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安徽博物馆观后感
【篇一:安徽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参观博物馆。忘了是谁说的,想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请去它的博物馆。而这次参观博物馆,也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
下午一点钟的时候,车子从学校出发,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终于抵达目的地。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气势宏伟的博物院,呈现的是立方体的结构,简单大方,干净利索。砖瓦的颜色是暗色调,建筑的外表花样独特,很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像青铜大鼎上刻着的铭文。建筑物周围的景色也很雅致:有水,有桥,有瀑布,还有一块大石。漫步四周,好似到了仙境。而穿过石拱桥,便到了博物馆门前。进入馆内,首先便看见一幅巨大的浮雕,精致宏伟,而我们在浮雕下留影后,便开始参观。
首先参观了安徽文明史的陈列。安徽人类历史可上溯至250多万年前的人字洞遗址,亚欧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各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里面珍藏大量宝贵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的玉鹰,西汉的环形玉龙佩,以及战国时期的铸客大鼎等,个个价值不菲,做工精良。
然后参观了古代工艺珍品,富丽华贵的金银器,典雅润泽的玉石器,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独特的铁画,造型别致的竹木牙角器,无不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与才智。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北宋的金边玛瑙碗,碗边依稀泛着金光,碗身还带着些斑迹,却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除了金边玛瑙碗,还有木雕李拐像,刻画的也是栩栩如生,浑然天成,令我不禁对雕刻者燃起了敬佩之心。
除了工艺珍品,文明史的陈列,我们还参观了安徽的文房四宝的陈列。
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自古以“四宝”齐全著称于世,千百年来,安徽生产的选址,徽墨,宣笔,歙砚因制作精良,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宣纸洁白如玉,细薄光滑,经久不脆,有“纸寿千年”的美誉。而徽墨以松烟,油烟为主要燃料,经过多种复杂工艺制成,具有“落墨如漆,万载存真”的特点。宣笔以选料严格,精工细作著称,毛纯耐用,刚柔得中,形成了“尖,齐,圆,健”的独特风格。而歙砚更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歙石坚润,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的特点,也是这一特点,让它著称于世。
走出博物院,看着那一块块青砖,它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安徽的历史,诉说着安徽的自豪。而通过这次参观,也更让我了解了安徽,了解了这个生我养我的土地。
我爱这片土地!
【篇二:安徽博物馆观后感作文】
今天我们来到了安徽博物馆,它让我想到了那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我满怀着兴奋来到了这宏伟的博物馆。文物,代表着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才智;文物,代表着那古代人民的风采;文物,代表着国家悠久的历史。是她,让我明白了我们家乡的历史。
纵然它们身上长满了铜绿,但却丝毫无法掩饰着它们身上磅礴大气的气势。看到了它们,让我的心头猛得一颤,让我充满了敬畏之情。我们共游览了安徽文房四宝、安徽文明史陈列、江淮撷珍、徽州古建筑。这些都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安徽文明史陈列反映了安徽文明发展的脉络,而这些古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它们也代表着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作文《安徽文化史》陈列由“青铜礼乐夷楚华章”、“运河通达清名流芳”、“中都基业天下徽商”等几部分组合而成。形成了安徽那源远流长的历史画卷。
它,让我明白了那些能工巧匠的技艺高超。但是即使再高超的技艺也没有很好的流传下来。它,让我看到了内在的精髓,让我感受到了它那磅礴的气势。仿佛我是在面对面对古代君王一般。它,代表着我们安徽的文化底蕴。
通过参观,领悟一个个历史故事,我感到扑朔迷离,听的津津有味。这些文物,是勇敢的文博工作者经历了千辛万苦才使得这些文物安然的摆放在博物馆里。她们是伟大的英雄,为了国宝不遭破坏,经受了多少委屈与磨难,但是,她们却没有丝毫的抱怨,拿着微薄的工资,依然无私奉献。
每一件文物都记载着一个故事,我从它们身上看到沧桑的铜绿,但却丝毫掩饰不了君临天下的王者威严,凝结着些创作者心血的结晶。玉器,晶莹温润;书画,意境幽远;古剑,驰骋战场。当我离开博物馆时,我不禁感慨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建筑,此行让我收获了太多。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顾汉森 | 作者年龄 | 13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英格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2班 |
性格特点 | 好心肠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逛贴吧 | 平均成绩 | 116分 |
指导老师 | 洪仲丘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博物馆观后感400字 观后感
博物馆观后感400字 观后感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顾村公园博物馆参观,我高兴极了。
下了车,我们进了博物馆。一位年轻的阿姨走了过来,给我们介绍了各个地区的习俗风范。首先我们来到了宝山馆,看见了一个个小球在管子里起伏荡漾,根据音乐组成音条。接着,阿姨带我们来到了一张桌子前,同学们触摸着屏幕敲锣打鼓,高兴极了。然后,我们走到一座古亭前参观,旁边还有一个玻璃橱,里面放着几块刺绣布。接着我们来到了中国馆壹区,在这儿我们了解了古代和京剧。到了贰区,我们看了许多中国的传统美食,还听了普通话、河南话、陕北话等几种语言。在叁区,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鱼塘,参观了音乐亭、陶艺园等。接着我们到了欧美区,观看了《奇幻之旅》。在旅行中,时不时地有些宝藏向我们扑来,有些同学还伸出手来接呢!最后我们来到了非洲区。刚踏入区内,首先映入眼球的是一些动物模型。再走进去些,有些鼓架在地上,我们拍啊,敲啊,不亦乐乎。【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这次的参观真令我难忘,真希望下次还能来呀!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王梓轩 | 作者年龄 | 10岁零7个月 |
---|---|---|---|
在读学校 | 志道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9班 |
性格特点 | 见异思迁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逛街 | 平均成绩 | 97分 |
指导老师 | 孙艾藜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3、首都博物馆观后感500字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就要过年了!
