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
忍得了屈辱,才能成就大事
文/卢化南
漫漫人生路,有太多的不如意,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只要不忘记自己的最终使命,你还是你。要能承受别人的嘲笑,这是一种雅量,同时也是能忍的标志。
守端禅师的师父是茶陵郁山主,有一天骑驴子过桥,驴子的脚陷入桥的裂缝,禅师摔下驴背,忽然感悟,吟了一首诗:“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巨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见山河万朵。”
守端很喜欢这首诗,牢牢地背下来。有一天,他去拜访方会禅师。
方会问他:“你的师父过桥时跌下驴背突然开悟,我听说他做了一首诗很奇妙,你记得吗?”
守端不假思索,完整地背诵出来。等他背完了,方会大笑一阵,就起身走了。守端愕然,想不出什么原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赶去见方会,问他为什么大笑。
方会问:“你见到昨天那个为了驱邪演出的小丑了吗?”
“我见到了。”
方会说:“你连他们的一点点都比不上呀。”
守端听了吓了一跳说:“师父什么意思?”方会说:“他们喜欢人家笑,你却怕人家笑。”守端听了,当场就开窍了。
如果你不能接受一次嘲笑,将会受到别人更多的挑剔和攻击。人生中如果你不能忍一时之痛,那么你的痛苦将是长久的。
其实,人生的各种境遇,都是我们学习的功课;有人能处逆境,却未必能处顺境。一个人将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犯,据说很多是带着满腔恨意出狱的;所以,出狱以后往往变本加厉,犯下更大的罪案。在佛经里,“忍辱”的意涵是很丰富的。挫折、打击固然要忍,成功与欢乐也要忍;逆来受,顺来也要受。但是,所谓“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认可,而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把境遇转化超越,让自己从中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一般人受到冤屈挫折,心理上总是愤愤不平;然而,正因为愤恨难消,痛苦煎熬也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如果借着面对打击来锻炼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击你的人看成来感化你的菩萨,谢谢他给你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心里没有怨恨,自然不会感到痛苦。
有几位智障儿的家长说,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已经能在照顾孩子的艰苦和磨难当中,慢慢体会到自己的心都被打开来了。他们能用接受考验的心情欢喜承受,所以,即使外人看来,他们的处境是苦不堪言,他们却甘之如饴。在逆境中忍辱负重、蹒跚前行,这个道理大家能接受;而在事事顺利、飞黄腾达的时候也要“忍辱”,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许多人在失意的时候还能刻苦自励,一旦春风得意,就放荡起来了,得意忘形,言行举止失了分寸,灾难祸害很快就随之而至。所以要居安思危,成功要忍,欢乐也要忍。
屈辱,可以成为泯灭一个人理想之火的冰水,也可以成为鞭策一个人发愤成功的动力。要知道受屈辱是坏事,但也能变成好事。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创造的驱动力,爱情的驱动力,压迫、歧视的反作用驱动力。屈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它像一根鞭子,鞭策你鼓足勇气,奋然前行。
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学会思考,体验到顺境中无法体会到的东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触实际,去了解社会,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善于从屈辱中学习,实在是成就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2、屈辱是一股无形的力量
屈辱是一股无形的力量
文/布衣粗食
2001年的东莞市,到处都是外来的打工仔,随便往街上一站,黑压压的人群里70%以上是外地人。在劳力过剩的那些岁月里,柔弱的打工仔只能任人宰割、剥削着剩余价值。不大的厂房里,人头涌动,机器轰鸣到深更半夜还不肯罢休。
也就这一年,我从深圳辗转来到东莞,为寻求一份“高薪”工作而来。事先和中专同学约好了到企石镇汽车站会面,我感觉到这来有恃无恐,心里还暗藏了一份欣喜。我是电工专业毕业,这次托同学照顾向他的主管求了一份电工的工作,工资大概1200元,在当时已经算很不错了。我想,通过这样的对口工作可以提升自己,可以取得一技之长,日后也好在打工族中立足。
当我随同学来到企石镇雄森电子厂的时候,电工部主管传唤我去应试。我小心翼翼地敲开主管的门,轻轻地说:“我是新来的员工,我想成为公司一员。当然我不是为待遇而来,是为了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而来…”
话音未落,主管蔑视地一笑:“就你,更多的知识?你什么文凭?哪一年毕业,有电工经验吗?”
