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计_有趣小鹌鹑作文600字

1、鹌鹑计

顺治年间,有个叫李若琳的官员,因结党营私被革职,回了老家。没了京城的庇护,李若琳终日胆战心惊,他怕的是什么呢?原来当年,朝廷颁布《剃发诏令》,引发了汉人的激烈抗争,死难者无以计数,而李若琳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因为担心被百姓寻仇,李若琳在老家建起了高墙大院,雇了一群家丁当护卫,索性终日龟缩在大院里闭门不出,养起了鹌鹑。

说起鹌鹑,个小,不起眼,养起来却很费功夫——野鹌鹑捉来之后,要关在特制的藤条小笼子里,日夜不离地吊在主人的腰带上,主人时不时地把鹌鹑从笼里掏出,轻握在手里,手指头不断地捋顺鹌鹑的羽毛,使其驯服;喂鹌鹑吃过谷粒之后,主人还要用自己的手指沾了唾液,让鹌鹑饮用,助其消食。自然,斗鹌鹑则别有一番乐趣——把一对鹌鹑放在簸箕中,用草棍略一挑逗,鹌鹑便会发怒撕咬,喙来爪往,啄挠扑蹬,斗智斗力,令人叹为观止。

李若琳调教出来的鹌鹑,极是善斗,但天天看自家的几只鹌鹑斗来咬去,李若琳已兴味索然。

距李家大院不远有座灵光寺,每逢庙会,很多村民都聚在寺庙东边的高台上斗鹌鹑,格外热闹。李若琳实在按捺不住,便大着胆子也来凑热闹。他的鹌鹑一上场,特别是那两只报号为“铁公鸡”和“野狼”的鹌鹑,技压群雄,大胜而归。从此,李若琳几乎每逢庙会必去斗鹌鹑,然而,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之后,村民们都对他“敬而远之”,不愿陪他斗鹌鹑了。

转眼又到了庙会。这一次,李若琳别出心裁,要举办斗鹌鹑擂台赛,声称若是谁的鹌鹑战胜了他的“铁公鸡”和“野狼”,就赏一百两银子。李若琳信心满满:重赏之下,就不信没人陪我斗鹌鹑!

一声锣响后,擂台下人潮涌动,不断有人提着鹌鹑笼上台。一见有人上擂台,李家的家丁便会上来搜身,提防有人近前刺杀老爷。

一场又一场战罢,李若琳的那只“铁公鸡”连战连胜,眼看再也没人敢上台。李若琳心中很不过瘾,他往台下一瞧,发现有两个中年汉子你捅捅我,我扯扯你,望着金丝笼里的“铁公鸡”,不时耳语,分明是跃跃欲试。

李若琳将茶壶嘴对那两个汉子一举,激将道:“要斗就上台来斗,娘们似的在台下嘀咕,算什么好汉?”两个汉子顿时涨红了脸,一咬牙就都上了台,先自报姓名,一个叫张大狗,一个叫吴四牛,两人都来自城南大王庄,他们的鹌鹑分别报号叫“狗蛋”和“鱼鹰”。李若琳一听,乐了:到底是没学问的乡下汉子,起的名字都土得掉渣!不过,他不敢大意,命家丁对两人搜身,确定两人身无寸铁,方才命两人近前来。

张大狗是个急性子,一把从鹌鹑笼里掏出了“狗蛋”——一只团头团脑、小短腿的黑色鹌鹑。李若琳一眼看出这“狗蛋”长着黑嘴白胡须,有一身蛮力,若是让“铁公鸡”和它硬拼,恐怕难赢。李若琳将斗得兴起的“铁公鸡”半握在掌中,来回捋它的羽毛,直到“铁公鸡”平静下来,才向簸箕里一撒手。果然,那“狗蛋”一上来便横冲直撞,狂啄乱挠,“铁公鸡”左躲右闪,总算没让它抓破头皮。但接下来,适应了“狗蛋”招数的“铁公鸡”可就不客气了,一招接一招,直杀得“狗蛋”毫无还嘴之力,头缩在脖子里步步后退……乐得李若琳连连叫好。

眼看“狗蛋”要跌出簸箕,张大狗慌忙上前,将其打救上来,塞回自己的鹌鹑笼里。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他这只鹌鹑算是报废了!

