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仁波齐》观后感_早熟观后感

1、《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

文/热粥

今天是第二次看《冈仁波齐》。上次看是一年前,同样是看完感动得一塌糊涂,对“信仰”心中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但一年过去了,除了生活给予的教训,让人无奈地接受某些现实,调整心态平抚情绪,继续每天平淡无奇的日子外,似乎别无更多的改变。

但心中想过、念过的东西,就成了思想的一部分,虽然会遗忘,在不经意的时候有时又会漂浮在眼前,作为宽慰自己,或未来可以憧憬的一部分。或者说,当回想起曾经希望憧憬过的场景时,竟然也会产生一种自己似乎已经历过的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和自己很久之前曾经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似乎一样真实又飘忽,似梦非梦。如果没有照片或同行者佐证事实,或有人伪造事实专门合成了你在某现场的证据,又如何确定自己是在现实还是在梦境?自己的感受还是幻觉?

今天第二次看《冈仁波齐》。看之前我觉得似乎已经忘掉了电影的大部分内容,但在看的过程中,像第一次一样的震撼减弱了许多,有许多场景似乎觉得和老熟人一样:就是这样,本来是这样。

第一次看,我像一个旁观者,心里迫切地在问“然后呢?”,情绪一直被剧情所牵引。第二次看,我似乎成为一个同行者,小姑娘、老爷爷、小伙子、孕妇、拖拉机手、屠夫,我似乎和每一个心有惺惺的人有了眼神的交流。但我并没有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肉体痛苦,没有腰酸背痛、脚底打泡的身体记忆,有的,只是似曾相识的感觉。

有人说,当演员挺好,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体会不同的人生。那么,当坐在家里或者影院观影时,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当玩虚拟现实的游戏时,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那些瘾君子在吸毒后,进入极度的亢奋状态,产生幻觉,不也在体会不同的人生吗?将来,有了虚拟性爱,同样也在体现不同的人生呀。对了,这叫做精神出轨,是对自己爱人的背叛,因为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存粹的、独占的。但这一生一世,此时此刻,不需要专一吗?可以容忍心在别处吗?自己的生活过不好,心里总在向往着别人的生活,自己的主角不做,偏要做观众。

理智似乎是个好东西,让人能够权衡利弊,算计出何时、如何才能利益最大化。这一切,都需要长期、艰苦地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产生厌倦、懈怠,会有逃离的想法,需要有一个梦境,来给予生命一个喘息的机会,或许这也是书籍、影视的意义之一吧。

《冈仁波齐》中的朝圣者,平和、执着、乐观,团队中没有抱怨,没有纠结,没有放弃,没有人性中任何消极的表现,2000多公里,九死一生的经历,看似有了信仰的力量,一切显得风轻云淡,这是怎样开挂的人生。这是造梦师造出来的梦。她似乎不遵循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规律,为一点小事纠结、为一些小利反目、为细密而粘连的网所缠绕。

“夏虫不可以语冰”。尽管跟随一程,要理解朝圣者的世界,终究需要自己亲自上路。

2、早熟观后感

早熟观后感(一)

《早熟》是由房祖名担纲主演的一部反映青少年早熟的电影。偶然的机会,正巧就去看了。对于房祖名和女主角薜凯琪的表演,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我觉得近似于本色演出。他们本身就处于这个年龄阶段,谈不上太多的演技。今天我所想说的是,这部影片带给我的一些感想。

不想再去探讨“早熟”是不是不应该或有什么不好,如今“早熟”已成为一种现象,初中的孩子也许已经什么都知道了。在我看来,这有好的一面,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方面是如今的孩子不用再象前辈们那样,对应该知道的,例如对自己的身体以及性知识方面能有所了解,也就能比较正确的去面对自己成长中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而不好的一面,则是当还是孩子的他们,思想已经成熟而心智还未成熟之时,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很简单的道理,当他们因为一时的好玩或冲动,去做一些事情后,他们根本就无法去面对之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因为他们根本还承担不起这些后果。

