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在家长身上的中国教育烙印_给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

1、打在家长身上的中国教育烙印

打在家长身上的中国教育烙印

 

      在《你就是最好的家长》中,谈到教育孩子时我有过两种不一样的选择,先是选择追求完美,结果搞得自己身心俱损,疲惫不堪。后是选择走上学习欣赏缺憾美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感到,人是快乐的,心情是轻松的,无论什么样的结果好像都变得美好而鲜朗起来。

      与别的家长朋友们交流这一内容时,发现了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我所接触到的很多中国家长都有过与我相似的经历,其中还有一些家长虽然好像接受了成长路上的缺憾,但在他们的心里想的还是缺憾就是缺憾,哪里来得美呀,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小把戏,谁让咱孩子不争气,没办法,家长也只能自己哄骗自己,聊以自慰罢了。我知道这部分家长是被动走上接受缺憾之路的。把同样的内容与外国家长们(主要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家长)分享时,他们感到很不理解,因为从最初的选择方向上,他们就与中国家长明显不同。这一现象让我感到好奇,也就不断思考寻找答案,终于发现了其中的一点奥妙。

      我以为之所以出现这么明显的差异,除了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巨大不同外,再就是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上的差别。中国的教育以传递知识为主,不注重传递思想方法与学习方式。这种教育模式有高效率的特点,惯用的教育手法是用知识点来测查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 https://)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越多、出错率越低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优秀老师。对学生也同理。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讲错题,老师讲错题的时候,则是出错学生被嘲弄的时候,许多老师会认为一些学生出的错是那样的幼稚可笑,并把这样的错误拿来供大家调节气氛,还认为这是老师应具有的幽默感,是特色、是个性、是诙谐。可我却认为这是一种对学生的刻薄,对出错学生的不尊重。

      现在我还记得自己上初中时的一道地理题,问:渤海的特产是什么?有同学答:黄花鱼;还有同学答:带鱼。而正确答案是:大对虾。老师在讲题时,把我们大家好一顿贬损,嘲笑那些出错的同学,只记得吃,别的什么都不记得。因为当时是物资特别匮乏的时期,我们没人吃过老师所说的渤海出产的大对虾,也可以说同学们真是见都没见过。大多数的家庭,每逢过年时,才能凭本儿去买上一点儿带鱼。运气超好时,可以买到一点儿黄花鱼。大家真是根据自己知道的内容认真地答了卷子。结果招来老师的一番嘲笑与戏弄。这道题我答对了,当老师这么讲别的同学时我并不高兴。不是因为我的道德水平高,而是因为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很不好的学生,被同学与老师嘲笑是常有的事儿。既便这次我答对了,老师挖苦的是别的同学,可我依然有兔死狐悲之感。为了让我能安心,为了让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出错,我可是好好地把“大对虾”这个答案背了无数遍。

      等学习了发展心理学,了解了建构主义,知道了皮亚杰,知道了瑞吉欧教育理念,我才知道,那些把答案答错的同学的行为多么有价值。他们的行为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在瑞吉欧教育理念中,对孩子主动学习过程有这样一种表述:孩子从来都是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未遇到过的生活问题,并从中得到新的生活经验。这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那些被老师嘲笑挖苦的同学们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自我学习,自我建构之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北京地区居民吃的海产品,产自渤海;黄花鱼、带鱼是最好的、最珍贵的鱼,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点儿;中国从来都是把最好的产品向国外出口;平时吃不到黄花鱼、带鱼是因为都出口了;因以上这些原因,黄花鱼、带鱼应该是渤海的特产。

