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件事坚持21天_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连做一件小事都不能坚持?

1、把一件事坚持21天

把一件事坚持21天

文/十点读书的读者们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这被称为“21天效应”。

我们这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会有很多个21天。

你会形成非常多的习惯。

生活习惯决定你几点起床,刷牙几分钟。

饮食习惯决定你吃不吃香菜,喜欢吃米还是面。

情感习惯,决定你会怎样去和别人相处,是小心翼翼保持距离,害怕受伤的被动型;还是热情勇敢,不管不顾就付出的主动型。

有些习惯是天生的,刻在骨子里,就像鱼不能在陆地行走,你不能一个人生活。

有些习惯是后天的,比如喜欢吃甜食,擅长理科或文科,不喜欢社交,觉得独处更舒服。

一个人习惯的养成,需要很多条件。最重要的是时间。

你愿意在什么事情上花时间,就说明你已经把什么当成了习惯。

上周,十点君请小伙伴们回答:

你坚持了最久的的习惯是什么,带给你哪些改变?

下面,请先来看看其他小伙伴的答案吧!

有多少人和你有相似的习惯,他们如今又变成了怎样呢?

你坚持了最久的习惯是什么? 带给你哪些改变?

1、坚持阅读,做一个丰盈的女人。

文/仁泠

阅读,使内心世界变得清凉,不再焦躁。

昨天才和朋友聊起阅读,那是在餐厅吃饭,盛红豆羹的瓦罐上,粗粗的写了几句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朋友觉得有韵味,刚想拿出手机百度,我说不必查,这诗就叫《红豆》,诗佛王维写的。

朋友来了兴致:“你整天买书看书的,读书真的开心吗?”

我跟她说,无论何时,阅读都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可以带给人平静、温暖。

读一本书,就像经历一场不同的人生,每个人钟情的书又千差万别,我一直以为,因为读的书不同,人与人之间才会迥然不同。

喜欢读新闻的,和喜欢读小说的,爱三毛、张爱玲的,和爱冯唐、海明威的,大概不会太相似吧。

但只要有阅读的习惯,生命就不会单调,且会愈加丰盈。

2、坚持健康,用好习惯影响家人。

文oherolimit520

坚持健身一个多月了,瘦了13斤,精神状态好多了,晚上睡觉也比以前好很多,坚持下去,加油加油!

坚持健身,实际上就是坚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健康,帮助家人树立健康的习惯。

像我父母那一辈,其实是有很多不健康习惯的,我爸就特别喜欢吃肥肉,因为以前条件差吃不到,后来就真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这些年在我的带动下,总算有了节制,开始控制体重,我也带他定期体检。

把一件事坚持21天

再就是孩子,他们是有样学样的,你不能做到早晚刷牙,怎么能理直气壮的要求孩子做到?

我家的两个宝(大的10岁,小的6岁),现在都能按时吃饭,而且不吃垃圾食品,到家洗手,抽空会帮我打扫卫生,能走路就不坐车。

回想一下,真的很久都没去过医院了,感谢自己对健康的坚持,也感谢家人的配合。

3、坚持记录孩子的成长。

文/pingguoshu

给孩子写成长日记,买了效率手册,从怀孕开始,每天写,现在孩子十一岁半,写了有100多万字,还在坚持,我有时候都很佩服自己。

看着一个孩子,从那么小、那么软,慢慢长成现在能跑能跳的样子,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第一次叫爸妈,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自己吃饭,每个第一次,都是让父母热泪盈眶的时刻。

父母看着孩子一点点茁壮成长,最后亲手将他们送出家门,成立新的家庭。

然后孩子也会为人父母,再走一遍曾经父母走过的路。

因为存在这样一个爱的循环,我们才能生生不息繁衍至今。

感谢父母,从未放弃过我。

4、坚持自我检查,不因为细节出错。

文/虹之间

这个自我检查是说,注意一些小细节。

比如出门前检查的“身手钥钱”(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门是不是锁好了,水电煤气是不是关好了。