《早熟》中男女主人公因为一时的好奇,一时的冲动在一起之后,女生怀孕了。面对这样的事情,现实中很多的孩子会选择去医院做手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意外,一个他们无法承担的意外。可当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承受如此之痛时,谁能知道这将对她的身心产生怎样的影响?也许是一辈子都摸不掉的阴影,不管如何,烙印留下了,对她今后的人生是肯定会有影响的。在《早熟》中男女主人公也同样的有这样的想法,可是在做手术之前女生突然跑了,也许她是害怕了,因为觉得恐怖。当然在电影中男生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他选择了面对,选择了来承担这份责任。于是他们选择了逃跑,躲了起来。但生活是现实的,他们很快就山穷水尽了,没有钱就没有饭吃,怎么办?男生只能出去找事做,没有特长、没有学历,能做的工作就只有小工、体力活了。当一天天的挺下来之后,他哭了。或许他心里是有些后悔的,虽然他勇敢地来面对现实,可生活的重担毕竟还不是他这样一个孩子所能承受的。

看这部影片时,我笑了,也哭了。笑是因为中间有很多可爱的镜头,而哭则是因为觉得自己心里有些东西被触动了。例如:男女主人公那份纯真的爱,男孩子那份可敬的责任心……虽然他们是错了,可至少他没有逃避,这一点在我看来,很不错。因为现在有责任心的男生,越来越少了。

然而,影片带给我的还有另一种思考,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早熟”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当这一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通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如何来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当我们在呼吁告诉现在的孩子们“性知识”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告诉他们如何来正确面对青春期时的躁动?来树立正直的责任感?而不只是在事情发生后,来补救吧?也许这部影片所想表达的,更是对于“早熟”这样一个社会现象的思考吧?

早熟观后感(二)

恋爱,不仅仅是大学里的主旋律,对于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来说,永远是不可忽视的主题。《早熟》是一部很接近生活的电影,这样一部电影能让你明白如何去承担责任。

《早熟》讲述的是香港的一对男女青年,女孩刚满十八周岁,他们恋爱的故事。女孩家庭背景富裕,而男孩家庭并不是很好。但他们却真心喜欢着,并发生了关系。于是便离家出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过自己的世外桃源生活。但没有经验的年轻人,终究要尝试过辛苦痛苦之后才能明白,责任并不是那么容易承担的。

男孩天天出去找工作挣钱,受尽各种折磨和痛苦。但这并不能维持他们两的正常生活,生活的压力,一次又一次压向他们!很难解决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父母的支援,就像一只断了翅膀的小鸟,想飞也非不高!只有以泪洗面……

这样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对于“承担责任”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有几个同学,也像电影里的所发生的事情一样,但他们没有电影里的结局好,这就是现实与电影的不同。对于一个女孩来说,遇上这样一个这么负责人的男孩是她一生的幸福。

对于我们来说,真的能有多大能力来负担起这份责任呢?扪心自问,自己现在到底还是几斤几两?在大学里,()有那么一些人,的确已经相当的成熟了,所以,他们谈恋爱,没问题,因为他们能过挑起这个担子!

《早熟》里,他们把孩子生下来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双方的父母。对于我们来说,谈恋爱也是父母方面的问题。父母作为过来人,有了这样的一些经历,所以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走相同的弯路,用心是好的。但是,没有这样一个过程,没有这样一个经验教训,走向成熟是比登天还难!就不会懂得“责任”这个胆子到底有多重了!

很现实的一部电影,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很现实的一个想法。“早熟”有弊,同时也有利。恋爱主题是永恒的,遇上一个责任心强的人,才会幸福一生。

早熟观后感(三)

中午看了一部电影,是房祖明和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儿演的,叫《早熟》。女孩儿的父母是顶顶有名的大律师,有社会地位,有经济实力,只是他们很少时间能陪在女儿身边,他们做的只是尽量完善女孩儿的生活,女孩儿的人生。男孩儿的父亲是公车司机,母亲在饭馆打工,一家人住在一个拥挤的一室屋子里,男孩儿没有前程似锦的未来,没有高档奢华的生活,他过着最普通甚至有些穷困的日子。一天,男孩儿和女孩儿遇见并恋爱了!

在又一个独自一人的新年,女孩儿约男孩儿去野营,选择一起度过新年,当晚他们做了要承担责任的事情。不久,女孩儿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找到男孩儿商量,抱着惶恐不安的心情,他们找到一家私人诊所做堕胎手术。当女孩儿看着一件又一件器械摆出来时,她疯也似的冲出诊所,扑进等候在外紧张焦虑的男孩儿怀中,他们决定留下这个孩子!

