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不要给别人浪费你时间的机会,那就是在浪费自己生命
不要给别人浪费你时间的机会,那就是在浪费自己生命
文/梁爽
有天早晨上班差点迟到,电梯里那个浪费我们时间的女人,让我越想越气。
在一楼时电梯门快关了,有个刚进写字楼大门的美女眼看电梯快上行,她喊了声“请稍等”,紧挨楼层按钮的我按下开门键。
结果这美女把这一小段路程,走出巴黎伸展台的感觉,不疾不徐、风姿绰约地款款走来,电梯门数次要合上,我数次急躁地按开门键等她。
我心里对她翻了个托马斯回旋大白眼,大家都忙着打卡,就不能走快点吗?
好在后来有惊无险地没迟到,但我余怒未消,生气果然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毕竟,是我一而再再而三按下开门键,让她有机会浪费大家时间的。
我身边有不少浪费别人时间而不自知的人们:
久未联系的人托你办事,假熟地寒暄半天才扭捏提要求。大哥,有事直说,你刚刚磨叽半天的功夫可能已经把这事给办妥了。
东拉西扯的人说个事情,明里暗里的故事线铺了好多条。大姐,为了弄懂你想说啥,我耗尽了提炼主谓宾和缩句的毕生功力。
这类人不把自己的时间当回事,也将心比心地不把你的时间当回事,像我这种急性子与他们过完招,每次内伤伤势都很严重。
后来我从吐槽转为自省,就算别人浪费了我的时间,也是我给他们这个机会的啊。
不行,我得主动扼住别人浪费我时间的咽喉。
01
别人肆意浪费你的时间,因为你有种“我的时间你做主”的气场
当我骨架软榻、眼皮低垂时,一副慵懒的样子,简直就是行走的开场白,然后就会有人问我,昨晚没睡好?来大姨妈了?
当我怒火未平、鼻孔喷气时,一脸生气的样子,完全就是八卦的吸铁石,马上就会有人上来,谁惹到你了?啥事这么气?
你一旦有情绪,就会招惹关注,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滚滚长江东逝水地关不上。所以得先弄清自己到底想发泄倾诉,还是忙于解决问题。
而如果我看到别人正在认真做事,我会舍不得搅扰,同理可证,要是我专注沉浸于某事,我周边肯定也能形成一个闲人勿近的结界。
你有同感没,有人跟上司汇报工作时,陈述现状、引用数据,高效地为上司省时间,到你这就变成了扯闲篇和唠家常,也许你身上的松散劲儿会散发着一种“我的时间你做主“的气场。
02
别人浪费你的时间也就罢了,你非但不叫停反而全力配合
有种可怕的病叫“怕人尴尬癌“,心里明明受不了别人的求帮忙或叨叨叨,但仍面带微笑地点头附和,不拒绝,不打断。
哎,自己是个包子,就别怪狗跟着。
你这样会给人传递一种“你很享受此次聊天“的讯息,更鼓励了他求帮忙的行为,更激发了他叨叨叨的表演欲。
保险推销员给你讲了二十分钟,你问东问西后才说不感兴趣,他也泪奔;饭桌吹牛王带你追忆青春年华,你左惊右呼完听上句忘下句,他也泪流。
你配合着他瞎演个什么劲儿?自己时间有多值钱,别人不知道,自己没概念吗?
既然要演,就装忙,就看表,就一副“社会主义等我建设“的匆忙感,他神经再粗大,诉说欲再浓烈,也会放你一条生路的。
如果你实在忍无可忍,就说“我很想跟你再聊,但10分钟后确实有急事”,既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不至于突兀,也能留他的面子一个全尸。
03
就算别人正在浪费你的时间,你依然可以开启自主省时模式
我认识一个高效能女士,她的工作需要接听许多电话,她发现多数主动打给她的人,习惯简单介绍下自己的公司,认识的契机,走个客套的流程。
就算每个电话开场仅多耗时半分钟,也架不住走量啊。
后来她与人初次交换号码时,就备注上对方的公司、职位、姓名和产生交集的缘由,有按着名片号码打过来的,她接听一次后立马补上。
这样她接电话时,先说“某公司的某经理啊,打给我啥事呀?”省下不少寒暄时间。别看一个电话平均节约25秒,架不住走量啊。
她跟我说,自己宁愿回家多听女儿咿呀学语,也不愿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上。
另外有个同事,曾有过“开会半小时后ppt还停在第3页上的会议,果断开始做自己的事“的论断。
我见过有次员工大会,总经理又在提我们都能倒背如流的当年勇,前排靠边的同事翻阅重点项目的材料,我仿佛看见他对着浪费自己时间的人或事,点了一键静音。
还有些聪明人,很少与无利益相关的人理论超过3句,很少与三观平行的偏激犯谈天说地,很少与风吹草低见脑残的网络喷子争个你死我活。
犯不着因为不能增进共识的对话而跟自己置气,不仅浪费对话时间本身,事后还得设个加时赛来后悔,你是何苦?
