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能给你现在的人,也给不了你未来
不能给你现在的人,也给不了你未来
文/艾小羊
每当有女孩问我情感去留问题,我总喜欢问,你快乐吗。奇怪的是,很多拼命想跟对方结婚的女孩,答案竟然是不快乐、不太快乐、很不快乐。他收入低、没工作、脾气差、不浪漫,从来不知道给女孩买礼物,更不会讨女孩欢心,觉得男人能给女人最好的礼物就是一纸结婚证,结婚就是我对你最大的宠爱,平时根本把女孩当汉子用,还得是低眉顺目的汉子。
这样的女孩,问她为什么还要与这个男生在一起,她给出的答案往往是,“他是怕宠坏我,结婚以后说不定会好点”、“他是天蝎座,缺乏安全感,需要深入交往”、“他像个孩子,慢慢会成熟的”……
“现在忍一忍,以后就会好”,是我们这代人所接受的最失败的家庭教育。中考学业很痛苦,父母说考上好高中就轻松了,等上了好高中,开学第一天就被告之“高中三年相当于三个初三”。“等上大学就好了”,在这种自我麻痹下,到了大学,发现工作难找,考研不易,更重要的是,身边充满了连玩都不会的人,包括我们自己。
更气人的是,那些我们以为将来一定会很惨的“坏女孩”,总是第一时间享受快乐,却并没有“贪图享乐,必死无疑”,长大后,她们有些成了网红,做了淘宝,搞定了天王;有些开了客栈,住了大理,睡了帅哥。
习惯于忍受当下的不快乐,总觉得将来会更好,更好的将来却并没有到来,为什么?因为不能给你现在的人,也给不了你未来。
扎克伯格的太太普莉希拉·陈似乎是很励志的人。许多人认为陈与扎克伯格恋爱的时候,他还是个脾气古怪的穷小子,陈一定忍受了很多,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这其中混淆了一个概念,即爱情的快乐,并不代表物质的富足。扎克伯格的确是一个性格古怪的人,但他对陈一往情深,恋爱时就是社交网络上的“炫妻狂魔”,还做过一件非常浪漫的事,为了让陈开心,而苦学中文,终于可以跟陈的奶奶(不会英文)用中文沟通了。甚至连扎克伯格一直捐助教育事业的原因,也是因为“陈关注教育,将教师视为自己理想的职业”。
瞧,扎克伯格在没有钱的时候,就知道如何让女朋友快乐。
徐静蕾说得好,“我经常听男朋友对女的说,我将来会对你怎么怎么好。我觉得这个是最胡扯的!现在都这样,你将来还会怎么样?”
值得拥有的感情,一定能给你带来很多快乐;值得拥有的人,一定会为你做浪漫的事。浪漫,是人类不需要学习的技能,如果他觉得你重要,就会关注你的兴趣点,学习如何讨好你,那些说自己不擅长的男人,只是不够重视你。
按照这个逻辑,可以解决很多当下的纠结。爱情就是要快乐,不快乐的爱情都是耍流氓,如果觉得忍受了现在的不快乐,将来结婚就会快乐,这么说吧,除非对方是豪门公子,才值得你冒这样的风险,并且你冒险的意义也并不是结婚后,他能满足你的爱情需要,而是你可以用金钱填补感情的空虚,并且万一离婚了,有希望分一笔钱,就像住城中村的人,不能指望优雅的环境、有教养的邻居,但可以指望一日拆迁,腰缠万贯。
结婚前对你不好的人,结婚以后只会更不在乎你,婚姻可以稳定两人的关系,却是感情的稀释剂,你忍受的惟一意义是,你的人生目标不是过快乐的生活,而是结个苦逼的婚。
人没有希望,跟咸鱼有什么分别?然而,因为未来有希望,所以忍受当下的不快,这样的因果关系不免带有小媳妇的不自信,换成“虽然对未来抱有美好期望,但是,更重要的是过好当下”这样的转折关系,是不是有种瞬间拨云见日的畅快,所谓女王范儿,也不过如此。
想想小学作文本上,你所憧憬的未来现在有多少实现了?
