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班级的成功秘诀_“最牛班级”与教育均衡背道而驰

1、最牛班级的成功秘诀

最牛班级的成功秘诀

    一个班级54个学生,31个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个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余下8个学生也分别获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华师大二附中2010届1班被誉为“最牛班级”。

    是天才还是勤奋?是什么成就了最牛保送班?该班班主任和学生,为你解读最牛保送生是如何炼成的。

    求上进,重效率,他们的付出比别人多很多

    “在这个班级中,鲜有所谓的‘天才’,其实这些从小学就开始准备竞赛的孩子,比其他高考生多付出很多。”班主任瞿平说,一般高中生晚上10点就可以休息了,( https://)而他们要学习到晚上十一二点,比赛前夕,更是会复习到凌晨二三点,而寒暑假,这些孩子又会花四分之三时间用来参加集训班,“光环背后是比别人更多的付出。”

    这个“最牛班级”里孩子的上进心让她感到意外,“学习上争第一不说,就连篮球足球比赛、日常规范评比等其他项目,他们也都会努力拼争最好。”瞿平说,她为班级行为规范制定的标准是平均达到90分即可,可是一段时间后,学生们觉得90分太容易做到了,主动要求把这个基准线提至95分。”即使现在保送差不多尘埃落定,但是孩子们并没有松懈,而是开始学习大学课程。

    “这个班级的课堂也很与众不同,孩子们很重视效率。”瞿平说,“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他们很少提问,后来交流时孩子们告诉我,‘我的问题不一定是他的问题,如果我在课堂上提问,可能就会占用其他50多个同学的时间。’”原来同学们希望老师上课尽量多讲点,有问题课后问老师。

    竞争氛围很浓,不认真学习会感到惭愧

    “我们班级的学习氛围很好,不少同学晚自习后,回到寝室还用应急灯接着学,和这样的学生朝夕相处,你不学习都会觉得惭愧的。”作为班长,刚参加完清华大学保送面试的蒋林浩说。

    保送北京大学的黄译旻说,在这个牛人如织的班级里,巨大竞争压力也让他们不敢懈怠。“在高一有一段时间我有了一丝懈怠,结果很快成绩就下滑,在两个理科班90人中排名下降到40多名。”( https://)黄译旻说,幸好自己觉悟得比较早,及时反省才又重新赶了上来。高中期间,他不仅获得上海市数学竞赛一等奖并取得北大保送资格,在上个星期,又摘得全国数学竞赛银牌。

    除了学习氛围浓厚,班长蒋林浩表示大家为班级服务的热情也很高。班级中每个同学都要轮流做班干部为班级服务。“轮岗做班级干部,也让大家彼此很理解,对参加班级活动的热情也很高。”

    足球、桥牌样样都行……

    “认真学,认真玩。”这是蒋林浩对自己高中三年的总结,也是想对低年级师弟妹提的建议。“其实我们班级的学生很少有书呆子气,我们在课外玩起来也是很用心的。”

    班级足球、篮球主力队员黄译旻说,下课后,大家会一起到体育场疯狂地运动,“我们不仅爱学习,也爱运动,也爱玩。”黄译旻兴奋地说,在全校的足球比赛中他们获得过冠军,篮球冲进过四强,而他本人,也曾获得过浦东新区学生运动会围棋比赛高中男子组第二名。

    “我喜欢桥牌,每个双休日都会抽时间玩一会。”保送北京大学的姚颖琪是桥牌高手,她初中时就获得过全国中学生桥牌比赛初中组冠军,高中时又获得上海市中学生桥牌比赛第一名。“像这样的运动本身对人很有好处的,玩玩桥牌可以锻炼一下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玩和学是相得益彰的。”姚颖琪说。据上海青年报

链接:[最牛班级:54人全部被保送 46人上北大清华] [最牛班级是怎样炼成的]

2、“最牛班级”与教育均衡背道而驰

“最牛班级”与教育均衡背道而驰

 

一个班级54名学生被保送名牌大学,如果抽象地看,这实在是很风光,尤其是让家长们艳羡不已,于是,难免会纷纷打听这是怎样一所神奇的中学;而其他中学也难免心有不甘,纷纷“创造条件”也要打造更“牛”的班级———以此类推,“名牌中学”就是这样炼成的。