在与父母的一番争吵之后,两个相爱的人,选择了私奔。躲在乡下一片废弃的村庄里,过着窘困,简陋的生活。男孩儿还为了养活女孩儿开始四处打工,他做过工地的杂工、做过送煤气的搬运工、洗过车,却被地痞殴打,还迫不得已偷过东西。女孩儿每天在家洗衣做饭,偶尔去荒地里挖些野菜红薯之类的东西裹腹,她还挺着大肚子踩着竹梯去修补漏水的房顶。日子过的很苦,为了一些自己捕捞的海鲜,两个人互相推让着,都舍不得吃。一度觉得彼此已经无话,日子已经过的乏味,却在幻想孩子的时候又重获信心。

整个故事叙述的很真挚、很生活,有时候还有些幽默,却实实在在的感人。时下很多人做了相同的事情,结局却大不相同,也许有奉子成婚的,可更多的是一堕了之,然后两人再因为感情的变故分开,搞得伤痕累累不欢而散。就像女孩儿父亲最后说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曾年轻过,为年轻也付出过代价,可他为男孩儿的这份负责,这份力所能及的责任感到钦佩。我却为之感动,为了他们的坚持和对彼此以及对孩子的负责精神所感动!

责任这个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它,或者只记得对自己那份而忘记了对别人也应该负有的那份。如果每一个都像女孩儿和男孩儿那样为了责任而执着,是不是每一段爱情都会很幸福?

3、中国机长观后感

《中国机长》观后感(一)

文/王凯琳

今天我和妈妈利用下午学校放假的空闲时间去看了一部电影——《中国机长》。

我应该都知道《中国机长》是一部空难影片,这部影片是根据川航3u8633航空事故改编。讲述了川航3u8633民航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中直面强风、低温、座舱试压的多重考验的故事。

川航3u8633航班的成功降落,确实是航空史上的一次值得铭记的事件,在8633航班从失联到安全降落的过程中,指挥部门迅速作出反应,安防人员、医务人员等严阵以待,乘务人员积极维护秩序。机长及副驾驶员在人类的体能边缘挑战自己,完成使命与担党的一系列的配合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在灾难面前,我们人类表现的那么脆弱,却又是那么的强大。每个人都肩负着家庭的责任,每一个岗位都肩负着国家的使命。所以请珍爱生命,敬畏岗位,敬畏规则。

《中国机长》观后感(二)

文/玉妮

迎国庆,欢度佳节。陪伴家人去电影院看《中国机长》电影。

机长刘传健临出发前,向六岁的女儿承诺,晚上回来,为她过六岁生日。

重庆飞往拉萨3u8366次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遭遇高压气流影响,致使飞机驾驶室前窗外玻璃炸裂,飞机机身颠簸震荡,119名乘客及9名乘务人员命悬一线的故事。

飞机驾驶室挡风玻璃被吹掉的一刹那,副驾驶员徐奕辰,腾空而起,上半身被悬挂机仓外。9000米高度,零下40度啊!风呼啸着,怒吼着,仿佛倾刻间要吞噬徐奕辰的生命。好在,他紧系安全带,机长一面应对突发情况,一边用手拽住徐奕辰。

飞机出现险情,牵动着地面上无数人心,打开绿色通道,拯救飞机的感人场景。到处都是呼叫“3u8366”,心弦紧绷,牵挂重重,传递着工作人员之间的大爱无彊,生命对生命的呵护与尊重。

飞机获准飞向成都后,失联了。电闪雷鸣,乌云滚滚,高压气流等恶劣气候,造成了飞机一直在盘旋,不敢突破密布的乌云,像陷入“八挂阵”似的。

机长陷入回忆,女儿过生日的场景,女儿天真的笑脸。那一刻,我泪流满面,人在突发意外时,所暴露的情感,是心灵深处最真实的牵挂,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己的骨肉啊!也是支撑机长拼命博击困难的唯一勇气!

