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到底》观感_下一站幸福的语句

1、《一站到底》观感

《一站到底》观感

文/曲子说说

最近在看《一站到底》,选手们简直太厉害了。百度搜索了一下题库,我也尝试着答了一下,真的好不容易啊,不知道的题也就算了,还有很多明明知道,但就是因为“舌尖效应”说不出来,真是急死人。那些不仅能准确答题,而且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向观众们解释答案原因的选手们,请收下我的膝盖。

一站到底的选手们,就可以称为知识渊博了吧,不仅宽度非常的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有各种娱乐八卦都能囊括,而且还特别的精深,不仅知道答案,而且知道答案的来源,或者他背后的故事。如果给他们更多的时间,相信有很多选手根据一道题目可以引申出很多方面的知识。真的是超级羡慕啊!

这些人为什么能够如此渊博?如果是在古代,那时候的知识信息比较少,搞定一部书就可以称为博学了,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绝不是几本书可以搞定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娱乐八卦等等各个方面的知识都需要有深入的掌握,融会贯通起来,才能在20年时间内对抗得住那些题目。他们是如何积累这些知识的呢?新闻,知识平台,影视八卦等等都需要涉猎,很多选手都很年轻,那在较少的时间获得大量的知识的能力有哪些呢?阅读能力,超强记忆能力,分析整合能力……

2、下一站幸福的语句

下一站幸福的语句

1、你现在一时的同情,不是帮助,只会让她更痛苦,因为你永远不会是她的家人,而她自始自终还是一个人。

2、要想你求偿,赔偿的是,在我身边一辈子。

3、被撞击,被伤害,我才感觉到我是真的在活着。其他时候我跟死了没两样。

4、就算知道也许不可能一直陪着它,但一旦插手就不能放手,因为它需要我,也需要你。

5、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无悔的付出。

6、其实我们的身边都有一些这样的人,只是(你。我。他)还没发现,最懂你的人,总是会一直的在你身边守护你,不让你有一丝的委屈;真正爱你的人,也许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7、如果人的记忆,只能选择一秒钟的额度,我希望,就是这一瞬间。

8、你知道在冰场上如果说,把手交给对方,就等于把生命也交给他,我刚才说我会牵着你,就等于我会承诺保护你,不顾一切,直到现在为止。

9、其实你不需要跟我道歉的,因为道歉根本没有用,失去的东西失去了,伤害了还是伤害,道歉并不能让时间倒转,也不能让发生的事情过去。

10、失去的东西失去了,伤害还是伤害,道歉并不能让时间倒转。()也不能让发生的事情过去。

11、道歉并没有用,失去了还是失去了,伤害还是伤害。

12、原来,爱情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我记得,你忘了。

13、当一个深爱着你的人为你而改变,那是因为他爱你,当你遇到一个人,他为你收起他的顽固脾气;也因为他爱你,他把你的兴趣也变成是他的兴趣时……还是因为他爱你。

14、都认为是值得的,只要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15、我不想一辈子像一个傻瓜一样,活在空白的记忆中。

16、幸福不会时时等着你,爱你的和你爱的人不是随时可以出现,请你学会珍惜。

17、从头到尾我希望你对我说一句真心话,你却选择撒谎。

18、你现在一时的同情,不是帮助,只会让她更痛苦,因为你永远不会是她的家人,而她自始自终还是一个人。

3、京剧《看钱奴》观感

京剧《看钱奴》观感

一、选材角度别有洞天。

《看钱奴》是元代作品,京剧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改编。与《徐九经升官记》、《七品芝麻官》等丑角戏阐述‘‘做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取材角度不同,《看钱奴》通过富豪因火灾沦为乞丐和吝啬鬼一夜暴富两种状态互换后的心理刻画,描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哲学思想和辩证观点。

二、反复点题寓意深刻。

全剧一开场就直截了当提出了一个时空问题:‘’今夕何年?不知何年。今夕何月?不知何月。今夕何日?不知何日。此乃何处?来处归处。‘’