04
降低沟通成本从我做起,培养别人珍惜你时间的习惯
我大学有个舍友,讲话完全抓不住重点,主次不清,纵横交错,说到配角也要延伸背景介绍,提及琐事也会切换三种时态,听的我们很抓狂。
她也意识到自身问题,让我们帮她改,后来我们一看到她有跑题的预览就拉回她,有个女生甚至帮她分析总结。后来她进步喜人,说话简明易懂。
你看,节约自己和别人时间的好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浪费时间多数是相互促成的,我看到网上有人说最受不了别人在聊天软件上问“在吗?”他隔段时间看到时回”在”,对方又隔段时间问”现在在吗?”,他又又隔段时间回”现在在了”,单单两个来回就已跨越几个小时。
我看着都着急上火,这种沟通成本和情绪代价太高了。
对方问你在不在,直接回复“在,但工作较忙,您有事直说“,这样对方节约你时间的几率会猛增。如果他的“在吗”和你的“在”总是擦肩而过,就约个时间电话联系。
你忙碌时看到长语音很烦,不妨温馨提醒对方上班会议多,文字更便捷,语音既不方便听也不方便说;你事多时有人问你难以解释明白的问题,不妨委婉告知对方这个问题曾在知乎或百度上看过,现在有点记不清不如自己查查。
手把手培养别人达成低成本的沟通方式很必要,事事关己,不能挂起。
此外,没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别人迟到、爽约、不在状态,你得让他知道你的原则,正如我的一个客户因乙方迟到几次,单方面取消合作。
她说,“时间就是金钱,有人浪费我时间,他得赔我钱,凭什么我还付他钱。”
不要给别人浪费你时间的机会,那是对自己时间的间接浪费。
来,最后我们再来重温鲁迅欧巴的名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仿写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仿写
1、你热爱环境吗?那么别破坏环境,因为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土壤。
2、你热爱生活吗?那么别丢掉学习,因为学习是享受生活的智慧。
3、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那么别破坏美景,因为美景是组成自然环境的图画。
4、你想要成功吗?那么别吝惜汗水,因为汗水是凝结成功的元素。
5、你热爱大海吗?那么别浪费雨露,因为雨露是汇成大海的源泉。
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
7、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是强健生命的试炼。
8、你热爱生活吗?那么别失去纯真,因为纯真是发现生活的慧眼。
9、你热爱地球吗?那么别破坏环境,因为环境是保护地球的屏障。
10、你渴望成才吗?那么别忘记奋斗,因为奋斗是走向成才的敲门砖。
11、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放弃信念,因为信念是支撑生命的廊柱。
12、你希望健康吗?那么别忘了锻炼,因为锻炼是健康的必要条件。
3、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文/柚希
如果你现在是二十岁的年纪,你算算,你这一生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高考结束后那一个暑假,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我像一只脱笼的小鸟,前所未有的放空。找到一家快餐店,打了一个半月的暑假工,那是我第一次打工,却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用工资买了我人生第一个行李箱,装载着我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用了一个月时间,去了五个城市,虽然距离不是很远,却实现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
每个大一新生入校的时候,都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我们遇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室友。当一群对未来充满未知的孩子,聚到一个班级里,相识即是缘分。
要说大学生活最苦逼的那一段当然是入学时的军训。每个人都逃脱不了,我清楚地记得每天站军姿,时刻担心自己会晕过去,但是一次次真的就坚持下去了。你没有什么做不到,只是自己肯不肯去做。
大一,开始忙着面试学生会,参加社团,在寻找自己感兴趣又能发挥特长的地方。每天早起跑操,每天上自习背单词。每个星期还要准备课前演讲,还有读书笔记。那个时候,真的觉得大学的每件事都要努力认真完成。
