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第一次包粽子作文700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明天就是端午节了,它和春节、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家家吃粽子,插艾条是过节必做的事情。今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刷粽叶,腌肉,洗枣,淘米。准备工作做完了,妈妈就准备动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挑了三片粽叶重叠在一起,再用双手捏住粽叶的两端,卷成了漏斗形,接着放入米和枣,封口,又拿了一片粽叶把它裹严实了,最后把最外层叶子的小尾巴用包针穿带过粽子的上端,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完成了。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我也跃跃欲试,便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跟你学包粽子!”“好呀!”妈妈愉快地答应道。于是我就学妈妈的样子,拿起了三片粽叶想卷成一个漏斗形,可谁知,这粽叶偏要和我作对,一点也不听我使唤。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我有作文些泄气了,直接把叶子丢下,说:“哎呀,这么难!我不学了!”妈妈笑呵呵地对我说:“包粽子首先要有耐心不能急。”妈妈拿起粽叶教起我来:“把叶片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把粽叶靠近叶尖的那一半折成漏斗形,右手虎口处轻轻托住下面,先放一层米,然后再放枣,最后再放一层米,再把粽叶长出来的部分折回来盖住包严,最后再用一片叶子,将它紧紧包裹住,用包针把它的小尾巴穿带过粽子的上端,就完成了!”
我在妈妈的指导下,先把叶子按顺序叠好,做成漏斗状,先放米和枣再放一层米,三绕四卷的,哈哈!终于包成了一个粽子。妈妈直夸我厉害!听了妈妈的鼓励后,我又继续包起来,动作越来越熟练,越包越像样,虽然没有达到妈妈的水平,但我也心满意足了。
通过学包粽子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坚持,不然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古璇 | 作者年龄 | 10岁零6个月 |
---|---|---|---|
在读学校 | 昆明棕树营小学 | 在读班级 | 五年级8班 |
性格特点 | 任性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购物 | 平均成绩 | 115分 |
指导老师 | 池约翰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2、第一次包粽子作文500字
成长过程中每个精彩的第一次都像耀眼的繁星般闪耀在人生夜空中。如:第一次游泳、第一次自己放学回家、第一次洗碗……而我今天要和大家讲述的第一次是我包粽子的经历。
去年端午节,我第一次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学妈妈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再把白花花的糯米放进粽叶底部。这时,“哎呀呀!”我突然大叫起来,“怎么啦?怎么啦?”妈妈忙问。原来呀,是我的糯米刚放进去就“哗啦啦”的撒了一地。
妈妈说:“一定是你的粽叶没有卷好,再来!”
我又开始卷粽叶,这次我捏的紧紧的,卷好粽叶,妈妈帮我放米,还把事先准备好的蜜枣放在了糯米中间。蜜色的作文枣搭配着白色的糯米,在我看来,异常好看。再在最上面匀称地撒上几颗美味的葡萄干,然后,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糯米。
最后,把上面的粽叶轻轻地卷回来,在棕子身上饶完,再用毛线绳把粽子缠好,打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后面我包的越来越熟练。包好粽子,就等着蒸了。
哇!美味的粽子终于端上了桌,一个个粽子就像一个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小精灵。妈妈让我把粽子剥开就着白糖吃。我大快朵颐,慢慢的品尝着。好像这粽子与平日里吃的相比,多了一种劳动后幸福的味道。
第一次包粽子成了我成长路上一个耀眼的星。以后我要多帮助妈妈做家务,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张鹭 | 作者年龄 | 13岁零2个月 |
---|---|---|---|
在读学校 | 江山城北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有韧性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看电影 | 平均成绩 | 97分 |
指导老师 | 袁珊 | 老师职务 | 班主任 |
3、第一次和妈妈包粽子作文600字
在我的记忆中,有无数个第一次,这对我来说,每一次都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令我有所收获,有所感悟,而令我最难忘的,就是第一次和妈妈包粽子。
那一天,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我坐在窗户前,正感到无聊,透过窗户,可以清楚地看见妈妈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为端午佳节包粽子,这件事情每年都要经过一次,不知为什么,当时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冲动,也想跟着走妈妈一起包粽子。于是我跑到妈妈面前,问:“妈妈,我可以和你一起包粽子吗?”妈妈望了一下我,边说边包着粽子:“当然可以呀!看好了。”只见妈妈熟练地先洗把三片绿油油芦苇叶卷成了小喇叭状,再把糯米放了一些在小喇叭里,并小心翼翼地包好,最后用线把粽子扎起来,一个“肥嘟嘟”的大粽子就包好了。我见妈妈包好作文了一个粽子,赶紧拿起三片芦苇叶手忙脚乱地包了起来,包粽子可真难,我要么包的时候芦苇叶破了,糯米全掉出来,要么在扎线的时候扎松了,让粽子转了一个大圈。尽管我用了妈妈教的办法,可就包不成。我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心里想:哎!包粽子太难了,我还是放弃吧。妈妈看穿了我的心思,说道:“闺女儿,你想放弃?还记得这句话吗?‘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如果你选择逃避,那这件事就永远干不成。”我听了妈妈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便继续包起粽子来。
经过了一番努力,我终于包成了我的第一个粽子!我望着自己通红的手,用望着自己包的粽子,虽然样子丑了点,但我还是欣慰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好的成就。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周而复 | 作者年龄 | 10岁零5个月 |
---|---|---|---|
在读学校 | 300字周记小学 | 在读班级 | 四年级1班 |
性格特点 | 善于体察人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旅游 | 平均成绩 | 120分 |
指导老师 | 詹雅文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4、第一次包粽子作文500字
粽子,大家一定吃过吧,但你有没有包过呢?今天,在综实课上,我体验了一次。
上课铃响了,老师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教室,用洪亮的声音说:“今天这节课,咱们来体验包美味的粽子!”啊?包粽子?我傻眼了,我可是什么也没准备啊!看着许多同学把事先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拿出来,我手痒痒的,可没有材料,怎么办呢?
