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名人同行作文800字_与名人同行作文1000字

1、我与名人同行作文800字

“再往前走就是后洞了,里面可深,还没人到达过那头呢。”我看着那位蹲坐着的青年,他正在洞口端详着别人提的诗字。“我是来过的,认识。”

当了这么多年的脚夫,也没见过这样的文人。今天早上我刚出家门,就看见那圆脸的青年背着书箱兴冲冲地来了,话也不多:“上山吗?”和以往那些文化人不同,这个脸上还没什么髭须的青年也不吟诗,又不向我问这问那,只是魔怔似地走。到了现在,我额角都冒汗了。

“走吧,这回我可要尽了性。”他说着就迈开了步子。我连忙准备了火把跟上去。这么急,怎么尽兴,根本不像游玩的样子!

在洞里他也不怎么说话,我们两人一前一后相跟着前进。我看到那书生的后衫已经湿透,我也一阵冒汗。火把摇曳的光照亮了嶙峋的洞壁。我有点迷糊,只看见那青年的双脚不断抬起、落下,越过地上的起起伏伏。

一个跟头,那青年双手撑住地面。我忙上前扶他,看见他脸上汗水流过的条条痕印。用手一擦,泛着红光,也不知是太热还是混合了血水。“我没事,”没想到他在这时笑了,“摔一跤,常有的事。”他于是乎拍拍衣角复又起身,有意把手隐在袖口当中。我有些许吃惊,原来读书人也有这么有毅力的。但他已蹒跚地走到远处了,我连忙赶过去。

洞已很深,时不时有凉水从顶上滴下来。满作文身凉透的汗让我打了一个寒噤。那青年大概累坏了,一句话也不说。但脚步是不会停下的。还算宽敞的洞中,只能听见我二人的喘息,看见阴冷的水汽在空中飘游。“到这里吧,”我说,“前面还没人去过呢!”那书生回过头来,我看到他须发已乱。“我还能走。”只是几个字。“没人去过,太危险了!”我说着,看到他眼神一沉:“我不可以作头一个吗?没人走过,就不能走吗?”声音回响在洞里。我们对视了一刻,他又回转身去了。又是无言,抬脚,迈步。真是固执!

两个火把相继熄灭了,实在走不了了。我蹲下来点燃回程的火,看见他仰面卧在坚硬不平的地上。“我终于到了!”“到哪儿?”环顾四周,只见黑黝黝的怪石。“无所谓,是我力所能及的地方就很好了,”他喘着气,“之前指给你看的那石刻,我上次就走到了那。当时我就想,总有一天我要走尽我的力气!”之后再没说话,我们各自想着自己的事。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非要走那么远,但这小伙子的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些出力气的人都不一定有的毅力和孤注一掷。不知为何,我不愿意相信他是走到了仕途末路,反而觉得,那人定有大作为。

之后再入华阳洞,我总会去看看那石刻。“花山奇洞——王某四人至此”。我看到那圆脸的年轻人向我会心一笑。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康立源 作者年龄16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洛阳市洛龙区龙盛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2班
性格特点机敏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游泳 平均成绩114分
指导老师双镯 老师职务班主任

2、与名人同行作文1000字

老头子年逾花甲,精神头还是这么足。哎,这次南巡还有一月之余,可要把我这大总管给累坏了。

“李玉,赏。”“嗻。”十八份礼物,当属这柄玉如意最着皇帝的眼。两江总督面上的肉堆挤出一条条横纹,笑容深深凹陷,丰腴腻脂的嘴脸捉住机会再献殷勤。“臣不才,命人打造了一条画舫,备了些戏曲。进来新排了一出《游园惊梦》,可否请您登船一览?”他点点头。又有得忙了。

江宁百姓,夹道迎接“龙舟”。舟徐行于碧波上,驶过之处只余涟漪而未激起半星波浪。两侧堤岸杂草已被根除,缘着秃坡而上,男子伸长脖子,妇人挥舞手帕,孩童们打打闹闹,穿插在大人腰间,果真一派祥瑞。百姓们身着红绸绿带,脸庞上春风拂过般欢欣,想必是安居乐业的太平之世了——撩起珠帘的老头子嘴角扬了扬,他高兴,我也高兴。

驶过半程,人堆稀疏了,不知从何处冒出一两个布衣人家跪倒在岸边,吵吵嚷嚷,呜呜咽咽,哭诉着些什么。他们还牵着一个男孩,头发蓬乱得似鸡窝,又有几分面黄肌瘦,他被大人领着磕头,触地的声音砰砰作响,也不知道说话。这家人,真是不成体统。一两个侍卫抄起棍子往几人头上抡去,嘴上骂着不堪入耳之辞,将他们赶出“太平盛世”,滚得远远的。老头子的笑僵在了嘴角,他放下珠帘,欲张嘴吩咐些什么,我赶忙上前,可他挥了挥手,摇摇头,额上的纹络像是被人用刀深深划了两划。我倏得发现,他的剑眉已白了一半。

夜幕掩不住船火作文,舫内歌舞升平。舞女们衣青箩,束云鬓,步子像踩在云上般轻柔。钟声箫声四面而起,冲撞到壁上又折回来,再在室内无尽游走。戏子开唱了。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老头子多喝了两杯,他没听见戏子少唱了两句。曲罢,

“臣敬皇上福泽绵长!”

