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你的生活,只需做好三件事_杰出父母努力做好三件事

1、掌控你的生活,只需做好三件事

掌控你的生活,只需做好三件事

文/静老板

约翰·列侬说,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每个人都想被生活温柔相待,但生活却总在刁难我们,让我们忧虑重重。烦恼层出不穷,按下了葫芦起来瓢,解决一个问题又出现另一个,让人有些应接不暇,力不从心。这是大多数人生活里的常态。

生活不易,人生实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我们被生活推着走,被动地生活,让我们疲于应付。每个人都想着能够掌控生活,在生活中占据主动。做好这三件事,让我们告别生存,拥抱生活。

1、确立目标,过滤掉无意义的努力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该驶向哪一个港口,那么任何地方吹来的风都不会是顺风。这是《塔木德经》中说的一句话。

茫茫大海中,有一处灯塔,航船才不会迷路,才会开足马力奔着灯塔前进;漫漫人生路,有明确的目标,才会让我们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全力以赴。

美国作家奥格·曼狄诺说:“一颗种子可以孕育出一大片森林。”有了目标,生活才有了方向,有了奔头和希望,才会激发出人无限的潜力和战斗力。

43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夫妻被坍塌的废墟压在底下,惊吓和饥渴让他们虚弱无力,丈夫摸到了一把菜刀,用刀砍他们周围的石板,想挖出一条生路。“当当当”的砍凿声,让妻子充满了希望,觉得离出去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菜刀砍在坚硬的水泥板上,只砍下了一些灰尘,可丈夫并没有告诉妻子,仍不停地砍着,嘴里说着“快了,快出去了”……三天后,夫妻俩被救了出来。在这三天里,出去的目标,激发了他们的斗志,最终让他们活了下来。

有了生活的目标,我们才明白,为了掌控我们的生活,什么样子的努力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努力是无意义的,要放弃掉。

2、做好规划,遥不可及的未来就藏在每一个当下

“有的人在一步步忙着死,而有的人在一步步忙着活”,这是《肖生克的救赎》主人公安迪诠释的一个道理。

被冤入狱,到一步步部署着逃离监狱,并用一个莫须有的身份为自己“洗白”,还拥有了巨额财富,安迪用了20年,筹划了在监狱里挖一个洞逃出来。这其中的核心就是规划,缜密的规划。

当你有了规划,人生才不会迷茫。有了人生的规划,我们不仅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更清楚自己下一步所要迈出的方向。

饭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我们未来生活的模样,就藏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所以,从现在开始规划我们生活的主线,一步一步走下去,就能逐渐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

规划可以将未来遥不可及的目标拉近到我们面前,可以让我们完成很多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离掌控生活越来越近。

3、行动力强,有力地远离疲于奔命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头脑中都会冒出很多金点子,头一天晚上想干这个,规划一番,觉得前途一片光明,而到了第二天起床后,就纷纷抛诸脑后,依旧挤着上班高峰的公交车、地铁去上班,又麻木地混一天。

目标再美、规划再好,没有行动力,一切都白费。

诗人汪国真说,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行动了,才会有成功的可能,不行动,只能算你自己的冥想。即使行动时会发现方向错了,那又有什么要紧呢?

有人曾说“你是个小雪球,你拿不准自己应该朝哪里滚,但是你不妨先滚起来,反正到处都是雪,滚到哪里都能让自己变厚。

你也许绕远了,或者后来发现方向错了,但是你终究强大了,最后变成了一个大雪球。

变大了以后,再往你想去的地方滚,总会快一些!”

所以,先行动起来吧,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目标明确,规划完备,行动力强,这样的我们,足够优秀。

日复一日,我们会走上一条让自己不断精进的路。每一次的上路,都会为我们积蓄更多掌控生活的底气和能力,于是,生活会漾起笑脸,对你温柔以待。

来源:遇见宁静(id:yjnj006)

2、杰出父母努力做好三件事

杰出父母努力做好三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名人名言  )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3、让孩子优秀,父母必须做好三件事

让孩子优秀父母必须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2、孩子厌学是有原因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 https://)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第三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推荐阅读:[激励孩子的几句话] [父母给孩子新学期寄语]

4、假如你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假如你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自己的状态即将在2014年迎来第5次重大变化。此前的4次,分别是一份新工作、因为一些变故辞职在家全职陪产、谋划自己牵头创业、以及儿子降生。

当我在2014年年初迎来一份新工作的时候,我原本的计划是至少干它个一年半载,结果,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因为各种突发和不可预计的,既有主观也有客观的原因让我不得不选择离开,开始了一段全职在家陪产的时光。

在我全职在家陪产3个多月后终于迎来儿子的降生时,我们一家人原本都期望着从此进入一段新的幸福安宁的时光,却未曾想到小企鹅在生下来不到6小时的时候就被抱进了新生儿监护病房,此后一度还因为病情严重转院,即便是在出院回家后,也一再出现了很多让我们始料未及的状况,令我们揪心不已。

当我开始全力谋划自己牵头创业的时候,我一度对这件事给予了极大的期待和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但却在随后因为孩子诞生前后的一系列事情让我意识到牵头创业这件事与我当前的很多状态间是存在冲突的,并必须就此作出一个在当下更加遵从自己内心的决定。

你知道,人们总是试图要掌控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可以如预料般得到自己预期中的结果,并乐于把那种成功达成了自己期待中的状态视为“成功”,但更多的时候,这种努力总是徒劳的。

你会发现,在更多的时候,生活会更接近于这样的状态:你总是会满怀希望和憧憬的奔赴前行,却也总会被各种预料之外的意外和变故搞得措手不及疲于应付。

就好比我们原本是满怀憧憬的准备要迎接一个小生命的出生,却始料未及的被半路杀出的一个叫做“dandy-walker”的家伙搞得身心俱疲焦头烂额不堪重负;又好比我原本已经踌躇满志满心期待的准备开始一段全力创业的旅程,却因为各种突发的情况不得不一再把这个念想从尽力兼顾变成推迟再变成更改直到最后完全打消。

于是问题来了——如果你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你的努力多半会并不会得到你预期中的结果,就已经知道你的生活是自己所无法掌控的,这种努力的意义将何在?

