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钱学森》有感_关于钱学森的作文500字

1、观《钱学森》有感

上次看这类似的片子已经记不得是多久了,或许是因此感触颇深……

和许多后来有深远影响的人一样,钱老小时候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神童。十二岁就曾赴美留学。也是同样的十二年,成功通过了留学考试,成为那一批留学生的1/20,之后在美国著名麻省理工大学学习。再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的学生。在学术上完成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话题。被聘为加州大学教授。

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病床上的他曾说到,我们不仅要搞科学,搞技术,还要搞艺术,搞音乐。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他的妻子蒋英,一位女高音歌唱家,她和钱老是青梅竹马,两人的父亲也是关系很好的同窗,可为了学业和工作等原因,1947年他们的婚礼才在上海举行。那时的钱老已经三十六岁了。后来他们有了两个孩子,哥哥钱永刚,妹妹钱永真。

幸福的日子总是那么的短暂,成了追忆,在美国定居几年后,他被指控为中国共产党,并被阻断回国。拘留在特米那岛上的拘留所里,一度受到残酷作文的精神折磨。

在后来辗转不安的五年中,在妻子蒋英的悉心陪伴下,甚至完成了著名的《工程控制论》一书。钱老对科学的热爱与激情令我折服。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显示了钱质朴又坚定的爱国心。

在被特务监视的空档,钱巧妙地运用“信中信”的方法把自己不能回国被拘五年的煎熬经历传到国内,被周总理知道后,中国方面毅然用11名美国飞行员战俘交换,美国移民当局才不得不同意放钱回国。

抵国后,在回答围观记者问题时,愤怒地拒绝一个中国人的提问。说到中国之间说话还要用外文?所以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在钱老身上体现的爱国和对科学的执著醍醐灌顶般震撼着我。反省自身,真的需要向钱老学习,向钱老看齐。

之前,对于“钱学森”这三个字,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的只有“两弹一星”孤零零几个字眼。我很感慨老师用宝贵的上课时间给我们看了这样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电影。使得钱学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唐客行 作者年龄12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四明职业高级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2班
性格特点激励性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摄影 平均成绩92分
指导老师秋秋 老师职务班主任

2、关于钱学森的作文500字

老师在班群里发了一篇文章,从这篇文章中我认识了一个伟大的人物――钱学森。

钱学森非常爱国,以前他在美国工作时,美国人给他优厚的待遇:美丽舒适的别墅,极高的工资待遇等等。可是钱学森却一心想回国,美国人极力阻止他,可他却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家在中国!”美国人没办法,把他的房子收回来,又拿走他的资料,并把他拘禁在一个岛上。一个月他暴廋了30斤,经过五年艰苦的回国历程,他终于回到了他的家――中国。

他不仅爱国,还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钱学森回到了中国,带头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为此,他拥有了“航天之父”、“导弹之父”作文、“火箭之王”的三个美称。研究的过程不太顺利,他把宿舍搬到了指挥部附近,还说:“导弹不上天,我就不回家!”他和战友披星戴月,终于,第一颗导弹成功爆炸,第一艘火箭成功飞天,中国人民欢呼起来:“中国人万岁!”

毛主席还六次接见钱学森,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把钱学森从最后一桌换到了第一桌,并把自己身旁的座位留给了钱学森,在其余五次接见中,也与钱学森热烈交谈,并肯定他的成就大。

钱学森爷爷,谢谢您对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您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精神,真令人感动,是您让国家提前走出了20步,您的精神难能可贵!不然美国人怎么会觉得您顶五个师呢?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樊野 作者年龄10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永壁小学 在读班级四年级1班
性格特点平和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综艺娱乐节目 平均成绩110分
指导老师郭建平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关于钱学森的作文800字

说起钱学森,我的心中就无比的敬畏,为什么呢?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他一生获得了五个称号:“航天之父”“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两弹一星功勋”“自动化控制之父”别人一生能得一个称号那也就够难了。而他伟大的钱学森爷爷,他获得了五个称号。

有次他出国留学了,人们非常的舍不得他,给他送许多礼物。他只挑出了一个非常小的瓶子,好像只有咱们的大拇指的一半儿大呢,那他为什么只剩下这一个礼物呢?那是因为里面装着一小撮祖国故乡的土。然后他就安然地去了美国了。

