天寒,马疲,人瘦,路茫……
2、别让你的奋斗,成为对苟且的包装
别让你的奋斗,成为对苟且的包装
文/尹航新生大学
排队的时候,让人最开心的不是前面的人越来越少,而是后面的人越来越多。
那让人最悲催的呢?我前几天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就经历了。
晚上 6 点左右,刚好是超市购物的一个高峰期,每个收银台前面自然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按照 “我排的队伍永远最慢” 定理,我想都没想就找了一个最近的队伍排进去了,因为据说这个定理永远在不信它的人身上最灵验。
我一边看着手机,一边排着队,后面的人越来越多,前面的人越来越少,我很快就到了队伍的中间位置。
随着后面人数的增多,我的幸福感也在不停地提升(你看有时候人还是很容易满足的),直到……
旁边开了一个新的收银台。
于是几乎所有站在我后面的人一窝蜂地冲向了新的柜台。而我因为已经排到了队伍的中间,所以并不愿意放弃这已有的成果。但是那边的队伍看着也非常诱人,似乎去那边能够更快一些。
正当我绞尽脑汁拼命计算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种犹豫是多余的了。因为两秒钟后,不论我去哪个队伍都是队尾,再也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
那个时候我特别羡慕我前面的人,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动摇,他们很清楚自己要排完这支队。至于有没有新的窗口,他们不关心。我也很嫉妒我后面的人,因为他们知道排在我后面实属无奈,如果有了新的机会就愿意快速转换。
反倒是我,看似拥有不错的位置,其实只是用刷微博的时间耗出来的 “优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东西过去叫鸡肋,现在有个更文艺的名字:苟且。
相信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这种人。
今天看了一本书,马上发个配图的状态。通常的句式如下:某某高人推荐的书确实不错,刷了三个晚上终于看完,内容深入浅出,对得起这几天的黑眼圈。哦,不对,应该是 “对得起这几天的黑!眼!圈!”
或者为了见某位 大v,特意花钱报名参加了一个活动。合影自然不能少,重要的是要配上:今天能见到 xxx 甚是荣幸,真是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又或者是周末跑去听什么八竿子打不到的行业大会,发一个九宫格的现场图,上面写上: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
这个单子可以一直列下去,不过你应该已经找到你朋友圈里对应的这种人了吧?
我钦佩努力的人,尤其是那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此不停奋斗的人。但是我特别看不惯的就是那些明明自己脑子不清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还要不停摆出一副我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你们除了点赞千万别拦着我的姿态。
他们每天都会读很多书,思维导图做一堆,和你说话时三句不离开 “xx 书上说过…...”。但是如果你问 ta 这些书除了让你显得很博学之外,解决了你什么实际困惑的时候,多半 ta 会告诉你 “你读书这么功利,将来一定会出问题的”。
他们每天想尽一切办法去认识牛人,如果能够加到牛人的微信更是荣耀百倍。然后呢?牛人能和我们说的基本上书上都能找得到,加了牛人微信之后,除了给朋友展示一下之外,说实话真没太大的用处。
至于各种有的没的大会,不要期待获得太多有用的信息,事后花几分钟看看相关报道其实是最省事省力省车费的做法。
你问我为什么这么清楚?因为我也正在努力挣脱这种 “表演奋斗” 的束缚。
过一段时间就要高考了,当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哪道变态的考题,也不是考场外形形色色的老师家长,而是一位同学面部抽搐的呐喊:我拼过了,我不后悔。
当时看着他的样子,我知道这个世界除了 “奋斗” 和 “不奋斗” 之外,还有一个选项叫做 “假装奋斗”。
不论你奋斗与否,结果都有可能是成功或者失败,只不过奋斗更容易成功,不奋斗更容易失败。但是如果你是在假装奋斗,那么结果通常百分百是 “失败”,原因很简单:
“假装奋斗” 就是为失败准备的前戏。
这位呐喊的同学和我同班,每次都能看到他上课睡觉的身影。而他所谓的 “拼过了”,其实就是 “熬夜刷题”。
有一次我在课间休息的时候路过他的床边,不是,是桌边,刚好他起来上厕所。我们一起走廊里瞎扯淡,结果他突然来了一句:“昨天看书看到凌晨三点,又赚到了。” 于是我说:“你带纸了么?”
