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过分的直白_高考志愿,经不起等待

1、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过分的直白

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过分的直白

文/李尚龙

之前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什么都好,会关心体贴人,就是不会讲话,每次说话都一针见血,让人听得特别不舒服,但仔细一想,也是对的,久而久之,适应了她的说话方式,大家仍旧是好朋友。

我穿衣服不修边幅,有时候拍戏、上课的时候大家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会偷偷跑来跟我说,导演,你是不是该换一件衣服了。

我很诧异,说,昨天刚换了啊。

他说,换什么啊,不还是那一件吗?

我说,哦,我有两件一样的。

但是每次跟她出去的时候,她就当着几个朋友面前,大声说,李尚龙,看你丫穿的那件衣服像捡破烂的,丑死了,还不换,不知道的人以为你是劳改犯。

我刚准备发作,她说,不好意思啊,我这人说话比较直白。

然后我看看她,啥也不说了。

这种事情其实持续了很多,比如她会直接跟我说,你那个朋友什么玩意儿啊,根本不会讲话;比如她会跟我直接说,你现在越来越胖了,再过一段时间是不是不会走路了?哈哈哈哈!然后后面加上一句,不好意思啊,我说话比较直。

去年,我在家里写剧本,写了三天三夜,写出了现在正在拍摄的《断梦人》,写过剧本的人都知道,自己写的故事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与过去的经历身边的片段息息相关,这个剧本应该是我迄今为止发挥最好的一次,正在孤芳自赏准备第二次大改的时候,电话响了。

那个朋友说,你干嘛呢?

我说,写了一个超级牛逼的剧本,看吗?

她说,发过来我看看。

我说,你等着。

过了二十分钟,她打电话给我,说,我觉得还是和我的期望差的很远,

我看了第一集就没兴趣看完了。我说话很直,不好意思啊。

我碰的一声挂了电话,而那一次,是我们最后一次打电话。

几天后,我给父母看了《断梦人》这个剧本,爸爸跟我说,儿子啊,总体写的还不错,但是第一段吸引力不够,你要抓住观众的眼睛就要增加矛盾,改改吧。

我听完爸爸的话,和乐天导演继续改了三轮,直到上周,剧本通过优酷审查,已经在拍摄阶段了。

后来,我忽然想到,其实朋友和父亲提出的建议是一样的,只是说话方式不一样,但是一向脾气好的我,却和前一个翻脸,而尊重了后一个提出的建议,为什么?

其实,如果我父亲像朋友那样讲话,我一样发飙,虽然我知道他们说的是都对的。

但,我只是接受不了前者。其实,谁也接受不了。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说话特别直白,他们从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想到什么说什么,也许说的是对的,但是很难让人接受。说的好听点,这个人性格很直白,但说的难听点,这个人情商不够,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同样是一句话,赤裸裸的出现在你面前,和包装后的出现,效果完全不一样。再好的朋友,也经不起你过分的直白。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老婆在外人面前直白的指责老公,说你看别人老公赚多少钱;妈妈在饭局上直白发难儿子,说你就是天天在家里上网打游戏;老师当众直接批评学生,说你是个差生一辈子没前途。

他们说完这些话,都很占理的跟另一方说,我很直白,不喜欢拐弯儿,请你谅解。只见另一方尴尬的笑笑,心“两截”了。

很多伤害都不是恶意的,只是你表达的方式不对,你的过分直白,其实会损伤一些最美的感情。这一切,不是让你不提意见,而你只需要表达建议委婉一点,效果说不定会更好。

直到今天,我还特别听一个好朋友的话,哪怕有时候他说的是错的。因为他每次跟我提建议的方式都是这样,你这样做没问题,这样是不是会更好;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会考虑一下这个方式;这样太棒了,可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试想,这样会不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所以,记得,再好的朋友,也抵不过你无底线的直白,讲话的时候拐个弯儿。别把自己的口无遮拦当做大气,这只是幼稚而已。

2、高考志愿,经不起等待

高考志愿,经不起等待

高考志愿填报程序就像一个黑匣子:从一端输入信息,从另一端产生结果。破解这个黑匣子充满悬疑,真实与幻想,虚焰与烈火,都需要去伪存真,还原本质。只有尽早潜心研究、追根溯源,才能庖丁解牛、努力呈现志愿填报的真实路径以及环环相扣的逻辑根本。

高考志愿的填报是极其重要的,素有”七分考,三分报”之说。能否上一所满意的大学,学一个满意的专业,报考非常关键。志愿填报合理,就能够上一所好大学,学一个好专业,实现考分效益最大化。志愿填报不合理,那么专业不满、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也会大有人在,常令人扼腕叹息。它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机理异常复杂,涉及了统计学、心理学、预测学等知识,一般人不宜驾驭。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每年因志愿填报不当而落榜或低就的占36.5%,42.1%的考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的考生希望重新选择。