他在那里,一思念祖国,就拿起这个瓶子亲吻。

他在美国留学时也是非常优秀,美国人夸他一个人顶得上五个师。当他想回国的时候,美国政府是绝对不会轻而易举地放他走的。他拥有着惊人的才智,超乎常人的才华,也难怪美国人舍不得让他走。

美国人给钱学森别墅、职位、高薪水,可爱国的钱学森还是毅然地拒绝了,坚持要回国。美国人觉得钱学森敬酒不吃作文吃罚酒,一气之下把他抓回去,拘禁了他五年。但有志之人绝不会半途而废,在这五年,他依然研究东西。

五年后他隆重地回国了。飞机降落以后却没有观众,没有欢呼,只有一面红条幅,上面写着:热烈欢迎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下面站着伟大的毛主席和其他的国家领导人向他表达敬意。

在回国后的几天里,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基地,开始科研工作。但人生总不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挫折。当他的研发陷入僵局时,他说:“导弹不上天,我绝不回家!”这句话让人感到震惊!

为了工作,钱学森把床搬到实验室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1964年,世界上第一颗导弹爆炸了,这个发明,至少让中国的航天事业向前推进了20年。可见这个发明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厉害啊!

可这样的人,还是无法逃避死神的魔爪,2009年10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8时6分,伟大的钱学森去世了,享年98岁。他一生用汗水和努力创造了这么多奇迹,我们应该向伟大的科学家致敬!向他们学习那种刻苦钻研,忠心报国的高尚品质。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刘襄 作者年龄10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贺知章小学 在读班级四年级9班
性格特点见异思迁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吃美食 平均成绩103分
指导老师袁攀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4、《钱学森》观后感

【篇一:《钱学森》观后感】

他,历经坎坷,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曾获得“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他,便是我国导弹的奠基人——钱学森。

钱学森早年留学美国,在美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和丰富的待遇,但是,他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不料,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美国移民局的百般阻挠,因为他们看中了钱学森的能力,不愿意看到他为中国所用。为了留住他,美国甚至派间谍将他逮捕,关在牢房里。钱学森受尽折磨,然而,他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就这样,他与美国移民局坚持斗争了5年,最终,他还是登上了归国的轮船,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钱学森很快地投入科研事业中,开始忘我的工作。每个项目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容不得出半点差错。1960年11月,他带领着其他科研人员尝试导弹发射,结果屡试屡败,不少工作人员都灰心丧气,失望至极,而他却诙谐地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西么?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给射上去!”在他与同事们的刻苦努力下,一年后,我国第一枚导弹试发成功。钱学森接着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了两弹对接。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在钱学森的眼里,发射的不仅仅是导弹,而是中国的尊严。钱学森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他具有精益求精,永求上进,开拓创新不断直前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方面都很落后,特别是国防现代化基础薄弱。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为了证明中国人不比外国人差,为了洗刷东亚病夫的称号,钱学森呕心沥血。这种情怀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所应该学习的,我不禁想起周总理说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道我们读书人不应该有这样一种气魄和理想吗?如果问我看完影片后收获到了什么,那我一定无可置疑地回答:“志向,进取,钻研,拼搏,奉献,为了祖国!”

最后,我用钱学森的一句名言来劝导同学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成果的!”

【篇二:《钱学森》观后感】

周六上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钱学森》,我实在感慨万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优厚生活待遇,冲破美国当局层层阻挠,返回祖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钱学森,我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其身价被美国称为“一个钱学森,能顶海、陆、空军五个师”。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踏上回归祖国的道路呢?通过看电影,我从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钱学森胸怀祖国,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他决定回国的时候,加州理工大学牡布里奇校长就不解地问他:“从一个发达国家回到农耕社会,你回去能做什么呢?”钱学森微微一笑,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哪怕是种苹果。”

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才缺乏,科学技术相当落后,钱学森才一回国就马不停蹄带领着科研人员艰苦奋斗,成功研制出东风系列导弹。1964年,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他带领着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完成了两弹对接,并且在罗布泊试验成功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东风二号。成功面前,他没有更多的喜悦,而是陷入了沉思,在他离开美国的那一瞬间,牡布里奇校长的谈话,面对祖国的落后面貌,怎样早日改变世人心目中的看法……也正是他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所以才能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带领着科研人员用于拼搏,克服一个又一个奠定困难,取得重大成就,为中国的导弹事业奠定了基础。

这部影片无不表现出钱学森对于祖国母亲深沉的爱。他说:“我一定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他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钱学森,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科学研究的骄子,一生是贡献的一生,夫人蒋英对钱学森说:“中国可以缺少一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你这样的科学家,作为你的妻子,为你而牺牲,不是遗憾,是光荣!”

