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节日作文_写家乡节日的作文

1、家乡节日作文

家乡节日作文(一)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节日,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而我的家乡——濮阳的春节也别具一格,过得分外热闹。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人们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妈妈用她那勤劳的双手,把家中打扫得一尘不染,焕然一新;爸爸常常出门买菜,家中到处都弥漫着一种饭菜诱人的香气。过春节可是我们这些小朋友最爱的节日之一,我早早就准备好了一大袋炮,以备在过年时玩个痛快,为家中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息。

一转眼,除夕就珊珊来迟。这个晚上将是一年中最快乐的夜晚!站在窗户前向深邃的夜空中望去,五彩缤纷的烟花在空中绽开了它美丽的笑脸,炫丽夺目。好几处的烟花一起冲上天空,让人眼花缭乱。在青石板般的夜空中,还飘飞着很多盏闪烁着橘色亮光的孔明灯,每一盏孔明灯都带着一个家庭对新一年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看电视,一边品尝着丰盛的年夜饭,浓浓的年味儿蔓延到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光闪闪的对联,衬托出了一种祥和而又喜庆的氛围。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多么艰辛,都挡不住人们回家的脚步。走在街上,鞭炮声不绝于耳,小朋友们也换上了新衣裳,玩得不亦乐乎。一连七八天,我都被这种热闹的氛围包围着,这真是新一年的良好开端呀!

我们将带着对新的一年幸福生活的憧憬,走进新春的大门,我爱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节日作文(二)

我的家乡在贵州的一个平凡的乡村,乡村虽然在城市人眼里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的家乡有着许多令人迷恋的地方。单说节日吧,就非常的丰富多彩,每个季度都有节日,每个节日的特点都各不相同,每个节日都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春天来了,满地的嫩草和鲜花尽显它的勃勃生机,一切万象更新,春节也便来了,新春的节日给人的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热闹,在乡村的每个角落,没有了往日的沉寂,更多的是欢歌笑语,人们在尽情地分享着一年了的巨大收获,男女老少,脸上有的是成功的喜悦。

夏日热如火炉,端午节也大大咧咧地如期而至,吃粽子,赛龙舟,雄黄辟邪,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屈原。它包含更多的是文化,就拿粽子来说吧,也颇有文化韵味,粽子包成“心”状,代表的是真心。在端午节早上人们就去给自己的亲朋好友送粽子。送的粽子非常有讲究,送给朋友的粽子里面包一个枣子,代表一心一意、一帆风顺;送给兄弟姊妹的粽子里面包二个枣子,代表二人同心;送给你的恩人的粽子里面包三个枣子,代表你对他的感激之情,与他结识三生有幸;送给同事的粽子里面包四个枣子,代表事(四的谐音)业有成……

总之,家乡的端午节确实显现出它特有的文雅之气。

端午一过,秋姑娘又送来了中秋;每个节日都有它的核心“代言人”,春节的糯米粑粑,端午的粽子,中秋也免不了就是月饼了。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起月饼,明月当空,人们更多的是谈论一家人的欣喜之事,偶尔聊起了嫦娥的故事,嘴边不时吟诵起“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名句来。明月之下,最高兴的要数孩子们了。孩子们提着自己心爱的瓜灯,边走边欣赏起来,孩子们的创造力也许在这瓜灯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了吧。他们在瓜上雕刻了自己如意的图案,有龙腾虎跃,名人名言,奇思妙想。有时还自发组织起来评选最精致的瓜灯,成为“瓜王”,评为“瓜王”的孩子也许是那天夜里最为幸福的吧。

其实,我的家乡每个节日都十分独特,都非常令人向往,人们更多的是迷恋。朋友,你喜欢吗?

家乡节日作文(三)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10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为什么各家要用这样的水洗脸?小孩子要到外面去洗澡呢?据说,在端午节的前晚,月宫里的嫦娥,会让捣了一年药的玉兔,把药撒向人间,让人们洗去疾病和苦难,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这里面还要插上一个小插曲就是,()在月宫上面,我们总是可以看到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有个貌似人形的玉兔总是跪着作捣药的动作,所以在小时候,晚上闹人了,老人们总会哄小孩子说,走走走,到外面看玉兔捣药去,小孩子们总是记得,月宫里的玉兔捣了一年的药,终于在5、4日的晚上悄悄的撒向了人间,所以,小孩子们在5、5的早上,总是争着去外面洗澡,觉得用玉兔撒了药的水来洗澡是件神圣的事情,而没有去外面洗澡的,只有用放在屋外面的水来洗一下脸了!当然,去外面洗澡的孩子,要身体好才行,以免感冒,因为在记忆里,5、5那天的早上,还是很冷的,也听在外面洗了澡的哥哥回来说,洗完,好冷。所以,我和弟弟只有在家用艾叶泡过的水洗脸,那样的水,泡了一夜艾叶后,颜色会变的绿绿的,还伴着一股艾叶特有的香味!用这样的水洗完了脸,心里总是有种安全感,在想:在这一年里,我又是健康的了!

