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声音高中800字作文_有这样一种声音作文800字

1、有这样一种声音高中800字作文

【篇一:有这样一种声音】

夏日夜里,无尽的躁热推得我辗转反侧,迟迟不能入睡。好容易沉静了些,一声刺耳的蝉鸣突然响起,我再也躺不住了,匆匆起身打开窗户,去寻找这声响的来源。

我向来不喜欢蝉鸣声,蝉总是在草木最茂盛的夏季出现,贪婪地吮吸着树汁,做一个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仅仅拥有那一点狭窄的天空,就得意忘形地尖声鸣叫,在这闷热躁狂的天气里,更显得轻浮与自傲。更恼人的是,就在你凝神沉思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它就会出现,搅得你无法集中精神,就如今晚,吵得我无法入睡,真实可恶极了!

我抄起一根手杖,伸出窗外,敲打窗前的树枝,而它仿佛下定决心要和我玩捉迷藏,我一敲打,蝉鸣声便短暂地消失了,可是不一会儿,它又重新响起。或许我的声音惊动了爸爸,他走到我身边来,按住我挥舞手杖的手,对我说:“你知道蝉为何这样拼命地鸣叫么?”我摇摇头。爸爸接着说:“蝉的幼虫在地下潜伏很长时间,只有等到一个属于它的夏季才会出来,见到太阳,有的蝉为了这个目标甚至会在地下等待十年!”天哪!十年的等待只为这一夏的疯狂,它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在这短暂的生命里,它要尽情地展现生命的灿烂。

蝉声再次响起,我闭上眼睛,屏住呼吸,再次聆听这自然的乐章。这蝉声强劲、坚定、充满朝气,围着寂寥的夜增添一丝生命的活力。蝉在说:“这世界,我来了!”蝉在说:“我灿烂地度过了我生命中充满激情的每一天!”听到这声音,反而使我的脑海一片空灵,蝉都能经过漫长的等待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自己,我拥有比蝉多出不知多少倍的生命,我又怎能不尽自己所能,充实、灿烂地度过每一天呢?

蝉也好,人也罢,天地万物的生命与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何不像蝉一样,发出自己最朴素,最真实的声音,向世界证明我们的存在,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激情与活力?

有这样一种声音,它代表着热情,它代表着生命,它鼓励着我展示自我。它看似聒噪,静下心来,你会发现它是独一无二的生命的乐章。

【篇二:有这样一种声音】

清晨,睁开睡眼,首先看到有些昏暗的天花板,再然后,便听到那阵厚重的脚步声。我知道,那一定是姥爷在客厅踱步的声音,他有早起的习惯。于是我把头埋进被子,再睡,脚步声由远到近,由近到远,像一首怎么也唱不完的歌。

再起床时,已是九点。脚步声在厨房里,然后穿过走廊,在我的房间门口停下来。我坐在床上,一边梳理着自己乱成一团的头发,一边仔细听那声音。那声音不轻快,甚至还有些迟缓,像是谁家生锈了的风铃,无论如何发不出好听的弦音。但那脚步声却很厚实,每一步都是笃定的脚踏实地,让人听了心生温暖。门开了,我看到姥爷那双老旧的棉拖,竟然有些酸楚。“我做了你爱吃的面片汤,你快起来吃吧。”没等我应答,脚步声又向厨房踱去,“我去给你热热饭。”姥爷的声音远远地传过来,像一只最柔软的手,在我心头轻轻地抚摸了一下。

吃过饭,我去叠被子,他去刷碗,我听见他在厨房来回走动的声音。厚重的脚步声和着流水的声响,听起来就像一支最最动听的旋律。

整个上午我都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书写作业,偶尔找出几张cd来,胡乱听着谁的声音在耳朵里弥漫。脚步声听起来很匆忙,一会儿在客厅里散步,一会儿又到他的房间。我于是关了音乐,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倾听姥爷的脚步。那声音不大,每一下都是慢吞吞的,带着老年人特有的迟缓,我甚至听得到他那双老棉拖与地板摩擦产生的微小聒噪。然后我意识到。姥爷老了,他已经没有力气再把腿抬得像以前那么高,他生命的乐曲已经响过了高潮,他厚重踏实的脚步声已经在为最后谢幕做准备了……

