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宏碁创始人施振荣:丢掉面子,认输才会赢
宏碁创始人施振荣:丢掉面子,认输才会赢
10月20日,2011(第四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典礼在广州举行,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出席颁奖礼并发表主题演讲。施振荣表示,要以“先利他后利己”的王道思想管理企业,敢于认输才会赢得企业的发展与成功。
施振荣表示,企业的存在就是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因为用王道思想来管理企业,关怀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他的平衡,企业自然会赢得长远发展。
同时,施振荣又表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很多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考虑到面子问题,失去了王道的管理思想,从而造成满盘皆输的结局。因此,他表示,只有彻底跌掉面子,认输才能赢。
在施振荣看来,苹果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就是因为他有王道的管理,以王道行天下并以王道得天下,所以值得学习。
以下是施振荣演讲实录摘选。
施振荣:“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今天我的题目是“以王道思维来谈变革管理”。变革就是所谓转型,两年前我跟国际管理学会,一个有2万个教授协会的主席陈明哲教授谈到,如何为华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里作为跨过企业经营者提供一个怎样的传承机会。到最后我们成立了一个王道薪传的,薪火王道宣传班。
王道者就是要关怀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他的平衡,这里面很重要的是要“先利他后利己”,“利己”可以赢得一时,但是“利他”可以争千秋。我们整个社会都在思考持续发展,永续发展,对我个人来讲我一直认为“利他”是最好的“利己”,因为从“利他”才可以保证最好的“利己”。
企业的存在,从创立开始该要考虑是为了社会贡献才会存活,是为了社会的需要而存在,只要你提供社会的需要自然就能够赚钱,所以整个市场就是客户的需求,要服务。对于我们所用员工的成就感是很重要的,对于投资股东的报酬率也是需要考量的,同时所有上下游合作伙伴全面的思考。(创业 )对于整个社会的责任及环保的保护都要充分的考虑,我们在谈整个企业王国的时候,世界上有很多的企业,可大可小,可以自己定义自己的一个企业王国,但是他有相对的上述利益相关者,一定要多赢才能够永续,可以发展。
王道的思维就是利益相关者,最大利益及它动态的平衡,不断的与时俱进,随着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相关者的最大利益及其间的平衡,这是王道的思维。
认输才会赢
接下来我现身说法谈谈我自己的座右铭“挑战困难,突破瓶颈,创造价值”,我想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要创造价值有很多种,我个人挑社会上、产业上哪里有瓶颈,我来进行突破。要突破这些瓶颈一定要困难,否则轮不到你,早就已经突破了,所以一定要挑战那些困难,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成功,不会成仁。
我一开始就一直在想这些道理,我的经营理念就是第一个,好像跟王道的思维有一致的思考,人性本善,因为我们要发展,要对社会有贡献。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哪些瓶颈,如果能够有效突破,能够激发人的潜能,能够对社会做进一步的贡献,不是一个人的贡献,而所有人都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客观环境要谈人性本善,只有在善的环境里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我们要塑造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仅仅只有钱,也包含着成长,所有人的成就感等等。为了有效的让人的潜能得到发展,在这样一个信息产业里面,机会那么多,如果用中央集权的方法这是传统的文化,不能很有效的发展。我们要进行分散式的管理,经过授权,使每个人都能有有效的空间,掌握发展的机会。
传统的文化总要留一手,我们不能留一手,要分享你的经验,要教会别人成长,甚至要替员工教学费,要授权。