“臣敬皇上万寿无疆!”

“臣……”

“好,好!朕同你们一起,敬这太平盛世!”

夜已深,我服侍着老头子在船上歇下。“皇上,灯奴才给您熄了?”

“李玉,”他端坐在床边,“朕是不是老了?”

“你看那些流民,要是在朕三十多岁时,一定叫上船,好好问个清楚。但现在,朕没力气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是吧?”

“朕有没有对不住那些百姓?”

“他们是因为我才那样的吗?我受了人的礼,可他们的礼物哪儿来,我心知肚明。可我励精图治了二十年,我累了,该是我享福的时候了,我要享受我缔造的这太平盛世!”

“朕修了四库全书,惩治了贪官污吏,巩固了爱新觉罗的统治。但是,朕怕的,怎么又卷土重来了呢?”

“你明白吗?李玉。”他有些惶惑地望着我。

“奴才才疏学浅,不敢妄加揣测圣意。”

我想到那句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

原来,原来……

“这灯,奴才给您熄了。”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程明 作者年龄15岁零3个月
在读学校鹿苑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3班
性格特点善良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逛街 平均成绩107分
指导老师郭安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3、名人小传作文800字

我的老家坐落在如皋吴窑镇的一个小巷子里,几家平分了院子后面的一亩三分地,各念各的经去了。有的种田,有的养鸡,还有的开个院子种种花,日子过得挺滋润。

几年前刚分地时,张大伯家就连着个水溏,于是他灵光一闪---养鸭。张大伯皮肤黄里透着黑,眼睛一双一单,手上多年劳作的老茧一直硬邦邦的,个子嘛踮起脚也够不到一米七,但他总对我说:“别胡说,你张大伯高着呢!”

张大伯一开始养鸭养得“鸭毛漫天飞,几只鸭子全巷跑,还有两只往我家门口一站。但张大伯总结经验教训后越养越好,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带鸭子们去“泡澡”了。自从那两只鸭子擅闯民宅后,我就爱上了张大伯家的鸭子。给鸭子们三天带点米,五天带点面。这令张大伯哭笑不得,把东西塞回到我怀里说:“鸭子吃不了”。

有一次,我把鸭子们带到后院里,忽然听见一阵歌声,我抛下鸭子去看个究竟。原来是张大伯,他正在忘情地唱着《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张大伯,您是想放鸭子的时候唱《山路十八弯》吗?小心别把鸭子吓死。

“不是,我最近喜作文欢上唱歌,这不没在鸭子面前唱吗?”张大伯有点不好意思了。

“张大伯,您放着放着鸭子怎么还有上唱歌了呢?”我觉得很奇怪,追问道。

“前几天,我去旁边巷子里卖鸭,那广播里唱得可好听了,我就也想学学。”

哎,真拿这个张大伯没办法,我转移了话题:“张大伯,我把鸭子带到院子里来了。”张大伯笑了笑,那你去陪它们玩一局“鸭”迷藏吧。这群鸭子可会藏了,你可能还真找不到它们。我回头一看,鸭子真躲得一只不剩,没办法,我只好玩起了“鸭”迷藏,可我一只也没找到,这时,张大伯翻开草堆,里面竟然坐着一群鸭子。

“这是老王,上个星期想把它宰了的,这家伙竟然咬我手指,现在还疼呢”。说到这儿,那只叫“老王”的鸭子昂起了头,似乎在嘲笑张大伯,我猛得唱了起来:“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

“嘎嘎嘎!”田野上传来一阵阵鸭子的哀鸣。

张大伯在养鸭了岗位上成为了“鸭王”,按这样来看,再过一段时间他就要成为“歌王”了!每到过年,那各家各户桌上鸭子准是张大伯养的。今年我还为我们家提前预定了一只鸭子—老王。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蒋勇 作者年龄12岁零5个月
在读学校亳州市第一小学 在读班级六年级4班
性格特点仁慈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看韩剧 平均成绩102分
指导老师金唱片 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4、我崇拜的名人作文800字

只见他“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这就是我崇拜的历史名著中的名人,他是水浒108位战将中排行13的,也是梁山步军头领之首的鲁达,法名智深。他从历史中缓缓走来,您别急,听小辈向您侃侃而谈来。

那天,鲁智深、史进以及史进曾经的师傅―打虎将李忠,三人一起到酒楼谈论武艺,并认识了被镇关西郑大官人所强占的金翠莲。鲁达好打抱不平,于是便来到了状元桥,故意刁难这郑屠,先让他切精肉,再切肥肉,继而又要金软骨。就这样百般捉弄他,郑屠发现了这计谋,便发火了,于是和鲁达理论。却没想到最后落得个这样的结局“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