其次,在5、5日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刚刨下来的新鲜的蒜!鸡蛋和蒜在锅里煮时,水里面也要放上艾叶!经过放了艾叶的水一煮,鸡蛋和蒜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是有一股艾叶特有的味道!艾叶同时也是一味中药,具体治什么病,偶就不知道了!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和以往喝的酒要有一点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那就是在酒里面,加了一味雄黄!酒也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因为蛇的颜色就象五色线。戴几天后,把它取下来扔掉,就会变成了蛇,如果戴了几天还不扔掉,会变成了蛇来咬人的!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的艾香!也总是在这天的早上,想起那盆绿绿的艾叶水小心翼翼的神圣的轻拂在脸上的丝丝凉意,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那胸前佩戴着的秀美的各种各样的香囊!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耳朵上引以骄傲的红红的雄黄酒香,也总是在这天早上,想起吃着飘有艾香的鸡蛋直到把肚皮撑的鼓鼓的还要在兜里揣一个去上学!也总是在这一天,想起妈妈编的美丽的五色线与小朋友们比谁的漂亮时彼此羡慕的眼光!也总是在这一天,深深的,想起我的家门,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在家的幸福时光!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祝同我一样远在他乡的哥嫂节日快乐!

2、写家乡节日的作文

写家乡节日的作文(一)

元宵节是我喜欢的节日之一。这一天,吃元宵,看烟花、花灯和礼花,和家里的亲人在一起,欢欢乐乐。特别是元宵节的夜晚,夜空中五彩的烟花在欢乐地跳舞,多么沸腾啊!而月亮姐姐静静地站在她们旁边,精心地欣赏烟花的舞姿。哦,文静的月亮姐姐为什么没被邀请跳舞呢?

元宵节的夜晚,太阳刚刚落下来,响彻云天的鞭炮声就从楼外传了进来。妈妈在厨房里做饭,饭都快做好了,在书房里,我已经闻到了香味,好馋人啊!“开饭”妈妈高兴地一声令下,我小鸟一样地来到饭厅的餐桌旁,哇,好丰盛的晚餐呀。满桌的饭菜和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已经让我兴奋不已,吃过饭后,妈妈和爸爸说要出去看元宵节烟花,好高兴喔,我都有点忘乎所以了。

来到了大街上,街上灯火通明,烟花映天,只见人们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天上不时绽放出五彩的烟花,这一朵那一簇的,特别漂亮,有红的、绿的、蓝的、粉的、金黄的……五彩缤纷。我想,好多人都和我的心情一样,像这夜空中的元宵节烟花,心花怒放。

我们终于走到了体育场。哇塞,元宵节的晚上,这里的人好多好多呀,灯,一盏,两盏,三盏,四盏……好多呀,我都快数不过来了。那个是亭亭玉立的荷花,含苞待放;那个是财神,乐呵呵地坐在那里;那头小牛最受欢迎,这个孩子摸摸它的头,那个孩子摸摸他的脑袋,最后再和它合张影。

元宵夜的月亮姐姐大胆了一些,把自己身边的云儿都给吹跑了,只剩下她文文静静地看着天下的人们。她摘下了自己神秘的面纱,让人们把他的美丽看个够。哦,夜空中出现了几个不明物体,是飞蛾?是大星星?是灯笼?还是飞碟?喔,那是新玩意儿——孔明灯,这边有一个,哎,哎,那边还有一个,看着看着,原来有好多呀,越来越多。红灯笼一样的孔明灯在夜空中飞,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越飞越小,直到模糊得看不见影。人们都有点激动,拿出手机拍摄,只为留下她的靓影。

轰隆一声,礼花像一条蛇窜上深蓝色的天空,顿时在天上绽开,像一个大菊花,瞬间又消失了。接着,礼花接二连三地升上夜空,有的像彩带,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一个个的心,我又觉得那个像一只水晶鞋。元宵节之夜的天空成了烟花的海洋,百花齐放,好不漂亮啊!