离开一个地方时,检查带来的东西是否都已经带好,比如伞和笔。

发邮件前再三检查,删除文件前确认必要性,重要文件需备份。

用完的东西是否放回原处,物品放置的地方和条件是否正确。

……

我已经很多年没丢过东西了,也很少出现不该出现的错误。

你可以说我是强迫症,但我只有一句忠告:“细节是魔鬼。”

5、坚持背单词,为梦想努力。

文/梦碎人烟公馆

我坚持的,是背单词吧,虽然刚考的六级没一点把握,但坚持了也快200天了。

与其说坚持背单词,不如说我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

从进入大学开始,我就决定要考研究生,继续读书,但摆在我面前,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英语水平真的太差了,老师给我的建议简单粗暴:去背单词,等你能看懂卷子上所有的单词,再说其他。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一天能牢固记住20个都很成问题,到现在我可以一天更新、复习100多个单词,我自己都有点佩服自己了,居然坚持下来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不去试试,怎么确定自己做不到呢?

6、坚持给家人打电话。

文/夜夜生明月

上大学的时候,是一个月跟家里通一次电话,基本就是聊自己的学习生活,随口问下家里的情况。

毕业多年,一直在外地打拼,跟家里联系的就更少了。有天我爸跟我打电话,说我妈摔了一跤,住院了,我想立刻回家,我爸拦着我:“你妈腿上不严重,一个月就好了,主要是心病,太想你了,买菜都晃神,你以后多给家里打电话,她也就不会崴脚了。”

一番话说完,我哽咽着去翻通话记录,最近一次跟妈说话,也是两个月前了。

“不敢随便打电话,就怕打扰你工作休息。”这是我妈的原话。

现在我是每周和家里通电话,妹妹在家的时候,一家人还会开视频聊天,看着爸妈的笑脸,我才记起来:一开始远走他乡,努力拼搏,不就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幸福的晚年吗,怎么到后来,连个电话都不记得去打?

7、坚持写日记,记录美好的时刻。

文/春想秋念

写日记,第18年了,和另一个自己对话一样,真好。

写日记,就是一种自我反省。小小的日记本,不仅可以记录一天的的喜怒哀乐,发生的事情,你的心情,也可以摘抄你喜欢的文字和歌词,作为一方静谧的心灵乐土。

随时翻开,就是自己舍不得忘却的记忆。

2015年夏天,也是一个和今天一样大雨将至的夜晚,我鼓起勇气告白。

如今那个傻男人已经是我老公。

我当时在日记本上写:“终于等到你,值得托付一生的人。”

8、坚持吃好早餐,对一天的心情负责。

文/舒皑皑

在我眼里,吃早餐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

要吃得好,吃得饱,还要吃得不紧张。

因为我觉得早餐是一天补充能量的开始,早餐吃的顺心,一天都能神清气爽、心情愉快,相反,只是胡乱的往嘴里塞食物,似乎就缺少了很多滋味。

我坚持吃好早餐,还有一个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

要吃一顿精心准备的早餐,就一定要早起,要早起,就要早睡,间接要求我保持规律的作息,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

9、坚持记账、存钱。

文/富春山居图南

坚持记账,每月存一小笔钱。

这个习惯大概是在工作三年的时候才养成的,当时花钱太凶,入不敷出,但是又根本不清楚自己把钱花在哪里了,这对一个上班族,是件很恐怖的事。

在又一次向家里伸手要钱,补交了房租之后,我意识到自己不能浑浑噩噩下去了。

于是开始一笔一笔的记账,小到买水果、订外卖,大到换手机、交房租,收支明细,如数记在一个小本本上。

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钱,比如小件洗衣费后,我每月竟然有了余钱。

后来就开始存钱,从50到1000不等,剩多少存多少,现在我竟然也有了一笔不少的积蓄。

这笔钱会越来越多,变成我独立生活最强的底气。

9、坚持把事情提前做。

文/平心而论不当讲

能做好的事情就提前做好,不要拖拖拉拉,也不要迟到。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给自己设立“最后期限”,原来是为了让自己从容的完成任务,然而到最后,往往都成了手忙脚乱、加班加点的,赶在截止时间之前,交出一份自己都无法信服的答案。

这只能说是人类懒惰的天性使然,我曾经因为面试迟到被拒绝,也因为迟交毕业设计,被导师痛骂。

好在终于被骂醒了,像小学生在暑假最后一天补作业的行为,真不是成年人应该做的啊!