“没有人告诉我长大以后的我们会做着平凡的工作,谈一场不怎么样的恋爱,原来长大后没什么了不起,还是会犯错,还是会迷惘,后悔没有对讨厌的人更坏一点,对喜欢的人更珍惜……”电影《我的少女时代》最打动我的不是“好久不见”,而是这一段台词。多么痛彻心扉的感悟,如果当下没有快乐,以后只会更差,真的没有办法很励志地煮一碗“明天会更好的鸡汤”给你。
爱情给了你多少快乐,你相应就该回报它多少珍惜,不要在乎那些让你不快乐的人,虽然每一场爱情都有痛苦,它与快乐的比例,应该是1:10,而不是5:5,甚至更高。
2、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我搞教育搞了九年时间,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在中国,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年轻白领,如果你让他们用两个字形容一下自己的精神状态,那么这两个字十有八九会是——迷茫。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仿佛迷茫是常态,不迷茫才是“变态”。迷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搞不清现在应该做什么,担心现在做的事情都没有用。比如,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知道自己将来毕业出路在哪里。考研吧,又不喜欢搞研究,跨专业考研又不知换什么才是自己喜欢的,又不知道能不能考得上;出国吧,又没钱,外语又学不好;找工作吧,觉得就业很困难,找什么工作都是那点工资,养不活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我到过很多中国的大学,学生们全都问我这样的问题。如果已经工作,也常常会问我“自己的出路在哪里”,说现在的工作不喜欢,可是又不知道能做什么,到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的工作没有前途,没有出路,工资低,管理又不正规,提拔的机会又少。所以年轻白领们拼命换工作,可大多数时候发现,换的这份工作还不如以前的工作,所以又换。美国人平均一生才换四次工作,日本人只换不到两次工作,可是我认识的很多中国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的头五年里就把四次工作都换完了。
其实,假如你问我,我的未来在哪?我也不大说得清。我的未来应该是,要不继续在杭州新东方当校长,要不换个新东方学校继续当校长,要不调动到集团总公司工作,运气好的话过个几年能在职位上再提升一步。如果将来极其不顺利,也没准得换个工作,再找个培训机构去打工,或者自己创业也说不定。但是这都是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现在我甚至不知道应该给我儿子上哪里的户口。如果上杭州户口,将来万一我调走了;如果上北京户口,将来万一我一直在杭州……尽管这么多不确定性,但是我一点都不迷茫。我始终坚信一点:如果你看不清未来,那么就做好现在!
我深信,我未来的每一步是否成功,都是基于现在的这一步走得是否成功的。我只有把杭州新东方的业绩干好,把杭州新东方的团队带好,我才有可能有更好的下一步。如果业绩非常好,团队非常好,那么我将来如果调一个学校,会调一个更大的学校;如果调动到集团,会是更好的岗位;就算要换一份工作,我也有筹码去跟新东家要价;如果要创业,我作为专业人士,麾下也更容易聚起一彪人马。所以,只要我干好现在的工作,我不发愁未来,尽管并不确切地知道未来是什么,但它一定会比现在更好。而如果相反,我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怎样,而感到迷茫和倦怠,那么我工作没有热情,人生没有目标,带给周围的同事也是一种半死不活的感觉,谁都不愿跟我相处,最终业绩一团糟,团队带不好,那我会有未来吗?什么未来都没有,甚至会一不小心输了现在。
我认识一个北京人,他是搞动物学的,但是他研究的是一个非常冷门的方向:蟑螂。很少有人研究这种令人恶心的生物,所以他的工作一直不受人理解,甚至家人都嫌弃他。但是他就是对蟑螂特别着迷,天天与蟑螂为伴。他的职业生涯的前十五年都非常低迷,过着非常清苦的生活,出版了不少书但都没有销路,无人问津,可他从来不气馁也不后悔,他喜欢研究蟑螂,喜欢研究这种生命力顽强而又给人类造成巨大困扰的生物。直到十几年前,北京突然开始闹蟑螂,严重的程度简直令家家谈蟑螂色变。(励志文章 )然后突然有人发现了这么一个蟑螂专家,他出版过很多著作,讲蟑螂的习性,蟑螂的特点,如何防治和杀灭蟑螂等等。于是他突然红了,上电视,录广播,受采访,写专著,开公司,到处有人请,所有人突然开始尊重这样一位本来人人避而远之的蟑螂学家。他职业生涯的前十几年无人问津,孤独清苦;后十几年大发其财,红透京城。现在,他统领着上百人的研究团队,主导着几十亿元规模的生物化学公司,出版了几十本著作,受着无数人的尊敬。当初他知道蟑螂会肆虐京城吗?当初他知道他将来所有的辛苦都会得到回报吗?真的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他当初没有坚定地做好他的研究,而是在别人的劝说下放弃了他的爱好,那么,他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所以,我送给大家一句我经过十几年职场打拼总结出来的话: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如果我是大学生,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那我就拼命学好英语,学好我的专业课,至少在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的英语比谁都强。我又有自己的一门专业,那么我找什么工作都比较容易,我可以进外企,可以出国,也可以进新东方。