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了跟别人比拼记忆力的年龄了_怎样提高孩子的听力记忆力?

1、你过了跟别人比拼记忆力的年龄了

你过了跟别人比拼记忆力的年龄了

文/王路

国庆节爸妈来北京,带他们逛,吃饭时我爸对着菜单感慨菜咋这么贵。要走的时候,他说,回家还得抓紧时间挣钱,没钱是不行。

送完他们,我坐地铁回去,见有个姑娘,在挤满人的车厢里讲英语。她戴着耳机,我以为是在打电话,后来才发现是在读课文。她年纪不小了,总得有三十了吧。在手肘都伸不开的地方,放声读那些中学英语水平的情景会话,全不顾旁人颜色。这让我有些心酸。

这样的人不会混得太好。她显然对她的处境并不明了,也对她该做什么不太清楚。她急于努力,却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虽然很刻苦,却于事无补。我吃过这里边的苦头,所以我知道这些。

六年前的冬天,早上五点多,在刮着寒风的郑州北环路口,昏黑的路灯下,我一边等回老家的大巴,一边背gre单词。当时还梦想出国读书,被那些大过年听着满城鞭炮声在宿舍煮一锅粥边喝边背单词的故事鼓舞。斗志昂扬,心存大梦。

后来还不是老老实实上班了。那年从冬天到夏天,每天五点从被窝钻出来,在没有暖气的北方顶住苦寒背过的单词,现在好像一个都不少地还给上帝了。连记忆的影像都模糊了,唯一留下的是被风化过的单薄概念:老子当年也有如此蛮力,也这么拼过。

但其实,说那些都没用。上月出差,抄了六百字放在屁股兜里,因为眼睛不好,不敢一路盯着电子屏幕,就想干脆背点什么,等老了眼花了还能默诵默诵。一路六七个小时,连一半都没背下来。

靠,居然这么不行了。放十几年前,在中学,这就是半个早自习的事儿。可见童子功是多重要。今天写文章,能引的东西,大多是大学以前背下的。大学以后,书是翻过不少,但讲了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后来读研究生,下载了很多论文,经常看到别人推荐的论文,打开,读个开头,觉得功力很深,再读,发现原来是新瓶装旧酒,明白了,就有点沾沾自喜;接着读,一拍大腿:靠,这不是上个月刚读过的那篇吗!

那时候就知道,记忆力走下坡路了。20岁时做脑龄测试,是20岁,过两年再测,变成35了。这东西别人看不出来,不像我室友,工作两年就开始谢顶,头发哗啦啦掉;也不像我周围朋友,上了班就开始发福,裤腰一年大一个号。记忆力的衰退,常常没人留意,然后就接着干那些只有年轻的学生才适合做的事。

不久前,师弟路过商场,派传单的把英语培训小广告塞到他手里,他看了看,想去,说闲着也是闲着,充充电呗。我说别了,你已经不吃这一碗饭了。换一碗饭吃,别人吃肉,你只能喝汤。

一个人过了25岁,就应当从事一种可以深挖下去的工作。当你要换工作的时候,得保证现在的手艺到别的地方还有人要,还有磨炼发挥的余地和空间。上月我在某生产二极管的工厂里看到好多工人,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是把一排排比针尖还细的金属丝排在小凹槽里,每天要排上万枚。这种工作做不了几年,眼睛肯定会花。如果哪天,公司采购了可以代替这种劳动的机器,他们全部得失业。

如果你的技术不能深挖下去,就没有办法保证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你还能有一口饭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记忆力的衰退并不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它以这样一种方式,提醒你要做出些改变。人无时无刻不在衰老,记忆力的变坏只是在很早时就出现的风向标。

阿城《遍地风流》里聊什么是年轻,说新娘在洞房后第二天早上,骑在院子门口不无骄傲地用左邻右舍都听见的声音骂新郎,骂他一个晚上把她折腾了八次。新郎则一大早扛着锄头到地里去干活了。这就叫年轻。

但年轻是不可恃的。我爸年轻时能喝一斤多白酒,现在喝半斤都太多了。他临走时说回家要抓紧时间挣钱,我觉得不靠谱。()靠辛苦靠力气来挣钱的年龄已经过去了。靠拼体力和精力,拼不过年轻人。