“喂,吴四牛,该你的‘鱼鹰’上场了!”李若琳一努嘴,小厮便冲吴四牛直嚷。吴四牛见同伴落败,勇气大失,捂着腰间的鹌鹑笼子直往后退,结结巴巴道:“铁……铁公鸡太厉害了,俺……俺的鱼鹰就、就算了!”

“玩玩嘛,输赢无所谓。”李若琳哪容他打退堂鼓,委婉劝道,但见吴四牛仍是畏缩不前,他的口气便一下子严厉起来,“你已报过了鹌鹑的名号,岂有不斗之理?若不然,依打擂的规矩,你要丢下二两银子才能走人!”吴四牛脸上流汗了,倒是张大狗同他打气:“牛哥,怕什么!斗就斗,大不了像我的‘狗蛋’一样输掉。二两银子咱可赔不起……”

吴四牛没了退路,只得把他的鹌鹑掏出来丢在簸箕里。看客们围上前一看,不由哄笑起来。只见这“鱼鹰”格外瘦,乱纷纷的羽毛耷拉着,青嘴红胡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下便有人哼起“鹌鹑经”:“能斗不能斗,先要看胡子。黑嘴白胡子,咬死牛犊子;青嘴红胡子,胆小如兔子!”吴四牛听着,脸更红了。

又开战了,果然“鱼鹰”一个劲地躲避,被“铁公鸡”追咬得团团转。众人笑个不停,李若琳却一口茶水噙在嘴里咽不下去,怔住了:这“鱼鹰”飞得高,跳得远,挨啄后不出声叫疼,难得!只怕情况有变。说时迟,那时快,就见“鱼鹰”突然一个急跳猛拐,回头一口啄在“铁公鸡”的头皮上,没等“铁公鸡”反应过来,“鱼鹰”又来了,接着又是两下。“铁公鸡”吃疼不过,身子一歪翻出了簸箕。全场大惊,瞬间鸦雀无声!

还是李若琳最先回过神来,干笑一声道:“‘铁公鸡’一连斗赢了十几场,早已是强弩之末,该它败了。不过,老夫还有‘野狼’呢!”一旁的小厮闻言,连忙放出了“野狼”。这“野狼”乍一看毛色、个头同“鱼鹰”差不离,只是骨架大些,还不时扭着脖子回头看——相书上说这是“狼顾之相”。“野狼”早就憋坏了,一肚子怨气没处撒,见了“鱼鹰”,不等撩拨便上前咬斗,吴四牛却一把把“鱼鹰”从簸箕里抓了起来。李若琳以为吴四牛要临阵脱逃,正要发脾气,却听吴四牛慢条斯理地说道:“待我给‘鱼鹰’喂喂食!”说着从食袋里掏出一撮米粒塞在“鱼鹰”的嘴里。李若琳细一瞧,只见吴四牛喂食“鱼鹰”的居然是熟谷米!须知鹌鹑都是吃生谷米的。见李若琳一脸诧异,吴四牛笑着解释道:“我这‘鱼鹰’只喜欢吃熟谷米,它吃了熟谷米斗起来格外凶!”

吴四牛撒手之后,吃饱了的“鱼鹰”抖着翅膀精神了许多,虽仍是被“野狼”追着啄,但它跳闪腾挪,干净麻利,“野狼”丝毫也占不了便宜。不一会儿,“野狼”累了,眼神也变得很迷茫。吴四牛突然大喝一声:“鱼鹰,回身!”“鱼鹰”应声而跃,鸣叫一声腾空而起,在空中一个华丽转身,张开了细长的尖喙直啄“野狼”的眼睑。“野狼”猝不及防,被啄个正着,血立马就出来了。一下、两下、三下……在“鱼鹰”暴风雨似的啄击下,“野狼”终于一动不动地瘫倒在簸箕一角,而“鱼鹰”则沿着簸箕口飞奔,啾啾而鸣,恰似打了大胜仗的将军。