欢乐的元宵节,美丽无比的烟花,元宵节——烟花,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幸福,带来了生活的美好,也给我们孩子们留下了快乐的童年。

写家乡节日的作文(二)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个节日,在外工作的人们无论离家多远,都会千方百计的回到父母的身边渡过个团圆的节日。于日,即使每年的春节都是在严冬中来临,但到处都张灯结彩,家家都贴春联,挂大红灯笼,到处都充满着节日气氛,所以再冷的天气,人们也感觉不到了。

我最喜欢过春节了,因为每年的春节我都和爸爸、妈妈回白山的奶奶家过年,我还可以有新衣服穿,还能得到压岁钱。

今年的春节也和往年一样,我们回到了奶奶家过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他们都在忙着包饺子的准备工作,不一会儿,包饺子用的面、馅都拿到了桌子上,奶奶还拿上来几个小碗,里边有的装着几个硬币、有的装着点糖、有的装着点豆腐。看见这些平时包饺子用不到的东西,我好奇的问奶奶:“这些是干什么用的呀?是往饺子包的吗?”奶奶笑着说:“是呀。”“那有什么用处呢?”我问。奶奶回答说:“这些都是吉祥的象征,硬币象征着明年财源滚滚;糖象征着明年的生活甜甜蜜蜜;豆腐象征着福气多多。把它们少放几个在饺子里,吃到的人在新的一年会吉祥如意。”我点点了头说:“原来有这么多的习俗呀,那我硬币、糖、豆腐都要吃到。”妈妈他们大笑着说:“那你可要多吃点才行呀。”看着奶奶和妈妈他们在快速着包饺子,我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心动不如行动,我走到桌子边拿起了饺子皮儿,包起了饺子。包第一个的时候,馅放得太多了,馅都露出来了,我把这个饺子放到一边,等着妈妈来处理。包第二个的时候,馅放得太少了,但妈妈说;“这个饺子包的很漂亮。”经过前两次的教训,我包的饺子越来越好,动作也越来越熟练,包的饺子象一个个“小元宝”。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听着窗外一阵阵的鞭炮声,吃着我自己包的“小元宝”饺子,我心里美滋滋的,真希望每天都过年呀!

写家乡节日的作文(三)

从五千年的历史深处走来,从世世代代人们的憧憬走来,从全国各族人们的笑容中走来……年,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年,是红红火火的,是干醇浓厚的。她是美味可口的年饭,是琳琅满目的年货,是色彩斑斓的烟火,是崭新漂亮的衣服,是亲朋好友的快乐聚首——年,让人随手都能触摸到欢乐和温情。

温情、快乐和充满民间色彩的年味无疑是最“正宗”的,所以,北方的年味也就特别的浓厚。过了腊八,新年的气象就如柳条吐嫩芽般的萌现了,孩子们开始期盼新年的来到,零零星星的爆竹声就是盼年的最好体现。等到“小年”的来临,年的气息就像热油沸腾起来,人们开始置办年货,包饺子,做年糕,年就在人们的忙碌中粉墨登场了。()

大年三十,无疑把过年的热闹氛围推向了高潮。三十这一天,市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到处喜气洋洋,一派节日的气氛。到了中午,散发着墨香的春联就哗拉拉地挂到了家家户户的门上,大街小巷成了红色的海洋,浓香的年味让人为之醉倒,“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联,是中国年文化的独特体裁,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全都在春联里体现了。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夜,无疑是过年这出大戏的最高潮部分。这一夜,家家户户都围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聊些家常,感受着浓浓的亲情。除夕夜,大家都是不睡的,这就叫“守岁”,守住旧年的平安,快乐,幸福,健康,守住旧年的一切美好事物。这一夜,人们会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体验全国人民共享的欢乐胜宴,也会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等不同方式,表达着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十二点时,人们期盼以久的新年钟声终于敲响了!那一刻,家家户户的爆竹烟火骤然响起,好似电闪雷鸣接踵而至,又好似万马奔腾,气壮山河,大地都为之颤动,声浪一阵高过一阵。“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一刻,是举国欢庆的时刻,多少欢乐,多少温馨,多少感慨,多少激动,多少追忆,多少梦想,都在这一刻,翻开了新的一页。

年,是一个新的台阶,让人们告别从前,走进一个全新的时代;年,是一个新的章节,让人们在这张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年,是一把新的钥匙,让人们用这把钥匙,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

这,就是我们的年,富有中国特色的,祥和喜庆、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3、我家乡的节日作文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一)