最后是“传学不传子”,有“家天下”的思想,我们的文化是一个企业家族,我们要有企业家族的思维,不是要“传学不传子”。另外一个是认输才会赢,每个人自己的利益里面保护自己的面子也是很重要的利己表现。但由于要保护自己的面子常常就不王道了,因为面子的关系,实际上会变成全盘皆输,所以有时候认输才会赢。
很多企业要成长,要不断的挑战未来,一定要像柳董事长那样,在并购ibm的远大的目标里,要把筹码不断的累计,这样才能不断的成长。
学习苹果以王道得天下
我现在在检讨,整个外界环境变了,苹果因为有王道,以王道行天下,现在因王道得天下。宏基在那段时间里面,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王国最重要的需求就是消费者的需求,整个通路、整个供应商之间还用旧的模式给它压力,这样讲起来都是不王道的结果。西方过去在七八十年代都由意大利的ceo主导,所以比较有霸道的思维。霸道是可以某一个时间做到,但是只有王道才能够做久。
我对转型的变革管理有一个检讨,外部的竞争环境不断铺路,但是解决之道要从自己内部开始,要塑造自己新的愿景,要有一个新的策略,要定策略,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共识,这样整个策略就应该简化,需要专著。初步的思路,看你“多s曲线”,要往下饱和,往下走的时候,在做变革管理初期的时候,不一定能够马上有改善,但是如果你找到正道,就要去坚持,不能松懈。在这个过程中要丢开一些历史的包袱,像我在每次变革的时候,呼吁“换脑袋”,如果不能换脑袋最后就要换人,不要面子的话就要变脑袋。
我用过去的方法讲得头头是道,但是现在要改变需要丢掉面子,只有换了脑袋才能往前进展。
2、校内网创始人王兴:“纵情向前”
校内网创始人王兴:“纵情向前”
王兴,校内网创始人。2010年3月4日,他创建的美团网正式上线。
“三好学生”陷入“情网”
1997年,王兴从福建龙岩一中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毕业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师从第一位获得mit(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高光荣。
王兴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他所走的求学道路是无数中国学子奋斗努力的目标。然而2003年底,王兴有了创业的念头,2004年初,他中断在美国的学业,带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回到了国内。
很多人觉得这意味着一种巨大改变,但是王兴却说:“如果你回头看的话,会觉得生活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当时我完全不考虑说这个决定大不大,因为一门心思就想要干这个事情。所以我经常拿谈恋爱打比方,当一个人真的突然爱上另一个人的时候,你不会想其它的前因后果,因为你当时完全被一种情绪所占据。”
屡败屡战的岁月
王兴回国后,找了一个大学同学,一个高中同学,三个除勇气之外一无所有的人开始了在黑暗中的摸索。先创办了“多多友”社交网站和“游子图”网站,但都以失败告终。王兴将“多多友”的失败总结为“所有人都可以来,可结果却是所有人都不来”。“游子图”网是服务性的电子商务网站,最终也因为其服务流程过于细分,目标消费群过于分散而导致失败。
2005年末,王兴创立了瞄准大学生群体用户的sns网站“校内网”。王兴的模仿目标——风靡全球的著名社交网站美国的facebook,其创立时间只比王兴早一年。
校内网在2006年成为最大的中文社交网络。但当2006年校内网的用户量暴增后,王兴没钱增加服务器和带宽,只能饮恨以200万美金的价格卖给千橡互动集团ceo陈一舟。
2007年5月,王兴又推出微博客饭否,只比twitter的诞生晚半年。到2009年7月,饭否成为国内独占鳌头的微博,但因为政策原因被关闭。( )到2010年11月恢复访问,中间经历了505天。而在这505天里,新浪微博风光亮相,加之其他几大门户网站也纷纷推出微博,饭否市场几乎被瓜分殆尽。
而在2007年11月推出的海内网,虽把社交网络从学生向白领群体扩展,但还是输给了几个月后面世的开心网。2009年7月,海内受到饭否服务器的影响也被关闭。
有人评价王兴——从校内、饭否到海内,总是先行一步,却总是以失败结局。在互联网行业屡败屡战,多次从先驱变成先烈,被业界戏称为“史上最倒霉连环创业客”。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从校内、饭否到海内,每一步他都踩准了点,他的理念也都被证实是正确的,只是没有取得进一步的成功。这些阶段性的成功坚定了王兴最初的信念——坚持创业,做“打不死的小强”。
遵循内心,再次出发
王兴曾经说过,传统行业创业好比登山,互联网创业好比冲浪。山总在那里,你总有机会。但是浪是一个接着一个,错过了这波浪,就永远没机会了。