千钧一发时,是机长的女儿唤醒了机长,一定要活着回去,一定要陪女儿过生日。机长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长年累月积累的经验,临危不惧,当机立断,从云层变化中找出一条缝隙,穿越过去。冰雹噼呖啪啦砸在身上,闪电一次又一次划破耳膜。

乘客们惊慌失措,恐惧不安,满眼绝望,满心祈祷。乘务人员温馨提示“请带上氧气罩,保持正常呼吸”并且帮助所有的人戴上氧气罩。

当行旅箱飞了出来,乘务人员也飞了起来,重重地落在走廓道上。乘客们像沸水里的鱼,拼命挣扎着,尖叫着,怒吼着,欲冲向驾驶室。乘务人员强忍着不适,不断安慰狂燥悲观的乘客。“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请您相信我们”一位老革命军人,一声吼,“听从指挥,稍安勿燥”。

瞬间,平息了一场闹剧。乘务人员继续宽慰大家:“我们也是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家人, 我们的父母在等着我们,我们的儿女也在等着我们”生死关头,见证了人性的温暖。彼此站在同一条战线上,鼓励,关怀,慰问,竖起一个个大拇指。

机长凭借高超技术,冲出群山空压气流,历尽艰辛,终于降落成都机场。保证了128人生命安全,扭转了意外险情。真的是死里逃生,惊心动魄啊!

什么是爱国教育?怎么才算爱国?没有国就没有家,国家的幸福是通过一个个家庭幸福来展现。在灾难面前,凝聚一心,齐心协力对抗灾难,战胜险情,就是最好的报效国家,热爱祖国的方式!

影片后显示,这是2018年5月14日真实事件改编。震慑人心,劫后余生啊!

影片里,有无数感人的画面,传递着爱,传递着正能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得格外美好!

尤其危难之时,处处彰显着祖国的强大,团结,勇敢,奋斗的精神面貌!值得拥有的一部爱国电影!

《中国机长》观后感(三)

文/云仙子

今天下午,冒雨去观看电影《中国机长》。电影院里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绵绵秋雨也阻止不了人们观影的热情。

电影《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英雄机组的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张涵予主演的机长原型就是四川航3u8633的“英雄机长”的刘传健。在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驾驶舱瞬间释压,气温降到零下40度,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

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机长刘传健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精湛的专业技能、扎实的操作功底,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全飞机119名乘客的高度责任感,与全体机组人员并肩作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冲破艰难险阻,根据自己的准确判断和正确操作将飞机平稳安全降落,创造了人类航空史上的奇迹。

机长刘传健被大家称赞为“英雄”、“中国版萨利机长”;机组全体人员也荣获“中国民航英”英雄机组”这一特殊荣誉,获得人们的赞扬和尊敬。

《中国机长》场面宏大,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电影很震撼!很棒!中国机长和全体乘务员临危不惧,恪尽职守,团结协作,勤奋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大无畏的顽强拼搏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先进事迹,弘扬英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将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国庆期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三部主旋律影片掀起观影热潮,票房创造历史新高,成为“史上最强国庆档”。这几部影片,增强人们向上向善的力量,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激发着观众强烈的爱国热情与家国情怀,同时,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

我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们,要学习刘传健等全体机组人员在危急关头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他们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勇于担当的高尚品质。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乐于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4、建党伟业的观后感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一)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万众瞩目的献礼电影《建党伟业》终于如期公映了。今天我十分荣幸观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建党伟业》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拉开的辛亥革命开始,至1921年6、7月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时止,虽然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虽然历史事件众多,知名人物众多,然而电影《建党伟业》却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可以说整部电影删繁就简,详略得当,节奏合理,看到悲壮处让我禁不住扼腕长叹,如国民党先驱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遭遇特务暗杀身亡,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看到紧张处直让我为剧中人的命运直捏一把冷汗,如年轻的朱德率军在棉花坡与吴佩孚的激战;看到哭笑不得处直让我感慨莫名,如张勋被溥杰戏弄,在皇宫里丑态百出地放风筝;看到动情处让我情难自已,眼眶濡湿,如蔡锷与小凤仙车站离别情景,蔡锷将军貌似平静地与小凤仙话别,然而那缓缓流下的眼泪却已经无声地告诉小凤仙,他是怎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将军!看到温馨处让我心生羡慕,默默祝福相爱的人幸福绵长,如年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简单婚礼,毛泽东坦诚告诉自己的新婚妻子:“做我的媳妇,是要吃苦的,跟了我,从此就没有了安生的日子……”,然而杨开慧却无限深情地回答他:“我愿意。”最简单的台词却道出了最真挚的爱情,让我焉能不深受感动?!