我忍住委屈,想了想说:“主管同志,我刚刚毕业不久,但凭借我的努力已经拿到电工职称了,我也去多家单位实习过,也和那些电动机、电路图板、钳工、焊工接触过很多。”
“哼!来应试的人都这么说。我干了12年才有今天,你算哪根葱!今天看老员工(我同学)的份上给你一勤杂人员的岗位给你。爱干不干!罕嘎长(广东白话,全家死光的意思)!”主管语气更加粗暴。
我心里既恼怒又忐忑不安,我还是强装微笑看着主管桌上的电器元件说:“你让我到电工室组装一次电器元件,好吗?我会组装几种类型的电器。(励志文章 )就像厂里生产的收音机我都拆装过好几回了……”我相信我自己这点能力还是有的,因为这是学校实习必不可少的课程。
“走吧,走吧,去门卫那领好你的工作牌和饭卡。做好你的勤杂工,像要饭一样的……”主管不耐烦地打断了我的话,后面的话语气很低,但我依然听得很清晰。
本来我打算要离开那里,但同学一再挽留,我便答应先试试,再做打算。
“快点去把楼上的路灯修好。”主管命令我。
“不是到了下班时间了吗?再说我已经工作超过12小时了。”我拖着疲惫的声音。
“什么,敢顶嘴!扣你工资,罕嘎长。”又是那样粗暴的话语。
一连好几天,我都被安排加班后再加班,外加一堆羞辱、谩骂。我连几天工钱都没有要就匆匆地离开了。我真的不敢想象同学在这里是怎么熬下去的。
回到家乡后,我决定就在县城寻找机遇。先后从事过汽车驾驶、小菜贩卖、藕煤转运、建筑苦工……最后通过公开招考来到一家政府部门供职。虽然电工的专业知识我再也没有用上,日子忙碌也劳累,但每次想到东莞遭遇的那场屈辱,我便打起精神来,无论如何,我都要有尊严地活着,越活越好,哪怕是卑微的劳力苦工也比那些羞辱要强。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我记得席慕蓉说过一句这样的话。这句话在我心里却演变成了从屈辱中找到生活的力量。因为那股屈辱的力量伴随着我成家立业,激励我重新学习了多门技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想想,我们从学校清纯的校门走出来,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生活,就好像面对一块巨石,我们唯有不断地敲击它,不断变换角度、改变方法地敲击它,虽然一路上会有很多人嘲笑我们没有工作阅历,羞辱我们不自量力。当我们把羞辱化成一股力量后,终有一天会敲开那块巨石。
2011-12-27
3、只有实际行动,才能成就梦想
只有实际行动,才能成就梦想
“梦想成真”是一句美好的祝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些人不乏好很好的想法、目标和计划。让梦想成真,是许多人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有的人有了梦想之后,要么长期犹豫之中,迟迟拿不出实现梦想的具体行动;要么碰到一点困难打退堂鼓,甚至彻底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常言道:心动不如行动。再美好的梦想与目标,再完美的计划和方案,如果不能尽快在行动中落实,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空想一番。
有了梦想,就应该迅速有力地实施。坐在原地等待机遇,无异于盼天上掉馅饼。毫不犹豫尽快拿出行动,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才是梦想成真的必经之路。有的人确立了好的目标以后,一会儿担心过程太长,怕坚持不下去;一会儿担心任务太难,怕到最后失败。如此前怕狼后怕虎,在彷徨中裹足不前,导致机遇在身边溜走,白白浪费了光阴。(励志文章 )英国著名文学家劳伦斯有一句名言:成功的秘诀,在于养成迅速去做的好习惯。在我们身边,细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许多贡献较大,成绩较优异的同志,并不是他们的知识、眼光、观念多么出类拔萃,其梦想和目标常常和身边的人差不多,只是因为他们实现梦想的行动比别人先走一步,并且能够孜孜以求而已。激励人的名言
实现梦想不仅要“肯做”还需要锲而不舍地“坚持做”。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艰苦的、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步到位,立竿见影。那些成就卓越的人,几乎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顽强的毅力。美国著名动作影星史泰龙高中时代旧梦想当一名演员,他前往好莱坞找导演,找制片人,整整三年,都没有一个人看好他,他也没有上过一个镜头。不过他没有气馁,而是一此次分析失败的原因,在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中进步着。终于,一个拒绝他20多次的导演答应给他一次拍电视剧的机会,这部电视剧第一季就创下了收视记录,从此,史泰龙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故人云:“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实现梦想最忌讳缺乏恒心,朝三暮四。只要瞄准了大方向,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够扫除挡在梦想前面的障碍,实现美好的人生蓝图。因此,凡想干出一番事业,学习有所建树,就要做好进阶挑战甚至面对失败的准备,坚持不解地执行预定的计划,不断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才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自己的梦想的比彼岸勇往直前。