然而,但凡稍微有点教育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样的新闻,纯属外行看热闹。如此“最牛班级”和他们的经验,其实都是不可复制的。这就好比娱乐公司pk出一个“超女学院”,( https://)于是发布新闻说:“天哪,一个班级竟然全都会唱歌,而且个个是长得很漂亮的女生!”然后正儿八经地传授培养“神奇班级”的普遍经验,这是天大的笑话。

要知道,创造54人保送神话的固然有学习方法、学校培养等因素存在,但更为关键的还在于掐尖式的中学招录体制。如果这个“最牛班级”真有经验可谈,我们不妨做一个最简单的实验:随机抽取一所乡村中学的班级,让他们来“最牛班级”接受一样的教育,看看这些经验能开出几朵保送的花朵。

让我感到悲哀的是,素质教育和教育公平说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沉溺于“最牛班级”的幻觉中,这恰恰显露了基础教育最真实的一面:建校时划分三六九等,招生时“区别对待”,然后掐尖制造出“最牛班级”,“最牛班级”再带动“最牛学校”,“最牛学校”继续牛气冲天地利用这种马太效应和政策优势继续掐尖“造牛”……不明真相的群众只有顶礼膜拜“牛校”的份儿。

我以为,如果教育资源是均衡的,中招政策是公平的,“最牛班级”出现的概率大约和彗星撞地球相差无几。当然,我不是要否认“牛班”学生的科学学习经验,( https://)也不是要抹杀当事学校在教学与管理上的成绩。只是,这样的现象与其说是经验与成绩,不如说更像是演给教育均衡看的一幕讽刺剧而已:因为它放大的,是不均与不公的“奇迹”,是悖逆基础教育规律与民意的“奇迹”。

这些聪明的孩子,如果能分散在各个学校该多好:既能带动更多普通学生勤勉上进,又能给所在班级、学校更多动力该多好———当然,也未必会影响他们被保送的命运。“最牛班级”少一点,挤破头上重点学校的家长就会轻松一点,校际竞争也不至于如此惨烈,往深处说,教育均衡的道路也许就现实多了。 ·邓海建·

推荐阅读:[最牛班级:54人全部被保送 46人上北大清华] [最牛班级的成功秘诀]

3、成功的秘诀

成功的秘诀

文/潘石屹

在许多场合,经常被一些记者和大学生问到一个相同的问题:“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因为我的确不知从何说起。首先我成功吗?如果我算成功的话,有秘诀吗?这两个问题是回答“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的前提。但被问得多了,我也不得不认真地想一想,在我人生的经验中可能是有一些事情做成功了,但同时也有一些事情做失败了。那有些事为什么会成功?有些事为什么会失败?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如果就事论事,而不是对人而言,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比较容易。以下是我的三点体会:

1、信任。要信任对方,相信和你合作的伙伴。因为在今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单个的人都无法做成事情,都需要大家的帮助、合作,需要大家团结在一起,而信任是前提,没有了信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和良好的合作。其实,阅历和经验越多的人吃的亏可能就越多,积累负面的经验也就越多,他们就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吃亏上当。而往往这些人看到别人上当吃亏的案例也会很多,加上自己亲身的经历又很多,就很容易变得不相信别人,这实际上是做事情中最可怕的一点。如果陷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看不到信任的力量,只看到吃亏上当的事件,你就会失去信任和团结带给你的力量。你防范别人,别人也会防范你,这样就会把精力和聪明才智都用在相互的猜疑上去。所以,如果在当今社会要想做成事情就一定要相信别人,这将会给你带来威力无比的力量。相信别人,包括相信欺骗过你的人,自己的胸怀是敞开的,自己的耳朵是倾听的,这样才能够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我曾给孩子们讲过法国作家雨果写的《悲惨世界》中的故事,他们都很喜欢听,有些细节我记不清了,为了给孩子们讲全故事,我又重新看了一遍《悲惨世界》。小说的开头讲的是,从土伦监狱释放出来的冉“阿让住进了主教家,晚上偷走了主教家的银餐具后被当地的警察抓住,并带回到主教家来。主教说:”你为什么不跟他们说这是我送给你的?还有我送给你的蜡烛台你忘记带走了。“这段话再次触动了我,正是这充分的毫无保留的信任和爱,让一个罪犯一步步转化成对社会有用,有爱心的人。