【篇三:《钱学森》观后感作文】

自从我看了《钱学森》这部电影后感触很深,钱学森那爱国之心和不屈不挠的性格深深感动了我。

这部影片记述了一个为中国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人物——钱学森。是的,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祖国科学事业上,也正因为他的奉献,使祖国的科学事业实现零的突破,填补了新中国成立后“两弹一星”的空白。

钱学森曾在美国留学。但他不同于其他留学者,他只想“学成有归”报效祖国。作文由于他在美国担任学院教授,掌握了美国航空的大量机密,当他提出回国的时候,阻挠,诬陷,压制跌出不穷,然而莫须有的压制都无法阻止他回国的坚强决心。他利用他丰富的科学知识,在被美国政府囚禁的那几年,撰写发表了《工程控制论》的论文,也因此而获得得回归祖国的自由,这是科学改变了他命运的一把无声的利剑。

“科学创造了奇迹”,“没有中国做不到的,只有外国人想不到的。”钱学森回国之后,在周恩来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鼓动下,携同他的协助人员,创造了中国的奇迹——中国发射了一颗属于自行研发的导弹,使中国在世界上的面貌焕然一新。这个消息令全国人民激动不已!在钱学森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中国又于1965年成功试验了导弹武器,并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这就是在外国人口里所说的钱学森种出来的苹果!

一个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何等令人惊讶!如果钱学森屈服于被美国囚禁的命运,那么他又将怎么使中国改变命运?然而他并没有屈服,向命运低头,他以惊人的毅力,坚强的精神,创造了人生奇迹,并为中国做出了贡献,成为一个人人佩服,令人尊敬的科学家!

钱学森的一生,平凡中见伟大。他以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敢登攀”。他以伟大的科学成就启示了我们:前进成功之路的道道坎坷对于意志坚强者来说,是股动力;反而言之,对于意志薄弱者,是一个挫折。我则要做第一种人,告诉人们“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它从一个侧面则向我们陈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不在于条件的好坏,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精神!

5、读《钱学森》有感700字

我读了《钱学森》这篇文章后,我被他那坚持回国的心感动了。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后来在麻省理工当终身教授。当时他在美国金钱、名誉、地位都有了。当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他毅然放弃了他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当他准备登机时,被美国海关说他是间谍。几天后,还把他关进了监狱。在那段日子,钱学森瘦了十几斤。经过朋友的帮助,钱学森从监狱里出来了,可他的行动受到了限制。经过中国政府的要求下,钱学森终于经过5年斗争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里。

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钱学森的爱国之心。他为了回到祖国他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要知道那是的中国条件是有多么的恶劣啊!可他甘愿接受这样的条件,就是因为他想为祖国做贡献啊!而且还被美国给折磨了5年啊!不是5天不是5个月而是整整五年啊,这是一颗怎样的爱国之心?这是一颗火热的而爱国之心作文!一个人在5年里受到别人的控制,我想这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在这样的折磨下,不但没有打消他想回国的念头,反而更加强烈了。这不得不让我想到了现在的人,现在的人在祖国的怀抱里,可却想着去外国生活,已经在外国生活的人呢,丝毫也不想回国。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更被就不能比。

著名的季羡林也同样拥有一颗爱国之心,他在国外留学时,心中无时不刻都在想着祖国。这样强烈的思念伴随了季羡林在欧洲哦的十一年。向他们一样拥有爱国之心的还有董存瑞,为了祖国战争的胜利牺牲了自己!

钱学森在美国生活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生不如死,回国后,他果真为祖国的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这两各方面做出了一大贡献!

我相信今后,一定还会有许多向钱学森这样拥有爱国之心的人!“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是为祖国活着”这句话很好的体现了钱学森的爱国之心。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赵争鸣 作者年龄12岁零2个月
在读学校福州市台江实验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5班
性格特点友善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养鱼 平均成绩106分
指导老师潘泰名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