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作文_绿豆发芽观察日记

1、种子发芽作文

种子发芽作文(一)

午饭后,妈妈笑眯眯的对我说:“雅雅,你想不想看看种子发芽的经过呢?”“想!”我高兴地说。然后,妈妈去厨房拿了些黄豆和黑豆,把它们端到阳台去,放到一个盒子里,在小盒子里注点水,摆到阳台的角落里,妈妈说“雅雅,我们明天再来看吧。”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跑到阳台一看,黄豆和黑豆再也不会像昨天那样,皮皱皱的,而是鼓鼓的,像个小胖子,有点香味。观察完以后,我又给黄豆和黑豆换了水,然后放回原处。

第三天午饭后,妈妈说:“快点来看呀,有新的变化了!”我听到急忙跑过去,呀!有些豆已经发芽了。妈妈说:“雅雅,我们拿些豆去种吧!”我兴高采烈地和妈妈一起去种豆。妈妈说:“种的时候,那个芽要向上才能长出来。”然后,就把豆子插到花盆的泥土里。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午饭后,我又去阳台看豆芽。今天的豆芽真好看,有的像拖个大尾巴的小老鼠;有的像小蝌蚪;还有的还是光秃秃的“小胖子”。真可爱!

种子发芽作文(二)

前天,我在花盆里看见了一点点绿绿的嫩芽,我激动地大叫:“妈妈,快来看,草莓的种子发芽了!”妈妈忙走过来说:“太好了,经过我们的努力,种子终于发芽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妈妈又说:“乐乐,你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培育它的吗?”我自豪地说:“当然,我们先把种子放进花泥里,放在阳台上,让它天天生长在温暖的阳光里,然后经常给它浇水。”“是的,没有阳光和水,种子就发不了芽!”妈妈笑咪咪地说。

昨天一大早,我一穿好衣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阳台上看小苗苗,发现它比前天长大了一些,长出了两片嫩绿的叶片来,在微风中轻轻地摇动着,好像在快乐地跳舞呢。我拿了小杯子,给它浇了水,小声地说:“小苗苗快长大,长出很多又大又红的草莓给我吃!”妈妈听见了,哈哈大笑地说:“你这个小谗猫,起得这么早来浇水,原来是想早日吃到自己最爱吃的草莓啊!”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小草莓长大了,长出了很多很多又大又红的草莓,我开心地笑了,笑地很甜很甜……

种子发芽作文(三)

我和妈妈准备了两个花盆,在花盆潮湿的泥土里撒上一些向日葵种子和辣椒种子,然后撒上一层湿土,浇上水,等待着种子发芽。

三天过去了,三个向日葵种子发芽了,()可是辣椒种子还没动静,据说辣椒要25天才发芽。向日葵壳尖朝下,一个一个地从地里冒出来,像戴着黑帽子的小人从家里探出头来。

第四天,三颗小芽苗已经分别长到3厘米、2厘米、1厘米高了。种子壳还倒扣在叶瓣上。

第五天,这三颗小芽苗又长高了,长到4厘米、3厘米、2厘米高了。同时又有5个种子从土里冒出来。

第六天,8颗小芽苗分别长到5厘米、4厘米、3厘米和2厘米多一点。种子壳有的已经到落了,两个小叶片张开了,像两只手掌张开托着天空。

2、绿豆发芽观察日记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

9月28 星期五

今天我非常兴奋,因为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作业,那就是要我们动手种豆芽,观察并记录豆芽生长的整个过程。

于是一放学,妈妈就带我去买绿豆,到了菜市场,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绿豆,回到了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这二十多粒青绿色的豆子放到了塑料杯子里,只见有几粒顽皮的绿豆竟在杯中跳起了舞。于是我赶紧往杯里放了半杯水,然后就去做另外的事情了。过了半个小时,我去看了下,发现有些小绿豆胖了一圈。不过,还有几粒是瘦瘦的,毫无变化。我就问妈妈:“为什么这几粒绿豆还是纹丝不动。”妈妈说:“这些绿豆是被虫子咬过了,称作“石头”豆子。”