2010年3月4日,王兴再次出手,美团网正式上线。这个网站被业界公认为是内地首批真正意义上的团购网站先行者。有业内人士指出:“美团网不是国内首家团购2.0网站,但是第一家引起较大关注的团购网站。”这一次,王兴依然踩准了点,很快,团购网站演变为百团大战,而后是千团大战。
美团上线6个月后,红杉资本给了王兴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上线一年后,美团全年实现总销售额2.3亿元。虽无纯利,已有毛利。王兴没有在喜悦中沉迷,“不因为掌声,就听不到心声。”而是意识到自己跟团队的沟通存在问题,在公司管理上有缺失。现在的王兴正致力于公司管理的学习。最近,他在饭否上贴了这样一段话:在互联网时代,推出一个产品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但是打造一家公司却一如既往的难。没有捷径,需要持续积累和沉淀。回国创业7年,王兴已从纯粹技术型人才慢慢向管理者转变。
近来人人网上市,对于自己创办的公司在别人手中上市,王兴很淡然:“有些人总是念念不忘自己失去了什么,而忘记自己得到了什么。我不是那种人。我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激情,‘纵情向前’才是我的态度。”
3、Takum创始人李博:我潮故我在
takum创始人李博:我潮故我在
用80后的个性打造时尚潮品牌
阳光、帅气的李博被称为业界最潮的老板。这个华丽天秤男率真、个性,是典型80后的创业者。李博的理想是:传播前卫时尚、影响国人的穿衣品位。他想让中国人都“潮”起来。
潮生活
李博位于居民楼里的takum工作室其实很简朴,没有过多的装饰,一张办公桌上只有一部电话和一台电脑,但躺在办公桌下的一条正在打盹的大型犬却彰显出“另类”气息,也暗示着主人的“潮”性格。
作为一个80后,李博喜欢“很个性、很fashion”的东西,他说,每个人对“潮”的理解不同,李博的“潮”就是要打破常规,在简约基调中追求自我个性,追求阳光般灿烂的明媚感觉。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与很多人分享这种“潮”心态,所以他走上了创业道路,希望通过推广自己的产品给大众带来“潮”感觉。
除了自己当老板,李博还给自己的品牌做模特,拥有型男身材、帅气脸庞和强大气场的他能完美地完成模特儿的工作,李博玩笑地说,即便没有现在的事业,他也能在时尚圈混口饭吃。但事实上,为了把自己的事业打理得更好,李博付出了很多心血,连爱好也与工作相关。当模特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产品,此外李博还喜爱滑雪,因为“喜欢用滑雪的方式让自己做思想上的沉淀,还可以在滑的过程中掌控自己的速度”,他的“潮生活”核心依然是事业。
潮事业
李博曾有过两次网络创业失败的经历,从中李博领悟了一个真谛:“我要做自己的品牌。不管我为别人做得有多好,那终究不是我的,我永远没有操控产品的权利。”那两次创业李博都是在做服装网销,其实做得都不错,但因为没有自有品牌,最终失去了前景。
决心拥有自己的品牌,加之有多年积累的网络销售经验,还有对时尚潮流的敏感度,李博在2008年将目光锁定在了日本的一个原创设计师品牌takum男装上。takum设计风格独特,李博判定它会受到市场的欢迎。( )通过多次的洽谈后,takum设计师同意与李博合作,李博得到了该品牌的终身授权,终于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己的事业。
“时尚是属于少数人的,而我心中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做出中国首屈一指的“潮”牌男装。”李博说这是他选定takum男装的原因。他认为,优秀的时装品牌不在于一时能赚多少钱,而在于品牌能活得长久,并得到业内尊重和客户的认可。一个时装品牌如果一味迎合市场,而丧失自己的灵魂,最终一定会被大众抛弃。正因为遵循这条时尚的规律,takum的风格总是显得特立独行,总是成为“爆款”的对立面。“爆款不是时尚,是对时尚的亵渎,懂得时尚的人绝对不是爆款一族。”李博说,他并不害怕因为不随大流而失去客户,因为他相信“潮”就必须个性,真正的潮男一定会因takum而感到惊喜。
除了产品“潮”,李博的管理方式看起来也很“潮”。在他的公司里看不到打卡机,也没有签到册,员工们似乎很“懒散”。“规定是人做的,任何一项硬性规定都带着非人性化的特征,一个自由放松的氛围,才能让团队做出更棒的成绩。”揉揉爱犬的后背,李博说,他喜欢“放纵”员工,在takum仓库的一角放着一把吉他,那是员工闲暇时的一项消遣,偶尔他也会融入其中。他相信,有“潮”的氛围,才有“潮”的灵感。只有给予每个员工足够的尊重和信任,给每个人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才能激发出他们各自的潜能,让员工们更好地为公司服务,“潮管理”的意义就在于此。