拖延症,只要靠你严格的规划时间就能战胜,提前把该做的做了,才能有余力去抓住其他机会,得到更好的成长,以不变应万变。

10、坚持出门带纸巾。

文/朱星竹海

这个真的是血泪史了,我经历过无数次自己不带纸,结果遇到尴尬的情况。

比如在应该有纸的地方却没纸,比如厕所、餐厅,虽然把它们并列有点难以描述,但你们在看到没有厕纸的一瞬间真的不会很崩溃吗?

还有在街上突然沾染到污渍的时候,没带纸的人就只能尴尬的看着。

在别人需要纸巾的时候,适时递出来一张,真的会让人觉得很绅士呀!

反正我是不会告诉你,我是怎样被人弄了一胳膊冰激凌,从学校大门一直走到教学楼厕所,才无比艰难处理掉的。

11、坚持做个有教养的人。

文/缀fss网ftt劳fee蛛

一个人的教养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那些具体的礼貌行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点:

好好说话,和不随便发脾气。

好好说话,主要是指说话要得体,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多说谢谢和不好意思,少一些命令和理所当然,更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

不乱发脾气,讲的是能讲道理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试图通过粗暴的方式解决。我相信面对一个乱发脾气的人,任何人都难以心平气和。

但解决问题,是必须要保持冷静的,如果你不能确保自己随时冷静,至少不要当首先情绪失控的那个。

我坚持这两条已经十多年了,得到的只有好处而无坏处,很多棘手的问题在冷静下来后,通常能很好的解决,比如有一次暴雨,下水道堵塞淹掉了客户的仓库,我在忍受了对方数小时的暴怒后,依然心平气和的给出了解决方案,而客户冷静之后,因为羞愧(他辱骂了我),主动降低了赔偿比例。

我难道不生气吗,当然生气,但我是个有教养的人,我清楚得知道,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常说要塑造好的习惯,但已经形成的习惯,又何尝不是在时时刻刻塑造我们呢?

总有些“习惯”,会让你与众不同,让你意识到,自己需要坚持些什么,来证明你是在真真切切的生活着,而不仅仅是被时间推着走,慌张无措、踉踉跄跄。

所以我们坚持跑步、坚持自己的的兴趣爱好、坚持阅读、坚持欣赏美好的事物。

另一些人,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坚持人类灵魂里不可磨灭的真善美。

但更多的人,是用一生的长度,去坚持爱。

回头看你的父母,握紧身边人的手,再望着向前奔跑的孩子。

坚持爱,就是坚持对这个世界抱有美好的憧憬。

这大概就是,能让我们坚持最久,也改变我们最多的习惯了吧。

你坚持最久的习惯是什么,

带给你哪些改变?

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2、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连做一件小事都不能坚持?

为什么现在的我们,连做一件小事都不能坚持?

许多人很迷茫,觉得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这篇文章详细分析了为什么不能坚持的七种原因,适合困惑中的所有人。

我们没有形成固定的时间节奏感。

高中阶段我们都比较容易坚持做一件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良好规律的生活,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课,按时自习,按时睡觉。在一个有规律的生活里,人是容易有相对固定的受控时间去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

到了大学阶段,课表不是天天相同,生活也开始多了很多可能性。这意味着你的生活变得丰富的同时,你获得各种自由的同时,你开始失去你过去养成的节奏感。

你开始慢慢变成被不同的事情推动去行动的人,而不是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干一点什么的人。