9月30

星期日

当绿豆浸泡了一天之后,我发现绿豆已经不再像昨天那么渴的要命了。小小的豆子喝饱了,肚子就变得鼓鼓的,好象一个个胖胖的小男孩。这次我把杯里的水给倒了,然后再放入纱布,在纱布上浇了一些水。并把这些饱满的绿豆转移到了纱布上。这便是绿豆的住宅。我又把杯子换了个地方,让它在阴凉的环境中愉快的成长。

10月1

星期一

到了第三天,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看,绿豆怎么样了,我发现昨天还在睡觉的小绿豆,今天有()一个个小小的头露了出来,有米粒那么大,真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女孩似的。这时候妈妈告诉我:“这叫胚芽。”它们尖尖的,细细的,大概有1毫米那么长。在纱布上还多了一些白色的须根,妈妈说:“这叫胚根”。它们细细的,白白的,零零碎碎的,像老爷爷的白胡须似的。这时,我用手轻轻地摸了摸纱布,几乎已经干了,就急忙又浇了水,纱布又变得湿湿的,我也放心地离开了。

10月2

星期二

今天是第四天了,不知道小豆豆又有了什么变化呀!今天的小芽绿豆外壳裂的更大了,肚子全露出来了,白白的,胖胖的,好可爱,好象许多小蝌蚪。它们正开心地裂着嘴,好象在朝我笑呢!我还发现肉身中间露出了一条缝,小芽就里是从这冒出来的。目睹着这些绿豆芽,我心里犹如吃了蜜糖似的,高兴极了。

10月3

星期三

到了第五天,我又去看了,发现豆芽已经有两厘米左右了,茎也长粗了,就像一个大力士,只见它们一个个戴着一顶顶绿色的帽子。使我觉得自己好像来到了军营似的。又发现白色的茎下面的白肚子有点变黄了。不过肚子下面一圈的根又多了许多,我看了看纱布,又没有水了,结下来我又给它浇了水。

10月四

星期四

第六天了,我又发现豆芽粗壮了许多,有五六厘米高了,它们有些已经完全脱掉了绿色的帽子,昂着头,仰望天空。根变得更加茂盛了,豆芽变得更加美丽了,它们就像一位美丽的小少女,高高地立在白色的地毯上,十分招人喜爱。

10月5

星期五

到了第七天,我迫切想知道绿豆芽又长什么样子了,我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绿豆芽又长粗壮了,也长长了,长到了七厘米左右,像保护家园的战士一样站立着。小绿豆们一个一个长得很强壮,已经长出了黄绿色的叶子和根。看上去每个豆芽都像是一个“丫”字形,漂亮极地了。接着,我又在纱布上浇了一些水。

10月6  星期六

第八天了,密密麻麻地豆芽,好像在热情地向我招手,嘴里不停地说:“快过来呀!快过来呀!”我哈哈大笑了起来,情不自禁地说:“绿豆芽长高了,我终于成功了。”

10月7

星期日   晴

第九天,有几根因为长得太高而弯曲了,不过并没有扫我的兴。因为通过这次实验,我知道了绿豆芽不仅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而且还需要水分和氧气呢!

3、一粒种子作文600字

一粒种子作文600字(一)

理想是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进步,你我有了理想,才能向着目标不断前进。不过是人有理想,其实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憧憬。

它是一颗种子,一颗榕树的种子,因为园丁的疏忽,它被遗漏在植物园外的草地上,它并不伤心,它的理想从被遗漏的那时起,就在心里萌芽了,它想让这片没有一棵树木的空旷草地,成为一座森林。

它开始努力了,它拼命让自己陷入泥土里,他不怕黑暗,因为它有宏伟理想。陷入黑暗后,它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它睁开眼,就得很是刺眼,那是太阳公公在抚摸它。它很神气,朝着太阳公公打了个招呼,它已经实现了它理想的第一步计划。它接受了太阳公公的照耀、春雨姐姐的洗礼、春风阿姨的抚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已经是一棵树苗了。它不断汲取周围的水分、养分,它很快乐,因为它虽然还小,可是经常会有小动物来陪它玩、聊天。

冬天过去了,他在理想的支撑下,熬过了这个寒冬。

数年过去了,它已经不是原先的那棵小树苗了,它长成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树,它开始繁衍了,它是一棵榕树,它有足够的能力改变这片草地。小鸟也来帮它的忙,因为小鸟的理想是有一片森林,有一个温暖的家,而它,正在逐步实现着它们的愿望。

……

终于,这片草地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园丁也很是奇怪因为他已经快走不出这片森林了。园丁离开了数十年,那棵从他手中遗漏的种子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创造了一片森林,创造了一个“鸟的天堂”。

它坚信,它绝对比自己曾经的同伴过的更好、更快乐!