潮梦想
像很多80后一样,李博并不是对未来思虑过多的人,“因为喜欢,所以做”才是他的风格。这并非冲动,在互联网上浸染了8年之久,历经电子商务好几个发展阶段,李博确定只有有个性的产品才能被长久“喜欢”。所以他把自己定位于去做很小很细分的领域,精准地瞄准目标用户。这样,在越来越多的人挤进电子商务领域同分一杯羹时,他却可以独享自己的“潮领地”,不担心它会被轻易抢走。
打拼事业的同时,李博的梦想也很“潮”:若有一天takum能够成为成功的潮流男装品牌,他会背起行囊,不畏险阻,去爬一座雪山,追求生命价值的真谛。
每个人都有一个信念,而在李博心中,创业能否成功不在大小,也不在行业,适合自己的项目就是最好的项目。他在认真而又努力地做着自己的潮品牌,用心打造着潮流的概念。金秋十月,即将迎来30岁生日的李博,正用过往的经历和不懈的努力在诠释着80后创业人的特有的个性:我潮,故我在。
4、肯德基创始人的故事
肯德基创始人的故事
有一个人,一生中经历了1009次失败。但他却说:一次成功就够了。
5岁时,他的父亲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财产。母亲外出做工。年幼的他在家照顾弟妹,并学会自己做饭。
12岁时,母亲改嫁,继父对他十分严厉,常在母亲外出时痛打他。
14岁时,他辍学离校,开始了流浪生活。
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加了远征军。因航行途中晕船厉害,被提前遣送回乡。
18岁时,他娶了个妻子。但只过了几个月,妻子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而逃回娘家去了。
20岁时,他当电工、开轮渡,后来又当铁路工人,没有一样工作是顺利的。
30岁时,他在保险公司从事推销工作,后来因为奖金问题,与老板闹翻而辞职。
31岁时,他自学法律,并在朋友的鼓动下干起了律师行当。一次审案时,竟在法庭上与当事人大打起出手来。
32岁时,他失业了,生活非常艰难。
35岁时,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他的头上。当他开车路过一座大桥时,大桥钢绳断裂。他连人带车跌到河中,身受重伤,无法再干轮胎推销员工作。
40岁时,他在一个镇上开了一家加油站,因挂广告牌把竞争对手打伤,引来一场纠纷。
47岁时,他与第二任妻子离婚,三个孩子深受打击。
61岁时,他竞选参议员,但最后落败。
65岁时,政府修路拆了他刚刚红火的快餐馆,他不得不低价出售了所有设备。
66岁时,为了维持生活,他到各地的小餐馆推销自己掌握的炸鸡技术。
75岁时,他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转让了自己创立的品牌和专利。新主人提议给他1万股,作为购买价的一部分,他拒绝了。后来公司股票大涨,他因此失去了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
83岁时,他又开了一家快餐店,却因商标专利和人打起了官司。
88岁时,他终于大获成功,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他,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colonel harland sanders)。他说:人们经常抱怨天气不好,实际上并不是天气不好。只要自己有乐观自信的心情,天天都是好天气。
谁能准确地知道,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他的画像,挂在肯德基门前吗?世界上还有几个人从来没吃过肯德基炸鸡(kfc kentuky fried chicken)的?无论任何人用任何方式来诋毁他,他的生意也还是照样久盛不衰的。
最近有相当一部分朋友给我发邮件,发消息,写留言,内容不外乎抱怨这两个字。他们往往对现实社会感到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就业环境恶劣等等。当然他们说的话,我不会全部否认,但我也不会全部赞同。我不是在这里摆什么老资格。你们现在的环境比我年轻时更艰难吗?你们遭受过的不公平的待遇比我更多吗?
当然我这个人是无法跟肯德基老板去比的。他的成就我没有,他的财富我没有,他的名望我就更加没有了。但是你们可曾看到否?我以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子,也还没有怨天尤地。而且我还在天天兢兢业业地日夜工作,从来不认输,从来不失望,我不知道我的成功在哪里?也许遥遥无期,也许永远不会来到。但是我确切知道,我的努力是永远不会认输的,直到最后的那一天。
那么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向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