我有些想哭,也可能是真掉了眼泪,因为我突然明白,姥爷的脚步声,是属于我和他共同的华彩片段,那不仅是一支曲,也是一种最深刻的提醒——只要他存在,我就心安。

这时,脚步声忽然又响彻在我的房门前,我打开门,看见他端着一碗水果,露出小心翼翼又舒心的微笑:“大姑娘家,也不知道多吃水果,非得端到眼前啊!”我看看他,欲言又止,只是还他一个微笑。

姥爷,其实我是想说,我很爱你。是你那厚重的脚步声踏出了我世界里最美丽的一条路,我愿意和你手牵手,在这条路上,永永远远地走下去。

【篇三:有这样一种声音作文】

上一秒,我的孩子还在我怀里咿呀地唤着“妈妈”,下一秒,便忽然地动山摇…

——题记

这天,我抱起我刚满半岁的女儿准备回娘家。她不知为什么,一路上格外地兴奋,刚刚学会的“妈妈”在她樱桃般的小口中重复了无数遍。这是五月中旬,天气还没有几丝炎热的迹象,现在又是下午正凉爽的时候,带她出门,正好!

忽然,我面前的柏油地面裂开一条大口子,我的余光看到路旁的建筑或向前俯倒或向后翻滚。这是……地震!我的脑中猛然浮现这两个黑体加粗的大字,还没来得及喊出声来,便已没有知觉……

再睁开眼,我的眼前已是一片黑暗。我试图稍微扭动一下身体,却疼得叫出声来。我这才发现,我的右臂被飞来的岩块擦得血肉模糊。右腿也已没有了知觉,想必是压在了某块厚水泥板下了。

“女儿!”我摸遍了自己残肢能触及的所有地方,却没碰到女儿那双粉嫩的小手。作文我发疯似地大叫起来:“女儿!女儿!你在哪!”

回应我的只有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我生来敏感的神经似乎要崩溃了,我受不了这种沉默,我要去找她!我看看自己的右腿,似乎骨头早已断裂,只连着几根筋肉。我极力忍住闻到身旁尸体开始腐烂的味道而想吐的感觉,抓起一块石头,重重地砸向要断的地方,一下、两下……

“妈妈……”随着几声啼哭,我听到了女儿呼唤我的声音!本已精疲力竭的我听到后一咬牙,终于砸断了右腿,便迫不及待地爬向声音的方向。“妈妈、妈妈、妈妈……”声音越来越弱,我在身后长长地拖出一条血路,终于找到了女儿。哦,她一定饿了!她安全地窝在一个三角形的区域,她没有受伤!我连忙摸口袋中的奶瓶,还好没丢,喂进了她的嘴里,看她满足地吸吮起来。

“轰隆隆!”又是一阵巨响,这是余震!我连忙俯跪在这片小小的空间里,把女儿放在身下保护起来。这时,那片坚固的三角形屋顶塌了下来,重击在我的头顶……

三天后,新华社消息:在本次“512”特大地震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场面。战士在挖开一片废墟后发现了一位母亲和一个小女孩。母亲到遇难前还保持着护在女儿身上的姿势,而她的女儿因此毫发无伤。最令人心碎的是,在被救出时,女儿还是一直拉着妈妈的衣服,口中喊着“妈妈、妈妈”……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声音,给了这位英雄母亲在黑暗中撑起一片蓝天的力量!