万物都有理想,它们也为着理想而奋斗着,它们坚信:理想+努力+毅力=成功!

一粒种子作文600字(二)

我是一粒种子。曾经,是蒲公英带我来到这儿,这片温暖的沃土。这是我的家,一片森林,古木参天,绿树如茵,微风婆娑地穿过绿叶,奏出一曲美妙的音乐。野花在这里丛生,灌木丛旁随处可见被阳光灼烤得熟透了的果实。每天,在鸟叫中清醒;每天,在蝉鸣中入睡。

我在一片温暖的泥土里,眼睛探出土地,好奇地张望着身边的一切。大树伯伯说:“我来自遥远的南非,我是一棵梧桐。南非那里有灼热的阳光,高大的椰子树,人们在海里尽情畅游……”这时,植物们都静下来了,谁都想听听来自远方的新鲜事。我也努力拔高身子,侧耳倾听。

有时我会想:我是谁?

或许我是一株野花,一根绿草,一朵蒲公英,一棵大树……

我不知道。

我不在乎,长大了之后,我还是会在森林里,在这片无忧无虑的乐土,我还是想在这里,在这里努力生长,永世长存。到时,我就可以尽情吸收阳光和雨露,可以披上油亮的衣裳,可以和野花野草一起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我长成了一棵小苗。

这时,森林里有了新客人。一棵樱花树从繁华的都市移植来,它是那么美,优美的姿态,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到我的身上,一阵阵香气迎面而来,我沉醉在了其中。我多么希望长大后能成为樱花树啊!樱花树在我眼里就是一位美丽的姐姐,她经常告诉我城里的故事。关心我,照顾我。

我终于长大了。

长大的我,有着圆形的,有层次的花瓣,它是红色的,有着一圈白色的圆环,叶子又细又长,长得像美人蕉皇后一般。樱花树望着我,羡慕地说道:“啊!像个仙女!”

我终于接任了皇后,是美人蕉要枯萎的时候,选择我的。

我在森林里,永世长存,吸收阳光和雨露,我是皇后……

一粒种子作文600字(三)

佛说:“种下什么因,就结什么果。”我想,我种下一粒汗水和希望的种子,六月我应该可以收获成功。

九月,晴朗的天空布满了云彩,我上高三了,天空给我的是一份释然还是沉重?我不知道。我只记得妈妈临走前对我说的一句话:希望明年的开学,我们在江南。当时,我对妈妈笑了笑,因为我也不知道她的话能否实现,九月播种的季节,我在妈妈的视线下,扬帆起航,寻找我的大陆种下希望。

十一月,秋叶未落,寒风渐起。我独自一个人望着窗外,金黄的树叶摇曳在树上,紫藤廊边紫色的小花洒落了一地。树叶随着时间,飘零大地。此时,我又把头埋进了书海。一个人总是不经意的去思念,我又想起了密码,想起了母子俩会心的约定。任青石板上,新脚印踏上旧脚印,江南烟雨是否会变成一伞惆怅?我的脚印将在哪里?看了看书桌,原来,我依旧站在我播种的土壤里,果实还没有结,才刚刚发芽,我的希望等待着开花。

二月,刚过完年。此时我又要离开家,()踏上征途。这一天,下雪了。雪,拒绝了一种美丽,获得了一份宁静。回到学校,我又坐在了这间教室。现在已步入了高考年,没有了轻松舒适,更多的是一种凝重。看看我的土地,由于汗水的施肥,希望茁壮成长。我对着天空开心地笑了,雪打在了我的脸上,慢慢融化,殊不知是水还是泪。是泪,原来播种的希望,它还需要眼泪,但是,我无怨无悔。

四月,祥和安逸。但是,我却是外表镇静,内心压抑。我还在路上,路在沙漠里。我,有些茫然。我疑惑地看着土地,土地也呆呆地看着我。四月,充满了恐惧,我开始变得沉默不语。妈妈看透了我的心思,她说:“多年后,江南烟雨会变成你的一伞回忆,加油哦!”我被妈妈逗笑了。皱纹、白发被时间席卷带入她的身体,但是却不失可爱。我坐在教室里慢慢沉淀,转身望着我背后的那土地,希望正在开花,地里还有妈妈。播种希望,原来妈妈也在帮我。我坚定地点了点头,对自己说:“加油!”