这种被碎片化事情推动的现象,不仅仅是在大学,一直到了职场,都会越来越严重。我的第一个建议是:要养成坚持的习惯,你最好要让自己有一些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情的习惯。

我为什么总是建议大家做一些小事情?比如每天坚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写日记,练字,锻炼,一切你喜欢的事情都好,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哪怕就15分钟。

这些小事情会慢慢形成你新的时间锚点,有了这些时间锚点,你才能在不同的环境里慢慢养成你生活中的新节奏感。有了时间节奏感的人,才能逐渐掌控自己的时间。

大家要明白,对自己时间无法掌控的人更容易觉得累,而不是对自己时间有掌控的人,我们只是更有产出。

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志同道合者互相激励。

你和怎样的人交往越多,你就越可能变成怎样的人。

在高中,因为有各种制度和外力约束,大家都被集体化成一种行为模式,往往能为某个特定的目标长期全力以赴,互相追赶激励,很多人觉得自己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很有充实感,和这个环境是分不开的。

我上班以后和我很多从小玩到大的老同学关系越来越淡,倒是和一些不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关系很好。我发现一个特点,我们这些玩得好的人往往是同一个生活节奏的人。

我们没有选择一个更适合目标的环境。

我们往往缺乏和自己有同样目标的同伴,这也导致我们很难一个人特立独行下去,毕竟人是群体性动物,很难摆脱从众的自然基因行为模式。

在高中即便你的同学不求上进,我也不太担心你不会坚持,因为班主任、家长和学校构成了一张网,为你设计好了每天的行为模式。中国的高中不如看做是一种学习集中营模式更为恰当,它的升学率成功是以牺牲人的个性、人的自由意志为代价的。

但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让你在某个点上快速突破,脱颖而出,所以还是有其存在的理由。

到了大学,无论是班主任还是辅导员,又或者是学校,对你的管理都是很粗放的,没有人天天监督你上自习,甚至是上课!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人才会发现没有外力约束,他很难建立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

不仅仅是大学,即便是在职场,我也是比较反对在家办公这种模式。真正办过公司的人都知道,让新员工在家办公而不是集中到办公室管理,不但不会产生工作效率,往往还可能毁了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因为他会养成很糟糕的工作习惯。

绝大部分人离开环境的约束就一无所成。想享受自由的生活,前提是你为自己选择了某种有控制的生活。

这是像我这样经过十几年修炼的人才能勉强做到的功力。所以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考研时那么多人会去报考研班,一需要同伴环境,二也需要上课的环境。没有这个环境,他们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我们丢失了自己真正想做的目标。

有一名大一学生,从新学期开始他做了很多打算、计划,但是一学年下来,他几乎没怎么实行过,现在上课他没啥兴趣,要不看小说,要不睡觉,要不宁愿发呆,但过后他又特后悔,特纠结,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

在大学里,他过得混沌,看不到啥希望,一味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甚至有不想念书的念头。他很烦,想改变这种现状,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即便能够坚持,但是前提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坚持的理由,或者叫目标。

高中阶段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考大学,而且被同伴和环境驱动去努力。到了大学,就业一时半会还很远,考研也得三年后,经过十二年艰苦求学的日子,人都想为自己放松一下,大学又不缺乏这种放松的方式。但正在这种放松的环境中,我们想不起自己的奋斗目标了。这是第一个问题:没有目标了。

高中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上大学,上好大学。其实大学倒是有一个现实的目标叫就业,就好业。

为了上好大学,高中阶段发展了一套以拿分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体系,虽然这套体系影响人的思维开放性,但是它能帮你拿分。

在大学里,课程体系设置往往让你看不到和就业这个目标的关系,它的实用性和社会现实脱节的确很严重,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往往看不到自己和就业需求之间的进展,只是感觉到自己一天天在混日子。

如果你没有办法衡量你现在离目标的距离是否更近,你就会慢慢忘记自己的目标。甚至慢慢用还在学习这件事情安慰自己在接近目标,其实这是自欺欺人。

如果不自欺欺人,大学生就应该主动在大一了解自己想去的就业单位,了解他们的就业岗位,了解这些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主动在大一就明确自我成长的目标和实现的手段,并找到恰当的手段衡量自己的进展。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好的教学体系应该做到的事情,但是在中国,你是选择抱怨国家呢还是先去改善自己?