这时,李若琳不顾一切扑上前,一把把“鱼鹰”抓在手里,口里还高叫道:“好个‘野狼’,果然不负我的期望!”他分明是耍赖要霸占“鱼鹰”!吴四牛一愣,嗫嚅道:“老、老爷,您弄错了,这是我的……‘鱼鹰’。”“怎么成了你的‘鱼鹰’?你的‘鱼鹰’有记号吗?”李若琳眯起眼睛,反诘道。吴四牛摇了摇头。李若琳呵呵一笑:“我的‘野狼’可是有记号的,腿上套着个玉扳指。你看清楚了——”说着,一捋“鱼鹰”的腿,果然上面套着一枚绿玉扳指。吴四牛目瞪口呆:这姓李的大老爷戏法变得好快啊!李若琳又说道:“你的‘鱼鹰’斗死了,看你也挺不容易的,你就把那一百两银子全拿走吧,回去多买几亩地……”

吴四牛还要争执,一旁的张大狗回过神来,对他一番耳语。毕竟近在咫尺,张大狗的悄悄话让李若琳也听了个清清楚楚,只听张大狗说道:“合算呢,一只鹌鹑换来几十亩地!再说了,穷不与富斗,咱斗不起啊!”吴四牛苦笑一下,拿着银子走了……

用一百两银子换回一只鹌鹑,李若琳太得意了——像“鱼鹰”这样禁得起叼啄又善战的鹌鹑可谓千载难寻。另外,他心中还有个小九九:当今朝廷的大红人吴三桂也极喜欢斗鹌鹑,若是把“鱼鹰”献给吴三桂,自己也许能东山再起!

李若琳为“鱼鹰”换了个大点的金丝笼子,另起了个文雅的名号,叫“飞鸢”。他打算把“飞鸢”再喂肥些,品相更好看点,就可以去献给吴三桂了。只是在喂食“飞鸢”吃熟谷米时有点小麻烦,熟谷米黏糊糊的粘手,而且让“飞鸢”饮唾液时,“飞鸢”的尖嘴常常把自己的手指头啄出血来。

半个月后,身体一向强健的李若琳突然病倒,先是腹痛腿软,很快便口吐黑血,昏迷在床。他儿子急忙请来个老郎中,老郎中一诊脉,连连摇头,说李老爷中的是蛇毒,已经无药可救了!

李若琳的儿子惊呆了:老爹从未被蛇咬过,怎么会中蛇毒呢?老郎中也大惑不解。这时,挂在房檐上的“飞鸢”饿得“唧唧”直叫,老郎中抬头一看,突然拍腿大悟:“原来李老爷所中之毒,来自这只鹌鹑,不,这是一只山鹑!”【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见李若琳的儿子迷茫不已,老郎中细细解释起来:在城外禹王山的悬崖峭壁间,生活着一种轻盈如燕、勇猛善斗的鸟类,与平原地区的鹌鹑习性大不相同,极喜食山中铁头五步毒蛇的蛇卵和幼蛇,因此被人称为山鹑。山鹑极难被人捕获,而喂养山鹑更是危险至极——蛇毒在山鹑嗉囊内越积越多,其毒性已不亚于铁头五步蛇。喂食熟谷米则会促使山鹑反刍,嗉囊中毒素尽出。让山鹑饮唾液时,山鹑尖尖的嘴一旦啄破主人的手指,这等于被毒蛇咬了一口呀!

李若琳的儿子大惊:说到底,老爹还是着了那两个乡下人欲擒故纵的道儿,被他们用一只小小的山鹑给暗害了!李若琳当天夜里就死了,他儿子忙向县衙门报案。官府即派人去城南大王庄捉拿张大狗和吴四牛,可大王庄只有姓王的,并无张姓、吴姓之人,此案不了了之……

2、有趣小鹌鹑作文600字

“喳喳,喳喳,”听吧,又是我家这对“小调皮”——鹌鹑毛茸茸和茸毛毛在玩耍呢!

这两只鹌鹑,是姥爷带我去“宠物公园”买的。它们一只是灰褐色的,另一只是黑白相间的,身上的皮毛摸上去十分光滑、柔软,手感非常舒适,让人感觉到自己像在摸着一个灰毛抱枕。脸上的两只大眼睛乌溜溜的,像漆黑的、美丽的星空一样,让人着迷。

无聊时,看着毛茸茸和茸毛毛吃东西,那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有一次,我将一点小米洒入鸟笼,它们立刻用尖尖的小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欢乐地叫着,好像在说:“真好吃!小主人,谢谢你!我们都快饿扁啦!”真是两个小吃货呀!