如果我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白领,我就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做得比别人都好,我一定能获得提拔的机会。有学生问我,吕老师,我想学一门第二外语,你说学什么好?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学二外?他说因为我不喜欢学英语,英语学不好,所以想换一门外语学学。搞外语教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学不好英语,其他什么外语都学不好。我从不相信一门外语学不好,换一门外语就能学好。只有你能学好一门外语,我才会相信你能学好另一门外语。其实,工作也一样。一份工作做不好,换一份就能做好吗?或许你会说现在这个工作不适合你,换一份适合你的工作就能做好。但事实是,职场打拼多年的人会知道,如果一份工作做不好,换一份也挺难做好的。
所以,假如你看不清未来,那就做好现在吧!现在的事情做好了,机会自然就来了。
如果你觉得迷茫,现在就不努力,那么你终将一事无成。如果你觉得迷茫,但是坚定地做好现在的事情,那么你终将变得不再迷茫。
送给大家这句话:看不清未来,就做好现在。
来源:新东方博客
3、让未来的你,成就现在的你
让未来的你,成就现在的你
文/院长x大叔
1、何必要痛苦地追求幸福
很多看似两难选择的事情,心里都是早有答案的。
上心理咨询课时,老师讲过一个案例:
一位刚上班不久的女白领,被一个有妇之夫表白。这事本身没什么,要命的是,女生发现自己也爱上了他。理智上,她知道自己不该跟他在一起;感情上,她却难以拒绝。女生不知道该怎样选择,苦不堪言。
老师说:我们知道,作为心理咨询师,是不可以代替来访者去做选择的,我们的焦点,要一直放在帮助来访者澄清自己的想法上。那么请问,面对这个个案,假如只能说一句话,你要怎样说能让她看清自己的心?
就是说,一不能给建议,二不能用澄清技术(因为这往往需要来回沟通很多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一致认为是办不到的,尤其面对的又是复杂的情感问题。
老师说:可以办到。我会这样说“请你想象自己5年之后的样子,然后回到今天,5年后的你会给现在的你什么建议”?之后,那女生想了一会说,明白了。明白了什么?她选择的什么?我一直不知道。但她走出那个咨询室的时候,是带着力量的,她看清了内心,她做出了选择,她承担选择的该有的后果。
一般人只会看到眼前的问题,所以常常被环境卡死;高手懂得从过去挖宝,在成功或失败的历史里累积经验;生活的大师是会从未来获取力量的。
我们经常想的是,在今天努力,然后有一天会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就好像,必须通过一个不断的痛苦、焦虑、压抑的过程,终于能够到达一个幸福的彼岸。我们对此深信不疑,因为太多人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的。
每个人都能够达到幸福的彼岸,无论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甚至,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当下就能到达彼岸。
《老友记》中有一集,莫妮卡掉了信用卡,结果被人冒用。莫妮卡找到了那个人,并用假名跟她成为了朋友,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后来那个人被抓入狱,莫妮卡去看她的时候说:我一直以为,我必须要很努力很辛苦,不停的积蓄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遇到你才知道,我现在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个一起学心理的朋友,一直努力减肥,她说,每当想到自己减肥后美丽开心的样子,就有了减肥的动力。她每天填表格,计算卡路里,控制饮食,减的很痛苦,整天不开心。有天她突然变了,不拒绝饭局,也一起参加团体活动。我们问她,放弃减肥了?
她说:想通了一件事,我不用留恋以前美过,也不用等到将来才美,什么时候最美?当下最美。
你猜后来怎样?她瘦了。
2、学会把梦想带进当下
把未来拉到当下,是很多人无意识使用的技巧。
“老虎”泰格伍兹说,他在打一个球之前,脑海里总会提前预测高尔夫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通过这样的方式,击出的球往往跟他的预测相差无几。篮球传奇人物迈克尔乔丹也使用同样的技巧。
它的应用远不止如此。有个卓别林的故事:
戏剧大师卓别林应邀参加了一次晚宴,有很多名流。有人提议说,让卓别林唱一首歌助兴,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过卓别林唱歌。卓别林起身便唱,竟然唱得全场鸦雀无声,获得满堂喝彩。有人问他:真不知道,原来你还是个歌唱家。他回答说:我不是歌唱家,我只是在用心扮演一个歌唱家。
这个技巧,我也用过。
很多朋友都不相信,我一度也是有演讲恐惧的。中学时代,有一次要当着全校同学讲话,我颤抖地走上讲台,拿稿子的手哆嗦的字都看不清了,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稿子。我清楚地记得,那次差一点就晕倒在了国旗下。
这次遭遇成了一个阴影,一直躲在我自信的角落里,让我想法设法逃避每一次上台。每次上台前,我都会不自觉地回忆起那次失败的场景。
学习心理学之后,我正式向演讲恐惧的宣战。方法也很简单:你看,我想成为一个演讲高手,当我这样想时,我认定的事实是——我现在不是高手。这意味着,演讲还没开始我就已经输了。
第一步,我认定自己已经是个成功的演说家。第二步,我在头脑中将成功演讲的场景反复细化,一遍遍播放,包括大家的掌声,欢呼,鲜花等等。最后,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
3、立刻活出更好的自己
有人认为,这不就是在给自己催眠或者洗脑吗?