我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离目标更近。

有的大学生倒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依然很难坚持。为什么?在高中你遇到任何自己不能突破的困难,都有老师教你答案。但是在大学,一切似乎都没有人给你答案,或者给你太多的答案。到底哪种是你想要的?这真很难讲。

所以很多同学在走向目标的路上,往往看不清自己坚持的方向是否是对的,因为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总是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最佳的,在这种畏手畏脚的犹豫中,如果没有太多的进展,也就慢慢放弃了坚持。

我们的性格中有太多好逸恶劳的成分。

还有一些同学看到了进展,但是也没有最终坚持下去,这很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心理学家说习惯推迟满足感的人才更容易成功。

推迟满足感这个概念可能有的同学并不清楚,这里我分享一个摘抄来的故事,也许对你有启发。

不久前,一位30岁的财务分析师请求我的帮助,她想纠正在最近几个月里,总是拖延工作的恶习。我们探讨了她对老板的看法,老板对她的态度;她对权威的认识以及她的父母的情况。

我们也谈到她对工作与成就的观念;这些观念对其婚姻观、性别观的影响;她同丈夫和同事竞争的愿望,以及竞争带给她的恐惧感。尽管一再努力,但这种常规心理分析和治疗,并未触及问题的症结。终于有一天,我们进入久被忽略的一个领域,才使治疗出现了转机。

“你喜欢吃蛋糕吗?”我问。她回答说喜欢。

“你更喜欢吃蛋糕,”我接着问,“还是蛋糕上涂抹的奶油?”

她兴奋地说:“啊,当然是奶油啦!”

“那么,你通常是怎么吃蛋糕的呢?”我接着又问。我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心理医生了。

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还用说吗,我通常先吃完奶油,然后才吃蛋糕的。”

就这样,我们从吃蛋糕的习惯出发,重新讨论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正如我预料的,在上班第一个钟头,她总是把容易和喜欢做的工作先完成,而在剩下六个钟头里,她就尽量规避棘手的差事。

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钟头,要先去解决那些麻烦的差事,在剩下的时间里,其他工作会变得相对轻松。

考虑到她学的是财务管理,我就这样解释其中的道理:按一天工作七个钟头计算,一个钟头的痛苦,加上六个钟头的幸福,显然要比一个钟头的幸福,加上六个钟头的痛苦划算。她完全同意这样的计算方法,而且坚决照此执行,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惟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我们会因为一点点小成功替代了真正的目标。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当人为目标奋斗得到一点点进展的时候,往往会奖赏自己放纵一下,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脱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当你发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点点进展的话,一定要提醒自己,要继续加油,因为目标还没有实现呢!

写在后面:

不知道你是哪种原因造成的不能坚持,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我想通过高中和大学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很多细节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细节恰恰影响了你现在的行为,你如果要改变,也只能针对每个细节,一点点去想办法完善。

我还想说:

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会改变你的性格。我建议你们不妨从按时吃早饭开始,这会带来意志力的提高,增强你的自控力。

3、为什么你无法长期坚持一件事?

为什么你无法长期坚持一件事?

文/睡午觉的猫儿

01

“为什么自己无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比如早起,比如跑步,比如减肥,比如读书,比如学英语。”

这是许多人会想的一个问题。

我常常在后台以及当面接到一些类似以下的一些问题:

●我想跑步。你说该怎么开始?以后每天在操场跑5公里你觉得可以吗?

●现在英语基础比较差,我想学好英语,该怎么做?

●我想瘦10-15斤,时间长短无所谓。怎么吃怎么运动,用多长时间减多少斤怎么保持,你有什么建议吗?