它们睡觉时也很有趣。每天睡觉前,我都要去看看它们,只见它们抖了抖身子,摇了作文摇小脑袋,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再慢慢地闭上了小眼睛。不过,它们太警觉了,一丁点的小动静就又能让它们从甜美的梦乡中醒来。

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带它们去公园玩。来到公园,我们走在景色怡人的绿色世界中,尽情地在这天然的氧吧享受着。突然,毛茸茸啄开了笼门,飞了出去,钻进了草丛。茸毛毛见状也急了,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我一开笼子,它也飞了出去,钻进草丛。过一会儿,还不见它们的踪影,难道它们在玩捉迷藏吗?正当我心里还纳闷着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居然一起出来了,回到了我们的身边。又是一阵叽叽喳喳,好像在说:“真好玩!小主人,我们以后常来这玩好吗?”

我家的毛茸茸和茸毛毛天真、可爱、又有趣,我喜欢它们!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宋海涛 作者年龄9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读后感300字大全小学 在读班级三年级5班
性格特点乏味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做饭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水脂肪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3、鹌鹑宝宝脱险记作文800字

我本来是一只无忧无虑的鹌鹑蛋,但不幸落入这个搞怪的老师手中,真不知自己的命运会遭到怎样的威胁。

“同学们,这是一杯普通的水。”搞怪老师说着,从口袋里把我取了出来,“这是我不久前驯养的鹌鹑宠物,我特别喜欢它。下面就请我的鹌鹑宝宝为大家展示一下它的游泳技能,大家掌声欢迎!”

我的天哪,我哪里会游泳啊?这不是要我的命吗?主人呐,求求你了,放过我吧,我会淹死的。

但是,无论我再怎么呼天喊地,这个搞怪的老师和他的学生们都没有一个人理会,他们只等着看戏哩。

“同学们,现在我就把鹌鹑宝宝放入这杯水中,让我们一起期待奇迹的出现吧。”搞怪老师看起来兴致很高。坐在座位的同学们,屁股早就找不到凳子了。

哇,这是什么水啊,味道这么难闻!同学们呐,你们也太相信你的搞怪老师了吧,这哪里是普通水啊?气味这么重,难道你们就没人能闻得见吗?粗心的小家伙,你们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

“噗通”,容不得我多想,搞怪老师已经将我投入作文了“水”中。

“救命啊……我真的不会游泳……”我在“水”里没扑腾几下,就沉到了“水”底。周围浓烈的刺鼻味让我几乎窒息,浑身上下像被腐蚀一般,蜇得我很痛。

“游起来,游起来——”我忽然听见杯子外的搞怪老师和学生们正对着我喊。臭小子,你们进来试试!

我奋力地扭动身子,想快点出去透透气。我使劲,再使劲……努力,再努力……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我的周围涌来许多泡泡小精灵,它们簇拥着我,把我托上了“水面”……

“哇——鹌鹑宝宝的潜水本领可真高!看,它现在游上来了!”一个学生高声说。

“其实,这是一个化学小魔术。我的鹌鹑宝宝并不会游泳,这杯液体也并不是普通的水,而是一杯醋精。鹌鹑宝宝之所以能游上来,是因为它的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蛋壳中的碳酸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在鹌鹑宝宝周围就会出现许多小气泡,鹌鹑宝宝就是被这些小气泡托上来的。”

嗨,原来如此。要不是我这一身坚硬的“铠甲”,这险能脱得了吗?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金科拉 作者年龄11岁零4个月
在读学校鸳鸯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4班
性格特点随便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练字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池端忍 老师职务班主任