【篇四:有这样一种声音】

每当孤独、寂寞、彷徨之时,耳边就会想起那轻柔,低缓的声音“别怕——”,我的心就安静了。

幼时,住在乡下的村子里,和你。小院子的门前有一条小河,每到冬天,便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我常常有踏上去的想法,可终究被自己的胆怯扼杀在摇篮里。你似是看出我的心事,那日,你领着我站在河边,看着我,仿佛在用眼神鼓励我前行。就这样,我终于踏上了日思夜想的冰面,缓缓地往前走。可走到一半时,我没了勇气,低头看着冰面,好像能看到冰下那游动的鱼,更衬出冰层的薄度。我就那么僵硬地站着,一动也不敢动。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你鼓励的声音“别怕!”我的心忽然就安定了。当我走过那段路,回过头,就看见你站在数九寒天的雪地上,已经六十多岁的你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像一座山屹立在那儿,给予我勇气。

七岁那年,父母从外地回来,说是要接我去城里上学,我不愿,既因为对未知环境的恐惧,更是舍不得离开你。如果我走了,只留你一人,那你就真的寂寞了。可到底胳膊拧不过大腿,在返程的车上,我哇哇大哭,谁劝都不听,最后,还是你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跑过来,将我搂在怀里,低声说“没事,别怕啊。”我的心就这样平静下来。车子开动时,我回头竟看见你在后面追着喊“不要害怕——”那一刹那,我分明看见你眼中的晶光。

上学后,我逐渐适应了新环境,努力与同学友好相处,而课业负担却压得我难受。可每当疲惫时、想要放弃时,耳边仿佛又能听到你那熟悉的声音“别怕。”如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底,给予我力量继续前行。

十年,足以让一个脆弱的人变得坚强,也足以抹去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记忆。如果不是母亲的一个电话,也许我真的会把你遗忘。

坐在回乡的汽车上,看着窗外曾经无比熟悉的景物,我却毫无心情去欣赏。你病了,为什么?你的身体不是一向健康么?而当我回到家,看到躺在床上枯槁消瘦的老人,实在无法与你联系在一起。你病的比我想象的更严重。坐在床边,我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你看到我回来,似是很高兴,想要起身却已发现不能够。只得握着我的手,笑着说“别,别怕。”我想忍住泪水,却没想流得更多了。两天后,你就走了。

别怕。站在你的墓前,我好像又听到你轻缓的声音。而这一次我终于能够回答你“爷爷,我再也不怕了。”

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篇五:有这样一种声音】

华灯点点的夜晚。头顶是高楼林立,零落着几点暗黄的光。抬头看不见星光闪闪,寒风却拂过面颊带来一丝凉意。在空荡荡的公交车站旁我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孤独。或许最令我们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冷瑟单衣的的漫长等待,是茫茫人海中没有熟悉的面孔。这时内心涌起一种渴望:多么渴望有一个人向你说一声“早!”哪怕是素不相识或是尴尬的一笑。

公交车在黑暗中急速的行驶,车上的人或是倚窗而望,或是发呆,或是低头拨动手机。猛地一个急刹车打破了原有的沉寂。我被突如其起来的力量惊醒,抓住把手,身体不由自主的向前倾倒。坐在座位上的人也被惊醒,额头磕在前面椅背上“啊”的一声。“小心啊”一声关切的问候在耳边响起。这是一位原本要下车的女士正急步走向后门,殊不知那一刹那让她失去了重心,几乎跌倒。她的身体向后仰,脸上露出无助的表情,我一把把她拉了回来,后面的几位乘客也在扶着她,踉跄了几步后。她羞涩的不知说什么,过了许久才冒出一句“谢谢”,车厢里顿时想起了爽朗的笑声。