大一刚入校那天的班会,要求我们每个人上去做自我介绍。很多人最后都会说出自己对大学的计划还有未来美好的愿望。现在,你还记得当初你入学时自己的目标吗?我只记得我清楚地说了一句话,如果四年后我没有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人,也希望别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大二,我们不用每天跑早操,更多的时间变成了自习。熟悉了大一的学校生活,也懂了很多生存规则。慢慢地,不喜欢的毛概课逃了,不感兴趣的体育课请假了,觉得以后没什么用的课程也不再认真学了。是的,我们学会偷懒了,甚至挂科也觉得无所谓了。
我们把上课当成了每天的行程,而不是课程。只知道每天要去哪栋教学楼哪个教室,然后做一些跟上课无关的事。比如玩游戏,刷微博,看电视剧,甚至带着男女朋友去教室谈恋爱。然后讨论下课去哪里吃饭,周末去哪逛街。要知道,大一你可是每节课都会去答到,那时候你每天都是带着书本去学习的。
十一月初有个室友去考教师资格证。她每天早上比我们早起一个小时看书,每天下课后她在自习室待到晚上十点闭馆才会宿舍。等我们把电视剧看完,跟男朋友视频完,该逛的淘宝都买完,十一点断网准备上床睡觉。她自己一个人开着台风,学到一两点才睡。有时候我们半夜起来上厕所,她还在看书。
她不是笨鸟先飞,她的四级一次就过,考证也是如此。就哪怕一个计算机二级考试,她也是这种态度。
是的,也许你的运气够好。刚刚考够六十分过线,你也考过了。可是你是险过,人家是九十分稳过。知识是给自己学的,努力到了你会收获很多。如果你只是为了一个证书,你可以永远抱着这种侥幸心理。
大三,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有多少在校时间了。觉得是时候开始努力拼搏了。该准备考研的已经开始筹划了,想考公务员的也开始看书学习了,还有很多会计从业资格证都没考过的,也知道开始努力刷题了。可我们依旧没有清楚认识到自己浪费掉的时间。
没错,你是看起来比以前努力了。你说,你要考研了,你要考公务员了,你要考银行了,你要创业了。你确实比以前每天无所事事的样子看起来让人觉得你开始醒悟,有所改变了。你真的没有再浪费时间了吗?你只是减少了打游戏的时间,你只是缩短了每天跟男女朋友见面的次数。你只是在捡起以前落下的东西。
不是说整天学习就是在努力拼搏,但至少在大学四年有限的时间里做出足够有意义的事来。你每天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你没有收获,更没有价值。想想你当初的梦想,再看看你现在离它有多远。大学,是个成就人才的地方。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锻炼。
四年的时候,你完全可以蜕变。从当初那个懵懂无知,一腔热血的青年,变成有能力,有智慧,有价值的人。如果在学习之外的其他领域,你没有任何成就和方向。请珍惜现在的时间,努力找回最初的梦想吧。
人生,总有一段路会让我们感觉迷茫,失望。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处在这个阶段,是时间在给你机会让你醒悟,因为你开始认识到自己正在浪费。你二十岁可以完成的事,要等到三十岁才能做到。现在想一想,你的梦想多久才能实现。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来源:简书)
4、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文/白京翔
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人在变得越来越忙?坐在车上的人,喜欢掏出手机看新闻;甚至走在路上还忙着发微信,再或学生们上课时打发无聊也赶紧打开手机玩游戏,抓紧这一切过去原本是用来休息或发呆的时间;上班中,电脑同时打开几个窗口,工作中还忙里偷闲不忘看个网络小说或者qq上跟好友寒暄逗贫,遇上好的电影悄悄带上耳机,把视频窗口变小,不时瞄上两眼边工作边娱乐。
如此充实地足以把时间填满,原来发呆的时间现在变成了打游戏,原来思考的时间现在用来看网上视频。忙啊,看上去真的什么时间都用上了。就连上厕所,也不忘拿上手机看看网上的新鲜事。这抓紧一切时间的结果,肯定是工作效率上去了,我们吸收的信息量不断迅速增长咯,可是有很多人的感觉是忙但却无聊,觉得这一天忙下来,不仅很多事情没有完成,而且似乎总想休息,玩也没玩够的感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制造意外事件可以让自己感觉充实
我有个咨客,他总抱怨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自己预先制定的工作内容。于是,我们就从他一天的实际工作内容开始挖掘,找原因。我发现,他本来制定当天要完成一个报告的写作,但是总有很多其他“意外”事件夹杂其中,最后把本应该完成的工作彻底挤掉。
但很显然的是,那些意外事件并不一定非要他本人来完成,别人可以替代;或者也不是非要在这个时间立刻完成的,可以放在以后完成。相反是咨客自己主动将意外事件设定成了最高需求。言外之意,这不是意外,是蓄谋。是我们内心,不想立即做那件预先安排的工作而自己给自己导的一场戏。
这样做的好处是,看起来很合理。我没完成计划,并不是自己去偷偷休息去了,而是我忙了一天没时间做。这样内心就不会有太多愧疚,而又可以成功拖延不愿意做的工作。现在你一定已经能够识破这个借口了吧。