六月,夏意来袭。阳光洒满了希望的土地,播种的希望等待收割。我等到了,希望结了果,在汗水。泪水、家人的共同施肥下,我收获了成功。

现在,我要去我的下一个土地--江南,继续播种!

4、让美好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发芽

让美好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发芽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今天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的难题之一。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这个问题,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我们总感觉现实与期望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距离。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的转型期。社会现实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使人们对现实问题不断产生思考,并作出各种各样的反应。道德能够用金钱来衡量么?这是一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几年前,我曾建议学生研究一个课题——道德的成本,确切地讲,就是我们的社会为那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付出了多少成本?或者说,在我们所创造的财富之中,有多少要为那些缺失道德的行为买单?我知道这不是一个能得出确切结论的课题,因此并没有期望这项研究产生什么成果。研究过程不过是一个教育过程。如果我们的每一项教育活动都能在哪怕几个学生身上产生效果,使他们获得感悟,产生自觉,我认为这就是富有实效的教育,而且是高效的教育。因为,全国有上千万名教师,一年之中有三百多天,如果每个教师所做的每项教育活动都可以在几个甚至一个学生身上产生效果,那么这种效果的累积一定会在庞大的国民群体中显现出来。如果真能这样,社会的公共道德前景一定会令我们更有信心。

为了研究这个课题,学生们采访了交通警察,目的是从一个具体的社会生活方面切入来研究这个问题。尽管我们对于结论早有预期,但调查和分析后的结论仍令我们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忧虑。我们的结论是,目前,我们的社会已经为道德缺失的行为付出了极高的成本。尽管缺失道德的人可能是极少数,但由此形成的巨大黑洞在无情地吞噬着无数劳动者辛辛苦苦用汗水创造出的财富。我们每年要为各种事故付出数以百亿计的资金,而相当多的事故本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属于天灾,而是人祸。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些资金的付出或流动也纳入了gdp的统计范畴,也就是引发了经济活动,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创造gdp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类发明了高效的交通工具,本是为了给自己带来更多的便捷和幸福,但是,它却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更多的危险和威胁,我们不得不从我们所创造的财富当中,拿出巨大的一部分用于维护最起码的社会秩序,而这些财富本应该用于改善我们的生活——将学校建设得更加现代,使老人得到更好的赡养,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使病人得到更好的照顾,使公共设施更加完善,或是将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和技术开发,以改善我们的通讯、交通、住宅、娱乐等等,总之,这些财富应当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使我们生活得更加美好,使我们生命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现实不能不令我们感到遗憾。如果我们巨额的教育经费投入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未成年人未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道德水准,那么,教育经费中的一大部分事实上也成为了上述的成本。这不由得使我们想到,那可能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数字啊!认识了这些问题,我相信,那些与我一起研究这个问题的学生们,将来一定会成为社会秩序的自觉维护者,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良知和行为操守的人,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目的之一。