我的内心涌起一种温暖,候车时的孤独一扫而光。若是人与人之间多一些这样的交流该是多么温暖。

忽的想起每天清晨起床后,舍友总会俏皮地俯在一号懒虫的耳边说:“睡虫,我要开灯了。”她躺在被子里,用被把头蒙好,翻滚几下。然后“啪”清脆的一声,整个房间都亮了——

这便成了我们宿舍的习惯:习惯每天都被叫或叫别人盖好被子;习惯每天临走时有人提醒拉窗帘;或是倒垃圾时总有人对我说声谢谢。渐渐地我们由陌生人变为亲密的舍友。

人若是孤独的,那么语言是消除孤独隔阂的桥梁。一声“谢谢”,一声“早”,一声“小心啊”——让我们之间的距离彼此拉近。

还记得买饭时排起了长长地队伍。我排在尾部,前面的同学一会儿伸伸脖子,一会儿踮起脚尖,似乎是有什么急事。“左二右二”。干净利落,转身就走。读卡器里还插着她的卡,我拔出饭卡,“啊,你的卡!”她扭过身来,尴尬的一笑:谢谢!自此我们成了挚友。

多一些“谢谢”,多一些问候,多一些关切。我的心似乎变得温暖了起来。

“嘿!下车了!“公交司机拍了拍我的肩膀。

夜幕点点星光,寒风冷涩。而我并不孤独,因为有司机的“一路小心”相伴——

【篇六:有这样一种声音】

“当当当——”优美的钢琴曲从远方传来,萦绕在耳畔。我聆听着这美妙的音乐,心中却感受着母亲对我浓浓的爱。

有力的进行曲

那年夏天,我参加的钢琴十级的等级考试。为此我紧张的练习着,认真地准备着。

练琴总是枯燥的,才碰了两三下,我就低头耷脑的,衣服不干了的样子。“才碰了几下就没声了,快点练习!”母亲的催促声在身后响起。我连忙敷衍了几下,可一会又没声了。母亲走过来,严肃的说:“孩子,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参加这次考试,就要认真对待,要对得起自己。”我望着母亲薄怒的脸,捉摸着她的话:要对得起自己!是啊,既然是自己选的,那就去认真对待。接着,我又练习了起来,虽然枯燥,但我知道要坚持。

就是这样一种声音,催我奋进。

优美的奏鸣曲

临考级前一周,我由于受寒了而发烧,好了后由于几天不练琴,手指僵硬了些,连谱子也记不牢了。我坐在钢琴前,又气又急。

“别着急,没事的。”我抬头,是母亲。母亲笑着继续说:“慢慢来,你先前练习的不错,只不过几天没弹,熟练熟练就好了,我相信你!”

我点点头,重新弹起来。虽然前几遍错音不断,节拍也不正确,但慢慢地,我找回了以前的感觉,手指也灵活地像在琴键上跳舞一般。我找回了自信。

就是这样一种声音,给我鼓励。

辉煌的圆舞曲

考级很快结束了,当我得知我通过了考试时,心中不免激动不已。

母亲知道时,也是一样的兴奋,说:“真棒!我就知道你那么努力,肯定没问题!”我开心地笑着,心中想起几个月来辛苦的练习,想起几个月来母亲的话语,想起几个月来一直陪伴我的钢琴,真是感慨颇多。

就是这样一种声音,为我赞美。

有这样一种声音,这就是母亲的声音。催我奋进,给我鼓励,为我赞美。

“当当当——”钢琴声又响了,在母亲的劝慰声中,我渐渐长大……

【篇七:有这样一种声音】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题记

青岛大剧场最近上演了京剧《牡丹山》场内座无虚席,但都是苍颜白发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我耳畔又响起爷爷的那句话:“京剧老了”。

蓦然惊觉从前不喜欢的东西回来了——比如年画,春节的俗和热闹。小时候在戏园子里,被爷爷拉走去听戏,看着月亮升起来,盼望着戏快结束,雾水打湿了衣裳。早早就趴在长凳上睡着了。听不进去,这咿呀之声,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呀。怎么又冗长又唆,那扮苏三的女伶人,跪在那里一唱老半天,腿不疼吗?

是哪一日发现了这窗外的京剧?

