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描写花落的诗句
描写花落的诗句
花落更同悲木落,莺声相续即蝉声。荣枯了得无多事,只是闲人漫系情。——唐·司空图《上方》
鸟鸣不鸣山静,花落未落春迟。美人如云天际,芍药空留一枝。——明·正念《燕京春暮寄山中人(二首)》
把酒承花花落频,花香酒味相和春。莫言不是江南会,虚白亭中旧主人。——唐·白居易《座上赠卢判官》
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何能驻少年。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唐·杜牧《惜春》
九里香风动地来。寻香空绕百千回。错惊秋色上崔嵬。谁识芗林三昧手,能令花落又花开。返魂元学岭头梅。——宋·王庭珪年《浣溪沙》
花开亦花落,时节暗中迁。无计延春日,可能留少年。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唐·薛能《惜春》
南越千年事,兴怀一旦来。歌钟非旧俗,烟月有层台。北望人何在,东流水不回。吹窗风杂瘴,沾槛雨经梅。壮气曾难揖,空名信可哀。不堪登览处,花落与花开。……唐·黄滔《广州试越台怀古》
梦断纱窗半夜雷,别君花落又花开。渔阳路远书难寄,衡岳山高月不来。玄燕有情穿绣户,灵龟无应祝金杯。人生若得长相对,萤火生烟草化灰。——唐·徐夤《梦断》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谿难记曲,叠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形问……——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孤根自是春怜惜。一苞生意何曾息。南北本同枝。先开先得诗。风来元不约。冷暖凭斟酌。花落又花开。年年去复来。——元·程文海《菩萨蛮次韵郭安道探梅》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现代·毛泽东《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文廷式《水龙吟》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续传灯录·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
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陈宝琛《西郊落花歌》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盛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李白《白头吟》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杜牧《鹭鸶》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
2、描写梅的诗句
描写梅的诗句
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4、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5、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8、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9、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10、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11、去时梅萼初凝粉。——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12、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13、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崔道融《梅花》
14、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5、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1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17、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18、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19、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0、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21、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2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3、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懈恋花》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25、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
26、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7、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8、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29、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3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31、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2、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3、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34、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35、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36、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
37、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8、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3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4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41、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4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4、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45、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46、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4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8、高情已逐晓云空。——苏轼《西江月·梅花》
49、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李方膺《题画梅》
50、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51、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52、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张道洽《岭梅》
53、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4、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55、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欧阳修《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56、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57、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5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9、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
60、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6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62、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63、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64、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65、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66、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3、爸爸的花落了读后感
爸爸的花落了读后感(一)
这是一片令人悲伤的文章,字里行间体现出了浓浓的父爱。
文章是作者回忆六年级毕业典礼时的事。共分为典礼前、典礼时和典礼后三部分。在典礼前,先描写我别着一颗夹竹桃,从而想到夹竹桃是爸爸种的,又联想到爸爸病人膏盲来不了了。所以就回忆起昨天见到爸爸的情景。
先描写爸爸病的很重,然后再问爸爸去不去时,用到了细节描写,表现了父亲的无奈和悲伤,同时也写出了我的伤心。细致的描写爸爸的动作,是因为他万分伤心,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掩饰心中的悲哀,不让女儿看见自己哭。然后,他看了指甲,这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动作,想掩饰自己,却更深的表现出自己内心的叹息。
从父亲叮嘱我不要迟到中,引出了曾经迟到的经历。父亲打了我后,又来补救,给我带来花夹袄和两个铜板,使我十分惭愧,再也没有迟到过。
后来,是毕业典礼进行时,我产生了很多想法,接着又想起家中的孩子们,弟弟妹妹都还小,自己也只有12岁,这时爸爸的信息已经扩大了,而自己却没有适应,还有些害怕。而别人跟自己送别时,自己也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害怕。长大也是,要人一点点接受的才行啊。
在典礼结束后,我的心情十分着急,从而把父亲去世的消息表达出来。而后,我有看到了夹竹桃,联想到爸爸,并意识到自己是大人了。
我们也会害怕成长,长大一点,就多一份责任。不过有责任不一定不好,说不定会更高兴。更何况,大人也更自由,所以成长是一定要经历的。
爸爸的花落了读后感(二)
他们说:“一个好的作者是可以让读者调动起自己的经验参与到他的作品中去的。”这么说来,林海音是一个很好的作者了,因为她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让我想起了那场小学毕业典礼。
我们一起拍毕业照,大家站成四排,第一排是老师,后面的是同学,大家对着照相机浅浅地笑。校园里的香樟树叶在风中好像要飞翔一样,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落在我们的脸上、发间,地上是一片斑驳的树影。
少年时分,离别季节,可我们还不懂惆怅的滋味。只是随着日子慢慢地流逝,那些同学少年的记忆却如底片般渐渐在时光的显影液下清晰起来——那些我们一起流泪的日子,那些我们一起欢笑的日子。
我一个人站在窗前,雨水落在了窗玻璃上……
我努力地想回想起那些小学同学的面容,却惊讶地发现,有些面容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了。我知道,我在失去他们,记忆中一次懵懵懂懂的离别,让我在今天已经开始失去他们了。这一刻,我突然有点羡慕林海音了,她怎么能将从前的岁月保存得这么清晰?