这些是几个比较经典的问题。但是我并不想说这些问题,因为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答案。

有一阵子我觉得这些问题比较“伸手党”,不具体分析自己的情况和做一件事情的周期过程,就直接要一个公式般的标准答案,以为照着去做就好了。

但是今天我决定把这些问题列出来,是因为突然想到自己在某个阶段的时候,也曾有过这种想法,也很想要寻找这些答案。而当我明白这些问题并不正确且没有答案的时候,是我已经完成了许多事情之后的事了。

换句话说,先不管有没有这样一种标准式的解决方法,我们都并不是要有一套完整且被证明是正确的方法论之后,才能够开始以及完成这些事情。

所以,今天想说的第一点是: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从未能够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问问自己,究竟为什么犹疑不做下去?又究竟在等待什么?

是不是在等待一套绝不会浪费我们一份努力100%有效的方法论?或者某种速效省时省力又有效的秘密方法?

想一想,很认真地想一想。

02

为什么我们能长期持续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另一些?

为什么我能长期持续做一些事情(比如跑马拉松,写字,学语言)而不是另一些事情(比如学完我去年买的excel课程并把自己的工作分析模板好好改进一番)?

这是我在遇到这个问题时候,问自己的问题:我是否是一个不能持续做一件事情的人?

事实证明并不是。所以,在我提醒自己没有必要浪费力气在情绪上进行自我攻击。

然后开始问自己一些其他的问题:“那些我完成了持续行动的事情,和我未能保持持续行动的事情,我的做法和看法有哪些不一样?”

就对比了一下跑步和做excel练习。跑步我本来就是从完全不动开始到完成了马拉松,而excel甚至是有一定基础的却至今未能完成。

跑步能够,是因为:

(1)我确信跑步持续下去最终能带给我的价值--好身体。所以完全不急于在短期内可看到身体有什么十分明显的变化,能够耐心地慢慢跑。

(2)我确信我每一次跑步练习对最终的长期结果(完成一场马拉松)有累积的价值。我确信一段42km比赛的完成不在于一时的热血,一定来自于持续有频率足量的练习。

(3)我做到了每一次跑都专注在单次练习,能够耐心地慢慢跑,逐渐地在练习中找到可持续的节奏。完全不急于在短期内可看到身体有什么十分明显的变化,或者能够一次性跑超长的距离。

(4)我为全程马拉松的准备做了一个时长9个月的训练计划表,细分到每个月每个周跑几次,每次几公里。持续更新练习记录并调整状态。

但是,excel的事情以及其他的我未能够持续做下去的事情,我的做法并没有涵盖以上全部。

我可能没有做整体计划以及训练细分,所以导致练习更为随机不够持续。

我也可能并不确信持续练习和每一次累积练习的价值,所以总是期望当下就立刻有明显的正向反馈,没有似乎就失去了动力。

总之,能够持续下去的事情与未能够持续下去的事情有两个核心的差别:

毫不怀疑长期做这件事情的最终价值以及最终价值必然是由每一次练习累积而来的确信。

使用了整体计划(分解任务)-执行-记录-调整的方法。

03

你对长期价值的累积有没有信心与耐心?

最近李笑来专栏的一篇文章,我反复想了好一段时间。

文章里有这样一个图表。

收益:每一年的本金*(1+年化复合收益率)

定投策略:指每年固定增加1个单位投资金额。

以上表格中c3单元格里的公式为:=c2*(1+c1)+1

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有些事情的价值滚动累积的。

而这些由毫不起眼的1个单元投资金额滚动累积起来的初期,你是几乎看不到甚至感觉不到的。又或者你很可能觉得以你的付出收获竟然这样微乎其乎简直是无法忍受的。

于是,我们还没有挺过收益累积扩大化的前面几个小周期,就不再持续了。

这和跑步累积里程是一样的。

在头20次10公里的训练中,你可能只有1-3次找到感觉,跑起来不觉得太过辛苦(概率为5%-15%)。而在第21-40次10公里训练中,你或许会有5-8次找到感觉的时候(概率为25%-40%)。