它余音绕梁,它曼妙沧桑,它夺人明丽,那一把胡琴下的悲欢离合,那台上角儿一启齿满天黄沙又满场绮丽……,怀念那苏三的罪衣罪裙,又喜欢罗成那一身皂角白。

京剧院落内,听到有人吊嗓,那声音挂着丝线一般,一下子就晃到心尖里去了。拾级而上,看到班驳的墙湿绿的苔,看到练功的少年,流着汗挂着袍对镜唱《鸿门宴》……身边的老先生一招一式地指点着,面露安详,不动声色。这是京剧的魅力,有传承,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大美,是国粹。

还有那胡琴,那月琴……都好似梦中旧人,踏一弯凉月来寻找,小时候,爷爷在院子里拉胡琴,大丽花明媚地盛开,院中另有懂京剧的闲人,亮一把好嗓。二胡声与靡靡之音交叉错落。京剧,你在这里,在窗外,在我梦中,在灯火阑珊处,从未稍离。

我相信,京剧一直等待我--我依然是当年那麦场上睡着了的小女孩,只不过,苏三那一声“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唤醒了我。

醒了的我,站在窗前,听到窗外一声声皮黄之音,不由珠泪滚滚。

有一种声音,它绵延出我心中无限的爱,它是京剧。

【篇八:有这样一种声音】

“历练,历练!”窗台上的那盆兰花像我一样,被爷爷的声音从睡梦中惊醒,我知道,该是上学的时间了。

爷爷总喜欢对我这两个字,从开始上小学时,我就羡慕别人的书包有人背,别人累了有人抱的生活,爷爷却是绝不允许的,纵是母亲万般疼爱我,也还是拗不过爷爷对我的历练。

五点半,从小到大,我总是这个时间起床,叠好爷爷教我叠的军被,爷爷是从部队退下来的老兵,虽已多年,但一点也不生疏,“你要历练自己,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要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我虽不懂这话是什么意思,但爷爷对生活的这种态度一直令我敬佩。

爷爷总喜欢教我学国画,那黑白相间的白描,突出鲜明的渲染,还有那将开未开的荷花多么令人欣喜!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幅窗台上的兰花,绿色的叶,紫色的花。爷爷握着我的手,蘸着花青和藤黄,在那富有墨香的纸上,一点点晕开。那花还是没有开的,爷爷对我说:“自己要不断历练,画画更需要这样,那多兰花开的时候,就是你考级的时间了。”

我等待着,磨练着,可爷爷竟不陪我练画了。

那天早晨,兰花开得尤其盛,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花瓣上,露珠正一闪一闪的从花瓣上滚落下来,我拿起画笔,一点点的在宣纸上晕开,绿色的叶,淡紫色的花,“历练!要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为什么心里总想到这些?考级就在明天了,不要紧张。可爷爷不陪我吗?几天都没有看到他陪我作画了。

爸爸回来时,惨白的脸,“你要历练,自己好好考级。”我忽然明白了。

第二天,依旧是五点半,叠好了那床军被,我带着画笔第一个走进考场,那句历练依旧在我心中,兰花的含苞待放、将开未开和盛开,我取名为历练,终于,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那张八级证书。

回到家,我轻轻地摘下爷爷军装上的徽章,放在我的书桌上。

“历练!”这样一种声音,他教会我长大,教会我努力,卸去我的疲惫,让我不断前进!

窗台上,那多兰花依旧开放。

【篇九:有这样一种声音】

我坐在秋日泛着丰收盛色的田间,听凭落日的余晖打在身上漏出光影,脑海里潮涌般浮起往事,亦远亦近响起:“孩子,没事儿。”

还记得那是多久之前的一个盛夏,我在房子里蹿上蹿下好不闹腾,你站在一旁笑意盈盈地望着我看我折腾。突然我撞上了桌角,顶翻了桌上的香炉,弄撒的香灰脏了墙上挂的一张花哨的大大图画,疼痛加上恐惧,我当即就吓哭了。你冲过来揽着我,说:“孩子,乖,没事儿。”

就是这样一种声音,渐渐抚慰了我犯下错误的恐慌,尽管后来我才知道那张大大的图是你家的族谱,你费了好久才将它擦拭干净,你还是揽着我,轻抚我的脊背,说:“孩子,没事儿了。”