我从来没有害怕过离别,但是当离别被意识到以后,我还是不禁感到伤感,它让我突然害怕起长大了,如果长大必须要经历这些离别的悲伤。就像《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说的一句话:“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呀!”
前几天参加一个阅读写作大赛,又见到了三个分别很久的小学同学,微微和莹莹长高了,变得稳重了,小阳几乎一点也没变,还是那么出众。比赛开始前,微微冲我晃了晃手臂,兴奋地说:“加油!加油!”那一刻,我恍惚了,仿佛时间又回到了从前。记得以前,微微总是鼓励我,每次都是晃着手臂说:“加油!加油!”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简单的话,却让我有了一份小小的幸福……
爸爸的花落了读后感(三)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是一句我们熟悉的赞颂母亲的歌谣。古往今来,有许许多多的人都在为母亲唱赞歌,都在歌颂伟大的母爱。的确,母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颗心灵。有一句话说得好:“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同样,父爱也感动着每个人。林海音奶奶的父亲不就是这千千万万个父亲中的一个代表吗?
文章的标题,饱含了作者对爸爸深深的感情。文中的一件件事例,都写出了父亲是爱“我”的,是关心“我”的。文章的结尾,更是意味深长。细细品味,令读者感受到了“我”失去父亲后的那份痛楚、无奈和对父亲的深深眷恋、缅怀,同时,还感受到了“我”真正地长大了,懂事了。
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的父亲虽严厉,但其中蕴含深厚的父爱;“我”的父亲懂得鼓励孩子,而且很重手足情,当然,父亲爱花的性格也在作者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一向都是爱母亲的,总愿意与母亲讲心里话。只要学校一搞要家长参与的活动,我总是会想到妈妈,而忽略了爸爸。爸爸是个沉默不语的人,他不爱讲话,所以,我从来都没有跟爸爸谈过一次心。我觉得爸爸这人不好接近,他不亲切。但读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的想法改变了,因为我想起了那件与作者经历相似的往事,那个时候我还小,才上幼儿园大班……
那天中午,我吃完饭,在奶奶的房间里玩。这时,爸爸走了进来,板着个脸,说:“快,上学去了。”(上幼儿园时,是爸爸带我去上学的。)
“爸,我才上幼儿园嘛!今天下午,我不想去上学了,还是在家里看电视好呢!”我在奶奶床上躺着可舒服呢。
“不行,你得去!”爸爸的声音变得大了起来。
“爸,我不去!”我也提高了嗓门。
“你到底去不去?!”爸爸的声音更大了。
“不去!”我大叫了一声,便将头转了过去,闭上眼睛装作睡觉。
爸爸使劲儿把我从床上拖了起来:“你一定要去上学!!!”
我哭着扳住床沿,不让爸爸拖着我走,并大声喊着:“我不去!我不去!!”