而当你在第61-80次10公里训练的时候,很可能80%的时候你都不觉得太辛苦,一方面你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跑步量,另一方面你很可能已经稳定了自己的跑步节奏(呼吸+步频)。而稳固之后的每一次训练,你都有比较高的概率直接进入状态。

这也就是每一次跑步训练累积的价值。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信念与耐心,往往在前20个km里就因为各种不适的状态而止步了。

而其他方面的练习其实原理也是一样的。可差别就在于,跑步这件事情上我比较自然地这样去想了,而其他的事情却从未这样想过,自然也没有后边持续的行动过。

所以,在我们没有能够持续的事情上,我们究竟有没有过对长期价值的信心和用每一次不起眼的行动去持续累积价值的耐心?

04

没有意志力还有拖延症

在此之前的我都没有提到两个十分常用的关键词“意志力/自控力”以及“拖延症”。

常常责骂自己"没有意志力还有拖延症”--在最早期的时候,这大概和开头的几个问题一起,也算是我的长期的困扰之一吧。

只是到了后来,当事情做了一件又一件以后才发觉:你既不需要成为一个意志力极其强大的人也不要成为一个完全没有拖延症的人才能完成这些事情。你只要去做,即便做的不完美也没关系。然后持续去做,直到把这件事情不完美地做完。就可以了。

从你开始做这些事情到完成,从完成一件到完成几件之后,你必然会更有行动力,因为你会懂得如何去不完美地开始与继续;你也会更有意志力,因为你会懂得在什么时候挺住,在什么时候休息而不是完全随心情。

但除此之外,我们的本性并不会改变。我们还是会本能地去偷个懒,还是会本能地去拖拉一下。但这些都无伤大雅,因为关键不在于“意志力”或者“拖延症”,而在于我们是否去完成了一些事情。

而大部分被“意志力”以及“拖延症”所阻碍着的人们,其实该想一想,困住自己的究竟是什么?是太过困难的初始行动,还是我们内心不切实际的期望--“成为全宇宙意志力第一且一下子完成所有事情超越所有的的超人”?

在许多文章里会有点过分夸大“坚持”做一些事情之后的“变化与感受”,好像自从早起或者跑步之后,整个人生都变了,然后在情绪上鼓动大家去战胜自己,形成改变。

当然改变是会有的,只是不会那么神奇。你还是你,你的生活还是你的生活,只是多了一些你希望能够完成的事情,而且是由你自己完成的。这份快乐与底气一定会有。但是战胜自己,却并没有那么大的意义。

有什么好战胜的呢?我们生而为人就是有很多固定的特性的,比如寻求偷懒,比如寻求享受,比如不想太辛苦。在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的本性爱偷懒,才推动了许多提高效率节省力气的科学发明。

这并不是一件我们一定要去战胜的事情。换句话说,即便战胜了你的懒惰,又如何呢?

会变超人吗?这究竟有什么快感又能持续多久?最重要的是,产生什么价值?这没什么好战胜的。因为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行动力。

行动力是什么?

行动力就是你能开始做一些事情,并且持续地做一些事情。尤其是能忍住前面20个10公里觉得辛苦得要死还感觉自己弱爆了的糟糕感觉,先做下去,先完成一个周期,再完成一个周期。你总会感觉更好。

所以,放弃对“更强大的意志和绝对拖延的自己”的追求,学习去用pdac循环整体计划(分解任务)-执行-记录-调整的方式去帮助自己管理行动与行动的周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事情。(pdac此处做个类比,并不精准)

05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听起来有点鸡汤,说起来有点与惯常说法“失败是成功之母”相悖。

但事实上我们并不是在说成功与不成功,不要那样“戏剧化”地思考。我们只是想做一些事情而已,和“成功”以及“失败”这么伟大而又沉重的词汇没多大关系。

这句话是我在某篇文章里看到的,具体谁说的我也忘记了,但大概的意思是,“一个成功的体验才是下一个成功体验的基础。而更多的成功体验能更好地帮助你去思考与类比,进而用类似的方式去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与今天的主题结合起来,意思是,“当你完成了一件需要持续付出行动的事情(持续一些周期)之后,你更有可能完成另一件需要持续付出行动才能完成的事情,因为你能从上一次完成的体验里获得许多心得,而这些心得是从尚未能完成过一件长期事情的思维可以理解的。”