信息社会的生存法则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的传递和掌握。这一点体现在国际间的政治斗争中、军事冲突中,更体现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有时,一条信息是决人生死的。拿破仑与反法同盟在滑铁卢决战胜负未分,罗斯柴尔德便安排观察员密切关注战局。当反法同盟胜券在握时,观察员赶在政府急件传递员之前几个小时,回到伦敦,占了先手。乘英国股票尚未上涨之际,大批吃进。短短几个小时后,随着政府信息公布,股票直线上升,转眼之间,罗斯柴尔德发了一笔大财。

要想高考志愿填报取得成功,同样需要强大的信息支持,但恰恰在家长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2000多所院校,近1000个专业该如何抉择?你只有提前作好各方面的信息准备,到临战时才能胸有成竹,排兵布阵。就像时下流行的炒股一样,你要做一个好的操盘手,不提前作好各种数据的整理分析,你怎么去预测哪只股票会一路飙红,哪只股票将是潜力股或垃圾股?你只有掌握招生录取的规则,尽最大可能规避风险,利用优惠政策,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

在长期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中我发现,许多考生对于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之路非常迷茫。高考前紧张的学习使他们无暇考虑这些问题,老师忙于给考生搞题海战术,分析“军情”,家长则忙于给孩子喝蜂王浆,做好后勤。而相当重要的高考志愿填报呢?往往被抛在了一边!

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71.9%的高三考生都希望家长给予指导;而86.8%的家长对高考志愿填报没有把握。这种情况很危险。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耗费了中国七年之功。要想高考志愿填报取得胜利,我们能不早下功夫吗?切记:一定要防止“书到用时方恨少”!

每位家长都很重视孩子,希望能考上一所满意的大学,学到一个满意的专业。但往往不知从何做起。那家长怎么为即将高考的孩子做点事呢?我想,多想想高考志愿填报的事,多为志愿填报做些基础工作,应该是最合时宜的。(励志名言  ) 孩子忙于知识的准备,我们就应该在能为他做的高考志愿填报上为他解解忧。刘翔的成功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而是与他一起奋战的整个团队的成功!

志愿填报的事在进入高三之后,对家长怎么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可能有很多朋友看到这,会嗤之以鼻:忙什么?还早着呢!如果这样想,您就错了!因为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时半会不会把它吃透!而必须注意积累!必须把高考志愿填报重视起来!并且是现在就重视起来!其实,专家建议,从学生进入高三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为高考志愿填报做准备!奥运金牌不是在赛场上决定的,而是在平时的训练场上决定的!

由于常年从事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接触过太多这样那样的志愿填报失败案例。有的学生考了600多分,这绝对要算高分了,可偏偏还会落榜;有的同学考得分数比别人高,上的学校却远不及别人。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分落榜或高分低就者?据我的了解,就是没有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或者没有及早重视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无疑是人生的转折点,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只要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就能上一所满意的大学。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挑大学,如何选专业。高考结束后,面对上千所大学、上百个专业,许多家长感到力不从心。原因就是没有重视高考志愿填报,这样的话,怎样赢得高考的胜利呢?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抉择时刻!志愿填报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录取的结果和今后的发展。所以,对高考成绩和学校调档线进行准确的估计和预测,给自己正确定位,十分重要!报考前应怎么理清思路,如何规避高分落榜和上线死档的风险,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怎样拉开梯度,低分高攀之路都有哪些,这些问题我们心里都要有数!

《孙子兵法》谋攻篇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自古善战者,不打无准备之仗,以先下手为强。高考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志愿填报则是其中重要一役。面临重要战机,我们该怎么做?临时抱佛脚,肯定难以奏效。这就需要我们把功夫用在平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高考志愿,经不起等待!

3、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一对年轻夫妻感情很好,但妻子仍不放心丈夫的忠诚度,于是就让自己的闺蜜出马,考验丈夫是否花心。

在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妻子“出差”在外,闺蜜“偶遇”丈夫,于是闺蜜与丈夫双双中招,睡到了同一张床上。结果是夫妻离异。

一个做房地产的老板,感激于一个部下的忠诚,打算奖励这位部下一套房子。他让这位员工在公司自己开发的一个小区里任选一套。结果这位部下选了一个120平方的大套,让这位老板很是不爽。

他以为这位部下会自觉地选择一个80平方的小套,“没想到他这么贪”。他改变主意,自作主张地送给这位部下一个80平方的小套。于是这位部下心怀不满,这位老板也失去了一个好员工。

丹麦着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

然而,芬森却拒绝了乔治的建议。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高制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

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医学家,当他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对一个嗜吃者端出美味,让一个美女对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频送秋波,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为“食色,性也”。而对于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监督的官员来说,让他有皇帝般一呼百应的权力,却奢望不让他贪钱好色,那才是痴人说梦。那怕他有董存瑞炸碉堡的勇敢,有邱少云任火烧死的坚强,也无法抵御权力带来的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古今中外皆同,绝无“特色”之别。

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会有在乎的事物,并且,谁都是自私的,基本没有任何人说能无私为他人付出而不奢求回报,这种情况似乎只有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否认有出现无私的情况,但为特例),然而大部分上仍然是自私的。所以说,人性经不起考验。