不是的。《权力的游戏》中,席恩被小剥皮人抓住,用近乎疯狂的手段对他进行心理摧残,把他的骄傲和自信全部洗去,将他变成了“臭佬”。然而,在“三傻”面临困境时,他仍然能对抗心中的恐惧,变回席恩救走“三傻”。
《当和尚遇到钻石》里,麦克尔·罗奇格西用亲身经历演示,只有埋下一颗种子,才能结出想要的果实。他用铭记(埋种子)的方法,成就了商界的传奇。
换句话说,你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是因为原本心中就有那个种子。把未来带入当下的方法,并不是自我催眠,成为一个不是你的你;而是让你本来该有的样子,在此刻显现而已。
自我催眠如同每天对着镜子喊: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其实打心眼里你也是不相信的,你知道这只是在打气而已。相反,把未来带入当下是借力于那个更好的自己,这是真实的可能性,而当你身心全部投入,完全活在这种可能性当中,这种可能性就成为了现实。
别人不能给你没有的东西,你也不能变成你不是的样子。现在的你和未来的你,都是你自己。
让那个更好的自己出现吧,并从此刻起,就像那样活着。
4、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文/一直特立独行的猫
前几天跟大学同学聊起大学时候学英语的事情,同学说:“那时候你晚上在厕所门口的走廊里背单词,我半夜去洗手间你跟我打招呼吓我一跳。”我突然回忆起大学宿舍楼的走廊,我曾在熄灯后站在唯一有灯的水房里读英文的场景。毕业的时候,我扛着枕头走上宿舍楼的房顶平台上,躺在楼顶上仰望天空,我觉得整个天空都是自己的。我知道,从那一刻起,我的青春开始只有我自己说了算的努力和选择。走的好不好,对不对,摔倒了还是趴下哭,都只有我一个人说了算。
很多人问我,毕业这六年,感觉你过的很用力,到底累不累,苦不苦?其实哪有什么苦和累,无非是自己每次都很幸运的进入到一个比自己牛很多的圈子里,干什么都得说得过去点罢了。这么一来,好像我很辛苦很累,但实际上,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么一段时光,挺过去了,就没什么了。经历过社会的人都知道,没有谁能躺在枕头上哼着小曲实现梦想。明天过的好不好,取决于今天的自己,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才配实现怎样的梦想。
梦想这个词,现在挺俗的,动不动就梦想,好像梦想跟鱼皮豆儿一样,随手抓一把,吃一口都能饱一样。但人还是应该有点梦想的,或者叫理想,否则我们都不知道一天24小时为了什么而忙。如果觉得自己不愿意被同学之间的鸡毛蒜皮和同事之间的斤斤计较所累,也不愿意每天听父母逼婚逼孩子的唠叨,更不愿意在柴米油盐中看到未来三五十年的生活画面,那我们真的得有点梦想,哪怕梦想就是能早起每天跑步2000米,都能让自己立地成佛,拔腿就跑。精神的力量,有时候会让自己像个神经病一样,分分钟感受到生命的万丈光芒。
算命的说,我是一个固执的人,而且固执的很。我挺相信的,我就是一个固执的人。无论是这些年所有假期里独身前往的旅行,还是与相爱的男人来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亦或其他零零总总的事情,我总是认准了就会发出全力,也不太管周围人的闲言碎语。活在当下,把握当下,我只坚持应该有的勇敢。这种固执和勇敢,或者说叫偏执,让我真的做成了一些想做的事,实现了一些小小的梦想。
我也有过伤心,有过迷茫,有过迫不得已和别人拼酒48小时酒精刺激睡不着,有过被人暗算伤害笑里藏刀,但我从来都没有过任何的悔恨与不安。()我一直相信,自己的内心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好多好多美好而绚烂的事情等着我。
写字这六年,每天看到很多网上的小朋友因为看到我的文字而努力改变自己,便会觉得幸福。长大的路上,每个人都在变,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了曾经讨厌的人的样子,我便不会再写文字。我在努力,保有初心,像一棵树一样活着,可能没人欣赏,但却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22岁到28岁的青春的路上,我们彼此陪伴,已足够幸福美好。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爱年轻的你们,时刻提醒我,最青涩也最纯真的梦想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