衰退的记忆力是个警示。在体力和精力还没有明显滑坡的时候,它就已经开始提醒你:这是和别人比拼天赋和努力的最后阶段了。

记忆花了二十年的功夫,不是要把那些事情镂刻在心里,而是要凭借这些,梳理出属于你自己的逻辑和视角,让你的理解和判断,在这个世界上立得住。凭借这些,你可以弄清楚构成世界的每一块砖和每一根木头的关系。

尔后,记忆力就会退居身后了。你凭借对万事万物关系的理解,在江湖上行走,避开刀风和剑雨。假如你能记住自己从前因为狂妄吃过的亏,你会变得和气;假如你见过高山仰止的境界,你会变得谦卑。

往往是身体机能的部分衰退,才会让一个人抹去狂妄、自负、好斗这些容易让自己陷溺于困境的性格,转而拥有谦卑、宽容、敬畏这些品质和态度,并对事物彼此间的关系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凭借改变了的态度和认知,你开始只身闯荡世间了。而记忆力的衰退,则是必要而无法抗拒的代价。

2、怎样提高孩子的听力记忆力?

怎样提高孩子的听力记忆力?

 

      听力记忆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却常常为大家所忽视。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旁边有个搞同声翻译的,这个人不仅英语相当出色,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种能力出色:能够把别人刚才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来。这种能力就是听力记忆力。

      同声翻译者在我国是稀有人才,全国奇缺,一个好的同声翻译员年薪在50万以上。虽然孩子不一定要做同声翻译工作,但是这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或缺。例如,父母常常会叫孩子把别人对他讲的话讲给大人听听,俗话说就是“倒个话儿”,有的孩子就能复述得很好,有的孩子却只能讲个大概。

      另外,听力记忆力在课堂学习中也非常有价值。

      一个人的听力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的。那么,如何提高孩子的听力记忆力呢?

      首先要利用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来参加他认为简单而又有趣的游戏。

      一个好的开端是,父母大声朗读从一本书上挑选出的适合孩子年龄的好句子,然后要求孩子大声跟读。然后,再大声说这个句子,不过要挖去一个词语,看孩子能不能补齐。开始的时候,使用简单的句子,然后慢慢增加句子的长度。记住不要读得太快,否则孩子会受到挫折,感到厌倦。

      第二,经常带孩子去购物。要求孩子记住你们要购买的东西的名单,开始的时候,叫他只记住几个东西,随着时间推移,让他记住越来越多的东西。( https://)当孩子的能力得到增长的时候,要经常表扬他,多用温情的话语,这样他就会为自己的“好记性”感到自豪,并且乐意参与。一个人如果如果对自己的记忆力形成了自信,那他记任何东西都会容易。

      第三,鼓励孩子多背诵简短的诗歌,当能力增强后,鼓励他多背诵更长的诗文。多背诵既能活动语言器官,又能提高记忆能力,一举多得。古今中外,人们都是非常重视早读的,所以鼓励孩子多早读很有益处。

      第四,多与孩子交流,做一个认真的好听众,倾听孩子讲述故事或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在听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看着孩子,显示出浓厚的兴趣来。适当配合发言,鼓励孩子讲得更好。

      也许,现在不经意的锻炼,为孩子的将来培养了一种极其重要要的能力,真是物有所值啊!

阅读了本文的用户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激发孩子的自驱力是成功的关键] [家庭教育:如何改掉孩子粗心的毛病?]

3、如何增强记忆力?

如何增强记忆力?

记忆是从识记开始的,识记的效果如何,保持怎样,主要表现在再认识和回忆上,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是记忆的基本过程。

要增强记忆力,首先要明确记忆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注意集中于所识记的东西上,记忆的效果才能好;另外目的确立应长久,“长久记住”的任务能引起更为复杂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得更为持久的效果。

其次要理解记忆的内容。对记忆内容的理解,就是使它们彼此之间建立某种意义联系,这是达到好的记忆力标准——快、准、牢的重要条件。

再次是将记忆的对象转化为活动的对象,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面较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识记它们。这些都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也是大家熟知的。在此不作赘述,仅就记忆条件和记忆方法方面谈谈增强记忆的几个要点。