这时,爸爸拿了个鸡毛掸子,打得我满屋子跑。最后,一气之下把我扔到了床上。眼泪浸湿了一大片床单……
之后,我还是随爸爸去了幼儿园。我极力掩饰着自己,不让大家发现我哭过。
第二天,我在床上蹦蹦跳跳,突然,发现背后好疼,妈妈一看,原来是一大块淤青。妈妈问我怎么回事,我低着头小声说:“昨天爸爸打的!”妈妈听了很生气,说:“怎么会有这样的父亲啊!竟然敢那么用力打女儿,真是的。”说着,妈妈就给我擦了点药膏。
那时,我总觉得爸爸错得很不应该,连女儿都打,可是现在想想,我是多么的愚蠢,居然不想上学。我明白,爸爸其实是关心我的,我已经长大了,应该理解他。我想,我从来都没有好好去关心我的父亲,有时还跟他顶嘴,其实,他都是为我好。
曾经,我总是感叹着那些书本中的父亲是如此的伟大,而总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父亲。可是现在,我发觉,原来,我并不用羡慕,因为我也拥有这样的父亲。
4、花落春犹在作文
花落春犹在作文(一)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古往今来,诗人们总用多姿多彩的花儿来衬托春天。春天,就这样被各色的花朵点缀而成,或素雅,或浓艳,或平淡,或清高……成为了春色的最好见证。
可叹的是,再美的花也逃不过凋零的宿命。纷纷扬扬的花瓣飘散空中,凄美地带走一片云彩,顺路似的将春天也捎走了,带走了春光,带走了自然的美,美丽瞬间消逝。但是,花朵带不走我们心中的春天。只要我们心中怀有梦想,随时随地随刻都是春天,都有春天的缕缕芳香。
心怀梦,春便存。
如昙花,虽然仅有一夜的静谧美丽,但它却将永恒的香气长存人们心中,荡气回肠,久久不散。那是一股悠远流长的静谧,与妖冶玫瑰不同,玫瑰的香只不过如阳光直射蝉翼般的透明简练,在其中品不到所谓的内涵长久。
回想历代史上人们的“牺牲”,细细冥想,失去的与得到的确成正比。汉时,王昭君为国毅然出塞,用自己的大好后宫前程换来了汉朝与匈奴的和平相处。风中昭君那飘悠的裙摆,姣好却坚定的背影使人钦佩,她为了国家,离开了祖国,远嫁匈奴。虽然花容远去,但坚毅容颜却深刻的刻在了人们的心间,那是一股倔气。花落春犹在,是绝境中的坚强。
宋朝,苏轼获官位后屡屡被贬,经过屡次不爽的贬位后,苏轼看淡官场,与别人所眼红的功利名位渐渐远去,但苏轼却更为开阔,笔下清风缕缕,一词一句一诗映于纸上,为苏轼铺出了更为辉煌的文学之路。花落春犹在,是逆境中的豁达。
外国,世界文化史上三大怪杰:弥尔顿、帕格尼尼和贝多芬。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弥尔顿,最优秀的诗作是在他双目失明后诞生的,他的文字是一缕清丝;世界级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一个将小提琴音乐推广到世界各地,将音乐发挥到尽致的天才哑巴,他的音乐是一片细腻;十指跳跃于黑白键盘的贝多芬即使耳朵失聪,却依然屹立不倒,创作出了《英雄交响曲》,他的乐章是一曲潇潇。花落春犹在,是困难中的坦荡。
只要有梦想,随时有春天。
花落春犹在作文(二)
风住尘香花已尽,平芜尽处是春山,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斜阳,惆怅。——题记
拾一朵落花,在茵绿的春水边久久伫立,一轮皎洁的明月从远处巍巍的古塔边探出头来,缕缕月光照射在水面上,像撕下了一张淡黄色的网。恍惚间,那座江南故里的旧宅似乎倒影在水面上,隐隐约约。而记忆之流也回溯到那段岁月,再回首,往事依然如旧……
我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江南水乡,故而就有一座老宅。我们家虽谈不上阔绰,但也家道殷实,这老宅虽不深,但也颇有江南风味。宅前便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田。每至花期,花田里便有数不清的彩蝶翩跹飞舞。幼时的我最爱在田里采花捕蝶。宅后便有一条小河,是长江的分支,河上横跨一弯小拱桥。河那边就是稻田,秋天稻子成熟时,那清冽的小河仿佛被泼上黄染料似的。宅北边的矮丘上是片竹林,梅雨时节,我最爱打着伞在竹林中穿梭。庭院里古色古香,有一口蟹眼天井,一棵老槐树和我种的一些花草。生活是那么怡然静谧,可一纸文书,让这延续百年之久的一切戛然而止。
老宅这一地区被划为高科技工业园区,当听到这一消息后,我代替爷爷回江南看看,才至巷口,一切景象让我不敢相信这曾经是我的故里。原本熙熙攘攘的门前已经空无一人,整巷人已经全部搬迁。油菜花田和稻田已经被工地建筑材料重新填色,远方的竹林在夕阳的映衬下也是满目苍凉。整条巷内除了我们家的老宅外其他房子都已夷为平地。我们家的老宅因为比较高,还未拆完,提到有人正准备驾驶着钩机要拆,我立马冲上去,恳求那人容我再回去看一看。那人也是本地人,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便点头允了。我一进院门便看见了那棵倒卧在断墙与瓦砾间的老槐树,抚摸它苍老的树枝,想起洗掉时曾靠着它读书,不禁一时落下泪来。槐花已落,我拾了一满兜的落花匆匆离去,不想再影响工人施工。同样是春天,这春天怎么就这么冷?这落花怎么就这么凉?这一切就这样让人感伤?