什么是“年”?为什么过年?怎么过年?这个牛年要怎么过?你知道我是怎么过得吗?我来说一说!
为了让我了解更多的有关“年”的事情,爸爸妈妈决定除夕时带我去首都博物馆参观,体验一次“博物馆里过大年”。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一路上兴奋不已,问这问那……
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感受到了牛年将至的气息:巨大的彩图悬挂在空中,两排身穿彩衣、手捧金元宝的小牛笑容可掬地迎接着人们。
在博物馆五层的一个展室中,我知道了有关“年”的传说,以及人们为什么过年时要放爆竹,原来是为了驱逐“年”这个怪兽。我还了解到了很多有关过年的风俗:从熬腊八粥开始,到糖瓜祭灶、扫房土,从置办年货到准备年夜饭,一直到守岁熬夜和初一大拜年,以及正月十五闹元宵,那讲究可多了去了。虽然我们现在不再是完全按照以前的做法做了,但是我们会记着这些风俗的。
在一楼的展室中,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民间手工作品。如:精致的小风筝、惟妙惟肖的毛猴、面人、做工精巧的鬃人、让人看了就眼馋的葡萄常、以假乱真的绢人……看得我眼花缭乱。尤其是那两朵盛开的黄菊花,如果不说的话,还真难看出是布做的,多有意思啊!我太佩服这些能工巧匠了!
时间过得真快,因为要赶着回家去吃年夜饭,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首都博物馆。
牛年的除夕过得与往年都不一样,我是真正体验了一次“博物馆里过大年”,感觉还真不同,以后你们也来试试怎么样?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黄文 | 作者年龄 | 12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德清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1班 |
性格特点 | 无情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足球 | 平均成绩 | 90分 |
指导老师 | 谢远航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4、参观博物馆有感作文2篇 博物馆观后感
观后感
俗话说,文化是知识的来源,有了文化,才有知识。所以我们今天来到了顾村公园的文化博物馆,参观了各地的文化场馆。
首先,我们先来到了大厅,迎接我们的是一个个抢眼的、蓝色的小球,在管子里不停地上下跳动,真是神奇极了!我们又和导游来到了中国馆,了解到中国古代嫁娶的全过程,如:一纳彩、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等十二种程序。随后,我们来到了中东馆,看着满汉全席的食物,如:焗嫩鸡、清蒸蛤蜊肉丸汤、大麻饼、银耳汤、糯米卷等五十多款所有大大小小的满汉美食,因而命名为“满汉全席”。再往前走,只见一幅满是黄沙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我这才反应过来,非洲馆到了,我走进了电影院,讲述的是:来到一个非洲城堡,开始了神奇之旅……最后,我们来到了欧洲馆,知道了欧洲是个非常发达的地方,那里的手表很出名,还知道当时猫王乐队的盛行。
哦!短短的两个小时,可让我知道了许多国家的文化知识,这是很值得的。
民族艺术博物馆游后感
今天下午,我和全体四年级的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民族艺博物馆。了解了众多国家的传统习俗和民族文化。
我们先看到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京剧、有划龙舟、还有我们上海以前的传统活动。我们看到了以前表演京剧的服饰,每一件都是那么的精美,那么的鲜艳。他向我们叙述了中国悠久的京剧文化,让我们穿越到那个时代,深深的体会史无前例的京剧……我们还去“划”了一次龙舟,“参观”了一次上海的弄堂。
我们还看到了非洲的野生动物,让我想到姚明说过一句话:“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还了解到非洲的舞蹈,它是那么的有节奏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非洲的气息。我还去做了一次“奇幻之旅”,看到了神秘的中东那值得我们去探险沙漠、宫殿……我还来到了拉丁,看到了那一个个漂亮的舞会面具,以及她们的舞蹈——桑巴。【星火作文网 www.easyzw.com】
这次参观民族艺博物馆让我丰富了课外知识,让我感到那么的意犹未尽……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余明生 | 作者年龄 | 10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商丘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豁达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杂志 | 平均成绩 | 110分 |
指导老师 | 金震东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5、马尾船政博物馆观后感
福建福州马尾船政,以夷治夷自强之道;海军海威近代摇篮,海魂海魄中国精神;铸舰铸才名扬四海,开山辟史名垂千古。
福建福州马尾船政,这绝对是一个名声显赫且非同一般的地方,因为它堪称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迹也是一大历史突破。这个近代史前绝无仅有的船政学堂打破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教学先例,突破了一层又一层庸俗腐朽的封建枷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分风华卓绝的海军人才,打造了一支又一支威震四海的海军舰队,自然而然,它也就奠定了自己不可撼动的“近代海军摇篮”的历史地位。