这样的主题定位,颇有几份禅意。

随着剧情发展,表演者又多次求证并回答了这个问题:‘’富比王侯,你道欢时我道愁。求者多生受,得者顷复忧。‘’揭示了为富不仁未必就真幸福,而轻松自在的生活意境,是需要用心学习去体味和感悟的。

三、剧本编排简约不俗。

《看钱奴》角色不多,情节也不复杂,既无历史题材上下千年的波澜壮阔,也无爱情题材难舍难分的卿卿我我。但就凭这么一个集虚拟和现实于一体的小故事,却让你觉得生动有趣好看,不会走神。

与前不久观看的优秀话剧《船歌》完全相反,本剧总共只有5名演员,除主角必须一人贯穿全剧外,配角分由其他演员一人多角地承担。有意思的是,整台戏的布景只有一个足以醒目的被从中撕裂了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大铜钱,而‘’大型‘’道具就仅仅是一把座椅。剧中多次提到的豪宅豪车、金银财宝则凭借演员的出色表演,任由观众主观想象参与创作,从中可以看出创作者独具匠心的抽象能力。

另外,极简的舞台设计和艺术表现形式也为送戏下基层随走随演创造了条件,就像京剧界的乌兰牧骑,能让更多的观众喜闻乐见,从而受到影响和教育,比起那些让人们抄这抄那强制交卷的办法会更加生动活泼。

四、以讲笑话的方式弘扬真善美。

剧中主人公取姓为‘’贾‘’,是为‘‘假’’的谐音和寓意,而无论是贾仁还是贾长寿,编创者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一姓了然。剧本手法虚实结合、古今结合,演员表现说唱结合、形神结合,利用传统京剧插科打诨的诙谐幽默,添加了不少现代生活和网络用语,增色不少,不愧是传统向现代亲近、贴近吸引青少年观众群体的成功尝试,可谓用心良苦。

五、演员功底堪称精湛。

焦敬阁老师的唱功和做功煞是了得,把吝啬鬼性格中常见的幸灾乐祸、见财眼开、冷漠无情、暗自窃喜、春风得意及焦虑沮丧的心理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由于主题鲜明,通俗易懂,不时引起观众席上爆发出会心一笑,台下与台上的交流简直就是‘‘面对面’’。由于是小剧场,气候虽已入秋,但在聚光灯的烘烤下,从第一幕开始焦老师的额头和脖颈处就渗透了汗水,直到剧终。最后谢幕焦老师逐个介绍演员,对观众的点评和建议充满期待。

好戏!善哉!妙哉!

4、《皮囊》观感

《皮囊》观感

文/logan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这本书一个章节就是一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取名叫做《皮囊》,书名也是来源于这篇文章。

皮囊讲的是他的阿太(奶奶的妈妈)的故事。阿太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她认为肉体就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所以面对奶奶的去世,面对自己切菜时切下来的手指,面对舅公被她丢到水里几乎溺毙的事情,甚至对于自己的离世,她都表现的非常坦然。她甚至在死前跟作者说:“不要哭,现在没有这个皮囊的束缚,我来去都更方便。”

也是因为这份特殊的气质,作者特别喜欢与阿太待在一起。后来去外地工作,与阿太见面机会也少了,但是只要是工作中碰到不顺心的事情,作者都回选择回到阿太的身边,陪她坐一个下午。虽然阿太不大听的懂,后来甚至不再听得到,但是这样的陪伴却能够安抚作者,让他鼓起勇气重新开始。

后来阿太走了,作者也慢慢地明白了阿太在奶奶去世时说的一番话的意思。当时全家人都挺伤心的,阿太不以为然,仿佛走了不是她的女儿一样。作者问阿太为什么这样,阿太说因为她舍得。阿太的舍得来自于她对待生命和身体的态度,身体的消逝在她看来是皮囊对生命束缚的结束,是更加值得高兴的事情。而阿太带给作者的安全感,是这份看法带来的超然淡定态度的感染。确实在这份态度面前,一切的困难不过是身体的折腾,生命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去做。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