2、简单。做事力求简单,繁杂会让我们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繁杂一方面是来自于我们旧的习惯、旧的规则、旧的礼仪,也有一些是来自于我们对知识、技能的卖弄。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很容易的,多余的装饰、多余的构建、多余的想法、多余的语言都会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向上的时候,它总是以简单和大气为主要的风格;凡是这个民族衰败之时,从建筑、家居、服装、装饰到语言都表现出来的是繁杂和多余。能把简单作为自己的世界观,成为自己做事情的指导思想,这是走向成功的一个要素,你会在简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力量。

3、透明。当你需要隐藏一个秘密时,需要一股比制造这个秘密更大的力量把它盖住。但坏事迟早会暴露,纸永远包不住火。成功的反面是失败,也是不安全,而安全最大的保证是透明和遵纪守法。

我曾接触到一位房地产发展商到某一个城市去投资开发,只有当他认识了当地的领导,能和当地的领导吃顿饭,心里才会觉得踏实、安全,否则,心总是在悬着,要不就是不敢轻易投资,要不投了资也不放心。他把安全维系在这种与领导的关系上。殊不知,最大的安全是在阳光下,而不是在黑暗中。如果放弃了在阳光下做事的机会,放弃了阳光和透明带给你的力量,你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力量去做事情,并把事情做成功。即使你取得一些小的成功,也是暂时的,因为最大的成功是在安全前提下的成功,失去了安全,所有的所谓成就都谈不上成功。

这篇博客写给那些曾向我提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个问题,但我却没有回答的朋友们。

4、最牛班级是怎样炼成的

最牛班级是怎样炼成的

 

      今天看了新浪的一篇文章《54人班级全班被保送 46名学生上北大清华》,感慨颇深!

      对于这样的成绩我不感到意外,毕竟都是聪明绝顶的天才少年。

      这些天才们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带着圈数很多的眼镜,走路都要拿着书本,神情木讷的书呆子。

      每隔一段时间,“最牛班级”都会举行一次“生日会”,给在那前后过生日的同学送上祝福。最近一次,“最牛班级”还联系了校食堂,大家齐动手包了五六百个饺子。

      “最牛班级”的每个成员都参加了不同的社团:军事社、动漫社、棋研社……学校艺术节也是他们的“秀场”,“最牛班级”排演了一幕音乐剧,( https://)大家周密策划、倾情演出,连道具都由擅长西洋水粉画的同学出马制作。

      什么是天才?天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后天靠人工能够打造出来的,不然就不能称其为天才。

      天才是与生俱来的,天才就是天才,他们有很高的智商,这是遗传,是天生的,你没有办法选择;

      他们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们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他们的注意力绝不仅仅在书本上,他们知道哪些内容更重要,他们知道怎样学习最有效,他们都是时间管理的专家。

      这些天才们除了具有上天赋予的高智商,与众不同的大脑结构。但刚刚出生的时候,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大脑里的知识积累等于零。

      只是当他降临人世的时候,他们吸取知识的速度比常人快,他们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的能力比常人强,他们对一切新鲜的事物比常人更感兴趣。因此,他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人们感觉到他们的与众不同。

      对于天才,我们望尘莫及。

      不要奢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天才!

      其实,我们借用一些天才的方法,也能够使自己的孩子向天才的成绩靠拢。

      我们的孩子记忆力不如天才,那我们就多花些功夫,多背几遍;

      我们的孩子知识面不如天才,那我们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尽量更多的获取(玩儿也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我们的孩子判断力不如天才,我们可以借助工具;

      我们的孩子学习方法不如天才,我们可以归纳总结;

      我们的孩子学习兴趣不如天才,我们可以慢慢培养;

      我们的孩子学习效率不如天才,我们可以强化训练;

      我们的孩子时间管理不如天才,我们可以通过外界干预;

      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做到,可我们的孩子仍然不是天才。但是,你会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会大幅度提高。

      我们不奢求孩子成为天才,我们只求他比现在更好。

      看看天才们平常做的事儿,我们的孩子做到了吗?

      “我坚持认真地上好每节课,记好每一次笔记,这相当于老师帮助你把厚厚的教科书变薄了。”

      “我不喜欢看答案。”( https://)已获清华保送资格的张硕平的学习方法有点特别。他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答案,有些难题宁可自己想破头。

      这样简单的事情好像不该是天才们所做的,应该是我们的孩子要做的。可是,我们的孩子没做到,而天才们做到了。

      因此,我们的孩子背离优秀的成绩越来越远,而天才们走向了巅峰。

不要期待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让孩子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他们就能超越自己。

相关链接:[最牛班级:54人全部被保送 46人上北大清华]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