所以,如果你尚未有过任何一件持续行动和取得了成果的事情,而且你希望有的话,你该从获取“完成一件需要持续的事情”的成功体验开始,而不是分心希望一下子完成好多件。这样“成功的”体验或许能在后期给你许多你意想不到的感受与力量。

好了,说到这里,整篇文章总结下来,为什么我们不能坚持做一些事情?

理由有三:

1.未能意识到以及确信持续做这件事情的长期累积价值

2.未能走出等待的困境先行动起来

3.未能用有效地方式管理自己的行动(并在行动过程中调试状态与情绪,当然这个调试与第一点的认知有直接关系)

所以,如何长期持续做一些事情呢?我的看法是:

1.给长期设一个行动限定:比如用9个月准备一场全程马拉松训练

2.先行动起来,哪怕不规律哪怕没有章法

3.学习用计划-执行-记录-改进的科学方式来周期性地管理自己的行为

希望以上对你有参考价值。

4、把一件事坚持30天(结果惊人)

把一件事坚持30天(结果惊人)

文/韦斯托

原来这就是“荷花定律”。

01

国外有一个叫摩根的青年,每天很闲,有天突发奇想——连续吃三十天麦当劳会怎样?

他说干就干,一日三餐都吃麦当劳,连吃三十天。

他还用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过程。

三十天后,摩根的体重增加了25磅(约23斤),而且还出现了轻度抑郁和肝脏衰竭现象。

要知道,之前摩根可是非常健康的,真是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02

摩根连续三十天吃麦当劳的视频引起了另一个人的关注。

他叫马特·卡茨,是著名的谷歌工程师。

他告诉自己,既然30天可以改变一个人,那为什么不朝好的方向改变呢?

于是,他给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战计划。

完成四个任务:

骑车上班;

每天步行10000步;

每天拍一张照片;

写一本50000字的自传。

克服四个习惯:

不看电视;

不吃糖;

不玩推特;

拒绝咖啡因。

除了那本五万字的自传,其他七项都是非常小的挑战。

然而就是这本自传,平均到每天也只有1667个字。

30天后,马特·卡茨从一个肥胖的宅男工程师变成了一个拥有健康、乐观、文采等多种美好品质的人。

他说:“做那些小的、持续性的挑战,30天后你会感谢自己。”

03

在一个荷花池中,第一天开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假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

错。

是第29天。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但渐渐的,你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

这时,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荷花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越到最后,越关键。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

04

有人提到“改变”就头大,其实是他们把“改变”想得太繁杂了。

如果你想养成早起的习惯 ,你只需要在前一天早睡。早睡的前提无非是少看一集肥皂剧或者少玩一个小时的游戏,仅此而已。

要记住,所谓改变,指的并不是“脱胎换骨”。

改变就像蒸桑拿,由外到内,由浅到深,由皮肤到肌理。

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必急功近利、不必追求立竿见影,只要每天能比前一天有一点突破、一点改善,而且朝着正确的目标持续地做下去,就可能成功。

05

一辈子太长,一秒钟太短,30天不长不短刚刚好。

你可以改掉一个坏习惯,也可以培养一个好习惯。

把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

一周集中采购一次生活必需品。

把第二天的计划写在纸质日历上。

在前一天晚上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东西。

以分钟为单位来计时,而不是以小时。

随身携带笔记本。

记录时间都去哪了。

每天静坐冥想五分钟。

早起。

记账。

这10个习惯小得不能再小,但若能长期坚持,必能改变你的人生。

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性格。

就像我们开篇所说的,接下来的30天喜不喜欢都要过,既然如此,何不尝试一下呢?

来源:每晚一本书(id: yitiaobao),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