4、小鹌鹑作文450字

今天,我在上学路上看见了一个生产鹌鹑的小工厂,因为很喜欢这类小动物,所以忍不住留下来观察了一会儿。

小鹌鹑胖乎乎,走起路来摇摇爱晃晃,跌跌撞撞,有几只还不小心摔倒了,互相挣扎了好一会才起来。也许是刚出生,一旁还堆着一堆厚厚的鹌鹑壳,所以小鹌鹑显得特别可爱。

小鹌鹑一身灰褐色的羽毛,一张黄色的大嘴巴,总喜欢东啄啄,西嗅嗅。还时常慢条斯理地梳理自己的羽毛,理理自己那美丽的小翅膀。

突然,一只受伤的大螳螂跳进了笼子里,打破了此刻的宁静。但是小鹌鹑却对这位不速之客作文并不感到好奇,依然梳理着羽毛,只是满不在乎地用余光瞟了几眼。可螳螂却不在乎这些,开始挥舞自己的两张大刀似的前手,向小鹌鹑发起攻击,而鹌鹑也似乎料到了这一点,准备拉开阵势迎战。螳螂后退用力一蹬,抓住了最前面那一只,一下把它推到在地,其它的鹌鹑看到朋友受伤,便不顾一切地蜂拥而上。大螳螂一下难以支撑,受了伤,很快败下阵来。其中一只小鹌鹑为了报一箭之仇,抓住时机,又是一脚,大螳螂身负重伤,仓皇而逃。

这时一群小鹌鹑都望着我开心地叫着,仿佛在向我庆祝:“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李秋泽 作者年龄7岁零8个月
在读学校英语单词大全小学 在读班级二年级7班
性格特点无畏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逛论坛 平均成绩117分
指导老师云纹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5、鹌鹑和捕鸟师

在很久很久以前,菩萨转生在鹌鹑群中。这只鹌鹑从小就表现得足智多谋,勇猛顽强,长大以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鹌鹑王。他率领着数千只鹌鹑在一片树林中繁衍生息。

树林附近,有一户专门以捕鸟为业的人家,家中的男子由于精通各种捕鸟的方法,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捕鸟师”。他能根据鸟类的不同生活习性,用不同的方法捕捉它们,尤其是捕捉鹌鹑,几乎没有一次是空手而归的。捕鸟师先把自己伪装起来,然后隐藏在树林后面,学着鹌鹑的叫声,观看鹌鹑的动向。当鹌鹑飞出树林,落在地上寻找食物的时候,他便撒下罗网,拉紧网绳,把鹌鹑套住。回到家中,再一只只从网中抓出来,放入鸟笼,然后,背到集市口卖掉,得些钱财,用来维持家中的生活。

由于捕鸟师捕捉鹌鹑的方法十分巧妙,所以,尽管鹌鹑王多次告诫眷属子孙们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上捕鸟师的当,但每天仍有大量的鹌鹑被捕获。

鹌鹑王看到自己的眷属子孙们慢慢地变少了,不由得心急如焚。一天,他把众鹌鹑都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如果像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我们的亲族就会消亡!我们必须想些对策才行。”

众鹌鹑七嘴八舌的议论:“我们个小势微,捕鸟师又聪明异常,能有什么办法呢?”

一只经验非常丰富的老鹌鹑说道:“别的倒是能想办法对付,关键是捕鸟师撒下的那张网十分厉害,我们的亲朋好友哪个不是被网罩住,才被捕鸟师抓走,然后卖掉的呢?如果能把网破坏掉,我们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一句话提醒了足智多谋的鹌鹑王,他说:“我有一个办法,可以躲过捕鸟师的罗网。”

“什么办法?”众鹌鹑齐声问道。

鹌鹑王说:“从今天起,我们大家就不要单独行动了,我们要成群结队的在一起。如果捕鸟师把罗网套在我们身上时,大家千万不要慌张,要一齐把头伸出网眼,然后齐心合力地带着罗网朝着一个方向飞,只要飞过树林,我们落到荆棘丛中,把罗网挂在荆棘丛上,我们再从网下钻出来,不就可以逃出捕鸟师撒下的罗网了吗?”