最让我感到血脉贲张、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消息传来,举国震动,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终于把满腔爱国热情迸发出来,他们以无所畏惧的姿态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继而火烧赵家楼、痛殴卖国贼;青年学子的拳拳爱国心震撼激扬、感昭日月,不仅在视觉上冲击着我,更在在心灵上感动着我,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最让我肃然起敬,钦佩动容的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推荐代表奔赴上海召开会议,这些青年才俊怀抱着共同的理想和主义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共同缔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党,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这个叫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他们为了召开一次会议还得东躲西藏,谁又能料到,这个年轻而力量单薄的政党,却在二十八年之后成为新中国的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此走上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

通过观看这部《建党伟业》,我们再一次形象地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党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处于列强环饲的旧中国,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无数仁人志士在黑暗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最终他们发现,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影片的结尾真美啊:在那水气氤氲、朦胧迷离的嘉兴湖面上,年轻苗条的王会悟身着粉色碎花旗袍,手撑油纸伞坐在船头上,为这群焕发着年轻活力的共产党人放风;船里面,先是一个人,继而是一群人的声音,他们缓缓唱起铿锵有力的《国际歌》,打破了这山水江南纯朴的宁静,历史的传奇在山水中若隐若现……

一路曲折一路歌,从当年建党之初的五十多名党员到今天拥有将近八千万党员,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丰功伟绩的九十年,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为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观看《建党伟业》,重温中国共产党建党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崇高的信仰,以及他们为了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执着地去努力奋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们的革命精神所感动,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礼,思想境界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我想诚恳地说一句:《建党伟业》真的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部让你感动的电影,一部成功的电影!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品味眼前幸福的人生!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二)

电影《建党伟业》为什么要召集包括周润发、刘烨等178位知名演员参演的答案,或许在韩三平导演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的立场中可以找到,更可以在一亿票房的预期中找到。《建党伟业》继《建国大业》后,又一部集两岸三地众多明星的“主旋律”影片即将被主旋律推向世界,“展现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以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用光影色彩和明星脸蛋串连起来是不是值一个亿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认知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对后代们。当然,作为90周年献礼片,也许,至少主创人员要的正是这个认知影响。于是,我们也只好被主旋。

60多年前的1949,国际上“中国人来了!”的惊呼是基于一个事实,中国共产党是坚决主张民族平等,国家平等,人与人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勿可置疑,60多年后的今天,国际上又响起“中国人来了!”的惊呼,但似乎不仅仅是基于中国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世界,与我们自己,都有着艰难的中国思考。

最新的思考答案来自即将卸职的美国防长。香格里拉对话在新加坡开幕前夜,6月2日,前往与会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专机上对随行记者们大谈中美关系,软中带硬又踌躇满志。一方面称“美国不想遏制中国发展”、“中国现在是将来也是全球性力量”;另一方面他警告中国“不要学习苏联”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并重申美国的军费缩减不会导致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的削弱。盖茨将在本月底从防长位置退休,他说自己对在布什、奥巴马政府任职期间中美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但中美军事关系仍有“发展空间”……盖茨先生也许是理想主义的民族英雄,或者是美国精神的精英中的精英,所以在中国不挑战美国霸权的余音未消时,居安思危,向中国发出警告。惜夫,时也,势也。

二战结束美苏冷战,到80年代保守派里根上台前,基本上为苏联不断主动进攻美国被动防守。苏联在世界各个地区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展开斗争,不断给美国巨大压力。在欧洲、中东、非洲、亚洲等诸多地区取得优势,甚至美国被苏联枪逼家门,出现了古巴导弹事件。现在,一个快要成为定式的思维弥散在全世界,美国用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但历史是,里根上台后,作为强硬的右翼保守派,虽主动展开行动,利用因为军备竞赛苏联经济出现持续的大规模失血,利用苏联违背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大搞霸权主义,甚至为敌中国等等与美国斗争的逆向因素,的确扭转了当时美国在冷战中处处被动的局面,但离“战胜苏联”或“拖垮苏联”都非常遥远。苏联最终垮在何处,美国也许是最权威的主旋律解读所在。“抛弃共产主义而自由化”,戈尔巴乔夫获得诺奖的“贡献”,被许多美国学者认定为苏欧崩溃的根本原因。“失去信仰的苏联根本没有资格成为美国的对手”,经济手段只是战略格局中的战术。世界由多元构成,但人却始终由两元构成,精神加物质或物质加精神,最终统一在多元和谐必先两元和谐这一基础上。