      虽然我的同学们用这个思路没能找到正确答案,面对自己不会的题目,这个思考过程却是主动、严肃、认真、积极有成效的,这是主动建构的行为。但中国的教育中,不需要这一建构过程,我们更喜欢让学生把答案背住,记牢,我们也要求学生主动学习,也强调主动性,可此主动非彼主动,( https://)我们要的是学生多学、快学、高效的主动,而非主动思考、非主动寻找、非主证验证,以及出错、失败后的不放弃,继续努力。我以为后一种主动,比让学生死死地背住老师、课本中给出的答案不知要强多少倍。可中国的教育里,不去考虑孩子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是看答案对不对,只要出错,所有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思考、寻找与探索都会被一笔抹杀,留下的只有羞愧、屈辱与被嘲笑。

      在中国的教育中,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行为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答案,或是虽然找到了正确答案,但与老师、课本所教授的思路不符,就会被老师、家长上纲上线到只会耍小聪明、不努力、不用功,不知道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刻苦精神。这些“不”都在告诉孩子:你的学习态度有问题、不端正。挺好的主动建构的学习行为就这样在家长与老师们的教育下,再也没有了。主动学习与探索就会出错,在初期时就会表现为效率低下,出错与效率低下都是中国教育不能容忍的。既然这样大家都等着向老师、向专家、向别人拿正确答案。

      我们在这种教育下长大,成为家长后,面对孩子,采用的办法不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研究对象,学习对象,而是把孩子当成我们答卷上的答案,当自己认为孩子表现得不优秀,不能让家长满意时,家长便开始了努力学习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不是研究、不是建构,而是四处向老师、向专家要答案、要方法、要结果。看不到自己出错背后的价值,也看不到答对背后的危机——这种行为,就是中国教育在我们这些家长身上打下的烙印。

强烈推荐:[家长必读:子女的八大心愿] [家长如何教育高中生]

2、给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

给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

 

1、做一个用心的父母。

      当孩子告诉我们作业做好时,不要轻意的听信他们,而要求孩子把作业拿出来看看,平时多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看看他们做的怎样,字有没有写好,平时对孩子的话要多分析一下,同时要多与老师取得联系。一些不诚实的孩子,往往因为家长与老师联系较少,所以随意的编造一个理由欺骗大人。希望家长一周内几次翻阅孩子的作业。对于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也会及时反馈在本子上,要求家长能够关注。

2、不放松对孩子做人的教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要求孩子做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是每位家长的愿望。但是人格教育除了父母和同伴的影响之外,也少不了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当孩子出现人格上的偏差时,一定要及时的指出,当孩子有真、善、美的人格时,也要及时的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人格高贵的魅力。( https://)如今一些孩子意志力薄弱、缺乏责任感、上进心,与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所以希望家长能够多给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多承担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当一个孩子越是缺乏了劳动的锻炼,就越缺乏上进的愿望。让孩子做一个孝顺的人,不要每次把最好的东西让给孩子,而应该与孩子一起分享最好的东西,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恩于身边的人。

3、培养孩子兴趣。

      有些孩子往往在某一方面有兴趣和爱好,(比如音乐、美术、小制作等)也希望父母能够多多的引导和鼓励,因为人的生长不仅需要接受知识,还应该有另外方面的发展,这样才会拥有比较全面的素养。同时在兴趣方面得到了鼓励,孩子的这份兴趣也会迁移到学习上,能够促进学习的提高。如果过分的干涉了孩子的兴趣,有时非但不能使孩子的成绩提高,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

4、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到回家先做作业,再玩耍。如果看电视,尽量在吃过晚饭时,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对于有电脑的学生,要求在父母的监管下上网。对于克制能力差的学生,建议不要上网。学校不主张父母给孩子买电脑,总体而言,网络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弊大于利。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希望家长也能够以身作则。如果孩子的克制力较强,可以适当的放宽要求,但上网或看电视的时间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如今有些家长不加节制的给孩子上网或看电视,已经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了。

5、让孩子多阅读有益书籍。

      阅读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品,一个书读的多的孩子,不需要父母和老师操太多的心,他们自会有一种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希望家长利用休息时间能经常带孩子到书店或图书馆阅读。一个人阅读的多少,决定着他能否走更远的路。当孩子们有买书或阅读的要求时,希望家长能够满足他们,最好能够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父母必读:改变孩子命运的八个关键] [让孩子优秀,父母必须做好三件事]