众鹌鹑听了鹌鹑王的计策,觉得十分有理,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行动。

第二天,捕鸟师又按照以前的方法,把鹌鹑们诱到地上寻找食物,他从树后撒出罗网,紧拉网绳,套住了许多鹌鹑。正当捕鸟师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地准备收网时,鹌鹑们就照昨天鹌鹑王教的计策,齐心合力顶着罗网向上飞,飞过森林,落到荆棘丛中,把罗网丢下,一个个全都飞跑了。

捕鸟师一时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鹌鹑带着罗网飞跑了。他翻山越岭,费了很大的劲,才在荆棘丛中找到了罗网,里面连一个鹌鹑也没有。此时天色已黑,捕鸟师只好空着手,懊丧地回到了家中。

就这样,捕鸟师连续几天都是空着手,很晚才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不高兴,不免对他大发脾气,说:“你这个懒鬼、赌棍,每天空着双手,这么晚才回家,看你那无精打采,垂头丧气的样子,是不是到什么地方鬼混去了?”

捕鸟师回答:“我怎么会去鬼混呢?我每日早出晚归都是想尽办法捕捉鹌鹑啊!只是那些鹌鹑们变得越来越狡猾了。”

妻子说:“是那些鹌鹑不吃你的食物了吗?可你每天带走的粮食都没有拿回来呀。”

捕鸟师说:“谁知这些鹌鹑也能够团结一致,每天我把食物撒在地上的时候,它们仍然照吃不误,只是我把罗网套到它们头上时,它们却齐心协力顶着罗网飞,飞到森林外的荆棘丛中,丢下罗网逃跑了。我还要走很远的路,把网找回来,所以很晚才能回家。” 妻子说,“捕不到鹌鹑,我们今后的日子还怎么过呢?”

捕鸟师却胸有成竹地安慰妻子:“这你放心,它们这种合作精神是不会长久的。只要它们内部发生了争吵,就会众心不齐。那时候,我再将它们一网打尽!”说罢,捕鸟师还为妻子唱了一首歌,歌词大意是:“群鸟团结齐心,力量大无比,所以能将我的罗网带上天空。只是这样的事情不会长久,一旦发生纷争,瞬间就会重新落入我的网窝。”

过了几天,鹌鹑们看到捕鸟师没有什么动静了,就放心大胆地落在地上去寻食,有勇敢一些的,就离开了集体,仨一堆,俩一伙地单独行动了。

这时,甲鹌鹑在降落地面时,不小心碰了一下乙鹌鹑的头。乙鹌鹑发怒地问:“是谁这么不长眼睛,踩在我的头上?”

甲鹌鹑道歉地说,“是我不小心踩了你,也没有撞坏吧?没什么了不起的。”

乙鹌鹑却不依不饶,于是两只鹌鹑就争吵起来。

乙鹌鹑说:“你以为你的力气大,就可以踩在我的头上,没有我,你能顶着罗网飞吗?”

甲鹌鹑也反击说,“照你这么说,你能够自己顶着罗网飞了?”

两只鹌鹑互不相让,争吵不休,最后竟你推我搡地动起手来。鹌鹑王看到这种情景,内心十分气愤,心想:“亲族间有矛盾,经常发生争吵,是绝对不会有幸福的。众心不齐,就不可能再齐心合力战胜捕鸟师的罗网了。我不能同这样不团结的鹌鹑生活在一起,以免遭受到更大的不幸。”

于是,鹌鹑王就带着一些听从自己教导的眷属子孙们离开了这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安家落户去了。

过了几天,捕鸟师又来到树林里,用老办法先把自己隐藏起来,嘴里发出鹌鹑的叫声,看到一群鹌鹑果然飞到地上寻食,捕鸟师便把罗网向空中一甩,就把这群鹌鹑套住了。

开始的时候,这群鹌鹑还想按照鹌鹑王教授的方法去做,纷纷把脑袋顶出网眼,准备齐心协力往天上飞。就在这时,先前那两只吵架的鹌鹑却不顾大局,相互赌起气来。

一个说:“我从前顶网时,伤了头上的毛,这次该轮到你去顶啦!”另一个说:“我从前顶网时,把两个翅膀的毛都失去了,还是你去顶吧!”就在它们争吵不休、相互推诿的时候,捕鸟师却拉紧了网绳,把鹌鹑全部套在了网中。这时,鹌鹑们再想往天上飞,已经来不及了,只好眼看着捕鸟师把自己一只只地抓到鸟笼中,回家向妻子讨好去了。

如来佛祖讲完这个故事,念了一首谒语:

亲族之间团结齐心,

是兴旺的福音;亲族之间争纷涣散,是灭亡的根源。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