盖茨先生无疑代表着美国精英的中国思考,警告中国不要学苏联时的傲慢显然不属于个人性格。但他忽略了逻辑前提,现在是谁在学苏联?虽然美国自身经济问题非常严重,但是其军费开支始终占gdp比例高达4%以上,而中国只有2%左右。当然这不足以反映问题的实质。军备竞赛在某种情况下不一定是坏事,你们美国对苏联的胜利不是从当年一直证明到现在吗?军备竞赛只对失败者是坏事,或失控的全面军备竞赛才是坏事,这不该在美国思维之外的常识,盖茨先生拿来幽默真正是绝对幽默!美国在中国周边“不断军事靠前部署”,压迫遏制中国,甚至由希拉里不断向中国放狠话要中国放弃“徒劳”,是为了给中国人民民主自由?不是重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当下急需降低军费开支恢复经济?军备竞赛在有利于美国军工资本集团利益的同时,也对美国整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中国思考在这里更容易与美国思考质换。当前的时与势,恰恰是中国发展军事力量,将刺激美国军工资本及右翼势力逼迫美国政府加大军费投入,或降低美国政府减少军费投入的努力,奥巴马更加欲哭无泪——这必将损害美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当然不应该学苏联,解决好国内民生、民主始终是建党之伟业,不顾自己现实与美国展开全面的军备竞赛的做法肯定是疯子,但放弃发展军事力量肯定是傻子。笔者从美国思维中得到的启示是,或许中国在近些年里高调的、有限度的发展军事,在前沿领域,及美国军费开支的某些大项目上加大刺激美国的力度,甚至展现一些美国不得不花大钱来进行竞赛的军事装备、军事领域、军事体系,迫使其增加或保持相应投入,使美国无法有效降低军事投入,拖延美国经济复苏速度,也许一二十年后,中美有一个真是前“苏联”!

90年的建党伟业,让共产主义幽灵在万众心中徘徊。中国同世界都无法逃避的艰难的中国思考,从921年一直延续到现在。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三)

影片上映的第二天,公司便组织员工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影片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

在这十年间发生了许多值得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但却没有亲身经历过。而今这部影片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让我深切体会到一代仁人志士、热血青年激荡的爱国之心和中国共产党建党道路的艰辛与历史必然。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却要在巴黎和会上接受屈辱条件,中国人民两千年被封建压制的怒火终于爆发了。()“五四”运动从北京大学学生开始,发展成一场波及全国工人、学生、知识界的广泛范围的爱国运动,示威、游行、火烧赵家楼,痛诉卖国贼,一幕幕震撼激扬的爱国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视觉、听觉上的感染力犹在眼前。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亲自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他们从扫除封建旧文化、建立科学新文化,高举科学、民主的伟大旗帜,教育工人、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吸取俄国革命成功经验,站在历史的潮头,为推动中国革命进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建立了不朽功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绝不是偶然的,是中国历史进步的必然,也是中国革命觉醒的重大标志。1921年7月23日,13名当时代表全国各地党组织的优秀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等,来到上海举行了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大”代表了当时全国50多名党员,但它是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情,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肩负起了拯救中华民族的重任,担当起领导全国人民推翻封建旧制,建立民主、自由、文明、进步的、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国家的历史责任。

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就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身上,担负着救亡图存、改写历史的大任。正是这批年轻人,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描绘出了新生的中国,谱写了一曲瑰伟壮丽的文明之歌。虽然他们也曾迷茫和彷徨,但他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和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神。

犹记片尾时,共产党员代表们在红船上开完会以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歌》时,大家的眼睛都噙满着幸福泪水,他们的双眸炯炯有神,充满着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殷切希望,令人感动。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他们当年的奋斗和努力所创造。党是中国人民坚强的臂膀,是中国的中流砥柱,是中国人民的脊梁。我会一直抱着感恩的心努力工作,跟随着党的步伐,向着正确的方向一路前进,为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