其实我也没好到哪里去,虽然没有熬夜刷题,然后上课睡觉,完美地错过老师讲过的所有精华,但是我也染上过一种很严重的 “绝症”,叫做 “完美笔记病”。
就是那种看书一个小时,花心思设计笔记要 8 个小时的病。至于笔记上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每个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我根本不知道。设计笔记样式,排版各个板块都已经这么累了,谁还有空想那些东西啊!
后来我发现我做的这个不叫笔记,准确地讲应该叫 “笔记本上的黑板报”。
我其实没有用多长时间就治好了这个病,因为我发现那些考试成绩比我好的人,笔记写得一个比一个丑。
当然我知道不是把笔记写丑了,成绩就自然会上去,只是人家知道把笔记做成黑板报,那叫做假装勤奋,而把花时间好好读书,并且考一个高分才叫真正的努力。
自从高晓松的 “眼前的苟且” 家喻户晓之后,好多人都开始为了 “诗和远方” 而奋斗。但是并不是所有让你疲惫,让你兴奋,让你痛苦,让你流泪的事情都能叫做奋斗。
因为 “奋斗” 有时只是对于 “苟且” 的包装而已。
很多时候能够收到读者的提问,问我最近在读什么书,我通常都会把之前读过的比较好的书推荐给他们,与此同时也会督促自己多看一些书,再多看一些。因为我看过的好书就那么多,推荐完了也就肚子里没货了。
所以我曾经一度陷入一种恐慌中,甚至有的时候觉得不读书你还是人么?别人说这是 “知识焦虑”,我说这干脆就是 “知识抑郁症” 啊~
直到有一天,我在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又看到了一位朋友发来的微信,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有没有什么书单可以推荐给他。
可能是因为工作太累了,也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装得太累了,我很老实地回复了下面这段话:
我最近不看书。实际上,我已经有好长时间不看了。过去看过的书都没有消化,碰到了问题依然想不起过去已经看过的解决方法,我觉得再多看几本除了能吹牛装逼之外,实际意义好像并不大。等我有精力有需求看书,并且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书的时候,我再推荐给你吧。
说完了这段话,我觉得释然了。
其实我好长时间读书,根本不是因为我想要知道什么事情,也不是因为这本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帮助我解决什么问题,而仅仅是因为最近大家都在谈论这本书。如果我不看我可能就落伍了,我可能就不能高谈阔论了,所以我必须赶紧读,最好做个思维导图,像黑板报的那种。
这种东西在我看来就是 “苟且”,但我们喜欢把它叫 “奋斗”。
我们考上好大学,我们到了大城市,我们找到好工作……
每个阶段我们都在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奋斗,但是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奋斗变了味,背离了我们的初衷,让我们记不得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呢?