3、中国家长四种错误教育方法

中国家长四种错误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以下一些误区:

1、包办型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让孩子认真读书,包办了孩子应该自己做的力所能及的劳动。于是,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以致初中三年级的姑娘还得奶奶替她洗衣服。日久天长,孩子要求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越来越多,而且心安理得。

2、溺爱型

这是在包办型基础上向极端发展的家教方式。家长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而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于是,有的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出气而去邻居打架;孩子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家长就给孩子写“病假条”……一批自私任性的小皇帝、小霸王正在成长。

3、放任型

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家教方式。家长认为孩子是“成人不用管,管死不成人”,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举爱好、学业交龙等一概不闻不问,甚至在孩子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行为。(名人名言  )于是,出现了孩子抽烟、打架、逃学……直到孩子被公安机关拘留,家长才大吃一惊。

4、粗暴型

这是一种只靠高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愚蠢而简单的家教方式。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过错,乃至对家长稍有不从,就发火、训斥,甚至大打出手。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长面前不敢敞开心扉,心情总是处于压抑状态。

4、家庭教育:中国家长,你的身上藏着十把刀

家庭教育:中国家长,你的身上藏着十把刀

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十把刀,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这十把刀,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受到伤害。

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家长专制的种子

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家庭内部出现争执的时候,无论有没有道理,家长总是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办法,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来代替孩子做出决定。而这种行为就是一刀砍去了孩子脑子里的民主意识,而让他觉得强权就能战胜一切。

第二刀:砍去爱心种下自私的种子

当你为如何抚养年迈的父母而与你的兄弟撕破脸皮,为分父母的那点遗产与你的姐妹大打出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有一双惶恐的眼睛正疑惑地看着你的表演?

当你看到小偷在撬邻居家的门,而你拉着儿子匆忙离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儿子的另一只手握成了拳头?当女儿告诉你小区花园的水龙头坏了,你是提上工具去修理或者立即给物业打电话,还是告诉她别多管闲事?你假装没有看见公共汽车上站不稳的老人,当孩子想起身让座的时候,你却用眼神去制止他。你的这些表现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你的每一个行为都在一刀刀砍去孩子的爱心,而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私的种子。

第三刀:砍去诚实种下说谎的种子

孩子一旦明白说谎就可以不挨揍、不挨骂,或者可以让皮肉之痛迟一些来临的时候,他就可能慢慢变成说谎专家。小孩子说谎都是被逼出来的。如果我们说实话可以得到实惠,那谁还愿意冒险去说谎呢?很多的孩子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大人可以说谎,而小孩就不能呢?小孩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发觉了大人是经常说谎的。我们给孩子的解释往往在辩解说我们的谎言是“善意”的。但对孩子来讲,善意的也好,恶意的也罢,那都是谎言!

第四刀:砍去冒险种下平庸的种子

孩子要下河游泳,成人不是教会他怎样在水中保护自己,而是简单地拒绝——理由当然是危险。孩子要登高也不被允许,当然也是由于安全的原因。

孩子都十多岁了,还不敢一个人到门口去买东西,因为大街上是危险的。不会自己削苹果,因为刀子是危险的。二十岁的孩子还不会开火做饭,因为煤气是危险的。

是啊!现在的社会有些乱,出门有危险,在家也不安全。但就这样一直抱着,他们又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能经历的孩子肯定是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第五刀:砍去守纪种下违法的种子