半夜,我辗转反侧,夜无眠。沐浴着满天星光,徜徉于老宅后面那条逶迤的小河岸边,留恋之情不禁袭上心头。站在石拱小桥上凭栏凝思,那河水泛起的轮轮涟漪,是那么亲切,那么熟悉。它唤起了我多少情思,又有多少缅想!又是恍惚间,我与老宅共度的年少时光似乎又呈现在这小河的粼粼波光之中……
老宅虽然不复存在了,可它永远矗立在我的记忆深处,熠熠闪光!
花落,春犹在;宅无,忆方存。
花落春犹在作文(三)
有时候生活中的事情会让我感动良久,那些动人心弦的东西归结到一块,就是人性的真、善、美了。
姨爹今年七十六岁了,他一直是我心中的英雄和崇拜的偶像。不仅因为他为了祖国失去了挺拔的双肢,更是因为他和姨奶间执着的爱情。
1952年,姨爹十九岁,姨奶十八岁。那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但为祖国建设的雄心依然澎湃在年轻人的心中。就在这一年,朝鲜战争爆发了,为了保卫新生的祖国,万千的热血青年踊跃参加了志愿军,姨爹同乡里的几个兄弟一同参了军。奔赴战场之前,纯洁质朴的姨奶为你爹做了一双布鞋,并告诉他,自己会等他回来。
半年以后,噩耗传来,姨爹在战场上严重负伤,两条腿和一只手臂都没有了。姨奶听了以后肚子跑到小河边呆了一整夜,第二天一大早回到家中笑着说:“只要他能活着,我就照顾她一辈子。”在这时,所有的人都惊讶万分,有人说这姑娘疯了,有人说这姑娘不爱惜自己,把自己送给了一个废人。
不久,姨爹被组织送回了家中,()大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此时的姨爹削瘦万分,整个人躺在轮椅上,十分憔悴。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眼中忽然放射出希望的光芒,然后泪水汹涌地夺眶而出,那是唉的光芒和幸福的泪水。
带着家人的反对、许多人的猜疑和战友们的祝福,姨奶毅然嫁给姨爹。一年半以后,他们有个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接着,他们又有了两个女儿。日子虽然艰苦,但很幸福。
2006年,姨奶患上了胃癌,被确诊为晚期。不到半年,姨奶便削瘦地只剩下骨头了。姨奶去世的前一星期我去看望了她,姨爹用仅有的一只手紧紧地攥着姨奶的手,眼神里充斥着满满当当的爱。我的心如同刀绞一半,为他们的别离而感到痛心,更为他们之间传奇的爱情而感动。
姨奶走了,没有说任何话,我想也许她还有一个心愿为了,那就是照顾姨爹直到最后一刻,而自己却先走了。但即使姨奶责备自己,我们也会继续照顾好姨爹,让他安度万年,让在天堂的姨奶放心!
姨爹把生命的一半献给了祖国,而姨奶把所有的生命和爱献给了姨爹。这正是应证了龚自珍的那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人生的价值何在,我想我已经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