(1)把记忆作为自己的一种需求

假如有人问你:“从进入宿舍楼到你的宿舍,你要走过多少级台阶?”“从食堂到教室的路上有多少棵树?”我想这虽是大家整日出入的地方,却也是多数同学回答不出的问题,因为在生活当中谁也没有这种需求、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多少级台阶”与“多少棵树”。但假如在维修宿舍中搞绿化时,需要大家知道有“多少级台阶”和有“多少棵树”,那大家很容易就记住了。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假如某人向你推荐一篇文章,说它将对学习某种专业或课程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如果你也有同样感觉的话,那么就会轻而易举地记忆文章的要点,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得以应用:但如果你抱着无所谓或反感的态度,那么尽管你看完了这篇文章,也会觉得味同嚼蜡,不知所云。

“需要是最好的老师”,在记忆中需要也是记忆的最好教师。它能指导大脑各方有效地活动,达到记与忆的目的。

(2)要有“我能记住”的信心

大家看过《死亡的陷井》吧?那里面的辛尼亚故意将吉尔的东西藏起来,或干脆说谎,使吉尔一直处于丢三拉四中,尽管吉尔以前记性很好,但经过辛尼亚的多次暗示,终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从而导致了两个孩子的失踪。然而当吉尔发现自己上了辛尼亚的当时,愤怒之极,“健忘”的枷锁被砸碎了,她开始自信,并恢复了记忆,断定孩子的失踪与辛尼亚有关,使故事在此发生了转机。这是暗示的一个典型事例。

所谓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的过程。如果备考时面对书本发问,“这么多,我能记住吗?”这种暗示将抑制脑细胞的活动,干扰记忆活动的正常进行,结果就真的记不住了。假如备考时你听到别人这样说,自己却想,“我平时注意听讲,多数内容已经掌握,复习中我都能记住。”这种暗示将会消除抑制信息储存或提取的因素,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悟出运用暗示促进记忆的诀窍了吧?

(3)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记忆方法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是绝对有效的,关键是选择一种适合于自己的、得心应手的方法,符合自己的记忆规律。有人习惯早起记忆,有人习惯夜里读书;有人喜欢默读;有人喜欢边听边记,还有人喜欢互问互答……在学习中应尽早找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发挥它的特长,这是增强记忆的一条捷径。

德国着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做了系统研究,首创了记忆的实验研究。他得出了这样一条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在识记后最初遗忘得比较快,而以后逐渐缓慢。

虽然这条规律是通过识记无意义音节得出的,但我们可以用类似的方法,绘出自己的遗忘曲线,了解自己的记忆规律,以便按规律办事,取得最佳效果。

下面向朋友们推荐某研究生利用遗忘曲线记外语单词的方法:

先找100个生词开始记忆,一旦记住马上停止记忆,定时(几小时至几天)检查忘掉多少单词,这样实验几次就能够绘出自己的遗忘曲线了。然后根据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特点,在还未来得及忘掉时及时复习一次,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以后在每天学习新单词时复习一遍记过的单词,直至熟练为止。坚持此法学习一个月,就会熟练记忆2000个单词。要提醒朋友的是:你们正值学习时代,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记单词,所以,要量力而行,可以每天记30或50个,学外语的人都知道“不怕每天记的少,就怕不能坚持好”的道理,只要朋友们能坚持下去,成绩一定是可观的。

(4)保持情绪稳定,消除身心疲劳

朋友们曾有这样的体验吧。向微波荡漾的湖面投进一块石头,激起的波纹很快就消失;但向水平如镜的湖面投入一块石头。激起的波纹却久久不会消失,记忆也是这个道理。大脑皮层好似湖面,记忆内容便是投入其中的石头,如果此时情绪稳定大脑皮层活动也是稳定的,很容易接受和记忆外界传入的信息,形成清晰的记忆。所以记忆的关键是平心静气,精神放松。举世瞩目的瑜珈记忆法正是利用了这一规律。

要保持情绪稳定,就要消除身心疲劳。我们熟知这样的现象,大运动量活动后想坐下来学习,几乎是办不到的,就是看平时有兴趣的书,也会如读天书,不知所云;考试前连续开夜车的人,不管人怎样努力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人们常说的“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就说出了这个道理。因为没有真正学进去——“不快”,只学到一点儿毛皮——“光”,与其把自己搞得那么紧张,不如索性休息,等头脑清醒浑身清爽时学个痛快。因为疲劳的身心显着降低了脑细胞的活力,从而影响记忆效果。

我们要想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就要注意劳逸结合,在脑细胞保持良好状态下学习。

4、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