想的时间长,做的次数少
如果你想延长生命,只要你提高效率就能达到。抓紧每天要做的事情,去完成,而不是只在大脑里想想,然后搁置一旁。在浮躁的社会下,我们习惯去选择一些更简单、更省事、少挫折、少过程的方法去处理事情。比如,现在不少心理咨询者头一次咨询完立刻就觉得有效果问题解决了,我总会提醒,这是不可能的,十年积压的问题一个小时是不可能解决的。咨客说,自己确实都想明白了,感觉很好,相信自己回去就能好的,这难道还有错吗?我说,要去做,用你感悟到的新方法去完成才叫真好。恐怕还需要多次练习,我给你布置一个作业先完成个简单的练习……咨客一定没听进去我的作业,过了一个月又再次找我重新咨询老问题,很显然如果不去做一做练习,是不可能通过想一想就解决的。
仔细想想,咨客说他每天脑子里都在想我说的话,而且觉得自己明白了。可是,一到具体事情来了,过去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没有本质的变化。他不明白,已经有效的思路为什么就是用不出来呢?我说为什么不按我说的从简单的尝试先做做呢?他表示麻烦,不愿花时间,既然想明白了,干嘛还要去练,那多浪费时间。
“想”是我们的意识层,而处理某些突发事件不是用意识而是用无意识。(励志文章 )无意识从哪里来呢,从习惯。比如在射击比赛中,我们打得准不是靠意识“我想打准”就能打准,而是靠你对于射击这项运动的熟悉,熟悉到不管在何种环境,自己什么状态,只要一开始比赛,就能自动调配到最佳状态而且把平时训练的成果如期展示出来。这就是习惯。
习惯,是从意识到无意识的演变。既然是演变就不是单凭想想能一下实现的,当然每天练习想也同样无法实现。那是一种条件反射,是来自于融入身体内在感觉的条件反射。所以,只有练习,无他法。
表面上,练习要时间,还会经历些不愉快的挫折,但是这并不浪费时间。因为,经练习掌握的技术,就会成为你自己所拥有的,谁也拿不走,包括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轻易让你遗忘。相反,表面上想想很省事,不用按部就班,确实节省时间,但是不仅不牢靠,而且即便是偶尔撞上成功,由于并不具备成功的因素,下次绝不会总那么幸运。到头来,还是一无所获,回到原点。
之所以觉得浪费时间,是你把着眼点仅仅放在了当下,图一时之快。
很充实却很浪费
好比,我有个朋友,学习能力很强,他考大学的时候觉得计算机专业很好,于是报了计算机。考上了重点大学,可是没上一年就感觉无聊想调换专业去了环境工程。继续再熬了三年,读完本科,毕业后他还是不满意自己的专业,于是又继续考研,换成法律专业。等他研究生毕业,拿着律师证进了企业,很快就觉得自己不喜欢,于是又去考会计师。等到他拿着注册会计师的证书,又跳到另一个新公司,这个时候已经有家、有孩子的他依然对会计工作很快丧失兴趣,但是他不敢再像前几年随便再跳槽换行业,有了家庭的压力。有人问他到底喜欢什么?他说还不确定,可能还要继续找。但是大学跟他一起学计算机或者学法律的同学早就在自己的职业领域成为了有经验的专家。
由此看来,如果只看眼下,相信这哥们确实很抓紧时间学习,可是他从来也都没搞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学了很多,可是最后却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活得确实很充实,可是他却在浪费时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是否做了我们想做的事情。所以,先想办法落实自己想要的,再下手其实反倒最节省时间。
充实的前提首先要有目标,否则就是浪费
如何划分时间是被充实了,还是被浪费了呢?看结果,看是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如果想完成一件工作,按着既定目标完成了,这肯定会让自己有一种满足的充实感;同样,如果想休息,不管是发呆、睡觉或做其他娱乐,投入地放松,最终实现了放松的目标,这也是充实。
但是若在该工作的时间偷偷寻求放松,工作不好,放松也不痛快,最后两个效果都差,这就失去了目标,可以定义这就是一种浪费;同样在该放松的时候,还想着未完的工作或者边休息边工作,可想而知,结果一定也不能如愿以偿。
不要打着充实的借口浪费时间
充实和浪费的区分不在于耗费的时间多少,而在于所付出的时间内你是否有明确目标,且没有分散目标?这个上一段已经说过。那么,我们怎么做到如此呢?
提供给你一些思路如下:
1、把娱乐和工作分开;
2、把一个工作和另一个工作分开;
3、把需要立刻完成的和可以以后再完成的工作分开,先主后次;
4、开工之前,内心先有目标;目标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前进的依据,随时调整步伐。不接受没有心中目标的事情,哪怕是娱乐或者是个人爱好,也要养成随时告诉自己目标的习惯,告诉自己接下来这一个小时我要用于听音乐或者发呆,目标是为了放松。
5、节省时间不是几个事情一起做,而是快速完成一个再完成下一个。不信你试试看哪个方法既节省时间,又做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