王老师把一些同学剩余的粽叶发到各个同学手中。耶!有粽叶了!可新问题来了,没有糯米!这时,刘沭言从前面转过来:“咱们一起做吧!我有糯米!”天助我也!“好,太棒了!”我先拿起了一片粽叶,先把它卷成一个圆柱,再把下面的慢慢收紧,但这个方法不行,一会头大了作文,一会儿那个尖的地方有洞了。突然,老师洪亮的音声再次响起:“粽子怎么包呢?先用一片粽叶,用两根手指夹住靠近头的地方,将粽叶旋转,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圆锥形,一定要用手握好然后一翻,一个没有底的圆锥就好了。”这个方法好!我成功了,接着往里面放糯米,还放了一颗大蜜枣!可谁知有水,一个好端端的无底圆锥变成了“过滤器”,好不容易等水流走,糯米一下子涌进圆锥。我又笨手笨脚地把线缠好,一个“啥也不像”出现在了我眼前。
今天的午餐,我们各自都吃到了自己包的美味粽子,这个粽子,里面有着特别的含义……有老师的言传身教,有同学友情帮忙,有自己的快乐体验。美味啊!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龚向阳 | 作者年龄 | 12岁零9个月 |
---|---|---|---|
在读学校 | 莘县第二中学 | 在读班级 | 初一5班 |
性格特点 | 善良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写小说 | 平均成绩 | 102分 |
指导老师 | 郭庆杰 | 老师职务 | 副班主任 |
5、第一次包粽子作文600字
每当我回想起那件事,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有时还把肚子给笑痛了。
那时我8岁,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我看见外婆在包粽子,心里有点痒痒的,便用“花言巧语”说服了外婆。我先是看着外婆包了几遍,然后我也学着包了起来。我先拿出两片翠绿翠绿的粽叶放入水中洗,手浸泡在水中舒服极了,经过浸泡后的粽叶显得更加晶莹透亮。看着翠绿的粽叶,我头脑中冒出了一个问题:这么小的叶子未必能包一个粽子?
我开始包粽子了,先把两片粽叶叠起来,然后把它卷成甜筒的形状,可我卷了三四分钟都没卷好,不是这里有个口,就是那里没卷好,我撅起嘴巴:“你这东西真不乖,不好好听我话。”我只好请外婆帮忙,外婆三下五除二就卷好了,咦,粽叶怎么到了外婆手中一下作文变得这么乖了?我开心地接过卷好的粽叶,开始往里面灌米。我先用勺子从盆子里舀了一大勺米,然后慢慢地灌入“甜筒”里,一不小心手没拿好,白花花的米“哗啦哗啦”撒落一地,旁边的小鸡眼睛一亮,马上跑了过来,围着我的脚边“答答”地啄着大米,让我的小脚丫觉得又痒又暖和。我把它们赶走后接着包。包好后我请外婆帮我上线。此时我才包好一个,已累得“满头大汗”。这么一个小事都用了这么长时间,看来我以后要多加练习了,我心想。
第二天,粽子蒸好了,爸爸妈妈先吃了一口,我心里忐忑不安,宛如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好吃,真好吃!这真是你包的吗?”妈妈笑问。我面红耳赤地点点头。
晚上,我们伴着粽子香,吃着美味的粽子,心里开心极了!
本文作者简介 |
---|
作者姓名 | 于凤翔 | 作者年龄 | 12岁零4个月 |
---|---|---|---|
在读学校 | 淮安深圳路小学 | 在读班级 | 六年级4班 |
性格特点 | 容忍 | 家庭成员 | 爸爸、妈妈 |
平时爱好 | 单机游戏 | 平均成绩 | 112分 |
指导老师 | 韩仙子 | 老师职务 | 任课老师 |