孩子自己过马路很少会去闯红灯。孩子骑车也会规规矩矩地在自行车道里行驶。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口诀。可是当他们跟父母一起上街的时候,总是被大人拉扯着不走人行横道,不走地下通道,也不走人行天桥,而是翻栏杆、横穿马路。大人的借口是我忙,赶时间。(励志  )殊不知这一刀让孩子体会到: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自己的利益大于规则的严肃性。很多人开车时带着孩子,脑子里没有交通规则,眼睛里没有交通标志,在街上横冲直撞,非得看到警察叔叔才收敛一些。这就教会了孩子:人治大于法制。在法规的执行者看不见的情况下,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肆意践踏法规。

第六刀:砍去善良种下恶行的种子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不愿意带着孩子去为灾区捐献衣物,因为我们交过税了,那是政府的事。我们不给街角的乞丐一点施舍,因为他们肮脏。

当孩子想给交不起学费又体弱多病的同学捐款时,你问,是不是学校规定必须这样做的?还会问,规定最少捐多少?你在一点一点砍去孩子善良的本性。买东西时别人多找了钱,你拖着孩子快速离开。同事得罪了你,你指使孩子偷偷拔掉他自行车的气门芯。家里做饭少几棵大葱,你不去找邻居借,而是叫孩子到走廊去“拿”几根。你又一点点地在孩子身上播种着恶行的种子。

第七刀:砍去自然种下破坏的种子

在公园游玩时你带着孩子去攀枝摘花。离开的时候,孩子要带走垃圾,你说不用管,有清洁工干。为了让孩子高兴,违反规定向笼中的猴子投喂食物。喝完饮料,你随手扔瓶子,抽完烟,随地扔烟头。孩子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喜欢动物的。我们却当着孩子的面杀掉了他喜欢的鱼,杀掉了他喜欢的鸡鸭。让伤心的孩子再也不愿意吃这些动物了。

我们在劝说孩子的时候用的是“万物为我所用”的逻辑。告诉孩子的是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可以戕害一切生灵。

第八刀:砍去创新种下机械的种子

我们可怜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已经不懂得什么是创新了。当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因为自己工作的劳累而懒得回答,或许因为他问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知识范围而敷衍。我们惯用的伎俩就是:“等你长大了就懂了!”“这个不要求掌握,你记住就行了!”“这个是不会考的!没有为什么!”等等自以为聪明的说辞。殊不知这会让孩子慢慢变成考试动物,脑子机械化了,不会思考了。几十年应试教育的恶果,使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它的升学率。不管学到了什么知识,只要能上清华、北大就好!

第九刀:砍去欣赏种下嫉妒的种子

孩子小的时候总会毫不掩饰对一个人或者一件东西的欣赏,会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喜爱。孩子告诉家长某某同学多么优秀时,家长总是拿孩子的短处跟他崇拜的人比较,要么说看人家多聪明,多努力啊!哪像你这么懒!要么说要向他学习啊,给父母争光!这种批评式的比较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影响孩子的自尊心。

最初,孩子会说:“我要比他还棒。”可当一次次地超越不了自己欣赏的对象,又被父母奚落之后,孩子那良好的欣赏的心态就会变成糟糕的嫉妒心了。嫉妒,这个人生的一大公害就被天真的孩子学会了!

第十刀:砍去竞争种下仇恨的种子

竞争本来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没有竞争的社会将失去向上的冲劲儿。人都是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生存的。人类本身就是在动物的竞争中优胜出来的,所以人天生就有竞争意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是,失败者要学会握着优胜者的手真心地向他表示祝贺。

我们都可能会在单位被同事超越,在生意场上被对手打败。回到家里,我们不是客观地分析失败原因,争取下次胜利,更多的是找客观理由,辱骂竞争对手。别以为你的孩子还小,听不懂大人的事情。他已经从你的身上学会了仇恨超越他的人。我们每个做家长的人都应该反思。在我们指责社会的不公,指责教育的失败、指责别人道德沦丧的时候,我们自己又是在怎样培养孩子?收起你手里的刀,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保留他们天生的优良品质,给社会以希望。愿幸福与你相伴!一定要支持你!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