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和终极价值就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体现在人的自觉意识的萌生。这就如同促使种子发芽。我相信,每一个成人,包括教育者和家长,都对后代寄予了美好的期望,这些期望就如同一颗颗美好的花种,只有这些种子发芽、生根、成长、开花和结果,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绚丽多彩的百花园。多年来,我们就像“飞播育林”那样,在青少年心中播撒了许许多多美好的种子——“五讲”、“四美”、“三热爱”、“八荣八耻”、“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但为什么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美好的种子并没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发芽、生根、成长、开花和结果?我想,原因在于我们的教育缺少滋润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雨露和阳光。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课堂上完成的,更不是通过考试来检测的。教育是一个发育成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播种,还需要滋养。滋润这些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雨露和阳光,正是我们这些教育者或成年人所构成的社会环境,这环境中包含着鼓励、惩戒、规劝、引导、示范、实践、体验、熏陶……等等诸多有益于他们成长的养分,既有外在的行为约束,也有内在的精神引领,其中,我认为最重要因素,就是我们这些教育者和成年人用自己的言行所做出的示范和构成的环境。不论是什么环境,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孩子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为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示范和构建了什么样的环境。我记得在一次教师大会上,一位教师谈了她在未来三年中的发展规划。她谈到,在未来的三年中她要完成好必修课的教学任务,要完成自己的读书的计划和开设选修课程的计划,完成教学研究的课题,此外,还好担当好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做一个孝女、贤妻、慈母。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在这样的场合应当只谈工作,不谈生活,因为生活属于个人,只谈工作不谈个人才显得高尚。(励志名言  )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来讲,谈生活就是谈教育,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决不是指哪些柴米油盐、衣着宠物之类的话题。因为他或她是教育者,因为学习生活也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之一,因此生活以及对生活所持有的态度、价值观念也就成为教师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教师专业的一部分。所以后来我对她讲,你谈得非常好。教师的生活也是一本教材,教师的生活态度也是教材的内容,让学生读懂读好教师的生活这本教材,教育学生成为孝女、贤妻、慈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做人的教育。如果有一天,我发现你教的女孩子不是孝女、不是贤妻、不是慈母,那我认为一定是你出了问题,是你的教育出了问题。我总以为,教师应当具有蜡烛的精神,但不能成为蜡烛而燃尽自身。孩子面前的老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期望的人。教师应当使孩子从自己的身上理解什么是幸福。因此,教师首先应当有幸福的生活,幸福的家庭,幸福的人生,教师应当使自己的精神和生命更加充实更加高贵,并无声地滋润学生心中的土壤,使这片土壤变得愈加肥沃,催发他们心中美好的种子,使他们形成对社会、对他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健康、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北京四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以人育人,共同发展。

其实,评判一个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不是看少数榜样人物精神境界所达到的高度,当然更不是看极少数社会败类行为的卑劣程度,而是要看社会大众普遍相信并恪守的道德行为底线。道德教育应当以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公民为主要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圣人。从这点上讲,普通人的道德表率作用与英雄模范人物具有同样重要的教育示范的价值。富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应当是贴近大众、回归现实的教育,这是多年来北京四中的实践体会。多年来,北京四中始终坚持“低起点、严要求、重示范、重引导、重教育”的原则,倡导全体教师共同担负起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职责,注重从学生中树立道德和行为的榜样。同时,我们的教育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的行为层面,教育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灵和精神的关注。为此,北京四中建立了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公民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价值体系,它包含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精神心灵、终极目标等多个层面。这个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理念,就是要将今天的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将对学生的全面关注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将知识教学与道德教育融为一体。其中,生命的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关注生命的价值与生命存在的意义,唤醒与激发学生的自觉,培养学生善良的人性。这应当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生命的教育应当是一种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构建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离开了对人的灵魂与精神世界的关注,教育就不免沦为肤浅的、僵化的、难以在学生心中引发共鸣的空洞说教与无效训练。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课堂上完成的,更不是通过考试来检测的。课堂上的灌输与说教是必要的,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我们始终相信,许多有效的道德教育的形式是一种生活实践体验的教育,确切地说,道德教育最终是通过带有思想、抱有信念的生活实践活动来完成的。有思想有信念才可能在生活实践中有深刻的体验,才能达到“悟”的境界。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体验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和环节。因此,学生的组织以及以学生自发产生的有组织的行为,也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从这一点上讲,学校应当成为社会,成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学校的生活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我常悲观地以为,我们至今还没有真正认识和把握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没有真正把握提升青少年道德素养具体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我们今天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很粗浅的、初步的、感性的、不完整的和有待不断深入的,还远未形成系统有效的理性认识。人们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教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在我看来,教育应当是一门带有艺术特点的科学。说教育是科学,是因为教育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一定是可以被我们认识和运用的;说教育是艺术,是说我们通常又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教育方法。人的多样化特征使人的发展具有无限多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一招百灵的教育方法的原因。我相信,教育实际上不存在这样的点金之术。但同时我还坚信,科学和艺术最终是殊途同归的。人的发展的多样化和不确定性,以及教育规律的复杂性,正是教育工作和教育研究工作的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无数教育工作者产生探索热情的动力之源。

5、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