我自己也时常在提醒自己,你要真的努力,而不是假装努力,你要真的奋斗,而不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苟且。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 “苟且”,不能无时无刻处于奋斗的状态。但是为了掩盖苟且的奋斗很容易让人上瘾,并且乐在其中越陷越深。
后来我发现如果有几个方法可以用来检验你到底是在奋斗,还是仅仅在那边自顾自地表演奋斗。
有用的痛苦。这个世界有两种痛苦,一种你承受了之后会变好,另一种纯粹是 “吃了也白吃” 的痛苦。
就拿我那个同学来说,他的痛苦不是看书思考的痛苦,而是硬撑着熬夜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对于他的目标来说毫无意义,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让他在失败的时候理直气壮地喊出:我这么辛苦,为什么还不行,这个世界不公平。
拜托!要是不论什么苦,只要吃的足够就能成功,那我天天都吃甘草片,不咽下去,用含的。(听说,国外居然还有甘草味的糖,什么情况)
真实的反馈。我们看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记笔记是为了考试,你做任何事都有目的,千万别忽视这个世界给你的反馈。
看完书,生活过得还是一团糟,那不是书的问题,一定是你的问题。别看了,快去做点实事。记了笔记还考不好,那就是笔记对你没什么用,或者你记的方法有问题,赶快调整,别无视这些反馈。
这个世界其实挺善良的,如果你做错了,它会告诉你。并且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就看你愿不愿意,有没有勇气听进去了。
除此之外,千万别忘了这一点。
如果不让你发朋友圈,不让你发微博,总之就是没人会知道你做了这件事,你还愿不愿意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做这件事。
如果你愿意,那它多半是奋斗,如果你觉得没人知道还有什么意思,那我觉得你要警惕了。
3、要么苟且,要么拼搏,你选哪个?
要么苟且,要么拼搏,你选哪个?
01
一早来到办公室,看到平日里元气满满的小美坐在自己位置上,眼睛愣愣地盯着电脑出神。
哎,你怎么啦?一大早没精打采的,神游太空去啦?我开个玩笑打破了沉默。
小美被我突然一叫吓了一跳,转身一看是我,紧绷的神经立马松懈下来。
没什么,就是心情不太好。小美眼神低垂,盯着空旷的地板慢悠悠地开口说。突然不明白自己每天在干什么,忙忙碌碌像个陀螺,可是你要是问我每天都有什么收获,我一个也答不上来。
小美是我同事,入职比我晚,在行政岗上班。每天最早来办公室的人是她,烧水扫地完后开始一天的工作。看她活力满满的少女样,似乎生活里的烦心事在她眼里都不是事儿。今天状态这么消沉,实在让我有些出乎意料。离上班还有点时间,我决定跟她聊聊。
你这工作做的不挺好的嘛,跟大家相处得也不错,怎么突然会这样想?
来这儿也一年多了,工作上越来越顺手,对周围环境也越来越熟悉,不知道为什么,人反而越来越不开心了。小美一脸愁眉不展,跟她平日大大咧咧的性格大相径庭。
刚开始还好,毕竟没上手,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做到现在越来越没劲,每天重复收发文件,整理资料,跑腿打杂,越忙反而越空虚。小美眼里写满了失望,看来这份工作真的做得很不开心。
那你想干什么呢?辞职?
你别说,我最近还真在考虑辞职的事儿。
我听了心里一惊。如果辞职的话,你打算换个什么工作呢?
哎,就是不知道,所以才纠结啊。我工作经验少你是知道的,行政类工作是个人都能做,我又不想做这个工作了。小美语气里满是无奈。
正聊着天,老总过来把小美叫走了,我们的谈话到此为止。
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我想起了刚步入社会的自己。
02
那时候大学刚毕业就来到了公司,虽然做的工作专业性较强,但做久了还是不可避免进入了倦怠期。
工作像游戏里的固定模式,选项配置早已人为设定好,我要做的就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在固定的时间和节点去履行职责。生活就像透明玻璃瓶里的苍蝇,看似一片光明,实则无路可走。每天都在复制昨天,单调沉闷得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时候的我,套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大写的迷茫。
有天跟老妈通电话,聊起初中的一个女同学,惊醒了我日益消沉的心。
跟我相比,她的人生可谓顺风顺水。知名财经类院校本科毕业后就考进了人民银行,虽然在小县城,胜在离家近。
得知她找了个好工作,大家都很是羡慕。相比一般银行任务重,压力大的特点,人行工作轻松,薪资又高。况且她爸是我们县人行的领导,就着这层关系她以后的路也好走得很。
没想到的是,工作两年后,她竟然辞了事业编,回母校读研去了。且不说边工作边考研难度有多大,她有勇气辞去众人艳羡的铁饭碗已足够让我刮目相看。
在大多数人眼里,尤其是父母那一辈人眼中,女孩子有个稳定工作再好不过了。对象好找,工作清闲,以后有的是时间照顾家庭,打着灯笼难找的好事啊。虽然暂时屈居小县城,以后有机会调动的嘛。
可是她说辞职就辞职了。据老妈说,她家里就这事反对得很,多少人挤破头想找这样的工作找不来,她竟然主动放弃了。
那阵子她跟家里关系闹得特僵,甚至因为这事儿周末都不回家了。家里人看她态度坚决,只好松口说如果考得上就同意,不然就老老实实在单位待着。
她也争气,还真给她考上了。家里人没办法只能同意了。
虽然平日里跟她联系不多,但是看她毕业一两年内的朋友圈,还是可以感受到她发自心底的不开心。
其实作为同龄人来说,我挺理解她的。虽然工作不错,可毕竟在十八线小县城,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又怎么装得下她那颗想要高飞的心?