端午节又要到了,从我到了北京以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

在哈尔滨,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松花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老马会给我买一个好看的荷包和扫帚挂在身上,而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果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上了初中高中,同学们提前很久就会计算端午节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边玩一个通宵。这个时候江南、江心岛、江北都会灯火通明,年轻人拿着充气塑胶棒互相追打,闪闪发光的项链、戒指都很受欢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将,还有人放鞭炮,这样的民间庆祝活动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学就很少去江边赶这个热闹了,记得同学去玩通宵之后趁我熟睡给我绑上了五彩线,结果掉颜色弄得满手的彩色,真得很怀念。上了研究生之后,北京对于端午节并没有很大的庆祝活动,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几个粽子应节。

如今,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让奶奶给我绑五彩线,想让老妈带我去江边买荷包小扫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叶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芦挂在我们家的门前。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二)

家乡的习俗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铜陵市,那儿的习俗可多了,就先说说春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吧。 春节早上,要先洗澡,洗完澡后全身换上新衣服。快到中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烧年夜饭。不一会儿就散发出了,浓浓的香味。一会儿我们全家老少团团圆圆就座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饭,非常热闹,开心。吃完年夜饭,可以去外面玩一会儿。到了晚上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个通宵了,我们这儿叫守岁。也就是所谓的过年了,也叫春节。 每当清明节到来时,我们都会烧宣纸和冥币来思念已经去世的人,这时我还会想起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的家乡习俗还是挺有趣的吧!

我家乡的节日作文(三)

家乡的节日习俗——“做大岁”全国最热闹的节日要数春节了!每当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要“门迎百福,户纳千祥”,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可是家乡也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春节习俗,如:廿二十五的“二十五日头”;廿二十八的做红团;正月初二的“探亡日”;还有正月初五的“做大岁”……但其中最令人难忘的要数“做大岁”了。看到这,你肯定要发问了——为什么仙游过节时要“做大岁”呢?那还得从戚继光抗倭说起。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兴化,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兴化城的陷落惊动朝廷,这是自有倭患以来被攻陷的第一个府城。()嘉靖皇帝罢免了福建总兵游震得,从浙东调回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官,配合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会同剿倭。戚继光多次来莆田抗倭,拯救百姓于水火。期间共占领倭营60多座,歼灭敌兵4000多人。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五重新过年团圆。为了纪念这个惨痛的教训和缅怀抗倭英雄戚继光的英勇事迹,大家便把正月初五(莆田是初四)定为“做大岁”。家乡的“做大岁”跟除夕夜一样隆重。街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鞭炮声连绵不断,好似一片片五彩缤纷的雪片,烟花焰火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家家户户,其乐融融,亲戚朋友都团聚一堂,酒酣耳乐后,谈天说地,共享这难得的节日。最开心的是小孩子,玩爆竹;放烟花……满街都是他们的身影,满街都是他们的欢声笑语。这不正是应了一句话“千门万户笑过年,满天烟花引凤凰”吗?这就是令我难忘的家乡习俗——“做大岁”,它不仅具有浓厚的家乡特色,还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可随着时间的漂移,家乡“做大岁”等许多习俗却逐渐被人淡忘了。我希望有关部门能多加重视,继续发扬这些独特的节日习俗,让这些习俗成为家乡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4、家乡节日习俗作文

家乡节日习俗作文(一)

春节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脚步,欢天喜地来和我们欢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店铺也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炸丸子,做藕夹……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最受欢迎的颜色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红包……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小孩儿呢?则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去放炮竹烟花,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无数烟花绽放空中,描绘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

“吃饭啰!”“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孩子们吃着,笑着,嚷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家欢天喜地的接过红包,心里盘算着拿多少钱去买玩具,多少钱买文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引吭,过年的气味仍弥漫空中,沁入心田。

家乡节日习俗作文(二)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家乡在石泉,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山会在不同的季节绘制出不同的景色,水会在不同的季节 向你展现出它不同的舞姿,人更是热情好客,不管你们认识与否,只要你需要帮助,他们总是会放下手里的活来帮你。最令人喜欢的不是那的环境,而是那独特的风俗。

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家乡的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大街小巷到到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把作业的烦恼抛到了九霄云外,在大街小巷中快乐的奔跑玩耍,大人们在家准备着年货,街上到处是美食的香味,除夕那天,天刚擦黑,几只烟花就迫不及待的冲向天空,在天空中绽放出朵朵鲜花,除夕之夜还要守岁,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以外,几乎没人睡觉,除此之外除夕还有一项大的活动,就是吃年夜饭,每当此时,在外奔波劳碌了一年的亲人们都会回家感受家的温暖,在吃年夜饭时如果小孩子一不小心打碎盘子,长辈不但不会说你,而且还会愿你岁岁(碎碎)平安。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这就是家乡独特的风俗。

家乡节日习俗作文(三)

家乡的风俗相信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十五过后,到了十六,就开学了,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