4、做好小事,成就大事
做好小事,成就大事
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意思是说,如果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能干大事业呢?战国时期着名思想家荀子也曾告诫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古圣先贤的智慧告诉我们,不管干什么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人可以平地起高楼,空中楼阁只是海市蜃楼般的幻想而已。因此,我们要懂得从小事做起,积累一点一滴的进步,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才能干成一番大事业。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有过不把基础工作放在眼里,你是否有过遇到问题不愿虚心讨教、得过且过,你是否有过不想做个“小跑腿”等等情况呢?那你有没有想过,你如果对生活和工作抱着这样的态度,会使自己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因为你在与别人相等的时间里放弃了经验的积累、能力的锻炼,根本就没有给自己提高的机会,又怎么做大事呢?谁又会放心把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毫无方法和智慧的人呢?
一个人如果能把小事做得圆满、漂亮,那么他不但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还可以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实践证明,好高骛远的人往往不如脚踏实地的人有更好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事做得比较多,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比较多,相应地得到的经验就会更加丰富,这样以后碰到大事才不会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
所以,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在胸怀大志的同时,还要通过小事积累实现大志的经验,完备个人综合素质。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最终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时间一长变会改变自己的一生。很多成大事者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不放弃小事,而是从小事着手慢慢积累实力,由弱到强。很多政治家都是从小职员做起,很多大将军都是从小士兵做起,很多企业家都是从小员工做起。小事要想做好并不容易,需要的不仅是耐心、细心,还有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心。能把小事做到极致的人,必成大事。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断努力,重视身边小事,对工作投入百分之百热情,才从一个平凡的清洁工成长为万人敬仰的国务卿。他刚进入职场时,唯一能做的工作就是清洁。但他并没有抱怨,相反,却把这样一份微不足道的工作做得有板有眼,而且在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他甚至还研究出一个拖地板的诀窍,可以使地板拖得又快又好,省力又省时。这一切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老板一直关注着他。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老板看到了鲍威尔的认真、细心,断定他是一个人才,于是破例提升了他。
多年后鲍威尔在回忆往事时说,他工作后积累的第一个人生经验就是从小事做起,对每一件事情都不能掉以轻心。
通过鲍威尔的故事我们可以领悟到:成功的机遇就潜藏在身边的小事中。大事情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大机遇也分散在这一件件小事当中。()只有从小事做起,不放过各种锻炼的机会,才不会与机遇失之交臂,才会在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
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细小、琐碎的工作,把它们作为锻炼能力、提高自己的机会,把它们当成向更高目标迈进的踏板。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情能够蕴含着一个大机会。因此,出入社会的年轻人一定不要眼高手低,这才是生存的不败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