现在的她时不时发些校园生活的趣事,看得出来很满意如今的生活。虽然不知道以后她将何去何从,不过我想这样的女孩子在哪儿都能光芒万丈。
03
反观小美的朋友圈,每天被各种吃喝玩乐刷屏,我不禁多了几分感慨。
每个人似乎都对现有的生活存在不满,都想逃离困囿自己的牢笼,可是知易行难。
有的人只是发发牢骚,吐槽完生活每天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毫无进步。好比发誓要减肥,口号喊了千万遍,美食当前,心理防线顿时土崩瓦解。口号于他不过是一时兴起的自我暗示罢了,可是光喊口号能减肥么?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活该你瘦不下来。
真正想减肥的人不会整天把口号挂在嘴边,而是默默地在健身房里挥洒汗水。他们用毅力和行动证明着自己的决心。等你发现他减肥成效显着时,他已经破茧成蝶,蜕变成了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李宗盛有句歌词写得好:当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今年快过半了,年初的目标实现了吗?对象找着没有?新技能学会没有?工作提升没有?不立即着手去行动,目标再宏伟远大也无济于事。
就像夏天在空调房里待久了不愿出去一样,人们习惯待在舒适区里懒得动弹,舍不得向外跨出哪怕一小步。勤奋小人和懒惰小人在脑海里乒乒乓乓打得不可开交,理智告诉你应该赶紧行动起来,身体上又贪恋这一刻的轻松舒适,而时间就在你抱怨焦虑的情绪中飞快溜走。
有时候越舒服越容易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缺了点什么;反而是做有意义的事情累到不行的时候,身体虽然精疲力竭,心情却是舒畅无比。
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提出了一个充满思考意义的命题。而对于生活,要么苟且,要么拼搏,你选哪个?
【作者简介】爱芒果的lydia(微信公号 lydia891215),90后公务猿一枚,主要分享公考经验、工作生活感悟。
4、苟且偷安造句
苟且偷安造句
1、你不能苟且偷安,应该重新振作起来。
2、年轻人理当奋发图强,岂可苟且偷安,不思进取。
3、公司里的每个人都应努力工作,不得苟且偷安。
4、他宁可苟且偷安,也不愿积极进取,真叫人惋惜。
5、国家面临危难,人民怎么可以苟且偷安?
6、向强有力的事物挑战,去夺取辉煌的胜利,即使遭受挫折也比苟且偷安强得多,()因为得过且过的人生活在暗淡的暮光之中,既体验不到胜利的欢乐,也尝受不到失败的痛苦。
7、有的人缺乏坚定的战斗意志,而抱着苟且偷安得过且过的心理。
8、你若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克服苟且偷安的惰性。
9、我不会利用阶级地位去享乐、获取利益或苟且偷安。
10、我们不能苟且偷安,一定要自强不息,才能创出一番事。
11、随缘是立场互易,随顺环境,但决非随便行事,苟且偷安。
12、与其苟且偷安,不如奋力一搏,或许可以开创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