最近我们敬爱的老师带我们开展了一次极富趣味性且十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那就是去参观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在我看来,这是一次相当有创意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一,这次活动在极大程度上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第二,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也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这样的实地考察与身临其境,可以更进一步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历史,了解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第三,切身实地地去学习那些革命先辈的吃苦精神、牺牲精神与创新精神,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可以更深层次地培养学生们的优秀品质和爱国情操。综上所述,我觉得这次社会实践教学是一次十分成功的举措。
纵观近代史,马尾船政的建立离不开那些思想开明、目光长远的有识之士。翻开近代史,我们可以看到列强对华夏大地一次次坚船利炮的轰炸,而中国除了清政府醉生梦死,国人思想愚钝的劣势之外,武器与士兵的战斗力及其海上的军备武装势力都十分地薄弱,因此面对列强的汹汹来势,我方只能一味退败,清政府顷刻间危在旦夕,朝不保夕。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些有识之士刻逐渐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并且为了建立海防这一重大举措,他们一个个殚精竭虑,终日奔波,左宗棠和沈葆桢就是这些伟人中的典型代表。
也许你会钦佩与仰慕船政的创始者与倡导者,也许你会感慨与震撼船政的章程设置与管理体系,但是在我看来,船政所遗留下来的中国精神,才是最值得后辈们继承与弘扬的人生财富。船政在经历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作文之后,首先留给我们的就是一代代海军将领与士兵们自强不息,永不言败的顽强精神以及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坚强品质。英勇神武的海军战士们为了民族振兴与民族尊严,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这样浓郁的爱国之情叫我们心服口服。再者,船政赠予我们的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上的就是一种伟大的爱国精神。爱国精神更确切地来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一种诚挚的热爱和深厚的情感,他指的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近代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爱国思想,他们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正是这种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经久不衰。最后,船政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催化剂,改革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强心剂,一个民族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增强国家国际影响力,才能更好建设文化强国,更好打造国防势力,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船政的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不可思议与与众不同,但是更令人无法释怀的是,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悔恨与遗憾,太多太多的教训与警戒,也留下了太多太多的不舍与牵挂。在近代史上,中国留下了太多的屈辱与不甘,其中一个污点就是海军的战败,回望往昔岁月,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给清政府留下了太过沉重的打击,也给历史留下了一页可歌可泣的篇章。正所谓“有功足壮海军威,次日漫挥天下”,连连落败的几次海战用血的代价告诫清政府建立海防的急迫性与重要性,也警告泱泱大国一旦落后就要挨打,它催促着我们要进步就要改革,要胜利就要进行思想解放,要强国就要加强海防。
船政的创建,不仅寄托着清政府强国立威的美梦,它也饱含着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开明之士救国救民的期盼;船政的诞生,不仅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奋勇崛起的雄心壮志,它也代表着我们泱泱大国一雪前耻的坚定决心;船政的创办,不仅包含了福州人民不可言表的历史骄傲,它特彰显了整个中华民族难以名状的辉煌成就。总而言之,船政是中国的一大财富,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我们应该为之感到骄傲与自豪。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江明洋 | 作者年龄 | 13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南京市第三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踏实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下棋 | 平均成绩 | 104分 |
指导老师 | 陈钰芸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