我猜,这里或许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答案是:唯有已经全力以赴,才可以坦然放手。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3个月前我们正面临是不是要把小企鹅留下的痛苦抉择时的某天,我收到一位朋友发来的信息,她说:只有尽过最大努力的人才有资格放弃。这句话几乎是直击我的内心。

回想我正式决定放下自主创业念头的那个时刻,虽然在之前也曾犹豫良久,但在真正做出决定的那一瞬间,我可以说,我是无比坦然的。

不为别的,只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自认已经尽到了我所能做的努力。有了这些努力,至少我已不至于在将来回想起这个瞬间时满是遗憾。

再多“成功”与“成就”,也比不上内心平静的自在舒坦。又或者说,那些“成功”与“成就”,本就应该是更好的为了自己而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我的朋友,也是我的前老板,他多年来为自己的事业和期待打拼,顾及家中太太儿子颇少。在我离职之后我们曾有一次私下聚餐,饭桌上我问起他:你这么拼,陪伴儿子的时间这么少,不觉得遗憾亏欠么?

他答:这么拼正是为了将来给他一个好的答案,假如将来你只能告诉他你是为了他而放弃了自己想做的事,我不觉得那是一个好的答案。

对于他当时的回答,我一直心有戚戚。

每个人总是会经历一段持续很久的“活在束缚中”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只是为了要达成那个在很多人眼中带有光环和象征意义的目标而已。

直到某一天,你突然灵光一闪冲破了这重束缚,你会顿时发现,拼一把,努力一把,全力以赴一把,并不是真的为了得到,而只是为了求一心安理得坦然自若内心平静。

若换一种说法,似乎也可以讲,这是让我们获得真正自由的唯一途径。你会慢慢发现,我们所拥有的最大自由,是改变自己以应对外部世界的自由,这种自由将让你无时无刻都会充满力量。

假如你正饱受这个世界的束缚之苦,却未曾全力以赴的尝试过去改变现状,你一定是不自由的。同样,假如你在发现自己已经拼尽全力却仍然对于改变世界感到无能为力从而就此活在阴影下饱受煎熬,你也同样是不自由的。

两者中的无论哪一种,其本质都是未能摆脱这个世界试图强加于你身上的镣铐。

第二,付出与努力是为了意料之外的发现,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得到。

我一直觉得,如果生命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过程,那会变得很无趣。

我也一直觉得,你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是不能被给予和创造,而只能去发现的。

生命中的意外无处不在。有的意外属性向好,那叫做惊喜,你只需去享受。

有的意外属性向坏,需要你施展浑身解数闪转腾挪才能避开,那叫做试炼,你需要调整状态确保自己可以在它面前技高一筹,并在应对和战胜它的过程中获得提升和好的体验。

还有的意外,属性向坏,且避无可避,那叫做劫数,在它面前,你只能用尽全部心力去经受。但,若你能够保有一颗发现和领悟的心,一旦劫数度尽,往往能够找到很多光芒万丈耀眼无比的东西。

好比此前的几个月中,我本来有着一套自己按部就班的计划,但却一一被各种意外和劫数所打乱,但也正是在那些完全无法预计的,彷徨于要不要留下小企鹅的日子里,那些小企鹅出生后就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需要每天去给他送奶和反复跟医生沟通的日子里,还有小企鹅出院回家后多次出现不适需要经常抱他陪他和为他焦急的日子里,我觉得我得到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很多东西,那是有关于生命、选择和爱的领悟。

乔布斯有一句话,从我真正理解以来就一直令我印象深刻,他说:你无法把还没有画出的点连接起来,只能把已经画出的点连接起来。

我们当中有一部分人,他们总会试着在还没有下笔时就进行大量设想和计划,想要一蹴而就的画出一个完美的圆或方,他们因此总会困苦于自己的画笔无法画出那么完美弧形和线条。

还有另一部分人,则总会先试着再空白的画布上涂抹上星星点点的几笔,再去试图找到一种最好的方式把那些已有的星星点点串联起来,他们因此而总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神来之笔。

正如乔老爷子在自己还是个操蛋青年时只是完全凭借着兴趣而钻研书法,到了合适的时候,他便自然找到了机会把这些曾经的沉淀变成了ios中的那些漂亮的字体和界面。

经历得越多,我似乎越有此感受,规划设计的意义一定是有限的,而追随内心而去做一些你认为是应当要做的事,则会有更大的意义。

只要你做得足够多和足够丰富,终有一天,你一定会发现一些无法预计到的机会,让你可以把你生命中那些你已经画出的点连接起来。

至少,对于我而言,我当下越来越多的选择,都早已不再是规划和计划,而是把那些我已经画出的点连接起来。

因而,即便明知你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或许你仍然可以总是做好两个准备——第一,为你所希望和期待的事去全力以赴的尝试,那会让你摆脱“遗憾”的陷阱和束缚;第二,假如因为种种你所无法掌控和决定的原因让你的追逐目标之旅变得力有不逮,不妨试着换种视角去选择发现。

要知道,那些你生命中最为美好的事物,往往是不能被给予和创造的,而只能被发现。也要知道,我们所拥有的最大自由,是改变自己以应对外部世界的自由,这种自由一旦拥有,将无人再能够从你手中夺走。

明日起,我将开始一段新的“发现”之旅,这是属于我的自由,我很享受。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