后来鲁达为了躲避官司到达了智真长老所掌管的佛寺里,这“智深”便是长老赠予他的法号,后因在五台山犯了清规戒律被迫到大相国寺。主持智清让他去守菜园子。这期间他结识了一群泼皮无赖,常在一起吃饭喝酒。有一次在菜园喝酒,被一只乌鸦扰了心情,于是智深走到杨柳旁双臂抱紧大叔,把腰胯一扭把一棵杨作文柳树连根拔起,令这些无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的好友―东京80万禁军教头林冲因得罪当朝太尉高俅而被发配沧州,途中跟随林冲的两个公人―薛霸与董超因受高太尉指示而一路刁难林冲。路过野猪林时,两个公人想:是时候动手了。便趁机把林冲绑在树上想害林冲,鲁智深因为不放心便一路跟着林冲,看见了这一幕,便从树上跳下来,用禅杖隔开两个公人的烧火棍,两个公人被吓得跪地求饶。随后智深便一直陪着林冲,担心他受害,一直护送到沧州七十里外。

鲁智深爱恨分明、乐于助人、机智勇敢、讲义气、好打抱不平、嫉恶如仇,但不滥杀无辜。为金莲三拳打死镇关西,桃花村教训周通,野猪林里救林冲,自始至终都干的是行侠仗义的事。人们说他是莽和尚,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智深”最后的大彻大悟和坐化,充分体现出他才是水浒中真正的明白人。

在一个风花雪月的日子里,我踏着乱琼碎玉,看见了一位拿着目测不轻的禅杖的和尚,他身长八尺、腰阔十围。他对我说:“嗨,小孩,最近你们这里强盗猖狂,待俺去收拾他!”我猛然反应过来:智深还是那么爱行侠仗义!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李方儒 作者年龄13岁零1个月
在读学校尚志逸夫中学 在读班级初一4班
性格特点竞争性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减肥 平均成绩111分
指导老师曾一鸣 老师职务班主任

5、我与名人同行作文1000字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殿,凝碧池头奏管弦。”

虽然安史之乱的血雨腥风已过去,但这首诗被谱曲成歌,在长安城的市井街巷中仍能隐约地听闻。

我预料着时间,眼看将要下朝,遂徘徊于紫禁城前。少顷,百官杂沓而出,一番风雨之后,唐不再是那个雍容大气的泱泱大国。“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场景想来也未能见了。百官面上多有頽丧之色,唯有一个人衣冠飘荡,面色平和,我料想他便是王维。

迈步至前,略作一揖,言道:“我乃嵇康,嵇叔夜是也。阁下可是王右丞乎?”他微现惊异,倒退一步,款款言道:“莫非竹林七贤之嵇康?”“正是。”我自傲地说到,“邀我至辋川一游,可乎?”他淡淡一笑,于是我们便来到辋川。

时至薄暮,雾霭纷纷,流云阵阵。虽未有晴空朗照之俊秀,偏增淡月微光之空灵。我心中暗叹:“得有如此居所真乃我辈中人。”想到此,我不禁向他投去欣赏赞叹的一瞥,他谦和地向我微笑,引我来到竹里馆。

移步换景,道旁翠竹猗猗,亭下清风徐徐。这令我回忆起当日在竹里馆中饮酒清谈之佳期。兴趣渐生,方欲索酒,只听他言到:“先生之琴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亦略通琴术,不知可否赐教?”我心中暗想,他定是不信我乃数百年前的嵇叔夜。要说我是嵇康,非《广陵散》不可证也。也是一声朗笑,捋着胡子说:“作文如此正是我意。”

安然而坐,调丝拨弦,回想着当日“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气度,映着着幽竹明月之景,清雅之曲于手底弦上汩汩流出。一曲罢了,他不紧不慢,安然相和。“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曲中的乐山乐水,温厚平和令人聆之击节不已。我再奏一曲,不再为清闲之音。而为高亢,潇洒之曲。弹出了我的本心,弹出了我的性情。他抚琴而笑,我亦随之长啸。辋川之行不仅让我们走进这清幽的山庄,更走进了彼此的心。随后,我们便海阔天空,相对而饮。

于是我开口言到,“唐朝虽遭大乱,然元气未伤。吾观卿之面色,虽然闲散之气可佳,然报国之志不足矣。”他眉头一皱,似被我提到了伤心事,随即舒展,说:“囹圄中的沦落,羞耻,破寺中的白眼与孤苦令我更明白了人生在世贵在温和圆融啊。先生不也是镇日痛饮,畅谈竹林吗?”我抚心而叹:“倘若没有济世之志,法场上的《广陵散》怎会弹得热血奔涌,慷慨豪迈。人皆说我以道,而谁谓我没有儒者之心!”他紧接到“人皆以我为儒,谁知我亦具释道之风!”

那是一次令我难忘的旅行,我们各有各自在世人心中的印象,又各有各自在内心深处的坚守。世殊事异,趣舍万殊,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一番风采。跨世之谈给予我心灵上一种反证。正如长天秋水蓦然相映,长天更知其为长天,秋水更知其为秋水。我,嵇康,还是我。他,王维,还是他。

本文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龙霄 作者年龄15岁零10个月
在读学校乐罗中学 在读班级高一7班
性格特点外向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
平时爱好排球 平均成绩109分
指导老师陈永栽 老师职务班主任

6、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