记忆中你总会带领我去田间地头玩耍,带我认识农家的蔬菜,带我去看水库里的小蝌蚪,你还领我在金黄的麦田内追逐嬉戏放风筝……我所有关于乡村的记忆,都不可磨灭地与你有关。曾几何时,我下坡时奔跑太急摔倒在地,你急忙赶上抱起我向家里赶去,一面安慰我:“孩子,没事儿。”一面硬撑着迈动你过于心急扭到脚踝的腿先前走。曾几何时,你将我抱上你在树间架起的麻绳网,作为回报,我在你睡着之际将树上稍成熟的杏几乎摘光,有嫌涩口扔了一地,待你醒来见到一地的杏却并未多说,只是说:“孩子,没事儿,以后别这样了。”

可是以后,以后再也听不到你这样的声音了,再也没有一个人,会用这样的声音与我说话。

当我赶到病房,你也气息微弱,那个司机在门口一个劲儿的道歉。我一见到你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出,你费劲的转过头看我,说:“孩子……没,没事儿……别哭……”我拼命地点头,可是眼泪却止不住流淌,在我脸上肆意开放着。

看到你遗照上和蔼的笑容,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个声音,“孩子,没事儿。”

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坐在这秋日泛着丰收盛色的田间,听凭落日的余晖在身上泼洒光影,脑海里翻云覆雨涌上往事与你的这种声音:“孩子,没事儿。”它提醒着我:你走了,爱还在。你不在了,但你的声音会在我脑海中永不磨灭,它告诉我,你的爱一直都在,你的关怀从未离开。

有一种声音时刻喧嚣,原来爱不需记起,因为它从未忘记。

2、有这样一种声音作文800字

有这样一种声音,横跨一个世纪却又永不停止,凝结在空气温柔的流动中,轻轻萦绕在耳畔,飘落在那个叫做回忆的地方。

“嗒嗒嗒嗒嗒……”儿时的我,喜欢趴在奶奶的缝纫机旁,小脑袋伴随着缝纫机被踩动的声音,一晃一晃的。奶奶很瘦,皮肤是蜡黄的,典型的炎黄子孙的肤色。经过岁月的洗礼,刀刻般的皱纹悄悄爬满了奶奶的双颊,深陷的双眸也不如以往明亮了。在沉重的老式缝纫机前,对于穿针引线的活儿,奶奶显得力不从心。但是,执著的奶奶双脚踩在老式缝纫机的踏板上,有节奏地前后摇动,粗糙油亮的双手熟练地绕过色彩缤纷的底线。

我曾经挚爱着彩虹色,所以奶奶会不辞辛劳地踩着缝纫机为我拼接。我有些不懂事,经常会坐在踏板上摇来摇去,笑嘻嘻地荡着“秋千”,或者捣蛋地把奶奶辛苦穿过针眼的线扯出来。奶奶从未对我的这种调皮行为发过火,只是依旧安详地看着我,细心地将线重新穿过来收拾烂摊子作文。此时,“嗒嗒嗒”的缝纫机声弥漫在每个角落,与空气一同流动,屋里充斥着甜蜜和温馨。在我听来,这比任何一种音乐声还要美妙许多。当隔壁的叔叔阿姨很疑惑地对她说:“阿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保留着缝纫机这古老的东西干吗?”奶奶也只是微微一笑,仿佛千言万语已经沉淀在这笑颜里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奶奶也老了,眼睛老花的她不得不停止了踩缝纫机。她的身体已大不如以往,虽然头疼得厉害,躺在床上还时不时地默默望着那缝纫机。望着病中的奶奶,望着尘封的缝纫机,我有一种莫名的凉意与悲哀。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隙轻柔地照在了缝纫机上,不知多久没有听到熟悉的“嗒嗒”声了。不知是阳光勾起了我的回忆,还是回忆让这丝滑般的阳光更加明媚。爱,有时不必用华美的言词来表达,从缝纫机单调的“嗒嗒”声中,便已明白一切。