理论上,这篇文章到这里就完了,但是,小编读完此文后忽然想起今天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两者有互通之处,甚至可以说是这篇文章的延伸,特摘来分享给大家——

《如果你是加菲,你会问吗?》

刚才我姐姐给我看了一个小故事,《加菲猫》里有一个情节,加菲不小心走丢了,被卖到了一个宠物店,它非常担心它的主人乔恩会思念它成伤。在一个清晨,乔恩走进了这家宠物店,店主热情的问他要不要买宠物,然后乔恩发现了走失的加菲,再次把它买回去了,然后皆大欢喜。在故事的最后,那个世界着名的肥猫加菲说,我永远也不会问乔恩,那天为什么走进那家宠物店。

我对我姐姐说,要是我是加菲的话,我绝逼会问,然后觉得被背叛,最后闹得惨惨收场……

我的这种做法错了吗?

答主1——戴逸:

傻孩子。

加菲不问是因为,无论乔恩为什么二度走进宠物店,乔恩还是选择了它。

你问他是想证明他是否始终忠诚的爱你。

而你不问他是因为你原谅了他再次走进宠物店的行为,这证明你忠诚的爱他。

所以加菲才是加菲,它聪明在了解它自己,并且对自己的感受忠诚。

傻小孩才只想索取呢。因为只想索取的家伙最后什么真正的好东西也得不到。

要保持长久良好关系,你得给别人第二次机会才行。

加菲猫能够原谅乔恩的偶尔脆弱,只要他再爬起来就行,“毕竟他只是个笨蛋人类。又不是猫。”

看穿他还依然爱他。

不愧是加菲。

答主2——夏天:

紫薇丢失的那一集,尔康是在妓院找到她的,难道尔康去妓院是为了找乐子吗?如果他想找你,无论哪种地方,他都会进去的,你不知道他为了找你付出了多少,你能做的 就只有信任。

有的人就是为了找你,才去你们相遇的地方的。

4、要过人,别过分

要过人,别过分

文/何飞鹏

有个秘密在我心中藏了许多年,从此我知道自以为聪明绝对是灾难,也知道力不可使尽、势不可用绝,在精打细算之余,应给对手留些余地。如果让自己的贪婪恣意横行,一旦跨越了对方的红线,一切算计都会变成镜花水月。

事情最开始源于一个同事曾经说的一句话,它让我思前想后,琢磨再三,久久不能忘怀。

那时公司正在洽谈一桩生意,而我是谈判代表,标的是一本创办很久的刊物。创办人因年事已高,不想再做,询问我们公司是否愿意接手。这本刊物是我感兴趣的类型,而且与集团内的现有产品有互补效果,所以我使出浑身解数以期谈成此案。

对手是个单纯、善良的经营者,而且真心诚意想卖掉这本刊物,因此谈判尚算顺利,最后只剩价钱。而我则费尽心思,希望用最低的价钱让公司得到最大的效益。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同事开玩笑地对我说:“你不要把人家欺负得太过分!”听了这话,我当场愣住。为什么同事会这么说呢?难道我努力把价格谈低有错吗?我不愿追问同事这样说的原因,我只能仔细地解析整个谈判过程,试图给自己一个答案。

首先我确定,对手真的是个好人,他真的想把手上的杂志卖掉,也没有要借机捞一笔的意思,所以几乎对我提出的所有说辞都没有意见,他只求尽快结束这次谈判。其次,我也确定,我比对手精明太多了,心思也复杂得多,我不断地测试他的成交底线,也不断地尝试各种方法、找各种理由压低价格,而且一再得逞。想完这两点之后,我开始觉得我的同事说得有道理,我确实在利用对方的单纯、善良,然后不择手段地“算计”对方。

我并没有错,因为我没有图谋己利,我是在为我的公司争取最大的利益,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一个专业经理人合理而必要的作为。只是这个作为在旁人眼中可能做得“太过”,就连我的同事都会用开玩笑的口气提醒我别太放纵,别步步紧逼。

我开始精算购买价格的合理性,我发觉其实我已经谈出了一个不错的价格,只不过我觉得还有降价的空间,才会锲而不舍地持续议价,我是真的“太过”了。

确定我自己正在做“赶尽杀绝”的事后,我决定放手,就此与对方签约,达成协议。没想到这位看来单纯、善良的对手在知道我不再杀价之后,缓缓地告诉我:“还好你自动停手,否则我已下定决心,如果你再得寸进尺,我就不谈了,不论你出多少价钱,我都不卖给你了!”

看似单纯、温和的人,其实已饱经世故、看透世情,只有愚昧的我还自以为聪明,觉得有机可乘。我差一点丢掉一个机会,更差一点把自己变成一个狡诈、丑陋的笨蛋。在千钧一发之际,我侥幸得到了一个双赢的结局。

这个秘密在我心中埋了许多年,一方面,我悟到了自己的局限,另一方面,它也让我知道,凡事不能太绝。让自己那点“聪明”无限上纲,表面看是自己掌握了主动,在抢占地盘,但很可能功亏一篑。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