有这样一种声音,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奶奶的苍老。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魏佳庆 作者年龄14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航生路中学 在读班级初二2班
性格特点易兴奋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十字绣 平均成绩103分
指导老师石岚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有这样一种声音作文800字

高中,一个压抑的时间段,考试的残酷已非人道,老师红笔打叉时的婆娑声,轻而易举的击碎了同学们那天真烂漫的笑声,同学们的叹息声盖过了昔日得到的表扬声。

今日,再次坐到压抑血腥考场中,接受洗礼,周围除了那厚重的喘息声,就是那单调无比的笔尖沙沙声。乏味无比……

嬉戏想来,已经好久不曾找个大晴天的日子,出去走走……

于是,带上鸭舌冒,背上行囊,携着一份自信,裹着一颗真心,去寻找失去的,去追寻。

穿越在魔法黑森林,黑暗,阴湿,前方在何方?未来在何方?努力过后的果实又在何方?

我迷茫,我不知所措。

黑暗中,我隐约听得哗啦啦的流水声,胆怯的伸出沾满冷汗的手,触到了清澈透明的溪水,虽不见其身,可人就感到那清澈透明,那充满活力。她不停的往上涌,欢快的拍着手,向前奔跑,向着充满险恶的前方奔跑,光明不知在何方,眼前除了黑就是黑。我问小溪:“何往?”小溪说:“前方”我继续问道:“路在何方?”小溪坦然说道:“不知,我作文只知我的目标在前方,穿过黑暗,前方便是大道无垠,光明无垠。”

于是,我追寻小溪,在黑暗中屏住呼吸,抓住那如同濒临死亡的人那微弱的喘息声,我默默前行。

听,刚才那用力的一击,必是那小溪被石块挡住了,小溪义无反顾,迎难而上,那破碎声,清脆的太过残忍,如同那一次次重拾信心的自己又被考试上的撕心裂肺的惨叫声那般揪心。以为希望有一次破灭。

我低头哭泣,正当眼泪噙满眼眶欲滴时,被冲击破碎的水又再一次汇聚车一泓清泉,迈着更坚定的步伐,又是一块巨石阻挡,破碎之后又重新汇聚,我不会流泪,因为不必流泪,破碎的不久又会重新汇聚,会变得更加坚定。

远处有了一丝光明,听啊,大海的声音,千万泓坚定的溪水汇聚,汇聚成一首昂扬的高歌。

终于,溪水哼着高歌汇聚,黑森林终究成为历史。

回到考场,彼时的压抑已荡然无存,唯有那激流勇进的声音不断在耳边回响,随流奔跑,跑向前方,追逐闪电般的力量,冲刷巨石般的障碍,再小的帆也能远航。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霍懋征 作者年龄18岁零7个月
在读学校大连开发区第五中学 在读班级高三3班
性格特点规范型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唱歌 平均成绩100分
指导老师贝志诚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4、有这样一种声音作文800字

晚安的内涵,是我爱你。

——题记

“晚安”——还是一如既往的轻柔!他说着伸手轻轻地替我将灯的开关按下。开关落下,清清脆脆的“啪”的一声,瞬间隐匿墨色的夜中。突如其来的黑暗埋没了我手中的书,我习惯的皱眉,把书往旁边胡乱一放,身子钻入被窝,背对着他不耐烦的吼道:“讨——厌——!”夜晚的宁静便被者不和谐的声音给撕碎了。

房门口,那个身影斜斜地倚着门框,安静的空气里他叹出了长长的嘘气,似乎在犹豫决绝什么。一样的时间,同样的父女,而唯独变了的是年龄,唯独也少了几分以往的轻松恬静。

我似乎感觉到自己的无理!望着那身影回忆一幕幕地袭来:

很小的时候,每晚睡觉之时,都会有一声轻轻柔柔的“晚安”萦绕在耳边,多少年都未曾消失。小时入睡关灯之时,我爸爸总会对我说“晚安”,我也高兴的回一声“晚安”。长大一点,繁星满空之时,爸爸对我道“晚安”,我乐滋滋的用英语回了作文一声“goodnight。”。再大一点,朗月高悬,爸爸依旧说“晚安”,我这边却早已钻入了温暖的被窝,于是黑暗里边沉淀出一层落寞的寂静。

每晚不曾消失的“晚安”,硬是给凉如水的夜晚覆上一层暖暖的棉被,我却总忍不住将这棉被踢开。

……

午后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在书桌上静静地小憩,讶然发现桌上竟然多了张粉色下卡片:晚安的内涵,是我爱你。我怔了怔,微风吹起我的发丝,柔柔的,就像每晚从不曾缺少的“晚安”那般柔和。

这夜,爸爸又对我道了一声“晚安”。这两个字轻轻地漾在我的房间里。我平躺在被窝里,没出声,看着他少许惆怅的背影消失在门前,我起身开口——“晚安!老爸”!

又是寂寞了半响,但空气中却是弥漫着甜甜的滋味。那边传来一声高调的声音,“爸爸没老呢!”我措了神,棉被暖意散入身体,我相信今晚定会有个好梦。

有这样一种声音——“晚安”,我晓得,我爱你!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贺哲男 作者年龄15岁零6个月
在读学校大理州实验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2班
性格特点大嗓门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养鱼 平均成绩101分
指导老师赫连勃勃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5、有那么一种声音作文800字

“快点起床,也不看看几点了!怎么一点时间观念都没有?”我就算把头蒙在被子里还是能听见妈妈的念叨声,只好百般无奈地起了床。

“怎么还慢吞吞的,要迟到了!”

我边往嘴里扒着饭边听着妈妈的催促声。

当我背着书包准备出门的时候,又依稀能听见屋里的她一再叮嘱我好好听课的声音。

……

“怎么才回来?快去吃饭。”一回到家,车都还没停好,耳边就又传来妈妈的念叨声。微微撇撇嘴,满脸疲惫的我拖拉着走进餐厅。

“作业快点做,做完复习,复习完快去睡觉,快快快!”做着作业听着妈妈那复有节奏的念叨声,我真像孙悟空安上了紧箍咒,渐渐地在心底里对这位朝夕相处的“唐僧”产生了抵触。

可偏偏就是这么一种令人厌烦的念叨声,陪我走过了17个春夏秋冬。

妈妈她总会用她那百年不变的絮叨,叫我起床,提醒我带雨衣,叮嘱我复习,甚至批评我。

八年级搬学校住了,听不见妈妈的念叨声了,作文一觉睡到了7点,早饭也听不见妈妈的啰嗦了,学习也不用她来催我了,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过得倒是逍遥自在……可不知怎的,总觉得自由中老带着点不习惯。

一段自由独立的生活中,周末回到家的我竟然得了胃病,我疼得蜷缩成一团,直哼哼。妈妈忙带我去看医生,她一边开车一边念叨着:“你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怎么会胃疼?多大的人了还不会好好照顾自己?”

听到这久违的熟悉的念叨,我特别没出息的鼻子一酸,喉咙堵堵的,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只好随意地哼哼几声。

九年级时不住校了,早晨依旧会听见妈妈的那些念叨声,但好像也没像从前那样觉得厌烦了,有时还会乐于接受。

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妈妈那念叨声,我或许还是那个天天迟到又丢三落四的小迷糊了吧,嗯,突然好感谢妈妈的念叨声!

尽管妈妈有时会不满地念叨我的成绩,但我并不讨厌,因为我听到了爱的声音。

在我漫漫人生路,总有这么一种声音催促着我长大!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张振国 作者年龄14岁零9个月
在读学校孝义市第四中学 在读班级初三8班
性格特点严格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吃美食 平均成绩102分
指导老师车博士 老师职务任课老师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